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4847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49676.8

申请日:

2010.11.19

公开号:

CN102462722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355申请公布日:2012052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355; A61K9/16; A23L1/29; A61P31/04; A61P37/04

主分类号:

A61K36/355

申请人:

天津尖峰弗兰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魏洪君

地址:

300457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大街80号天大科技园B9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它由金银花提取物、药用辅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1-40%,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55-98%,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1-5%。上述微丸制剂可以按照要求制备成缓释或肠溶制剂。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微丸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 它是由金银花提取物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 其特征在 于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 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1-40%, 赋 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55-98%,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1-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的缓释剂型。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的肠溶剂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 其中所述的赋形剂为选自蔗 糖、 糊精、 淀粉、 维晶纤维素、 乳糖、 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钠、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基纤 维素、 丙烯酸树脂、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明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 其中所述的粘合剂为聚乙烯吡 咯烷酮、 纤维素类、 树脂类、 糖类、 动物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 为: (1) 取金银花提取物, 加入赋形剂, 粉碎到微粉化的级别, 混匀 ; (2) 将粘合剂溶于水、 无水乙醇或含水乙醇中的溶液中 ; (3) 采用微丸成型技术制成微丸。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所述的微丸成型技术包括选自泛丸法、 挤 压 - 滚圆成丸法或离心 - 流化造丸法。

