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42121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24968.4

申请日:

2010.07.13

公开号:

CN101972445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公布日:201102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0071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15/00; A61K35/36(2006.01)N; A61K35/37(2006.01)N; A61K35/62(2006.01)N;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峰; 王文奎

地址: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16号9号楼2027B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炙穿山甲、桃仁、红花、炙乳香、炙没药、丹参、京三棱、蓬莪术、土鳖虫、苏木、血竭、刘寄农、水蛭(焙焦研末)、益母草、王不留行、川芎、延胡索、郁金、青皮、陈皮、沉香、九香虫、鸡内金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制剂。本发明:可显著抑制子宫肌瘤生长,控制肌瘤发展速度,防止肌瘤变性,腹部肿痛,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临床疗效确切,疗效显著,见效迅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具有费用低廉、基本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 : 主要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 炙穿山甲 1 ~ 100 份、 桃仁 1 ~ 50 份、 红花 1 ~ 50 份、 炙乳香 1 ~ 50 份、 炙没药 1 ~ 50 份、 丹参 1 ~ 100 份、 京三棱 1 ~ 100 份、 蓬莪术 1 ~ 100 份、 土鳖虫 (焙焦研末) 1 ~ 100 份、 苏木 1 ~ 100 份、 血竭 1 ~ 50 份、 刘寄农 1 ~ 100 份、 水蛭 (焙焦研末) 1 ~ 50 份、 益母草 1 ~ 200 份、 牛膝 1 ~ 100 份、 王不留行 1 ~ 120 份、 凌霄花 1 ~ 100 份、 川芎 1 ~ 120 份、 延 胡索 1 ~ 150 份、 郁金 1 ~ 120 份、 枳实 1 ~ 120 份、 川楝子 1 ~ 150 份、 姜黄 1 ~ 100 份、 青 皮 1 ~ 100 份、 沉香 1 ~ 100 份、 乌药 1 ~ 120 份、 香附子 1 ~ 120 份、 青木香 1 ~ 100 份、 陈皮 1 ~ 300 份、 大腹皮 1 ~ 100 份、 薤白 1 ~ 100 份、 九香虫 1 ~ 100 份。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 : 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是 : 炙穿山甲 30 份、 桃仁 15 份、 红花 15 份、 炙乳香 15 份、 炙没药 15 份、 丹参 30 份、 京 三棱 20 份、 蓬莪术 20 份、 土鳖虫 (焙焦研末) 15 份、 苏木 20 份、 血竭 15 份、 刘寄农 20 份、 水 蛭 (焙焦研末) 15 份、 益母草 100 份、 牛膝 20 份、 王不留行 30 份、 凌霄花 20 份、 川芎 30 份、 延胡索 100 份、 郁金 30 份、 枳实 30 份、 川楝子 50 份、 姜黄 30 份、 青皮 30 份、 沉香 20 份、 乌 药 30 份、 香附子 50 份、 青木香 30 份、 陈皮 150 份、 大腹皮 20 份、 薤白 20 份、 九香虫 20 份。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原料药还有 : 金银花 1 ~ 100 份、 蒲公英 1 ~ 100 份、 玄参 1 ~ 100 份、 苦参 1 ~ 100 份、 牡丹皮 1 ~ 120 份、 赤芍 1 ~ 100 份、 白芍 1 ~ 150 份、 焦山楂 1 ~ 50 份、 神曲 1 ~ 100 份、 三七 1 ~ 100 份、 鸡内金 1 ~ 100 份、 麦芽 1 ~ 100 份、 砂仁 1 ~ 50 份、 佩兰 1 ~ 50 份、 茯苓 1 ~ 100 份、 桂枝 1 ~ 100 份、 路路通 1 ~ 50 份、 伸筋草 1 ~ 50 份、 大黄 1 ~ 100 份。
4: 按照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是 : 金银花 20 份、 蒲公英 20 份、 玄参 20 份、 苦参 20 份、 牡丹皮 30 份、 赤芍 20 份、 白芍 30 份、 焦山楂 15 份、 神曲 30 份、 三七 30 份、 鸡内金 20 份、 麦芽 30 份、 砂仁 15 份、 佩兰 15 份、 茯苓 30 份、 桂枝 30 份、 路路通 25 份、 伸筋草 25 份、 大黄 20 份。
5: 按照权利要求 1、 2、 3 或 4 所述的任意一项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 : 可按照常规的中 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
6: 按照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口服制剂是丸剂、 胶囊剂、 片 剂、 散剂、 颗粒剂或口服液。
7: 权利要求 1 ~ 6 所述的任意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子宫肌瘤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 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多无症状, 少 数表现为阴道出血, 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 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本病确切病因不明, 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 长期受雌激 素刺激有关, 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 尚无其他理想疗法。
     中医认为, 子宫肌瘤因七情内伤、 脏腑功能失调、 气滞血瘀而成, 根据临床症状可 分为气滞血瘀、 阴虚火旺两种证型。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 当供血不良时, 可以发生不 同变性。肌瘤愈大, 缺血愈严重, 则继发变性愈多。与十几年前相比, 子宫肌瘤越来越青睐 三四十岁的中年女性, 特别是未育、 性生活失调和性情抑郁这三类女性, 近年临床发病率有 不断上升的趋势。
