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399270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0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90993.1

申请日:

20170527

公开号:

CN106983771A

公开日:

201707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1/785,A61K31/353,A61K31/192,A61K31/19,A61K31/255,A61P17/02,A61P31/04,A01K61/13,A23K50/80,A23K20/121,A23K20/111,A23K20/142,A23K20/10

主分类号:

A61K31/785,A61K31/353,A61K31/192,A61K31/19,A61K31/255,A61P17/02,A61P31/04,A01K61/13,A23K50/80,A23K20/121,A23K20/111,A23K20/142,A23K20/10

申请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发明人:

姜芳燕,杨宁,徐小雄,冯慧敏,黄海,武耀廷

地址:

572022 海南省三亚市育才路1号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优先权:

CN20171039099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青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由具有抑制创伤弧菌功能的活性物质组成,本发明通过体外实验证明,活性物质茶多酚、没食子酸、大蒜素、乳酸、聚赖氨酸皆能够具有抑制创伤弧菌的作用,抑菌圈直径与大部分常用抗生素相当,且未表现出耐药性。经实验验证,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5种组分相互配合起到了良好的增效协同作用,在用量相当的条件下,组合物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单一组分的抑菌圈直径(p<0.05)。并且,本发明药物采用天然食药用成分,将通过海马代谢完全,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且不会产生抗药性,也不会对海马养殖水环境造成污染。

权利要求书

1.活性物质在制备抑制创伤弧菌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活性物质为茶多酚、没食子酸、大蒜素、乳酸、聚赖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2.活性物质在制备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活性物质为茶多酚、没食子酸、大蒜素、乳酸、聚赖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抑制创伤弧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1~8份;没食子酸1~3份;大蒜素1~5份;乳酸1~6份;聚赖氨酸2~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2份;乳酸3份;聚赖氨酸8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0.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3份;乳酸8份;聚赖氨酸10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2.7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2份;乳酸4.5份;聚赖氨酸10份。 7.一种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8.一种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和海马饵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组合物的质量-体积浓度为45mg/L~260mg/L。 10.一种海马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年5~8月,以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饲料饲喂海马,每天饲喂2次;其余时间以未添加药物的饵料饲喂海马。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

背景技术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海马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我国使用的历史悠久,早在《本草纲目》等多部医药著作中就有记载。海马因具有极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享有“南方人参”之美誉,具有温肾壮阳、消肿散节和妇人催生等功效。

目前在热带和温带沿海的海草床、珊瑚礁、红树林和河口地区发现至少46个种的海马。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38种海马列入濒危物种。作为缔约国,我国也已将海马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了拯救海马这一濒危物种,并满足市场需求,除建立海马自然保护区,改善海马生存环境来保护海马自然资源外,通过人工养殖海马是海马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自1957年以来已经开始养殖海马,然而目前海马养殖产业在国内推广并不是很好,限制其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养殖技术和病害。

海马养殖中,水质、水温、光线、比重及饵料等环境因子变化往往较大,海马由于不能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病害发生较多,死亡率较高。据调查,海南省琼海市某海马种苗繁育基地,从2016年5月~8月,约30个养殖池几乎全部死亡,给该养殖基地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同一时期,广东和福建沿海的养殖户也出现大面积死亡,死亡率高达80%~90%。而引起海马大规模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海马的头部溃烂病。

海马头部溃烂病是由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导致的疾病,目前,针对海马的头部溃烂病的治疗方法还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为主,结合其他药物,如土霉素和聚维酮碘等,而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而且会影响海马健康和抗病害能力;药物残留不但会对环境产生危害,而且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从天然植物特别是药用植物中寻找纯天然抗生物药物已成为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物质或组合物能够通过抑制创伤弧菌达到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活性物质在制备抑制创伤弧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活性物质为茶多酚、没食子酸、大蒜素、乳酸、聚赖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效果验证的菌株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DC1)。

本发明还提供了活性物质在制备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活性物质为茶多酚、没食子酸、大蒜素、乳酸、聚赖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效果验证的海马为大海马。