说明书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食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制成的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提取物, 提取自天然植物金银花, 主要成份为绿原酸。药理作用 : 1、 抗菌及 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 试验表明金银花对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绿脓 杆菌、 百日咳杆菌、 霍乱弧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 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 抑制耐药菌蛋白质合成 : 金银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植株的呼吸有显著刺激作 用, 多用于耐药菌株导致的内外科炎症, 如治疗肺结核并发呼吸道感染、 肺炎、 急性细菌性 痢疾、 腹泻。也有用于降低咽喉部带菌率。
     金银花提取物的产品博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这些产品基本均为普通的片剂和 胶囊剂, 但上述剂型存在崩解时间长 ; 在体内的某一部位点崩解, 对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 性; 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 基于上述问题, 我们将在医药领域发展迅速的微丸技术引入到食 品领域, 将本品制成了在体内释放可控、 且生物利用度高的微丸型产品, 以更好地满足广大 消费者的需求。
     微丸制剂的制备过程中一般要加入赋形剂、 粘合剂、 致孔剂、 崩解剂、 增塑剂等药 用辅料 【 《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与开发》 颜耀东等,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 年, 257-258】 , 在微丸的研究过程中, 需要对制剂制备进行深入的研究, 才能制备出合格的微丸产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 我们对金银花提取物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 以溶出度 为指标, 通过科学的试验, 确定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 并且对赋形剂和粘合剂进行重 量百分含量的确定 : “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 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 含量为 1% -40%,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55% -98%,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1% -5%” ; 通 过这个完整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现有技术的微丸的制备方法, 就可以制备 出符合要求的微丸制剂 ; 将上述微丸制剂可以制备成符合要求的缓释制剂或肠溶制剂, 有 利于服用者的依从性。我们针对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方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 进 行深入的研究, 意外的发现将金银花提取物与赋形剂进行了充分的粉碎, 即微粉化粉碎, 使 金银花提取物很好地分散到了赋形剂中, 使粒径达到了微粉级, 用这样的物料制成微丸, 在 体内释放的过程中, 主成分可以随着赋形剂的溶解而迅速释放出来, 且本品是由几百粒小 的微丸单元组成, 在体内分散面积大, 与吸收器官接触的比表面积也大, 固使得本品服用后 起效迅速, 生物利用度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提供一种金银花提取物的新制 剂——微丸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简单、 方便、 易于操作。
     本发明金银花提取物, 按照现有文献方法或专利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 它是由金银花提取物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 其特征 在于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 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1-40%,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55-98%,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1-5%。
     上述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的缓释剂型。
     或上述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的肠溶剂型。
     其中所述的赋形剂为选自蔗糖、 糊精、 淀粉、 微晶纤维素、 乳糖、 甲基纤维素、 羧甲 基纤维素钠、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基纤维素、 丙烯酸树脂、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明胶中的一 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的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纤维素类、 树脂类、 糖类、 动物酸中的一种 或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微丸制剂可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 以现有技术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进行制 备, 也可以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为 :
     (1) 取金银花提取物, 加入赋形剂, 粉碎到微粉化的级别, 混匀 ;
     (2) 将粘合剂溶于水、 无水乙醇或含水乙醇中的溶液中 ;
     (3) 采用微丸成型技术制成微丸。
     其中所述的微丸成型技术包括选自泛丸法、 挤压 - 滚圆成丸法或离心 - 流化造丸 法。 传统技术中, 药材或提取物的粉碎程度为粗粉 ( 内服用、 粒径 850um±70um、 过 24 目筛 )、 中粉 ( 内服用、 粒径 250um±9.9um、 过 65 目筛 )、 细粉 ( 外伤用、 粒径 150um±6.6um、 过 100 目 筛 )、 最 细 粉 ( 点 眼 用、 粒 径 125um±5.8um、 过 120 目 筛 ) 和 极 细 粉 ( 粒 径 75um±4.1um、 过 200 目筛 ), 本发明则采用微粉化技术将金银花提取物粉碎成微粉, 其平均 粒径一般小于 10um, 主要分布在 1 ~ 20um。微粉化方法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 : 物理粉 碎法, 例如机械冲击式粉碎机、 气流粉碎机、 球磨机、 振动磨、 搅拌磨、 雷蒙磨、 高压微粉磨机 等; 物理化学合成法, 包括喷雾干燥、 原位微粉化及超临界流体技术等。与传统粉碎技术相 比, 本工艺主要优势在于 : 增加有效成分吸收率, 提高生物利用度。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与 其颗粒比表面积成正比, 而比表面积与粒径成反比。因此, 有效成分的粒径越细, 则其比表 面积越大, 越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据研究, 肠胃对物质颗粒的最佳吸收粒度为 15um 左 右, 而微米成分的颗粒就达到了这个最佳吸收细度水平 ; 由于微米级有效成分在胃肠道的 溶解度明显增加, 从而增加其生物利用度, 加快了其起效时间。
     本发明中的微丸成型技术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微丸成型技术, 这些技术包 括但不限于 : 泛丸法、 挤压 - 滚圆成丸法、 或离心 - 流化造丸法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1) 现有技术中, 没有金银花提取物制备成微丸制剂的技术, 我们通过对金银花提 取物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 以溶出度为指标, 通过科学的试验, 确定药用辅料为 赋形剂和粘合剂, 而没有其它的药用辅料, 并且对赋形剂和粘合剂进行重量百分含量的确
     定: “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 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1-40%,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55-98%,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1-5%” ; 通过这个完整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现有技术的微丸的制备方法, 就可以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微丸制剂 ; 将上述微丸制剂可以制备成符合要求的缓释制剂或肠溶制剂, 有利于服用者的依从性。本 发明微丸与现有技术金银花提取物技术相比, 辅料用量少, 质量稳定, 具有较好的疗效重现 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本产品微丸在吸收器官表面分布的面积增大, 使生物利用度提高而 局部刺激较少或消除,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
     (2) 我们针对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方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 进行深入的 研究, 意外的发现将金银花提取物与赋形剂进行了充分的粉碎, 即微粉化粉碎, 使金银花提 取物很好地分散到了赋形剂中, 使粒径达到了微粉级, 用这样的物料制成微丸, 在体内释放 的过程中, 主成分可以随着赋形剂的溶解而迅速释放出来, 且本品是由几百粒小的微丸单 元组成, 在体内分散面积大, 与吸收器官接触的比表面积也大, 固使得本品服用后起效迅 速, 生物利用度高。
     一、 溶出度对比实验 :
     本发明微丸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不同组方制成快速释放或慢速释放的微丸, 属于多 剂量剂型, 可由不同释药速度的微丸组成。也可通过包衣技术, 将微丸制成胃溶型、 肠溶型 等定位释放微丸。 本微丸可以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或压片制成片剂, 或做成其他的各种包装 形式。我们将本品与市售的片剂和普通胶囊剂进行了体外释放对比试验 ( 实验方法按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溶出度检测分析方法 ), 结果如下 : 普通胶囊剂 ( 上海某厂家生产, 批号 : 20091214) 在胃液中 30 分钟溶出率为 57%;
     片剂 ( 广州某厂家生产, 批号 : 20090906) 在胃液中 30 分钟溶出率为 67% ;
     而本品在胃液中 30 分钟溶出率即达 90%。
