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布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植物化妆品添加剂领域, 涉及一种罗布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化妆品工业已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其中功能成分源于植物的化 妆品因其使用安全、 作用温和、 效果显著而倍受消费者青睐。 很多药用植物陆续被应用于功 能性化妆品生产, 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因此, 应用传统中药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技 术制备的植物活性成分提取物在日化工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天然植物在美容护肤方面的应用历史悠久, 早在秦汉时期即已出现, 到了唐代极 为盛行。植物中所含的黄酮、 有机酸、 油脂、 生物碱、 精油、 粘液质、 蛋白质、 氨基酸、 维生素 类、 矿物质、 微量元素、 植物激素等物质均能够对人体皮肤的产生不同效应和影响。如植物 类黄酮作为护肤因子在抗皮肤过氧化与延缓衰老、 美白、 抗辐射、 防晒、 抗炎、 抗过敏、 抑菌 的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多糖有保湿作用、 氨基酸能营养皮肤, 减少皱纹, 而蛋白质对增强皮 肤弹性也有益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众多的活性成分也能够被提取分离出来, 这为该类 植物在天然日化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罗布麻, 夹竹桃科茶叶花属作物, 学名 Apocynum L., 多年生野生草本韧皮纤维植 物。罗布麻叶含有大量黄酮、 三萜、 有机酸、 氨基酸、 多糖等化学成份, 由于其无毒, 无副作 用, 特别适合作为天然化妆品的功能组分。目前尚没有将罗布麻提取物用于膏霜类或洗涤 类化妆品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罗布麻提取物。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罗布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罗布麻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罗布麻提取物, 该提取物是由下列方法制得的 :
a. 罗布麻叶去杂、 清洗 ;
b. 采用连续逆流提取, 罗布麻叶以干燥重量计, 罗布麻叶与水重量比为 1 ∶ 8 ~ 1 ∶ 20, 提取温度 45 ~ 70℃, 提取时间为 30 ~ 90min, 过滤得滤液 ;
c. 滤液加入壳聚糖絮凝剂, 静置 3 ~ 8h, 离心, 去除沉淀, 得提取物清液 ;
d. 真空浓缩, 浓缩比为 3 ∶ 1 ~ 8 ∶ 1(v/v), 浓缩液上大孔树脂, 用蒸馏水洗涤 至无色, 用 20 ~ 85%乙醇洗脱, 洗脱液检测收集活性成分, 喷雾干燥, 得到总黄酮含量大于 30wt%的罗布麻提取物。
所述的罗布麻提取物, 其中原料罗布麻叶为新鲜罗布麻叶或干燥的罗布麻叶。
所述的罗布麻提取物, 其中罗布麻叶去杂、 清洗步骤, 去杂可以采用振动分级筛,
罗布麻叶用水清洗, 清洗时间 10 ~ 20min。
所述的罗布麻提取物, 其中絮凝剂壳聚糖的用量为滤液重量的 0.05 ~ 0.3%。
所述的罗布麻提取物, 其中大孔树脂为 D101 型、 DM301 型或 AB-8 型。
所述的罗布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a. 罗布麻叶去杂、 清洗 ;
b. 采用连续逆流提取, 罗布麻叶以干燥重量计, 罗布麻叶与水重量比为 1 ∶ 8 ~ 1 ∶ 20, 提取温度 45 ~ 70℃, 提取时间为 30 ~ 90min, 过滤得滤液 ;
c. 滤液加入壳聚糖絮凝剂, 静置 3 ~ 8h, 离心, 去除沉淀, 得提取物清液 ;
d. 真空浓缩, 浓缩比为 3 ∶ 1 ~ 8 ∶ 1(v/v), 浓缩液上大孔树脂, 用蒸馏水洗涤 至无色, 用 20 ~ 85%乙醇洗脱, 洗脱液检测收集活性成分, 喷雾干燥, 得到总黄酮含量大于 30%罗布麻提取物。
所述的罗布麻提取物在膏霜类化妆品或洗涤类化妆品中的应用。
所述的应用, 其中罗布麻提取物在膏霜类化妆品中的添加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0.3 ~ 5%。
所述的应用, 其中罗布麻提取物在洗涤类化妆品中的添加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0.5 ~ 8%。 本发明的优点 :
(1) 罗布麻提取物的应用为天然绿色日化原料提供更多的功能成分选择 ;
(2) 连续逆流提取工艺由于实现连续操作, 因此在大规模的生产中能显著提高生 产能力, 同时对提高原料利用率、 节省成本以及提高生产率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罗布麻提取物的制备具有工艺简单, 活性成分含量高, 可以标准化生产和应 用, 功能显著, 可以用于开发抗皮肤过氧化与延缓衰老、 美白、 抗辐射、 防晒、 抗炎、 抗过敏、 抑菌、 滋润、 保湿等功效的功能化妆品。
一、 抗氧化功能动物试验报告
( 一 ) 材料与方法
