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36840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80031955.2

申请日:

20051014

公开号:

CN101027026A

公开日:

200708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13/49,A61F5/44,A61F13/511,A61F5/452

主分类号:

A61F13/49,A61F5/44,A61F13/511,A61F5/452

申请人: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发明人:

森洋介,河野进一,加本智香

地址:

日本爱媛县

优先权:

300459/2004,059461/200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丁香兰;赵冬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通过至少具备配置于表面侧的顶层、配置于背面侧的底层、以及介于这两层之间的吸收体而构成其物品主体,在该物品主体的臀部抵接部设置有用于收容保持排泄物的大便袋,所述吸收性物品中,所述大便袋的开口部被网层覆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通过至少具备配置于表面侧的顶层、配置于背面侧的底层、以及介于上述层之间的吸收体而构成其物品主体,在该物品主体的臀部抵接部设置有用于收容保持排泄物的大便袋,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利用网层覆盖所述大便袋的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便袋的开口部被所述网层和所述顶层所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物被收容在所述大便袋的所述网层和所述顶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便袋的开口部仅由所述网层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层的气孔率为15%~30%。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便袋的开口部按照其剖面形状在朝向所述物品主体的表面侧为末端扩展状的方式来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的制品状态为沿所述物品主体的长度方向折叠两次的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其为带式一次性尿布,该一次性尿布是通过将粘扣带卡止到前胶贴上来进行穿着的,所述粘扣带的一端部被固定在所述物品主体的背部侧区域的两端部、另一端部具有卡止部,所述前胶贴被固定在所述物品主体的腹部侧区域的外面。

说明书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尿布、幼儿用的训练短裤、或失禁垫等一次性吸收性 物品,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防止尿或大便等排泄物、尤其是稀大便 逆返而污染穿戴者肌肤的一次性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吸收性物品通常至少由配置于表面侧的透液性的顶层、配置于背面 侧的不透液性的底层、以及介于这两层之间的吸收体构成物品主体,排 泄物经由顶层被吸收体吸收、保持。

以往,作为这种吸收性物品,已知有如下的吸收性物品:其以储存 保持排泄物、尤其是大便为目的,在物品主体与穿戴者的臀部抵接的区 域(具体地说,在与穿戴者的排便口抵接的吸收体的部位)设置用于收容并 保持大便的储便部(下面称其为“大便袋”)。

例如,在日本实开平5-86320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尿布,在 该一次性尿布中,由从吸收体的上表面凹陷下去的凹部和划分出该凹部 周边的突起部构成大便袋;并且,在日本专利第3012472号公报中,提 出了在由上层和下层的2层构成的吸收体的上层部形成大便袋的一次性 尿布。

这些吸收性物品、即一次性尿布虽然均能防止排泄物从大便袋的外 周方向漏出,但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大便袋的开口部暴露,所以大便袋 中收容保持的排泄物直接乃至逆返而与穿戴者的肌肤接触,污染肌肤。 尤其,还存在如下问题:当吸收性物品因穿戴者的体压或运动等而从预 定的位置偏移时,该排泄物引起的污染扩大,当这种状态持续时间很长 时,有可能产生皮炎或皮疹等,而且,看护人很难进行清理等。

因此,以往,为了防止这种排泄物与肌肤接触,在日本专利第3327939 号公报中提出了如下的吸收性物品:利用多层吸收体构成大便袋,并且, 在该吸收体和顶层之间形成用于通过、收容排泄物的袋状的空间。但是, 在日本专利第3327939号公报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中,由多层吸收体构 成大便袋,所以结构变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排泄物经由开口部后 被收容在袋状的空间内,所以依然存在因穿戴者的体压或运动而导致排 泄物从该开口部逆返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日本实开平6-5614号公报中提出了如下的吸收性物品: 如图1的剖面图所示,该吸收性物品为由透液性顶层1、不透液性底层2、 以及介于透液性顶层1和不透液性底层2之间的吸收体3构成其物品主 体4的一次性吸收性物品,在该物品主体4的臀部抵接部设置有凹状的 大便袋5,在该一次性吸收性物品中,利用气门部8覆盖大便袋5的开口 部6,所述气门部8是通过使中央部具有开孔7的透液性顶层1沿着开口 部6的中心方向延伸而形成的。但是,即使是日本实开平6-5614号公报 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由于在大便袋5的中央部设置有用于在内部收容 排泄物的开孔7,所以难以可靠地防止排泄物从该开孔7逆返。