海马头部溃烂病由创伤弧菌引起,本发明通过体外实验证明,活性物质茶多酚、没食子酸、大蒜素、乳酸、聚赖氨酸皆能够具有抑制创伤弧菌的作用,抑菌圈直径与大部分常用抗生素相当,且未表现出耐药性。另有部分常见具有抑菌作用的活性物质(例如,Nisin、姜辣素等),未表现出对创伤弧菌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抑制创伤弧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1~8份;没食子酸1~3份;大蒜素1~5份;乳酸1~6份;聚赖氨酸2~10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0.5~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1~8份;乳酸1~3份;聚赖氨酸2~10份。

经实验验证,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5种组分相互配合起到了良好的增效协同作用,在用量相当的条件下,组合物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单一组分的抑菌圈直径(p<0.05)。而在适宜配比下,增效协同作用更加显著,抑菌圈直径可达单一组分的2倍。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2份;乳酸3份;聚赖氨酸8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0.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3份;乳酸8份;聚赖氨酸10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2.7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2份;乳酸4.5份;聚赖氨酸10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1份;乳酸1份;聚赖氨酸10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0.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3份;乳酸1份;聚赖氨酸10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3份;乳酸8份;聚赖氨酸10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3份;乳酸1份;聚赖氨酸10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0.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1份;乳酸1份;聚赖氨酸10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1份;乳酸8份;聚赖氨酸10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2.7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2份;乳酸4.5份;聚赖氨酸6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0.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2份;乳酸4.5份;聚赖氨酸6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2.7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2份;乳酸8份;聚赖氨酸6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2份;乳酸4.5份;聚赖氨酸6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2.7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2份;乳酸1份;聚赖氨酸6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3份;乳酸8份;聚赖氨酸2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2.7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1份;乳酸4.5份;聚赖氨酸6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2.7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3份;乳酸4.5份;聚赖氨酸6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1份;乳酸8份;聚赖氨酸2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0.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3份;乳酸8份;聚赖氨酸2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2.7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2份;乳酸4.5份;聚赖氨酸2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1份;乳酸1份;聚赖氨酸2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3份;乳酸1份;聚赖氨酸2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0.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1份;乳酸8份;聚赖氨酸2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0.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1份;乳酸1份;聚赖氨酸2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茶多酚5份;没食子酸1份;大蒜素3份;乳酸1份;聚赖氨酸2份。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够用于防治由创伤弧菌引起的疾病,尤其适用于防治海马的头部溃烂病。

本发明提供组合物用于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质量-体积浓度为45mg/L~260mg/L。

本发明还提供了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各种剂型,以投放至饲养海马的水体中经过口服及接触防治海马的头部溃烂病。其剂型优选为:粉剂、片剂或胶囊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饲料,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和海马饵料。

本发明实施例中,饲料中所述组合物的质量-体积浓度为45mg/L~260mg/L。

所述体积为饲料总体积,本发明对海马饵料成分没有特殊要求,适宜海马各阶段自身的食性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海马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年5~8月,以本发明所述的饲料饲喂海马,每天饲喂2次;其余时间以未添加药物的饵料饲喂海马。

本发明实验表明,健康大海马放入海马头部溃烂病原菌浓度为1×106cfu/mL的20L水体中,浸泡12h后,分别移入有效水体为70cm×50cm×50cm的玻璃缸中正常饲养和换水,连续观察30d。实验组采用本发明组合物,拌于饵料投喂,1天2次,对照组1采用等量土霉素,拌于饵料投喂;对照组2不采取措施,正常投喂,1天2次。对照组2第3d开始发病,海马起初用头部摩擦假水草,或者用头部触摸水族缸壁,头顶和颈部皮肤开始发黄,然后在水缸中出现平游和倒游,开始沉底,最终头部和颈部皮肤溃烂死亡。至第15d,对照组2海马全部死亡。对照组1第8天才有发病症状,至第30d海马死亡率为50%。实验组海马在30d养殖期间,无发病现象。

