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醚磺隆、 乙草胺与双草醚的混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除草剂, 具体涉及一种含醚磺隆、 乙草胺与双 草醚的混合除草剂及其应用。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 面积约 3300 万公顷, 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 29%。
据报道每年全国水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草害, 若田间不除草, 可使水稻减产 50% 以上。 水稻田主要危害杂草有 : 稗草、 千金子、 芦苇、 萤蔺、 水莎草、 异型莎草、 碎米莎草、 日照 飘拂草、 眼子菜、 鳢肠、 野慈菇、 鸭舌草等。 为了减小草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减轻劳动强度, 同时也因为化学除草方便、 速效、 控制时间长, 化学除草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近年来, 随着除草剂品种的增多及化学防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推广, 化学 除草已广泛应用于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合理选择除草剂不但会降低农民朋友的劳动强 度、 缩短劳动时间, 而且还会降低耕种成本, 达到增产的目的。
醚磺隆 (Cinosulfuron), 又名甲醚磺隆, 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 学名 1-(4, 6- 二甲 氧基 -1, 3, 5- 三嗪 -2- 基 )-3-[2-(2- 甲氧基乙氧基 ) 苯基磺酰 ] 脲, 其结构式如下 :
醚磺隆主要通过根部和茎部吸收, 由输导组织传送到分生组织, 抑制支链氨基酸 ( 如丝氨酸、 异亮氨酸 ) 的生物合成。用药后杂草不会立即死亡, 但停止生长, 5-10 天后植 株开始黄化, 枯萎死亡。 在水稻体内, 有效成分能通过脲桥断裂, 甲氧基水解、 脱氨基及苯环 水解后与蔗糖轭合等途径, 最后代谢成无毒物, 在水稻根中半衰期小于 1 天, 在水稻叶子中 半衰期为 3 天, 所以对水稻安全。 但由于其水溶性大 (3.7g/L 水 ), 在漏水田中, 可能会随水 集中到水稻根区从而对水稻造成药害。用于旱播、 水播稻田防治泽泻、 莎草、 苹、 眼子菜、 慈 菇、 鸭舌草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 对稗草和千金子等无效。
乙草胺 (acetochlor), 商品名为禾耐斯, 是由 Monsanto 公司开发的氯代乙酰胺类 除草剂, 化学名称 : 2′ - 乙基 -6′ - 甲基 -N-( 乙氧甲基 )-2- 氯代乙酰替苯胺, 其结构式 如下 :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植物幼芽吸收, 单子叶植物通过芽鞘吸收, 双 子叶植物下胚轴吸收传导, 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 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 蛋白质合成, 使幼芽、 幼根停止生长, 如果田间水分适宜幼芽未出土即被杀死, 如果土壤水 分少, 杂草出土后, 随土壤湿度增大杂草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 禾本科杂草表现心叶卷曲萎 缩, 其它叶皱缩, 整株枯死。 乙草胺对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活性高, 反枝苋敏感, 对藜、 马齿苋、 龙葵等双子叶杂草有一定防效并抑制生长, 活性比禾本科杂草低, 对大豆菟丝子有良好防 效, 大豆等耐药性作物吸收乙草胺在体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物质, 正常使用对作物安全。 主要 防除稗草及部分阔叶杂草。
双草醚 (bispyribac-sodium), 又名水杨酸双嘧啶, 是由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开发的 嘧啶型水杨酸类广谱除草剂, 化学名称 : 2, 6- 双 (4, 6- 二甲氧嘧啶基 -2- 氧基 ) 苯酸钠, 其 结构式如下 :
双草醚是高活性的 ALS 抑制剂, 通过阻碍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 主要 在水稻直接田中使用, 防除禾本科杂草, 特别能防除 1 ~ 7 叶期的稗草, 兼治大多数阔叶杂 草、 一些莎草科杂草及敌稗产生抗性稗草, 且用量极低,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水稻田除草剂受作物安全性所限, 杀草谱也有限, 单独使用一种除草剂单剂 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水稻田杂草的发生, 再者有些除草剂由于水溶性大或田间持效期太 长、 用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匀都容易造成对当季作物或后茬作物的残留毒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醚磺隆、 乙草胺与双草醚的混合除草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除草剂的应用。
一种含醚磺隆、 乙草胺与双草醚的混合除草剂, 该除草剂以醚磺隆、 乙草胺与双草 醚为主要有效成分, 醚磺隆、 乙草胺与双草醚的质量比为 0.1 ~ 80 ∶ 0.1 ~ 80 ∶ 0.1 ~ 80, 优选醚磺隆、 乙草胺与双草醚的质量比为 1 ~ 70 ∶ 1 ~ 60 ∶ 1 ~ 60。
所述混合除草剂中, 醚磺隆、 乙草胺与双草醚三者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 1 ~ 85%, 优选总质量百分含量为 15 ~ 80%。
本发明的醚磺隆、 乙草胺与双草醚的三元复配制剂中, 除了醚磺隆、 乙草胺与双草 醚等有效成分外, 还可以添加农药制剂上允许的常规表面活性剂、 增稠剂、 溶剂或固体填料 等助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优选加工成油水分散粒剂、 可湿性粉剂、 悬浮 剂、 乳油、 水乳剂。
本发明所述的混合除草剂可在水稻田苗后除草中应用, 特别是在防除水稻田中各 种禾本科杂草、 莎草科杂草或阔叶杂草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
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
1、 除草活性高。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可以通过两种不同途径杀死杂草, 三种有 效成分优缺点互补, 适当减量后按照特定比列配成合剂使用, 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极大地提 高除草剂的杀草活性。