并且,对于这种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物品作为制品时的包装状态 (下面称为“制品状态”)下,为了容易进行包装封装或减少占用空间,例 如日本特开2000-24030号公报中所示,大多沿着物品主体的长度方向折 叠3次以上,以减小体积,并且,为了进一步减小包装容量,大多向厚 度方向对这样折叠的吸收性物品进行强力压缩,由此,会在吸收性物品 上形成折褶或皱纹。

但是,对上述设置有大便袋的吸收性物品折叠三次以上时,折褶会 对大便袋产生影响,形成皱纹,导致大便袋变形。由此导致其存在如下 问题:排泄物难以从顶层转移到大便袋,并且,大便袋的容积减小,所 以难以收容排泄物,排泄物向大便袋的外周方向漏出,因而不能充分获 得设置大便袋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吸 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可靠地将排泄物、尤其是软便吸收保持在内部, 防止因穿戴者的体压或运动导致该排泄物逆返而污染穿戴者的肌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 通过至少具备配置于表面侧的顶层、配置于背面侧的底层、以及介于上 述层之间的吸收体而构成其物品主体,在该物品主体的臀部抵接部设置 有用于收容保持排泄物的大便袋,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所述大 便袋的开口部被网层覆盖。

并且,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提供如下的吸收性物品来有效完成, 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所述大便袋的开口部被所述网层和所述顶层 所覆盖。

而且,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提供如下的吸收性物品来进一步有效 完成,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所述排泄物被收容在所述大便袋的所 述网层和所述顶层之间。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提供如下的吸收性物品来进一步有效 完成,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所述大便袋的开口部仅由所述网层覆 盖。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提供如下的吸收性物品来进一步有效 完成,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所述网层的气孔率为15%~30%。

并且,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提供如下的吸收性物品来进一步有效 完成,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所述大便袋的开口部按照其剖面形状 在朝向所述物品主体的表面侧为末端扩展状的方式来形成。

而且,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提供如下的吸收性物品来进一步有效 完成,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其制品状态为沿所述物品主体的长度 方向折叠两次的方式。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提供如下的吸收性物品来进一步有效 完成,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其为带式一次性尿布,该一次性尿布是 通过将粘扣带卡止到前胶贴上来进行穿着的,所述粘扣带的一端部被固 定在所述物品主体的背部侧区域的两端部、另一端部具有卡止部,所述 前胶贴被固定在所述物品主体的腹部侧区域的外面。

发明效果

如上所示,由于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构成为其大便袋的开口部被 网层所覆盖的方式,因而经由网层收容于大便袋内部的排泄物、尤其是 软便通过网层与穿戴者的肌肤完全隔离。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 品,能够防止排泄物因穿戴者的体压或运动而逆返,能够保持穿戴者的 肌肤清洁,所以具有卫生且容易清理的优点。

尤其是,若仅用网层来覆盖吸收性物品大便袋的开口部,则能够提 高排泄物的吸收性,并且能够减少网层材料的使用面积、也就是使用量, 所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若使用气孔率为15%~30%、优选为18%~20%的网层来构 成吸收性物品,则能够将排泄物的吸收性保持在最佳状态,能够将排泄 物的逆返抑制在最小限。

而且,若将大便袋的开口部按照其剖面形状在朝向物品主体的表面 侧为末端扩展状的方式来形成吸收性物品,则其具有如下优点:该吸收 性物品容易将排泄物收容在大便袋内,并且,从操作性的观点出发,其 具有现实性。

此外,若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尤其是带式一次性尿布的制品状态 为沿物品主体的长度方向折叠两次的方式,则即使在折弯部形成折褶, 该折褶也不会影响到大便袋,因而不会在大便袋上形成皱纹,大便袋不 会变形。因此,能够防止排泄物沿大便袋的外周方向漏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的吸收性物品中的大便袋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式一次性尿布的展开平面图。

图3是使用图2所示的尿布时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2的A-A箭头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式一次性尿布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带式一次性尿布的展开平面图。

