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231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31 CN 103223110 A *CN103223110A* (21)申请号 201310177921.0 (22)申请日 2013.04.30 A61K 36/8969(2006.01) A61P 15/02(2006.01) A61P 17/04(2006.01) A61P 31/10(2006.01) A61P 33/02(2006.01) A61K 35/24(2006.01) (71)申请人 布焕景 地址 252300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南环路 318 号 4 号楼 5 单元 102 室 (72。
2、)发明人 布焕景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 用中药组合物, 它是由下述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 胡黄连、 火炭母、 薯莨、 千里光、 水杨梅、 辣蓼、 水翁 叶、 五灵脂、 朱砂根、 盐霜柏、 黄芪、 当归、 黄精、 补 骨脂、 菟丝子、 四叶参、 飞来参叶、 山茱萸、 五味子、 乌梅、 石榴皮、 锡叶藤茎叶、 酢浆草、 山竹子、 马樱 丹枝叶、 吴茱萸、 丁香、 薄荷。本发明的优点是 : 治 疗妇女外阴瘙痒症效果显著, 无毒无副作用, 无刺 激, 使用方便, 有效率 100, 治愈率 96。 。
3、(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23110 A CN 103223110 A *CN103223110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由下述重量的中药 原料配制而成的, 胡黄连 150 克、 火炭母 150 克、 薯莨 150 克、 千里光 160 克、 水杨梅 150 克、 辣蓼 120 克、 水翁叶 200 克、 五灵脂 100 克、 朱砂根 120 克、 盐霜柏 120 克、 黄芪 。
4、120 克、 当归 120 克、 黄精 120 克、 补骨脂 120 克、 菟丝子 120 克、 四叶参 120 克、 飞来参叶 120 克、 山茱萸 100 克、 五味子 120 克、 乌梅 120 克、 石榴皮 120 克、 锡叶藤茎叶 200 克、 酢浆草 120 克、 山竹 子 120 克、 马樱丹枝叶 200、 吴茱萸 120 克、 丁香 120 克、 薄荷 120 克。 它的制备方法是 : 将胡黄连 150 克、 火炭母 150 克、 薯莨 150 克、 千里光 160 克、 水杨梅 150 克、 辣蓼 120 克、 水翁叶 200 克、 五灵脂 100 克、 朱砂根 120 克、。
5、 盐霜柏 120 克、 黄芪 120 克、 当归120克、 黄精120克、 补骨脂120克、 菟丝子120克、 四叶参120克、 飞来参叶120克、 山茱萸 100 克、 五味子 120 克、 乌梅 120 克、 石榴皮 120 克、 锡叶藤茎叶 200 克、 酢浆草 120 克、 山竹子120克、 马樱丹枝叶200、 吴茱萸120克、 丁香120克放在砂锅内, 然后倒水过药面 高 3 厘米浸泡 20 分钟把水倒掉, 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 5 厘米, 盖上砂锅盖用武火 熬开, 再改用文火熬 30 分钟, 再把薄荷 120 克迅速倒进正在熬着的砂锅内, 盖上砂锅盖, 再 熬15分钟把药液倒。
6、出, 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3厘米, 盖上砂锅盖用武火熬开, 再改 用文火熬 30 分钟把熬的药液和第一次熬的药液一块倒进砂锅内, 用中火熬药液至稀糊时, 改用文火熬成药膏倒出阴干或用烘箱烘干, 烘箱的温度在 45-55之间, 然后将干药膏粉碎 过 300 目筛既得的药粉, 将药粉收瓶备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23110 A 2 1/6 页 3 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纯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妇女外阴瘙痒现代医学认为主要由阴道滴虫, 念珠。
