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210588020.6 (22)申请日 2012.12.29 A61L 15/28(2006.01) A61L 15/44(2006.01) D04H 1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钟春燕 地址 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白水塘省 扶贫工业开发区富康路 19 号 (72)发明人 钟春燕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54) 发明名称 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 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 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及其 制备技术领域。 包括, 将菌株。
2、活化制备的种子醪液 滴加在无纺布或织造布上, 加入少量发酵培养基 培养 12 48h。然后补加发酵培养基, 培养 3 6d 后取出发酵产物。发酵产物经纯化处理, 得到 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采用静电 纺丝法将壳聚糖溶液从喷丝头射出, 射出的壳聚 糖溶液细流喷射到含有无水乙醇和 / 或水的细菌 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上, 经后处理得 到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本发明 制备过程简单易行、 操作方便、 成本低, 制备的湿 性抗菌敷料可治愈慢性不愈性创伤、 压急性难治 性创伤, 烧伤以及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 / 或感染。 (51)Int.Cl. 审查员 赵莉 (19)中华人民。
3、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12080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3.25 CN 103120803 B 1/1 页 2 1. 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第一步 : 选取能分泌细菌纤维素的菌株活化制备成种子醪液, 然后将菌株浓度为 10 95% 的种子醪液均匀滴加在经灭菌处理的无纺布或织造布上, 加入少量发酵培养基培养 12 48h, 然后补加发酵培养基, 培养 3 6d 后取出发酵产物, 发酵产物经纯化处理, 得到 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 其上层为细菌纤维素膜。
4、, 下层为无纺布或织造布, 且 无纺布或织造布的纤维空隙里存在与细菌纤维素膜相连的细菌纤维素纤维 ; 第二步 : 将分子量为 5 30 万的壳聚糖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制备重量百分比为 0.1 10% 的均匀壳聚糖纺丝溶液, 采用静电纺丝法将壳聚糖溶液从喷丝头射出, 射出的壳聚糖溶 液细流喷射到含有重量百分比为 50 90% 的无水乙醇和 / 或水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 或织造布膜材上, 静电纺丝得到复合材料经 30 70高温处理, 二次蒸馏水反复冲洗至中 性, 除去多余溶剂, 然后经压水处理得到含水重量百分比为 30 50%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壳 聚糖湿性抗菌敷料 ; 所述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
5、织造布膜材固定在接收板或旋转滚筒上, 与静电纺丝装 置的负极相连, 且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为静电纺丝时的接收面。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是 : 所述的无纺布或织造布的制备原材料是涤纶、 锦纶、 粘胶纤维、 脱脂棉纤维或腈纶。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是 : 将菌株浓度为 10 95% 的种子醪液以点阵方式均匀滴加在无菌无纺布或织造布表面, 5 10min 后加入少量发酵培养基, 其中发酵培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 底面距离为 5 20mm,。
6、 发酵培养温度为 25 35, 时间为 12 48h。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是 : 补加的发酵培养基, 其中发酵培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距离为 20 50mm, 发酵培养温度为 30 40, 培养时间为 3 6d。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是 : 所述的壳聚糖有机溶剂为醋酸水溶液和 / 或三氟乙酸。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是 : 静电纺丝制备的壳聚糖纤维直径为 100 1000nm 之间。
