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用途.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35285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6992.8

申请日:

1994.10.22

公开号:

CN1121926A

公开日:

1996.05.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7K 1/14申请日:19941022授权公告日:20010411终止日期:20091123|||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7K1/14

主分类号:

C07K1/14

申请人:

王崴;

发明人:

王崴

地址:

071000河北省保定市广济路1号楼1单元3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贰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用途,将原料用水浸泡,溶出水溶蛋白,然后加入碱性次氯酸钙水溶液并搅拌调pH值为碱性,沉淀去渣后,再用酸调pH值呈酸性,使发生蛋白质沉淀,分离即得蛋白质。可用于从玉米、花生、棉籽、、菜籽、大豆或含蛋白质的植物中提取蛋白质。为淀粉或淀粉糖生产厂开发了又一新产品。其工艺简单合理,应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提取植物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植物蛋白质 的原料用水浸泡,以溶出水溶蛋白,然后加入碱性次氯酸钙水溶液 并搅拌调PH值为碱性,沉淀去渣后,再用酸调PH值呈酸性,使 发生蛋白质沉淀,分离即得蛋白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植物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是 加入碱性次氯酸钙调PH值为7.5—11,和/或加入酸调PH 值至4—6.8。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植物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是 加入酸调PH值为4—6.8,为分段调PH值,以找出蛋白质的 不同等电点,以利于沉淀的大量折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植物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是 等电点分别为PH值6.8—6.5,PH5.4—4.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植物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酸用盐酸、硫酸或醋酸。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取植物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是 盐酸浓度为5—15%。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植物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原料为玉米面、玉米胚芽饼、花生饼、棉籽饼、菜籽饼、豆 饼或含植物蛋白质的残液。
8: 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提取植 物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是碱性次氯酸钙水溶液的浓度为NaOH 0.4—1%,次氯酸钙0.4—1%。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取植物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是 原料的浸泡水、碱性次氯酸钙水溶液或酸水溶液用去离子水。
1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 于从玉米、花生、棉籽、菜籽、大豆或其他含蛋白质的植物中提取 植物蛋白质。

说明书


一种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涉及从豆科、蔬菜种籽或油饼、淀粉厂废水、类似废水中提取植物蛋白质的方法技术领域。

    目前,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或直接以玉米为原料的玉米糖厂,均不能在此生产过程中提取蛋白质,使蛋白质于渣中,这是对蛋白质资源的巨大浪费。花生饼、豆饼等油料作物的油饼一般也只能作饲料,棉籽饼因有毒,也只能作有机肥料。近年来,虽有小型碱法或盐法用此提取蛋白质的,但蛋白质分离用一步沉降法,由于蛋白质不能全部浸出,其收得率较低,而且其中含杂质较多,纯净度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和用途,其方法简便实用,蛋白质收得率较高,可以从玉米制糖残渣中以及豆饼、花生饼、棉籽饼中提取对人类有较高价值的蛋白质,大大提高了农付产品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取植物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植物蛋白质的原料用水浸泡,以溶出水溶蛋白,然后加入碱性次氯酸钙水溶液并搅拌调PH值为碱性,沉淀去渣后,再用酸调PH值呈酸性,使发生蛋白质沉淀,分离即得蛋白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加入碱性次氯酸钙调PH值最好为7.5—11,和/或加入酸调PH值最好至4—6.8范围内。加入碱性次氯酸钙水溶液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充分浸出,而加入酸调PH的呈酸性的目的是产生蛋白质沉淀。调至PH为4—6.8范围内,可以逐渐加量使之析出。为了提高其生产率最好分段调PH值,找出蛋白南的不同等电点,以利于蛋白质沉淀的大量析出,等电点分别为PH6.8—6.5,PH5.4—4.5时,其析出速度最高。

    上述加入的酸调节液用盐酸、硫酸或醋酸等,最好用盐酸,其浓度为5—15%时使用较方便。

    上述所述的含有植物蛋白质的原料为玉米面,玉米胚芽饼、花生饼、棉籽饼、菜籽饼、豆饼(或渣),玉米制糖残渣或者其他含植物蛋白质的残渣残液(如酒精厂)等类似的原料。

    上述地碱性次氯酸钙的水溶液由NaOH和/或Na2CO3等及次氯酸钙((CaCl)2·4H2O)及水组成;常用浓度NaOH0.4—1%,次氯酸钙0.4—1%,较方便,其加入量依所调的PH值及有利于蛋白质沉降析出为准。原料的浸泡水、碱性次氯酸钙水溶液或酸水溶液用水可用一般净水,最好用去离子水。