7、菌感染, 外阴湿疹, 外阴白斑症 等引起。中医理论认为, 妇女外阴瘙多由脾虚湿胜, 湿热藴结 ; 或肝脾亏损, 冲任不调, 兼湿 热下注、 或肝火湿热下注 ; 或血燥生热 ; 或洗涤不洁, 以致感染虫邪, 寄生阴道, 侵扰阴部, 或阴部肌肤失养所致阴痒。主要症状 : 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 坐立不安或疼痛, 白带量 多伴有色呈淡黄色。 并伴有口苦咽干, 食少纳呆, 苔薄、 黄, 便秘, 外阴部皮肤肥厚, 色呈紫褐 色或灰白色, 心烦失眠, 脉细数或脉滑数。目前, 现代医学主要内服甲硝唑 ; 伊曲康唑 ; 外用 1 5000 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 或用克霉唑栓剂, 虽然有效果, 治愈慢, 低。
8、, 易复发 ; 传统 医学多用如用 “龙胆泻肝汤” 兰室秘藏 或用 “萆薢渗湿汤 ( 高秉钧 疡科心得集 ) 或外 用中药如 : 苦参、 百部、 地肤子、 蛇床子、 秦皮、 枯矾、 硫磺、 龙胆草、 紫草、 白鲜皮、 土荆皮、 土 槿皮、 冰片、 山竹子等熏洗, 或用 “苦参汤” 疡科心得集 治疗, 其治疗效果不理想, 具有治 愈慢, 低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效果显著, 治疗迅速, 无毒 副作用, 无刺激, 使用方便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效果显著, 无毒无副作用, 无刺 激, 使用方便的外用中药组。
9、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由下述重量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 胡黄连 150 克、 火炭母 150 克、 薯莨 150克、 千里光160克、 水杨梅150克、 辣蓼120克、 水翁叶200克、 五灵脂100克、 朱砂根120 克、 盐霜柏120克、 黄芪120克、 当归120克、 黄精120克、 补骨脂120克、 菟丝子120克、 四叶 参 120 克、 飞来参叶 120 克、 山茱萸 100 克、 五味子 120 克、 乌梅 120 克、 石榴皮 120 克、 锡叶 藤茎叶 200 克、 酢浆草 。
10、120 克、 山竹子 120 克、 马樱丹枝叶 200、 吴茱萸 120 克、 丁香 120 克、 薄荷 120 克。 0005 它的制备方法是 : 将胡黄连 150 克、 火炭母 150 克、 薯莨 150 克、 千里光 160 克、 水 杨梅 150 克、 辣蓼 120 克、 水翁叶 200 克、 五灵脂 100 克、 朱砂根 120 克、 盐霜柏 120 克、 黄 芪 120 克、 当归 120 克、 黄精 120 克、 补骨脂 120 克、 菟丝子 120 克、 四叶参 120 克、 飞来参叶 120 克、 山茱萸 100 克、 五味子 120 克、 乌梅 120 克、 石榴皮 120。
11、 克、 锡叶藤茎叶 200 克、 酢浆 草 120 克、 山竹子 120 克、 马樱丹枝叶 200、 吴茱萸 120 克、 丁香 120 克放在砂锅内, 然后倒 水过药面高 3 厘米浸泡 20 分钟把水倒掉, 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 5 厘米, 盖上砂锅 盖用武火熬开, 再改用文火熬30分钟, 再把薄荷120克迅速倒进正在熬着的砂锅内, 盖上砂 锅盖, 再熬15分钟把药液倒出, 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3厘米, 盖上砂锅盖用武火熬 说 明 书 CN 103223110 A 3 2/6 页 4 开, 再改用文火熬 30 分钟把熬的药液和第一次熬的药液一块倒进砂锅内, 用中火熬药液至 稀糊时。
12、, 改用文火熬成药膏倒出阴干或用烘箱烘干, 烘箱的温度在 45-55之间, 然后将干 药膏粉碎过 300 目筛既得的药粉, 将药粉收瓶备用。 0006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燥湿, 解毒杀菌、 消炎止痛, 活血消肿, 收敛润燥, 杀菌止痒的 功效。 0007 本发明药物适用于妇女外阴瘙痒症所致的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 坐立不安或 疼痛, 白带量多伴有色呈淡黄色。 并伴有口苦咽干, 食少纳呆, 苔薄、 黄, 便秘, 外阴部皮肤肥 厚, 色呈紫褐色或灰白色, 心烦失眠, 脉细数或脉滑数。 0008 使用方法 : 首先用温开水冲洗阴道和洗净外阴部, 然后取 20 克药粉, 加温开水 3000 毫升并摇。
