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82781.0 (22)申请日 2016.10.08 (71)申请人 广东真丽斯化妆品有限公司 地址 515500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经济开发 区龙港路 (72)发明人 黄楚明 黄楚佳 黄楚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代理人 何晶晶 黄晶晶 (51)Int.Cl. A61K 8/9789(2017.01) A61Q 19/02(2006.01) (54)发明名称 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
2、明提供一种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 中的应用, 所述楝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楝树叶粉碎, 置于超临界CO2萃取装置中, 萃取 2h, 得药渣, 向药渣中加入75乙醇, 在60下浸 提2次, 合并浸提液, 减压浓缩, 冷冻干燥, 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楝树叶提取物含有美白活性成分, 能够明显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阻碍黑色素的形 成, 且来源安全, 具有很好的美白开发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344456 A 2017.01.25 CN 106344456 A 1.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3、所述楝树叶提 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楝树叶粉碎, 置于超临界CO2萃取装置中, 萃取2h, 得药渣, 向药渣 中加入75乙醇, 乙醇和药渣的体积质量比为8mL: 1g, 在60下浸提2次, 每次1h, 合并浸提 液, 减压浓缩, 冷冻干燥, 即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萃取釜温 度为50, 压力为40Mpa, 第一分离釜温度为40, 压力为5Mpa, 第二分离釜温度为35, 压 力为4Mpa, CO2流量为32L/h, 萃取2h。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浓缩 的条件为70, 0.2b。
4、ar。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美 白产品的形式包括面膜、 保湿水、 乳液、 面霜、 沐浴液、 粉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美白产品 中还包括有油性成分、 无机填料、 表面活性剂、 保湿剂、 增粘剂、 低级醇、 多价螯合物、 有机 胺、 pH调节剂、 防腐剂、 其它美白剂、 防氧化剂、 香料和水中的至少一种。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44456 A 2 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天然化妆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楝树叶提取。
5、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 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由于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及环境污染的加剧, 人们面对的皮肤问题也越 来越多,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色斑、 色素沉着等已成为普遍问题, 美白和抗氧化产品已成为主 流品种。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 消费者对美白产品的关注重点不仅仅在于其功效 性同时也更注重其安全性。 0003 造成皮肤色斑、 色素沉着的原因有多种, 如遗传因素和紫外线、 废气及活性氧等环 境因素。 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黑色素主要由人体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产生, 它的 含量及分布决定了皮肤的颜色。 现代研究表明, 酪氨酸酶是皮肤黑色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其将酪氨酸转化成多巴。
6、、 多巴醌, 经氧化而聚合生成大分子的黑色素。 因此, 酪氨酸酶不仅 决定黑色素合成的速率, 而且是黑色素细胞分化成熟的特征性标志, 其活性决定着黑色素 形成的数量。 因此, 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可以阻断黑色素的生物合成反应链, 减少黑色素的 生成进而实现美白的效果。 常用的美白添加剂主要有含汞化合物及氢醌、 曲酸等。 但由于含 汞化合物的毒性和氢醌的致敏作用, 曲酸被怀疑有致癌作用, 所以这些化合物已很少使用。 而植物来源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由于迎合人们的安全需求而成为近年来研究应用上的 焦点之一。 同时, 许多植物提取物有其独特的效果, 所以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优于传统的美白 剂。 0004 楝。
7、树, 又叫苦楝, 为冬季落叶乔木, 其具有生长迅速, 用途广泛的特点, 引起了许多 研究工作者的兴趣。 楝树叶具有理气化湿、 解毒杀虫的功效, 楝树叶提取物作为植物源农药 以及在害虫综合治理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对于楝树叶中活性成分用于美白产品的 相关报道较少。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具 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减少黑色素产生的效果。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 楝树叶提取物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0008 所述楝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楝树叶粉碎, 置于超临界CO2萃取装。
