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释放器及具有该二氧化氯释放器的保鲜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氯释放器及具有该二氧化氯释放器的保鲜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76347.0 (22)申请日 2015.12.22 A61L 9/12(2006.01) A23L 3/3409(2006.01) A23B 4/16(2006.01) A61L 101/06(2006.0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罗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 南浦路 21 号林坡坑科技园 C 栋三楼 (72)发明人 吴予奇 孙亚平 臧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代理人 张全文 (54) 实用新型名称 二氧化氯释放器及具有该二氧化氯释放器的 保鲜。
2、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鲜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二 氧化氯释放器及具有该二氧化氯释放器的保鲜装 置。 刺穿组件不工作时, 二氧化氯水溶液盛装在第 一封口件、 料仓与第二封口件围合的容纳腔内, 激 活剂盛装在容器内 ; 刺穿组件工作时, 刺穿第一 封口件与第二封口件, 二氧化氯水溶液与激活剂 混合, 激活惰性二氧化氯产生二氧化氯气体, 通过 盖体的输出孔释放。将二氧化氯释放器连通至装 有海产品和食物的贮存器内, 在需要二氧化氯时, 启动刺穿组件, 对二氧化氯气体的释放进行定量 性持续性控制, 达到对保鲜装置中存放的海产品 和食物长效性保鲜的作用。 (51)Int.Cl. (ESM)同。
3、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CN 205307453 U 2016.06.15 CN 205307453 U 1.一种二氧化氯释放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容器, 所述容器具有用于盛装激活剂的第一内腔及与所述第一内腔相连通的开口, 所 述容器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封口件; 上下贯通的料仓, 所述料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容器的开口处, 所述料仓的上端 设置有第二封口件, 所述第一封口件、 所述料仓与所述第二封口件围合形成用于盛装二氧 化氯水溶液的容纳腔; 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料仓的上端处的盖体, 所。
4、述盖体上开设有输出孔; 用于刺穿所述第一封口件与所述第二封口件的刺穿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释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刺穿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 述料仓内且用于刺穿所述第一封口件的第一刺穿件、 滑动设置于所述料仓内且用于刺穿所 述第二封口件的第二刺穿件及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刺穿件与所述第二刺穿件的推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氯释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刺穿组件还包括枢接于所述 料仓上的转轴, 所述推动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本体及于所述本体上朝外延伸形 成的齿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氯释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刺穿件包括第一安装座 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
5、座上且朝向所述第一封口件设置的第一刺针; 所述第二刺穿件包括 第二安装座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且朝向所述第二封口件设置的第二刺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氯释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仓的内壁延伸形成有第一 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 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杆的端部插接的第一限位 槽及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连通的第一滑动槽, 所述第一限位杆的端部于所述齿牙推动所述 第一安装座时脱离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并滑动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 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 有供所述第二限位杆的端部插接的第二限位槽及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连通的第二滑动槽, 所述第二限位杆的 端部于所述齿牙推动所述第二安装座时脱离。
