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涉及一种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和制剂。
背景技术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是以红参、麦冬和五味子为原料制成的注射用粉针剂,具有益气复 脉,养阴生津之功效,临床用于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症见胸痹心痛,心悸气短、倦怠懒 言、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淡、少苔或剥苔,脉细弱或结代;冠心病所致慢性左心功能不全Ⅱ、Ⅲ 级气阴两虚证,症见心悸、气短甚则气急喘促,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动则汗 出,舌淡、少苔或剥苔,脉细弱或结代。
现有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存在诸多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例如质量控制检测谅方法、 产品制备方法等。因此提供用于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新方法、以及制备该产品的方法是有益的,也是本 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努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质量控制的新方法、以及制备该产品 的方法。
本发明是照如下方式实现的: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是一种冷冻干燥粉针剂(其亦可称为注射用益气复脉或注射用益气复脉 (冻干)或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或注射用益气复脉冷冻干燥粉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冷冻干 燥粉针剂每1000瓶由药材红参500g、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制备得到,该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对所 述制剂进行指纹图谱测定。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指纹图谱测定包括如下操作:
(1)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36页“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所载方法测定,或者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第59页“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所载方法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例如,使用WatersC18柱,柱长为25cm,内径为4.6mm,粒径为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3nm;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g1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0;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8 20→30 80→70 8~13 30→35 70→65 13~20 35→40 65→60 20~55 40→70 60→30 55~60 70→95 30→5 60~65 95 5 65~67 95→100 5→0 67~72 100 0 72~77 100→20 0→80 77~81 20 80
(2)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五味子醇甲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 制成每1ml含0.5mg人参皂苷Rb1和0.03mg五味子醇甲的溶液,即得;
(3)对照提取物溶液的制备:取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随行对照提取物1.3g,精密称定,加30% 甲醇溶液10ml使溶解,通过ProElutTMPLSSPE柱(500mg/6ml,预先依次用0.5mol/L氢氧化钠溶液、 0.1mol/L盐酸溶液各10ml洗脱,然后用水洗至洗脱液呈中性,再依次用甲醇、30%甲醇各10ml洗脱, 备用),流速约每分钟1ml,弃去流出液,再依次用含0.5mol/L的氢氧化钠的30%甲醇溶液2ml、30% 甲醇溶液5ml洗脱,弃去流出液,最后用甲醇洗脱,收集甲醇洗脱液至5ml量瓶中至近刻度,加甲醇 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待测定的冷冻干燥粉针剂的内容物1.3g,精密称定,按对照提取物溶液 的制备方法同法操作,即得;
(5)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参照物溶液10μl、对照提取物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 仪,测定,记录8~70分钟以内的色谱图,即得;
(6)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先由2份对照提取物溶液生成对照指纹图谱,供试品 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经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其相似度。一般地讲,本发明冷冻 干燥粉针剂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大于0.88。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随行对照提取物可以从市售 取得,亦可由如下方法制备:
(a)红参50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二次分别为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 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500ml,冷置,分离除去上层油,水层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后,70℃ 以下减压干燥,得红参提取物;