     同时,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微丸进行包衣的技术, 通过不同的包衣材料, 使产品成为 缓释、 控释、 肠溶等不同规格的产品。
     我们将本品制成缓释微丸后, 具有 12 小时的缓释功能, 因此能有效的控制金银花 皂苷的释放量, 安全性、 有效性较好 ; 缓释微丸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疗效浓度, 并维持平 稳、 长时间的有效浓度, 血药浓度波动小 ; 同时本品比普通的剂型减少了服用的总剂量, 减 少了消费者的服用次数。我们将本品通过体外释放模拟试验发现, 其释放曲线明显, 在 2h 时, 释放度为 30%以上 ; 5h 时, 释放度为 50%以上 ; 8h 时, 释放度为 70%以上 ; 12h 时, 释放 度为 90%以上。
     对于一些存在胃部疾患的消费者, 为了避免产品对胃的影响, 同时使本品更好地 被人体吸收, 我们还可以将本品制成肠溶制剂, 即通过对微丸进行包肠溶衣技术, 使产品达 到肠溶的目的。我们将本肠溶微丸进行体外释放模拟试验发现, 微丸在人工胃液中 2 个小 时没有任何的溶出, 外观也没有任何变化, 当我们将其取出放到人工肠液中溶出试验时, 其 30 分钟释放度便达到了 85%以上。
     二、 微丸制剂研究过程 :
     取金银花提取物, 按照现有文献微丸制备的方法 【 《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与开发》 颜耀东等,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 年, 257-258】 进行制备, 制备不出合格的微丸制剂, 因 此, 我们进一步研究, 通过下述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
     1、 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1%,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98%,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1%。
     2、 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40%,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55%,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5%。
     3、 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5%,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92%,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3%。
     4、 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25%,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71%,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4%。
     5、 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35%,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63%,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2%。
     取上述不同实验方案的微丸,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 ) 附录溶出 度检测方法, 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 : 上述不同方案的微丸在 30 分钟的溶出度达到 85%以上, 充分说明本发 明制备的微丸制剂具有科学意义。
     三、 制备实施例 :
     实施例 1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 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 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 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1%,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98%,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1%, 制 备出合格微丸制剂。
     实施例 2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 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 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 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40%,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55%,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5%。
     实施例 3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 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 其中微丸制剂中金 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7 %,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91.5 %,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1.5%。
     实施例 4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 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 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 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25%,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72%,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3%。
     实施例 5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 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 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 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 35%, 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 61%, 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 4%。
     上述实施例 1-5 中的微丸制剂, 可以按照不同要求制备成缓释制剂或肠溶制剂。
     上述实施例 1-5 中的微丸制剂粘合剂和赋形剂的选择, 按照药剂学微丸制剂常规 辅料选择即可。
     上述实施例 1-5 中微丸的制备方法按照现有文献微丸的制备方法即可。
     实施例 6
     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 : 金银花提取物 1 克 (1% ), 微晶纤维素 98 克 (98% ), 羟 丙基甲基纤维素 1 克 (1% ) ;实施例 7
     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 : 金银花提取物 40 克 (40% ), 蔗糖、 糊精、 淀粉、 维晶纤维 素、 乳糖和甲基纤维素共 55 克 (55% ), 聚乙烯吡咯烷酮 5 克 (5% ) ;
     实施例 8
     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 : 金银花提取物 5 克 (5% ), 蔗糖 92 克 (92% ), 纤维素类、 树脂类和糖类共 3 克 (3% ) ;
     实施例 9
     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 : 金银花提取物 17 克 (17% ), 羧甲基纤维素钠、 乙基纤维 素、 丙烯酸树脂、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明胶共 79.5 克 (79.5% ), 树脂类 3.5 克 (3.5% ) ;
     实施例 10
     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 : 金银花提取物 25 克 (25% ), 淀粉共 70.5 克 (70.5% ), 纤维素类、 树脂类和糖类共 4.5 克 (4.5% ) ;
     实施例 11
     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 : 金银花提取物 30g(30% ), 蔗糖 68g(68% ), 聚乙烯吡咯 烷酮 2g(2% ) ; 实施例 12
     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 : 金银花提取物 36g(36% ), 淀粉 61g(61% ), 聚乙烯吡咯 烷酮 3g(3% )
     上述实施例 1-12 可以按照现有技术方法制备也可以按照下述方法制备 :
     实施例 13
     (1) 取上述配方量的金银花提取物加入赋形剂, 用球磨机粉碎到微粉化级别, 混 匀;
     (2) 将粘合剂溶于 75%乙醇溶液 ;
     (3) 采用挤压 - 滚圆成丸法制成微丸。
     实施例 14
     (1) 取上述配方量的金银花提取物加入赋形剂, 用球磨机粉碎到微粉化级别, 混 匀;
     (2) 将粘合剂溶于水中 ;
     (3) 采用泛丸法制成微丸。
     实施例 15
     (1) 取上述配方量的金银花提取物加入赋形剂, 用球磨机粉碎到微粉化级别, 混 匀;
     (2) 将粘合剂溶于无水乙醇中 ;
     (3) 采用离心 - 流化造丸法制成微丸。
     注: 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具体技术方案, 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表达的技术方案的 具体组合。
     7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62722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62722ACN102462722A21申请号201010549676822申请日20101119A61K36/355200601A61K9/16200601A23L1/29200601A61P31/04200601A61P37/0420060171申请人天津尖峰弗兰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300457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大街80号天大科技园B9座72发明人魏洪君54发明名称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它由金银花提取物、药用辅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用辅料为赋形。