6、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并滑动 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氯释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杆的截面与所述第 一限位槽的截面均呈圆形, 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截面呈梯形, 所述第一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一 刺针设置, 所述第一滑动槽靠近所述推动件设置; 所述第二限位杆的截面与所述第二限位 槽的截面均呈圆形, 所述第二滑动槽的截面呈梯形, 所述第二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二刺针设 置, 所述第二滑动槽靠近所述推动件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氯释放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 转动驱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氯释放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驱动。
7、件的 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之间的曲柄摇杆机构。 9.一种保鲜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第二内腔的贮存器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 所述的二氧化氯释放器, 所述二氧化氯释放器的盖体的输出孔与所述贮存器的第二内腔相 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鲜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贮存器的第二内腔 中的传输管, 所述传输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二氧化氯释放器的盖体的输出孔, 所述传输管 上开设有若干传输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07453 U 2 二氧化氯释放器及具有该二氧化氯释放器的保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鲜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二氧化氯释放器及。
8、具有该二氧化氯释放 器的保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 能够很好地氧化分解病原微生物, 特别是在小空间中, 能 够快速杀灭细菌菌群, 对小空间内存放的海产品和食物起到良好的保鲜作用。 虽然二氧化 氯在海产品和食物保鲜方面作用良好, 但是因为二氧化氯气体有易挥发的特性, 导致二氧 化氯气体释放量不容易控制和掌握, 在长效性保鲜方面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氯释放器, 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采用二氧 化氯对海产品和食物保鲜时二氧化氯释放量不容易控制和掌握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二氧化氯释放器, 包括: 0。
9、005 容器, 所述容器具有用于盛装激活剂的第一内腔及与所述第一内腔相连通的开 口, 所述容器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封口件; 0006 上下贯通的料仓, 所述料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容器的开口处, 所述料仓的 上端设置有第二封口件, 所述第一封口件、 所述料仓与所述第二封口件围合形成用于盛装 二氧化氯水溶液的容纳腔; 0007 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料仓的上端处的盖体, 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输出孔; 0008 用于刺穿所述第一封口件与所述第二封口件的刺穿组件。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刺穿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料仓内且用于刺穿所述第一封口件 的第一刺穿件、 滑动设置于所述料仓内且用于刺穿所述第二封口件的。
10、第二刺穿件及用于推 动所述第一刺穿件与所述第二刺穿件的推动件。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刺穿组件还包括枢接于所述料仓上的转轴, 所述推动件包括固定 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本体及于所述本体上朝外延伸形成且的齿牙。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刺穿件包括第一安装座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且朝向所 述第一封口件设置的第一刺针; 所述第二刺穿件包括第二安装座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 上且朝向所述第二封口件设置的第二刺针。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料仓的内壁延伸形成有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 所述第一安装 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杆的端部插接的第一限位槽及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连通的第 一滑动槽, 所述第一。
