速溶红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84866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1059.5

申请日:

2010.11.01

公开号:

CN102461693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F 3/16申请公布日:20120523|||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16; A23F3/26

主分类号:

A23F3/16

申请人:

罗朝雯

发明人:

罗朝雯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碾河路6号60-14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采用水为溶剂萃取红茶叶中的可溶物质,制得提取液;将制得的提取液进行两次浓缩,则得到浓缩液;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冷冻升华,然后干燥,即可制得速溶红茶。本发明得到的速溶红茶具有茶香浓厚、溶解性好、杂质少、不易潮解且水溶液清澄的特点,饮用口感极佳。

权利要求书

1: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a、 采用水为溶剂萃取红茶叶中的可溶物质, 制得提取液 ; b、 将制得的提取液进行两次浓缩, 则得到浓缩液 ; c、 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冷冻升华, 然后干燥, 即可制得速溶红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a 为将红茶叶放入 沸水中, 放置 5-10 分钟后, 提取出茶的可溶物, 制得提取液。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b 为将提取液在 0.1MPa 真空度以上, 55℃以下, 浓缩至 10-15 波美度, 得第一次浓缩液, 再将第一次浓缩液 经过一半透性膜, 得到第二次浓缩液。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c 为将步骤 b 中第 二次浓缩液在温度为 -25℃, 真空度为 0.1 ~ 0.06 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 冷冻过后再进 行冰晶升华, 最后制得速溶红茶。

