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4090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4090A21申请号201410236952322申请日20140530C08L89/00200601C08K5/053200601C08J5/18200601B65D65/4620060171申请人中国计量学院地址310018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258号72发明人关荣发骆晓波王彦波罗自生吕飞张进杰胡颖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代理人郑文涛严晓54发明名称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可食用膜由以下原。
2、料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甘油、去离子水、EGCG纳米脂质体。本发明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抗氧化、抑菌和防腐保鲜效果好,是一种创新的食品包装技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4090ACN104164090A1/1页21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15份,甘油152份,去离子水4060份,EGCG纳米脂质体00501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3、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24份,甘油1719份,去离子水4555份,EGCG纳米脂质体0101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3份,甘油18份,去离子水50份,EGCG纳米脂质体015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EGCG纳米脂质体是浓度为515MG/ML的EGCG纳米脂质体溶液。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大豆分离蛋白、甘油、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待充分混匀后于恒温水浴锅进行加热,冷却至室温,加入EGC。
4、G纳米脂质体溶液,混合均匀后,置于恒温干燥箱干燥成膜。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大豆分离蛋白、甘油、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20MIN,待充分混匀后于90恒温水浴锅进行加热3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EGCG纳米脂质体溶液,混合均匀后,置于56恒温干燥箱干燥成膜。权利要求书CN104164090A1/8页3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食品保鲜领域,具体是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我国是茶叶种植的大国,也是茶叶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茶叶除了用作饮品外,也与养生息息相。
5、关,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各类茶叶有着不同的功效,例如,乌龙茶具有减肥美容,降低胆固醇的功效,红茶具有消脂的功效,绿茶具有美白皮肤,改善贫血,防癌的功效。21世纪,健康产业蓬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众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得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对茶叶的结构,功效进行深入的微观研究,茶叶的保健价值将不断开发。0003儿茶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多羟基酚物质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是典型的黄烷醇类化合物,有时它也指的是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物质的总称,它具有抗氧化、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功能,同时具。
6、有抗病毒作用、抑制厌氧菌增殖作用、改善高胆固醇作用、改善肝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EGCG作为儿茶素中最主要的一种成分,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能和许多的功效,在食品保健、医疗美容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开发不同功效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茶叶大国的资源优势,提升产业结构,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也能满足大众的健康需求。0004然而,EGCG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被氧化,难以维持其长期的效用,其在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的环境条件下易变质氧化,脂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纯的EGCG粉末需要在低温冷藏,而由其制成的口服药品或食品的稳定性又由于人体肠道的复杂环境而大大降低,这极大地限制了它。