1、 受试样品 : 罗布麻提取物, 按本发明实施例 1 制备, 下同。
2、 试验动物 : 12-14 月龄 SD 雄性健康大鼠, 由上海西普尔 - 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 司提供。
3、 试剂 :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脂质 (MDA) 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 供。
4、 剂量分组 : 罗布麻提取物人体推荐摄入量为 360mg/ 人 / 日 ( 按 60kg 体重计 ), 相当于 6mg/kg·bw, 分别按人体推荐摄入量 5 倍、 10 倍、 30 倍设计低 (30mg/kg·bw)、 中 (60mg/kg·bw)、 高 (180mg/kg·bw) 三个剂量组, 另设对照组 (0mg/kg·bw), 以无菌水代替 样品。样品用无菌水配制, 低、 中、 高剂量浓度分别为 3mg/ml、 6mg/ml、 18mg/ml, 经口每日一 次给予大鼠相应浓度的受试物, 按 10ml/kg·bw 灌胃, 连续 21 天后测各项抗氧化指标。
5、 试验方法 :
大鼠购买后在动物房内适应环境 5 天, 经眼眶取血, 测定其血清中过氧化脂质 (MDA) 含量。根据大鼠血清中 MDA 含量, 随机分成 4 组, 每组 10 只, 按剂量分组要求分别为 空白对照组、 低、 中、 高剂量组。 试验组给予相应剂量的罗布麻提取物, 空白对照组以无菌水
代替受试样品, 每日灌胃, 连续 21 天。21 天后测定血清 MDA 含量、 SOD 活力。
6、 饲养条件 : 大鼠在温度为 18-25℃、 相对湿度为 50-70%的屏障系统中饲养。
7、 数据分析 : 用 SPSS10.0 软件对各实验原始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满足方差齐 要求的数据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中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 法进行统计处理 ; 对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资料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 待满足正态 分布或方差齐要求后, 用转换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 二 ) 结果 :
1、 罗布麻提取物对大鼠血中过氧化脂质 (MDA) 含量的影响
由表 1 可见, 实验前大鼠血中 MDA 含量在低、 中、 高三个剂量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 0.05)。即实验前大鼠血中 MDA 含量各组间较为均衡。
经口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罗布麻提取物 21 天, 将所测定的各剂量组大鼠血中 MDA 含量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满足方差齐性要求,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中多个实验组与一个 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处理, 由表 2 可知, 实验后低、 中、 高三个剂量组大 鼠血中 MDA 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 0.05)。
表1: 罗布麻提取物对大鼠血中 MDA 含量的影响 (n = 10, )
组别 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实验前 MDA(nmol/ml) 3.52±0.41 3.51±0.45 3.50±0.36 3.49±0.51P实验后 MDA(nmol/ml) 4.60±0.79P1.000 1.000 0.9964.01±1.01 4.33±1.34 3.55±0.920.481 0.898 0.0852、 罗布麻提取物对大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力的影响
经口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罗布麻提取物 21 天, 将所测定的各剂量组大鼠血中 SOD 活力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满足方差齐性要求,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中多个实验组与一个 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处理, 由表 2 可知, 低、 中、 高三个剂量组大鼠血中 SOD 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2: 罗布麻提取物对大鼠血中 SOD 活力的影响 (n = 10, )
组别 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血清 SOD(U/ml) 371±84 556±62 536±113P0.000 0.0015CN 101966139 A说高剂量组明书0.0004/6 页589±102二 . 罗布麻提取物抗炎试验 :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试验