2、 除草谱广, 持效期长。 醚磺隆主要对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有效, 双草醚对稗草 等禾本科杂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且兼治大多数阔叶杂草、 一些莎草科杂草及敌稗产生抗 性稗草, 乙草胺主要防除稗草及部分阔叶杂草, 三者混合后, 作用互补, 除草谱更宽了, 而且 三者能撒毒土或喷雾, 所以本发明的除草剂除草谱更广泛, 延长了药剂的持效期。
3、 延缓杂草抗性。由于杂草易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 而本发明的除草剂中 含有氯代乙酰胺类的乙草胺, 使药剂能够有效地防除了抗磺酰脲类的杂草, 此外, 降低了杂 草的抗药性, 延长了药剂的使用寿命。
4、 安全性高。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 应用于水稻田除草, 其能够防除水稻田中 各种禾本科、 莎草科和阔叶杂草, 在提高了药效的前提下, 对水稻以及后茬作物都具有安全 性。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 1
醚磺隆 1%, 乙草胺 10%, 双草醚 4%,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4%, 聚氧乙烯聚氧丙稀 嵌段化合物 5%, 黄原胶 1.2%, 二甲苯 15%, 水至 100%, 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 百分含量为 15%的水乳剂。
实施例 2
醚磺隆 2%, 乙草胺 20%, 双草醚 23%, NNO(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9%, 烷基酚聚氧 乙烯醚 5%, 木质素磺酸钠至 100%, 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 45%的可 湿性粉剂。
实施例 3
醚磺隆 3%, 乙草胺 5%, 双草醚 7%,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7%, 木质素磺酸钠 4%, 乙 二醇 5%, 黄原胶 1%, 水补足 100%, 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 15%的悬 浮剂。
实施例 4
醚磺隆 9%, 乙草胺 60%, 双草醚 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9%, 二甲苯 100%, 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 70%的乳油。
实施例 5
醚磺隆 4%, 乙草胺 1%, 双草醚 60%, 木质素磺酸钠 7%,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 硫酸铵 5%, 硅藻土补足 100%, 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 65%的水分散 粒剂。
实施例 6
醚磺隆 70%, 乙草胺 2%, 双草醚 8%, NNO(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9%, 烷基酚聚氧 乙烯醚 5%, 木质素磺酸钠至 100%, 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 80%的可 湿性粉剂。
实施例 7
1)、 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利用实施例 1 ~ 4 中的制剂, 测定其对水稻田常见杂草的共毒系数。
试验方法 : 将定量的杂草的种子分别播种于 9cm 的一次性纸杯中, 每杯中播种 10 ~ 15 粒种子, 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待杂草 3 ~ 4 叶期时, 在履带式作物喷雾剂上进行喷 雾处理。处理后温室内继续培养, 定期观察各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30d 后称量各处理后 的杂草鲜重, 按孙云沛等 1960 年提出的方法, 计算其毒力回归曲线和共毒系数。共毒系数 大于 100, 表明两种有效物质具有增效作用, 共毒系数小于 100, 表明两种有效物质具有拮 抗作用。测定结果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表 1 醚磺隆、 双草醚室内活性测定结果
表2双草醚、 乙草胺对稗草室内活性测定结果从上表可以看出, 三种有效物质复配后的共毒系数都大于 100, 说明本发明具有明 显的增效作用。
2)、 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 :
实施例 1 ~ 4 中的 4 中三元复配除草剂。
对照药剂 :
20%醚磺隆水分散粒剂 ( 市售 ), 50%乙草胺乳油 ( 市售 ), 20%双草醚可湿性粉 剂 ( 市售 )。
供试作物 : 水稻
水稻苗为 3 ~ 5 叶期, 长势良好, 植株健壮, 无其他病虫害。
防除对象 : 稗草、 马唐、 泽泻、 莎草、 苹、 眼子菜、 异型莎草、 慈菇、 鸭舌草等水稻田优势杂草。 试验方法 :按照试验小区的面积, 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 并兑水稀释后, 利用背负式喷雾器, 进行均匀喷雾, 喷头选用除草剂专用的扇形喷头。 喷雾时, 要注意将药液均匀喷施到试验小 区中, 做到没有漏喷、 多喷的现象。
试验后分别在药后 20d、 40d 观察杂草死亡情况, 并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 结 果见表 3 和表 4。此外, 还要在药后 1 ~ 15d 内观察作物的生产情况, 以考察药剂对作物是 否有药害, 结果见表 5。
表 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药后 20d)
表4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药后 40d)表 3 和表 4 中的用量均指各制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从表 3 和表 4 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对禾本科杂草、 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都具有显著的防效, 增效性显著, 而且持效期 长。
7表5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调查结果CN 102461539 A说明书6/6 页
各处理小区内的水稻长势良好, 未见任何药斑, 说明各种药剂对水稻均安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