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香叶.pdf

上传人:二狗 文档编号:8470999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57054.5

申请日:

20110613

公开号:

CN102319445B

公开日:

201309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9/013,A61L9/03,A61L101/56

主分类号:

A61L9/013,A61L9/03,A61L101/56

申请人:

焦旸

发明人:

焦旸

地址: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5楼2101号

优先权:

CN201110157054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高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叶,包含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组成:茶叶:40-70%、菩提叶:4-9%、菩提子:2-5%、柠檬草:9-15%、薰衣草:7-15%、荷叶:2-5%。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茶香叶的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用于所述茶香叶使用的专用器具。本发明公开的茶香叶,克服了现有产品功能单一、含有有害化学成分、产生烟雾等缺点,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茶香叶,包含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茶叶:40—70%、菩提叶:4—9%、菩提子:2—5%、柠檬草:9—15%、薰衣草:7—15%、荷叶: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香叶,原料的含量为茶叶:60%、菩提叶:7%、菩提子:5%、柠檬草:12% 、薰衣草:13%、荷叶:3%,以质量比例计。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香叶,所述茶叶选自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中的一种或多种。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香叶,所述茶叶为大红袍茶叶。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香叶,还包含香料,所述香料选自乳香、丁香、沉香、矛芹、苦荞、零陵香、甜菊叶、白檀、迷迭香、藿香叶、玫瑰、大麦、黄熟香、茉莉花、竹叶、马鞭草、陈皮、艾叶、藿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香料的质量比例为0.5%—22%。6. 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茶香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菩提叶去茎,保留叶片部分,将叶片切制成小叶片;(2)筛选未熟的菩提子,留茎及果实;(3)将柠檬草切成细条状;(4)将荷叶去茎,保留叶片部分,将叶片切制成小叶片;(5)将薰衣草进行筛检,去除风干过程中的灰尘及杂物,保留色泽鲜艳的薰衣草;(6)将茶叶与上述菩提叶、菩提子、柠檬草、荷叶、香料放入容器内,充分搅拌均匀,再将薰衣草放入进行搅拌至均匀,即得茶香叶。7. 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茶香叶的使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茶香炉摆放好,取适量所述茶香叶放置在茶香炉的茶香炉托盘上;所用的茶香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有用于承纳茶香叶的茶香炉托盘,炉体内有茶蜡,茶香炉采用陶土材料制成。(2)点燃放置在茶香炉底部的茶蜡。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茶香叶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茶香叶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的包括点燃茶蜡后搅拌茶香叶的步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叶,进一步的是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异味、保健养生的 茶香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家居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家居装修中越来越多 的使用到空气清新剂之类的能够去除空气异味的产品。此类产品通常包括如下几 种:

香薰产品,如常用的香油,此类产品通常是依靠散发出香气来掩盖异味,实 质上是依靠混淆人的嗅觉来达到降低人对异味的嗅觉感受,并无法真正的消除异 味。并且此类产品所用的原料都是化学合成的,尽管使用时这类产品并不会产生 烟雾,但是依靠香气蒸发速度快,香薰效果通常很快就消失,无法持久。

香类产品,如佛香,同样是依靠散发出香气来掩盖异味,实质上是依靠混淆 人的嗅觉来达到降低人对异味的嗅觉感受,并无法真正的消除异味,并且此类产 品通常制香过程中会添加聚丙烯酰胺作为粘合剂,燃烧时会产生烟雾。更重要的 是此类产品通常只能应用于佛教寺庙等宗教场所,适用范围很窄。

空气净化产品,例如固态空气清新剂,通常含有乙醚和香精,长期使用对人 身体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并且此类产品也是通过发散香气来盖住异味,靠混淆 人的嗅觉来淡化异味。

综合上述可以看到,已有的产品均采用化学原料成分制成,长期食用对人体 健康有害,并且均是采用发散香气掩盖异味的方法,无法真正有效的解决异味问 题。

发明内容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申请人惊喜的发现通过将茶叶、菩提叶、菩提子、柠檬 草、薰衣草、荷叶制备的茶香叶不仅可以不需要使用有害的化学合成原料,能够 明显净化空气,分解去除居室内的自然类异味,并且其中的有效成分经加热后散 发出的香气通过口腔、咽腔粘膜和皮肤对茶香叶的吸收,达到疏通气血,闻香疗 病的效果。

基于上述发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叶,包含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组成: 茶叶:40-70%、菩提叶:4-9%、菩提子:2-5%、柠檬草:9-15%、薰衣草: 7-15%、荷叶:2-5%。