(b)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分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第三次30分钟, 合并各自提取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麦冬)、1.16~1.21(50℃)(五味子),各加 乙醇至含醇量为75%,放置,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麦冬)、 1.18~1.23(50℃)(五味子),分别再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5%,放置,滤过,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分 别为9(麦冬)、7(五味子),放置,滤过,麦冬滤液加稀盐酸调pH值为6.5~7.0,滤液分别减压回收乙 醇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麦冬、五味子提取物;
(c)红参提取物加注射用水500ml溶解,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炭,加热煮沸5分钟,滤过,滤液 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7.0;
(d)麦冬、五味子提取物分别加注射用水750ml、500ml溶解,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为6.5~7.0;
(e)合并上述(c)和(d)的三种溶液,加入葡甲胺适量,于100℃加热1小时,冷置,滤过,滤液加甘 露醇适量,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总体积,调pH值为6.0~7.0,以微孔滤膜(0.22μm)滤过,灌装, 冷冻干燥,制成1000瓶,即得。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红参50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二次分别为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 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500ml,冷置,分离除去上层油,水层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后,70℃ 以下减压干燥,得红参提取物;
(b)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分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第三次30分钟, 合并各自提取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麦冬)、1.16~1.21(50℃)(五味子),各加 乙醇至含醇量为75%,放置,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麦冬)、 1.18~1.23(50℃)(五味子),分别再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5%,放置,滤过,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分 别为9(麦冬)、7(五味子),放置,滤过,麦冬滤液加稀盐酸调pH值为6.5~7.0,滤液分别减压回收乙 醇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麦冬、五味子提取物;
(c)红参提取物加注射用水500ml溶解,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炭,加热煮沸5分钟,滤过,滤液 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7.0;
(d)麦冬、五味子提取物分别加注射用水750ml、500ml溶解,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为6.5~7.0;
(e)合并上述(c)和(d)的三种溶液,加入葡甲胺适量,于100℃加热1小时,冷置,滤过,滤液加甘 露醇适量,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总体积,调pH值为6.0~7.0,以微孔滤膜(0.22μm)滤过,灌装, 冷冻干燥,制成1000瓶,即得。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其还包括对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进行多糖的含量测定。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多糖的含量测定包括如下步骤: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无水葡萄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 摇匀,即得;
(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ml、0.4ml、0.6ml、0.8ml、1.0ml,分别置10ml具 塞试管中,依次加水使成1.0ml,各加5%苯酚溶液1.0ml,混匀,沿管壁缓慢加高纯硫酸5.0ml,迅速 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立即置冰浴中冷却10分钟,取出,室温放置10分钟,以相应的试 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例如,可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ⅤA所载方法;或者可照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4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所载方法)试验,在490nm波长 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测定法:取冷冻干燥粉针剂内容物约1.3g,精密称定,加0.1mol/L硫酸溶液10ml使溶解,通 过预先处理好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80~100目,内径8mm,柱高为5cm,用0.1mol/L硫酸溶液 处理),收集流出液置100ml量瓶中,用0.1mol/L硫酸溶液50ml洗脱(树脂柱备用),洗脱液置同一量 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0.4ml,置 10ml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使成1.0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 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相当于无水葡萄糖的量,计算,即得;
通常而言,本发明冷冻干燥粉针剂每瓶含多糖以无水葡萄糖(C6H12O6)计多于0.10g。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其还包括对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进行红参的含量测定。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红参的含量测定包括如下步骤:
(1)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36页“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所载方法测定, 或者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第59页“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所载方法测定,以十八 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0.05%磷酸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方法进行梯度洗 脱;柱温30℃;检测波长为203nm;理论板数以人参皂苷Rg1色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0,所测成分 与其他成分色谱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人参皂苷Rg1、0.2mg人参皂苷Re和0.5mg人参皂苷Rb1的混合溶液, 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内容物约1.3g,精密称定,加30%甲醇10ml使溶 解,通过预先处理好的ProElutTMPLSSPE柱(500mg/6ml,预先依次用0.5mol/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 盐酸溶液各10ml洗脱,然后用水洗至洗脱液呈中性,再依次用甲醇、30%甲醇各10ml洗脱,备用), 流速约每分钟1ml,弃去流出液,再依次用含0.5mol/L的氢氧化钠的30%甲醇溶液2ml、30%甲醇5ml 洗脱,弃去洗脱液,最后用甲醇洗脱,收集甲醇洗脱液至5ml量瓶中至近刻度,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通常而言,本发明冷冻干燥粉针剂每瓶含红参以人参皂苷Rg1(C42H72O14)和人参皂苷 Re(C48H82O18)的总量计,不少于0.3mg;以人参皂苷Rb1(C54H92O23)计,不少于0.5mg;以人参皂 苷Rg1(C42H72O14)、人参皂苷Re(C48H82O18)和人参皂苷Rb1(C54H92O23)的总量计,为0.8~3.3mg。 本发明人出人意料地发现,当使用指纹图谱测定方法中的色谱梯度洗脱程序时,测得的人参皂苷Re 测定结果不稳定,同一批试样在不同的色谱测定中其峰面积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人参皂苷Re与前后 相邻峰的分离度均大于2而可以考虑不是相邻峰的影响。例如,同一样品制成供试品溶液后,采用指 纹图谱测定方法中的色谱梯度洗脱程序测定10次以上,计算人参皂苷Re的峰面积平均值和相对标准 偏差,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8.75%,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但是使用指纹图谱测定方法中的色谱梯 度洗脱程序测定同一供试品溶液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二者的色谱峰,它们的相对标准偏差 小于±0.75%。这表明使用指纹图谱测定方法中的色谱梯度洗脱程序测定样品中的人参皂苷Re时测定 结果不稳定。本发明人经过努力尝试,发现如本发明上述红参含量测定中的洗脱程序在0-25分钟范围 内将流动相流速提高到1.2ml/分钟时,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三者同一样品同 法测定时三者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8%;即使使用本发明上述红参含量测定中的洗脱程序在0-25 分钟范围内将流动相流速仍然调节到常用的1.0ml/分钟时,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二者同一样 品同法测定时二者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8%,但人参皂苷Re相对标准偏差仍然高在±7.45%。上 述这些使用不同洗脱程序的试验针对实施例1-5的粉针剂以及实施例11-14的粉针剂均呈现基本相同 的结果。这种结果是完全出人意料的,因为现有技术从未教导细微改变流动相的流速会对物质峰面积 的响应值产生如此大的稳定性影响。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其还包括对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进行五味子的含量测定。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五味子的含量测定包括如下步骤:
(1)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36页“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所载方法测定, 或者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第59页“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所载方法测定,以十八 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五味子醇甲 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五味子醇甲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 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内容物约1.3g,精密称定,加30%甲醇10ml使溶 解,通过预先处理好的ProElutTMPLSSPE柱(500mg/6ml,预先依次用0.5mol/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 盐酸溶液各10ml洗脱,然后用水洗至洗脱液呈中性,再依次用甲醇、30%甲醇各10ml洗脱,备用), 流速约每分钟1ml,弃去流出液,再依次用含0.5mol/L的氢氧化钠的30%甲醇溶液2ml、30%甲醇5ml 洗脱,弃去洗脱液,最后用甲醇洗脱,收集甲醇洗脱液至5ml量瓶中至近刻度,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通常而言,本发明冷冻干燥粉针剂每瓶含五味子以五味子醇甲(C24H32O7)计,大于60μg。