13、晃使药粉充分化开, 首先留取 1000 毫升药水, 然后取 200 毫升药水灌到阴道 冲洗器里边, 进行冲洗阴道并保留 5 分钟, 再用剩余的 2000 毫升药水用手洗外阴部 30 分 钟, 一日 2 次, 早、 晚各一次。 0009 治疗疗程 : 5天为1个疗程, 轻者1个疗程可治愈, 重者, 2-3个疗程可治愈, 治愈后 不易复发。 0010 治疗效果 : 有效率 100, 治愈率 96。 0011 说明 : 所述的取 20 克药粉, 加温开水 3000 毫升化开的药水除去留取的 1000 毫升 药水外, 剩余的 2000 毫升的药水可连续用 1 个疗程, 每次用都要把药水温热不凉即可。留。
14、 取的 1000 毫升的药水可用 1 个疗程, 每次用 200 毫升药水, 连用 5 次。阴道冲洗器每次用 的 200 毫升的药水都要倒掉, 不再用第二次。 0012 本发明药物机理如下 : 0013 胡黄连 : 味苦, 性寒。入心、 肝、 脾经。具有清热燥湿, 杀虫消疳, 除阴分热。现代医 学研究发现, 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参考 中药方药学, 广东中医学院编, 广东人民出版 社, 1973 年 6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 见 137 页 0014 火炭母 : 味微苦、 微酸, 性寒。具有清肺利咽, 清热利湿, 清热退翳膜的功效。本品 煎水外洗, 治皮肤湿疹, 霉菌性阴道炎皮炎, 湿疹。
15、之类。( 同上, 见 142-143 页 ) 0015 薯莨 : 味微苦、 涩, 性微寒。具有止血, 止痛的功效。( 同上, 见 541 页 ) 0016 千里光 : 味微苦, 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 清肝明目, 抗钩端螺旋体, 清热止带的功 效。本品外用治滴虫性阴道炎, 有较好疗效。( 同上, 见 186-187 页 ) 0017 水杨梅 : 味苦、 涩, 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 祛瘀止痛的功效。本品可用于滴虫性阴 道炎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本品对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 滴虫的抑制作用更 强。( 同上, 见 197-198 页 ) 0018 辣蓼全草 : 味苦、 辛, 性。
16、微寒。具有清热利湿, 杀虫止痒的功效。用治皮炎、 湿疹、 皮 癣。( 同上, 见 202-203 页 ) 0019 水翁叶 : 味苦、 涩, 性寒。气芳香。具有清热解毒, 祛湿止痒。煎水外洗用于皮肤瘙 痒、 皮炎、 湿疹、 脚癣。( 同上, 见 206-207 页 ) 0020 五灵脂 : 味甘, 性温。气燥。入肝经。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对多种 皮肤真菌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同上, 见 552 页 ) 0021 朱砂根 : 味苦、 辛, 性寒。具有活血祛瘀止痛, 清热利咽的功效。对细菌有抑制作 用。( 同上, 见 569-570 页 ) 说 明 书 CN 103223110 A 。
17、4 3/6 页 5 0022 盐霜柏 : 味咸、 酸, 性微寒。具有祛瘀生新, 续筋接骨, 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的功效。 ( 同上, 见 572 页 ) 0023 黄芪 : 味甘, 性微温。入脾、 肺经。具有补脾益气, 固表止汗, 益气升阳, 利水退肿。 托疮排脓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同上, 见 597-598 页 ) 0024 当归 : 味甘、 辛、 苦, 性温。入肝、 脾、 心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 效。现代医学研究对细菌有抑制作用。( 同上, 见 611-612 页 ) 0025 黄精 : 味甘, 性平。入脾、 肺经。具有补脾, 益精, 润肺的功效。。
