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7751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25 CN 103877515 A (21)申请号 201410133533.7 (22)申请日 2014.03.30 A61K 36/9066(2006.01) A61P 13/12(2006.01) A61K 35/64(2006.01) A61K 35/56(2006.01) A61K 35/37(2006.01) A61K 35/36(2006.01) (71)申请人 黄震 地址 537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 阳光城六栋林宁收转 (72)发明人 黄震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
2、衰竭的中药物及其制备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 药物和制备方法, 牡蛎 20 30 份、 白花蛇舌草 30 50 份、 杜仲 30 40 份、 黄芪 30 60 份、 丹 参 15 30 份、 当归 10 20 份、 川芎 10 30 份、 莪术 10 20 份、 炙山甲 10 15 份、 内金 10 20 份、 麦芽 30 50 份、 白芥子 10 30 份、 大黄 10 15 份、 香附 10 20 份、 海藻 10 20 份、 蚂 蚁 5 10 份、 生地 30 50 份、 熟地 30 50 份、 益母草 20 30 份、 甘草 10 20 份。将炙山。
3、甲、 内金、 蚂蚁、 牡蛎, 炮制并粉碎过筛 ; 粉碎成粗粉, 用乙醇渗漉法提取 ; 麦芽、 白芥子, 微炒并粉碎过 筛, 生成药渣 ; 药渣与莪术、 川芎渗漉后的药渣与 其它药物一起水煎并浓缩成相对密度至120 25 ; 浓缩液加乙醇精制, 上清液回收乙醇, 并浓缩 成膏。 本发明在此基础上加了软坚散结之药物, 以 期再生肾小球。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77515 A CN 103877515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慢性肾。
4、功能衰竭的中药物, 其特征是 : 其由收下材料成份及重量配比构 成 : 牡蛎 20 30 份、 白花蛇舌草 30 50 份、 杜仲 30 40 份、 黄芪 30 60 份、 丹参 15 30 份、 当归 10 20 份、 川芎 10 30 份、 莪术 10 20 份、 炙山甲 10 15 份、 内金 10 20 份、 麦芽 30 50 份、 白芥子 10 30 份、 大黄 10 15 份、 香附 10 20 份、 海藻 10 20 份、 蚂蚁 5 10 份、 生地 30 50 份、 熟地 30 50 份、 益母草 20 30 份、 甘草 10 2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
5、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物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将 炙山甲1015份、 内金1020份、 蚂蚁510份、 牡蛎2030份依传统中药炮制工艺炮 制并粉碎过 80 目筛 ; 白花蛇舌草 30 50 份、 杜仲 30 40 份、 黄芪 30 60 份、 丹参 15 30 份、 当归 10 20 份、 川芎 10 30 份、 莪术 10 20 份、 生地 30 50 份、 熟地 30 50 份、 益母草 20 30 份、 甘草 10 20 份粉碎成粗粉, 用乙醇渗漉法提取 ; 麦芽 30 50 份、 白芥子1030份, 微炒并粉碎过筛, 生成药渣 ; 药渣与莪术、 川芎渗漉后的药渣与其它药物 一起水煎。
6、并浓缩成相对密度至 1 20 25 ; 浓缩液加乙醇精制, 上清液回收乙醇, 并浓缩 成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77515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 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 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 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 实质损害, 致使肾脏明显萎缩, 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 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 水、 电解 质、 酸碱平衡失调, 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也称为尿毒症。从原发病。
7、起 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 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 重阶段。 , 病因不详, 一般认为与免疫有关, 西药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公开一种有效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4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物, 其由收下材料成份及重量配比构成 : 牡蛎 20 30 份、 白花蛇舌草 30 50 份、 杜仲 30 40 份、 黄芪 30 60 份、 丹参 15 30 份、 当归 10 20 份、 川芎 10 30 份、 莪术 10 20 份、 炙山甲 10 15 份、 内金 10 20 份、 麦芽 30 50 份、 白芥子。