进一步地,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冻干燥粉针剂(其亦可称为注射用益气复脉或注射用益气 复脉(冻干)或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或注射用益气复脉冷冻干燥粉针剂),其每1000瓶由红参 500g、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制成,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红参50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二次分别为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 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500ml,冷置,分离除去上层油,水层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后,70℃ 以下减压干燥,得红参提取物;
(b)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分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第三次30分钟, 合并各自提取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麦冬)、1.16~1.21(50℃)(五味子),各加 乙醇至含醇量为75%,放置,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麦冬)、 1.18~1.23(50℃)(五味子),分别再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5%,放置,滤过,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分 别为9(麦冬)、7(五味子),放置,滤过,麦冬滤液加稀盐酸调pH值为6.5~7.0,滤液分别减压回收乙 醇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麦冬、五味子提取物;
(c)红参提取物加注射用水500ml溶解,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炭,加热煮沸5分钟,滤过,滤液 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7.0;
(d)麦冬、五味子提取物分别加注射用水750ml、500ml溶解,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为6.5~7.0;
(e)合并上述(c)和(d)的三种溶液,加入葡甲胺适量,于100℃加热1小时,冷置,滤过,滤液加甘 露醇适量,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总体积,调pH值为6.0~7.0,以微孔滤膜(0.22μm)滤过,灌装, 冷冻干燥,制成1000瓶,即得。
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在制备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或者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随行对照提取物 的步骤(a)中,红参用4~10倍量乙醇回流提取,各次的乙醇量可以相同亦可不同。
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在制备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或者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随行对照提取物 的步骤(b)中,麦冬和五味子各自独立地用4~10倍量水煎煮三次,各次的水量可以相同亦可不同。
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在制备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或者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随行对照提取物 的步骤(e)中,冷冻干燥前加注射用水至总体积是指以制备1000瓶的量计加至2000~5000ml(即在冷冻 干燥前每瓶的液体的体积为2~5ml),例如以制备1000瓶的量计加至2000~4000ml,例如以制备1000 瓶的量计加至2000~3000ml,例如以制备1000瓶的量计加至2000~2500ml。
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在制备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或者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随行对照提取物 的步骤(e)中,加入葡甲胺的量以药液总体积计(在本发明上下文中如未另外说明均是以此为计算基准) 为0.1~1%,例如0.1~0.75%,例如0.1~0.5%,例如0.1~0.25%。
根据本发明任一方面,在制备所述冷冻干燥粉针剂或者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随行对照提取物 的步骤(e)中,加入甘露醇的量以药液总体积计(在本发明上下文中如未另外说明均是以此为计算基准) 为1~20%,例如2~20%,例如2~10%。
本发明任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或以与任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组合。
本发明益气复脉冷冻干燥粉针剂药方(人参、麦冬、五味子)来源于《内外伤辩惑论·卷之中暑伤 胃气论》,中医传统中生脉散用于危重病人,有益气固脱,强心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本发明益气复脉冷冻干燥粉针剂是根据传统古方生脉散经过剂型改革制成的一种静脉注射液。具 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之功效,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 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
本发明益气复脉冷冻干燥粉针剂由红参、麦冬、五味子三味中药组成,其中主料人参,历来广泛 应用于临床,尤其近代研究发现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故有广阔的应用前途。人参的商品名:红参、 白参、晒参、高丽参、山参、糖参等,药用其干燥根。红参的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具有强心、调整 血压、改善循环、促进物质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等功效;麦冬的有效成分为麦冬皂苷,具有改善心肌收 缩力及心脏泵血功能、保护心肌、抗心律失常、耐缺氧、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五味子的有效成分为 五味子素,具有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和糖原的生物合成等功效。生脉注射液的功效是 由三种药物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而共同体现出来的。