2、剂和粘合剂,其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140,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5598,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15。上述微丸制剂可以按照要求制备成缓释或肠溶制剂。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微丸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等作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1页21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它是由金银花提取物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140,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5598,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的缓释剂型。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的肠溶剂型。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其中所述的赋形剂为选自蔗糖、糊精、淀粉、维晶纤维素、乳糖、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明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其中所述的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类、树脂类、糖类、动物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取金银花提取物,加入赋形剂,粉碎到微粉化的级别,混匀;2将粘合剂溶于水、无水乙醇或含水乙醇中的溶液中;3采。

4、用微丸成型技术制成微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微丸成型技术包括选自泛丸法、挤压滚圆成丸法或离心流化造丸法。权利要求书CN102462722A1/5页3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制成的微丸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金银花提取物,提取自天然植物金银花,主要成份为绿原酸。药理作用1、抗菌及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试验表明金银花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2、抑制耐药菌蛋白质合成金银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

5、药植株的呼吸有显著刺激作用,多用于耐药菌株导致的内外科炎症,如治疗肺结核并发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细菌性痢疾、腹泻。也有用于降低咽喉部带菌率。0003金银花提取物的产品博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这些产品基本均为普通的片剂和胶囊剂,但上述剂型存在崩解时间长;在体内的某一部位点崩解,对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将在医药领域发展迅速的微丸技术引入到食品领域,将本品制成了在体内释放可控、且生物利用度高的微丸型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0004微丸制剂的制备过程中一般要加入赋形剂、粘合剂、致孔剂、崩解剂、增塑剂等药用辅料【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与开发颜耀东等,中国医。

6、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257258】,在微丸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制剂制备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制备出合格的微丸产品。发明内容0005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对金银花提取物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溶出度为指标,通过科学的试验,确定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并且对赋形剂和粘合剂进行重量百分含量的确定“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140,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5598,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15”;通过这个完整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现有技术的微丸的制备方法,就可以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微丸制剂;将上述微丸制剂可以制备成符合要求的缓释制剂或肠溶制剂,有利于服用者。

7、的依从性。我们针对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方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意外的发现将金银花提取物与赋形剂进行了充分的粉碎,即微粉化粉碎,使金银花提取物很好地分散到了赋形剂中,使粒径达到了微粉级,用这样的物料制成微丸,在体内释放的过程中,主成分可以随着赋形剂的溶解而迅速释放出来,且本品是由几百粒小的微丸单元组成,在体内分散面积大,与吸收器官接触的比表面积也大,固使得本品服用后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金银花提取物的新制剂微丸制剂。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说明书CN102462722。

