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尼龙纤维医用敷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尼龙纤维医用敷料.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231926.X (22)申请日 2018.03.20 (71)申请人 广州华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沐陂西 街19号大院5栋501房 (72)发明人 张华山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张清彦 (51)Int.Cl. A61L 15/26(2006.01) A61L 15/18(2006.01) A61L 15/42(2006.01) A61L 15/44(2006.01)。
2、 A61L 15/4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该尼 龙纤维医用敷料包括面纱、 底纱、 支撑纱, 所述支 撑纱连接于面纱和底纱之间, 所述面纱、 支撑纱、 底纱一体经编而成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面纱由规 格为100500D的吸湿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 底纱由规格为50500D的镀银尼龙纤维单丝织 成, 所述支撑纱由规格为5001000D的尼龙纤维 单丝织成X交叉结构, 所述面纱和所述底纱编织 有网孔。 该尼龙纤维医用敷料具备杀菌功能, 与 皮肤不粘连, 透气, 用于负压伤口治疗, 有助于减 少水肿, 避免创面污。
3、染, 促进创面愈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页 CN 108434505 A 2018.08.24 CN 108434505 A 1.一种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其特征在于: 包括面纱、 底纱、 支撑纱, 所述支撑纱连接于面 纱和底纱之间, 所述面纱、 支撑纱、 底纱一体经编而成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面纱由规格为100 500D的吸湿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底纱由规格为50500D的镀银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支撑纱由规格为5001000D的尼龙纤维单丝织成X交叉结构, 所述面纱和所述底纱编 织有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纱的厚度为0.2 2。
4、mm, 所述底纱的厚度为0.22mm, 所述支撑纱的厚度为2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孔的形状为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圆形、 菱形、 八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湿尼龙纤维单丝为基 体聚酰胺树脂和含有无机粒子的聚酰胺母粒通过熔融共混纺丝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粒子为经硅氧烷偶 联剂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粒子在聚酰胺母粒 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 7.根据权利要求4。
5、所述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胺母粒与所述基体 聚酰胺树脂的重量比为0.10.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为尼 龙纤维单丝在镀液中进行镀银处理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镀液为聚酰胺聚合物的 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络合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胺聚合物的水溶 液中聚酰胺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10.5; 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0.1 0.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434505 A 2 一种尼龙。
6、纤维医用敷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背景技术 0002 负压伤口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伤口治疗技术, 具体治疗方法是: 使 用医用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创面, 再使用医用白透明膜对其进行封闭, 使 其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最后将引流管与负压源连接, 通过可控的负压来促进伤口愈合。 该治 疗方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血液循环, 刺激肉芽的生长, 减少水肿和创面污染, 促进创面愈 合。 0003 但是, 现有的医用敷料往往因为不具备杀菌功能、 易粘连皮肤、 不透气、 使用周期 短, 经常导致各种恶性后果, 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
