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头疖(暑疖)的中草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头疖(暑疖)的中草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8478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14 CN 103784781 A (21)申请号 201210547145.4 (22)申请日 2012.12.17 A61K 36/899(2006.01) A61P 17/02(2006.01) (71)申请人 唐焱华 地址 408415 重庆市南川区河图乡河图村 8 组 26 号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4) 发明名称 治疗头疖 (暑疖) 的中草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头疖的中草药组合物, 由 以下重量克药物制成 : 银花 20-30 份 ; 连翘 20-30 份 ; 天花粉 2。
2、0-30 份 ; 赤芍 15-25 份 ; 滑石 15-20 份 ; 车前子15-25份 ; 泽泻15-20份 ; 淡竹叶15-20 份 ; 半支莲 25-35 份 ; 大青叶 15-25 份 ; 蒲公英 15-25 份。加水 1500 份, 文火煎煮 20-30 分钟, 收 取上清液装瓶, 灭菌, 备用。以银花为君 ; 以连翘、 天花粉为臣 ; 以赤药、 滑石为佐 ; 以车前子、 泽泻、 淡竹叶、 枝莲、 大青叶、 蒲公英为使。本发明效果 好, 安全, 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本发明具有制作 使用方便, 无副作用, 以健脾养阴、 祛风、 清热、 除 湿的治疗原则治疗暑疖, 具有明显效果。 (51。
3、)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84781 A CN 103784781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头疖的中草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 : 银花 20-30份 ; 连翘20-30份 ; 天花粉20-30份 ; 赤芍15-25份 ; 滑石15-20份 ; 车前子15-25份 ; 泽泻 15-20 份 ; 淡竹叶 15-20 份 ; 半支莲 25-35 份 ; 大青叶 15-25 份 ; 蒲公英 15-25 份 ; 加水 15。
4、00 份, 烧开后, 文火煎煮 20 -30 分钟, 加水熬煮 3 次, 过滤后将 3 次熬取的上清 液混合均匀后, 装瓶高温灭菌, 待用。 2. 根据权利要求书 1 所述的治疗疖的中草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 物制成 : 银花 30 份 ; 连翘 30 份 ; 天花粉 30 份 ; 赤芍 30 份 ; 滑石 20 份 ; 车前子 20 份 ; 泽泻 20 份 ; 淡竹叶 20 份 ; 半枝莲 30 份 ; 大青叶 20 份 ; 蒲公英 20 份 ; 加水 1500 份, 烧开后, 文火煎 煮 20-30 分钟, 如前加水熬煮 3 次, 过滤后将 3 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
5、 装瓶高温灭菌, 待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84781 A 2 1/3 页 3 治疗头疖 (暑疖) 的中草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 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头疖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0002 疖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特征是好发于须后之处, 背部和臀 部, 结肿为色红, 灼热, 痉痛, 突起在皮肤表面根浅, 肿势局限, 范围一般在 3 厘米左右, 黄白 色的叫头疖, 结肿无头的叫无头疖。 祖国医学中的有头疖即现代医学的疖, 无头疖是化脓性 汗腺炎, 暑疖是红色粟粒疹, 继发所致的疖, 或夏秋之季发生的多个疖, 蝼蛄疖为头皮毛囊 周围炎、 。
6、多发性疖等类型。 0003 本病发生是恣食膏梁厚味, 火热内生, 气血壅滞而成, 而暑疖多因夏秋季节感受暑 湿热毒而成。蝼蛄疖多因暑疖治疗不当, 脓流不畅, 引起脓毒潴留所致, 多发性疖多由内郁 湿火, 外感风邪, 两相博结, 蕴于皮肤内部日久而成。 0004 中医方药多是以解毒化湿, 常以黄连、 青蒿等治疗为主。该类药物治疗虽有效果, 但不全面, 无明显效果, 为此有待挖掘、 总结、 提升民间验方, 为治疗疖病提供一种经过实践 检验效果好的治疗各类疖的中草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 : 提供一种治疗暑疖的中草药。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一种治疗暑疖的中草药, 其特。
7、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 制成 : 银花 20-30 份 ; 连翘 20-30 份 ; 天花粉 20-30 份 ; 赤芍 15-25 份 ; 滑石 15-20 份 ; 车前 子 15-25 份 ; 泽泻 15-20 份 ; 淡竹叶 15-20 份 ; 半支莲 25-35 份 ; 大青叶 15-25 份 ; 蒲公英 15-25 份。加水 1500 份, 烧开后, 文火煎煮 20 -30 分钟, 如前加水熬煮 3 次, 过滤后将 3 次 熬取上清液混合均匀后, 装瓶高温灭菌, 待用。 0007 优用的所属治疗暑疖的中草药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药物制成 : 银花 30 份 ; 连翘 30 份 。
8、; 天花粉 30 份 ; 赤芍 30 份 ; 滑石 20 份 ; 车前子 20 份 ; 泽泻 20 份 ; 淡竹叶 20 份 ; 半枝莲 30 份 ; 大青叶 20 份 ; 蒲公英 20 份。加水 1500 份, 烧开后, 文火煎 煮 20-30 分钟, 如前加水熬煮 3 次, 过滤后将 3 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 装瓶高温灭菌, 备用。 0008 本发明的配伍思想 : 以银花为君 ; 以连翘、 天花粉为臣 ; 以赤药、 滑石为佐 ; 以车前 子、 泽泻、 淡竹叶、 枝莲、 大青叶、 蒲公英为使。 0009 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 银花 : 为忍冬科多年生植物 ; 性味与归经 : 寒, 甘。