本发明提供了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该组合物由具有抑制创伤弧菌功能的活性物质组成,本发明通过体外实验证明,活性物质茶多酚、没食子酸、大蒜素、乳酸、聚赖氨酸皆能够具有抑制创伤弧菌的作用,抑菌圈直径与大部分常用抗生素相当,且未表现出耐药性。另有部分常见具有抑菌作用的活性物质(例如,Nisin、姜辣素等),未表现出对创伤弧菌的抑制作用。经实验验证,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5种组分相互配合起到了良好的增效协同作用,在用量相当的条件下,组合物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单一组分的抑菌圈直径(p<0.05)。而在适宜配比下,增效协同作用更加显著,抑菌圈直径可达单一组分的2倍。而在同等抑菌效果下,组合物的绝对用量为单一组分的一半。并且,本发明药物采用天然食药用成分,将通过海马代谢完全,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且不会产生抗药性,也不会对海马养殖水环境造成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茶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含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成分,其中以属儿茶素类化合物的黄烷醇类含量最高,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茶多酚的抑菌谱广,对有细胞壁和无细胞壁的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龋齿链球菌以及毛霉菌、青霉菌、赤霉菌、炭疽病菌、啤酒酵母菌有抑制作用。而且,茶多酚摄入人体后对人体有很好的生理效应;能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能改进血管的渗透性能,降低血压,防止血糖升高,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与同化,还有抗癌防龋、抗机体脂质氧化和抗辐射等作用。

没食子酸:又名五倍子酸、桔酸,为3,4,5-三羟基苯甲酸,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或粉末,通常以一水合物的状态存在,是白色或微黄色针状晶体,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它以游离酸形式或形成酯类化合物存在于五倍子、茶、没食子等植物中,是植物体中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抑菌、防鍋齿等生物活性,可用于医药、有机合成和食品、农业、矿产等领域。没食子酸是多种植物的抑菌成分,对于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以及温和气单胞菌等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大蒜素:大蒜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美容化妆品的原料。大蒜具有杀菌、抑菌、抗病毒等医疗、保健功能。大蒜素是大蒜瓣和蒜精油中含硫化合物的总称,是大蒜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被誉为天然抑菌剂。蒜瓣被破碎、挤压时,由蒜氨酸与蒜苷酶接触,在磷酸吡哆醛催化下转化形成一类抑菌力最强的烯丙基二硫和三硫化物(亦称为大蒜新素)。

乳酸:广泛存在于食品特别是发酵食品中,如泡菜、腌菜、橄榄和某些肉、酸奶、奶酪及酸豆乳等发酵食品,多是采用乳酸菌种发酵所制。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益于食品保藏的代谢产物,其中乳酸及少量醋酸是其中的主要代谢产物,它可以降低自身的pH值,从而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达到抑菌和防腐效果。乳酸和乳酸盐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为“安全无毒物质(GRAS)”。乳酸和乳酸盐能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

多聚赖氨酸:是一种由人体必须氨基酸L–赖氨酸的ε–氨基和另一L–赖氨酸的α–羧基形成ε–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同聚物,是由一种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发酵产生。多聚赖氨酸为阳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分子内部有疏水性的亚甲基,外部有亲水性的羧基和氨基。在水溶液中,游离的氨基带有正电荷,而正电荷有利于多聚赖氨酸与细菌细胞表面带负电的位点结合,因此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目前,多聚赖氨酸已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业的各个领域。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或具有抗菌功能的物质进行创伤弧菌的抑菌圈实验。实验采用药物的体积为50μL。部分实验结果如表1~2:

表1常用抗生素抗创伤弧菌的效果

注:S,敏感;I,中介;R,耐药。

表2常用活性物质的抑菌圈直径(mm)

结果表明,聚赖氨酸、茶多酚、没食子酸、大蒜素和乳酸具有抑制创伤弧菌的作用,等浓度条件下,其效果与常用抗生素相当,甚至优于常用抗生素。而另一些常见具有抑菌功能的活性物质则未体现抑菌效果。

实施例2

按照表3配制组合物:

表3:组合物配方

序号 茶多酚(mg) 乳酸(mg) 大蒜素(mg) 多聚赖氨酸(mg) 没食子酸(mg) 1 27.5 45 20 60 10 2 27.5 10 20 60 10 3 5 45 20 60 10 4 50 10 10 20 10 5 27.5 80 20 60 10 6 27.5 45 20 60 10 7 50 80 30 20 10 8 5 10 30 20 10 9 5 10 30 100 10 10 50 45 20 60 10 11 27.5 45 20 60 10 12 27.5 45 20 60 10 13 50 10 30 20 10 14 50 80 10 100 10 15 50 80 30 100 10 16 50 10 30 100 10 17 27.5 45 10 60 10 18 5 80 30 20 10 19 27.5 45 20 100 10 20 50 80 10 20 10 21 5 80 30 100 10 22 5 10 10 100 10 23 27.5 45 20 60 10 24 27.5 45 20 60 10 25 5 80 10 100 10 26 50 10 10 100 10 27 27.5 45 20 20 10 28 5 10 10 20 10 29 27.5 45 30 60 10 30 27.5 45 20 60 10 31 5 80 10 20 10 32 50 20 30 80 10

将表3组合物分别溶解至1L,各取50μL进行对创伤弧菌的抑菌圈实验,每组实验重复3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结果如表4:

表4各组合物抑菌圈直径

序号 抑菌圈直径(mm) 序号 抑菌圈直径(mm) 1 22.5 17 21.5 2 22 18 20.5 3 23 19 27 4 19.5 20 21 5 23 21 27.5 6 22.5 22 26 7 21.5 23 24 8 14 24 24 9 26 25 25 10 23 26 27 11 23 27 20 12 23.5 28 15 13 19 29 21.5 14 25.5 30 23 15 26 31 19 16 26 32 26.0

结果显示,组合物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组分的效果(p<0.05),例如,第1~3、5~7、9~12、14~17、19~26、29、30、32号组方的组合物,其效果皆显著优于单一组分(p<0.05),各组分的复配起到了增效协同作用。而不当的配比,仅能维持相似的抑菌效果,甚至降低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效果最佳的组方为19号组方、第21号组方、第26号组方,其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组方。

实施例3

取健康大海马放入海马头部溃烂病原菌(创伤弧菌DC1)浓度为1×106cfu/mL的20L水体中,浸泡12h后,分别移入有效水体为70cm×50cm×50cm的玻璃缸中正常饲养和换水,连续观察30d。

实验组采用本发明组合物(分别给予第1~3、5~7、9~12、14~17、19~26、29、30、32号组方),拌于饵料投喂,1天2次,

对照组1采用等量土霉素,拌于饵料投喂,1天2次;

对照组2不采取措施,正常投喂,1天2次。

对照组2第3d开始发病,海马起初用头部摩擦假水草,或者用头部触摸水族缸壁,头顶和颈部皮肤开始发黄,然后在水缸中出现平游和倒游,开始沉底,最终头部和颈部皮肤溃烂死亡。至第15d,对照组2海马全部死亡。对照组1第8天才有发病症状,至第30d海马死亡率为50%。各实验组海马在30d养殖期间,无发病现象。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90993.1 (22)申请日 2017.05.27 (71)申请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地址 572022 海南省三亚市育才路1号海南 热带海洋学院 (72)发明人 姜芳燕 杨宁 徐小雄 冯慧敏 黄海 武耀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赵青朵 (51)Int.Cl. A61K 31/785(2006.01) A61K 31/353(2006.01) A61K 31/192(2006.01) A61K 31/19(200。

2、6.01) A61K 31/255(2006.01) A61P 17/02(2006.01) A61P 31/04(2006.01) A01K 61/13(2017.01) A23K 50/80(2016.01) A23K 20/121(2016.01) A23K 20/111(2016.01) A23K 20/142(2016.01) A23K 20/10(2016.01) (54)发明名称 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防 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 的组合物由具有抑制创伤弧菌功能的活性物质 组成, 本发明通过体外实。

3、验证明, 活性物质茶多 酚、 没食子酸、 大蒜素、 乳酸、 聚赖氨酸皆能够具 有抑制创伤弧菌的作用, 抑菌圈直径与大部分常 用抗生素相当, 且未表现出耐药性。 经实验验证,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 5种组分相互配合起到 了良好的增效协同作用, 在用量相当的条件下, 组合物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单一组分的抑菌 圈直径(p0.05)。 并且, 本发明药物采用天然食 药用成分, 将通过海马代谢完全, 无药物残留, 无 毒副作用, 且不会产生抗药性, 也不会对海马养 殖水环境造成污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CN 106983771 A 2017.07.28 CN 106983771 A 1.活性。