7、, 纤维成网络状均匀覆盖在细菌 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20803 B 2 1/5 页 3 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及其制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 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医疗理论证明 : 伤口的愈合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是细胞与细胞、 细胞 与细胞基质以及与可溶性介质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从医用敷料的发展来看, 随着 “湿法疗 法” 理论和实践得到普及, 湿性敷料在世界医疗卫生领域得到日益重视。而 “湿法疗法” 的 应用会使伤口处于一。
8、个温暖且潮湿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细菌在伤口的繁殖很快, 使伤口 成为病区内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来源。为了控制伤口上的细菌并且防止它们的扩散, 需要 在医用敷料中加入抗菌物质, 制成湿性抗菌敷料。 0003 细菌纤维素是由葡萄糖以 -1,4- 糖苷链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一种优 良的生物材料, 具有其独特的物理、 化学性能 : BC 具有天然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 ; 高抗张强 度和弹性模量 ; 高亲水性, 良好的透气、 吸水、 透水性能, 非凡的持水性和高湿强度。另外, 大量研究表明细菌纤维素具有良好的体内、 体外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 这使 得细菌纤维素本身可以应用于生物医用领。
9、域。国外采用单纯的细菌纤维素作为敷料已有 报道, 并且已经产业化用于临床。因此, 以细菌纤维素作为敷料的基体材料, 利用细菌纤维 素本身的吸水性能, 可以在保证生物安全性的基础上持续有效的吸收伤口渗出液及代谢产 物。 0004 细菌纤维素用于伤口敷料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它为伤口提供了湿润的环境以 促进伤口更好地愈合。但是细菌纤维素本身没有抗菌, 需要添加抗菌物质才能使其具备抗 菌敷料的功能。 本发明采用壳聚糖作为抗菌物质, 壳聚糖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良好的生物 相容性, 已被证明能够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伤口敷料产品。本发明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纤维成 网络状均匀覆盖在细菌纤维素表面, 纤维间的通透。
10、性不会影响敷料要求的吸水性能和透气 性能。并且壳聚糖纳米纤维的 “纳米效应” 可以在提高抗菌效果的同时促进伤口细胞的增 殖, 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 另外, 在细菌纤维素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细菌纤维 素的性能, 往往与其他材料复合得到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现有的复合方法往往会破坏细 菌纤维素本身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 导致复合后的材料由于细菌纤维素结构的破坏造成一 些性能的下降, 如 : 力学强度、 吸水性能、 透气性能等。 这些性能的破坏会使细菌纤维素材料 在敷料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0005 因此, 为了得的具有抗菌功效的细菌纤维素抗菌敷料, 同时保持细菌纤维素原有 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
11、, 本发明分别采用原位发酵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 糖湿性抗菌敷料。 首先, 采用原位发酵法, 将细菌纤维素与无纺布或织造布复合得到细菌纤 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 ; 然后采用静电纺丝法, 将细菌纤维素 / 无纺布或织造布膜 材与壳聚糖纤维复合得到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 制备过程中保持了细菌纤 维素原有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 从而使该敷料具有抗菌、 阻菌、 保湿及可缝合性能。可治愈 说 明 书 CN 103120803 B 3 2/5 页 4 慢性不愈性创伤、 压急性难治性创伤, 烧伤以及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 / 或感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纤维素。
12、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涉及一种医 疗器械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易行、 操作方便、 成本低, 制备的细菌纤维 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具有抗菌、 阻菌、 保湿及可缝合性能。可作治愈慢性不愈性创 伤、 压急性难治性创伤, 烧伤以及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 / 或感染。 000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 步 : 选取能分泌细菌纤维素的菌株活化制备成种子醪液, 然后将菌株浓度为 10 95% 的种 子醪液均匀滴加在经灭菌处理的无纺布或织造布上, 加入少量发酵培养基培养 12 48h。 然后补加发酵培养基, 培养 3 6d 后取出发。