7、在食药行业领域中的应用。目前,对EGCG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提高其稳定性,而最常用的办法是制备纳米颗粒来包裹EGCG,使其在较小的空间里与外界隔离,经脂质体包埋后,延缓了它的氧化作用,同时脂质体具有与皮质相似的结构,利用其高度的生物相容性,提高了儿茶素的生物利用度。0005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NM100NM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一种技术,它内容涉及广泛。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它的很多效应如光电效应、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等在很多领域有着应用前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纳米技术在食品领域中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应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纳米食品加工、包装食品的纳米材料、食。
8、品机械应用、食品微生物检测等方面。0006脂质体是由磷脂、胆固醇等物质制成的人工膜,它具有磷脂的双分子层结构。磷脂一般选用大豆卵磷脂,其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增加磷脂的不饱和度,改善膜的性状具有重要作用。纳米脂质体是用到纳米技术制备得到的一种新型微胶囊,它可以包裹生物活性的物质,使其与外界隔离,从而保护了物质的活性,提高了物质的稳定性。纳米材料的表面界面效应和尺寸效应极大地增强了活性物质在体内与细胞接触,更好地发挥了药物效应。由于其阻隔效应,胃肠道内的复杂环境对EGCG的影响也大大减小。纳米脂质体在食说明书CN104164090A2/8页4品中应用主要集中在维生素、抗氧化剂等方面,阿霉素。
9、脂质体是目前上市脂质体中效益最好,疗效最佳的产品。0007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多样,逆相蒸发较常应用,大致步骤为将类脂溶于有机溶剂中,在加入溶有药物的水溶液,磁力搅拌和超声后,形成水包油的乳液,最后再低压下蒸发溶剂得到脂质体。薛红安等人用该法制备得到黄芩苷脂质体,胥传来等人通过该方法制备PST脂质体,都取得了较优的结果。0008脂质体的评价指标主要是药物的包封率,脂质体粒径以及稳定性。测定包封率的方法多样,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超滤法,凝胶过滤法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但制膜材料存在干扰,且只能对有紫外吸收的物质进行检测;气相色谱法,可以对无紫外吸收且具有挥发性的物质进行测定;超滤。
10、法,样品用量少,分离时间短,通过超滤对脂质体与游离药物进行分离;凝胶过滤法,利用了分子筛的原理,此方法误差小,脂质体不会被破坏,但是分离时间长。脂质体粒径的测定,主要采用电镜扫描法,激光散射法和激光扫描法。脂质体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主要通过磷脂氧化指数和磷脂量的测定,物理稳定性则可通过包封率随放置时间的变化情况来测定。0009可食性膜是以可食性大分子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使各成膜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可食用薄膜。它的优势主要有(1)容易被生物降解,无任何环境污染,有的可食性成膜材料本身具有营养价值。(2)具有选择性的透气性和抗渗透能力,延长贮存期。。
11、(3)可提高食品包装的机械强度,使食品容易分发运输。(4)可赋予食品表面光泽,增强食品的感观效应。(5)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载体,控制它们在食品中的扩散速率。(6)可食性膜和不可食用薄膜构成的多界面、多层次的复合包装可以提高整体阻隔性能。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可食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0010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质优价廉的植物蛋白,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阻氧和阻油特性和较高的营养价值,非常适宜应用在可食膜上。周红锋等采用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可食性复合膜,发现经过微波处理后,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机械强度、阻湿能力得到了提高。姜燕等得出增塑剂的种类(。
12、甘油、山梨醇或甘油山梨醇的等)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性能有明显影响。包惠燕等以大豆分离蛋白、甘油为组成成分的成膜溶液,调PH为中性,热处理后铺板干燥,揭膜,得到性能较好的可食用膜。马丹等研究了热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得出90热处理后制得的大豆分离蛋白膜呈现出最佳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0011可食膜是国际上果蔬保鲜的新方法,它通过改变果蔬表面形态、减少表皮水分散失、降低表皮氧气透过率延长果蔬贮藏期。可食膜主要用于食品内包装和新鲜食品的表面包装,以阻止食品吸水或失水,防止食品氧化等化学反应,调节生鲜食品呼吸强度,提高食品表面机械强度,改善食品表现,减少油炸食品吸油量等;也常作为食品特。