     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 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标本兼治, 虚实并治, 内外通调, 缓急兼收, 筛选出疏肝解郁、 行气导滞、 滋阴降火的天然植物药, 根据 中医理论组方, 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 成本低廉、 毒副作用极 小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 例如崩解 剂、 润滑剂、 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 例如可以 是: 丸剂、 胶囊剂、 片剂、 散剂、 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 提供一种疗效显著、 成本低 廉、 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 炙穿山甲 1 ~ 100 份、 桃仁 1 ~ 50 份、 红花 1 ~ 50 份、 炙乳香 1 ~ 50 份、 炙没药 1 ~ 50 份、 丹参 1 ~ 100 份、 京三棱 1 ~ 100 份、 蓬莪术 1 ~ 100 份、 土鳖虫 (焙焦研末) 1 ~ 100 份、 苏木 1 ~ 100 份、 血竭 1 ~ 50 份、 刘寄农 1 ~ 100 份、 水蛭 (焙焦研末) 1 ~ 50 份、 益母草 1 ~ 200 份、 牛膝 1 ~ 100 份、 王不留行 1 ~ 120 份、 凌霄花 1 ~ 100 份、 川芎 1 ~ 120 份、 延
     胡索 1 ~ 150 份、 郁金 1 ~ 120 份、 枳实 1 ~ 120 份、 川楝子 1 ~ 150 份、 姜黄 1 ~ 100 份、 青 皮 1 ~ 100 份、 沉香 1 ~ 100 份、 乌药 1 ~ 120 份、 香附子 1 ~ 120 份、 青木香 1 ~ 100 份、 陈皮 1 ~ 300 份、 大腹皮 1 ~ 100 份、 薤白 1 ~ 100 份、 九香虫 1 ~ 100 份。
     优选为 : 炙穿山甲 30 份、 桃仁 15 份、 红花 15 份、 炙乳香 15 份、 炙没药 15 份、 丹参 30 份、 京三棱 20 份、 蓬莪术 20 份、 土鳖虫 (焙焦研末) 15 份、 苏木 20 份、 血竭 15 份、 刘寄农 20 份、 水蛭 (焙 焦研末) 15 份、 益母草 100 份、 牛膝 20 份、 王不留行 30 份、 凌霄花 20 份、 川芎 30 份、 延胡索 100 份、 郁金 30 份、 枳实 30 份、 川楝子 50 份、 姜黄 30 份、 青皮 30 份、 沉香 20 份、 乌药 30 份、 香附子 50 份、 青木香 30 份、 陈皮 150 份、 大腹皮 20 份、 薤白 20 份、 九香虫 20 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 金银花 1 ~ 100 份、 蒲公英 1 ~ 100 份、 玄参 1 ~ 100 份、 苦参 1 ~ 100 份、 牡丹皮 1 ~ 120 份、 赤芍 1 ~ 100 份、 白芍 1 ~ 150 份、 焦山楂 1 ~ 50 份、 神曲 1 ~ 100 份、 三七 1 ~ 100 份、 鸡内金 1 ~ 100 份、 麦芽 1 ~ 100 份、 砂仁 1 ~ 50 份、 佩兰 1 ~ 50 份、 茯苓 1 ~ 100 份、 桂枝 1 ~ 100 份、 路路通 1 ~ 50 份、 伸筋草 1 ~ 50 份、 大黄 1 ~ 100 份。
     优选为 : 金银花 20 份、 蒲公英 20 份、 玄参 20 份、 苦参 20 份、 牡丹皮 30 份、 赤芍 20 份、 白芍 30 份、 焦山楂 15 份、 神曲 30 份、 三七 30 份、 鸡内金 20 份、 麦芽 30 份、 砂仁 15 份、 佩兰 15 份、 茯苓 30 份、 桂枝 30 份、 路路通 25 份、 伸筋草 25 份、 大黄 20 份。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 例如崩解 剂、 润滑剂、 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 例如可以是 丸剂、 胶囊剂、 片剂、 散剂、 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 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 论体系 “万病归宗理论” 、 “五脏阴阳辨证纲领” 、 “三维守恒调控法则” 和临床治疗 “双合原 则” 作为指导, 结合疾病发生、 发展及转变的规律, 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 形成以 “五 脏基本功能调整、 阴阳平衡协调方” 为君, “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 为臣, “重大疾病治疗方” 为佐, “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 为使的中药成药 “创新药物体系” 。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 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用量 : 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 病人年龄、 体重、 健康状况等因素。 作 为指导 : 内服 : 1) 胶囊剂 : 每天三次, 每次服 2 ~ 5 粒, 每粒含药量 0.4 克, 温水送服。2) 片 剂: 每天三次, 每次 2 ~ 4 片, 每片含药量 0.5 克, 温水送服。3) 丸剂 : 每天三次, 每次 5 克, 温水送服。4) 颗粒剂 : 每天三次。每次 5 克, 温水送服。
     本发明针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 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 最大程度发挥药效, 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 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觉 症状, 此外还具有无毒副作用、 费用较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应该理解的是,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 证的目的, 绝不限于本发明。[ 实施例 1 ] 胶囊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 炙穿山甲 30 份、 桃仁 15 份、 红花 15 份、 炙乳香 15 份、 炙没 药 15 份、 丹参 30 份、 京三棱 20 份、 蓬莪术 20 份、 土鳖虫 (焙焦研末) 15 份、 苏木 20 份、 血竭 15 份、 刘寄农 20 份、 水蛭 (焙焦研末) 15 份、 益母草 100 份、 牛膝 20 份、 王不留行 30 份、 凌 霄花 20 份、 川芎 30 份、 延胡索 100 份、 郁金 30 份、 枳实 30 份、 川楝子 50 份、 姜黄 30 份、 青 皮 30 份、 沉香 20 份、 乌药 30 份、 香附子 50 份、 青木香 30 份、 陈皮 150 份、 大腹皮 20 份、 薤 白 20 份、 九香虫 20 份。
