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植入人体后不易弯折形成死角且不易造成堵塞,有良好的抗血栓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高弹性抗褶皱人造血管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提高,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加,治疗血管类疾病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血管移植。医学上一般取自身的静脉血管来替换已经坏死的动脉血管,但人造血管可以在无法获取自身静脉血管的前提下,用人造血管来连接血管的两断端,维持人正常的血液输送,使血液循环得以恢复。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698320A,公开日期为2012年10月3日,发明名称为:一种聚四氟乙烯纳米化新型材料的应用,该发明是在聚四氟乙烯基底上层层自组装功能化MWNT薄膜,临床上将多壁碳纳米管与PTFE血管材料相结合,在动物实验中可以减轻人造血管植入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程度,提高血管的通畅率,但是在搭桥手术中使用小口径的PTFE血管,其通畅率非常低,极易堵塞血管,且血管的弹性和顺应性较差。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22676A,公开日期为2004年8月25日,发明名称为:抗折型机织人造血管及其制造方法,该发明是在管的外壁具有以挑纱方式将经纱间隔地挑成一个个纱圈,纱圈以螺旋状或网状排列于管的外壁,其优点是:可以提高人造血管的抗折、抗压强度。该血管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经纬交织密度大,血管的弹性受到限制,且纱线之间无粘接,形成微孔,易渗血,使用前需预凝,无法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07186A,公开日期为2007年8月1日,发明名称为:一种织物增强的复合人造血管,该发明将管状织物包埋在由聚氨酯和超细蛋白质粉体组成的人造血管骨架中,且在表面接枝磺酸跟基团,其优点是提高人造血管的抗渗透性、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但是该发明采用浸提法制备人造血管,存在两端壁厚差别较大,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血栓,抗折皱能力不够等缺陷。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156707B,公开日期为2015年8月5日,发明名称为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该发明介绍了采用一种中空双层装置,使人造血管在双层夹缝中固化成型,其优点是该方法制备的人造血管尺寸可控,内外径尺寸精确,同轴度高,壁厚均匀,适合于各规格人造血管的制备,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制备流程繁琐,条件要求较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008755B,公开日期为2011年4月13日,发明名称为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聚氨酯复合人工血管及其制备,该发明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聚氨酯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装置制备而成,将两种具有不同力学特性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制备成产品可以弥补单一材料产品的缺点,因此该发明制备的人造血管具有强力高、弹性和顺应性大、生物相容性好,抗凝血性强,细胞粘附性大等特点,但是通过静电纺装置制备耗时较长,制备条件要求较高,制得的人造血管抗折皱性能较差。
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3933609,公布日期为2014年7月23日,发明名称为一次成型的聚氨酯人造血管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由聚氨酯经过牵伸制备成长丝后再经卷绕成型,通过该方法得到的人造血管壁厚均匀性良好,但是轴向的强力较弱,仅依靠粘结的方式形成血管壁是很难抵抗血压的冲击,同时抗折皱性能有待近一步提高。
有鉴如此,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能保证人造血管长时间的通畅率,防止弯折成死角并具有良好强力和顺应性的人造血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一种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溶液的制备
将质量比为10:90-30:70的聚己内酯和聚氨酯共同溶于N,N-二甲基酰胺溶剂中,经过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备成固体质量分数为10-20%的溶液,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0.1MPa的环境中2-5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其中,所述的聚氨酯为CorethaneTM或Bionate?80A或Bionate?90A中的一种。
b.波纹管结构的制备
将经步骤a制备好的脱泡溶液加入到带有计量泵的容器中,经计量泵挤出,容器出液口的孔径为0.3-1mm,挤出的溶液进入凝固浴中预凝成半固化长丝1,预凝长度为30-50cm,预凝时间为10-20s,将半固化长丝1牵引至旋转的圆柱体模具上,并在模具表面螺旋并肩卷绕,卷绕的半固化长丝1与平行于圆柱体模具且均匀分布在圆柱体模具表面的聚氨酯长丝2按一沉一浮或一沉两浮或两沉一浮的规律进行排列相交,聚氨酯长丝2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呈对称均匀分布;将卷绕后的圆柱体模具浸泡在蒸馏水中8-12h后放置在10-20°C环境中干燥12-15h,即可在圆柱体表面形成波纹管状结构。