9、、 微苦。归心、 肺经 ; 功能与主治 : 清热 解毒, 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 疮痈肿毒, 热毒血痢, 风湿热痹。 0010 连翘 : 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的干燥果实 ; 性味与归经 : 味苦, 微寒。归肺、 心、 小肠 经 ; 功能与主治 :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用于痈疽, 瘰疬, 乳痈, 丹毒, 风热感冒, 温病初起, 温 说 明 书 CN 103784781 A 3 2/3 页 4 热入营, 高热烦渴, 神昏发斑, 热淋尿闭。 0011 天花粉 :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 性味与归经 : 甘、 苦, 微寒。归 肺、 胃经 ; 功能与主治 : 清热生津, 消肿排脓。用于。
10、热病烦渴, 肺热燥咳, 内热消渴, 疮疡肿毒 赤芍 : 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 ( 野生种 )、 草芍药、 川赤芍等的根 ; 性味与归 经 : 酸、 苦, 凉。 入肝、 脾经 ; 功能主治 : 行瘀, 止痛, 凉血, 消肿。 治瘀滞经闭, 疝瘕积聚, 腹痛, 胁痛, 衄血, 血痢, 肠风下血, 目赤, 痈肿。 0012 滑石 : 为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 ; 性味与归经 : 寒 ; 甘、 淡 ; 归胃、 膀胱经 ; 功能与主 治 : 利尿通淋, 清热解暑, 祛湿敛疮。用于热淋, 石淋, 尿热涩痛, 暑湿烦渴, 湿热水泻 ; 外治 湿疹, 湿疮, 痱子。 0013 车前子 : 为车前科 ; 性。
11、味与归经 : 归肺 ; 肝 ; 肾 ; 膀胱经 ; 功能与主治 : 清热利尿 ; 渗 湿止泻 ; 明目 ; 祛痰, 小便不利 ; 淋浊带下 ; 水肿胀满 ; 暑湿泻痢 ; 目赤障翳 ; 痰热咳喘。 0014 泽泻 :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性味与归经 : 味甘 ; 淡 ; 性寒, 归肾 ; 膀胱经。功 能与主治 : 利水渗湿 ; 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 ; 热淋涩痛 ; 水肿胀满 ; 泄泻 ; 痰饮眩晕 ; 遗精。 0015 淡竹叶 : 为禾本科 ; 性味与归经 : 甘 ; 淡 ; 寒 ; 归心、 胃、 小肠经。功能与主治 : 烦热 口渴 ; 口舌生疮 ; 牙龈肿痛 ; 小儿惊啼 ; 小便赤涩。
12、 ; 淋浊, 除烦。 0016 半支莲 : 为唇形科 ; 性味与归经 : 归肺 ; 肝 ; 肾经 ; 功能与主治 : 清热解毒 ; 散瘀止 血 ; 利尿消肿, 热毒痈肿 ; 咽喉疼痛 ; 肺痈 ; 肠痈 ; 瘰疬 ; 毒蛇咬伤 ; 跌打损伤 ; 吐血 ; 衄血 ; 血淋 ; 水肿 ; 腹水及癌症。 0017 大青叶 : 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 蓼科植物蓼蓝、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草大青或爵 床科植物马蓝等的叶或枝叶 ; 性味与归经 : 味苦, 寒。入肝、 心、 胃经 ; 功能与主治 : 清热, 解 毒, 凉血, 止血。用于治温病热盛烦渴, 病毒性感冒, 急性传染性肝炎, 菌痢, 急性胃肠炎, 。
13、急 性肺炎, 丹毒, 吐血, 衄血, 黄疸, 痢疾, 喉痹, 口疮, 痈疽肿毒。 0018 蒲公英 :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 ; 性味与归经 : 甘、 苦, 寒。 归肝、 胃经 ; 功 能与主治 :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用于热毒证, 尤善清肝热, 治疗肝热目赤肿痛, 以及多种感 染、 化脓性疾病,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 高热不退。 对乳痈有良效, 能解毒散 结通乳。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治疗暑疖的中草药具有制作使用方便安全、 无副作 用, 是以健脾养阴、 祛风、 清热、 除湿的治疗原则治署疖, 具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中经过实践 证明治疗效果明显。 00。
14、20 具体实践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1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暑疖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药物制成 : 银花 25g ; 连翘 25g ; 天花粉 25 g ; 赤芍 25 g ; 滑石 15 g ; 车前子 15 g ; 蒲公英 15 g。加水 1500 g, 烧开后, 用文火煎煮 20-30 分钟, 过滤下, 收取上清液, 如此熬煮 3 次, 将 3 次获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 待用。该中药服用时, 取 250-300ml 放入容器中, 微热后服用, 每日 3 次。 0022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暑疖的中草药, 由以下重量配比药物制成 : 银花 20 g ; 连翘 20 g ; 天花粉 30 g ; 赤芍20 g ; 滑石20 g ; 车前子20 g ; 泽泻20 g ; 淡竹叶20 g ; 半枝莲30 g ; 大青叶20 g ; 说 明 书 CN 103784781 A 4 3/3 页 5 蒲公英 20 g。加水 1500 g, 烧开后, 用文火煎煮 20-30 分钟, 过滤下, 收取上清液, 如此熬煮 3次, 将3次获取的上清液混含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 待用。 该中药服用时, 取250-300ml放 入容器中, 微热后服用, 每日 3 次。 说 明 书 CN 10378478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