     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 1500 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
     [ 实施例 2 ] 颗粒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 炙穿山甲 30 份、 桃仁 15 份、 红花 15 份、 炙乳香 15 份、 炙没 药 15 份、 丹参 30 份、 京三棱 20 份、 蓬莪术 20 份、 土鳖虫 (焙焦研末) 15 份、 苏木 20 份、 血竭 15 份、 刘寄农 20 份、 水蛭 (焙焦研末) 15 份、 益母草 100 份、 牛膝 20 份、 王不留行 30 份、 凌 霄花 20 份、 川芎 30 份、 延胡索 100 份、 郁金 30 份、 枳实 30 份、 川楝子 50 份、 姜黄 30 份、 青 皮 30 份、 沉香 20 份、 乌药 30 份、 香附子 50 份、 青木香 30 份、 陈皮 150 份、 大腹皮 20 份、 薤 白 20 份、 九香虫 20 份。
     将上述重量分各原料混合, 碾成细粉过 1500 目筛后, 加入乙醇做黏合剂, 加入淀 粉做填充剂, 压制成颗粒剂。
     [ 实施例 3 ] 片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 炙穿山甲 30 份、 桃仁 15 份、 红花 15 份、 炙乳香 15 份、 炙没 药 15 份、 丹参 30 份、 京三棱 20 份、 蓬莪术 20 份、 土鳖虫 (焙焦研末) 15 份、 苏木 20 份、 血竭 15 份、 刘寄农 20 份、 水蛭 (焙焦研末) 15 份、 益母草 100 份、 牛膝 20 份、 王不留行 30 份、 凌 霄花 20 份、 川芎 30 份、 延胡索 100 份、 郁金 30 份、 枳实 30 份、 川楝子 50 份、 姜黄 30 份、 青 皮 30 份、 沉香 20 份、 乌药 30 份、 香附子 50 份、 青木香 30 份、 陈皮 150 份、 大腹皮 20 份、 薤 白 20 份、 九香虫 20 份。
     将上述重量份各原料混合, 碾成细粉过 800 ~ 1200 目细筛后, 制成片剂即得。
     [ 实施例 4 ] 丸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 炙穿山甲 30 份、 桃仁 15 份、 红花 15 份、 炙乳香 15 份、 炙没 药 15 份、 丹参 30 份、 京三棱 20 份、 蓬莪术 20 份、 土鳖虫 (焙焦研末) 15 份、 苏木 20 份、 血竭 15 份、 刘寄农 20 份、 水蛭 (焙焦研末) 15 份、 益母草 100 份、 牛膝 20 份、 王不留行 30 份、 凌 霄花 20 份、 川芎 30 份、 延胡索 100 份、 郁金 30 份、 枳实 30 份、 川楝子 50 份、 姜黄 30 份、 青 皮 30 份、 沉香 20 份、 乌药 30 份、 香附子 50 份、 青木香 30 份、 陈皮 150 份、 大腹皮 20 份、 薤 白 20 份、 九香虫 20 份。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 碾成细粉后过 600 ~ 1000 目筛后, 制成丸剂即得。
     [ 实施例 5 ] 口服液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 炙穿山甲 30 份、 桃仁 15 份、 红花 15 份、 炙乳香 15 份、 炙没 药 15 份、 丹参 30 份、 京三棱 20 份、 蓬莪术 20 份、 土鳖虫 (焙焦研末) 15 份、 苏木 20 份、 血竭 15 份、 刘寄农 20 份、 水蛭 (焙焦研末) 15 份、 益母草 100 份、 牛膝 20 份、 王不留行 30 份、 凌 霄花 20 份、 川芎 30 份、 延胡索 100 份、 郁金 30 份、 枳实 30 份、 川楝子 50 份、 姜黄 30 份、 青 皮 30 份、 沉香 20 份、 乌药 30 份、 香附子 50 份、 青木香 30 份、 陈皮 150 份、 大腹皮 20 份、 薤白 20 份、 九香虫 20 份。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 经三次煎煮后, 将三次滤液混合, 滤过, 浓缩至 规定浓度, 放冷, 原液灌封, 辐照灭菌, 检验后, 包装成品, 制成口服液即得。
     [ 实验例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 一、 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 : 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 57 例患者, 其中男 0 例, 女 57 例; 年龄最大者 48 岁, 年龄最小者只有 26 岁。
     二、 治疗方法 : 用法用量 :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 其用法与用量如下 : 1) 胶囊剂 : 每天三 次, 每次服 2 ~ 5 粒, 每粒含药量 0.4 克, 温水送服。2) 片剂 : 每天三次, 每次 2 ~ 4 片, 每片 含药量 0.5 克, 温水送服。3) 丸剂 : 每天三次, 每次 5 克, 温水送服。4) 颗粒剂 : 每天三次。 每次 5 克, 温水送服。
     疗程 : 一个月为一疗程, 共治疗 6 疗程。
     三、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 : 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 心情舒畅, 精神焕发。
     显效 : 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 心情舒畅, 精神很好。
     有效 : 体征及症状有改变, 偶感稍有不适, 但能接受。
     无效 : 体征无改变, 症状如前。
     四、 典型病例 : 1、 张某, 女, 40 岁, 已婚。
     患者子宫约 8cm×5cm×4cm, 宫底后方内可见 3cm×2cm 增强光团, 超声提示 : 子宫 肌瘤, 左侧输卵管积液。月经 10-15 天一次, 血量多, 色淡无块, 今日量稍减, 伴有心悸气短, 舌淡, 苔薄白, 脉无力。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5 日, 经血已净, 但身体仍感无力, 面色好转。继服本发明 中药组合物 1 个月, 患者身体无力症状明显好转。 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2 个月, 月经来潮, 五天净, 量适中, 色红, 无块, 舌正常, 苔薄白, 脉较前有力, 面色红润。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 物 2 个月, 医院检查, 超声提示 : 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说明子宫肌瘤及输卵管积液均愈。
     2、 许某, 28 岁, 已婚。