经研究证实,本发明益气复脉冷冻干燥粉针剂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脉血 管、消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抗炎等作用。因此,其临床适应症主要包括如下病症:
1)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2)心脏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肺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 常、微循环障碍疾病;
3)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栓塞、脑溢血等;
4)放疗、化疗病人和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
其在临床上长期使用,经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出凝血时间测定等未发现毒性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备冷冻干燥粉针剂
每1000瓶由红参500g、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制成,制备方法如下:
(a)红参50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6倍乙醇)、二次(4倍乙醇)分别为3小时,第三次(10倍 乙醇)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500ml,冷置,分离除去上层油,水层 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红参提取物;
(b)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分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6倍水)1小时,第二次(10倍水)45分钟, 第三次(4倍水)30分钟,合并各自提取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麦冬)、 1.16~1.21(50℃)(五味子),各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放置,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50℃)(麦冬)、1.18~1.23(50℃)(五味子),分别再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5%,放置,滤过,加氢 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分别为9(麦冬)、7(五味子),放置,滤过,麦冬滤液加稀盐酸调pH值为6.5~7.0, 滤液分别减压回收乙醇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麦冬、五味子提取物;
(c)红参提取物加注射用水500ml溶解,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炭,加热煮沸5分钟,滤过,滤液 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7.0;
(d)麦冬、五味子提取物分别加注射用水750ml、500ml溶解,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为6.5~7.0;
(e)合并上述(c)和(d)的三种溶液,加入葡甲胺适量(可以为0.1%~0.5%,本例为0.2%),于100℃加 热1小时,冷置,滤过,滤液加甘露醇适量(可以为2~20%,本例为4%),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 总体积(可以为2000~5000ml,本例为2500ml),调pH值为6.0~7.0,以微孔滤膜(0.22μm)滤过,灌装, 冷冻干燥,制成1000瓶,即得。
实施例2:制备冷冻干燥粉针剂
每1000瓶由红参500g、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制成,制备方法如下:
(a)红参50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7倍乙醇)、二次(7倍乙醇)分别为3小时,第三次(5倍 乙醇)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500ml,冷置,分离除去上层油,水层 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红参提取物;
(b)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分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7倍水)1小时,第二次(6倍水)45分钟, 第三次(5倍水)30分钟,合并各自提取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麦冬)、 1.16~1.21(50℃)(五味子),各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放置,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50℃)(麦冬)、1.18~1.23(50℃)(五味子),分别再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5%,放置,滤过,加氢 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分别为9(麦冬)、7(五味子),放置,滤过,麦冬滤液加稀盐酸调pH值为6.5~7.0, 滤液分别减压回收乙醇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麦冬、五味子提取物;
(c)红参提取物加注射用水500ml溶解,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炭,加热煮沸5分钟,滤过,滤液 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7.0;
(d)麦冬、五味子提取物分别加注射用水750ml、500ml溶解,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为6.5~7.0;
(e)合并上述(c)和(d)的三种溶液,加入葡甲胺适量(可以为0.1%~0.5%,本例为0.5%),于100℃加 热1小时,冷置,滤过,滤液加甘露醇适量(可以为2~20%,本例为6%),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 总体积(可以为2000~5000ml,本例为2000ml),调pH值为6.0~7.0,以微孔滤膜(0.22μm)滤过,灌装, 冷冻干燥,制成1000瓶,即得。
实施例3:制备冷冻干燥粉针剂
每1000瓶由红参500g、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制成,制备方法如下:
(a)红参50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10倍乙醇)、二次(6倍乙醇)分别为3小时,第三次(4倍 乙醇)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500ml,冷置,分离除去上层油,水层 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红参提取物;
(b)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分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8倍水)1小时,第二次(7倍水)45分钟, 第三次(6倍水)30分钟,合并各自提取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麦冬)、 1.16~1.21(50℃)(五味子),各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放置,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50℃)(麦冬)、1.18~1.23(50℃)(五味子),分别再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5%,放置,滤过,加氢 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分别为9(麦冬)、7(五味子),放置,滤过,麦冬滤液加稀盐酸调pH值为6.5~7.0, 滤液分别减压回收乙醇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麦冬、五味子提取物;
(c)红参提取物加注射用水500ml溶解,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炭,加热煮沸5分钟,滤过,滤液 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7.0;
(d)麦冬、五味子提取物分别加注射用水750ml、500ml溶解,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为6.5~7.0;
(e)合并上述(c)和(d)的三种溶液,加入葡甲胺适量(可以为0.1%~0.5%,本例为0.1%),于100℃加 热1小时,冷置,滤过,滤液加甘露醇适量(可以为2~20%,本例为10%),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 至总体积(可以为2000~5000ml,本例为3000ml),调pH值为6.0~7.0,以微孔滤膜(0.22μm)滤过,灌 装,冷冻干燥,制成1000瓶,即得。
实施例4:制备冷冻干燥粉针剂
每1000瓶由红参500g、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制成,制备方法如下:
(a)红参50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8倍乙醇)、二次(7倍乙醇)分别为3小时,第三次(4倍 乙醇)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500ml,冷置,分离除去上层油,水层 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红参提取物;
(b)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分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8倍水)1小时,第二次(8倍水)45分钟, 第三次(10倍水)30分钟,合并各自提取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麦冬)、 1.16~1.21(50℃)(五味子),各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放置,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50℃)(麦冬)、1.18~1.23(50℃)(五味子),分别再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5%,放置,滤过,加氢 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分别为9(麦冬)、7(五味子),放置,滤过,麦冬滤液加稀盐酸调pH值为6.5~7.0, 滤液分别减压回收乙醇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麦冬、五味子提取物;
(c)红参提取物加注射用水500ml溶解,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炭,加热煮沸5分钟,滤过,滤液 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7.0;
(d)麦冬、五味子提取物分别加注射用水750ml、500ml溶解,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为6.5~7.0;
(e)合并上述(c)和(d)的三种溶液,加入葡甲胺适量(可以为0.1%~0.5%,本例为0.3%),于100℃加 热1小时,冷置,滤过,滤液加甘露醇适量(可以为2~20%,本例为20%),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 至总体积(可以为2000~5000ml,本例为5000ml),调pH值为6.0~7.0,以微孔滤膜(0.22μm)滤过,灌 装,冷冻干燥,制成1000瓶,即得。
实施例5:制备冷冻干燥粉针剂
每1000瓶由红参500g、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制成,制备方法如下:
(a)红参50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8倍乙醇)、二次(8倍乙醇)分别为3小时,第三次(6倍 乙醇)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500ml,冷置,分离除去上层油,水层 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红参提取物;
(b)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分别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6倍水)1小时,第二次(10倍水)45分钟, 第三次(4倍水)30分钟,合并各自提取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麦冬)、 1.16~1.21(50℃)(五味子),各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放置,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50℃)(麦冬)、1.18~1.23(50℃)(五味子),分别再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5%,放置,滤过,加氢 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分别为9(麦冬)、7(五味子),放置,滤过,麦冬滤液加稀盐酸调pH值为6.5~7.0, 滤液分别减压回收乙醇后,70℃以下减压干燥,得麦冬、五味子提取物;