13、酵产物。发酵产物经纯化处理, 得到细菌纤维 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第二步 : 将分子量为 5 30 万的壳聚糖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制备重量百分比为 0.1 10% 的均匀壳聚糖纺丝溶液, 采用静电纺丝法将壳聚糖溶液从喷 丝头射出, 射出的壳聚糖溶液细流喷射到含有重量百分比为 50 90% 的无水乙醇和 / 或水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上, 经后处理, 得到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 菌敷料。 000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 0009 其中, 如上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 无纺布或织造布的制备原材料可以是涤纶、 锦纶、 粘胶纤维、 脱脂棉纤。
14、维、 腈纶等。 本发明的 制备过程中, 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可以显著提高敷料的力学强度, 赋予敷料可 缝合性, 延长了敷料的使用时间 ; 同时提高的敷料的阻菌性能。 0010 如上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复合方 法为 : 将菌株浓度为 10 95% 的种子醪液以点阵方式均匀滴加在无菌无纺布或织造布表 面, 510min后加入少量发酵培养基。 其中发酵培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 器底面距离为 5 20mm, 发酵培养温度为 25 35, 时间为 12 48h。将活化好的菌株制 备成种子醪液, 按照一定的浓度把种子醪液均匀滴加在无菌无纺布或织。
15、造布的表面, 待种 子醪液完全浸润无纺布或织造布后加入少量的培养基。经过短时间的培养, 菌株在无纺布 或织造布的纤维空隙里发酵生成少量的细菌纤维素, 得到细菌纤维素与无纺布或织造布初 步复合的膜材。 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补加发 酵培养基, 其中发酵培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距离为 20 50mm, 发 酵培养温度为 30 40, 培养时间为 3 6d。 0012 如上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细菌纤 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 其上层为细菌纤维素膜, 下层为无纺布或织造布, 且无纺布 。
16、或织造布的纤维空隙里存在与细菌纤维素膜相连的细菌纤维素纤维。 0013 如上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壳聚糖 有机溶剂为醋酸水溶液和 / 或三氟乙酸。在制备壳聚糖纺丝溶液时, 可选用一种或两种上 述溶剂作为混合溶剂, 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使壳聚糖溶解。 一般溶解温度为室温, 也可适当升 温加热以加快聚合物溶解速率。 说 明 书 CN 103120803 B 4 3/5 页 5 0014 如上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细菌纤 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固定在接收板或旋转滚筒上, 与静电纺丝装置的负极相连, 且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
17、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菌纤维素膜) 为静电纺丝时的接收面。 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为含有导电溶液的湿态膜片, 可将其平铺在接收装置 上, 也可将其包裹在旋转滚筒表面。在静电纺丝时, 喷丝针头与静电发生器的正极相连, 细 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与静电纺丝装置的负极相连, 且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 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菌纤维素膜) 为静电纺丝时的接收面。在针头与细菌纤维素膜之间 产生电场, 壳聚糖溶液细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均匀覆盖在细菌纤维素表面。同时壳聚糖溶 液细流与细菌纤维素内的溶液相互作用, 壳聚糖溶剂扩散入细菌纤维素所含的溶液中, 促 进壳聚糖纤维成形。 0015 如上。
18、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静电纺 丝制备的壳聚糖纤维直径为1001000nm之间, 纤维成网络状均匀覆盖在细菌纤维素复合 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菌纤维素膜) 。 0016 如上所述的一种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静电纺 丝得到的复合材料经 30 70高温处理, 二次蒸馏水反复冲洗至中性, 除去多余溶剂。然 后经压水处理得到含水重量百分比为 30 50%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采用原位发酵法和静电纺丝法, 制备了具 有抗菌功效的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