     患者 2002 年春妇科检查, 子宫有一 1.8cm×2cm 的肌瘤, 无明显症状。平时月经正 常, 经色红, 有少量血块, 乳房微胀, 小腹作胀无疼痛, 素来体质好, 舌正常, 脉弦。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 个月, 患者经行顺畅, 血块消失, 乳房小腹均未作胀, 继 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3 个月, 医院检查, 超声提示 : 子宫正常, 子宫肌瘤已愈。
     3、 王某某, 女, 39 岁, 已婚。
     患 者 反 复 间 断 宫 血 3 年 多, 伴 下 腹 坠 痛, 于某院行 B 超确诊为子宫肌瘤 (3.6×4.8cm) 。 经多家医院治疗症状无改善, 子宫流血逐日加重。 患者来诊, 症见子宫出血, 无血块, 腰酸, 下腹坠痛, 舌淡, 苔薄白, 脉沉细。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5 日, 患者宫血停止, 下腹坠痛减轻。继服本发明中药组 合物 3 个月, 行子宫 B 超检查, 子宫肌瘤缩小为 1.6×1.8cm。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2 个 月, 复查 B 超子宫肿物消失, 患者已愈。
     4、 贾某, 女, 45 岁, 已婚。
     患者 3 个月来出现经血不止、 贫血、 消瘦、 四肢无力、 失眠、 腰酸背痛等症状, 于医 院行 B 超检查, 子宫前壁可探及 (3.8×44.6cm) 肿物, 左侧卵巢可探及 (2.6×2.8cm) 肿物。 确认为子宫肌瘤、 左侧卵巢囊肿。 经多家医院治疗, 宫血不止。 患者贫血较重, 舌淡, 苔薄白, 脉沉细。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4 日, 患者宫血停止, 下腹坠痛明显减轻。继服本发明中 药组合物 1 个月, 患者周身不适症状全部消失, 贫血改善。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3 个月, 行多次子宫 B 超, 宫肿物及卵巢肿物消失, 患者痊愈。
     5、 张某某, 女, 48 岁, 已婚。
     患 者 患 子 宫 肌 瘤 5 年, 近 1 年 月 经 提 前, 甚 则 十 天 一 次。 现 B 超 提 示 子 宫 10.7×7.5×4.8cm, 前壁可见 2.9×2.2×3.5cm、 后壁可见 2.3×2.6×2.8cm 实质性暗区。 末次月经至今 3 月未净, 于医院刮宫、 服妇康片止血均无效。刻下经血量多, 色红夹块, 头晕 无力, 小腹下坠, 气短懒言, 舌质淡暗, 舌体胖大, 舌边有齿痕, 脉细。 服 用 本 发 明 中 药 组 合 物 5 日, 经 血 即 止, 诸 症 稍 有 改 善, 舌 脉 如 前。 继 服 本 发 明 中 药 组 合 物 2 个 月, 月 经 量 中, 5-6 天 净, 经 色 红, 诸 症 改 善, B 超提示子宫 6.7×4.6×3.4cm, 见 1.9×1.2×1.3cm 实质性暗区, 舌质淡红, 苔薄, 脉缓。继服本发明中 药组合物调治 2 个月, 经多家医院反复 B 超检查均提示子宫内未见实质性暗区, 证明子宫肌 瘤以痊愈。
     6、 孙某, 女, 41 岁, 已婚。
     患者患者 8 年前月经量增多, 周期缩短, 经期延长, 去医院检查, 做 B 超发现子宫肌 瘤。 当时 B 超提示子宫肌瘤 6.6×5.4cm, 患者一直不想切除子宫, 私自口服一些消除肌瘤的 药物, 疗效不佳。近日做 B 超复查提示子宫肌瘤 9.9×8.8cm。舌淡, 苔白, 脉沉细。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 个月, 患者身体状况较前明显好转, 经量较前减少。继服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 个月, B 超检查提示, 子宫肌瘤缩小为 7.0×5.2cm。继服本发明中药组 合物 3 个月, 月经恢复正常, 复查 B 超子宫肿物消失, 患者已愈。
     7、 林某某, 女, 35 岁, 已婚。
     患者 4 年前单位体检发现子宫肌瘤, 月经量增多, 经期延长。时感下腹不适, 每次 月经量多, 经期延长, 自觉腰骶部疼痛, 伴尿频尿急, 肛门会阴部极度不适, 堕胀感明显。舌 质暗红, 边有紫斑点, 脉沉弦。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 个月, 患者诸症皆有好转, 腰骶部疼痛缓解, 坠胀感明显 减轻, 月经量较前较少。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3 个月, 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月经恢复正常, 行子宫 B 超检查, 提示子宫肿物消失, 患者已愈。
     8、 王某某, 女, 40 岁, 已婚。
     患者半年来月经先期, 经量增多, 病情逐渐加重, 来诊时漏下不止已有一月余, 伴 胸中灼热, 乳头痒, 乳房胀痛牵及腋窝, 去医院检查, 做 B 超发现子宫肌瘤。舌质红, 苔少津, 脉弦细。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7 日, 患者漏下停止, 乳房胀痛明显减轻。继服本发明中药 组合物 2 个月, 患者周身不适症状全部消失, 月经基本正常。 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3 个月, 医院子宫 B 超检查, 提示子宫肌瘤消失, 患者痊愈。
     五、 治疗结果 : 所收治的 57 例病例中, 经 6 个月治疗, 其中治愈 31 例, 显效 12 例, 有效 8 例, 无效 6 例, 总有效率达 89 %。 结果表明,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有极其显著疗 效。8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2445A43申请公布日20110216CN101972445ACN101972445A21申请号201010224968422申请日20100713A61K36/9066200601A61P15/00200601A61K35/36200601A61K35/37200601A61K35/62200601A61K35/6420060171申请人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100071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16号9号楼2027B72发明人王峰王文奎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炙穿山甲、桃仁、红花、炙乳香、炙没药、丹参、京三棱、蓬莪术、土鳖虫、苏木、血竭、刘寄农、水蛭(焙焦研末)、益母草、王不留行、川芎、延胡索、郁金、青皮、陈皮、沉香、九香虫、鸡内金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制剂。本发明可显著抑制子宫肌瘤生长,控制肌瘤发展速度,防止肌瘤变性,腹部肿痛,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临床疗效确切,疗效显著,见效迅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具有费用低廉、基本无毒副作用等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CN101972445A1/1。