13、殊成分如防腐剂色素风味物质等的载体,使这些成分在食品表面或界面上发挥作用。将EGCG与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与可食用膜的制备工艺结合,研究优化实验条件和配方,对于延长EGCG的抗氧化效果,创新食品包装技术具有重要意义。0012说明书CN104164090A3/8页5发明内容00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0014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15份,甘油152份,去离子水4060份,EGCG纳米脂质体005015份。0015所述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2。
14、4份,甘油1719份,去离子水4555份,EGCG纳米脂质体01015份。0016所述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3份,甘油18份,去离子水50份,EGCG纳米脂质体015份。0017所述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EGCG纳米脂质体是浓度为515MG/ML的EGCG纳米脂质体溶液。0018所述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大豆分离蛋白、甘油、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待充分混匀后于恒温水浴锅进行加热,冷却至室温,加入EGCG纳米脂质体溶液,混合均匀后,置于恒温干燥箱干燥成膜。。
15、0019所述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大豆分离蛋白、甘油、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20MIN,待充分混匀后于90恒温水浴锅进行加热3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EGCG纳米脂质体溶液,混合均匀后,置于56恒温干燥箱干燥成膜。0020本发明的一种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抗氧化、抑菌和防腐保鲜效果好,是一种创新的食品包装技术。附图说明0021图1是本发明的测定3个浓度梯度的实验组和空白组的鳕鱼肉糜的PH值结果图;图2是对3个浓度梯度的实验组和空白组的鳕鱼样品先进行去蛋白然后再用比色法确定TBA的值的实验结果图;图3是对适宜范围内的菌落数进行计数的实验结。
16、果图;图4是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测定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实验材料胆固醇(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大豆卵磷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醚(杭州大方化学试剂厂),氯仿(浙江三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钠(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钠(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吐温80(天津市东和盛泰化工商贸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EGCG99(ALADDININDUSTRIALCORPORATION),食用大豆分离蛋白粉(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甘油(杭州米克化工仪器有限公司),新鲜冻鳕鱼(购于物美超市),平板计数琼脂(杭州百思生物技术有。
17、限公司),三氯乙酸(如皋市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营养肉汤培养基(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2硫代巴比妥酸(ALADDININDUSTRIALCORPORATION)试剂均为分析纯,金黄说明书CN104164090A4/8页6色葡萄球菌菌种,荧光假单胞菌菌种,去离子水。0023实施例1配方3G大豆分离蛋白,18G甘油,50ML去离子水,5MG/ML的EGCG纳米脂质体10ML。工艺为将大豆分离蛋白、甘油、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超声20MIN,待充分混匀后于90恒温水浴锅加热30MIN,冷却至室温,倾倒在培养皿,并加入EGCG纳米脂质体溶液,混合均匀后,置于56恒温干燥箱干燥成膜。0024实施例2配。
18、方3G大豆分离蛋白,18G甘油,50ML去离子水,10MG/ML的EGCG纳米脂质体10ML。工艺为将大豆分离蛋白、甘油、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超声20MIN,待充分混匀后于90恒温水浴锅加热30MIN,冷却至室温,倾倒在培养皿,并加入EGCG纳米脂质体溶液,混合均匀后,置于56恒温干燥箱干燥成膜。0025实施例3配方3G大豆分离蛋白,18G甘油,50ML去离子水,15MG/ML的EGCG纳米脂质体10ML。工艺为将大豆分离蛋白、甘油、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超声20MIN,待充分混匀后于90恒温水浴锅加热30MIN,冷却至室温,倾倒在培养皿,并加入EGCG纳米脂质体溶液,混合均匀后,置于56恒温干燥箱。
19、干燥成膜。0026EGCG可食用膜保鲜抗氧化作用评价将新鲜冻鳕鱼均质后,制成鳕鱼样品,用可食用膜包裹后装入离心管中密封,实验组为本发明实施例13中含有EGCG纳米脂质体的可食膜,空白组为不含EGCG纳米脂质体的可食膜。将实验组与空白组在冰箱中4下保存。通过实验组与空白组的对比,评价可食用膜的抗氧化效果。实验组分别是含有添加5MG/ML的EGCG的纳米脂质体,10MG/ML的EGCG的纳米脂质体,15MG/ML的EGCG的纳米脂质体。对EGCG可食用膜抗氧化作用评价都分为以上这三个浓度梯度。0027鳕鱼样品PH值的测定用PH计测定实验组和空白组鳕鱼肉糜的PH值,首先称取各组样品500G,加入50。