11、限位杆的端部于所述齿牙推动所述第一安装座时脱离于所述第一限位 槽并滑动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 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杆的端部插接的 第二限位槽及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连通的第二滑动槽, 所述第二限位杆的端部于所述齿牙 推动所述第二安装座时脱离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并滑动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内。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限位杆的截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截面均呈圆形, 所述第一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05307453 U 3 滑动槽的截面呈梯形, 所述第一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一刺针设置, 所述第一滑动槽靠近所述 推动件设置; 所述第二限位杆的截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截面均呈圆形, 所述第。
12、二滑动槽 的截面呈梯形, 所述第二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二刺针设置, 所述第二滑动槽靠近所述推动件 设置。 0014 进一步地, 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转动驱动件。 0015 进一步地,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之间的曲柄摇杆机 构。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鲜装置, 包括具有第二内腔的贮存器及二 氧化氯释放器, 所述二氧化氯释放器的盖体的输出孔与所述贮存器的第二内腔相连通。 0017 进一步地,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贮存器的第二内腔中的传输管, 所述传输管的一端 连接于所述二氧化氯释放器的盖体的输出孔, 所述传输管上开设有若干传输孔。 0018 本实用新型。
13、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 刺穿组件不工作时, 二氧化氯水溶液 盛装在第一封口件、 料仓与第二封口件围合的容纳腔内, 激活剂盛装在容器内; 刺穿组件工 作时, 刺穿第一封口件与第二封口件, 二氧化氯水溶液与激活剂混合, 激活惰性二氧化氯产 生二氧化氯气体, 通过盖体的输出孔释放。 将二氧化氯释放器连通至装有海产品和食物的 贮存器内, 在需要二氧化氯时, 启动刺穿组件, 对二氧化氯气体的释放进行定量性持续性控 制, 达到对保鲜装置中存放的海产品和食物长效性保鲜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氯释放器的立体装配图; 0020 图2是图1的二氧化氯释放器的立体分解图。
14、; 0021 图3是图1的二氧化氯释放器的沿A-A线的剖视图; 0022 图4是图1的二氧化氯释放器的沿B-B线的剖视图; 0023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容器10 第一刺穿件41 齿牙432 0025 第一内腔11 第一安装座411 转轴44 0026 开口12 第一限位槽4111 转动驱动件45 0027 第一封口件1 第一滑动槽4112 电池46 0028 料仓20 第一推顶部4113 开关47 0029 第二封口件21 第一刺针412 曲柄摇杆机构48 0030 容纳腔22 第二刺穿件42 二氧化氯释放器100 0031 第一限位杆23 第二安装。
15、座421 贮存器110 0032 第二限位杆24 第二限位槽4211 第二内腔111 0033 盖体30 第二滑动槽4212 传输管120 0034 输出孔31 第二刺针422 传输孔121 0035 导管32 推动件43 0036 刺穿组件40 本体431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205307453 U 4 003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8 请参阅图1至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
16、的二氧化氯释放器, 包括: 0039 容器10, 容器10具有用于盛装激活剂的第一内腔11及与第一内腔11相连通的开口 12, 容器10的开口12处设置有第一封口件13; 0040 上下贯通的料仓20, 料仓20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容器10的开口12处, 料仓20的上 端设置有第二封口件21, 第一封口件13、 料仓20与第二封口件21围合形成用于盛装二氧化 氯水溶液的容纳腔22; 0041 可拆卸连接于料仓20的上端处的盖体30, 盖体30上开设有输出孔31; 0042 用于刺穿第一封口件13与第二封口件21的刺穿组件40。 0043 刺穿组件40不工作时, 二氧化氯水溶液盛装在第一封口件13。
17、、 料仓20与第二封口 件21围合的容纳腔22内, 激活剂盛装在容器10内; 刺穿组件40工作时, 刺穿第一封口件13与 第二封口件21, 二氧化氯水溶液与激活剂混合, 激活惰性二氧化氯产生二氧化氯气体, 通过 盖体30的输出孔31释放。 0044 二氧化氯气体是通过亚氯酸钠和盐酸进行反应而获取, 其反应方程式为: 0045 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0046 具体地, 料仓20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PVC(聚氯乙烯)或聚酯氟乙烯制 作。 料仓20的作用是: 二氧化氯气体获取后, 将二氧化氯气体吸收在自来水水溶液中, 对含 有二氧化氯气体的水溶液通过。