3、页21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主要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炙穿山甲1100份、桃仁150份、红花150份、炙乳香150份、炙没药150份、丹参1100份、京三棱1100份、蓬莪术1100份、土鳖虫(焙焦研末)1100份、苏木1100份、血竭150份、刘寄农1100份、水蛭(焙焦研末)150份、益母草1200份、牛膝1100份、王不留行1120份、凌霄花1100份、川芎1120份、延胡索1150份、郁金1120份、枳实1120份、川楝子1150份、姜黄1100份、青皮1100份、沉香1100份、乌药1120份、香附子1120份、青木香1100份、陈皮1300份、大腹皮1100份、薤。

4、白1100份、九香虫1100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是炙穿山甲3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炙乳香15份、炙没药15份、丹参30份、京三棱20份、蓬莪术20份、土鳖虫(焙焦研末)15份、苏木20份、血竭15份、刘寄农20份、水蛭(焙焦研末)15份、益母草100份、牛膝20份、王不留行30份、凌霄花20份、川芎30份、延胡索100份、郁金30份、枳实30份、川楝子50份、姜黄30份、青皮30份、沉香20份、乌药30份、香附子50份、青木香30份、陈皮150份、大腹皮20份、薤白20份、九香虫20份。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还有金银花11。

5、00份、蒲公英1100份、玄参1100份、苦参1100份、牡丹皮1120份、赤芍1100份、白芍1150份、焦山楂150份、神曲1100份、三七1100份、鸡内金1100份、麦芽1100份、砂仁150份、佩兰150份、茯苓1100份、桂枝1100份、路路通150份、伸筋草150份、大黄1100份。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是金银花20份、蒲公英20份、玄参20份、苦参20份、牡丹皮30份、赤芍20份、白芍30份、焦山楂15份、神曲30份、三七30份、鸡内金20份、麦芽30份、砂仁15份、佩兰15份、茯苓30份、桂枝30份、路路通25份、伸筋草25份、大黄20份。5按照。