(c)红参提取物加注射用水500ml溶解,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炭,加热煮沸5分钟,滤过,滤液 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7.0;
(d)麦冬、五味子提取物分别加注射用水750ml、500ml溶解,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为6.5~7.0;
(e)合并上述(c)和(d)的三种溶液,加入葡甲胺适量(可以为0.1%~0.5%,本例为0.4%),于100℃加 热1小时,冷置,滤过,滤液加甘露醇适量(可以为2~20%,本例为2%),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 总体积(可以为2000~5000ml,本例为4000ml),调pH值为6.0~7.0,以微孔滤膜(0.22μm)滤过,灌装, 冷冻干燥,制成1000瓶,即得。
实施例11:制备冷冻干燥粉针剂(719Ae1)
步骤1:红参500g用9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加90%乙醇分别为8、6、6倍;第一、二次分别为 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500ml,冷置,分离除去上 层油,水层煮至近沸,加入红参药材量的0.5%的活性炭,煮沸5分钟,趁热过滤除炭,滤液备用;
步骤2: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分别加水煎煮三次,麦冬、五味子加水量分别为5、4、4倍和 7、6、6倍;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第三次30分钟,合并各自提取液,分别减压浓缩至药 材药液比为1∶1,各加理论量乙醇至含醇量为75%,放置,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至药材药液比2∶ 1(必要时加纯化水调节),再分别加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分别为9(麦冬)、7(五味子),按调碱 前药液量加入理论量乙醇至85%,放置,滤过;五味子滤液备用;
步骤3:麦冬滤液加稀盐酸回调pH值为7,减压回收乙醇后至无醇味,备用;
步骤4:将备用的麦冬浓缩液、红参滤液及五味子滤液合并(调醇浓度为55%),混匀,过滤,滤液 以每小时约1.5~2倍树脂床体积的速度过D392树脂柱(药材树脂量比为1∶1),用糖度计监测流出液 至有糖流出(约1~2%)时,接收流出液,并继续用55%乙醇冲洗,至接收的流出液与过柱的混合药液 相当时,停止接收。接收的药液调pH值为6.5~7.0,于55~65℃减压回收乙醇后继续浓缩至稠膏状 进行低温干燥,得提取物;
步骤5:取处方量的提取物,与甘露醇300g混合(每瓶加入0.27~0.33g),加入加注射用水2000ml 溶解,煮至近沸,加约0.05~0.1%的活性炭,加热煮沸10分钟,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 为6.0~7.0,加注射用水至总体积约3升,无菌滤过(0.22μm),灌装于西林瓶中,冷冻干燥,压塞、 加盖,制成1000瓶,即得。
实施例12:制备冷冻干燥粉针剂(719Ae2)
步骤1:红参500g用86%乙醇回流提取2次,加86%乙醇分别为8、6、倍;第一、二次分别为2 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500ml,冷置,分离除去上层油,水层煮至近 沸,加入红参药材量的0.5%的活性炭,煮沸5分钟,趁热过滤除炭,滤液备用;
步骤2: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分别加水煎煮2次,麦冬、五味子加水量分别为5、4、倍和7、 6、倍;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合并各自提取液,分别减压浓缩至药材药液比为1∶1,各加 理论量乙醇至含醇量为70%,放置,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至药材药液比2∶1(必要时加纯化水调 节),再分别加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分别为9(麦冬)、7(五味子),按调碱前药液量加入理论量 乙醇至80%,放置,滤过;五味子滤液备用,
步骤3:麦冬滤液加稀盐酸回调pH值为7,减压回收乙醇后至无醇味,备用;
步骤4:将备用的麦冬浓缩液、红参滤液及五味子滤液合并(调醇浓度约为50%),混匀,过滤,滤 液以每小时约1.5~2倍树脂床体积的速度过D392树脂柱(药材树脂量比约为1∶1),用糖度计监测流 出液至有糖流出(约1~2%)时,接收流出液,并继续用50%乙醇冲洗,至接收的流出液与过柱的混合 药液相当时,停止接收。接收的药液调pH值为6.5~7.0,于55~65℃减压回收乙醇后继续浓缩至稠 膏状进行低温干燥,得提取物。
步骤5:取处方量的提取物,与甘露醇300g混合(每瓶加入0.27~0.33g),加入加注射用水2000ml 溶解,煮至近沸,加约0.05~0.1%的活性炭,加热煮沸10分钟,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 为6.0~7.0,加注射用水至总体积约3升,无菌滤过(0.22μm),灌装于西林瓶中,冷冻干燥,压塞、 加盖,制成1000瓶,即得。
实施例13:制备冷冻干燥粉针剂(719Ae3)
步骤1:红参500g用94%回流提取4次,加94%乙醇分别为8、6、6、6倍;第一、二次分别为 3小时,第三、四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500ml,冷置,分离除 去上层油,水层煮至近沸,加入红参药材量的0.5%的活性炭,煮沸5分钟,趁热过滤除炭,滤液备用;
步骤2:麦冬1500g、五味子750g分别加水煎煮4次,麦冬、五味子加水量分别为5、4、4、4 倍和7、6、6、6倍;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第三、四次30分钟,合并各自提取液,分别减 压浓缩至药材药液比为1∶1,各加理论量乙醇至含醇量为80%,放置,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至药 材药液比2∶1(必要时加纯化水调节),再分别加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分别为9(麦冬)、7(五味 子),按调碱前药液量加入理论量乙醇至90%,放置,滤过;五味子滤液备用,
步骤3:麦冬滤液加稀盐酸回调pH值为7,减压回收乙醇后至无醇味,备用;
步骤4:将备用的麦冬浓缩液、红参滤液及五味子滤液合并(调醇浓度约为60%),混匀,过滤,滤 液以每小时约1.5~2倍树脂床体积的速度过D392树脂柱(药材树脂量比约为1∶1),用糖度计监测流 出液至有糖流出(约1~2%)时,接收流出液,并继续用60%乙醇冲洗,至接收的流出液与过柱的混合 药液相当时,停止接收。接收的药液调pH值为6.5~7.0,于55~65℃减压回收乙醇后继续浓缩至稠 膏状进行低温干燥,得提取物。
