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33050.7 (22)申请日 2018.05.08 (71)申请人 葛新军 地址 463616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铜钟 镇卫生院居民区012号 (72)发明人 葛畅 葛祺 王莉 葛定丽 葛新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25 代理人 蒋亮珠 (51)Int.Cl. A61K 36/8884(2006.01) A61K 36/896(2006.01) A61K 36/889(2006.01) A61K 9/70(2006.01) 。
2、A61P 29/00(2006.01) A61P 19/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应 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包括主要组分和辅助组分, 所 述的主要组分包括粗药浸膏和细药粉, 所述的辅 助组分包括基质及透皮剂, 其中, 基质: 粗药浸 膏: 细药粉的重量比例为100:10-30:5-15, 透皮 剂的加入量为基质质量的1-5。 与现有技术相 比, 本发明解决了中药的高温破坏问题, 保证了 药物的本效。 采用粗药浸膏及细药粉复合的制备 方法, 加大了药膏的载药量, 促进了药物吸收, 降 低了对皮肤。
3、的刺激, 提高了疗效。 该药膏适用于 各种稳定性骨折、 骨折不愈合或延期愈合以及急 慢性软组织损伤, 对骨折后止痛、 消肿及刺激骨 痂生长亦有较好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8295166 A 2018.07.20 CN 108295166 A 1.一种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要组分和辅助组分, 所述的主要组分 包括粗药浸膏和细药粉, 所述的辅助组分包括基质及透皮剂, 其中, 基质: 粗药浸膏: 细药粉 的重量比例为100:10-30:5-15, 透皮剂的加入量为基质质量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粗药浸膏是。
4、以植物 藤、 根、 茎之类的中药作为粗药, 经浸提、 熬制及浓缩制成粗药浸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粗药的基本配方包 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生大黄20-40份, 生枝子10-30份, 生南星10-30份, 骨碎补20-40份, 续 断20-40份, 当归40-60份, 赤芍20-40份, 川芎20-40份, 杜仲20-40份, 桑寄生20-40份, 威灵 仙20-40份, 红花40-60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粗药浸膏通过 以下方法制得: 将粗药和5-10倍质量的清水置于容器中, 浸泡30-60h。
5、后将内容物转移至铁 锅内加热, 沸腾后继续小火熬制半小时停火, 将药汁倒入准备好的缸内储存, 向铁锅内加入 适量清水对粗药残余进行重复煎熬, 对药物进行重复提取, 每次所得药汁均倒入同一个缸 内, 所得药汁自然放置3天后倒入铁锅浓缩成浸膏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细药粉的基本配方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鹿茸20-40份, 炮山甲20-40份, 自然铜40-60份, 地鳖虫10-30份, 血 竭5-15份, 三七20-40份, 乳香20-40份, 没药20-40份, 生马钱子10-30份, 将上述各组分粉碎 成100-200目的细粉混合即为细药。。
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基质是由植物油与 黄丹混合熬制而成, 为药膏中的常用材料, 用于混合粗药和细药; 所述的透皮剂也为药膏中 常用材料, 主要成分为月桂氮酮。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利用蒸汽将基质融化后, 先后加入粗药浸膏、 透皮剂及细药粉并搅拌均匀, 最后 摊涂成药膏。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用于各种稳定性 骨折、 骨折不愈合或延期愈合、 急慢性软组织受伤, 对骨折后止痛、 消肿、 刺激骨痂生长有较 好效果。 权 利 要 求 。