18、选取氯酸钠 (NaClO3)、 亚氯酸钠(NaCIO2)或者氢氧化钠 (NaOH)的投加, 使二氧化氯气体在自来水水溶液中保持在不挥发的惰性状态; 将此不挥发 的惰性状态的二氧化氯水溶液存放在料仓20中。 水溶液中二氧化氯存在的多少, 一般按照 保鲜装置容积每一个立方米每一小时释放二氧化氯气体约为0.5mg1mg而设定。 例如: 一 个25公斤海鱼用的保鲜装置, 按照每一个立方米每一小时释放二氧化氯气体约为0.5mg 1mg计算, 则6个月需要二氧化氯气体约为2160mg4220mg, 即在二氧化氯水溶液中需存放 4300mg二氧化氯。 0047 容器10采用PET或PVC或聚酯氟乙烯制作。 。
19、容器10的作用是: 将选取的激活剂, 比如 磷酸二氢钠(NaH2PO2)、 柠檬酸钠(C6H5O7Na32H2O)、 碳酸氢钠(NaHCO3)或者高防水性树脂 (SAP), 放在容器10中。 0048 第一封口件13与第二封口件21在刺穿组件40的刺针的作用力下可以被穿透而穿 透孔不易复位或者不易闭合。 第一封口件13与第二封口件21均为高防水性膜贴。 优选地, 第 一封口件13与第二封口件21为puw5761背胶防水膜。 0049 盖体30的输出孔31处延伸形成有导管32, 便于连接其他管道。 0050 容器10的开口12处与料仓20的下端之间为螺纹连接, 盖体30与料仓20的上端之间 为螺。
20、纹连接, 该配置容易加工, 连接牢固。 可以理解地, 容器10的开口12处与料仓20的下端 之间、 盖体30与料仓20的上端之间还可以为卡扣连接或其他可拆卸连接。 0051 进一步地, 刺穿组件40包括滑动设置于料仓20内且用于刺穿第一封口件13的第一 刺穿件41、 滑动设置于料仓20内且用于刺穿第二封口件21的第二刺穿件42及用于推动第一 刺穿件41与第二刺穿件42的推动件43。 该配置结构紧凑, 容易控制。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205307453 U 5 0052 进一步地, 刺穿组件40还包括枢接于料仓20上的转轴44, 推动件43包括固定安装 于转轴44上的本体431及于。
21、本体431上朝外延伸形成的齿牙432。 具体地, 转轴44的一端与推 动件43的本体431为型面联接, 该配置容易加工与装配。 本体431上开设有方孔, 相应地, 转 轴44的一端设置为截面为方形, 实现两者型面联接。 本体431上沿周向分布有四个齿牙 432, 在转轴44带动推动件43转动时, 齿牙432跟着转动, 通过碰触第一刺穿件41与第二刺穿 件42, 实现对第一刺穿件41与第二刺穿件42的推动。 0053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刺穿件41与第二刺穿件42沿料仓20的上下方向布置, 推动件 43布置在第一刺穿件41与第二刺穿件42之间。 推动件43的数量为一, 设置于料仓20内, 对第 。
22、一封口件13与第二封口件21进行刺穿。 可以理解地, 推动件还可以为两个, 其中一个设置于 盖体内, 另外一个设置于容器内, 也可以对第一封口件与第二封口件进行刺穿。 或者, 推动 件还可以滑动安装于料仓20内, 通过人工或机动让推动件滑动, 推动件推动第一刺穿件与 第二刺穿件, 将第一封口件与第二封口件进行刺穿即可。 0054 进一步地, 第一刺穿件41包括第一安装座411及安装于第一安装座411上且朝向第 一封口件13设置的第一刺针412; 第二刺穿件42包括第二安装座421及安装于第二安装座 421上且朝向第二封口件21设置的第二刺针422。 第一刺针412刺穿第一封口件13后, 料仓2。
23、0 中的惰性状态二氧化氯水溶液通过穿透的穿透孔同容器10内的成分进行接触, 迅速形成凝 胶状态, 料仓20的水溶液和容器10内物质进行接触和混合, 使二氧化氯水溶液由惰性状态 转变为活跃状态。 同时, 第二刺针422刺穿第二封口件21, 使二氧化氯气体通过被穿透的穿 透孔而挥发出来, 挥发出来的二氧化氯气体受穿透孔的限制而缓慢释放, 缓慢释放的周期 可达6个月。 该结构容易加工与装配。 具体地, 第一刺针412与第二刺针422均为不锈钢刺针, 耐用。 第一安装座411预设有安装孔, 将第一刺针412插设于安装孔。 第一安装座411采用聚 酯氟乙烯制作, 将第一刺针412插设于安装孔后, 再用相。
24、同材质的聚酯氟乙烯热熔胶将第一 刺针412进行固化。 第二刺穿件42的情况是类似的。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刺针412与第二刺针 422的数量均为二, 相应在第一封口件13与第二封口件21上进行两个穿透孔, 实现二氧化氯 气体的释放量控制。 0055 进一步地, 料仓20的内壁延伸形成有第一限位杆23与第二限位杆24; 第 一安装座 411上开设有供第一限位杆23的端部插接的第一限位槽4111及与第一限位槽4111相连通的 第一滑动槽4112, 第一限位杆23的端部于齿牙432推动第一安装座411时脱离于第一限位槽 4111并滑动于第一滑动槽4112内; 第二安装座421上开设有供第二限位杆24。
25、的端部插接的 第二限位槽4211及与第二限位槽4211相连通的第二滑动槽4212, 第二限位杆24的端部于齿 牙432推动第二安装座421时脱离于第二限位槽4211并滑动于第二滑动槽4212内。 初始状 态, 第一限位杆23的端部插接在第一安装座411的第一限位槽4111上, 实现第一刺穿件41限 位在料仓20内; 在转轴44转动带动推动件43转动时, 齿牙432推动第一安装座411, 第一限位 杆23的端部脱离第一限位槽4111进入第一滑动槽4112, 此时, 第一刺针412刺穿第一封口件 13。 该配置容易加工与装配。 第一安装座411背离于第一刺针412的一侧延伸形成有供齿牙 432推动。