其中,脱泡溶液挤出速度为10-22ml/h。
凝固浴为蒸馏水与无水乙醇的混合物,且蒸馏水与无水乙醇质量比为80:20-50:50。
圆柱体模具的直径为4-8mm,长度为300-800mm。
圆柱体模具旋转速度为15-50转/min。
聚氨酯长丝的根数为2根或4根或6根或8根。
c.人造血管雏形
将b中的半固化长丝1牵引至旋转的附有干燥波纹管的圆柱体模具上,使其螺旋并肩卷绕在旋转的波纹管表面,卷绕的半固化长丝1与平行于圆柱体模具且均匀分布在波纹管表面的聚氨酯长丝2按一沉一浮或一沉两浮或两沉一浮的规律进行排列相交,聚氨酯长丝2在波纹管表面呈对称均匀分布,即可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形成人造血管雏形。
d.人造血管的形成
将步骤c中得到的人造血管雏形先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8-12h,再放置在10-20℃的环境中干燥12-15h,然后将圆柱体模具取出,即可得到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
本发明制备的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主要成分为聚己内酯和聚氨酯,其中聚氨酯的分子链由软段和硬段两部分组成,软段一般由柔顺性好的聚醚、聚酯等组成,故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保证了血液在血管中顺畅流动,并快速的将动能转化成弹性势能再转化为动能,推动血液的流动,减少血栓的形成。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使得其使用寿命长达15-20年;聚己内酯是一种强度较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的无毒无害材料。将两种具有不同力学特征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制备成产品可以弥补单一材料产品的缺点,添加适量的聚已内酯可增加聚氨酯材料的强力,提高聚氨酯材料克服形变的能力,因此本发明制备的人造血管克服了涤纶人造血管弹性差的难题,弥补了纯聚氨酯材料人造血管易发生弯折的问题,保证了长期临床使用的要求。血管中聚已内酯含量越高,血管的强度越大,但随着聚已内酯材料的增加,血管的弹性下降,因此聚己内酯的含量不适宜超过溶质的30%,故将聚己内酯与聚氨酯的质量比固定为10:90-30:70。
本发明人造血管制备时,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预凝固时间为10-20s,若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经过的时间过长,则脱泡溶液越容易完全固化,导致卷绕过程中的半固化长丝彼此间粘结效果较差,人造血管容易出现缝隙影响其抗渗透性;若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经过的时间过短,则脱泡溶液预凝固程度较低,在卷绕过程中半固化长丝强力太低影响卷绕,当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预凝固时间为10-20s时,脱泡溶液表面刚好固化成形且内部仍是流体状态,相邻长丝之间粘结效果最佳,保证了人造血管的抗渗透性。
本发明人造血管制备时,凝固浴中蒸馏水与无水乙醇质量比为80:20-50:50,脱泡溶液中的溶剂可与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发生快速交换,因此,选择蒸馏水和无水乙醇作为凝固浴可以将溶剂从脱泡溶液中置换出来,从而完成对脱泡溶液的预固化;脱泡溶液中的溶剂与蒸馏水的交换速度大于与无水乙醇的交换速度,交换速度越快,脱泡溶液固化速度也越快,但是固化长丝的表面就越不光滑影响长丝质量;交换速度越慢,脱泡溶液固化速度也越慢,固化长丝表面也越光滑但是影响生产效率;因此当蒸馏水与无水乙醇质量比为80:20-50:50时,固化速度适中,既保证了半固化长丝的质量又保证生产效率。
本发明制备过程中凝固浴的温度为15-40℃,若凝固浴的温度超过40℃,则凝固浴中的酒精容易挥发,影响凝固浴的成分配比,进而影响脱泡溶液的固化,不利于人造血管的成型。
本发明人造血管制备时,可选择不同直径的圆柱体模具来满足不同直径人造血管的要求;也可选择成形次数来满足不同厚度的人造血管的要求。
本发明人造血管制备时,脱泡溶液挤出速度为10-25ml/h,旋转的圆柱体模具的转速为15-50转/min。卷绕速度影响人造血管的成型,与脱泡溶液的挤出速度相互影响,只有当两者的速度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才能使半固化的长丝在圆柱体模具表面螺旋紧密并肩排列,防止由于卷绕速度过快出现的半固化长丝断裂,或者由于卷绕速度过慢出现的排列不紧密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人造血管制备时,聚氨酯长丝的根数可以为2根或4根或6根或8根,并沿轴向均匀对称分布,增加聚氨酯长丝的数目可以增强纵向的拉伸强力,但若聚氨酯长丝根数过多,相交次数增加,容易降低血管的弹性。若聚氨酯长丝的分布不对称,则会导致人造血管产生多余的应力,易造成人造血管弯折成死角的现象。
本发明制造的人造血管采用聚氨酯和聚已内酯复合材料具有强力高、弹性和顺应性大、抗折皱性好、生物相容性好,耐疲劳能够保证长时间的临床使用,工艺简单,适应大、小不同口径的人造血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轴向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制备过程如下:
1.一种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溶液的制备
将质量比为10:90-30:70的聚己内酯和聚氨酯共同溶于N,N-二甲基酰胺溶剂中,经过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备成固体质量分数为10-20%的溶液,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0.1MPa的环境中2-5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其中,所述的聚氨酯为CorethaneTM或Bionate?80A或Bionate?90A中的一种。