6、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任意一项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口服制剂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7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意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子宫肌瘤药物中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1972445A1/6页3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0003背景技术0004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

7、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本病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0005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因七情内伤、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气滞血瘀、阴虚火旺两种证型。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继发变性愈多。与十几年前相比,子宫肌瘤越来越青睐三四十岁的中年女性,特别是未育、性生活失调和性情抑郁这三类女性,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0006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8、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滋阴降火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0007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0008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几乎无。

9、毒副作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0010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001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炙穿山甲1100份、桃仁150份、红花150份、炙乳香150份、炙没药150份、丹参1100份、京三棱1100份、蓬莪术1100份、土鳖虫(焙焦研末)1100份、苏木1100份、血竭150份、刘寄农1100份、水蛭(焙焦研末)150份、益母草1200份、牛膝1100份、王不留行1120份、凌霄花1100份、川芎1120份、延说明书CN101972445A2/6页4胡索1150份、郁金1120份、枳实1120份、川楝子1150份、姜。

10、黄1100份、青皮1100份、沉香1100份、乌药1120份、香附子1120份、青木香1100份、陈皮1300份、大腹皮1100份、薤白1100份、九香虫1100份。0012优选为炙穿山甲3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炙乳香15份、炙没药15份、丹参30份、京三棱20份、蓬莪术20份、土鳖虫(焙焦研末)15份、苏木20份、血竭15份、刘寄农20份、水蛭(焙焦研末)15份、益母草100份、牛膝20份、王不留行30份、凌霄花20份、川芎30份、延胡索100份、郁金30份、枳实30份、川楝子50份、姜黄30份、青皮30份、沉香20份、乌药30份、香附子50份、青木香30份、陈皮150份、大腹皮20。