19、, 同时保持了细菌纤维素原有的三维纳 米网络结构。 本发明显著提高了敷料的力学强度, 赋予敷料可缝合性, 延长了敷料的使用时 间 ; 同时提高了敷料的阻菌性能。 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易行、 操作方便、 成本低, 可作治愈慢 性不愈性创伤、 压急性难治性创伤, 烧伤以及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 / 或感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应理解,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此外应理解, 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 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范围。 0019 实施例。
20、 1 : 0020 (1) 选取木醋杆菌活化制备成种子醪液, 然后将菌株浓度为 10% 的种子醪液均匀 滴加在经灭菌处理的涤纶无纺布或织造布上, 5min 后加入少量发酵培养基。其中发酵培 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距离为 5mm, 发酵培养温度为 25, 时间为 48h。 然后补加发酵培养基, 其中发酵培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距离 为20mm, 发酵培养温度为30, 培养时间为6d。 发酵产物经纯化处理, 得到细菌纤维素复合 涤纶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 其上层为细菌纤维素膜, 下层为无纺布或织造布, 且无纺布或织 造布的纤维空隙里存在与细菌纤维素膜相连的细菌纤维。
21、素纤维。 0021 (2) 将分子量为 5 万的壳聚糖溶解于醋酸水溶液中, 制备重量百分比为 0.1% 的均 匀壳聚糖纺丝溶液。将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固定在接收板上, 与静电纺丝 装置的负极相连, 且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菌纤维素膜) 为静电纺 丝时的接收面。采用静电纺丝法将壳聚糖溶液从喷丝头射出, 射出的壳聚糖溶液细流喷射 说 明 书 CN 103120803 B 5 4/5 页 6 到含有重量百分比为 90% 的无水乙醇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上, 得到纤维 直径为 100nm 的壳聚糖纤维状均匀覆盖在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
22、 菌纤维素膜) 。静电纺丝得到复合材料经 30高温处理, 二次蒸馏水反复冲洗至中性, 然后 经压水处理得到含水重量百分比为 50%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 0022 实施例 2 : 0023 (1) 选取木醋杆菌活化制备成种子醪液, 然后将菌株浓度为 30% 的种子醪液均匀 滴加在经灭菌处理的锦纶无纺布或织造布上, 6min 后加入少量发酵培养基。其中发酵培 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距离为 8mm, 发酵培养温度为 28, 时间为 40h。 然后补加发酵培养基, 其中发酵培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距离 为25mm, 发酵培养温度为32, 培养时间为。
23、6d。 发酵产物经纯化处理, 得到细菌纤维素复合 锦纶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 其上层为细菌纤维素膜, 下层为无纺布或织造布, 且无纺布或织 造布的纤维空隙里存在与细菌纤维素膜相连的细菌纤维素纤维。 0024 (2) 将分子量为 10 万的壳聚糖溶解于醋酸水溶液中, 制备重量百分比为 4% 的均 匀壳聚糖纺丝溶液。将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固定在旋转滚筒上, 与静电纺 丝装置的负极相连, 且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菌纤维素膜) 为静 电纺丝时的接收面。采用静电纺丝法将壳聚糖溶液从喷丝头射出, 射出的壳聚糖溶液细流 喷射到含水重量百分比为 60%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
24、织造布膜材上, 得到纤维直径为 400nm 的壳聚糖纤维状均匀覆盖在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菌纤维 素膜) 。静电纺丝得到复合材料经 40高温处理, 二次蒸馏水反复冲洗至中性, 然后经压水 处理得到含水重量百分比为 40%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 0025 实施例 3 : 0026 (1) 选取木醋杆菌活化制备成种子醪液, 然后将菌株浓度为 60% 的种子醪液均匀 滴加在经灭菌处理的粘胶纤维无纺布或织造布上, 7min 后加入少量发酵培养基。其中发酵 培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距离为 10mm, 发酵培养温度为 30, 时间 为32h。 然后补。
