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西医上,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西医上,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产生,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现有技术中,使用西药对肺炎以及哮喘进行治疗时一般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等药物,抗生素和激素类等药物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是副作用大,且难以根治,停止用药后容易复发。
中医上,肺炎可归于喘病,哮喘(本发明指支气管哮喘)可归于哮病,但现有中药中对治疗肺炎及哮喘的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装置,使用本发明的中药水剂后,见效快、无副作用,且可以根治。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桑皮1-15份、地骨皮1-10份、黄芩1-10份、防风1-10份、北杏1-10份、川贝1-10份、槟榔1-15份、白芥子1-10份、苏子1-10份、莱菔子1-10份、葶苈子1-10份、牛子1-10份、甘草1-10份。
进一步地,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皮 2-7份、地骨皮2-6份、黄芩2-8份、防风2-5份、北杏2-5份、川贝2-5份、槟榔2-7份、白芥子2-5份、苏子2-6份、莱菔子2-6份、葶苈子2-6份、牛子2-6份、甘草2-7份。
进一步地,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皮2.5-5份、地骨皮2.5-4份、黄芩2.5-4份、防风2.5-4份、北杏2.5-4份、川贝2.5-4份、槟榔2.5-5份、白芥子2.5-4份、苏子2.5-4份、莱菔子2.5-4份、葶苈子2.5-4份、牛子2.5-4份、甘草2.5-4份。
进一步地,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皮4.5份、地骨皮3份、黄芩3份、防风3份、北杏3份、川贝3份、槟榔4.5份、白芥子3份、苏子3份、莱菔子3份、葶苈子3份、牛子3份、甘草3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制备上述任意一项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秤取所述原料,将所述原料洗净后放入制备装置中,蒸汽加热15-20min;
将蒸汽加热过的原料放入沸水中加热15-30min;
在所述沸水中挤压所述原料后,将所述沸水倒出,即为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水剂。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在蒸汽加热18min,所述原料在沸水中加热20min。
进一步地,所述将原料放入沸水中加热15-30min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沸水加热5-8min后,移至蒸汽加热5-8min,交替加热3-6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上述任意一项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的制备方法的制备装置,包括壶体、壶盖与伸缩组件;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与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面固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伸缩杆固接的一面的周缘向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方向延伸出限位壁;
所述壶盖设置有伸缩孔,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壶体内,所述伸缩孔配合所述伸缩杆使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壶体内的底部到所述壶盖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容纳框,所述容纳框设有容纳空间,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连接所述容纳框,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容纳空间对应的两端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定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 述壶体内,所述定时器设于所述控制器上,所述定时器与温度传感器分别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外部的加热装置对所述制备装置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壶盖与伸缩组件为陶瓷或食品级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的原料及原料配比制备的中药水剂可以治疗多种病因引起的肺炎以及哮喘,治愈后不会复发,对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对其他年龄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较为突出,并且,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使用本发明特制的制备装置后,提高了药效与制备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制备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用于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的制备方法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用于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的制备方法的制备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皮1-15份、地骨皮1-10份、黄芩1-10份、防风1-10份、北杏1-10份、川贝1-10份、槟榔1-15份、白芥子1-10份、苏子1-10份、莱菔子1-10份、葶苈子1-10份、牛子1-10份、甘草1-10份。
制备方法:
S10、秤取原料洗净后放入制备装置中,蒸汽加热15-20min;