11、份、薤白20份、九香虫20份。001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金银花1100份、蒲公英1100份、玄参1100份、苦参1100份、牡丹皮1120份、赤芍1100份、白芍1150份、焦山楂150份、神曲1100份、三七1100份、鸡内金1100份、麦芽1100份、砂仁150份、佩兰150份、茯苓1100份、桂枝1100份、路路通150份、伸筋草150份、大黄1100份。0014优选为金银花20份、蒲公英20份、玄参20份、苦参20份、牡丹皮30份、赤芍20份、白芍30份、焦山楂15份、神曲30份、三七30份、鸡内金20份、麦芽30份、砂仁15份、佩兰15份、茯苓30份、桂枝3。

12、0份、路路通25份、伸筋草25份、大黄20份。0015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001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则”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

13、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0017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0018用法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为指导内服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0019本发明针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觉症状,此外还具有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等优点。

14、。0020具体实施方式0021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说明书CN101972445A3/6页50022实施例1胶囊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炙穿山甲3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炙乳香15份、炙没药15份、丹参30份、京三棱20份、蓬莪术20份、土鳖虫(焙焦研末)15份、苏木20份、血竭15份、刘寄农20份、水蛭(焙焦研末)15份、益母草100份、牛膝20份、王不留行30份、凌霄花20份、川芎30份、延胡索100份、郁金30份、枳实30份、川楝子50份、姜黄30份、青皮30份、沉香20份、乌药30份、香附子50份、青木香。

15、30份、陈皮150份、大腹皮20份、薤白20份、九香虫20份。0023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0024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炙穿山甲3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炙乳香15份、炙没药15份、丹参30份、京三棱20份、蓬莪术20份、土鳖虫(焙焦研末)15份、苏木20份、血竭15份、刘寄农20份、水蛭(焙焦研末)15份、益母草100份、牛膝20份、王不留行30份、凌霄花20份、川芎30份、延胡索100份、郁金30份、枳实30份、川楝子50份、姜黄30份、青皮30份、沉香20份、乌药30份、香附子50份、青木香30份、陈皮150份、大腹皮2。

16、0份、薤白20份、九香虫20份。0025将上述重量分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粉做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0026实施例3片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炙穿山甲3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炙乳香15份、炙没药15份、丹参30份、京三棱20份、蓬莪术20份、土鳖虫(焙焦研末)15份、苏木20份、血竭15份、刘寄农20份、水蛭(焙焦研末)15份、益母草100份、牛膝20份、王不留行30份、凌霄花20份、川芎30份、延胡索100份、郁金30份、枳实30份、川楝子50份、姜黄30份、青皮30份、沉香20份、乌药30份、香附子50份、青木香30份、陈皮150份、大。

17、腹皮20份、薤白20份、九香虫20份。0027将上述重量份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01200目细筛后,制成片剂即得。0028实施例4丸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炙穿山甲3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炙乳香15份、炙没药15份、丹参30份、京三棱20份、蓬莪术20份、土鳖虫(焙焦研末)15份、苏木20份、血竭15份、刘寄农20份、水蛭(焙焦研末)15份、益母草100份、牛膝20份、王不留行30份、凌霄花20份、川芎30份、延胡索100份、郁金30份、枳实30份、川楝子50份、姜黄30份、青皮30份、沉香20份、乌药30份、香附子50份、青木香30份、陈皮150份、大腹皮20份、薤白20份。

18、、九香虫20份。0029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后过6001000目筛后,制成丸剂即得。0030实施例5口服液的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炙穿山甲3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炙乳香15份、炙没药15份、丹参30份、京三棱20份、蓬莪术20份、土鳖虫(焙焦研末)15份、苏木20份、血竭15份、刘寄农20份、水蛭(焙焦研末)15份、益母草100份、牛膝20份、王不留行30份、凌霄花20份、川芎30份、延胡索100份、郁金30份、枳实30份、川楝子50份、姜黄30份、青皮30份、沉香20份、乌药30份、香附子50份、青木香30份、陈皮150份、大腹皮20份、薤说明书CN101972445A。

19、4/6页6白20份、九香虫20份。0031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经三次煎煮后,将三次滤液混合,滤过,浓缩至规定浓度,放冷,原液灌封,辐照灭菌,检验后,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0032实验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一、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57例患者,其中男0例,女57例;年龄最大者48岁,年龄最小者只有26岁。0033二、治疗方法用法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

