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048129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95421.1

申请日:

20161111

公开号:

CN106344719A

公开日:

2017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4,A61P17/10,A61K31/045

主分类号:

A61K36/84,A61P17/10,A61K31/045

申请人:

成都悦伦商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云娟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科华中路新3号1幢11楼1103号

优先权:

CN20161099542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包括桔梗4~8份、败酱草5~10份、银花3~7份、苦地胆3~8份、冰片4~9份、虎耳草2~6份、麻黄4~11份、通草2~7份、车前草3~9份。本发明通过研究聚合型痤疮的发病机理,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采用直接口服的方式,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利水消肿等功效,疗效显著,且通过一定时间的服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痤疮频发的问题,而且基本物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表示,包括桔梗4~8份、败酱草5~10份、银花3~7份、苦地胆3~8份、冰片4~9份、虎耳草2~6份、麻黄4~11份、通草2~7份、车前草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表示,所述桔梗5份、败酱草7份、银花5份、苦地胆6份、冰片4份、虎耳草5份、麻黄6份、通草2份、车前草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表示,所述桔梗4份、败酱草5份、银花4份、苦地胆4份、冰片6份、虎耳草4份、麻黄4份、通草3份、车前草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表示,所述桔梗7份、败酱草8份、银花5份、苦地胆6份、冰片5份、虎耳草6份、麻黄9份、通草4份、车前草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片为天然冰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而聚合型痤疮是痤疮类型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有关,同时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聚合型痤疮多见于青年,好发于面颊、前额、胸背等皮脂腺较丰富部位。

痤疮常发于青少年期,其病因又包括多种因素,虽然是青春期常见的病症,但是有些人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可能会留下永久性的疤痕,对于以后的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现在没有一种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痤疮问题的药物,大多都是以消炎药和外用涂抹的药剂为主,只能够缓解一时的症状,也就是常说的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由内而外从根本上有效解决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内服药物包括桔梗3~13份、败酱草4~8份、银花2~10份、苦地胆2~7份、冰片3~10份、虎耳草3~8份、麻黄2~6份、通草3~10份、车前草2~9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药理: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败酱草:性凉,味辛、苦。归胃经、大肠经、肝经。清热解毒、祛瘀排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银花:性寒,味甘。归肺经、心经、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苦地胆:性寒,味苦、微辛。归肺经、肝经、肾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冰片:寒,味辛、苦。归心经、脾经、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属开窍药。

虎耳草:性寒,味微苦。归肺经、胃经。祛风、清热、清血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经、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通草:性微寒,味甘、淡。归肺经、胃经。清热利尿、通气下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车前草:性寒,味甘。归肝经、肾经、肺经、小肠经。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进一步确定,所述桔梗5份、败酱草7份、银花5份、苦地胆6份、冰片4份、虎耳草5份、麻黄6份、通草2份、车前草5份。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进一步确定,所述桔梗4份、败酱草5份、银花4份、苦地胆4份、冰片6份、虎耳草4份、麻黄4份、通草3份、车前草3份。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进一步确定,所述桔梗7份、败酱草8份、银花5份、苦地胆6份、冰片5份、虎耳草6份、麻黄9份、通草4份、车前草8份。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进一步确定,所述冰片为天然冰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研究聚合型痤疮的发病机理,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采用直接口服的方式,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利水消肿等功效,疗效显著,且通过一定时间的服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痤疮频发的问题,而且基本物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包括桔梗4~8份、败酱草5~10份、银花3~7份、苦地胆3~8份、冰片4~9份、虎耳草2~6份、麻黄4~11份、通草2~7份、车前草3~9份。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重量份表示,称取桔梗4~8份、败酱草5~10份、银花3~7份、苦地胆3~8份、冰片4~9份、虎耳草2~6份、麻黄4~11份、通草2~7份、车前草3~9份;

(2)先将称取后的中药原材料清洗干净,清洗后将中药原材料放入清水或纯净水中浸泡一个小时,浸泡所需水量为1.6~2.0L;

