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机构的雾化消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医疗机构的雾化消毒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914497.8 (22)申请日 2015.11.16 A61L 9/14(2006.01) (73)专利权人 一扫清 (上海) 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613 上海市松江区松卫北路 295 号 3 幢 7 楼 7-6 室 (72)发明人 徐炳达 宋雨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24 代理人 吕伴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医疗机构的雾化消毒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机构的雾化 消毒装置, 包括 : 一激光测距仪 ; 一加药机构, 加 药机构具有至少一加药。
2、进口和一消毒液出口 ; 一 雾化器, 雾化器具有一消毒液进口、 一雾化消毒液 喷射口和一雾化进风口, 雾化器的消毒液进口与 消毒液出口连接, 其雾化消毒液喷射口用于将雾 化后的微颗粒喷向消毒区域 ; 一供风机构, 供风 机构具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 供风机构的进风 口与外部环境大气连通, 其出风口与雾化进风口 连接 ; 一空气过滤器 ; 以及一分别与激光测距仪、 加药机构、 雾化器、 供风机构、 空气过滤器连接的 PLC 控制器。有益效果在于 : 杀菌率高, 杀菌的作 用时间短, 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339642 U 2016.06.29 CN 205339642 U 1.一种用于医疗机构的雾化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用于测量消毒区域的空间体积的激光测距仪; 一用于将消毒药液与水按比例稀释混合后形成消毒液的加药机构, 所述加药机构具有 至少一加药进口和一消毒液出口; 一用于将消毒液雾化成微米级的颗粒的雾化器, 所述雾化器具有一消毒液进口、 一雾 化消毒液喷射口和一雾化进风口, 所述雾化器的消毒液进口与加药机构的消毒液出口连 接, 其雾化消毒液喷射口用于将雾化后的微颗粒喷向消毒区域; 一用于为所述雾化器提供风量的供风机构, 所述供风机构具。
4、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 所述供风机构的进风口与外部环境大气连通, 其出风口与所述雾化器的雾化进风口连接; 一用于将净化消毒区域的空气的空气过滤器; 以及 一PLC控制器, 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激光测距仪、 加药机构、 雾化器、 供风机构、 空气过 滤器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39642 U 2 一种用于医疗机构的雾化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消毒装置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机构的雾化消毒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医疗机构感染与控制的发展, 医院的消毒方法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 压 力蒸汽、 化学消毒剂、 紫外线照射等传。
5、统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采用臭氧、 微波、 低温等离 子体的新型消毒方法和设备也进一步在医院消毒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但是对于空气消毒 还没有在医疗机构内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医疗机构每天的人流量较多, 交叉感染的机率大, 给医疗工作者和病人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此, 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找到了解决 上述问题的办法, 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杀菌率高、 对 室内任何物品无腐蚀作用、 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的用于医疗机构的雾化消毒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
6、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用于医疗机构的雾化消毒装置, 包括: 0006 一用于测量消毒区域的空间体积的激光测距仪; 0007 一用于将消毒药液与水按比例稀释混合后形成消毒液的加药机构, 所述加药机构 具有至少一加药进口和一消毒液出口; 0008 一用于将消毒液雾化成微米级的颗粒的雾化器, 所述雾化器具有一消毒液进口、 一雾化消毒液喷射口和一雾化进风口, 所述雾化器的消毒液进口与加药机构的消毒液出口 连接, 其雾化消毒液喷射口用于将雾化后的微颗粒喷向消毒区域; 0009 一用于为所述雾化器提供风量的供风机构, 所述供风机构具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 口, 所述供风机构的进风口与外部环境大。