图7是沿图6的B-B箭头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带式一次性尿布的展开平面图。

图9是沿图8的C-C箭头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带式一次性尿布的展开平面图。

图11是沿图10的D-D箭头的剖面图。

图12(A)是示出本发明的网层的第一变更例的平面图,图12(B)是沿 图12(A)的E-E箭头的剖面图。

图13(A)是示出本发明的网层的第二变更例的平面图,图13(B)是沿 图13(A)的F-F箭头的剖面图。

图14(A)是示出本发明的网层的第三变更例的平面图,图14(B)是沿 图14(A)的G-G箭头的剖面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大便袋的变更例的平面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大便袋的变更例的剖面图。

图17是图2所示的带式一次性尿布的制品状态的剖面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变更例、即短裤式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其它变更例、即失禁垫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另外,自不必说, 本发明不必限于下面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能够对 其结构进行各种变更。

图2是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一实施方式、即带式一次性尿布 (下面称为“主尿布”)100V1展开后,从表面侧(肌肤抵接面侧)观看的平 面图,图3是使用主尿布100V1时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主尿布100V1由配置于表面侧的顶层101、配置于背 面侧的底层102、以及介于该两层101、102之间的吸收体103构成尿布 主体104,在尿布主体104的臀部抵接部位、具体地说在穿戴者的排便口 所在的吸收体103的部位设置有用于收容保持排泄物的大便袋105。该大 便袋105的开口部106的上表面被矩形的网层107覆盖,该网层107沿 尿布主体104的长度方向延伸,粘合在顶层101的上表面。

尿布主体104的平面形状为模拟砂漏形状,在吸收体103的两侧边 缘长度方向形成有立体护围110,该立体护围110通过设置于表面侧的护 围层108和沿着护围层的内侧端缘设置的弹性伸缩部件109向表面侧立 起。通过延伸到比吸收体103的侧缘更靠近侧方的底层102部分和立体 护围层108的外侧层部分来形成不包含吸收体103的侧翼部111,并且, 在它们之间沿着尿布主体104的长度方向配置多个弹性伸缩部件109,从 而在侧翼部111上形成肋状的平面护围112。

主尿布100V1的背部侧区域100B的宽度方向上配置有多个弹性伸 缩部件109,由此,形成尾翼部113B。此外,尿布主体104的背部侧区 域100B的左右伸出部、即侧板部114的宽度方向端部与具有公材(male material)115的粘扣带(fastening tape)116连结。此外,背面侧的腹部侧区 域100F、即腹部侧区域100F的底层102上粘合有矩形的前胶贴(Frontal tape)118,该前胶贴118的表面具有母材(mes material)117,如图3所示, 粘扣带116的公材115与该前胶贴118的母材117机械卡合,使得粘扣带 116卡止于前胶贴118上,由此来穿着主尿布100。另外,根据需要,在 前胶贴118的表面上实施设计,该设计包括显示粘扣带116的卡止位置 的卡止位置标记或幼儿喜欢的动物等图案。

并且,图4为图2的A-A剖面图,如图4所示,在主尿布100V1中, 在顶层101和吸收体103之间配置有第二层(second sheet)119,在底层102 和吸收体103之间配置有防水膜120。另外,该第二层119和防水膜120 是根据需要适当设置的,所以也可以省略。

在主尿布100V1中,作为顶层101和第二层119的构成材料,优选 使用无孔或有孔的无纺布或多孔性塑料片等具有透液性和亲水性的材 料。作为构成该无纺布的材料纤维,除了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类、 聚酯类、酰胺类等合成纤维之外,还可以使用人造纤维或铜氨纤维(cupra) 等再生纤维、棉等天然纤维。并且,还可以有效使用将熔点高的纤维作 为芯材、将熔点低的纤维作为鞘材的芯鞘型纤维、并列型(side by side)纤 维或分割型纤维等复合纤维。可以使用由水刺法(spunlace)、纺粘法 (spunbond)、热轧法(thermalbond)、熔喷法(meltblown)、针刺法 (needle-punched)等适当的加工方法获得的无纺布。上述获得无纺布的加 工方法中,水刺法在柔软性、褶皱性丰富的方面优异,热轧法在大体积 且柔软的方面优异,但是主尿布100V1的顶层101不限于这些材料或加 工方法。