20、ML蒸馏水,用研钵研磨均匀,超声10MIN,用滤纸过滤,取滤液,用PH计测定,直接读取PH值。鳕鱼肉糜于冰箱中4下保存,连续测定一周。0028TBA值的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鳕鱼的TBA值。分别称取5G实验组和空白组的鳕鱼样品,加入25ML5三氯乙酸TCA,超声均质后过滤。取5ML滤液,加入002MOL/L的TBA溶液5ML。将混合液在(801)恒温水浴加热40MIN显色,冷却至室温1H后,测定532NM和600NM处吸光度,以去离子水调零。TBA值为每千克样品中的丙二醛(MG/KG),用鳕鱼脂肪氧化程度来评价EGCG可食品膜的抗氧化效果。鳕鱼肉糜样品于冰箱中4下保存,连续测定一周。00。
21、29菌落总数的测定按照GB47891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和GB478922010菌落总数测定的国家标准,对实验组和空白组的鳕鱼样品分别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连续测定一周,用两者菌落总数的差别来评价EGCG可食品膜的抗氧化效果。0030EGCG可食用膜对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说明书CN104164090A5/8页7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种重要致病菌,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腐败菌,参考滤纸片法,研究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对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首先,将不同浓度的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膜和空白可食膜用打孔器制成直径为6MM的小圆片,放在分别接种荧光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22、培养皿上,实验组分别是含有添加5MG/ML的EGCG的纳米脂质体、10MG/ML的EGCG的纳米脂质体、15MG/ML的EGCG的纳米脂质体的可食用膜,对照组为未添加EGCG的纳米脂质体的可食用膜。做三个平行对照,通过观测抑菌环的大小来判定EGCG可食膜对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0031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测定挥发性盐基氮是水产品在腐败过程中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由于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故可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氮量。可以根据水产行业标准SC/T30322007水产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方法,对实验组和空白组的挥发性盐基氮进行测定。测量原理在有催化剂。
23、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酸滴定。0032称取去骨去皮的均质鳕鱼糜样品10G样品到750ML的蒸馏管。加入50ML去离子水到蒸馏管中,用手摇晃混匀,然后加入1GMGO作为消泡剂,并将其连接到蒸馏器上。在接收烧瓶中加入2530ML2的硼酸接收液,然后选择01MOL的盐酸标准滴定液滴定。0033(其中W100G样品所含挥发性盐基氮的毫克数,T样品滴定耗用盐酸量,B空白实验耗用盐酸量,N盐酸摩尔数,试验中使用01MOL的盐酸标准液,故N取值01,K样品重量G)感官特征的测定感官质量是食品质量的重要内容,。
24、通过感官特征的测定,也可以评价EGCG可食用膜的保鲜效果。将冰冻鳕鱼切成小块,每10G用可食膜包裹后,装入离心管内密封。实验组包裹EGCG纳米脂质体的可食用膜,空白组为未包裹EGCG纳米脂质体的可食用膜。样品均在冰箱中4下储存。感官特征的测定采用评分法,评定过程分为肉质组织、体表色泽和气味三方面,由7名感官评定人员组成感官评定小组,按照表1要求进行综合评分,最终结果取三项评分之和,肉质、色泽、气味所占的评分比重相同,总分值在总分值在9分(极新鲜)和0分(完全腐败)之间,6分以下表明样品已不可食用。每天品评一次,并对各组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0034由于鳕鱼质量没有国家标准,感官评分标准参照国家。
25、水产研究所出台的冻淡水鱼片的质量标准SC/T31162006和其他鱼类的质量标准,如下表386所示,根据评分项目的好坏情况,根据四个等级好(3分)、较好(2分)、中(1分)、差(0分)来打分,每项分值在03分之间,取一位小数,总分去掉一项最高分,一项最低分后,取平均值,保留一位小数。0035表1鳕鱼的感官评价项目表评分项目评分要求肉质组织紧密有弹性,纹理清晰,无出水发黏现象体表色泽色泽正常有光泽,无变色,出霉,长斑的现象气味气味正常,无异味说明书CN104164090A6/8页8实验结果和分析鳕鱼样品PH测定结果用PH计测定3个浓度梯度的实验组和空白组的鳕鱼肉糜的PH值,连续测定一周,结果如图。
26、1所示。可知PH值随着测定天数的增加均先出现下降后上升的趋势。0036PH值先下降是因为鳕鱼糜因为腐败而出现酸化,随后可能由于产生了三甲胺等胺类物质,使得PH又再度升高。由图可知,EGCG纳米脂质体含量高的可食膜包裹的样品的PH下降得缓慢,可见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膜具有防腐保鲜的作用,且作用的效果与EGCG纳米脂质体的浓度呈正相关。0037鳕鱼样品的TBA值的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对3个浓度梯度的实验组和空白组的鳕鱼样品先进行去蛋白,然后再用比色法确定TBA的值,实验结果如图2。由图可知,鳕鱼样品的TBA的值在25D有明显地增长,说明脂肪氧化的速度较快。对照组在5天后,TBA的值呈现缓慢下。