4、物质在制备抑制创伤弧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活性物质为茶多酚、 没食子酸、 大蒜素、 乳酸、 聚赖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2.活性物质在制备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活性物质为茶多酚、 没食子酸、 大蒜素、 乳酸、 聚赖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抑制创伤弧菌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18份; 没食子酸13份; 大蒜素15份; 乳酸16份; 聚赖氨酸2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2份; 乳酸3份; 聚赖氨酸8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5、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0.5 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3份; 乳酸8份; 聚赖氨酸10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2.75 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2份; 乳酸4.5份; 聚赖氨酸10份。 7.一种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组 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8.一种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饲料,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组 合物和海马饵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饲料,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组合物的质量-体积浓度为45mg/ L260mg/L。 10.一种海马。

6、的饲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年58月, 以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饲料饲喂 海马, 每天饲喂2次; 其余时间以未添加药物的饵料饲喂海马。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983771 A 2 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 海马作为一种名 贵的中药材, 在我国使用的历史悠久, 早在 本草纲目 等多部医药著作中就有记载。 海马因 具有极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享有 “南方人参” 之美誉, 具有温肾壮阳、 消肿散节。

7、和妇人催生 等功效。 0003 目前在热带和温带沿海的海草床、 珊瑚礁、 红树林和河口地区发现至少46个种的 海马。 2012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38种海马列入濒危物种。 作为缔约国, 我国也已 将海马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为了拯救海马这一濒危物种, 并满足市场需求, 除建立海马 自然保护区, 改善海马生存环境来保护海马自然资源外, 通过人工养殖海马是海马保护的 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自1957年以来已经开始养殖海马, 然而目前海马养殖产业在国内推广 并不是很好, 限制其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养殖技术和病害。 0004 海马养殖中, 水质、 水温、 光线、 比重及饵料等环境因子变化往。

8、往较大, 海马由于不 能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 病害发生较多, 死亡率较高。 据调查, 海南省琼海市某海马种苗繁 育基地, 从2016年5月8月, 约30个养殖池几乎全部死亡, 给该养殖基地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同一时期, 广东和福建沿海的养殖户也出现大面积死亡, 死亡率高达8090。 而引起 海马大规模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海马的头部溃烂病。 0005 海马头部溃烂病是由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导致的疾病, 目前, 针对海马 的头部溃烂病的治疗方法还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为主, 结合其他药物, 如土霉素和聚维 酮碘等, 而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 而且会影响。

9、海马健康和抗病 害能力; 药物残留不但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而且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 从天然植 物特别是药用植物中寻找纯天然抗生物药物已成为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 物。 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物质或组合物能够通过抑制创伤弧菌达到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作 用。 0007 本发明提供了活性物质在制备抑制创伤弧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8 所述活性物质为茶多酚、 没食子酸、 大蒜素、 乳酸、 聚赖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0009 本发明实施例中, 进行效果验证的菌株为: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DC。

10、1)。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活性物质在制备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 所述活性物质为茶多酚、 没食子酸、 大蒜素、 乳酸、 聚赖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2 本发明实施例中, 进行效果验证的海马为大海马。 0013 海马头部溃烂病由创伤弧菌引起, 本发明通过体外实验证明, 活性物质茶多酚、 没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6983771 A 3 食子酸、 大蒜素、 乳酸、 聚赖氨酸皆能够具有抑制创伤弧菌的作用, 抑菌圈直径与大部分常 用抗生素相当, 且未表现出耐药性。 另有部分常见具有抑菌作用的活性物质(例如, Nisin、 姜辣素等), 未表现出对创伤弧菌的抑。

11、制作用。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抑制创伤弧菌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组成; 0015 茶多酚18份; 没食子酸13份; 大蒜素15份; 乳酸16份; 聚赖氨酸210份。 0016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0.55份; 没食子酸1 份; 大蒜素18份; 乳酸13份; 聚赖氨酸210份。 0017 经实验验证,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 5种组分相互配合起到了良好的增效协同作 用, 在用量相当的条件下, 组合物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单一组分的抑菌圈直径(p0.05)。 而在适宜配比下, 增效协同作用更加显著, 抑菌圈直径可达单一组分的2倍。 。