优选的,茶叶:60%、菩提叶:7%、菩提子:5%、柠檬草:12%、薰衣草: 13%、荷叶:3%,以质量比例计。

在本发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茶叶原 料,包括但不限于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中的一种或多种,对于本领域技术 人员而言,各种茶类覆盖的种类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绿茶包括但不限于西湖龙井、 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红茶包括但不限于荔枝 红茶、红牡丹茶、祁门红茶、九曲红梅、云南工夫红茶;黑茶包括但不限于湖南 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云南普洱茶;乌龙茶包括但 不限于青茶,铁观音、毛蟹、梅占、大叶乌龙,武夷岩茶、冻顶乌龙、水仙、大 红袍等。优选的本发明中所用的茶叶是大红袍,更优选的所用的茶叶是特级大红 袍茶。所述特级可以参照GB/T18745-2006大红袍标准所进行的分类,也可以是 已有的地方标准分类。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茶香叶还可以进一步的加入香料,所述香料包括但不限 于乳香、丁香、沉香、矛芹、苦荞、零陵香、甜菊叶、白檀、迷迭香、藿香叶、 玫瑰、大麦、黄熟香、茉莉花、竹叶、马鞭草、陈皮、艾叶、藿香中的一种或多 种,其在本发明茶香叶中所占的质量比例为0.5%-22%。

进一步的,本发明公开了所述的茶香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菩提叶去茎,保留叶片部分,将叶片切制成小叶片;

(2)筛选未熟的菩提子,留茎及果实;

(3)将柠檬草切成细条状;

(4)将荷叶去茎,保留叶片部分,将叶片切制成小叶片;

(5)将薰衣草进行筛检,去除风干过程中的灰尘及杂物,保留色泽鲜艳 的薰衣草;

(6)将茶叶与上述菩提叶、菩提子、柠檬草、荷叶香料放入容器内,充 分搅拌均匀,再将薰衣草放入进行搅拌至均匀,即得茶香叶。

在上述步骤中,进一步还包括向其中加入香料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尽管申请人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然而本发明茶香叶并 非仅限于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而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人亦可 用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的茶香叶,例如可以是将茶叶、菩提子、菩提叶、荷叶、 薰衣草、柠檬草等粉碎然后混合均匀的方法,优选的本发明的茶香叶采用上述方 法制备。

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的公开了专用于本发明茶香叶的器具-茶香炉, 所述的茶香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有用于承纳茶香叶的茶香炉托盘,炉体内有茶 蜡。所用的茶蜡是点燃时无色无烟无味的茶蜡,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此类 茶蜡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产品均可满足此要求,如河北长青工艺蜡 烛厂生产的吉祥水晶蜡烛、义乌舟虚蜡烛厂生产的系列蜡烛均可满足此要求,本 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何可用于本发明的蜡烛。

尽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任意可用的材料用于制备本发明的茶香炉,优 选的本发明所述的茶香炉是采用陶土材料制成的。

本发明并不限制茶香炉的具体形状,在附图中申请人公开了两种具体的茶香 炉,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本发明精神制造其它形状的茶香炉。

最后,本发明公开了所述的茶香叶的使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茶香炉摆放好,取适量的茶香叶放置在茶香炉容器的托盘上;

2.点燃放置在茶香炉底部的白色无烟无味茶蜡;

在上述使用方法中,所述适量的茶香叶并无限制特定为多少用量,根据使用 环境的需要可以进行灵活调节;为了使茶香叶更好的受热,当茶香叶开始加热时, 可搅动茶香叶使其更好地全面受热;

在上述使用方法中,使用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

与现有的产品相比,本发明的茶香叶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传统产品在制作 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通常的茶叶在应用上仅限于饮用, 本发明的茶香叶正是结合了茶叶与香料的特性,充分发挥其本身特性,即可以有 效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同时又达到香品的养生功效。并且避免了化学添加成分及 化学合成工艺制作的产品可能对人体和环境的破坏。

下述表格将本发明的茶香叶与已有产品进行了比较:

附图说明

图1为专用于本发明茶香叶的茶香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专用于本发明茶香叶的另一种茶香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茶香叶的组成、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并不对本发 明构成具体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实质精神进行的等同变换依旧属于 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实施例2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实施例3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实施例4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实施例5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实施例6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实施例7