b.波纹管结构的制备
将经步骤a制备好的脱泡溶液加入到带有计量泵的容器中,经计量泵挤出,容器出液口的孔径为0.3-1mm,挤出的溶液进入凝固浴中预凝成半固化长丝1,预凝长度为30-50cm,预凝时间为10-20s,将半固化长丝1牵引至旋转的圆柱体模具上,并在模具表面螺旋并肩卷绕,卷绕的半固化长丝1与平行于圆柱体模具且均匀分布在圆柱体模具表面的聚氨酯长丝2按一沉一浮或一沉两浮或两沉一浮的规律进行排列相交,聚氨酯长丝2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呈对称均匀分布;将卷绕后的圆柱体模具浸泡在蒸馏水中8-12h后放置在10-20°C环境中干燥12-15h,即可在圆柱体表面形成波纹管状结构。
其中,脱泡溶液挤出速度为10-22ml/h。
凝固浴为蒸馏水与无水乙醇的混合物,且蒸馏水与无水乙醇质量比为80:20-50:50。
圆柱体模具的直径为4-8mm,长度为300-800mm。
圆柱体模具旋转速度为15-50转/min。
聚氨酯长丝的根数为2根或4根或6根或8根。
c.人造血管雏形
将b中的半固化长丝1牵引至旋转的附有干燥波纹管的圆柱体模具上,使其螺旋并肩卷绕在旋转的波纹管表面,卷绕的半固化长丝1与平行于圆柱体模具且均匀分布在波纹管表面的聚氨酯长丝2按一沉一浮或一沉两浮或两沉一浮的规律进行排列相交,聚氨酯长丝2在波纹管表面呈对称均匀分布,即可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形成人造血管雏形。
d.人造血管的形成
将步骤c中得到的人造血管雏形先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8-12h,再放置在10-20℃的环境中干燥12-15h,然后将圆柱体模具取出,即可得到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a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取27g聚氨酯(CorethaneTM)和3g聚已内酯,充分溶解在170gN,N-二甲基酰胺中,获得浓度为15%的溶液,聚氨酯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90︰10,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MPa的环境中3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b将制备的脱泡溶液加入到带计量泵的容器中,容器出液口的孔径为0.3mm,计量泵以10ml/h的速度将脱泡溶液均匀地推入至蒸馏水与无水乙醇按80:20质量比配置的凝固浴中进行预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发生相转变和相交换,逐渐变成半固化长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的预凝长度为30cm,预凝时间为10s,半固化长丝被牵引至旋转速度为15转/min,直径为4mm,长度为300mm的圆柱体模具上,并与平行于模具的2根聚氨酯长丝按照一浮一沉的规律进行排列交织,在旋转的圆柱体模具上形成波纹管状结构,将卷绕后的圆柱体模具浸泡在蒸馏水中8h后放置在15°C环境中干燥12h,然后在干燥的波纹管表面重复上述卷绕排列过程,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形成人造血管雏形。
c将步骤b中的带圆柱体模具的人造血管雏形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8h,然后放置在20°C环境中干燥12h,最后将圆柱体模具取出,即成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
实施例二
a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取27g聚氨酯(CorethaneTM)和3g聚已内酯,充分溶解在170gN,N-二甲基酰胺中,获得浓度为15%的溶液,聚氨酯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90︰10,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MPa的环境中3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b将制备的脱泡溶液加入到带计量泵的容器中,容器出液口的孔径为0.3mm,计量泵以16ml/h的速度将脱泡溶液均匀地推入至蒸馏水与无水乙醇按80:20质量比配置的凝固浴中进行预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发生相转变和相交换,逐渐变成半固化长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的预凝长度为40cm,预凝时间为15s,半固化长丝被牵引至旋转速度为35转/min,直径为6mm,长度为500mm的圆柱体模具上,并与平行于模具的2根聚氨酯长丝按照一浮一沉的规律进行排列交织,在旋转的圆柱体模具上形成波纹管状结构,将卷绕后的圆柱体模具浸泡在蒸馏水中8h后放置在15°C环境中干燥12h,然后在干燥的波纹管表面重复上述卷绕排列过程,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形成人造血管雏形。
c将步骤b中的带圆柱体模具的人造血管雏形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8h,然后放置在20°C环境中干燥12h,最后将圆柱体模具取出,即成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
实施例三