12、0018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 蒜素2份; 乳酸3份; 聚赖氨酸8份。 0019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0.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3份; 乳酸8份; 聚赖氨酸10份。 0020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2.7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2份; 乳酸4.5份; 聚赖氨酸10份。 0021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 蒜素1份; 乳酸1份; 聚赖氨酸10份。 0022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

13、组分组成: 茶多酚0.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3份; 乳酸1份; 聚赖氨酸10份。 0023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 蒜素3份; 乳酸8份; 聚赖氨酸10份。 0024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 蒜素3份; 乳酸1份; 聚赖氨酸10份。 0025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0.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1份; 乳酸1份; 聚赖氨酸10份。 0026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 蒜素1。

14、份; 乳酸8份; 聚赖氨酸10份。 0027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2.7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2份; 乳酸4.5份; 聚赖氨酸6份。 0028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0.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2份; 乳酸4.5份; 聚赖氨酸6份。 0029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2.7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2份; 乳酸8份; 聚赖氨酸6份。 0030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 蒜素2份; 乳酸4.5份; 聚赖氨酸6份。 003。

15、1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2.7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2份; 乳酸1份; 聚赖氨酸6份。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6983771 A 4 0032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 蒜素3份; 乳酸8份; 聚赖氨酸2份。 0033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2.7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1份; 乳酸4.5份; 聚赖氨酸6份。 0034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2.7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3份; 乳酸4.5份; 聚赖。

16、氨酸6份。 0035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 蒜素1份; 乳酸8份; 聚赖氨酸2份。 0036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0.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3份; 乳酸8份; 聚赖氨酸2份。 0037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2.7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2份; 乳酸4.5份; 聚赖氨酸2份。 0038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 蒜素1份; 乳酸1份; 聚赖氨酸2份。 0039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

17、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 蒜素3份; 乳酸1份; 聚赖氨酸2份。 0040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0.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1份; 乳酸8份; 聚赖氨酸2份。 0041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0.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蒜素1份; 乳酸1份; 聚赖氨酸2份。 0042 本发明实施例中, 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茶多酚5份; 没食子酸1份; 大 蒜素3份; 乳酸1份; 聚赖氨酸2份。 0043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够用于防治由创伤弧菌引起的疾病, 尤其适用于防治海马 的头部溃烂病。 0。

18、044 本发明提供组合物用于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质量-体积浓度为45mg/L260mg/ L。 0045 本发明还提供了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和药学上 可接受的辅料。 0046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各种剂型, 以投放至饲养海马的水 体中经过口服及接触防治海马的头部溃烂病。 其剂型优选为: 粉剂、 片剂或胶囊剂。 004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饲料, 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和海 马饵料。 0048 本发明实施例中, 饲料中所述组合物的质量-体积浓度为45mg/L260mg/L。 0049 所述体积为饲料总体积, 本发明对海马饵料成分没。

19、有特殊要求, 适宜海马各阶段 自身的食性即可。 005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海马的饲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年58月, 以本发明所述的 饲料饲喂海马, 每天饲喂2次; 其余时间以未添加药物的饵料饲喂海马。 0051 本发明实验表明, 健康大海马放入海马头部溃烂病原菌浓度为1106cfu/mL的 20L水体中, 浸泡12h后, 分别移入有效水体为70cm50cm50cm的玻璃缸中正常饲养和换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6983771 A 5 水, 连续观察30d。 实验组采用本发明组合物, 拌于饵料投喂, 1天2次, 对照组1采用等量土霉 素, 拌于饵料投喂; 对照组2不采取措施,。

20、 正常投喂, 1天2次。 对照组2第3d开始发病, 海马起 初用头部摩擦假水草, 或者用头部触摸水族缸壁, 头顶和颈部皮肤开始发黄, 然后在水缸中 出现平游和倒游, 开始沉底, 最终头部和颈部皮肤溃烂死亡。 至第15d, 对照组2海马全部死 亡。 对照组1第8天才有发病症状, 至第30d海马死亡率为50。 实验组海马在30d养殖期间, 无发病现象。 0052 本发明提供了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 该组合物由具有抑制创伤弧 菌功能的活性物质组成, 本发明通过体外实验证明, 活性物质茶多酚、 没食子酸、 大蒜素、 乳 酸、 聚赖氨酸皆能够具有抑制创伤弧菌的作用, 抑菌圈直径与大部分常用抗。