25、加发酵培养基, 其中发酵培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距 离为30mm, 发酵培养温度为34, 培养时间为5d。 发酵产物经纯化处理, 得到细菌纤维素复 合粘胶纤维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 其上层为细菌纤维素膜, 下层为无纺布或织造布, 且无纺 布或织造布的纤维空隙里存在与细菌纤维素膜相连的细菌纤维素纤维。 0027 (2) 将分子量为15万的壳聚糖溶解于醋酸水溶液中, 制备重量百分比为6%的均匀 壳聚糖纺丝溶液。将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固定在接收板上, 与静电纺丝装 置的负极相连, 且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菌纤维素膜) 为静电纺丝 时的接收面。采用静电。
26、纺丝法将壳聚糖溶液从喷丝头射出, 射出的壳聚糖溶液细流喷射到 含乙醇水溶液重量百分比为 70%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上, 得到纤维直径 为 500nm 的壳聚糖纤维状均匀覆盖在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菌纤 维素膜) 。静电纺丝得到复合材料经 50高温处理, 二次蒸馏水反复冲洗至中性, 然后经压 水处理得到含水重量百分比为 30%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 0028 实施例 4 : 0029 (1) 选取木醋杆菌活化制备成种子醪液, 然后将菌株浓度为 75% 的种子醪液均匀 滴加在经灭菌处理的脱脂棉纤维无纺布或织造布上, 8min 后加入少量发酵培养。
27、基。其中发 说 明 书 CN 103120803 B 6 5/5 页 7 酵培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距离为 15mm, 发酵培养温度为 32, 时 间为24h。 然后补加发酵培养基, 其中发酵培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 距离为40mm, 发酵培养温度为36, 培养时间为4d。 发酵产物经纯化处理, 得到细菌纤维素 复合脱脂棉纤维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 其上层为细菌纤维素膜, 下层为无纺布或织造布, 且 无纺布或织造布的纤维空隙里存在与细菌纤维素膜相连的细菌纤维素纤维。 0030 (2) 将分子量为20万的壳聚糖溶解于三氟乙酸溶剂中, 制备重量百分比为8%的均 匀。
28、壳聚糖纺丝溶液。将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固定在旋转滚筒上, 与静电纺 丝装置的负极相连, 且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菌纤维素膜) 为静电 纺丝时的接收面。采用静电纺丝法将壳聚糖溶液从喷丝头射出, 射出的壳聚糖溶液细流喷 射到含乙醇水溶液重量百分比为 50%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上, 得到纤维 直径为 800nm 的壳聚糖纤维状均匀覆盖在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 菌纤维素膜) 。静电纺丝得到复合材料经 60高温处理, 二次蒸馏水反复冲洗至中性, 然后 经压水处理得到含水重量百分比为 50%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料。 00。
29、31 实施例 5 : 0032 (1) 选取木醋杆菌活化制备成种子醪液, 然后将菌株浓度为 95% 的种子醪液均匀 滴加在经灭菌处理的腈纶无纺布或织造布上, 10min 后加入少量发酵培养基。其中发酵培 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距离为 20mm, 发酵培养温度为 35, 时间为 12h。 然后补加发酵培养基, 其中发酵培养基加入量控制在培养基液面到培养容器底面距离 为50mm, 发酵培养温度为40, 培养时间为3d。 发酵产物经纯化处理, 得到细菌纤维素复合 腈纶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 其上层为细菌纤维素膜, 下层为无纺布或织造布, 且无纺布或织 造布的纤维空隙里存在与细菌纤维素。
30、膜相连的细菌纤维素纤维。 0033 (2) 将分子量为 30 万的壳聚糖溶解于醋酸水溶液和三氟乙酸混合溶剂中, 制备重 量百分比为 10% 的均匀壳聚糖纺丝溶液。将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固定在旋 转滚筒上, 与静电纺丝装置的负极相连, 且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的上层 (细 菌纤维素膜) 为静电纺丝时的接收面。采用静电纺丝法将壳聚糖溶液从喷丝头射出, 射出的 壳聚糖溶液细流喷射到含水重量百分比为 80%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上, 得到纤维直径为 1000nm 的壳聚糖纤维状均匀覆盖在细菌纤维素复合无纺布或织造布膜材 的上层 (细菌纤维素膜) 。静电纺丝得到复合材料经 70高温处理, 二次蒸馏水反复冲洗 至中性, 然后经压水处理得到含水重量百分比为 40% 的细菌纤维素复合壳聚糖湿性抗菌敷 料。 说 明 书 CN 103120803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