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79187.1 (22)申请日 2016.08.12 (73)专利权人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范区智 慧路1号 (72)发明人 阳小宇 刘迪 刘四清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3213 代理人 李强 (51)Int.Cl. A61L 2/232(2006.01) A61L 10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杀菌装。
2、置技术领域, 尤其涉 及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包括敞口的 箱体, 所述箱体顶部密闭连接有顶盖, 所述箱体 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箱体 内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交替设有若干竖向相互 平行排列的上隔板和下隔板, 顶盖下表面上设有 竖向过滤网, 竖向过滤网上设有若干横向过滤 网, 所述箱体内壁、 顶盖下表面、 上隔板表面和下 隔板表面、 竖向过滤网表面和横向过滤网表面均 设有纳米银涂层, 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 小于等于25n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银杀灭大 肠杆菌的装置, 利用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 与现 有高温杀灭大肠杆菌的方式相比, 大大节约能 源, 而且操作简便,。
3、 杀菌效果好, 不会产生耐药 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261863 U 2017.06.20 CN 206261863 U 1.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敞口的箱体, 所述箱体顶部密闭 连接有顶盖, 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进料口靠近顶盖设 置, 所述出料口靠近箱体底部设置, 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控制进料的进料阀, 所述出料口上设 有控制出料的出料阀; 所述箱体内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交替设有若干竖向相互平行排列的上隔板和下隔板, 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的两侧均与箱体内壁相抵, 所述上隔板底端与箱体底壁之间、 下隔板 顶端。
4、与顶盖之间均留有间隙, 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相邻的隔板均为下隔板; 所述顶盖下表面上设有竖向过滤网, 所述竖向过滤网上设有若干横向过滤网, 所述竖 向过滤网的边缘与所述箱体内壁相抵, 所述横向过滤网的边缘与所述箱体内壁、 下隔板相 抵或与箱体内壁、 上隔板和下隔板相抵; 所述箱体内壁、 顶盖下表面、 上隔板表面和下隔板表面、 竖向过滤网表面和横向过滤网 表面均设有纳米银涂层, 所述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小于等于2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银涂层中 的纳米银的粒径为2-1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侧壁 上设有多个观测所述箱体内液位的液位管, 所述液位管的两端均与所述箱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隔板顶端均 设有锯齿状溢流堰, 设有所述出料口的箱体壁上靠近所述顶盖位置设有溢流口, 所述箱体 壁上靠近底部位于每一所述下隔板的两侧均设有排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过滤网位 于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 箱体侧壁和下隔板之间的中间位置, 所述上隔板底端与箱体 底壁之间的距离、 所述下隔板顶端与顶盖之间的距离均为箱体高度的0.10.1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6、 页 2 CN 206261863 U 2 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杀菌装置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大肠杆菌为埃希氏菌属代表菌, 一般多不致病, 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 在一 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其中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 引起腹泻, 统称致病性大肠 杆菌。 国家规定, 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超过3个。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 菌强, 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 数月, 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胆盐、 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
7、作用。 对磺胺类、 链霉 素、 氯霉素等敏感, 但易耐药。 0003 目前大肠杆菌的灭菌方式主要是高温灭菌, 杀菌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热力资源, 而且对杀菌温度及时间要求严格, 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杀菌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旨在解决现有采用 高温灭菌方法杀灭大肠杆菌, 杀菌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热力资源, 而且对杀菌温度及时间 要求严格, 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杀菌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包括敞口的箱体, 所 述箱体顶部密闭连接有顶盖, 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
8、口, 所述进 料口靠近顶盖设置, 所述出料口靠近箱体底部设置, 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控制进料的进料阀, 所述出料口上设有控制出料的出料阀; 0006 所述箱体内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交替设有若干竖向相互平行排列的上隔板和下 隔板, 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的两侧均与箱体内壁相抵, 所述上隔板底端与箱体底壁之间、 下 隔板顶端与顶盖之间均留有间隙, 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相邻的隔板均为下隔板; 0007 所述顶盖下表面上设有竖向过滤网, 所述竖向过滤网上设有若干横向过滤网, 所 述竖向过滤网的边缘与所述箱体内壁相抵, 所述横向过滤网的边缘与所述箱体内壁、 下隔 板相抵或与箱体内壁、 上隔板和下隔板相抵; 000。