18、现代医学研究对细 菌和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同上, 见 614 页 ) 0026 补骨脂 : 味辛、 苦, 性温。入肾经。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外用可治疗白癜风、 牛皮 癣。( 同上, 见 623 页 ) 0027 菟丝子 : 味甘、 微辛, 性微温。入肝、 肾经。具有补肝肾, 益精血的功效。外用可治 疗白癜风。( 同上, 见 627 页 ) 0028 四叶参 : 味甘, 性平。具有养阴润燥, 排脓解毒的功效。用于痈疮肿毒。( 同上, 见 641 页 ) 0029 飞来参叶 : 味甘, 性平。具有凉血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疖肿。( 同上, 见 642 页 ) 0030 山茱萸 : 味酸、 涩,。
19、 性微温。入肝、 肾经。具有固肾涩精, 敛汗固脱的功效。现代医 学研究对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同上, 见 665-666 页 ) 0031 五味子 : 味酸, 性温。入肺、 肾经。具有敛肺止咳, 涩, 止泻, 敛汗的功效。现代医学 研究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同上, 见 666-667 页 ) 0032 乌梅 : 味酸、 涩, 性平。入肝、 脾、 肺、 大肠经。具有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生津止渴, 安蛔止痛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对多种细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同上, 见 672 页 ) 0033 石榴皮 : 味酸、 涩, 性温。有毒。入肝、 胃、 大肠经。具有收敛止泻, 杀。
20、虫的功效。现 代医学研究对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同上, 见 677 页 ) 0034 锡叶藤茎叶 : 味涩, 性寒。具有涩肠止泻, 消痞积的功效。可治皮肤瘙痒。( 同上, 见 679-680 页 ) 0035 酢浆草 : 味酸, 性微寒。具有清心安神, 清热解毒, 降火清肝的功效。可用于疮痈疥 癣。( 同上, 见 709 页 ) 0036 山竹子 : 味苦、 涩, 性凉。 具有清热解毒, 收敛止泻的功效。 对细菌有抑制作用。 (同 上, 见 755-756 页 ) 0037 马樱丹枝叶 : 味苦、 甘, 性凉。有小毒。具有解毒止痒的功效。用于皮疹、 湿疹、 皮 肤瘙痒、 疥癣等。( 同。
21、上, 见 760-761 页 ) 0038 吴茱萸 : 味辛、 苦、 性热。入肝、 胃、 脾、 肾经。具有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的功效。现 代医学研究, 本品对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同上, 见 238-239 页 ) 0039 丁香 : 味辛, 性温。入肺、 胃、 肾经。具有温中降逆, 温肾助阳的功效。现代医学研 究, 本品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同上, 见 240-241 页 ) 0040 薄荷 : 味辛、 性凉。气清香。入肺、 肝经。具有疏散风热, 清头目, 利咽喉, 透疹, 疏 肝解郁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 外用能使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并使局部发。
22、生清凉感, 同时能 麻痹神经末梢, 故能有消炎止痛止痒作用。( 同上, 见 83-84 页 ) 0041 本发明的用胡黄连、 火炭母、 水杨梅、 水翁叶、 盐霜柏、 酢浆草、 山竹子、 千里光清热 说 明 书 CN 103223110 A 5 4/6 页 6 燥湿, 解毒杀菌止痒为君 ; 用薯莨、 辣蓼、 朱砂根、 四叶参、 五灵脂、 飞来参叶、 马樱丹枝叶清 热利湿, 活血消肿止痛, 杀菌止痒为臣 ; 用黄芪、 当归、 黄精、 补骨脂、 菟丝子、 山茱萸、 五味 子、 乌梅、 石榴皮、 锡叶藤茎叶、 吴茱萸、 丁香收敛润燥, 杀菌止痒为佐 ; 用薄荷增强胡黄连、 火炭母、 水杨梅、 水翁叶、。