(3)然后将浸泡过后的中药原材料及其浸泡液一起转移到煎药罐中,加盖进行煎煮;

(4)煎煮时,在未沸腾前先用武火,待煎药罐内的溶液沸腾后将盖取下,并改用文火再煎熬25~30分钟,在整个煎药过程中需要搅拌3~5次;

(5)第二次煎煮需加水没过中药原材料4~5cm,然后还是先用武火煮沸,然后用文火煎煮12~17分钟;

(6)将煎煮罐中的溶液过滤,滤液即为内服药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桔梗5份、败酱草7份、银花5份、苦地胆6份、冰片4份、虎耳草5份、麻黄6份、通草2份、车前草5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桔梗4份、败酱草5份、银花4份、苦地胆4份、冰片6份、虎耳草4份、麻黄4份、通草3份、车前草3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桔梗7份、败酱草8份、银花5份、苦地胆6份、冰片5份、虎耳草6份、麻黄9份、通草4份、车前草8份。

利用本发明药物针对各种聚合型痤疮患者的临床统计资料:

经过400例患者的临床使用,其中男患者274,女患者126例,用药年龄对象14~40岁。其中最小16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25岁;轻度聚合型痤疮病例212例,中度聚合型痤疮病例151例,重度聚合型痤疮病例37例。

典型病例:

1、孙某,男,28岁,已经患上今年二十六岁了,已经患上痤疮有六年之久了。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多在意,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好起来的。然而却越长越多,脸上布满了疙瘩,根本没有消退的迹象,偶尔瘙痒难耐。最近一周因公司业务安排一直连续加班,导致面部两颊和额头上均并发有较多粉刺,而之前的痤疮留下了痘印,整个面部皮肤油脂分泌较多,整个人精神状态较差。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内药方配方进行5个疗程的服用,脸上没有新发的粉刺和丘疹,而之前面部的痘印已经消退,面色恢复红润且油脂分泌得到控制。

2、徐某,男,31岁,上大学的时候脸上就长有痤疮,加上课业多学习压力大,脸上的痤疮就更加严重。原本干净的脸上,长满了红褐色小疙瘩,显得非常刺眼,影响形象。最近半年内,徐先生曾在一些医院治疗过,但效果不稳定,时好时坏,而停止外敷药物不久继而复发。在患者使用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组内药方并按时服用后,整个脸部状态明显改善,痤疮不再新发,气色红润。

3、林某,女性,25岁,损害位于面部,可以看到患者面部伴有一些痘坑,以及大型的丘疹等损害,然后最近一个月气色变得较差,且容易出现失眠心悸等并发症,面部鼻尖三角区痤疮数量较多,而且伴有脓包,整个面部出现较为严重的炎症;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组内药方,先服用两个疗程并观察效果,整个面部油脂分泌减少,睡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且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服用5个疗程后,面部鼻尖三角区的痤疮消退,且之前留下的痘印也渐渐消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95421.1 (22)申请日 2016.11.11 (71)申请人 成都悦伦商贸有限公司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科华中 路新3号1幢11楼1103号 (72)发明人 李云娟 (51)Int.Cl. A61K 36/84(2006.01) A61P 17/10(2006.01) A61K 31/04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 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表示。

2、包括桔梗48份、 败酱 草510份、 银花37份、 苦地胆38份、 冰片49份、 虎耳草26份、 麻黄411份、 通草27份、 车前草3 9份。 本发明通过研究聚合型痤疮的发病机理, 从 而根据研究结果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 采用直接 口服的方式, 能够起到清热解毒、 活血散结、 利水 消肿等功效, 疗效显著, 且通过一定时间的服用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痤疮频发的问题, 而且基本物 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344719 A 2017.01.25 CN 106344719 A 1.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份表示, 包括桔梗48 份、 败酱草。