底层102和防水膜120优选使用由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片或无纺 布等构成的不透液性材料,或使用与其等同的材料。除此之外,例如还 可以举出使用由聚丙烯或聚烯烃共聚物形成的熔喷材料或膜材。作为共 聚物的例子,可以举出乙烯-乙酸乙烯酯、乙烯-乙酸甲酯、乙烯-丙烯酸 乙酯、聚氯乙烯等。并且,可以举出由上述各材料形成的单一的纺粘层、 由纺粘材料和熔喷材料形成的2层等。通过使用这种纺粘材料能够对底 层102赋予布状的触摸感。另外,底层102的材料中,除了可适当使用 具有不透液性的材料之外,从防止堆积等观点出发,也可适当使用具有 透气性、透湿性的片材。作为这种片材,优选使用下述微多孔性片等, 所述微多孔性片是通过将无机填充剂熔融混炼至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 树脂中、在形成片材之后通过沿单轴或双轴方向拉伸而得到的。这种具 有不透液性、透气性、透湿性的片材特别适合用于防水膜120。

作为吸收体103,只要能够吸收并保持排泄物(尤其是尿或大便中含 有的水分等体液)即可,从吸收功能和价格的方面出发,通常优选使用在 棉状纸浆中混合了吸收性聚合物粉末的材料。作为这种纸浆,可以举出 由木材得到的化学纸浆、熔融纸浆等纤维素纤维或人造纤维、乙酸酯等 人造纤维素纤维形成的纸浆,从功能和价格方面出发,优选使用纤维长 度比阔叶树纸浆长的针叶树纸浆。为了实现保持形状、以及迅速使排泄 物(尤其是尿或大便中含有的水分等体液)扩散、并防止已吸收的排泄物逆 返等目的,可利用绉绸纸(crepe paper)等吸水纸103C包裹主尿布100中 的全部吸收体103,使其平面形状形成为矩形。另外,根据尿布本身的目 的和用途,有时可以省略吸水纸103C,并且,吸收体103的平面形状也 可以设计变更为与尿布主体104相同的模拟砂漏形状、日本古代金币型 或瓢型等任意形状。如上所述,在该吸收体103的臀部抵接部设置有大 便袋105,该大便袋105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网层107使用无纺布或塑料片,进一步使用将这些材料层压而形成 的厚度为0.1mm~5.0mm、优选0.3mm~2.0mm的肌肤触感良好的片材, 利用本领域众所周知的针雕(pin emboss)加工或利用借助于吸收的方法等 在该片材的整个面上形成细微的网眼状的网(开口)区域107M。

将该网区域107M的气孔率设定为15%~30%,优选设定为18%~20%, 将其开口数设定为15个/cm2以下,优选设定为6个/cm2~12个/cm2。并且, 将该开口的尺寸设定为其直径为0.1mm~10.0mm,优选设定为其直径为 0.15mm~5.5mm。另外,对于网层107表面的亲水性,优选其具有亲水 度低的普通(regular)亲水性乃至具有防水性,若亲水度过高,则排泄物、 尤其是软便的水分扩散到表面,即使大便的固体成分被吸收,穿戴者也 会看到水分扩散,而感到不快,所以不优选。此外,网(开口)的平面形状 也不限于圆形,可以适用椭圆形或任意形状。

此处,所谓尿布100V1对尿或大便中所含有的水分等体液的吸收性 的提高和大便的固体成分等的污物(spot)吸收性的提高是指,使网层107 的亲水性和防水性这两种相反的性质共同得到提高。并且,根据穿戴者 的成长程度、即根据尿布100V1的尺寸,网层107的体液吸收性和污物 吸收性这两种相反性质的最优平衡也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将该平衡调整 为最佳。

作为这种对网层107赋予防水性或普通亲水性的方法,优选如下方 法:在尿布100V1的制造线的线上,对防水性的网层107涂布亲水剂, 从而对网层107赋予亲水性。由此,虽然尿布100V1对网层107所要求 的亲水度根据其尺寸而不同,但即使是相同批次的网层107,也能够根据 尺寸适当调整其亲水度。因此,当制造多个尺寸的尿布100V1时,无需 使用具有与尿布100V1的尺寸相对应的亲水度的小批次的网层107,所 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作为亲水剂,可以使用烷基磷酸酯等公知 的各种亲水剂,并且,作为涂布亲水剂的方法,可以使用喷射散布、辊 转印等公知的各种方法。

并且,若通过在防水性的网层107上涂布亲水剂来作为赋予亲水性 的方法,则可以间歇涂布亲水剂。因此,例如对于要求高污物吸收性的 大便袋部周边,不涂布亲水剂,使其具有防水性;或者,涂布少量亲水 剂,使其具有普通亲水性;此外,对于要求高体液吸收性的排尿口周边, 涂布大量的亲水剂,使其具有高亲水度,这样可以容易地根据各尿布 100V1的部位来适当地变更亲水度。由此,能够减少皮疹等的发生。