26、的第一推顶部4113, 第一推顶部4113的纵截面呈三角形, 便于在推动件43转动时, 齿牙432推动第一安装座411的第一推顶部4113, 第一限位杆23的端部脱离于第一限位槽 4111并滑动于第一滑动槽4112内。 第二刺穿件42的情况是类似的。 0056 进一步地, 第一限位杆23的截面与第一限位槽4111的截面均呈圆形, 第一滑动槽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205307453 U 6 4112的截面呈梯形, 第一限位槽4111靠近第一刺针412设置, 第一滑动槽4112靠近推动件43 设置; 第二限位杆24的截面与第二限位槽4211的截面均呈圆形, 第二滑动槽4212的截面呈。
27、 梯形, 第二限位槽4211靠近第二刺针422设置, 第二滑动槽4212靠近推动件43设置。 第一限 位槽4111的内径大于第一滑动槽4112的上底边度, 让初始状态时第一限位杆23的端部插接 在第一安装座411的第一限位槽4111上, 而在齿牙432转动并推动第一安装座411的第一推 顶部4113, 第一限位杆23的端部脱离第一限位槽4111进入第一滑动槽4112。 第二刺穿件42 的情况是类似的。 0057 进一步地, 还包括用于驱动转轴44转动的转动驱动件45。 该配置可实现对刺穿组 件40的控制。 具体地, 转动驱动件45为电机。 电机为JZ15C-1齿牙 电机。 刺穿组件40还包括 。
28、用于对转动驱动件45供电的电池46。 刺穿组件40还包括用于控制转动驱动件45工作与否的 开关47。 转轴44穿设于料仓20的侧壁, 转动驱动件45设置于料仓20外。 可以理解地, 还可以 不设置转动驱动件, 通过在转轴上连接转轮, 采用手动方式驱动转轴转动。 0058 进一步地, 还包括设置在转动驱动件45的输出轴与转轴44之间的曲柄摇杆机构 48。 具体地, 曲柄连接在转动驱动件45的输出轴上, 摇杆连接在转轴44上, 该配置可实现转 轴44的摆动, 确保第一刺针412与第二刺针422的刺穿效果。 具体地, 摇杆为圆盘, 转轴44的 一端与圆盘为型面联接, 该配置容易加工与装配。 圆盘上开。
29、设有方孔, 相应地, 转轴44的一 端设置为截面为方形, 实现两者型面联接。 0059 二氧化氯释放器100各部件的安装过程和二氧化氯水溶液、 激活剂的包装使用过 程如下: 0060 将推动件43与转轴44安装于在料仓20内; 将激活剂置放于容器10中; 第一封口件 13封闭容器10的开口12; 将料仓20和容器10对接; 二氧化氯水溶液置放于料仓20内; 第二封 口件21封闭料仓20的上端; 盖体30和料仓20的上端进行对接; 完成二氧化氯释放器100装 配。 0061 二氧化氯释放器100的使用步骤如下: 0062 按下开关47; 转动驱动件45带动转轴44与推动件43旋转; 推动件43旋。
30、转, 推动第一 刺穿件41与第二刺穿件42; 第一刺针412与第二刺针422上下分别穿透第一封口件13与第二 封口件21; 水溶液通过第一封口件13的穿透孔和容器10中激活剂接触混合形成凝胶状; 二 氧化氯气体通过第二封口件21的穿透孔挥发到盖体30输出孔31; 杀菌保鲜起作用。 0063 请同时参阅图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鲜装置, 包括具有第二内腔111的贮 存器110及二氧化氯释放器100, 二氧化氯释放器100的盖体30的输出孔31与贮存器110的第 二内腔111相连通。 0064 将二氧化氯释放器100连通至装有海产品和食物的贮存器110内, 在需要 二氧化 氯时, 启动刺穿组。
31、件40, 对二氧化氯气体的释放进行定量性持续性控制, 达到对保鲜装置中 存放的海产品和食物长效性保鲜的作用。 0065 具体地, 二氧化氯释放器100放置在贮存器110的第二内腔111中。 二氧化氯释放器 100放置在贮存器110的其中一个角部。 贮存器110为保鲜袋, 在放置海鲜和实物时, 整体结 构紧凑。 保鲜袋设置有热塑封口, 实现保鲜袋的密封。 具体地, 保鲜袋是PET或PVC塑胶膜保 鲜袋。 可以理解地, 贮存器还可以为箱体或其他具有内腔的结构。 0066 进一步地, 还包括设置于贮存器110的第二内腔111中的传输管120, 传输管120的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205。
32、307453 U 7 一端连接于二氧化氯释放器100的盖体30的输出孔31, 传输管120上开设有若干传输孔121。 传输管120上预留了高密集的传输孔121, 该传输管120固定在保鲜袋的三个周边, 并且该传 输管120的一端是和二氧化氯释放器100的盖体30的输出孔31相连接的。 0067 当二氧化氯释放器100启动后, 释放出二氧化氯气体, 进入到传输管120中, 二氧化 氯气体通过传输管120上传输孔121而释放到贮存器110内, 这时二氧化氯气体对贮存器110 内的海产品和食物上有可能存在的自带菌以及贮存器110内空气中的菌群进行杀灭, 在持 续不断释放二氧化氯气体过程中, 长效控制。
33、保鲜袋中的海产品和食物以及贮存器110内空 气中的细菌, 达到较长期保鲜的目的。 0068 以上二氧化氯释放器在保鲜装置中的保鲜方式, 于2009年8月10日至2010年1月10 日在青岛 “黄海海产品研究所” 对海鱼、 海虾保鲜效果进行了验证; 于2015年5月至10月在 “海南省东方市植物研究所” 对芒果保鲜效果进行了验证; 验证数据表明, 使用该保鲜装置 的保鲜方式, 其保鲜期同比延长4-6倍。 0069 对海鱼、 海虾保鲜效果验证数据表: 0070 0071 对芒果保鲜效果验证数据表: 0072 007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205307453 U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9 CN 205307453 U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0 CN 205307453 U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1 CN 205307453 U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2 CN 205307453 U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3 CN 205307453 U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