23、 盐霜柏、 酢浆草、 山竹子、 千里光清热燥湿, 解毒消炎止痛, 杀菌止 痒的作用为使。薄荷有一种清凉作用, 使皮肤有一种清凉和舒服感觉。诸药相合, 相得益 彰, 具有清热燥湿, 解毒杀菌、 消炎止痛, 活血消肿, 收敛润燥, 杀菌止痒的作用, 故能迅速治 愈妇女阴部瘙痒症的作用。 0042 中医理论认为, 妇女外阴瘙痒症多由脾虚湿胜, 湿热藴结 ; 或肝脾亏损, 冲任不调, 兼湿热下注、 或肝火湿热下注 ; 或血燥生热 ; 或洗涤不洁, 以致感染虫邪, 寄生阴道, 侵扰阴 部, 或阴部肌肤失养所致阴痒。 故症见 : 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 坐立不安或疼痛, 白带量 多伴有色呈淡黄色。 并伴。
24、有口苦咽干, 食少纳呆, 苔薄、 黄, 便秘, 外阴部皮肤肥厚, 色呈紫褐 色或灰白色, 心烦失眠, 脉细数或脉滑数。 治宜清热燥湿, 解毒杀菌、 消炎止痛, 活血消肿, 收 敛润燥, 杀菌止痒, 方能迅速治愈妇女外阴瘙痒症。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实施例 : 取胡黄连 150 克、 火炭母 150 克、 薯莨 150 克、 千里光 160 克、 水杨梅 150 克、 辣蓼 120 克、 水翁叶 200 克、 五灵脂 100 克、 朱砂根 120 克、 盐霜柏 120 克、 黄芪 120 克、 当归 120 克、 黄精 120 克、 补骨脂 120 克、 菟丝子 120 克、 四叶参 120。
25、 克、 飞来参叶 120 克、 山 茱萸 100 克、 五味子 120 克、 乌梅 120 克、 石榴皮 120 克、 锡叶藤茎叶 200 克、 酢浆草 120 克、 山竹子 120 克、 马樱丹枝叶 200、 吴茱萸 120 克、 丁香 120 克、 薄荷 120 克。 0044 它的制备方法是 : 将胡黄连 150 克、 火炭母 150 克、 薯莨 150 克、 千里光 160 克、 水 杨梅 150 克、 辣蓼 120 克、 水翁叶 200 克、 五灵脂 100 克、 朱砂根 120 克、 盐霜柏 120 克、 黄 芪 120 克、 当归 120 克、 黄精 120 克、 补骨脂 120。
26、 克、 菟丝子 120 克、 四叶参 120 克、 飞来参叶 120 克、 山茱萸 100 克、 五味子 120 克、 乌梅 120 克、 石榴皮 120 克、 锡叶藤茎叶 200 克、 酢浆 草 120 克、 山竹子 120 克、 马樱丹枝叶 200、 吴茱萸 120 克、 丁香 120 克放在砂锅内, 然后倒 水过药面高 3 厘米浸泡 20 分钟把水倒掉, 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 5 厘米, 盖上砂锅 盖用武火熬开, 再改用文火熬30分钟, 再把薄荷120克迅速倒进正在熬着的砂锅内, 盖上砂 锅盖, 再熬15分钟把药液倒出, 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3厘米, 盖上砂锅盖用武火熬 开,。
27、 再改用文火熬 30 分钟把熬的药液和第一次熬的药液一块倒进砂锅内, 用中火熬药液至 稀糊时, 改用文火熬成药膏倒出阴干或用烘箱烘干, 烘箱的温度在 45-55之间, 然后将干 药膏粉碎过 300 目筛既得的药粉, 将药粉收瓶备用。 0045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燥湿, 解毒杀菌、 消炎止痛, 活血消肿, 收敛润燥, 杀菌止痒的 功效。 0046 本发明药物适用于妇女外阴瘙痒症所致的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 坐立不安或 疼痛, 白带量多伴有色呈淡黄色。 并伴有口苦咽干, 食少纳呆, 苔薄、 黄, 便秘, 外阴部皮肤肥 厚, 色呈紫褐色或灰白色, 心烦失眠, 脉细数或脉滑数。 0047 使用方法 。
28、: 首先用温开水冲洗阴道和洗净外阴部, 然后取 20 克药粉, 加温开水 3000 毫升并摇晃使药粉充分化开, 首先留取 1000 毫升药水, 然后取 200 毫升药水灌到阴道 冲洗器里边, 进行冲洗阴道并保留 5 分钟, 再用剩余的 2000 毫升药水用手洗外阴部 30 分 说 明 书 CN 103223110 A 6 5/6 页 7 钟, 一日 2 次, 早、 晚各一次。 0048 治疗疗程 : 5天为1个疗程, 轻者1个疗程可治愈, 重者, 2-3个疗程可治愈, 治愈后 不易复发。 0049 治疗效果 : 有效率 100, 治愈率 96。 0050 说明 : 所述的取 20 克药粉, 加。