8、置中, 萃取2h, 得药渣, 向药渣中加入75乙醇, 乙醇和药渣的体积质量比为8mL: 1g, 在60下浸 提2次, 每次1h, 合并浸提液, 减压浓缩, 冷冻干燥, 即得。 0009 优选地, 所述萃取釜温度为50, 压力为40Mpa, 第一分离釜温度为40, 压力为 5Mpa, 第二分离釜温度为35, 压力为4Mpa, CO2流量为32L/h, 萃取2h。 0010 优选地, 所述减压浓缩的条件为70, 0.2bar。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344456 A 3 0011 所述美白产品的形式包括面膜、 保湿水、 乳液、 面霜、 沐浴液、 粉底。 0012 优选地, 所述美。
9、白产品中还包括有油性成分、 无机填料、 表面活性剂、 保湿剂、 增粘 剂、 低级醇、 多价螯合物、 有机胺、 pH调节剂、 防腐剂、 其它美白剂、 防氧化剂、 香料和水中的 至少一种。 0013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楝树叶提取物含有美白活性成分, 能够明显抑制 酪氨酸酶的活性, 阻碍黑色素的形成, 且来源安全, 具有很好的美白开发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 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10、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 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实施例1: 0016 楝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楝树叶粉碎, 置于超临界CO2萃取装置中, 控制 萃取釜温度为50, 压力为40Mpa, 第一分离釜温度为40, 压力为5Mpa, 第二分离釜温度为 35, 压力为4Mpa, CO2流量为32L/h, 萃取2h, 得药渣, 向药渣中加入75乙醇, 乙醇和药渣 的体积质量比为8mL: 1g, 在60下浸提2次, 每次1h, 合并浸提液, 在70, 0.2bar的条件下 减压浓缩, 冷冻干燥, 即得。 0017 实施例2: 0018 楝。
11、树叶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实验: 0019 取5只试管, 其中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1mL的0.05wt楝树叶提取物溶液, 3号和4 号试管分别加入1mL的磷酸盐缓冲液(pH6.8), 5号试管中加入1mL的0.05wt熊果苷溶 液。 向1、 3和5号试管中加入0.5mL的酪氨酸酶溶液(酶活单位125u/mL), 2号和4号试管中加 入0.5mL的磷酸盐缓冲液(pH6.8), 将5只试管振荡摇匀, 35水浴10min, 向其中加入2mL 的0.05wt酪氨酸溶液, 反应10min, 在475nm处测定各试管的吸光度T, 分别标记为T1、 T2、 T3、 T4、 T5, 并计算抑制率。 0020 。
12、抑制率计算公式为: I()1-(T1-T2)/(T3-T4)100 0021 经计算得, 0.05wt楝树叶提取物溶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可达81.1, 而作为 对照的熊果苷的抑制率仅为48.1。 由此可见, 楝树叶提取物对于酪氨酸酶有较好的抑制 活性。 0022 实施例3: 0023 楝树叶提取物对黑色素抑制作用实验: 0024 采用Hosoi等改良方法测定楝树叶提取物对黑色素抑制作用。 B16黑色素细胞(购 自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以1105密度培养在96孔板中, 经24h后换液, 添加0.05wt楝 树叶提取物溶液, 72h后, 经磷酸盐缓冲液(pH6.8)洗涤两次, 样品经空气干燥, 溶。
13、于200 L1mol/L NaOH(含1DMSO), 经加热80至1h后冷却, 选择475nm波长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 读取吸光度值, 计算抑制率; 采用相同方法测定0.05wt熊果苷的吸光度并计算抑制率。 0025 经计算得, 0.05wt楝树叶提取物溶液对黑色素的抑制率可达69.8, 而作为对 照的熊果苷的抑制率仅为48.1。 由此可见, 楝树叶提取物对于黑色素具有抑制作用, 能够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344456 A 4 美白皮肤。 0026 实施例4: 0027 含有楝树叶提取物的美白面霜, 各组分质量百分数如下: 楝树叶提取物1、 聚二 甲基硅氧烷2、 肉豆蔻酸异丙。
14、酯10、 异十六烷4、 甘油5、 丙二醇3、 甘油硬脂酸酯 1、 卡波姆0.5、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1、 维他命E 1、 氢化聚异丁烯3、 三乙醇胺适 量、 香精适量, 余量去离子水。 0028 美白面霜的制备工艺按照常规面霜的制备工艺进行加工。 0029 将本实施例制得的美白面霜用于18-40岁, 面部有不同程度色素沉着、 皮肤暗沉、 干燥无光泽等问题, 并排除患有严重系统疾病、 免疫缺陷、 自身免疫疾病等人群。 实验者每 日睡前清洁面部皮肤后, 涂上本实施例制备的美白面霜, 连续使用一个月, 有70的实验者 的皮肤有明显暗黄消退, 皮肤润泽, 有20的实验者的皮肤有所改善, 皮肤较之前白。
15、皙, 且 受试100人中未出现皮肤过敏等症状。 该结果表明, 本发明的楝树叶提取物能够有限改善面 部肤色, 起到美白效果。 0030 实施例5: 0031 含有楝树叶提取物的美白洗面奶, 各组分质量百分数如下: 楝树叶提取物3、 烷 基多糖苷1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 椰油脂肪酸单乙醇胺4、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 碱5、 丙三醇10、 角鲨烷3、 甲基异噻唑啉酮0.05、 羊毛脂1、 硬脂酸2, 去离子水 余量。 0032 美白洗面奶的制备工艺按照常规洗面奶的制备工艺进行加工。 0033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楝树叶提取物含有美白活性成分, 能够明显抑制酪氨酸 酶的活性, 阻碍黑色素的形。
16、成, 具有很好的美白开发应用价值。 0034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 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5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 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34445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