9、8 所述箱体内壁、 顶盖下表面、 上隔板表面和下隔板表面、 竖向过滤网表面和横向过 滤网表面均设有纳米银涂层, 所述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小于等于25nm。 0009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为2-15nm。 0010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 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多个观测所述箱体内液位的液位管, 所 述液位管的两端均与所述箱体连通。 0011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 所述上隔板顶端均设有锯齿状溢流堰, 设有所述出料口的箱 体壁上靠近所述顶盖位置设有溢流口, 所述箱体壁上靠近底部位于每一所述下隔板的两侧 均设有排空口。 0012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 所述竖向过滤网位于所述上隔板和。
10、下隔板之间、 箱体侧壁和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261863 U 3 下隔板之间的中间位置, 所述上隔板底端与箱体底壁之间的距离、 所述下隔板顶端与顶盖 之间的距离均为箱体高度的0.10.15。 0013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含有大肠杆菌的物料通过进料口 进入到箱体内, 从出料口排出, 期间由于上隔板与下隔板对物料的阻挡作用, 使得物料在箱 体内流动缓慢, 延长物料在箱体内的停留时间, 便于与箱体内壁、 顶盖下表面、 上隔板表面 和下隔板表面、 竖向过滤网表面和横向过滤网表面上的纳米银涂层充分。
11、接触, 起到充分杀 灭大肠杆菌的作用。 0015 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 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 纳米 技术出现, 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 极少的粒径小于25nm的纳米银 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 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 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 尤 其对大肠杆菌、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而且 不会产生耐药性, 与现有高温杀灭大肠杆菌的方式相比, 大大节约能源, 而且操作简便, 杀 菌效果好。 0016 由于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为2-15nm, 具有更强的杀灭大肠杆菌的效果。 0017 由于箱。
12、体侧壁上设有多个观测箱体内液位的液位管, 液位管的两端均与箱体连 通, 便于随时观测箱体内的液位状况。 0018 由于上隔板顶端均设有锯齿状溢流堰, 当物料流速较快时, 部分物料可以漫过锯 齿状溢流堰, 有利于物料流动顺畅平缓, 延长在箱体内的停留时间, 设有出料口的箱体壁上 靠近顶盖位置设有溢流口, 当物料流速较快来不及通过出料口排出时, 物料可以通过溢流 口排出收集, 箱体壁上靠近底部位于每一下隔板的两侧均设有排空口, 便于排出箱体内通 过出料口不易排出的物料。 0019 由于竖向过滤网位于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 箱体侧壁和下隔板之间的中间位置, 利于物料与滤网上的纳米银涂层充分接触, 上隔。
13、板底端与箱体底壁之间的距离、 下隔板顶 端与顶盖之间的距离均为箱体高度的0.10.15, 在延长物料在箱体内行程的同时, 又减缓 水的流速。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上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其中: 1-箱体, 2-顶盖, 3-进料口, 4-出料口, 5-进料阀, 6-出料阀, 7-上隔板, 8-下 隔板, 9-竖向过滤网, 10-横向过滤网, 11-液位管, 12-锯齿状溢流堰, 13-溢流口, 14-排空 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
14、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 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包括敞口的箱体1, 箱体1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261863 U 4 顶部密闭连接有顶盖2, 箱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4, 进料口3靠近顶 盖2设置, 出料口4靠近箱体1底部设置, 进料口3上设有控制进料的进料阀5, 出料口4上设有 控制出料的出料阀6; 0025 箱体1内进料口3和出料口4之间交替设有若干竖向相互平行排列的上隔板7和下 隔板8, 上隔板7和下隔板8的两侧均与箱体1内壁。
15、相抵, 上隔板7底端与箱体1底壁之间、 下隔 板8顶端与顶盖2之间均留有间隙, 与进料口3和出料口4相邻的隔板均为下隔板8; 0026 顶盖2下表面上设有竖向过滤网9, 竖向过滤网9上设有若干横向过滤网10, 其中横 向过滤网10的数量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竖向过滤网9的边缘与箱体1内壁相抵, 横向过滤网 10的边缘与箱体1内壁、 下隔板8相抵或与箱体1内壁、 上隔板7和下隔板8相抵; 0027 箱体1内壁、 顶盖2下表面、 上隔板7表面和下隔板8表面、 竖向过滤网9表面和横向 过滤网10表面均设有纳米银涂层, 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小于等于25nm。 0028 本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取得。
16、更好地杀菌效果, 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 优选为2-15nm。 0029 本实施例中, 箱体1侧壁上设有多个观测箱体1内液位的液位管11, 液位管11的两 端均与箱体1连通。 0030 本实施例中, 上隔板7顶端均设有锯齿状溢流堰12, 设有出料口4的箱体1壁上靠近 2顶盖位置设有溢流口13, 箱体1壁上靠近底部位于每一下隔板8的两侧均设有排空口14。 0031 本实施例中, 竖向过滤网9位于上隔板7和下隔板8之间、 箱体1侧壁和下隔板8之间 的中间位置, 上隔板7底端与箱体1底壁之间的距离、 下隔板8顶端与顶盖2之间的距离均为 箱体1高度的0.10.15。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261863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26186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