    本发明提取蛋白质的方法简便合理,生产率高,蛋白质的收得率也高,适于工业生产、投资省、效益高,不仅可用于生产玉米淀粉、玉米糖的生产过程中,而且可用于从花生、棉籽、大豆、菜籽或其他含植物蛋白质的植物中提取植物蛋白质,同时,蛋白质的纯度和白度有很大提高。采用本发明生产的玉米淀粉,可达到高级(特别)精制淀粉水平,使淀粉产品的质量升级。由于次氯酸钙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故生产中淀粉可防止杂菌污染变质。更重要的是可使玉米或油饼等的经济价值倍增。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l:

    l、原料

    ①市售玉米面粉(过28目筛)1000g;

    ②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用量为投料量0.5%,计5g;

    ③次氯酸钙(漂精片):有效氯含量57%按漂白粉(有效率含量28%换算:应加漂精片0.25%,实加2.45g。

    2、溶液制备:

    将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钙分别用适量(各20ml)去离子水溶解;使用前将二液混合。

    3、蛋白浸出操作:

    用3000—4000ml去离子水浸泡玉米全粉1000g,搅拌2—4小时,实际搅拌4小时以上;在搅拌下缓缓滴加上述浸提液,加完后继续搅拌3—4小时而后面粉静置沉降5小时后,虹吸(或放出)上清液,而后再洗涤4次面粉洗至中性,每次洗涤,加入去离子水后充分搅拌沉降6小时,放出上清液,可将前二次洗液合并到浸提液供提取蛋白质,后两次洗液可作浸泡液使用。

    4、蛋白质析出回收操作:

    本实验用医用稀盐酸(10%)在搅拌下缓缓滴加PH值至6.8以下,即有较多蛋白质析出,停止滴加,待无析出时,又滴加,在PH6左右有较多蛋白质析出,停止滴加稀酸液,蛋白迅速凝聚后,再加酸液PH4.5—5.5之间,又有较多蛋白析出。待蛋白质沉降后,放出上清液,此液可反回作浸泡液或洗液之用。

    放出上清液以后,将蛋白质淋干,经风干成块状(淡黄色),工业生产应经粉碎,得蛋白质108g。

    实施例2:

    1、原料:

    ①玉米全粉或面粉(粗面:28目)80kg投料2次;

    ②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用量0.5%×80kg,用量:400g(二次);

    ③次氯酸钙(Ca(ClO)2·4H2O):食品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用量为投料量0.5%,每次用量400g;

    ④分别用2升去离子水溶解,使用前混合,次氯酸钙避光保存。

    2、蛋白质浸提操作:

    玉米全粉80kg+400升去离子水浸泡搅拌,浸泡4小时,静置沉降6小时,放出上清液,再加去离子水200—300升洗涤,沉降后放出上清液,反复洗涤4次面粉洗至中性。可将前2次洗液合并提取蛋白质。

    共计投料二次160kg玉米。

    3、蛋白质析出操作:同上。

    共计得湿蛋白质43kg,折合干固蛋白质15.64kg,蛋白得率9.77%。

    实施例3:

    以棉籽饼为原料,投料60kg×2次。

    浸提工艺及蛋白析出工艺与玉米全粉相同,蛋白质得率37.5%;颜色(粉碎后蛋白粉):土黄色粉末。

    河北省卫生防疫站对所提取的棉籽蛋白中有害成分游离棉酚的含量检验结果是0.036%,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蛋白咨询处提供的蛋白标准(0.06%)、日本标准(0.045%)和美国标准(0.04%)的允许含量。

一种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用途.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用途,将原料用水浸泡,溶出水溶蛋白,然后加入碱性次氯酸钙水溶液并搅拌调pH值为碱性,沉淀去渣后,再用酸调pH值呈酸性,使发生蛋白质沉淀,分离即得蛋白质。可用于从玉米、花生、棉籽、菜籽、大豆或含蛋白质的植物中提取蛋白质。为淀粉或淀粉糖生产厂开发了又一新产品。其工艺简单合理,应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