附图1公开了专用于本发明茶香叶的茶香炉的结构,包括包括炉体1,炉体1顶 部有用于承纳茶香叶的茶香炉托盘2,炉体1内有茶蜡3。

实施例8

附图2公开了专用于本发明茶香叶的另一种茶香炉的结构,包括包括炉体1,炉 体1顶部有用于承纳茶香叶的茶香炉托盘2,炉体1内有茶蜡3。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6的茶香叶与市场上最常用的去除异味产品空气清新剂 就去除异味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的茶香叶相对于现有产品优势明显。

一种茶香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茶香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茶香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茶香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香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319445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9.25 CN 102319445 B *CN102319445B* (21)申请号 201110157054.5 (22)申请日 2011.06.13 A61L 9/013(2006.01) A61L 9/03(2006.01) A61L 101/56(2006.01) (73)专利权人 焦旸 地址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 5 楼 2101 号 (72)发明人 焦旸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高萍 CN 1098316 A,1995.02.08,。

2、说明书第1页第 9 行至第 2 页第 7 行 . CN 2156860 Y,1994.02.23,说明书第页最 后一句 . KR 20110000216 A,2011.01.03, 全文 . CN 101690503 A,2010.04.07,说明书第页 第 0009 段 . CN 201235093 Y,2009.05.13,说明书第页 最后一段, 附图 1. CN 114199 A,1997.01.29, 全文 . JP 2005034454 A,2005.02.10,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一种茶香叶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叶, 包含以下质量比 例的原料组成 : 茶。

3、叶 : 40-70、 菩提叶 : 4-9、 菩 提子 : 2-5、 柠檬草 : 9-15、 薰衣草 : 7-15、 荷 叶 : 2-5。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茶香叶 的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用于所述茶香叶使用的专 用器具。 本发明公开的茶香叶, 克服了现有产品功 能单一、 含有有害化学成分、 产生烟雾等缺点, 具 有显著的技术进步。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庄彩云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319445 B CN 102。

4、319445 B *CN102319445B* 1/1 页 2 1.一种茶香叶, 包含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 : 茶叶 : 4070%、 菩提叶 : 49%、 菩提子 : 2 5%、 柠檬草 : 915%、 薰衣草 : 715%、 荷叶 : 2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茶香叶, 原料的含量为茶叶 : 60%、 菩提叶 : 7%、 菩提子 : 5%、 柠 檬草 : 12% 、 薰衣草 : 13%、 荷叶 : 3%, 以质量比例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香叶, 所述茶叶选自绿茶、 红茶、 黑茶、 乌龙茶中的一种 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茶香叶, 所述茶叶为大红袍茶。

5、叶。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茶香叶, 还包含香料, 所述香料选自乳香、 丁香、 沉香、 矛芹、 苦荞、 零陵香、 甜菊叶、 白檀、 迷迭香、 藿香叶、 玫瑰、 大麦、 黄熟香、 茉莉花、 竹叶、 马鞭草、 陈 皮、 艾叶、 藿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香料的质量比例为 0.5%22%。 6. 权利要求 1-5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茶香叶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 (1) 将菩提叶去茎, 保留叶片部分, 将叶片切制成小叶片 ; (2) 筛选未熟的菩提子, 留茎及果实 ; (3) 将柠檬草切成细条状 ; (4) 将荷叶去茎, 保留叶片部分, 将叶片切制成小叶片 ; (5) 将薰衣草进行筛检。

6、, 去除风干过程中的灰尘及杂物, 保留色泽鲜艳的薰衣草 ; (6) 将茶叶与上述菩提叶、 菩提子、 柠檬草、 荷叶、 香料放入容器内, 充分搅拌均匀, 再将 薰衣草放入进行搅拌至均匀, 即得茶香叶。 7. 权利要求 1-5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茶香叶的使用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 (1) 将茶香炉摆放好, 取适量所述茶香叶放置在茶香炉的茶香炉托盘上 ; 所用的茶香 炉, 包括炉体, 炉体顶部有用于承纳茶香叶的茶香炉托盘, 炉体内有茶蜡, 茶香炉采用陶土 材料制成。 (2) 点燃放置在茶香炉底部的茶蜡。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茶香叶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间为 30 分钟至 1 小时。 9. 。