27、降的趋势,说明脂肪氧化从初级阶段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实验组TBA的增长速率明显慢于对照组说明EGCG可食用膜具有一定的保鲜抗氧化效果,在一定范围内其效果与EGCG的浓度呈正相关,且低浓度的EGCG可食用膜在后期的保鲜效果不佳。0038菌落总数的测定按照国家标准,选取,这三个适宜的稀释度。将3个浓度梯度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稀释到适宜浓度,接种平板后,在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H3H。若空白对照平板无菌落生长时,对适宜范围内的菌落数进行计数,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可见菌落总数随着时间的增加,增加地越来越快。实验组的菌落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可以证明EGCG可食膜的保险抗氧化效果较好,且效果与EGCG浓度。
28、成正相关。0039EGCG可食用膜对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鱼类的典型的腐败菌是假单胞菌,本文选取假单胞菌作为腐败菌接种,来检测EGCG可食膜对其的抑制作用,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致病菌进行接种。选取5MG/ML、10MG/ML、15MG/ML的EGCG浓度的可食膜作为实验组,以没有EGCG的可食用膜作为对照组,以可食膜小圆片代替浸泡药物的滤纸片,放在接种了细菌的培养皿中,在37的条件下培养一夜,观测抑菌环的出现情况,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0040表2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对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注X表示未出现抑菌环,表中数值为抑菌环的直径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测定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
29、)包括三甲胺、二甲胺和氨类等,它是评价鱼肉腐败程度的重要说明书CN104164090A7/8页9指标。测定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鳕鱼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存在基底值,这可能与鱼肉中的非蛋白氮有关,这与鱼的种类、年龄、喂养方式等有关。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的实验组均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且在储存初期,保鲜效果不明显,各不同EGCG浓度的实验组效果差别不大。在储存后期,一定范围内,鳕鱼的保鲜效果与可食用膜的EGCG浓度呈正相关。0041感官特征的测定通过7名感官评定人员组成感官评定小组对实验组和空白组的鳕鱼样品进行品评打分,每个项目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值,得到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30、由表可知,鳕鱼样品的感官质量随着储存天数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劣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照组在第六天时已经完全不可食用,肉质变软,色泽变黄变暗,发腥发臭。而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的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感官评分,可见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较高EGCG浓度的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对于延长货架期具有更明显的效果。0042表3感官测定表结论本发明通过设置5MG/ML、10MG/ML、15MG/ML的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的实验组和不含EGCG纳米脂质体的可食用膜的对照组,包裹鳕鱼样品,于4的冰箱下冷藏,通过测定PH值、TBA值、TVBN值、感官评价。
31、、微生物等指标对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的制备工艺以及其抗氧化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保鲜效果。并且在一定范围内,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的抗氧化效果与EGCG的浓度正相关。0043微生物指标中,通过对菌落总数、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致病菌和以荧光假说明书CN104164090A8/8页10单胞菌为代表的腐败菌的检测,证明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效果,能延长产品的货架期。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64090A101/2页11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64090A112/2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64090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