a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取27g聚氨酯(CorethaneTM)和3g聚已内酯,充分溶解在170gN,N-二甲基酰胺中,获得浓度为15%的溶液,聚氨酯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90︰10,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MPa的环境中3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b将制备的脱泡溶液加入到带计量泵的容器中,容器出液口的孔径为0.3mm,计量泵以12ml/h的速度将脱泡溶液均匀地推入至蒸馏水与无水乙醇按80:20质量比配置的凝固浴中进行预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发生相转变和相交换,逐渐变成半固化长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的预凝长度为50cm,预凝时间为20s,半固化长丝被牵引至旋转速度为50转/min,直径为8mm,长度为800mm的圆柱体模具上,并与平行于模具的2根聚氨酯长丝按照一浮一沉的规律进行排列交织,在旋转的圆柱体模具上形成波纹管状结构,将卷绕后的圆柱体模具浸泡在蒸馏水中8h后放置在15°C环境中干燥12h,然后在干燥的波纹管表面重复上述卷绕排列过程,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形成人造血管雏形。
c将步骤b中的带圆柱体模具的人造血管雏形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8h,然后放置在20°C环境中干燥12h,最后将圆柱体模具取出,即成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
实施例四
a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取16g聚氨酯(Bionate?80A)和4g聚已内酯,充分溶解在180gN,N-二甲基酰胺中,获得浓度为10%的溶液,聚氨酯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80︰20,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MPa的环境中3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b将制备的脱泡溶液加入到带计量泵的容器中,容器出液口的孔径为0.6mm,计量泵以10ml/h的速度将脱泡溶液均匀地推入至蒸馏水与无水乙醇按80:20质量比配置的凝固浴中进行预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发生相转变和相交换,逐渐变成半固化长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的预凝长度为30cm,预凝时间为10s,半固化长丝被牵引至旋转速度为15转/min,直径为4mm,长度为300mm的圆柱体模具上,并与平行于模具的4根聚氨酯长丝按照一沉两浮的规律进行排列交织,在旋转的圆柱体模具上形成波纹管状结构,将卷绕后的圆柱体模具浸泡在蒸馏水中8h后放置在15°C环境中干燥12h,然后在干燥的波纹管表面重复上述卷绕排列过程,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形成人造血管雏形。
c将步骤b中的带圆柱体模具的人造血管雏形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8h,然后放置在20°C环境中干燥12h,最后将圆柱体模具取出,即成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
实施例五
a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取16g聚氨酯(Bionate?80A)和4g聚已内酯,充分溶解在180gN,N-二甲基酰胺中,获得浓度为10%的溶液,聚氨酯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80︰20,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MPa的环境中3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b将制备的脱泡溶液加入到带计量泵的容器中,容器出液口的孔径为1mm,计量泵以16ml/h的速度将脱泡溶液均匀地推入至蒸馏水与无水乙醇按80:20质量比配置的凝固浴中进行预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发生相转变和相交换,逐渐变成半固化长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的预凝长度为40cm,预凝时间为15s,半固化长丝被牵引至旋转速度为35转/min,直径为6mm,长度为500mm的圆柱体模具上,并与平行于模具的6根聚氨酯长丝按照两沉一浮的规律进行排列交织,在旋转的圆柱体模具上形成波纹管状结构,将卷绕后的圆柱体模具浸泡在蒸馏水中8h后放置在15°C环境中干燥12h,然后在干燥的波纹管表面重复上述卷绕排列过程,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形成人造血管雏形。
c将步骤b中的带圆柱体模具的人造血管雏形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8h,然后放置在20°C环境中干燥12h,最后将圆柱体模具取出,即成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
实施例六
a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取16g聚氨酯(Bionate?80A)和4g聚已内酯,充分溶解在180gN,N-二甲基酰胺中,获得浓度为10%的溶液,聚氨酯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80︰20,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MPa的环境中3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b将制备的脱泡溶液加入到带计量泵的容器中,容器出液口的孔径为0.3mm,计量泵以12ml/h的速度将脱泡溶液均匀地推入至蒸馏水与无水乙醇按80:20质量比配置的凝固浴中进行预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发生相转变和相交换,逐渐变成半固化长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的预凝长度为50cm,预凝时间为20s,半固化长丝被牵引至旋转速度为50转/min,直径为8mm,长度为800mm的圆柱体模具上,并与平行于模具的2根聚氨酯长丝按照一浮一沉的规律进行排列交织,在旋转的圆柱体模具上形成波纹管状结构,将卷绕后的圆柱体模具浸泡在蒸馏水中8h后放置在15°C环境中干燥12h,然后在干燥的波纹管表面重复上述卷绕排列过程,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形成人造血管雏形。