7、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茶香叶的使用方法, 进一步的包括点燃茶蜡后搅拌茶香叶的 步骤。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19445 B 2 1/7 页 3 一种茶香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叶, 进一步的是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异味、 保健养生的茶香 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家居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家居装修中越来越多的使 用到空气清新剂之类的能够去除空气异味的产品。此类产品通常包括如下几种 : 0003 香薰产品, 如常用的香油, 此类产品通常是依靠散发出香气来掩盖异味, 实质上是 依靠混淆人的嗅觉来达到降低人对异味的嗅觉感受, 并无法真正的消除异味。。

8、并且此类产 品所用的原料都是化学合成的, 尽管使用时这类产品并不会产生烟雾, 但是依靠香气蒸发 速度快, 香薰效果通常很快就消失, 无法持久。 0004 香类产品, 如佛香, 同样是依靠散发出香气来掩盖异味, 实质上是依靠混淆人的嗅 觉来达到降低人对异味的嗅觉感受, 并无法真正的消除异味, 并且此类产品通常制香过程 中会添加聚丙烯酰胺作为粘合剂, 燃烧时会产生烟雾。更重要的是此类产品通常只能应用 于佛教寺庙等宗教场所, 适用范围很窄。 0005 空气净化产品, 例如固态空气清新剂, 通常含有乙醚和香精, 长期使用对人身体健 康会造成不良影响, 并且此类产品也是通过发散香气来盖住异味, 靠混淆人。

9、的嗅觉来淡化 异味。 0006 综合上述可以看到, 已有的产品均采用化学原料成分制成, 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 有害, 并且均是采用发散香气掩盖异味的方法, 无法真正有效的解决异味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 申请人惊喜的发现通过将茶叶、 菩提叶、 菩提子、 柠檬草、 薰衣 草、 荷叶制备的茶香叶不仅可以不需要使用有害的化学合成原料, 能够明显净化空气, 分解 去除居室内的自然类异味, 并且其中的有效成分经加热后散发出的香气通过口腔、 咽腔粘 膜和皮肤对茶香叶的吸收, 达到疏通气血, 闻香疗病的效果。 0008 基于上述发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叶, 包含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组成。

10、 : 茶叶 : 40-70、 菩提叶 : 4-9、 菩提子 : 2-5、 柠檬草 : 9-15、 薰衣草 : 7-15、 荷叶 : 2-5。 0009 优选的, 茶叶 : 60、 菩提叶 : 7、 菩提子 : 5、 柠檬草 : 12、 薰衣草 : 13、 荷叶 : 3, 以质量比例计。 0010 在本发明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茶叶原料, 包 括但不限于绿茶、 红茶、 黑茶、 乌龙茶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各种茶类 覆盖的种类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绿茶包括但不限于西湖龙井、 惠明茶、 洞庭碧螺春、 顾渚紫 茶、 午子仙毫、 黄山毛峰 ; 红茶包括但。

11、不限于荔枝红茶、 红牡丹茶、 祁门红茶、 九曲红梅、 云南 工夫红茶 ; 黑茶包括但不限于湖南安化黑茶、 湖北佬扁茶、 四川边茶、 广西六堡散茶, 云南普 洱茶 ; 乌龙茶包括但不限于青茶, 铁观音、 毛蟹、 梅占、 大叶乌龙, 武夷岩茶、 冻顶乌龙、 水仙、 说 明 书 CN 102319445 B 3 2/7 页 4 大红袍等。 优选的本发明中所用的茶叶是大红袍, 更优选的所用的茶叶是特级大红袍茶。 所 述特级可以参照 GB/T18745-2006 大红袍标准所进行的分类, 也可以是已有的地方标准分 类。 0011 在本发明中, 所述的茶香叶还可以进一步的加入香料, 所述香料包括但不限于乳。

12、 香、 丁香、 沉香、 矛芹、 苦荞、 零陵香、 甜菊叶、 白檀、 迷迭香、 藿香叶、 玫瑰、 大麦、 黄熟香、 茉莉 花、 竹叶、 马鞭草、 陈皮、 艾叶、 藿香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在本发明茶香叶中所占的质量比例 为 0.5 -22。 0012 进一步的, 本发明公开了所述的茶香叶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 0013 (1) 将菩提叶去茎, 保留叶片部分, 将叶片切制成小叶片 ; 0014 (2) 筛选未熟的菩提子, 留茎及果实 ; 0015 (3) 将柠檬草切成细条状 ; 0016 (4) 将荷叶去茎, 保留叶片部分, 将叶片切制成小叶片 ; 0017 (5) 将薰衣草进行筛检, 去除。