20、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0034疗程一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6疗程。0035三、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心情舒畅,精神焕发。0036显效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心情舒畅,精神很好。0037有效体征及症状有改变,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0038无效体征无改变,症状如前。0039四、典型病例1、张某,女,40岁,已婚。0040患者子宫约8CM5CM4CM,宫底后方内可见3CM2CM增强光团,超声提示子宫肌瘤,左侧输卵管积液。月经1015天一次,血量多,色淡无块,今日量稍减,伴有心悸气短,舌淡,苔薄白,脉无力。0041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经血已净,但身体仍感无力,面色好转。继。

21、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患者身体无力症状明显好转。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月经来潮,五天净,量适中,色红,无块,舌正常,苔薄白,脉较前有力,面色红润。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医院检查,超声提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说明子宫肌瘤及输卵管积液均愈。00422、许某,28岁,已婚。0043患者2002年春妇科检查,子宫有一18CM2CM的肌瘤,无明显症状。平时月经正常,经色红,有少量血块,乳房微胀,小腹作胀无疼痛,素来体质好,舌正常,脉弦。0044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患者经行顺畅,血块消失,乳房小腹均未作胀,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医院检查,超声提示子宫正常,子宫肌瘤已愈。0045。

22、3、王某某,女,39岁,已婚。0046患者反复间断宫血3年多,伴下腹坠痛,于某院行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3648CM)。经多家医院治疗症状无改善,子宫流血逐日加重。患者来诊,症见子宫出血,无血块,腰酸,下腹坠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说明书CN101972445A5/6页70047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患者宫血停止,下腹坠痛减轻。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行子宫B超检查,子宫肌瘤缩小为1618CM。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复查B超子宫肿物消失,患者已愈。00484、贾某,女,45岁,已婚。0049患者3个月来出现经血不止、贫血、消瘦、四肢无力、失眠、腰酸背痛等症状,于医院行B超检查,。

23、子宫前壁可探及(38446CM)肿物,左侧卵巢可探及(2628CM)肿物。确认为子宫肌瘤、左侧卵巢囊肿。经多家医院治疗,宫血不止。患者贫血较重,舌淡,苔薄白,脉沉细。0050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4日,患者宫血停止,下腹坠痛明显减轻。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患者周身不适症状全部消失,贫血改善。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行多次子宫B超,宫肿物及卵巢肿物消失,患者痊愈。00515、张某某,女,48岁,已婚。0052患者患子宫肌瘤5年,近1年月经提前,甚则十天一次。现B超提示子宫1077548CM,前壁可见292235CM、后壁可见232628CM实质性暗区。末次月经至今3月未净,于医院刮宫、。

24、服妇康片止血均无效。刻下经血量多,色红夹块,头晕无力,小腹下坠,气短懒言,舌质淡暗,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脉细。0053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日,经血即止,诸症稍有改善,舌脉如前。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月经量中,56天净,经色红,诸症改善,B超提示子宫674634CM,见191213CM实质性暗区,舌质淡红,苔薄,脉缓。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治2个月,经多家医院反复B超检查均提示子宫内未见实质性暗区,证明子宫肌瘤以痊愈。00546、孙某,女,41岁,已婚。0055患者患者8年前月经量增多,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去医院检查,做B超发现子宫肌瘤。当时B超提示子宫肌瘤6654CM,患者一直不想切。

25、除子宫,私自口服一些消除肌瘤的药物,疗效不佳。近日做B超复查提示子宫肌瘤9988CM。舌淡,苔白,脉沉细。0056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患者身体状况较前明显好转,经量较前减少。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缩小为7052CM。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复查B超子宫肿物消失,患者已愈。00577、林某某,女,35岁,已婚。0058患者4年前单位体检发现子宫肌瘤,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时感下腹不适,每次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自觉腰骶部疼痛,伴尿频尿急,肛门会阴部极度不适,堕胀感明显。舌质暗红,边有紫斑点,脉沉弦。0059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患者诸症皆。

26、有好转,腰骶部疼痛缓解,坠胀感明显减轻,月经量较前较少。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月经恢复正常,行子宫B超检查,提示子宫肿物消失,患者已愈。00608、王某某,女,40岁,已婚。0061患者半年来月经先期,经量增多,病情逐渐加重,来诊时漏下不止已有一月余,伴胸中灼热,乳头痒,乳房胀痛牵及腋窝,去医院检查,做B超发现子宫肌瘤。舌质红,苔少津,脉弦细。说明书CN101972445A6/6页80062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患者漏下停止,乳房胀痛明显减轻。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患者周身不适症状全部消失,月经基本正常。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医院子宫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消失,患者痊愈。0063五、治疗结果所收治的57例病例中,经6个月治疗,其中治愈31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89。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有极其显著疗效。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