8、 10 30 份、 大黄 10 15 份、 香附 10 20 份、 海藻 10 20 份、 蚂蚁 5 10 份、 生地 30 50 份、 熟地 30 50 份、 益母草 20 30 份、 甘草 10 20 份。 0005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物制备方法, 将炙山甲 10 15 份、 内金 10 20 份、 蚂蚁 5 10 份、 牡蛎 20 30 份依传统中药炮制工艺炮制并粉碎过 80 目筛 ; 白花蛇舌 草 30 50 份、 杜仲 30 40 份、 黄芪 30 60 份、 丹参 15 30 份、 当归 10 20 份、 川芎 10 30 份、 莪术 10 20 份、 生地 30 50 。
9、份、 熟地 30 50 份、 益母草 20 30 份、 甘草 10 20 份粉碎成粗粉, 用乙醇渗漉法提取 ; 麦芽 30 50 份、 白芥子 10 30 份, 微炒并粉 碎过筛, 生成药渣 ; 药渣与莪术、 川芎渗漉后的药渣与其它药物一起水煎并浓缩成相对密度 至 1 20 25 ; 浓缩液加乙醇精制, 上清液回收乙醇, 并浓缩成膏。 0006 在本发明中, 黄芪健脾益气 ; 生、 熟地滋阴补肾 ; 白芥子、 莪术、 川芎、 蚂蚁、 土元、 炙山甲、 内金、 鼠妇软坚散结, 软化肾小球 ; 麦芽取类比像, 生发补肾 ; 香附、 海藻水中之物, 耐水抗毒、 理气活血、 散瘀通络, 活化肾小球 ;。
10、 当归、 丹参、 大黄凉血止血、 活血散瘀、 推陈出 新。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 软坚散结、 解毒排毒、 祛瘀生新, 保护肾功能, 延缓肾衰进展、 减 慢病人进入终末期肾衰速度之功效。中医认为慢性肾衰属正虚邪实之证, 其正虚为脏腑气 血虚弱, 尤以脾肾虚衰为主, 其邪实指湿浊邪毒壅阻。治则以顾护肾气, 保摄阴阳为基本原 则, 同时还应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缓急, 扶正祛邪, 标本兼治, 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不得滥 用克伐之品以免损伤肾气。本发明在此基础上加了软坚散结之药物, 以期软化硬化的肾小 球 ; 加诸芽取类比像以仁补仁 ( 肾 ), 激发生气 ( 机 ), 以期再生肾小球。 具体实施方。
11、式 说 明 书 CN 103877515 A 3 2/2 页 4 0007 实施例 1 : 0008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物, 其由收下材料成 KG 及重量配比构成 : 牡蛎 20KG、 白花蛇舌草 30KG、 杜仲 30KG、 黄芪 30KG、 丹参 15KG、 当归 10KG、 川芎 10KG、 莪术 10KG、 炙山 甲 10KG、 内金 10KG、 麦芽 30KG、 白芥子 10KG、 大黄 10KG、 香附 10KG、 海藻 10KG、 蚂蚁 5KG、 生 地 30KG、 熟地 30KG、 益母草 20KG、 甘草 10KG。 0009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物制备方法, 。
12、将炙山甲 10KG、 内金 10K6、 蚂蚁 5KG、 牡蛎20KG依传统中药炮制工艺炮制并粉碎过80目筛 ; 白花蛇舌草30KG、 杜仲30KG、 黄 芪 30KG、 丹参 15KG、 当归 10KG、 川芎 10KG、 莪术 10KG、 生地 30KG、 熟地 30KG、 益母草 20KG、 甘 草 10KG 粉碎成粗粉, 用乙醇渗漉法提取 ; 麦芽 30KG、 白芥子 10KG, 微炒并粉碎过筛, 生成药 渣 ; 药渣与莪术、 川芎渗漉后的药渣与其它药物一起水煎并浓缩成相对密度至120 ; 浓缩 液加乙醇精制, 上清液回收乙醇, 并浓缩成膏。 0010 实施例 2 : 0011 治疗慢性。
13、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物, 其由收下材料成 KG 及重量配比构成 : 牡蛎 30KG、 白花蛇舌草 50KG、 杜仲 40KG、 黄芪 60KG、 丹参 30KG、 当归 20KG、 川芎 30KG、 莪术 20KG、 炙山 甲 15KG、 内金 20KG、 麦芽 50KG、 白芥子 30KG、 大黄 5KG、 香附 20KG、 海藻 20KG、 蚂蚁 10KG、 生 地 50KG、 熟地 50KG、 益母草 30KG、 甘草 20KG。 0012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物制备方法, 将炙山甲 15KG、 内金 20KG、 蚂蚁 10KG、 牡蛎 30KG 依传统中药炮制工艺炮制并粉碎过 80。
14、 目筛 ; 白花蛇舌草 50KG、 杜仲 40KG、 黄芪 60KG、 丹参 30KG、 当归 20KG、 川芎 30KG、 莪术 20KG、 生地 50KG、 熟地 50KG、 益母草 30KG、 甘草 20KG 粉碎成粗粉, 用乙醇渗漉法提取 ; 麦芽 50KG、 白芥子 30KG, 微炒并粉碎过筛, 生成 药渣 ; 药渣与莪术、 川芎渗漉后的药渣与其它药物一起水煎并浓缩成相对密度至125 ; 浓 缩液加乙醇精制, 上清液回收乙醇, 并浓缩成膏。 0013 陈某, 男, 65 岁。早期尿毒症一年, 于 2005 年 10 月 20 日前来治疗。内服本发明方 40-60 天后, 血肌酐由 4。
15、10 降至 180 微摩尔 / 升。目前患者基本正常, 继续巩固治疗。 0014 李某, 女, 60 岁。2000 年 1 月 10 日初诊 : 反复浮肿 3-4 年, 尿蛋白 (+), 潜血 (+), 血 Cr299 1, mol/1, BUNll.2mmol/l, Hb98/1, 超声诊断 : 1. 双肾弥漫性病变声像 图 ( 右肾 9038mm, 左肾 8940mm) ; 2. 肾实质内囊肿并钙化, 诊为 “慢性肾功能衰竭” , 服 用本发明方 30-50 剂 ( 日 1 剂 ), 复查血 Cr99gmol/1, BUN5.1mmol/1, 尿 Rt( 一 )。随访至 今 (2002 年 1 月 4 日 ), 病情稳定 ( 能从事轻体力劳动 )。 说 明 书 CN 103877515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