7、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该尼龙纤维医用敷料具 备杀菌功能, 与皮肤不粘连, 透气, 用于负压伤口治疗, 有助于减少水肿, 避免创面污染, 促 进创面愈合。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包括面纱、 支撑纱、 底纱, 所述支撑纱连接于面纱和底纱 之间, 所述面纱、 支撑纱、 底纱一体经编而成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面纱由规格为100500D的 吸湿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底纱由规格为50500D的镀银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支撑 纱由规格为5001000D的尼龙纤维单丝织成X交叉结构, 所述面。
8、纱和所述底纱编织有网孔。 0007 优选的, 所述面纱的厚度为0.22mm, 所述底纱的厚度为0.22mm, 所述支撑纱的 厚度为28mm。 0008 优选的, 所述网孔的形状为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圆形、 菱形、 八边形中的任意一 种或几种。 0009 优选的, 所述吸湿尼龙纤维单丝为基体聚酰胺树脂和含有无机粒子的聚酰胺母粒 通过熔融共混纺丝制成。 0010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无机粒子为经硅氧烷偶联剂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硅。 0011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0500nm。 0012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无机粒子在聚酰胺母粒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 0013 进一步优。
9、选的, 所述聚酰胺母粒与所述基体聚酰胺树脂的重量比为0.10.3:1。 0014 优选的, 所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为尼龙纤维单丝在镀液中进行镀银处理得到。 0015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镀液为聚酰胺聚合物的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络合而成。 0016 更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聚酰胺聚合物的水溶液中聚酰胺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1 0.5。 0017 更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0.10.5。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8434505 A 3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 (1)本发明所提供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以镀银尼龙纤维单丝织成底纱, 阴。
10、离子逐 步释放, 既可避免银离子沉积, 又可保证持久抑菌, 且生物相容性好。 0020 (2)本发明通过面纱、 支撑纱、 底纱一体经编而成三维立体结构, 结合厚度和网孔 设计, 使尼龙纤维医用敷料与创面紧密贴敷, 透气且不粘连皮肤, 有利于创面渗出的血液、 脓液等通畅地排出, 避免积液、 积血、 积脓, 减少水肿, 同时兼顾创面保湿效果, 避免创面干 燥。 0021 (3)本发明所提供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适用于创面的负压伤口治疗, 具有垂直导 湿功能, 可防止伤口周边皮肤受到伤口有助于创面渗出的血液、 脓液的浸渍, 避免创面污 染, 促进创面愈合, 而且因敷料更换或换药所引起的疼痛感较轻, 能够。
11、提高患者的适从性。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尼龙纤维医用敷料的主视图。 0023 图中, 1-面纱, 2-支撑纱, 3-底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 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此外, 下面所描述 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5 一种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包括面纱、 支撑纱、 底纱, 所述支撑纱连接于面纱和底纱 之间, 所述面纱、 支撑纱、 底纱一体经编而成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面纱由规格为100500D的 吸湿尼龙纤维单丝。
12、织成, 所述底纱由规格为50500D的镀银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支撑 纱由规格为5001000D的尼龙纤维单丝织成X交叉结构, 所述面纱和所述底纱编织有网孔。 0026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面纱的厚度为0.22mm, 所述底纱的厚度为0.2 2mm, 所述支撑纱的厚度为28mm。 0027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网孔的形状为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圆形、 菱 形、 八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28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吸湿尼龙纤维单丝为基体聚酰胺树脂和含有无 机粒子的聚酰胺母粒通过熔融共混纺丝制成。 0029 在该实施方式中, 进一步的, 所述吸湿尼。