S20、将蒸汽加热过的原料放入沸水中加热15-30min;
S30、在沸水中挤压所述原料后,将沸水倒出,即为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水剂。
在本实施例中,桑皮:原名桑根白皮。主治肺热喘咳,水饮停肺,胀满喘急,尤善泻肺火而平喘咳,治肺热咳喘,痰稠而黄。
地骨皮(Cortex Lycii):又名枸杞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是枸杞的根皮。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宅旁向阳干燥处。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主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本名“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
防风: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淡黄桂冠色,根斜上升,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稍抱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北杏:北杏,泛指生长在我国北方的杏,通常说的北杏是指北杏仁,也叫苦杏仁。具有降肺气、止咳喘之功效。
川贝: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具有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具有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之功效。
白芥子:别名辣菜子,拉丁文名Semen sinapis。一年或二年生植物,十字花科,呈球形,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种皮薄而脆,有油性。无臭,味辛辣。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痰饮咳喘。
苏子:又名荏、紫苏、苏、白苏、桂荏、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 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聋耳麻、孜珠、兴帕夏噶(藏语)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主要用于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之功效,主治痰壅喘咳。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葶苈属植物葶苈Drabanemorosa L.、独行菜属琴叶葶苈Lepidiumvirginicum L.和播娘蒿属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exPrantl的种子。具有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热逐邪之功效。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亦治痈疽恶疮,瘰疬结核。
牛子:牛蒡子的别名,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学名: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
甘草(学名:Glycyrrhizauralensis 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之功效。
在本实施例中,药品在沸水中煎制时,先用水蒸汽加热,水蒸气加热后再放入沸水中煎制,一次煎制,就能使原料的药效基本发挥出来,无需进行二次煎制,还可以缩短煎制的时间,并且煎制前无需进行浸泡步骤使原料煎制时更好地发挥药效,煎制时,水的份量与一般的中药煎制时份量相当即可,小儿服用的可适量减少。可以理解本发明的中药水剂经过提取等加工后,可以制作成粉剂等常用药品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主要是通过清肺热、消炎、祛风、解毒、降气、止咳的原理治疗肺炎及哮喘,故用地骨皮、白芥子、苏子、葶苈子、桑皮清肺热,用防风、牛子、黄芩祛风,用槟榔解毒杀菌,用莱菔子降气,用北杏、川贝止咳,黄芩有消炎去除肝火的疗效,甘草用于调节各个原料的药性,使得药性发挥得更好。
使用本发明的原料及原料配比制备的中药水剂可以治疗多种病因引起的肺炎以及哮喘,治愈后不会复发,对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对其他年龄 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较为突出,并且,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使用本发明特制的制备装置后,提高了药效与制备的效率。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皮1g、地骨皮1g、黄芩1g、防风1g、北杏1g、川贝1g、槟榔1g、白芥子1g、苏子1g、莱菔子1g、葶苈子1g、牛子1g、甘草1g。
制备方法:
S11、秤取原料洗净后放入制备装置中,蒸汽加热15min;
S21、将蒸汽加热过的原料放入沸水中加热15min;
S31、在沸水中挤压所述原料后,将沸水倒出,即为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水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皮15g、地骨皮10g、黄芩10g、防风10g、北杏10g、川贝10g、槟榔15g、白芥子10g、苏子10g、莱菔子10g、葶苈子10g、牛子10g、甘草10g。
制备方法:
S12、秤取原料洗净后放入制备装置中,蒸汽加热20min;
S22、将蒸汽加热过的原料放入沸水中加热30min;
S32、在沸水中挤压所述原料后,将沸水倒出,即为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水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皮4.5g、地骨皮3g、黄芩3g、防风3g、北杏3g、川贝3g、槟榔4.5g、白芥子3g、苏子3g、莱菔子3g、葶苈子3g、牛子3g、甘草3g。
制备方法:
S13、秤取原料洗净后放入制备装置中,蒸汽加热18min;
S23、将蒸汽加热过的原料放入沸水中加热20min;
S33、在沸水中挤压所述原料后,将沸水倒出,即为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水剂。
具体地,步骤S23可以包括在沸水加热5-8min后,移至蒸汽加热5-8min,交替加热3-6次。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皮2.5g、地骨皮2.5g、黄芩2.5g、防风2.5g、北杏2.5g、川贝2.5g、槟榔2.5g、白芥子2.5g、苏子2.5g、莱菔子2.5g、葶苈子2.5g、牛子2.5g、甘草2.5g。