步骤5:取处方量的提取物,与甘露醇混合(每瓶加入0.27~0.33g),加入加注射用水2000ml溶解, 煮至近沸,加约0.05~0.1%的活性炭,加热煮沸10分钟,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0~ 7.0,加注射用水至总体积约3升,无菌滤过(0.22μm),灌装于西林瓶中,冷冻干燥,压塞、加盖,制 成1000瓶,即得。
实施例14:制备冷冻干燥粉针剂(437Be1)
原辅料:红参100g、麦冬312g、五味子156g、氯化钠390g、甘露醇390g
制备:
1)红参提取液制备:将红参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5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 醇至尽,调pH值7.0,加纯化水调节药液量使每ml含生药量1.5g,在-1℃-4℃静置12-48小时,过滤 至澄清,调pH值7.0,即得红参提取液A;(红参提取液A以人参皂苷Rg1计2.53mg/ml,人参皂苷 Re计1.32mg/ml);
2)麦冬提取液制备:将麦冬用水煎煮3次,第一、二次分别1小时,第三次30分钟,过滤,合并 滤液,减压浓缩至生药量的0.8倍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80%,放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生药 量的0.5倍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85%,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尽,加纯化水调节药液量使每 ml含生药量1.5g,加入重量百分比为1.0%的活性炭煮沸30分钟,稍冷,过滤至澄清,即得麦冬提取 液B;
3)五味子蒸馏液制备:将五味子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3次,每次1.5小时收集后得到五味子蒸馏 液C;
4)五味子提取液制备:将步骤3)得到的药渣加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 压浓缩至生药量的0.5倍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80%,放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生药量的0.4 倍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85%,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尽,加纯化水调节药液量使每ml含生药 量1.5g,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3%的活性炭煮沸30分钟,稍冷,过滤至澄清,即得五味子提取液D;
5)A、B、C、D混匀,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ml,用分子截留量为100000中空纤维膜超滤1次, 再用分子截留量为10000中空纤维膜超滤1次,调节pH值6.5,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在氮 气流下灌装,灭菌,即得生脉水针剂。(以人参皂苷Rg1计0.20mg/ml,人参皂苷Re计0.11mg/ml);
6)A、B、C、D与氯化钠390g,混匀,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ml,用分子截留量为100000用中空 纤维膜超滤1次,再用分子截留量为10000中空纤维膜超滤1次,调节pH值6.5,用0.22μm微孔滤 膜过滤,滤液在氮气流下灌装,灭菌,即得生脉输液。(以人参皂苷Rg1计0.22mg/ml,人参皂苷Re 计0.11mg/ml);
7)A、B、C、D与甘露醇390g,混匀,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ml,用分子截留量为100000中空纤 维膜超滤1次,再用分子截留量为10000中空纤维膜超滤1次,并间歇地通入氮气,1小时通气一次, 每次2分钟,调节pH值6.5,用0.22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在氮气气体流下灌装,干燥,即得粉针剂。 (以人参皂苷Rg1计0.20mg/ml,人参皂苷Re计0.12mg/ml)
试验例1:急性毒性试验
照CN102988719A说明书[0032]-[0043]进行,测试实施例1-3、实施例11-12、实施例14所得粉 针的LD50,结果实施例1-3和实施例11-12所得粉针剂的LD50均在45~53g/kg范围内,实施例14所 得粉针的LD50为34.3g生药/kg,95%可信限均符合测试要求;实施例14粉针结果与其它5种粉针结 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试验例2: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
照CN101623437B说明书[0054]开始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实施例1、实施例11、实施例14三 种粉针试药的药效。结果,三种试药的心脏梗死百分率均在0.05~0.07%范围内,各自无统计学差异, 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呈现P<0.01的显著性差异。
试验例3:对小鼠的促醒作用
照CN101623437B说明书[0063]开始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实施例2、实施例12、实施例14三 种粉针试药的药效。结果:生理盐水组小鼠清醒时间均值为28.7min,三种试药组小鼠清醒时间均值 均在8.6~9.1范围内,相互无统计学差异。
试验例4:稳定性试验
将上述实施例1-5、实施例11-14所得全部粉针剂置于40℃、RH75%条件下6个月,照本发明方 法测定各粉针剂在0月时和6月时的多糖、红参、五味子的含量,对于某批样品的某个含量参数,计 算其6月时相对于0月时的含量百分数。结果:9批试样在6月时多糖均在94~97%范围内;9批试样 在6月时五味子的五味子醇甲均在96~99%范围内;实施例1-5五批试样在6月时红参的人参皂苷Rg1 和人参皂苷Re的总量均在95~98%范围内,人参皂苷Rb1均在95~97%范围内,人参皂苷Rg1、人 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总量均在95~98%范围内;实施例11-14四批试样在6月时红参的人参 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总量均在82~87%范围内,人参皂苷Rb1均在81~84%范围内,人参皂苷 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总量均在81~86%范围内,显示这些试样红参含量以三种典型 皂苷计稳定性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