另外,在调整网层的亲水度和防水度时并不限于采用对具有防水性 的网层107涂布亲水剂的方式来进行,除此之外,通过采用相同的方式 对具有亲水性的网层107涂布防水剂,也能够调整网层107的亲水度和 防水度。

作为形成立体护围110的护围层108,从防止排泄物泄漏的方面出 发,使用防水性的无纺布或塑料片等很有效。因此,可以选择该材料中 具有相关特性的材料或通过加工赋予了这些特性的材料。

弹性伸缩部件109通常使用线状弹性橡胶。作为这种橡胶材料,可 以使用苯乙烯类橡胶、烯烃类橡胶、聚氨脂类橡胶、酯类橡胶、聚氨脂、 聚乙烯、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硅树脂、聚酯等材料。另外,该伸 缩部件109的形成材料不限于上述的材料,也可以使用例如热塑性弹性 体、塑料片、橡胶片等具有伸缩性的公知的各种材料。另外,这些材料 之中,特别优选使用热塑性弹性体,作为该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使用例 如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类弹性体、聚丁二烯类弹性体、聚酯类弹性体、 聚酰胺类弹性体、聚氨脂类弹性体、氯乙烯类弹性体、含氟弹性体、离 聚物树脂、硅酮类树脂等公知的各种弹性体。并且,这些热塑性弹性体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使用苯 乙烯类弹性体或烯烃类弹性体。

图4是沿图2的A-A箭头的剖面图,图4中示出主尿布100V1中的 大便袋105的剖面结构。如图2所示,对于大便袋105的开口部106,其 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开口部的平面形状为从物品主体104的臀部抵接 部(具体地说,穿戴者的排便口所在的吸收体103的部位)到背部侧区域 100B的长度为L、宽度为W的水滴形状,其剖面形状的深度为T、且朝 向顶层101侧即尿布主体104的表面侧为末端扩展状。在该平面形状中, 将形成水滴形状的开口部106的开口面积S设定为吸收体103的总面积 的5%~20%,优选为10%~15%(幼儿用时至少为15cm2),此外,长度 L和宽度W至少要覆盖穿戴者的排便口部分,并将它们设定为该臀部位 置从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偏移多少都能覆盖的值。

在吸收体103上形成具有与吸收体103的厚度相等的深度T的通孔, 从而设置大便袋105,在该大便袋105的整个表面上覆盖、粘合有顶层 101,并且,利用网层107覆盖大便袋105的开口部106。另外,对于该 大便袋105的容积,幼儿用设定为10cm3~50cm3,成人用设定为50cm3~ 100cm3。

此处,优选开口部106的平面形状由曲线而非直线形成,以便不使 吸收体103上产生皱纹或扭歪。并且,如上所述,优选剖面形状按照向 尿布主体104的表面侧为末端扩展状的方式形成,这样,能够使从排便 口排泄的排泄物、尤其是软便顺利地流入到大便袋105,此外,从操作性 观点出发也具有现实性。

主尿布100V1按照上述方式构成,因而,若利用主尿布100V1,则 从排便口排泄的排泄物、尤其是软便通过网层107的网,收容到大便袋 105的开口部106的顶层101的上表面。此时,排泄物中含有的水分经由 吸水纸103C直接吸收保持到吸收体103中,另一方面,通过利用以覆盖 开口部106的方式设置的网层107将固体成分和穿戴者的肌肤隔离,由 此可防止排泄物逆返。该主尿布还具有如下优点等:即使因穿戴者的体 压或运动等,导致主尿布1000V1从预定位置偏移,污物也不会扩散,能 够始终保持穿戴者臀部清洁,所以不会发生皮炎或皮疹,而且看护人容 易进行清理。

以上针对第一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能够按照如 下方式对其结构进行各种变更。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式一次性尿布(下面称为“主尿布 100V2”)的剖面图,是以所述尿布100V1的剖面图(图4)为基准而示出的 图。对于主尿布100V2的基本结构,除了省略了第二层119和改变了大 便袋105及其周边的结构之外,实质与所述尿布100V1相同。