21、生素相当, 且未 表现出耐药性。 另有部分常见具有抑菌作用的活性物质(例如, Nisin、 姜辣素等), 未表现出 对创伤弧菌的抑制作用。 经实验验证,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 5种组分相互配合起到了良 好的增效协同作用, 在用量相当的条件下, 组合物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单一组分的抑菌 圈直径(p0.05)。 而在适宜配比下, 增效协同作用更加显著, 抑菌圈直径可达单一组分的2 倍。 而在同等抑菌效果下, 组合物的绝对用量为单一组分的一半。 并且, 本发明药物采用天 然食药用成分, 将通过海马代谢完全, 无药物残留, 无毒副作用, 且不会产生抗药性, 也不会 对海马养殖水环境造成污染。 具体实。

22、施方式 0053 本发明提供了防治海马头部溃烂病的药物及组合物,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 文内容, 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 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 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 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 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 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0054 茶多酚: 又名茶单宁、 茶鞣质, 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 含黄烷醇类、 花色苷 类、 黄酮类、 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成分, 其中以属儿茶素类化合物的黄烷醇类含量最高, 占 茶多酚总量。

23、的60-80。 茶多酚的抑菌谱广, 对有细胞壁和无细胞壁的革兰氏阳性、 阴性 菌均有抑制作用, 其对枯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龋齿链球菌以及毛霉菌、 青霉 菌、 赤霉菌、 炭疽病菌、 啤酒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而且, 茶多酚摄入人体后对人体有很好的生 理效应; 能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 能改进血管的渗透性能, 降低血压, 防止血糖升高, 促 进维生素C的吸收与同化, 还有抗癌防龋、 抗机体脂质氧化和抗辐射等作用。 0055 没食子酸: 又名五倍子酸、 桔酸, 为3,4,5三羟基苯甲酸, 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 晶或粉末, 通常以一水合物的状态存在, 是白色或微黄色针状晶体, 是一。

24、种天然的多酚类化 合物, 它以游离酸形式或形成酯类化合物存在于五倍子、 茶、 没食子等植物中, 是植物体中 一类次生代谢产物, 具有抗氧化、 抑菌、 防鍋齿等生物活性, 可用于医药、 有机合成和食品、 农业、 矿产等领域。 没食子酸是多种植物的抑菌成分, 对于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埃希菌、 金黄 色葡萄球菌、 嗜水气单胞菌以及温和气单胞菌等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0056 大蒜素: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可作调味品、 食品添加剂、 饲料添加 剂及美容化妆品的原料。 大蒜具有杀菌、 抑菌、 抗病毒等医疗、 保健功能。 大蒜素是大蒜瓣和 蒜精油中含硫化合物的总称, 是大蒜的主要生物活性成。

25、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被誉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6983771 A 6 为天然抑菌剂。 蒜瓣被破碎、 挤压时, 由蒜氨酸与蒜苷酶接触, 在磷酸吡哆醛催化下转化形 成一类抑菌力最强的烯丙基二硫和三硫化物(亦称为大蒜新素)。 0057 乳酸: 广泛存在于食品特别是发酵食品中, 如泡菜、 腌菜、 橄榄和某些肉、 酸奶、 奶 酪及酸豆乳等发酵食品, 多是采用乳酸菌种发酵所制。 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 会产生许多有 益于食品保藏的代谢产物, 其中乳酸及少量醋酸是其中的主要代谢产物, 它可以降低自身 的pH值, 从而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达到抑菌和防腐效果。 乳酸和乳酸盐被美国食品。