取昆明小鼠, 按体重随机分组, 连续灌胃给药 6 天, 禁食 12 小时过夜, 第 7 天再给 药一次, 末次给药 1 小时后, 在小鼠右耳的前后两面均匀涂布二甲苯 0.05mL, 左耳不做任何 处理。各组分别于致炎后 60 分钟脱颈椎处死小鼠, 剪下双耳用 7mm 直径打孔器分别在双耳 相同部位打下圆耳片, 电子天平称质量。 计算肿胀度及肿胀抑制率, 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差 异情况, 统计学采用组间 t-student 检验, 结果见表 3。计算公式为 :
肿胀度 (mg) =右耳片质量 (mg)- 左耳片质量 (mg)
肿胀抑制率= ( 对照组肿胀度 - 给药组肿胀度 )÷ 对照组肿胀度 ×100%。
表 3. 罗布麻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
注: (1).** : P < 0.01, 与对照组比较 (t 检验 )
(2) 肿胀度 (mg) =右耳片重 - 左耳片重
(3) 肿胀抑制率 (% ) = ( 对照组肿胀度 - 给药组肿胀度 )/ 对照组肿胀度 *100%
试验结果表明, 罗布麻提取物高、 中、 低剂量组的耳廓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 著差异 (P < 0.01), 说明罗布麻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 着罗布麻提取物给药剂量的增加, 抑制作用增大, 但给药剂量与抗炎作用疗效间的量 - 效 关系不明显。
三、 抑菌活性测定
采用抑菌圈法, 制作平板培养基, 将定量适当浓度的菌液在培养基中涂布, 取出经 干热灭菌后的滤纸片, 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罗布麻提取物样品中, 浸泡 2min 后, 按照无菌 操作的要求放入含菌的平板上。 放入电子生化培养箱中 37℃培养。 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 直径 D(mm)。三次重复。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 表 4) : 罗布麻提取物对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 抑菌效应都呈 现一定的剂量效应, 即随着浓度的增加, 抑制作用越明显。
表 4 罗布麻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抑制作用 (X±S, n = 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 1
10 公斤罗布麻叶 ( 干重 ) 去杂 ( 可采用振动分级筛 ), 清水清洗 15min ; 采用连续 逆流提取, 加水 160 公斤, 提取温度 45 ~ 50℃, 进料至出料控制提取时间为 60min, 通过粗 过滤设备得滤液 ; 滤液加入壳聚糖絮凝剂 0.1 公斤, 静置 5h, 管束离心机高速离心, 去除沉 淀, 得提取物清液 120 公斤 ; 真空浓缩, 浓缩比为 6 ∶ 1(v/v), 浓缩液上 D101 大孔树脂, 用 蒸馏水洗涤至无色, 用 75%乙醇洗脱, 洗脱液检测收集活性成分, 真空浓缩, 喷雾干燥, 得罗 布麻提取物 1.2 公斤, 检测总黄酮含量 32.6wt%。
实施例 2 100 公斤罗布麻新鲜叶去杂 ( 可采用振动分级筛 )、 清水清洗 15min ; 采用连续逆 流提取, 加水 100 公斤, 提取温度 55 ~ 60℃, 进料至出料控制提取时间为 45min, 通过粗过 滤设备得滤液 ; 滤液加入壳聚糖絮凝剂 0.2 公斤, 静置 8h, 管束离心机高速离心, 去除沉淀, 得提取物清液 150 公斤 ; 真空浓缩, 浓缩比为 5 ∶ 1(v/v), 浓缩液上 AB-8 大孔树脂, 用蒸馏 水洗涤至无色, 用 80%乙醇洗脱, 洗脱液检测收集活性成分, 真空浓缩, 喷雾干燥, 得罗布麻 提取物 1.4 公斤, 检测总黄酮含量 35.2wt%。
实施例 3 : 罗布麻提取物在膏霜类化妆品中的应用
润肤乳液配方及生产工艺 :
质量百分数
A 组 .2- 辛基十二烷醇 2
蜂蜡 1
硬脂酸异辛酯 5
十六醇十八醇聚甘油醚 1.5
山梨糖甘油单月桂酸酯 0.8
B 组 . 甘油 3
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 0.2
聚丙烯酸酯 0.1
尼泊金甲酯 0.3
罗布麻提取物 ( 按实施例 1 制备 ) 去离子水71.5 至 C组.
香精 适量
将 A 组混合, 加热至 75℃ ; 将 B 组混合, 加热至 75℃。在搅拌下, 将 A 组加于 B 组 乳化, 待温度降至 45℃时加入香精。经化验合格后, 进行包装。
实施例 4 : 罗布麻提取物在洗涤类化妆品中的应用
洗发香波配方及生产工艺 :
质量百分数
A. 聚季铵化物 -2 2
B.1- 乙酸基 -2- 椰子基 -1- 亚乙氧基乙酸内咪唑啉鎓 12
C.N- 油酰胺乙基 -N- 羟乙基 -N- 羟丙胺基磺酸盐 15
D.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10
E. 月桂酸二乙醇酰胺 3
F. 聚山梨醇酯 (20) 1.5
G. 罗布麻提取物 ( 按实施例 1 制备 ) 2
H. 香精 适量 I. 去离子水 至 100
将 A、 G 溶于水中, 加入 B、 C、 E 和 F, 加热溶解, 再加入 D, H, 用柠檬酸调节 pH, 经化 验合格后, 进行包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