如图所示,主尿布100V2如下构成:通过在吸收体103的预定部位 形成凹部,从而设置大便袋105,该凹部具有到吸收体103的厚度方向的 中途的深度T,在该凹部的整个表面上覆盖并粘合有顶层101,大便袋105 的开口部106被网层107覆盖。这样,对于形成有大便袋105的主尿布 100V2,当排泄物被排泄出时,排泄物能够立即透过网层107转移到大便 袋105,所以具有吸收性非常好的优点。

图6是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带式一次性尿布(下面称为“主尿 布100V3”)展开后从表面侧观看的平面图,图7是沿图6的B-B箭头的 剖面图。与所述尿布100V2同样地,在主尿布100V3的基本结构中,除 了大便袋105及其周边的结构之外,实质与所述尿布100V2相同。

主尿布100V3如下构成:网层107形成为仅能够覆盖大便袋105的 开口部106程度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中为矩形)和大小,以覆盖该开口部 106的方式粘合网层107。这样,对于主尿布100V3,在构成中网层107 的使用面积、即使用量为所需最小限,所以能够相应地减少制造成本。

图8是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带式一次性尿布(下面称为“主尿 布100V4”)展开后从表面侧观看的平面图,图9是沿图8的C-C箭头的 剖面图。另外,对于主尿布100V4的基本结构,除了大便袋105及其周 边的结构之外,实质与所述尿布100V1~100V3相同。

主尿布100V4如下构成:与上述相同,网层107形成为仅能够覆盖 大便袋105的开口部106程度的大小,但在顶层101上也形成有与该开 口部106大致相同形状的开口部121,以覆盖该顶层101的开口部121的 方式粘合网层107。这样,主尿布100V4形成为仅用网层107覆盖大便 袋105的开口部106的结构,所以排泄物直接透过网层107被收容到大 便袋105中,因此该主尿布具有如下优点:其制造成本得到了降低,并 且吸收性与所述尿布100V2同样良好。

图10是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带式一次性尿布(下面称为“主 尿布100V5”)展开后从表面侧观看的平面图,图11是沿图10的D-D箭 头的剖面图。另外,对于主尿布100V5的基本结构,除了大便袋105及 其周边的结构之外,实质与所述尿布100V1~100V4相同。

主尿布100V5与上述的各主尿布100V1~100V4的结构的不同之处 在于,在覆盖大便袋105的开口部106的顶层101的部位上形成有网区 域101M,而完全不使用上述的网层107。另外,对于这样在顶层101的 部分区域上形成网区域101M,可以利用上述的网化方法容易地实现。根 据主尿布100V5,无需用于网化的材料层和网化本身,所以能够进一步 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本发明中,可以对网层107的结构进行各种变更,使尿布主 体的要部结构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例如如下面的图12~图14所示。

图12(A)是第一变更例的网层107V1的平面图,图12(B)是沿图12(A) 的E-E箭头的剖面图。即,在主网层107V1中,并不仅仅在大便袋105 的开口部106形成网区域107M,而是沿材料层的中央部的长度方向、即 排尿和排便流动的方向的整个区域形成网区域107M。

图13(A)是第二变更例的网层107V2的平面图,图13(B)是沿图13(A) 的F-F箭头的剖面图。在主网层107V2中,材料层中的网区域107M仅 以矩形的形状形成于能够覆盖大便袋105的开口部106的区域。

图14(A)是第三变更例的网层107V3的平面图,图14(B)是沿图14(A) 的G-G箭头的剖面图。主网层107V3的结构如下:将材料层本身设定为 所需最小限的形状(本例中为矩形)及大小,并且,在材料层的大致中央部 形成与开口部106的形状(本例中为椭圆形)一致的用于覆盖大便袋105的 开口部106的网区域107M。

这些各网层107V1、107V2、107V3均能够达到所希望的目的,尤其 是采用网层107V3时,材料层的使用量和网加工量少,所以在制造成本 方面有利。

此外,本发明中,将吸收体103上设置的大便袋105的形状变更为 例如图15的平面形状、图16的剖面形状所示的各种形状。

即,图15(A)所示的第一变更例的大便袋105V1如下:开口部106V1 的平面形状形成为向背部侧扩展的三角形;图15(B)所示的第二变更例的 大便袋105V2如下:开口部106V2的平面形状形成为棒球的本垒形状; 图15(C)所示的第三变更例的大便袋105V3如下:开口部106V3的平面 形状形成为椭圆形;图15(D)所示的第四变更例的大便袋105V4如下:开 口部106V4的平面形状形成为向背部侧扩展的心形。另外,如上所述, 优选利用曲线形成开口部106的平面形状,但即使是如图所示的各种形 状的开口部,也能够实用。