13、龙纤维单丝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0030 将基体聚酰胺树脂和含有无机粒子的聚酰胺母粒经螺杆机挤压熔融和共混, 制成 熔体, 经喷丝组件进行纺丝, 再经侧吹风冷却凝固成初生纤维, 在所得的初生纤维上上油 后, 通过卷绕机卷取成形, 再采用拉伸机进行加热拉伸, 得到吸湿尼龙纤维单丝。 0031 在该实施方式中, 更进一步的, 所述螺杆机挤压的条件为: 一区温度260270, 二区温度265275, 三区温度270280, 四区温度270285, 五区温度265280, 六区温度265280, 螺杆压力为95105kg/cm2; 0032 所述纺丝的条件为: 温度270320, 纺丝速度为10001。
14、200m/min; 0033 所述侧吹风冷却的条件为: 温度1525, 风速0.55m/s, 或自然冷却; 0034 所述上油的条件为: 油剂质量百分比为1525, 油轮转速为210r/min;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8434505 A 4 0035 所述卷取成形的条件为: 温度为2028, 相对湿度为4560; 0036 所述拉伸的条件为: 第一步拉伸温度为120150, 第一步的拉伸比为2.54.5, 第二步拉伸温度为220250, 拉伸比为1.22.0, 总拉伸倍率为38, 热定型温度为150 250, 拉伸间温度为2028, 相对湿度为5070。 0037 在该实施方式。
15、中, 进一步的, 所述无机粒子为经硅氧烷偶联剂表面处理过的二氧 化硅。 0038 在该实施方式中, 进一步的, 所述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0500nm。 0039 在该实施方式中, 进一步的, 所述无机粒子在聚酰胺母粒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 8。 0040 在该实施方式中, 进一步的, 所述聚酰胺母粒与所述基体聚酰胺树脂的重量比为 0.10.3:1。 0041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为尼龙纤维单丝在镀液中进 行镀银处理得到。 0042 在该实施方式中, 进一步的, 所述镀液为聚酰胺聚合物的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络 合而成。 0043 在该实施方式中, 更进一步的, 所述聚酰。
16、胺聚合物的水溶液中聚酰胺聚合物的质 量分数为0.10.5。 0044 在该实施方式中, 更进一步的, 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0.1 0.5。 0045 在该实施方式中, 更进一步的, 所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为下述方法制得: 0046 将尼龙纤维单丝以1020m/min的速度通过盛有镀液的浸液槽, 再经过压轧、 热风 烘干、 灭菌得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 0047 在该实施方式中, 更进一步的, 所述热风烘干的温度为100120。 0048 以下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2所得的医用敷料的结构均如图1所示。 下面结合 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作进一步说明。 0049 实施例1 0050 。
17、本实施例中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包括面纱1、 支撑纱2、 底纱3, 所述支撑纱2连接于 面纱1和底纱3之间, 所述面纱1、 支撑纱2、 底纱3一体经编而成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面纱1由 规格为100D的吸湿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底纱3由规格为50D的镀银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支撑纱2由规格为500D的尼龙纤维单丝织成X交叉结构, 所述面纱1编织由菱形网孔, 所 述底纱3编织有圆形网孔,所述面纱1的厚度为0.2mm, 所述底纱3的厚度为0.2mm, 所述支撑 纱2的厚度为5mm。 。 0051 其中, 所述吸湿尼龙纤维单丝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0052 用硅氧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为100n。
18、m)进行表面处理(其中, 硅氧烷偶联 剂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的1:9),再将处理过的二氧化硅和尼龙纤维通过双螺杆挤压熔融和 共混, 制备含2质量百分比的二氧化硅的聚酰胺母粒; 将所得的聚酰胺母粒与基体聚酰胺 树脂按照0.1:1的重量比进行普通机械混合得到混合物, 再将所得的混合物充分干燥后经 螺杆机挤压熔融和共混, 制成熔体, 经喷丝组件进行纺丝, 丝条经侧吹风冷却凝固成初生纤 维, 在初生纤维上上油, 再通过卷绕机卷取成形, 再采用拉伸机进行加热拉伸, 得到吸湿尼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8434505 A 5 龙纤维单丝, 其中, 所述螺杆机挤压的条件为: 一区温度260270。
19、, 二区温度265275, 三区温度270280, 四区温度270285, 五区温度265280, 六区温度265280, 螺杆压力为95kg/cm2; 所述纺丝的条件为: 温度270, 纺丝速度为1000m/min; 所述侧吹风 冷却的条件为: 温度15, 风速0.5m/s, 或自然冷却; 所述上油的条件为: 油剂质量百分比为 15, 油轮转速为2r/min; 所述卷取成形的条件为: 温度为20, 相对湿度为45; 所述拉伸 的条件为: 第一步拉伸温度为120, 第一步的拉伸比为2.5, 第二步拉伸温度为220, 拉伸 比为1.2, 总拉伸倍率为3, 热定型温度为150, 拉伸间温度为20,。