制备方法:
S14、秤取原料洗净后放入制备装置中,蒸汽加热16min;
S24、将蒸汽加热过的原料放入沸水中加热25min;
S34、在沸水中挤压所述原料后,将沸水倒出,即为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水剂。
实施例6
一种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皮5g、地骨皮4g、黄芩4g、防风4g、北杏4g、川贝4g、槟榔5g、白芥子4g、苏子4g、莱菔子4g、葶苈子4g、牛子4g、甘草4g。
制备方法:
S15、秤取原料洗净后放入制备装置中,蒸汽加热19min;
S25、将蒸汽加热过的原料放入沸水中加热18min;
S35、在沸水中挤压所述原料后,将沸水倒出,即为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水剂。
参照图2-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的制备方法的制备装置,包括壶体1、壶盖2与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4与支撑件3,支撑件3的一面固接伸缩杆4的一端,且支撑件3与伸缩杆4固接的一面的周缘向伸缩杆4的另一端方向延伸出限位壁31;壶盖2设置有伸缩孔,支撑件3设于壶体1内,伸缩孔配合伸缩杆4使支撑件3在壶体1内的底部到壶盖2之间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可以为圆板状,伸缩杆4固接在支撑件3一面的中间位置,并使伸缩杆4垂直于该面;伸缩杆4与伸缩孔可以通过螺纹配合,且伸缩杆4垂直于壶盖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圆板状的支撑件3的可以设置若干穿孔,贯穿支撑件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制备装置各个部件上表面是制备装置工作时,处于部件本身上部的平面,制备装置各个部件下表面是制备装置工作时,处于于部件本身下部的平面,在本实施例中,壶体1、壶盖2与伸缩组件可以是陶瓷或食品级不锈钢或钛合金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周缘可以延伸到临近周缘的位置。另外本实施例与以下各个实施例之间,或者以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在煎制时,药品原料放置在支撑件3的上表面,壶体1内盛放有适量的水后通过加热装置对壶体1进行加热,通过加热后的水蒸气对药品原料进行加热,当蒸汽加热一定时间后,通过伸缩杆4将支撑件3放入沸水中,进而使药品进入沸水,开始在沸水中对原料进行煎制,在煎制即将结束时,使用支撑件3挤压壶体1中的药品原料,本实施例中,根据制备装置的材料,加热装置可以是电加热装置或者是煤气、柴火加热等。
参见图3,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制备装置还包括容纳框5,容纳框5设有容纳空间,支撑件3设于容纳空间内,并连接容纳框5,支撑件3在容纳空间对应的两端之间移动,可以是容纳空间的上下两端之间,且容纳框5可随支撑件3在壶体1内的底部到壶盖2之间移动,药品原料在煎制时可以放置在容纳空间内,挤压时也可以通过支撑件3在容纳空间内挤压中药原料,使药品煎制时更加方便操作。容纳框5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孔51,所述通孔51导通壶体1内部空间与容纳空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制备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定时器,温度传感器设于壶体1内,定时器设于控制器上,定时器与温度传感器分别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外部加热装置对制备装置进行加热。具体地,控制器可以包括CPU,CPU电连接外部加热装置的电子开关。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设于用于加热制备装置的加热装置上,或者设于制备装置的壶体1上,用于控制加热装置加热的制备装置的时间,以及接受温度传感器测量壶体1内正在制备的中药水剂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测量到壶体1内的中药水剂的某个温度值超过一定时间或者保持一定时间时,CPU可以向加热装置发送停止加热的信号。定时器用于预先设置加热装置加热时间,当加热时间到了以后,定时器反馈到控制器的CPU上,CPU向加热装置发送停止加热的信号。制备装置还可以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连接控制器,当定时器预定的加热时间到了以后或者加热过程出现意外时,用于提醒制备装置的操作者。
本发明的制备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且操作简便,使用该制备装置后, 减少了原料在煎制前浸泡的步骤,也减少了沸水加热时的时间,提高了药效与制备的效率。
临床治疗:
一、肺炎临床治疗:
1、小儿组
(1)治疗对象
随机选取1岁-7岁肺炎患者50例,具有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色黄,兼有头痛,鼻塞,恶寒,苔黄或黄腻,脉浮紧等症状13例,具有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且粘稠色黄,伴胸中烦热,面红身热,尿赤,苔黄,脉滑数等症状8例,具有喘咳气逆,咯痰稀白,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舌胖黯,脉沉细等症状10例,具有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软弱等症状7例,具有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形瘦神疲,面青肢冷,舌淡苔薄,脉沉弱等症状12例。
(2)治疗方法
将上述50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人,每组分别使用实施例2-6制备的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口服两个疗程,每个疗程3剂,每剂为每个实施例中原料的份量制备得出的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
(3)诊断标准
痊愈:患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机体恢复正常。
有效:患者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机体恢复正常。
无效:患者症状、体征较治疗之前无变化或者加重,机体没有恢复正常。