说明书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速溶红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茶品种, 放眼全世界, 要属中国是最多的国家。 品种相当齐全, 主要品种有绿茶、 红 茶、 乌龙茶、 花茶、 白茶、 黄茶、 黑茶。 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 顺乎自然, 清饮雅尝, 寻求茶的固 有之味, 重在意境, 这是中式品茶的特点。 同样质量的茶叶, 如用水不同、 茶具不同或冲泡技 术不一, 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 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泡好茶, 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 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 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 现出来。茶有健身、 治疾之药物疗效, 又富欣赏情趣, 可陶冶情操。品茶、 待客是中国个人高 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 坐茶馆、 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
     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 有机化学 成分主要有 : 茶多酚类、 植物碱、 蛋白质、 氨基酸、 维生素、 果胶素、 有机酸、 脂多糖、 糖类、 酶 类、 色素等。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 如茶多酚、 儿茶素、 多种氨基酸等含量, 明显高 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 : 钾、 钙、 镁、 钴、 铁、 锰、 铝、 钠、 锌、 铜等。铁观音所含的无 机矿物元素, 如锰、 铁、 氟、 钾、 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医学科学家曾在盛夏酷暑天进行过饮 茶实验 : 用红外线温度记录仪测定皮肤温度, 结果发现吃冷饮只能使人的嘴唇周围变冷, 不 能把局部的温差传遍全身, 且会很快被体温所平衡 ; 饮热茶, 不到 10 分钟, 整个身体皮肤的 温度可逐渐下降 1-2℃, 并能持续十几分钟之久, 以后虽然逐渐恢复到原来温度, 但人的感 觉依然是凉爽轻快, 舒适异常, 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 传统的茶艺越来越不能满足人 们的需求。为了解决此种问题, 速溶茶迅速发展, 很快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速溶茶是一 种能迅速溶解于水的固体饮料茶。速溶茶有纯茶与添料调配茶两类, 纯茶常见的有速溶红 茶、 速溶乌龙茶、 速溶茉莉花茶等。添料调配茶有含糖的红茶、 绿茶、 乌龙茶以及柠檬红茶、 奶茶、 各种果味速溶茶。 速溶茶制造工序复杂, 速溶茶的加工并非简单地将茶汤浓缩干燥就 行, 如果只是简单的进行茶汤浓缩干燥, 就会出现制出来的速溶茶溶解性差、 容易潮解、 茶 叶的香气不足的问题。
     公开号为 CN 1235769, 公开日为 1999.11.24 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速溶茶 的生产工艺, 包括原料净选、 干燥、 低温冷冻、 超细粉碎等工艺过程, 该发明制得的速溶茶不 能很好的保证茶香, 在用水冲泡的时候溶解度也不好, 不能快速溶解。 经常在茶杯底出现沉 淀残渣和混浊物, 茶色也不清亮, 由于茶香损失严重, 导致口感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工艺步骤复杂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香浓厚、 溶解性 好、 杂质少、 不易潮解且水溶液清澄的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a、 采用水为溶剂萃取红茶叶中的可溶物质, 制得提取液 ; b、 将制得的提取液进行两次浓缩, 则得到浓缩液 ; c、 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冷冻升华, 然后干燥, 即可制得速溶红茶。 所述步骤 a 为将红茶叶放入沸水中, 放置 5-10 分钟后, 提取出茶的可溶物, 制得提取液。 所述步骤 b 为将提取液在 0.1MPa 真空度以上, 55℃以下, 浓缩至 10-15 波美度, 得 第一次浓缩液, 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 得到第二次浓缩液。
     所述步骤 c 为将步骤 b 中第二次浓缩液在温度为 -25℃, 真空度为 0.1 ~ 0.06 毫 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 冷冻过后再进行冰晶升华, 最后制得速溶红茶。
     与现有技术相比,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
     一、 红茶叶经过步骤 a 萃取后得到的提取液, 可溶性较好, 原有茶香保留得很好, 饮入口中, 爽口留香, 令人神清气爽。工艺步骤很简单。
     二、 提取液经过步骤 b 两次浓缩后, 得到的浓缩液清澄透亮, 无沉淀和混浊现象, 给人一种视觉美感。
     三、 第二次浓缩液经过步骤 c 冷冻升华干燥后, 得到的速溶茶杂质较少、 储藏方 便, 且不易潮解, 泡出的红茶, 汤色较好, 且具有浓郁的茶香。
     四、 本发明的速溶红茶制备简单、 利于大规模生产, 储藏和运输都很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取红茶叶 35kg, 准备 35kg 沸水, 将 35kg 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 5 分钟, 提取红茶 的可溶物, 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 0.1MPa 真空度以上, 温度为 55℃条件下, 浓缩至 10 波 美度, 得第一次浓缩液, 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 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 浓缩液在温度为 -25℃, 真空度为 0.1 ~ 0.06 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 冷冻过后再进行冰 晶升华, 最后制得 3.5Kg 左右的速溶红茶。
     实施例 2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取红茶叶 40kg, 准备 40kg 沸水, 将 40kg 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 6 分钟, 提取红茶 的可溶物, 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 0.1MPa 真空度以上, 温度为 55℃条件下, 浓缩至 11 波 美度, 得第一次浓缩液, 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 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 浓缩液在温度为 -25℃, 真空度为 0.1 ~ 0.06 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 冷冻过后再进行冰 晶升华, 最后制得 4Kg 左右的速溶红茶。
     实施例 3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取红茶叶 45kg, 准备 45kg 沸水, 将 45kg 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 7 分钟, 提取红茶 的可溶物, 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 0.1MPa 真空度以上, 温度为 55℃条件下, 浓缩至 12 波 美度, 得第一次浓缩液, 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 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浓缩液在温度为 -25℃, 真空度为 0.1 ~ 0.06 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 冷冻过后再进行冰 晶升华, 最后制得 4.5Kg 左右的速溶红茶。
     实施例 4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取红茶叶 50kg, 准备 50kg 沸水, 将 50kg 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 8 分钟, 提取红茶 的可溶物, 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 0.1MPa 真空度以上, 温度为 55℃条件下, 浓缩至 13 波 美度, 得第一次浓缩液, 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 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 浓缩液在温度为 -25℃, 真空度为 0.1 ~ 0.06 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 冷冻过后再进行冰 晶升华, 最后制得 5Kg 左右的速溶红茶。
     实施例 5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取红茶叶 55kg, 准备 55kg 沸水, 将 55kg 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 9 分钟, 提取红茶 的可溶物, 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 0.1MPa 真空度以上, 温度为 55℃条件下, 浓缩至 14 波 美度, 得第一次浓缩液, 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 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 浓缩液在温度为 -25℃, 真空度为 0.1 ~ 0.06 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 冷冻过后再进行冰 晶升华, 最后制得 5.5Kg 左右的速溶红茶。 实施例 6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取红茶叶 65kg, 准备 65kg 沸水, 将 65kg 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 10 分钟, 提取红茶 的可溶物, 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 0.1MPa 真空度以上, 温度为 55℃条件下, 浓缩至 15 波 美度, 得第一次浓缩液, 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 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 浓缩液在温度为 -25℃, 真空度为 0.1 ~ 0.06 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 冷冻过后再进行冰 晶升华, 最后制得 6.5Kg 左右的速溶红茶。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 但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5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速溶红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速溶红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61693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61693ACN102461693A21申请号201010531059522申请日20101101A23F3/16200601A23F3/2620060171申请人罗朝雯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碾河路6号601472发明人罗朝雯54发明名称速溶红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采用水为溶剂萃取红茶叶中的可溶物质,制得提取液;将制得的提取液进行两次浓缩,则得到浓缩液;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冷冻升华,然后干燥,即可制得速溶红茶。本发明得到的速溶红茶具有茶香浓厚、溶解。