26、与药 品管理局批准为 “安全无毒物质(GRAS)” 。 乳酸和乳酸盐能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 如 金黄色葡萄球菌、 蜡样芽孢杆菌、 埃希氏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 0058 多聚赖氨酸: 是一种由人体必须氨基酸L赖氨酸的 氨基和另一L赖氨酸的 羧 基形成 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同聚物, 是由一种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发酵产 生。 多聚赖氨酸为阳离子表面活性物质, 分子内部有疏水性的亚甲基, 外部有亲水性的羧基 和氨基。 在水溶液中, 游离的氨基带有正电荷, 而正电荷有利于多聚赖氨酸与细菌细胞表面 带负电的位点结合, 因此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目前, 多聚赖氨酸已。

27、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业 的各个领域。 0059 下面结合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60 实施例1 0061 将目前, 常用的抗生素或具有抗菌功能的物质进行创伤弧菌的抑菌圈实验。 实验 采用药物的体积为50 L。 部分实验结果如表12: 0062 表1常用抗生素抗创伤弧菌的效果 0063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6983771 A 7 0064 0065 注: S, 敏感; I, 中介; R, 耐药。 0066 表2常用活性物质的抑菌圈直径(mm) 0067 0068 结果表明, 聚赖氨酸、 茶多酚、 没食子酸、 大蒜素和乳酸具有抑制创伤弧菌的作用, 等浓度条件下, 其效果与。

28、常用抗生素相当, 甚至优于常用抗生素。 而另一些常见具有抑菌功 能的活性物质则未体现抑菌效果。 0069 实施例2 0070 按照表3配制组合物: 0071 表3:组合物配方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106983771 A 8 0072 序号茶多酚(mg)乳酸(mg)大蒜素(mg)多聚赖氨酸(mg)没食子酸(mg) 127.545206010 227.510206010 3545206010 45010102010 527.580206010 627.545206010 75080302010 8510302010 95103010010 105045206010 1127.5452。

29、06010 1227.545206010 135010302010 1450801010010 1550803010010 1650103010010 1727.545106010 18580302010 1927.5452010010 205080102010 215803010010 225101010010 2327.545206010 2427.545206010 255801010010 2650101010010 2727.545202010 28510102010 2927.545306010 3027.545206010 31580102010 325020308010 007。

30、3 将表3组合物分别溶解至1L, 各取50 L进行对创伤弧菌的抑菌圈实验, 每组实验重 复3次, 测量结果取平均值结果如表4: 0074 表4各组合物抑菌圈直径 0075 序号抑菌圈直径(mm)序号抑菌圈直径(mm)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6983771 A 9 122.51721.5 2221820.5 3231927 419.52021 5232127.5 622.52226 721.52324 8142424 9262525 10232627 11232720 1223.52815 13192921.5 1425.53023 15263119 16263226.0 007。

31、6 结果显示, 组合物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组分的效果(p0.05), 例如, 第13、 57、 9 12、 1417、 1926、 29、 30、 32号组方的组合物, 其效果皆显著优于单一组分(p0.05), 各 组分的复配起到了增效协同作用。 而不当的配比, 仅能维持相似的抑菌效果, 甚至降低对病 原菌的抑制作用。 效果最佳的组方为19号组方、 第21号组方、 第26号组方, 其抑菌效果显著 优于其他组方。 0077 实施例3 0078 取健康大海马放入海马头部溃烂病原菌(创伤弧菌DC1)浓度为1106cfu/mL的 20L水体中, 浸泡12h后, 分别移入有效水体为70cm50cm50cm的。

32、玻璃缸中正常饲养和换 水, 连续观察30d。 0079 实验组采用本发明组合物(分别给予第13、 57、 912、 1417、 1926、 29、 30、 32号组方), 拌于饵料投喂, 1天2次, 0080 对照组1采用等量土霉素, 拌于饵料投喂, 1天2次; 0081 对照组2不采取措施, 正常投喂, 1天2次。 0082 对照组2第3d开始发病, 海马起初用头部摩擦假水草, 或者用头部触摸水族缸壁, 头顶和颈部皮肤开始发黄, 然后在水缸中出现平游和倒游, 开始沉底, 最终头部和颈部皮肤 溃烂死亡。 至第15d, 对照组2海马全部死亡。 对照组1第8天才有发病症状, 至第30d海马死亡 率为50。 各实验组海马在30d养殖期间, 无发病现象。 0083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6983771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