13、风干过程中的灰尘及杂物, 保留色泽鲜艳的薰衣草 ; 0018 (6) 将茶叶与上述菩提叶、 菩提子、 柠檬草、 荷叶香料放入容器内, 充分搅拌均匀, 再将薰衣草放入进行搅拌至均匀, 即得茶香叶。 0019 在上述步骤中, 进一步还包括向其中加入香料的步骤 . 0020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 尽管申请人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 然而本发明茶香叶并非 仅限于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而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人亦可用的方法制 备得到本发明的茶香叶, 例如可以是将茶叶、 菩提子、 菩提叶、 荷叶、 薰衣草、 柠檬草等粉碎 然后混合均匀的方法, 优选的本发明的茶香叶采用上述方法制备。 0021 在上。

14、述基础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公开了专用于本发明茶香叶的器具 - 茶香炉, 所 述的茶香炉包括炉体, 炉体顶部有用于承纳茶香叶的茶香炉托盘, 炉体内有茶蜡。 所用的茶 蜡是点燃时无色无烟无味的茶蜡,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此类茶蜡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 市场上有多种产品均可满足此要求, 如河北长青工艺蜡烛厂生产的吉祥水晶蜡烛、 义乌舟 虚蜡烛厂生产的系列蜡烛均可满足此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何可用于 本发明的蜡烛。 0022 尽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任意可用的材料用于制备本发明的茶香炉, 优选的 本发明所述的茶香炉是采用陶土材料制成的。 0023 本发明并不限制茶香炉的具体形状。

15、, 在附图中申请人公开了两种具体的茶香炉,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本发明精神制造其它形状的茶香炉。 0024 最后, 本发明公开了所述的茶香叶的使用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 0025 1. 将茶香炉摆放好, 取适量的茶香叶放置在茶香炉容器的托盘上 ; 0026 2. 点燃放置在茶香炉底部的白色无烟无味茶蜡 ; 0027 在上述使用方法中, 所述适量的茶香叶并无限制特定为多少用量, 根据使用环境 的需要可以进行灵活调节 ; 为了使茶香叶更好的受热, 当茶香叶开始加热时, 可搅动茶香叶 使其更好地全面受热 ; 0028 在上述使用方法中, 使用时间一般为 30 分钟至 1 小时。 0029 与。

16、现有的产品相比, 本发明的茶香叶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 传统产品在制作和使 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通常的茶叶在应用上仅限于饮用, 本发明的茶香 说 明 书 CN 102319445 B 4 3/7 页 5 叶正是结合了茶叶与香料的特性, 充分发挥其本身特性, 即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同 时又达到香品的养生功效。 并且避免了化学添加成分及化学合成工艺制作的产品可能对人 体和环境的破坏。 0030 下述表格将本发明的茶香叶与已有产品进行了比较 : 0031 说 明 书 CN 102319445 B 5 4/7 页 6 说 明 书 CN 102319445 B 6 5/7 页 。

17、7 附图说明 0032 图 1 为专用于本发明茶香叶的茶香炉结构示意图 ; 0033 图 2 为专用于本发明茶香叶的另一种茶香炉结构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茶香叶的组成、 制备方法、 使用方法, 并不对本发明 构成具体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实质精神进行的等同变换依旧属于本发明保护 范围。 0035 实施例 1 0036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 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0037 0038 实施例 2 0039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 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0040 0041 实施例 3 0042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

18、备方法, 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0043 说 明 书 CN 102319445 B 7 6/7 页 8 0044 实施例 4 0045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 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0046 0047 实施例 5 0048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 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0049 0050 实施例 6 0051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 采用下述质量比例制备本发明的茶香叶 0052 说 明 书 CN 102319445 B 8 7/7 页 9 0053 实施例 7 0054 附图 1 公开了专用于本发明茶香叶的茶香炉的结构, 包括包括炉体 1,。

19、 炉体 1 顶部 有用于承纳茶香叶的茶香炉托盘 2, 炉体 1 内有茶蜡 3。 0055 实施例 8 0056 附图 2 公开了专用于本发明茶香叶的另一种茶香炉的结构, 包括包括炉体 1, 炉体 1 顶部有用于承纳茶香叶的茶香炉托盘 2, 炉体 1 内有茶蜡 3。 0057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 1-6 的茶香叶与市场上最常用的去除异味产品空气清新剂就 去除异味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如下 ; 0058 0059 由上述可见, 本发明的茶香叶相对于现有产品优势明显。 说 明 书 CN 102319445 B 9 1/1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19445 B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