2、性好、杂质少、不易潮解且水溶液清澄的特点,饮用口感极佳。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1页21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采用水为溶剂萃取红茶叶中的可溶物质,制得提取液;B、将制得的提取液进行两次浓缩,则得到浓缩液;C、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冷冻升华,然后干燥,即可制得速溶红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为将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放置510分钟后,提取出茶的可溶物,制得提取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为将提取液在01MPA真空度以上,。

3、55以下,浓缩至1015波美度,得第一次浓缩液,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得到第二次浓缩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为将步骤B中第二次浓缩液在温度为25,真空度为01006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冷冻过后再进行冰晶升华,最后制得速溶红茶。权利要求书CN102461693A1/3页3速溶红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速溶红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茶品种,放眼全世界,要属中国是最多的国家。品种相当齐全,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

4、在意境,这是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0003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

5、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锰、铝、钠、锌、铜等。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医学科学家曾在盛夏酷暑天进行过饮茶实验用红外线温度记录仪测定皮肤温度,结果发现吃冷饮只能使人的嘴唇周围变冷,不能把局部的温差传遍全身,且会很快被体温所平衡;饮热茶,不到10分钟,整个身体皮肤的温度可逐渐下降12,并能持续十几分钟之久,以后虽然逐渐恢复到原来温度,但人的感觉依然是凉爽轻快,舒适异常,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0004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传统的茶艺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解决此种问题,速溶茶迅速发展,。

6、很快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速溶茶是一种能迅速溶解于水的固体饮料茶。速溶茶有纯茶与添料调配茶两类,纯茶常见的有速溶红茶、速溶乌龙茶、速溶茉莉花茶等。添料调配茶有含糖的红茶、绿茶、乌龙茶以及柠檬红茶、奶茶、各种果味速溶茶。速溶茶制造工序复杂,速溶茶的加工并非简单地将茶汤浓缩干燥就行,如果只是简单的进行茶汤浓缩干燥,就会出现制出来的速溶茶溶解性差、容易潮解、茶叶的香气不足的问题。0005公开号为CN1235769,公开日为19991124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速溶茶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净选、干燥、低温冷冻、超细粉碎等工艺过程,该发明制得的速溶茶不能很好的保证茶香,在用水冲泡的时候溶解度也不好,不能快。