3、510份、 银花37份、 苦地胆38份、 冰片49份、 虎耳草26份、 麻黄411份、 通草2 7份、 车前草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 份表示, 所述桔梗5份、 败酱草7份、 银花5份、 苦地胆6份、 冰片4份、 虎耳草5份、 麻黄6份、 通草 2份、 车前草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 份表示, 所述桔梗4份、 败酱草5份、 银花4份、 苦地胆4份、 冰片6份、 虎耳草4份、 麻黄4份、 通草 3份、 车前草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

4、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 份表示, 所述桔梗7份、 败酱草8份、 银花5份、 苦地胆6份、 冰片5份、 虎耳草6份、 麻黄9份、 通草 4份、 车前草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冰片为天然冰片。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44719 A 2 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 多、 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 细菌感。

5、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 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 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 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 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 皮脂排出障碍, 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 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 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 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 同时趋化炎症 细胞和介质, 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而聚合型痤疮是痤疮类型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是一 种多因素性疾病, 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多, 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 有关, 同时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聚合型痤疮多见于青年, 好发于面颊、 前额、 胸背等皮脂腺 较丰富部位。 0003 。

6、痤疮常发于青少年期, 其病因又包括多种因素, 虽然是青春期常见的病症, 但是有 些人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 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可能会留下永久性的疤痕, 对于 以后的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现在没有一种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痤疮问题的药物, 大 多都是以消炎药和外用涂抹的药剂为主, 只能够缓解一时的症状, 也就是常说的治标不治 本。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由内而外从根本上有效解决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 合物。 0005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 份表示, 所述内服药物包括桔梗313份、 败酱草48份、 银花210份、 苦地。

7、胆27份、 冰片310 份、 虎耳草38份、 麻黄26份、 通草310份、 车前草29份。 000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药理: 桔梗: 味苦、 辛, 性平。 归肺经。 宣肺祛痰、 利咽排脓。 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 痰药。 0007 败酱草: 性凉, 味辛、 苦。 归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清热解毒、 祛瘀排脓。 属清热药下属 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0008 银花: 性寒, 味甘。 归肺经、 心经、 胃经。 清热解毒、 凉散风热。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 清热解毒药。 0009 苦地胆: 性寒, 味苦、 微辛。 归肺经、 肝经、 肾经。 清热解毒、 利水。

8、消肿。 属清热药下分 类的清热解毒药。 0010 冰片: 寒, 味辛、 苦。 归心经、 脾经、 肺经。 开窍醒神、 清热止痛。 属开窍药。 0011 虎耳草: 性寒, 味微苦。 归肺经、 胃经。 祛风、 清热、 清血解毒。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344719 A 3 清热凉血药。 0012 麻黄: 性温, 味辛、 微苦。 归肺经、 膀胱经。 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属解表药 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0013 通草: 性微寒, 味甘、 淡。 归肺经、 胃经。 清热利尿、 通气下乳。 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 类的利尿通淋药。 0014 车前草: 性寒,。

9、 味甘。 归肝经、 肾经、 肺经、 小肠经。 清热利尿, 祛痰, 凉血, 解毒。 属利 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0015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 进一步确定, 所述桔梗5份、 败酱草7份、 银花5份、 苦地胆6 份、 冰片4份、 虎耳草5份、 麻黄6份、 通草2份、 车前草5份。 0016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 进一步确定, 所述桔梗4份、 败酱草5份、 银花4份、 苦地胆4 份、 冰片6份、 虎耳草4份、 麻黄4份、 通草3份、 车前草3份。 0017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 进一步确定, 所述桔梗7份、 败酱草8份、 银花5份、 苦地胆6 份、 冰片5份、 虎耳草6份、 麻黄9份。

10、、 通草4份、 车前草8份。 0018 为优化药物的药物效果, 进一步确定, 所述冰片为天然冰片。 001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研究聚合型痤疮的发病机理, 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 采 用直接口服的方式, 能够起到清热解毒、 活血散结、 利水消肿等功效, 疗效显著, 且通过一定 时间的服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痤疮频发的问题, 而且基本物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002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表示, 包括桔梗48份、 败酱草510份、 银花37份、 苦地胆38。