8、A2/5页4单、方便、易于操作。0008本发明金银花提取物,按照现有文献方法或专利方法制备得到。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10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它是由金银花提取物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140,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5598,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15。0011上述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的缓释剂型。0012或上述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的肠溶剂型。0013其中所述的赋形剂为选自蔗糖、糊精、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

9、明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0014其中所述的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类、树脂类、糖类、动物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0015本发明微丸制剂可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以现有技术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也可以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0016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00171取金银花提取物,加入赋形剂,粉碎到微粉化的级别,混匀;00182将粘合剂溶于水、无水乙醇或含水乙醇中的溶液中;00193采用微丸成型技术制成微丸。0020其中所述的微丸成型技术包括选自泛丸法、挤压滚圆成丸法或离心流化造丸法。0021传统技术中,药材或提取物的粉碎程度为粗粉内服用、粒径850UM70UM、过。

10、24目筛、中粉内服用、粒径250UM99UM、过65目筛、细粉外伤用、粒径150UM66UM、过100目筛、最细粉点眼用、粒径125UM58UM、过120目筛和极细粉粒径75UM41UM、过200目筛,本发明则采用微粉化技术将金银花提取物粉碎成微粉,其平均粒径一般小于10UM,主要分布在120UM。微粉化方法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物理粉碎法,例如机械冲击式粉碎机、气流粉碎机、球磨机、振动磨、搅拌磨、雷蒙磨、高压微粉磨机等;物理化学合成法,包括喷雾干燥、原位微粉化及超临界流体技术等。与传统粉碎技术相比,本工艺主要优势在于增加有效成分吸收率,提高生物利用度。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与其颗粒比表面积成正比。

11、,而比表面积与粒径成反比。因此,有效成分的粒径越细,则其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据研究,肠胃对物质颗粒的最佳吸收粒度为15UM左右,而微米成分的颗粒就达到了这个最佳吸收细度水平;由于微米级有效成分在胃肠道的溶解度明显增加,从而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加快了其起效时间。0022本发明中的微丸成型技术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微丸成型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泛丸法、挤压滚圆成丸法、或离心流化造丸法等。00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241现有技术中,没有金银花提取物制备成微丸制剂的技术,我们通过对金银花提取物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溶出度为指标,通过科学的试验,确定药用辅料为赋形剂。

12、和粘合剂,而没有其它的药用辅料,并且对赋形剂和粘合剂进行重量百分含量的确说明书CN102462722A3/5页5定“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140,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5598,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15”;通过这个完整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现有技术的微丸的制备方法,就可以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微丸制剂;将上述微丸制剂可以制备成符合要求的缓释制剂或肠溶制剂,有利于服用者的依从性。本发明微丸与现有技术金银花提取物技术相比,辅料用量少,质量稳定,具有较好的疗效重现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产品微丸在吸收器官表面分布的面积增大,使生物利用度提高而局部刺激较少或。

13、消除,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00252我们针对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制备方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意外的发现将金银花提取物与赋形剂进行了充分的粉碎,即微粉化粉碎,使金银花提取物很好地分散到了赋形剂中,使粒径达到了微粉级,用这样的物料制成微丸,在体内释放的过程中,主成分可以随着赋形剂的溶解而迅速释放出来,且本品是由几百粒小的微丸单元组成,在体内分散面积大,与吸收器官接触的比表面积也大,固使得本品服用后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0026一、溶出度对比实验0027本发明微丸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不同组方制成快速释放或慢速释放的微丸,属于多剂量剂型,可由不同释药速度的微丸组成。也可通过。

14、包衣技术,将微丸制成胃溶型、肠溶型等定位释放微丸。本微丸可以装胶囊制成胶囊剂,或压片制成片剂,或做成其他的各种包装形式。我们将本品与市售的片剂和普通胶囊剂进行了体外释放对比试验实验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检测分析方法,结果如下0028普通胶囊剂上海某厂家生产,批号20091214在胃液中30分钟溶出率为57;0029片剂广州某厂家生产,批号20090906在胃液中30分钟溶出率为67;0030而本品在胃液中30分钟溶出率即达90。0031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微丸进行包衣的技术,通过不同的包衣材料,使产品成为缓释、控释、肠溶等不同规格的产品。0032我们将本品制成缓释微丸后。