20、 相对湿度为50。 0053 所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0054 将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1的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加到质量分数为0.1聚酰胺 聚合物的水溶液中, 滴加完毕后, 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80, 再自然冷却至室温, 即得镀 液。 将尼龙纤维单丝以10m/min的速度通过盛有上述镀液的浸液槽中, 再经过压轧、 100热 风干燥、 灭菌得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 0055 实施例2 0056 本实施例中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包括面纱1、 支撑纱2、 底纱3, 所述支撑纱2连接于 面纱1和底纱3之间, 所述面纱1、 支撑纱2、 底纱3一体经编而成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面纱1由 规格为200。
21、D的吸湿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底纱3由规格为300D的镀银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支撑纱2由规格为800D的尼龙纤维单丝织成X交叉结构, 所述面纱1编织由菱形网孔, 所 述底纱3编织有圆形网孔,所述面纱1的厚度为0.5mm, 所述底纱3的厚度为0.5mm, 所述支撑 纱2的厚度为5mm。 。 0057 其中, 所述吸湿尼龙纤维单丝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0058 用硅氧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为200nm)进行表面处理(其中, 硅氧烷偶联 剂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的1:9),再将处理过的二氧化硅和尼龙纤维通过双螺杆挤压熔融和 共混, 制备含28质量百分比的二氧化硅的聚酰胺母粒; 将所得的聚酰胺。
22、母粒与基体聚 酰胺树脂按照0.24:1的重量比进行普通机械混合得到混合物, 再将所得的混合物充分干燥 后经螺杆机挤压熔融和共混, 制成熔体, 经喷丝组件进行纺丝, 丝条经侧吹风冷却凝固成初 生纤维, 在初生纤维上上油, 再通过卷绕机卷取成形, 再采用拉伸机进行加热拉伸, 得到吸 湿尼龙纤维单丝, 其中, 所述螺杆机挤压的条件为: 一区温度260270, 二区温度265 275, 三区温度270280, 四区温度270285, 五区温度265280, 六区温度265 280, 螺杆压力为100kg/cm2; 所述纺丝的条件为: 温度300, 纺丝速度为1000m/min; 所述 侧吹风冷却的条件。
23、为: 温度18, 风速3m/s, 或自然冷却; 所述上油的条件为: 油剂质量百分 比为20, 油轮转速为7r/min; 所述卷取成形的条件为: 温度为25, 相对湿度为50; 所述 拉伸的条件为: 第一步拉伸温度为140, 第一步的拉伸比为3, 第二步拉伸温度为230, 拉 伸比为1.5, 总拉伸倍率为5, 热定型温度为220, 拉伸间温度为25, 相对湿度为60。 0059 所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0060 将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2的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加到质量分数为0.25聚酰胺 聚合物的水溶液中, 滴加完毕后, 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80, 再自然冷却至室温, 即得镀 液。。
24、 将尼龙纤维单丝以12m/min的速度通过盛有上述镀液的浸液槽中, 再经过压轧、 120热 风干燥、 灭菌得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 0061 实施例3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8434505 A 6 0062 本实施例中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包括面纱1、 支撑纱2、 底纱3, 所述支撑纱2连接于 面纱1和底纱3之间, 所述面纱1、 支撑纱2、 底纱3一体经编而成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面纱1由 规格为500D的吸湿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底纱3由规格为500D的镀银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支撑纱2由规格为1000D的尼龙纤维单丝织成X交叉结构, 所述面纱1编织由菱形网孔, 所述底纱3编织有。
25、圆形网孔,所述面纱1的厚度为2mm, 所述底纱3的厚度为2mm, 所述支撑纱2 的厚度为8mm。 。 0063 其中, 所述吸湿尼龙纤维单丝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0064 用硅氧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为500nm)进行表面处理(其中, 硅氧烷偶联 剂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的1:9),再将处理过的二氧化硅和尼龙纤维通过双螺杆挤压熔融和 共混, 制备含8质量百分比的二氧化硅的聚酰胺母粒; 将所得的聚酰胺母粒与基体聚酰胺 树脂按照0.3:1的重量比进行普通机械混合得到混合物, 再将所得的混合物充分干燥后经 螺杆机挤压熔融和共混, 制成熔体, 经喷丝组件进行纺丝, 丝条经侧吹风冷却凝固成初生纤 维,。