7、书 1/1 页 2 CN 108295166 A 2 一种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外用药物领域, 特别是一种止痛的外敷药膏, 具体涉及骨折用外敷药 膏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药膏作为一种外用中药, 原理为利用中药归经原则配成复方药, 通过各药的协同 作用发挥疗效, 主要应用于活血化瘀、 消除肿痛、 治疗疮疖等。 药膏紧贴于肌肤, 复方中的群 药可在引药带领下直达病灶, 具有较好的疗效, 被广泛应用于接骨、 颈肩腰腿痛及关节炎等 疾病。 然而, 目前用于接骨的药膏仍有一定的局陷: (1)大多采用了高温提取方法, 对热敏性 药物损伤较大, 降。
8、低了药效; (2)药膏载药量相对较小, 药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3)药物吸收 速度偏慢; (4)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药效高、 吸收 快、 对皮肤无刺激的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 其特征 在于, 包括主要组分和辅助组分, 所述的主要组分包括粗药浸膏和细药粉, 所述的辅助组分 包括基质及透皮剂, 其中, 基质: 粗药浸膏: 细药粉的重量比例为100:10-30:5-15, 透皮剂的 加入量为基质质量的1-5。 0005 进一步地。
9、, 所述的粗药浸膏是以植物藤、 根、 茎之类的中药作为粗药, 经浸提、 熬制 及浓缩制成粗药浸膏。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的粗药的基本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生大黄20-40份, 生枝 子10-30份, 生南星10-30份, 骨碎补20-40份, 续断20-40份, 当归40-60份, 赤芍20-40份, 川 芎20-40份, 杜仲20-40份, 桑寄生20-40份, 威灵仙20-40份, 红花40-60份。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的粗药浸膏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将粗药和5-10倍质量的清水置于 容器中, 浸泡30-60h后将内容物转移至铁锅内加热, 沸腾后继续小火熬制半小时停火, 。
10、将药 汁倒入准备好的缸内储存, 向铁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对粗药残余进行重复煎熬, 对药物进行 重复提取, 每次所得药汁均倒入同一个缸内, 所得药汁自然放置3天后倒入铁锅浓缩成浸膏 备用。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的细药粉的基本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鹿茸20-40份, 炮山 甲20-40份, 自然铜40-60份, 地鳖虫10-30份, 血竭5-15份, 三七20-40份, 乳香20-40份, 没药 20-40份, 生马钱子10-30份, 将上述各组分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混合即为细药。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的基质是由植物油与黄丹混合熬制而成, 为药膏中的常用材料, 用 于混合粗药。
11、和细药; 所述的透皮剂也为药膏中常用材料, 主要成分为月桂氮酮。 0010 上述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蒸 汽将基质融化后, 先后加入粗药浸膏、 透皮剂及细药粉并搅拌均匀, 最后摊涂成药膏。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295166 A 3 0011 上述骨折用外敷药膏配方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用于各种稳定性骨折、 骨折不愈合 或延期愈合、 急慢性软组织受伤, 对骨折后止痛、 消肿、 刺激骨痂生长有较好效果。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中药的高温破坏问题, 保证了药物的本效。 采用粗药浸膏及细。
12、药粉复合的制备方法, 加大了药膏的载药量, 促进了 药物吸收, 降低了对皮肤的刺激, 提高了疗效。 该药膏适用于各种稳定性骨折、 骨折不愈合 或延期愈合以及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对骨折后止痛、 消肿及刺激骨痂生长亦有较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 实施, 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 例。 0014 实施例1 0015 粗药配方: 生大黄30g, 生枝子20g, 生南星20g, 骨碎补30g, 续断30g, 当归50g, 赤芍 30g, 川芎30g, 杜仲30g, 桑寄生3。