2、老年、中年、青年、少年组
(1)治疗对象
随机选取7岁以上肺炎患者50例,具有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色黄,兼有头痛,鼻塞,恶寒,苔黄或黄腻,脉浮紧等症状8例,具有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且粘稠色黄,伴胸中烦热,面红身热,尿赤,苔黄,脉滑数等症状12例,具有喘咳气逆,咯痰稀白,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舌胖黯,脉沉细等症状11例,具有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软弱等症状15例,具有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 失禁,形瘦神疲,面青肢冷,舌淡苔薄,脉沉弱等症状4例。
(2)治疗方法
将上述50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人,每组分别使用实施例2-6制备的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口服两个疗程,每个疗程3剂,每剂为每个实施例中原料的份量制备得出的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
(3)诊断标准
痊愈:患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机体恢复正常。
有效:患者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机体恢复正常。
无效:患者症状、体征较治疗之前无变化或者加重,机体没有恢复正常。
二、哮喘临床治疗:
1、小儿组
(1)治疗对象
随机选取随机选取1岁-7岁哮喘患者50例,具有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痰少咳吐不爽,遇寒而发,流涕且浓稠发黄,苔黄或黄腻,脉弦紧等症状15例;具有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张口抬肩,咳呛阵作,咯痰色黄,粘浊稠厚,排吐不利,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24例;具有气急难续,咳呛痰少质粘,口燥咽干,烦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11例。
(2)治疗方法
将上述50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人,每组分别使用实施例2-6制备的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口服两个疗程,每个疗程3剂,每剂为每个实施例中原料的份量制备得出的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
(3)诊断标准
痊愈:患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机体恢复正常,刺激源刺激无过敏反应,治愈后无反复发作。
有效:患者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机体恢复正常,刺激源刺激无过敏反应或过敏反应减轻。
无效:患者症状、体征较治疗之前无变化或者加重,机体没有恢复正常,刺激源刺激过敏反应不见好转。
2、老年、中年、青年、少年组
(1)治疗对象
随机选取随机选取7岁以上哮喘患者50例,具有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 遇寒而发,流涕且浓稠发黄,苔黄或黄腻,脉弦紧等症状22例;具有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张口抬肩,咳呛阵作,咯痰色黄,粘浊稠厚,排吐不利,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16例;具有气急难续,咳呛痰少质粘,口燥咽干,烦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12例。
(2)治疗方法
将上述50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人,每组分别使用实施例2-6制备的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口服两个疗程,每个疗程3剂,每剂为每个实施例中原料的份量制备得出的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
(3)诊断标准
痊愈:患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机体恢复正常,刺激源刺激无过敏反应,治愈后无反复发作。
有效:患者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机体恢复正常,刺激源刺激无过敏反应或过敏反应减轻。
无效:患者症状、体征较治疗之前无变化或者加重,机体没有恢复正常,刺激源刺激过敏反应不见好转。
下表1是肺炎临床治疗中,小儿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情况,表2是肺炎临床治疗中,老年、中年、青年、少年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情况,表3是哮喘临床治疗中,小儿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情况,表4是哮喘临床治疗中,年、中年、青年、少年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情况。
表1
痊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实施例2 7 3 0 实施例3 6 4 0 实施例4 9 1 0 实施例5 8 2 0 实施例6 8 2 0
表2
痊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实施例2 6 3 1 实施例3 5 5 0 实施例4 6 3 1 实施例5 4 5 1 实施例6 6 4 0
表3
痊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实施例2 8 2 0 实施例3 8 2 0 实施例4 10 0 0 实施例5 9 1 0 实施例6 8 2 0
表4
痊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实施例2 4 6 0 实施例3 4 6 0 实施例4 7 2 1 实施例5 5 5 0 实施例6 5 4 1
从上表1-4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治疗肺炎与哮喘的中药水剂治疗患有肺炎或哮喘的小儿的有效率为100%,治疗患有肺炎或哮喘的老年、中年、青年、少年的有效率在90%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