并且,对于大便袋105的剖面形状,如上所述,优选图16(A)所示, 按照具有深度T且向尿布主体104的表面侧为末端扩展状的方式形成, 但也可以如图16(B)所示,按照到吸收体103的厚度方向的中途的深度为 T1的矩形的方式来形成;如图16(C)所示,按照到吸收体103的厚度方 向的中途的深度为T2的半球形的方式来形成;如图16(D)所示,按照具 有与吸收体103的厚度相等的深度T3且在吸收体103上设置通孔的方式 来形成。

下面,详细叙述上述的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品状态的折叠方式。

图17是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式一次性尿布100V1的长度方向的 剖面图,该图示出了主尿布100V1的制品状态的剖面结构。

如图17所示,在制品状态中,主尿布100V1采用沿尿布主体104 的长度方向折叠两次的方式,即使在主尿布100V1的弯折部等上形成所 谓的折褶,该折褶也不会影响到大便袋105的开口部106,不会在大便袋 105上产生皱纹。因此,不会发生大便袋105变形的情况,所以如后述的 实施例所示,排泄物不会向大便袋105的外周方向泄漏,大便袋105的 容积不会减小。并且,不会发生覆盖大便袋105的开口部106的部分的 网层107的开口损坏的情况,所以排泄物不会残留在主尿布100V1的表 面上。由此,排泄物不会在主尿布100V1的表面扩散,能够始终保持穿 戴者的臀部清洁,所以具有能够更加防止皮炎或皮疹的发生、并使看护 人更加容易进行清理等优点。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带式一次性尿布100V2~100V5也 与主尿布100V1相同,在制品状态中,优选沿尿布主体104的长度方向 折叠两次的方式。

并且,该折叠方式能够适用于公知的各种吸收性物品,特别是对于 带式一次性尿布,能够容易获得上述制品状态的优点,所以优选。

实施例

为了确认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品状态的折叠方式的效果,按照 下述方式制作沿长度方向折叠两次的吸收体物品以及沿长度方向折叠三 次的吸收性物品,针对这些各吸收性物品的外观以及大便泄漏难易度, 进行了消费者调查。另外,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定。

对于沿长度方向折叠了两次的吸收性物品、以及沿长度方向折叠了 三次的各吸收性物品,针对外表以及大便的泄漏难易度进行了消费者调 查,结果如表1所示。另外,本实施例中,作为吸收性物品使用了幼儿 用的带式一次性尿布。

另外,表1中的“外观”是指,先将各吸收性物品折叠之后再展开 时,从表面侧观看吸收性物品,目视评价此时外表的完整性的好坏,因 而该“外观”与实现后述的大便泄漏难易度的品质的稳定性、即外表的 安心感有关。

并且,“大便泄漏难易度”是指,消费者目视评价沿大便袋的外周泄 漏的排泄物的量。

这些评价基准分为如下5个级别,5分为“非常满意”,4分为“满 意”,3分为“还行”,2分为“不满意”,1分为“非常不满意”。

[表1]

             外观          大便泄漏难易度     监视者   两次折叠(分)   三次折叠(分)   两次折叠(分)   三次折叠(分)     a   4   4   5   4     b   5   4   4   3     c   4   3   5   3     d   5   3   5   4     e   4   4   4   4     平均   4.4   3.6   4.6   3.6

由表1可知,吸收性物品的制品状态中的折叠方式为两次折叠时, 外表良好,并且,排泄物(特别是大便)不易从大便袋漏出,所以不会发生 排泄物在吸收性物品的表面扩散的情况。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以上,针对幼儿用或成人用的带式一次性尿布,说明了本发明的内 容,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带式一次尿布,也可以是图18的立体图所示的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00X或图19所示的失禁垫100Y,此外,还可以应用 到幼儿用的训练短裤等本领域公知的吸收性物品中。

吸收性物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吸收性物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吸收性物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收性物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收性物品.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通过至少具备配置于表面侧的顶层、配置于背面侧的底层、以及介于这两层之间的吸收体而构成其物品主体,在该物品主体的臀部抵接部设置有用于收容保持排泄物的大便袋,所述吸收性物品中,所述大便袋的开口部被网层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