13、0g, 威灵仙30g, 红花50g。 0016 粗药浸膏制备: 称取380g粗药2850g清水置于容器中, 浸泡45h后将内容物转移至 铁锅内加热, 沸腾后继续小火熬制半小时停火, 将药汁倒入准备好的缸内储存, 向铁锅内加 入适量清水对粗药残余进行重复煎熬(总计3次), 对药物进行重复提取, 每次所得药汁均倒 入同一个缸内。 所得药汁自然放置3天后倒入铁锅浓缩成浸膏备用。 0017 细药配方: 鹿茸30g, 炮山甲30g, 自然铜50g, 地鳖虫20g, 血竭10g, 三七30g, 乳香 30g, 没药30g, 生马钱子20g。 0018 细药粉制备: 称取250g细药, 用药碾将称取的细药碾。
14、碎并过筛, 取100-200目粒度 的细药粉备用。 0019 基质: 由植物油与黄丹混合熬制而成。 0020 透皮剂: 主要组分为月桂氮酮。 0021 药膏制备方法: 称取200g基质, 用蒸汽加热至融化后加入40g粗药浸膏搅拌均匀, 再加入6g透皮剂搅拌均匀, 最后加入20g细药粉搅拌均匀, 滩涂成药膏。 0022 本实施例药膏对骨折愈合具有较好疗效。 0023 实施例2 0024 粗药配方: 生大黄20g, 生枝子10g, 生南星10g, 骨碎补20g, 续断20g, 当归40g, 赤芍 20g, 川芎20g, 杜仲20g, 桑寄生20g, 威灵仙20g, 红花40g。 0025 粗药浸膏。
15、制备: 称取500g粗药2500g清水置于容器中, 浸泡30h后将内容物转移至 铁锅内加热, 沸腾后继续小火熬制半小时停火, 将药汁倒入准备好的缸内储存, 向铁锅内加 入适量清水对粗药残余进行重复煎熬(总计3次), 对药物进行重复提取, 每次所得药汁均倒 入同一个缸内。 所得药汁自然放置3天后倒入铁锅浓缩成浸膏备用。 0026 细药配方: 鹿茸20g, 炮山甲20g, 自然铜40g, 地鳖虫10g, 血竭5g, 三七20g, 乳香 20g, 没药20g, 生马钱子10g。 0027 细药粉制备: 称取600g细药, 用药碾将称取的细药碾碎并过筛, 取100-200目粒度 的细药粉备用。 002。
16、8 基质: 由植物油与黄丹混合熬制而成, 为本领域的常用材料。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295166 A 4 0029 透皮剂: 由月桂氮酮、 肉桂油对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为本领域的常用 材料。 0030 药膏制备方法: 称取100g基质, 用蒸汽加热至融化后加入10g粗药浸膏搅拌均匀, 再加入1g透皮剂搅拌均匀, 最后加入5g细药粉搅拌均匀, 滩涂成药膏。 0031 本实施例药膏对各种稳定性骨折、 骨折不愈合或延期愈合、 急慢性软组织受伤等 病症的治疗, 对骨折后止痛、 消肿、 刺激骨痂生长亦有较好效果。 0032 实施例3 0033 粗药配方: 生大黄40g, 。
17、生枝子30g, 生南星30g, 骨碎补40g, 续断40g, 当归60g, 赤芍 40g, 川芎40g, 杜仲40g, 桑寄生40g, 威灵仙40g, 红花60g。 0034 粗药浸膏制备: 称取500g粗药5000g清水置于容器中, 浸泡60h后将内容物转移至 铁锅内加热, 沸腾后继续小火熬制半小时停火, 将药汁倒入准备好的缸内储存, 向铁锅内加 入适量清水对粗药残余进行重复煎熬(总计3次), 对药物进行重复提取, 每次所得药汁均倒 入同一个缸内。 所得药汁自然放置3天后倒入铁锅浓缩成浸膏备用。 0035 细药配方: 鹿茸40g, 炮山甲40g, 自然铜60g, 地鳖虫30g, 血竭15g,。
18、 三七40g, 乳香 40g, 没药40g, 生马钱子30g。 0036 细药粉制备: 称取600g细药, 用药碾将称取的细药碾碎并过筛, 取100-200目粒度 的细药粉备用。 0037 基质: 由植物油与黄丹混合熬制而成, 为本领域的常用材料。 0038 透皮剂: 由月桂氮酮、 肉桂油对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为本领域的常用 材料。 0039 药膏制备方法: 称取100g基质, 用蒸汽加热至融化后加入30g粗药浸膏搅拌均匀, 再加入5g透皮剂搅拌均匀, 最后加入15g细药粉搅拌均匀, 滩涂成药膏。 0040 本实施例药膏对各种稳定性骨折、 骨折不愈合或延期愈合、 急慢性软组织受伤等 病症的治疗, 对骨折后止痛、 消肿、 刺激骨痂生长亦有较好效果。 0041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说明及实施例。 通过上述说明及实施例, 相关人员完全可以 在不偏离本发明所述思想基础上进行变更及修改, 此类变更及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 求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29516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