29、温开水 3000 毫升化开的药水除去留取的 1000 毫升 药水外, 剩余的 2000 毫升的药水可连续用 1 个疗程, 每次用都要把药水温热不凉即可。留 取的 1000 毫升的药水可用 1 个疗程, 每次用 200 毫升药水, 连用 5 次。阴道冲洗器每次用 的 200 毫升的药水都要倒掉, 不再用第二次。 0051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 将临床诊断为 400 例患妇女外阴瘙痒的患者, 年龄在 32-70 岁, 经化验检验, 其中的患湿疹的 200 例, 患念珠菌的 80 例, 患滴虫的 120 例, 其主要 症状 : 外阴部及阴道内、 阴道口奇痒难忍, 坐立不安或疼痛, 白带量多伴有色。
30、呈淡黄色, 外阴 部皮肤肥厚, 色呈紫褐色或灰白色, 心烦失眠, 苔薄, 脉细数或脉滑数。 把这妇女外阴瘙痒症 的患者 400 例患者平均分给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分给 200 例, 其中, 其中湿疹的 100 例, 患念珠菌的 40 例, 患滴虫的 60 例, 试验组分给 200 例, 其中, 其中湿疹的 100 例, 患念珠菌 的 40 例, 患滴虫的 60 例, 立档留查和追踪调查加以统计对比。对照组用苦参汤 疡科心得 集 煎洗, 一日洗一次, 每次洗 30 分钟, 5 天为一个疗程, 共治 3 个疗程 ; 试验组用本发明药 物治疗方法治疗, 5 天为一个疗程, 共治 3 个疗程 ; 。
31、皆以经化验检查, 滴虫、 患念珠菌均为阴 性, 症状 : 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 坐立不安或疼痛, 白带量多伴有色呈淡黄色, 外阴部皮 肤肥厚, 色呈紫褐色或灰白色, 心烦失眠, 苔薄, 脉细数或脉滑数减轻且为有效 ; 皆以经化验 检查, 滴虫、 患念珠菌均为阴性, 症状 : 外阴部及阴道内奇痒难忍, 坐立不安或疼痛, 白带量 多伴有色呈淡黄色, 外阴部皮肤肥厚, 色呈紫褐色或灰白色, 心烦失眠, 苔薄, 脉细数或脉滑 数全部消失为痊愈。统计结果如下 : 0052 对照组疗效情况 : 用苦参汤 疡科心得集 治疗的患念珠菌的40例, 2天见效, 5-15 天治愈, 有效 36 例, 治愈 32。
32、 例, 有效率 90, 治愈率 80 ; 患湿疹的 100 例 2 天见效, 5-15 天治愈, 有效 86 例, 治愈 75 例, 有效率 86, 治愈率 75 ; 患滴虫的 60 例, 2 天见效, 5-15 天治愈, 有效 52 例, 治愈 42 例, 有效率 86.6, 治愈率 70。总有效率 87.5, 总治愈率 75。 0053 试验组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的患念珠菌的40例, 1天见效, 3-12天治愈, 有 效 40 例, 治愈 38 例, 有效率 100, 治愈率 95 ; 患湿疹的 100 例, 1 天见效, 3-12 天治愈, 有效 100 例, 治愈 98 例, 有效。
33、率 100, 治愈率 98 ; 患滴虫的 60 例, 1 天见效, 3-12 天治 愈, 有效 60 例, 治愈 58 例, 有效率 100, 治愈率 96.6 ; 总有效率 100, 总治愈率 96。 0054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效果优于苦参汤治疗妇女外阴 瘙痒症的效果。 0055 典型病例 : 杨某某, 女, 53 岁, 干部, 于 2000 年 10 月 21 日上午来诊, 自述, 得外阴 瘙痒症有十几年了, 外阴及阴道内痒痒的坐不着, 痒痒的心烦, 有时用手抓破疼痛, 有时失 眠, 白带量多, 外阴部皮肤增厚, 经阳谷县人民医院和聊城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外阴部湿疹,。
34、 曾经用过肤轻松软膏、 用中药洗过, 就是不好。症见 : 白带量多色呈淡黄色, 外阴部皮肤肥 厚, 大小阴唇肥厚, 外阴皮肤色呈紫褐色, 苔薄, 脉滑数, 经化验检查, 无滴虫和念珠菌感染, 临床诊断为外阴瘙痒症, 咐其停用一切药物, 并买 3 个新内裤, 用完 1 剂药换一个新内裤, 说 明 书 CN 103223110 A 7 6/6 页 8 内裤不要和其它衣服在一块洗, 洗内裤时用开水煮 10 分钟或用碘伏、 巴氏消毒液进行消毒 10 分钟, 拿本发明药物 60 克药粉, 每次用 20 克药粉, 每个疗程 5 天, 按本发明药物使用方 法使用, 治疗 3 个疗程后再来, 3 个疗程后又诊, 自述, 一切症状全部消失, 没有任何不适, 症 见 : 外阴部皮肤已恢复正常, 为防复发, 又拿本发明药物 20 克药粉, 仍按本发明药物使用方 法使用, 并治疗一个疗程, 随访至今未复发。 说 明 书 CN 103223110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