26、 在初生纤维上上油, 再通过卷绕机卷取成形, 再采用拉伸机进行加热拉伸, 得到吸湿尼 龙纤维单丝, 其中, 所述螺杆机挤压的条件为: 一区温度260270, 二区温度265275, 三区温度270280, 四区温度270285, 五区温度265280, 六区温度265280, 螺杆压力为105kg/cm2; 所述纺丝的条件为: 温度320, 纺丝速度为1000m/min; 所述侧吹风 冷却的条件为: 温度25, 风速5m/s, 或自然冷却; 所述上油的条件为: 油剂质量百分比为 25, 油轮转速为10r/min; 所述卷取成形的条件为: 温度为25, 相对湿度为60; 所述拉 伸的条件为: 第。
27、一步拉伸温度为150, 第一步的拉伸比为4.5, 第二步拉伸温度为250, 拉 伸比为2.0, 总拉伸倍率为8, 热定型温度为220, 拉伸间温度为28, 相对湿度为70。 0065 所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0066 将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5的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加到质量分数为0.5聚酰胺 聚合物的水溶液中, 滴加完毕后, 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80, 再自然冷却至室温, 即得镀 液。 将尼龙纤维单丝以20m/min的速度通过盛有上述镀液的浸液槽中, 再经过压轧、 120热 风干燥、 灭菌得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 0067 实施例4 0068 本实施例中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包括面纱1。
28、、 支撑纱2、 底纱3, 所述支撑纱2连接于 面纱1和底纱3之间, 所述面纱1、 支撑纱2、 底纱3一体经编而成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面纱1由 规格为200D的吸湿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底纱3由规格为300D的镀银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支撑纱2由规格为700D的尼龙纤维单丝织成X交叉结构, 所述面纱1编织由菱形网孔, 所 述底纱3编织有圆形网孔,所述面纱1的厚度为1mm, 所述底纱3的厚度为1mm, 所述支撑纱2的 厚度为8mm。 。 0069 其中, 所述吸湿尼龙纤维单丝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0070 用硅氧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为400nm)进行表面处理(其中, 硅氧烷偶联 剂与二。
29、氧化硅的质量比的1:9),再将处理过的二氧化硅和尼龙纤维通过双螺杆挤压熔融和 共混, 制备含6质量百分比的二氧化硅的聚酰胺母粒; 将所得的聚酰胺母粒与基体聚酰胺 树脂按照0.2:1的重量比进行普通机械混合得到混合物, 再将所得的混合物充分干燥后经 螺杆机挤压熔融和共混, 制成熔体, 经喷丝组件进行纺丝, 丝条经侧吹风冷却凝固成初生纤 维, 在初生纤维上上油, 再通过卷绕机卷取成形, 再采用拉伸机进行加热拉伸, 得到吸湿尼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8434505 A 7 龙纤维单丝, 其中, 所述螺杆机挤压的条件为: 一区温度260270, 二区温度265275, 三区温度2702。
30、80, 四区温度270285, 五区温度265280, 六区温度265280, 螺杆压力为95105kg/cm2; 所述纺丝的条件为: 温度320, 纺丝速度为1200m/min; 所述侧 吹风冷却的条件为: 温度20, 风速4m/s, 或自然冷却; 所述上油的条件为: 油剂质量百分比 为18, 油轮转速为7r/min; 所述卷取成形的条件为: 温度为25, 相对湿度为55; 所述拉 伸的条件为: 第一步拉伸温度为130, 第一步的拉伸比为3, 第二步拉伸温度为240, 拉伸 比为1.5, 总拉伸倍率为5, 热定型温度为200, 拉伸间温度为22, 相对湿度为60。 0071 所述镀银尼龙纤维。
31、单丝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0072 将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3的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加到质量分数为0.4聚酰胺 聚合物的水溶液中, 滴加完毕后, 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80, 再自然冷却至室温, 即得镀 液。 将尼龙纤维单丝以12m/min的速度通过盛有上述镀液的浸液槽中, 再经过压轧、 100 120热风干燥、 灭菌得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 0073 对比例1 0074 本对比例中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包括面纱1、 支撑纱2、 底纱3, 所述支撑纱2连接于 面纱1和底纱3之间, 所述面纱1、 支撑纱2、 底纱3一体经编而成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面纱1由 规格为200D的吸湿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底纱3由。
32、规格为300D的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 支撑纱2由规格为800D的尼龙纤维单丝织成X交叉结构, 所述面纱1编织由菱形网孔, 所述底 纱3编织有圆形网孔,所述面纱1的厚度为0.5mm, 所述底纱3的厚度为0.5mm, 所述支撑纱2的 厚度为5mm。 。 0075 其中, 所述吸湿尼龙纤维单丝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0076 用硅氧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为200nm)进行表面处理(其中, 硅氧烷偶联 剂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的1:9),再将处理过的二氧化硅和尼龙纤维通过双螺杆挤压熔融和 共混, 制备含28质量百分比的二氧化硅的聚酰胺母粒; 将所得的聚酰胺母粒与基体聚 酰胺树脂按照0.24:1的重。