15、,具有12小时的缓释功能,因此能有效的控制金银花皂苷的释放量,安全性、有效性较好;缓释微丸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疗效浓度,并维持平稳、长时间的有效浓度,血药浓度波动小;同时本品比普通的剂型减少了服用的总剂量,减少了消费者的服用次数。我们将本品通过体外释放模拟试验发现,其释放曲线明显,在2H时,释放度为30以上;5H时,释放度为50以上;8H时,释放度为70以上;12H时,释放度为90以上。0033对于一些存在胃部疾患的消费者,为了避免产品对胃的影响,同时使本品更好地被人体吸收,我们还可以将本品制成肠溶制剂,即通过对微丸进行包肠溶衣技术,使产品达到肠溶的目的。我们将本肠溶微丸进行体外释放模拟试验发。

16、现,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个小时没有任何的溶出,外观也没有任何变化,当我们将其取出放到人工肠液中溶出试验时,其30分钟释放度便达到了85以上。0034二、微丸制剂研究过程0035取金银花提取物,按照现有文献微丸制备的方法【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与开发颜耀东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257258】进行制备,制备不出合格的微丸制剂,因此,我们进一步研究,通过下述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说明书CN102462722A4/5页600361、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1,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98,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1。00372、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40,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55,粘。

17、合剂的百分含量为5。00383、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5,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92,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3。00394、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25,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71,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4。00405、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35,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63,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2。0041取上述不同实验方案的微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溶出度检测方法,进行检测。0042实验结果上述不同方案的微丸在30分钟的溶出度达到85以上,充分说明本发明制备的微丸制剂具有科学意义。0043三、制备实施例0044实施例10045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

18、,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1,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98,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1,制备出合格微丸制剂。0046实施例20047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40,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55,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5。0048实施例30049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7,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915,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15。0050实施例40051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2。

19、5,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72,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3。0052实施例50053一种金银花提取物微丸制剂,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中微丸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为35,赋形剂重量百分含量为61,粘合剂的百分含量为4。0054上述实施例15中的微丸制剂,可以按照不同要求制备成缓释制剂或肠溶制剂。0055上述实施例15中的微丸制剂粘合剂和赋形剂的选择,按照药剂学微丸制剂常规辅料选择即可。0056上述实施例15中微丸的制备方法按照现有文献微丸的制备方法即可。0057实施例60058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金银花提取物1克1,微晶纤维素98克9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克1;说明书CN102462722。

20、A5/5页70059实施例70060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金银花提取物40克40,蔗糖、糊精、淀粉、维晶纤维素、乳糖和甲基纤维素共55克55,聚乙烯吡咯烷酮5克5;0061实施例80062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金银花提取物5克5,蔗糖92克92,纤维素类、树脂类和糖类共3克3;0063实施例90064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金银花提取物17克17,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明胶共795克795,树脂类35克35;0065实施例100066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金银花提取物25克25,淀粉共705克705,纤维素类、树脂类和糖类共45克45;0067实施例110068取以下。

21、配方的原料备用金银花提取物30G30,蔗糖68G68,聚乙烯吡咯烷酮2G2;0069实施例120070取以下配方的原料备用金银花提取物36G36,淀粉61G61,聚乙烯吡咯烷酮3G30071上述实施例112可以按照现有技术方法制备也可以按照下述方法制备0072实施例1300731取上述配方量的金银花提取物加入赋形剂,用球磨机粉碎到微粉化级别,混匀;00742将粘合剂溶于75乙醇溶液;00753采用挤压滚圆成丸法制成微丸。0076实施例1400771取上述配方量的金银花提取物加入赋形剂,用球磨机粉碎到微粉化级别,混匀;00782将粘合剂溶于水中;00793采用泛丸法制成微丸。0080实施例1500811取上述配方量的金银花提取物加入赋形剂,用球磨机粉碎到微粉化级别,混匀;00822将粘合剂溶于无水乙醇中;00833采用离心流化造丸法制成微丸。0084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具体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表达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组合。说明书CN10246272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