7、速溶解。经常在茶杯底出现沉淀残渣和混浊物,茶色也不清亮,由于茶香损失严重,导致口感不佳。发明内容000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工艺步骤复杂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茶香浓厚、溶解性好、杂质少、不易潮解且水溶液清澄的速溶红茶制备方法。0007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说明书CN102461693A2/3页40008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0009A、采用水为溶剂萃取红茶叶中的可溶物质,制得提取液;0010B、将制得的提取液进行两次浓缩,则得到浓缩液;0011C、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冷冻升华,然后干燥,即可制得速溶红茶。0012所述步骤A为将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放置51。

8、0分钟后,提取出茶的可溶物,制得提取液。0013所述步骤B为将提取液在01MPA真空度以上,55以下,浓缩至1015波美度,得第一次浓缩液,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得到第二次浓缩液。0014所述步骤C为将步骤B中第二次浓缩液在温度为25,真空度为01006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冷冻过后再进行冰晶升华,最后制得速溶红茶。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0016一、红茶叶经过步骤A萃取后得到的提取液,可溶性较好,原有茶香保留得很好,饮入口中,爽口留香,令人神清气爽。工艺步骤很简单。0017二、提取液经过步骤B两次浓缩后,得到的浓缩液清澄透亮,无沉淀和混浊现象,给人一种视。

9、觉美感。0018三、第二次浓缩液经过步骤C冷冻升华干燥后,得到的速溶茶杂质较少、储藏方便,且不易潮解,泡出的红茶,汤色较好,且具有浓郁的茶香。0019四、本发明的速溶红茶制备简单、利于大规模生产,储藏和运输都很方便。具体实施方式0020实施例10021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0022取红茶叶35KG,准备35KG沸水,将35KG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5分钟,提取红茶的可溶物,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01MPA真空度以上,温度为55条件下,浓缩至10波美度,得第一次浓缩液,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浓缩液在温度为25,真空度为01006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

10、,冷冻过后再进行冰晶升华,最后制得35KG左右的速溶红茶。0023实施例20024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0025取红茶叶40KG,准备40KG沸水,将40KG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6分钟,提取红茶的可溶物,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01MPA真空度以上,温度为55条件下,浓缩至11波美度,得第一次浓缩液,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浓缩液在温度为25,真空度为01006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冷冻过后再进行冰晶升华,最后制得4KG左右的速溶红茶。0026实施例30027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0028取红茶叶45KG,准备45KG沸水,将45KG红。

11、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7分钟,提取红茶的可溶物,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01MPA真空度以上,温度为55条件下,浓缩至12波美度,得第一次浓缩液,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说明书CN102461693A3/3页5浓缩液在温度为25,真空度为01006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冷冻过后再进行冰晶升华,最后制得45KG左右的速溶红茶。0029实施例40030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0031取红茶叶50KG,准备50KG沸水,将50KG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8分钟,提取红茶的可溶物,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01MPA真空度以上,温度为55条件下,浓缩至13波美度,得第一。

12、次浓缩液,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浓缩液在温度为25,真空度为01006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冷冻过后再进行冰晶升华,最后制得5KG左右的速溶红茶。0032实施例50033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0034取红茶叶55KG,准备55KG沸水,将55KG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9分钟,提取红茶的可溶物,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01MPA真空度以上,温度为55条件下,浓缩至14波美度,得第一次浓缩液,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浓缩液在温度为25,真空度为01006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冷冻过后再进行冰晶升华,最后制得55KG左右的速溶红茶。0035实施例60036速溶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0037取红茶叶65KG,准备65KG沸水,将65KG红茶叶放入沸水中浸泡10分钟,提取红茶的可溶物,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在01MPA真空度以上,温度为55条件下,浓缩至15波美度,得第一次浓缩液,再将第一次浓缩液经过一半透性膜,得到第二次浓缩液。将第二次浓缩液在温度为25,真空度为01006毫米汞柱条件下进行冷冻,冷冻过后再进行冰晶升华,最后制得65KG左右的速溶红茶。0038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但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46169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