11、份、 冰片49份、 虎耳草26份、 麻黄411份、 通草27 份、 车前草39份。 0022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以重量份表示, 称取桔梗48份、 败酱草510份、 银花37份、 苦地胆38份、 冰片49 份、 虎耳草26份、 麻黄411份、 通草27份、 车前草39份; (2) 先将称取后的中药原材料清洗干净, 清洗后将中药原材料放入清水或纯净水中浸 泡一个小时, 浸泡所需水量为1.62.0L; (3) 然后将浸泡过后的中药原材料及其浸泡液一起转移到煎药罐中, 加盖进行煎煮; (4) 煎煮时, 在未沸腾前先用武火, 待煎药罐内的溶液沸腾后将盖取下, 并改用文火再 。

12、煎熬2530分钟, 在整个煎药过程中需要搅拌35次; (5) 第二次煎煮需加水没过中药原材料45cm, 然后还是先用武火煮沸, 然后用文火煎 煮1217分钟; (6) 将煎煮罐中的溶液过滤, 滤液即为内服药物。 002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表示, 所述桔梗5份、 败酱 草7份、 银花5份、 苦地胆6份、 冰片4份、 虎耳草5份、 麻黄6份、 通草2份、 车前草5份。 。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344719 A 4 002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表示, 所述桔梗4份、 败酱 草5份、 。

13、银花4份、 苦地胆4份、 冰片6份、 虎耳草4份、 麻黄4份、 通草3份、 车前草3份。 。 002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一种用于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表示, 所述桔梗7份、 败酱 草8份、 银花5份、 苦地胆6份、 冰片5份、 虎耳草6份、 麻黄9份、 通草4份、 车前草8份。 0026 利用本发明药物针对各种聚合型痤疮患者的临床统计资料: 经过400例患者的临床使用, 其中男患者274, 女患者126例, 用药年龄对象1440岁。 其 中最小16岁, 最大40岁, 平均年龄25岁; 轻度聚合型痤疮病例212例, 中度聚合型痤疮病例 151例, 重度聚合型痤疮病例37例。 。

14、0027 典型病例: 1、 孙某, 男, 28岁, 已经患上今年二十六岁了, 已经患上痤疮有六年之久了。 刚开始的时 候, 并没有多在意, 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 会好起来的。 然而却越长越多, 脸上布满了疙瘩, 根本没有消退的迹象, 偶尔瘙痒难耐。 最近一周因公司业务安排一直连续加班, 导致面部两 颊和额头上均并发有较多粉刺, 而之前的痤疮留下了痘印, 整个面部皮肤油脂分泌较多, 整 个人精神状态较差。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内药方配方进行5个疗程的服用, 脸上没有新 发的粉刺和丘疹, 而之前面部的痘印已经消退, 面色恢复红润且油脂分泌得到控制。 0028 2、 徐某, 男, 31岁, 上大学。

15、的时候脸上就长有痤疮, 加上课业多学习压力大, 脸上的 痤疮就更加严重。 原本干净的脸上, 长满了红褐色小疙瘩, 显得非常刺眼, 影响形象。 最近半 年内, 徐先生曾在一些医院治疗过, 但效果不稳定, 时好时坏, 而停止外敷药物不久继而复 发。 在患者使用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组内药方并按时服用后, 整个脸部状态明显改善, 痤疮 不再新发, 气色红润。 0029 3、 林某, 女性, 25岁, 损害位于面部, 可以看到患者面部伴有一些痘坑, 以及大型的 丘疹等损害, 然后最近一个月气色变得较差, 且容易出现失眠心悸等并发症, 面部鼻尖三角 区痤疮数量较多, 而且伴有脓包, 整个面部出现较为严重的炎症; 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 的组内药方, 先服用两个疗程并观察效果, 整个面部油脂分泌减少, 睡眠质量有了明显提 高, 且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服用5个疗程后, 面部鼻尖三角区的痤疮消退, 且之前留下的痘印 也渐渐消淡。 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不 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本发明的 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344719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