c将步骤b中的带圆柱体模具的人造血管雏形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8h,然后放置在20°C环境中干燥12h,最后将圆柱体模具取出,即成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
实施例七
a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取36g聚氨酯(Bionate?90A)和12g聚已内酯,充分溶解在160gN,N-二甲基酰胺中,获得浓度为20%的溶液,聚氨酯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70︰30,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MPa的环境中3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b将制备的脱泡溶液加入到带计量泵的容器中,容器出液口的孔径为0.6mm,计量泵以10ml/h的速度将脱泡溶液均匀地推入至蒸馏水与无水乙醇按80:20质量比配置的凝固浴中进行预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发生相转变和相交换,逐渐变成半固化长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的预凝长度为30cm,预凝时间为10s,半固化长丝被牵引至旋转速度为15转/min,直径为4mm,长度为300mm的圆柱体模具上,并与平行于模具的4根聚氨酯长丝按照一沉两浮的规律进行排列交织,在旋转的圆柱体模具上形成波纹管状结构,将卷绕后的圆柱体模具浸泡在蒸馏水中8h后放置在15°C环境中干燥12h,然后在干燥的波纹管表面重复上述卷绕排列过程,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形成人造血管雏形。
c将步骤b中的带圆柱体模具的人造血管雏形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8h,然后放置在20°C环境中干燥12h,最后将圆柱体模具取出,即成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
实施例八
a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取36g聚氨酯(Bionate?90A)和12g聚已内酯,充分溶解在160gN,N-二甲基酰胺中,获得浓度为10%的溶液,聚氨酯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70︰30,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MPa的环境中3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b将制备的脱泡溶液加入到带计量泵的容器中,容器出液口的孔径为1mm,计量泵以16ml/h的速度将脱泡溶液均匀地推入至蒸馏水与无水乙醇按80:20质量比配置的凝固浴中进行预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发生相转变和相交换,逐渐变成半固化长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的预凝长度为40cm,预凝时间为15s,半固化长丝被牵引至旋转速度为35转/min,直径为6mm,长度为500mm的圆柱体模具上,并与平行于模具的6根聚氨酯长丝按照两沉一浮的规律进行排列交织,在旋转的圆柱体模具上形成波纹管状结构,将卷绕后的圆柱体模具浸泡在蒸馏水中8h后放置在15°C环境中干燥12h,然后在干燥的波纹管表面重复上述卷绕排列过程,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形成人造血管雏形。
实施例九
a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取36g聚氨酯(Bionate?90A)和12g聚已内酯,充分溶解在160gN,N-二甲基酰胺中,获得浓度为10%的溶液,聚氨酯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70︰30,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MPa的环境中3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b将制备的脱泡溶液加入到带计量泵的容器中,容器出液口的孔径为0.3mm,计量泵以12ml/h的速度将脱泡溶液均匀地推入至蒸馏水与无水乙醇按80:20质量比配置的凝固浴中进行预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发生相转变和相交换,逐渐变成半固化长丝,脱泡溶液在凝固浴中的预凝长度为50cm,预凝时间为20s,半固化长丝被牵引至旋转速度为50转/min,直径为8mm,长度为800mm的圆柱体模具上,并与平行于模具的2根聚氨酯长丝按照一浮一沉的规律进行排列交织,在旋转的圆柱体模具上形成波纹管状结构,将卷绕后的圆柱体模具浸泡在蒸馏水中8h后放置在15°C环境中干燥12h,然后在干燥的波纹管表面重复上述卷绕排列过程,在圆柱体模具表面形成人造血管雏形。
c将步骤b中的带圆柱体模具的人造血管雏形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8h,然后放置在20°C环境中干燥12h,最后将圆柱体模具取出,即成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