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214320.5 (22)申请日 2018.03.15 (71)申请人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工业大道中253 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感染管理科 消毒供应室 (72)发明人 刘玲 张世华 杨晓丽 董鹏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 代理 事 务 所( 普 通 合 伙 ) 44295 代理人 蔡国 (51)Int.Cl. A61L 2/07(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 冷却。
2、时间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 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 属于医疗技术领 域,对待监测物品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获得t 即可, 公式如下:其中: t: 待 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 M: 待监测 物品的重量, A: 待监测物品表面积, T: 待监测物 品冷却后温度, T0: 室温, T1: 待监测物品高温灭 菌后冷却前温度, k: 冷却系数, k-0.1-1.3。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 能够极大降低湿包产生 以及缩短灭菌包的周转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8371717 A 2018.08.07 CN 1083。
3、71717 A 1.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待监测 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t进行计算, 获得t即可, 公式如下: 其中: t: 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 M: 待监测物品的重量; A: 待监测物品表面积; T: 待监测物品冷却后温度; T0: 室温; T1: 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冷却前温度; k: 冷却系数, k-0.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待监测物品的重量M2kg时, 冷却系数k-0.1746; 当2kgM6kg时, 冷却 系数k-0.2626;。
4、 当6kgM9kg时, 冷却系数k-0.8441; 当M9kg时, 冷却系数k- 1.158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所述待监测物品采用压力蒸汽的方式进行高温灭菌, T1为物品经压力蒸汽高温 灭菌后的出锅温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371717 A 2 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 却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医疗技术领域中, 手术器械在使用之前需要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进。
5、行灭菌。 在 灭菌包卸载工作中, 要等到灭菌包自然冷却至合适的温度方可将其移行, 其所需自然冷却 的时间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的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WS310.1的要求, 从灭菌器卸载 取出的物品, 冷却时间大于30min。 0003 然而, 由于灭菌后物品的冷却时间受物品的重量、 物品表面积、 冷却系数、 环境温 度等诸多因素影响, 不同物品经过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是不一样的; 如果都采用冷 却时间大于30min作为移行的标准, 是不合适的, 这极有可能导致物品冷却时间过长或过 短。 例如, 一个灭菌包自然冷却需要40分钟, 若30分钟就移行使用的话, 由于放置时间过短, 将容易导致湿包。
6、产生, 使灭菌屏障会遭到破坏, 进而污染手术器械, 给病人健康甚至是生命 带来极大隐患; 又例如, 一个灭菌包自然冷却时间需30分钟, 若40分钟才移行使用, 过长的 冷却时间, 延长了器械包的周转时间, 使器械包的数量增加, 相应造成储存要求提高及管理 的困难。 因此, 如何准确把握灭菌包的自然冷却时间, 以便缩短灭菌包的周转时间, 提高工 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极大降低湿包产生以及缩短灭菌包的周转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
7、却时间的方法, 对待监测物品根据如 下公式进行计算, 获取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t, 获得t即可, 计算公式如 下: 0007 0008 其中: 0009 t: 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 0010 M: 待监测物品的重量; 0011 A: 待监测物品表面积; 0012 T: 待监测物品冷却后温度; 0013 T0: 室温; 0014 T1: 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冷却前温度; 0015 k: 冷却系数, k-0.1-1.3。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371717 A 3 0016 进一步的, 上述的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中, 所。
8、述的冷却系数k的取值, 当待监测物品的重量M2kg时, 冷却系数k-0.1746; 当2kgM 6kg时, 冷却系数k-0.2626; 当6kgM9kg时, 冷却系数k-0.8441; 当M9kg时, 冷却 系数k-1.1584。 0017 进一步的, 上述的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中, 所述待监测物品采用压力蒸汽的方式进行高温灭菌, T1为物品经压力蒸汽高温灭菌后的出 锅温度。 0018 有益效果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 方法的优点如下: 0020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
9、法, 通过采用 公式准确计算出待监测物品经过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到室温所需要的自然冷却时间, 避免 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灭菌后物品受物品的重量、 待监测物品表面积、 冷却系数、 环境温度等诸 多因素影响, 难以准确判断物品的自然冷却时间, 进而出现因冷却时间过长产生湿包或灭 菌包周转周期延长, 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 0021 总之, 依靠本发明中的方法, 将传统的一个大概的自然冷却时间变成一个可以通 过计算得出的精确数值, 这不仅能极大降低湿包的产生, 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 还能够避免 灭菌包周转周期延长, 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 为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物品卸载后的冷却工作 提供了重要依据, 极大降低湿包。
10、的产生, 保证无菌物品质量, 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0022 通过以下的描述, 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1 0024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 方法, 对待监测物品经过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至某一温度的自然冷却时间t进行计算, 获得 t即可, 公式如下: 0025 0026 其中: 0027 t: 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 0028 M: 待监测物品的重量 0029 A: 待监测物品表面积 0030 T: 待监测物品冷却后温度 0031 T0: 室温 0032 T1: 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冷却前温度 0033 k。
11、: 冷却系数, k-0.1-1.3。 0034 通过该计算方法, 可以准确计算出待监测物品经过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至某一温 度所需要的自然冷却时间, 避免出现因冷却时间过长产生湿包或灭菌包周转周期延长, 影 响工作效率的情况。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371717 A 4 0035 同时, 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 简化了现有的操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消毒供应中 心灭菌物品卸载后的冷却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极大降低湿包的产生, 保证无菌物品重量, 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0036 在本实施例中, 待监测物品可采用压力蒸汽的方式进行高温灭菌, 其中, T1为物品 经压力蒸汽高温灭菌后的。
12、出锅温度, 关于以上各项参数的选取, 其中: 0037 待监测物品的重量M可通过预先称量得到; 0038 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冷却前温度T1可通过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得到; 0039 待监测物品自然冷却后温度T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 如40、 28等; 0040 待监测物品表面积A是指包裹该物品的外表面的面积, 例如长方体包裹的计算方 法为(长宽+长高+宽高)2; 0041 冷却系数k取值, 当待监测物品M2kg时, 冷却系数k-0.1746; 当2kgM6kg 时, 冷却系数k-0.2626; 当6kgM9kg时, 冷却系数k-0.8441; 当M9kg时, 冷却系数k -1.1584。 00。
13、42 环境温度T0是指当前环境下的室内温度, 可由温度计获得。 0043 本发明在使用时, 通过上述描述获取计算物品自然冷却时间t的相关数据, 然后, 根据上述公式通过人工或是计算机来计算相关待监测物品经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 t, 医护人员即可根据这个自然冷却时间t来对决定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的具体时间, 避免采用传统的冷却时间大于30min这个不准确的时间, 从而不仅能极大降低湿包的产生, 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 还能够避免灭菌包周转周期延长, 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 0044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 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371717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