7、气连通, 其出风口与所述雾化器的雾化进风口连 接; 0010 一用于将净化消毒区域的空气的空气过滤器; 以及 0011 一PLC控制器, 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激光测距仪、 加药机构、 雾化器、 供风机构、 空 气过滤器连接。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医疗机构的雾化消毒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3 PLC控制器控制激光测距仪计算出消毒区域的空间体积, 并根据消毒区域的空间 体积计算出所需要的消毒时间, 然后启动加药机构、 雾化器以及供风机构进行工作, 雾化器 将消毒液分解成直径大小3-10微米的微颗粒, 微颗粒与消毒区域中空气的有害菌和尘埃物 粘合在一起, 将空气中的有害菌和尘埃物充分溶。
8、解, 雾化消毒完毕后密闭30到60分钟; PLC 控制器控制加药机构、 雾化器以及供风机构停止工作, 继而启动空气过滤器, 空气过滤器将 消毒区域内的灰尘、 尘埃等物质进行过滤, 对消毒区域的空气进行净化。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339642 U 3 0014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 1、 对消毒区域的空间全面覆盖, 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 包括细菌繁殖体、 细菌芽 孢、 真菌、 分支杆菌和病毒等, 杀菌率达到95以上; 0016 2、 杀菌的作用时间短; 0017 3、 消毒完毕后, 空气中无残留物, 物体表面不形成水珠, 对室内的物。
9、品无腐蚀性; 0018 4、 不仅能够杀灭细菌, 而且还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和尘埃颗粒物, 达 到净化空 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3 参见图1, 图中给出的是一种用于医疗机构的雾化消毒装置, 包括激光测距仪100、 加药机构。
10、200、 雾化器300、 供风机构400、 空气过滤器500以及PLC控制器600。 其中, PLC控制 器600分别与激光测距仪100、 加药机构200、 雾化器300、 供风机构400以及空气过滤器500控 制连接。 0024 激光测距仪100测量消毒区域的空间体积, 并将所测量的数据信号传送至PLC控制 器600内, PLC控制器600根据激光测距仪100传来的数据信号计算出所需要的消毒时间。 0025 加药机构200用于将消毒药液与水按比例稀释混合后形成消毒液, 加药机构200具 有两个加药进口和一消毒液出口。 具体地, 参见图2, 加药机构200包括溶剂箱210、 药液箱 220、 。
11、水箱230、 限量阀240、 250以及输送软管260、 270, 药液箱220用于存储消毒药液, 其通过 输送软管260与溶剂箱210连接, 药液箱220上设置有加药进口, 即为加药机构的一个加药进 口; 水箱230用于存储水, 其通过输送软管270与溶剂箱210连接, 水箱230上设置有进水口, 即为加药机构的另一个加药进口; 溶剂箱210上设置有消毒液出口, 即为加药机构的消毒 液出口; 限量阀240、 250分别安装在输送软管260、 270上, 并与PLC控制器600连接。 PLC控制 器600通过控制限量阀240、 250来将消毒药液与水按比例稀释混合后形成消毒液。 0026 雾化。
12、器300具有一消毒液进口、 一雾化消毒液喷射口和一雾化进风口, 雾化器300 的消毒液进口与加药机构200的消毒液出口连接, 其雾化消毒液喷射口用于将雾化后的微 颗粒喷向消毒区域。 0027 供风机构400具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 供风机构400的进风口与外部环境大气连 通, 其出风口与雾化器300的雾化进风口连接。 供风机构400产生的风流进入雾化器300内, 将雾化器300所产生的消毒液微颗粒喷向消毒区域内。 0028 PLC控制器600控制激光测距仪100计算出消毒区域的空间体积, 并根据消毒区域 的空间体积计算出所需要的消毒时间, 然后启动加药机构200、 雾化器300以及供风机构40。
13、0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339642 U 4 进行工作, 雾化器300将消毒液分解成直径大小3-10微米的微颗粒, 微颗粒与消毒区域中空 气的有害菌和尘埃物粘合在一起, 将空气中的有害菌和尘埃物充分溶解, 雾化消毒完毕后 密闭30到60分钟; PLC控制器600控制加药机构200、 雾化器300以及供风机构400停止工作, 继而启动空气过滤器500, 空气过滤器500将消毒区域内的灰尘、 尘埃等物质进行过滤, 对消 毒区域的空气进行净化。 002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339642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33964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