33、量比进行普通机械混合得到混合物, 再将所得的混合物充分干燥 后经螺杆机挤压熔融和共混, 制成熔体, 经喷丝组件进行纺丝, 丝条经侧吹风冷却凝固成初 生纤维, 在初生纤维上上油, 再通过卷绕机卷取成形, 再采用拉伸机进行加热拉伸, 得到吸 湿尼龙纤维单丝, 其中, 所述螺杆机挤压的条件为: 一区温度260270, 二区温度265 275, 三区温度270280, 四区温度270285, 五区温度265280, 六区温度265 280, 螺杆压力为100kg/cm2; 所述纺丝的条件为: 温度300, 纺丝速度为1000m/min; 所述 侧吹风冷却的条件为: 温度18, 风速3m/s, 或自然冷。
34、却; 所述上油的条件为: 油剂质量百分 比为20, 油轮转速为7r/min; 所述卷取成形的条件为: 温度为25, 相对湿度为50; 所述 拉伸的条件为: 第一步拉伸温度为140, 第一步的拉伸比为3, 第二步拉伸温度为230, 拉 伸比为1.5, 总拉伸倍率为5, 热定型温度为220, 拉伸间温度为25, 相对湿度为60。 0077 对比例2 0078 本对比例中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包括面纱1、 支撑纱2、 底纱3, 所述支撑纱2连接于 面纱1和底纱3之间, 所述面纱1、 支撑纱2、 底纱3一体经编而成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面纱1由 规格为200D的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底纱3由规格为300D。
35、的镀银尼龙纤维单丝织成, 所述 支撑纱2由规格为800D的尼龙纤维单丝织成X交叉结构, 所述面纱1编织由菱形网孔, 所述底 纱3编织有圆形网孔,所述面纱1的厚度为0.5mm, 所述底纱3的厚度为0.5mm, 所述支撑纱2的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108434505 A 8 厚度为5mm。 。 0079 所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0080 将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2的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加到质量分数为0.25聚酰胺 聚合物的水溶液中, 滴加完毕后, 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80, 再自然冷却至室温, 即得镀 液。 将尼龙纤维单丝以12m/min的速度通过盛有上述镀液的浸液槽中。
36、, 再经过压轧、 120热 风干燥、 灭菌得到镀银尼龙纤维单丝。 0081 效果实施例1 0082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将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对比例12所得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以及医用海绵分别用于在表1所示的创面的负压伤口 治疗中, 选取II度烧伤创面和手术切口的患者各50名, 根据创面的深度、 大小的可比性的独 立创面经相同方法清创、 消毒, 再根据伤情进行负压伤口治疗(治疗过程中, 以本发明实施 例2所得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对比例12所得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的底纱贴近创面), 用 记号标记如表1所示的分组序号, 统计各组伤口停止渗出的时间, 统计结果如表1所。
37、示。 0083 表1各组伤口停止渗出的时间统计结果 0084 0085 上述结果表明, 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 伤口的渗出情况最轻。 0086 本效果实施例还调查了上述患者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及医用 海绵在负压伤口治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感。 结果如下: 0087 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的尼龙纤维医用敷料用于负压伤口治疗, II度烫伤及手术缝 合的患者疼痛感较轻, 且随着更换敷料次数的增加, 患者的疼痛感是减轻的。 而医用海绵用 于负压伤口治疗的过程中, II度烫伤及手术缝合的患者疼痛感较重, 且随着更换敷料次数 的增加, 患者的疼痛感是增加的。 0088 效果实施。
38、例2 0089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将本发明实施例14及对比例12所得的医 用敷料经过纯化水浸泡3天后清洗烘干, 在测试其抑菌效果, 测试结果参见表2。 0090 表2各组样品的抑菌效果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8434505 A 9 0091 0092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 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 对这些实施方式 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8434505 A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1 CN 108434505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