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素颗料肥料.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3497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1810.2

申请日:

1995.06.16

公开号:

CN1125708A

公开日:

1996.07.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5G1/00; C05F9/00

主分类号:

C05G1/00; C05F9/00

申请人:

刘吉祥;

发明人:

刘吉祥

地址:

116021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马栏北甸子6委13组电子一栋4-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郭丽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多元素颗粒肥料,它除包含有常规的化肥如尿素、重过磷酸钙、氯酸钾、硼酸、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外还包含有6-12%药渣、7-16%骨粉、1.5-8%粉煤灰。本发明的颗粒肥料除含氮20%、含磷48%以外还含有18种元素,使综合肥效得以提高。本发明的原料采用废弃物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其所含的有机物还能改良土壤,弥补化肥的不足。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多元素颗粒肥料,它包含有尿素、重过磷酸钙、 氯酸钾、硼酸、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其特征在于:它还 包含有药渣、骨粉和粉煤灰,其各组分的重量比如下: 尿素          33-42% 重过磷酸钙    26-35% 氯酸钾        16-25% 硼酸        0.4-0.8% 硫酸镁      0.8-
2: 2% 硫酸锌      0.2-0.6% 硫酸铜    0.08-0.14% 药渣           6-12% 骨粉           7-16% 粉煤灰        1.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素颗粒肥料,其特征在于: 该颗粒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除药渣和硫酸铜外的原料粉碎研磨使之成为小于 200目的细粉, B将药渣和硫酸铜经磨细混匀呈膏状物, C将上述细粉和膏状物混合均匀后造粒、干燥。

说明书


多元素颗粒肥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肥料。

    目前作为速效与长效相结合的复合肥料有几种,如美国产的磷酸二铵复合颗粒肥料,其主要含有18%的氮、46%的磷和10-11种其它元素。其不足之处是该无机化肥易板结土壤、供作物生长用的元素种类尚不足而且价格较高。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多种元素且能改良土壤的廉价复合颗粒肥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多元素颗粒肥料,它包含有尿素、重过磷酸钙、氯酸钾、硼酸、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药渣、骨粉和粉煤灰,其各组分的重量比如下:尿素33-42%、重过磷酸钙26-35%、氯酸钾16-25%、硼酸0.4-0.8%、硫酸镁0.8-1.2%、硫酸锌0.2-0.6%、硫酸铜0.08-0.14%、药渣6-12%、骨粉7-16%、粉煤灰1.5-8%。该颗粒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除药渣和硫酸铜外的原料粉碎、研磨使之成为小于200目的细粉,B将药渣和硫酸铜经磨细、混匀呈膏状物,C将上述细粉和膏状物混合均匀后造粒、干燥。

    本发明颗粒肥料所采用的原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常规的无机化肥如尿素、重过磷酸钙、氯酸钾、硼酸、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另一部分则是废弃物质,如药渣、骨粉和粉煤灰。其中药渣是以粮食为原料制成的各种药剂的废渣。它含有许多有机物质,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余下不能被植物吸收地有机物可改良土壤使之松散。该药渣还能使颗粒复合肥料的药效持久。药渣的用量不可太多,多于总量的12%不利于调节土壤的酸碱平衡;但也不可少于总量的6%,否则不利于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它的一般用量占总量的6-12%比较适宜。骨粉是将动物如牛、马、羊、猪的弃骨经加工制得的。骨粉中主要含有1.8-4.1%的氮、21.3-28.7%的五氧化二磷以及易被植物吸收的有机钙,其含量占50-60%。采用该骨粉可以减少化肥如尿素、重过磷酸钙的用量,余下的不易被植物吸收的有机物可改良土壤。骨粉的用量太多,会提高成本、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如果用量太少不足以发挥应有的肥效,一般占颗粒肥料总量的7-16%比较适宜。还有一种原料是粉煤灰,它含有硅、镁、铝、钛、硼、铁、钙、锰、钾等元素。采用粉煤灰可增加植物所需的多种元素,而且成本又很低。其用量少于1.5%时所含的多种元素的重量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但用量大于8%时,也会板结土壤。一般占颗粒肥料总量的1.5-8%比较适宜。将上述三种原料再与33-42%尿素、26-35%重过磷酸钙、16-25%氯酸钾、0.4-0.8%硼酸、0.8-1.2%硫酸镁、0.2-0.6%硫酸锌、0.08-0.14%硫酸铜组合在一起成为多元素颗粒肥料的原料。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将上述原料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是各种块状或粒状的原料,将它们粉碎、研磨使之成为小于200目的细粉。另一组是药渣和硫酸铜经磨细、混匀呈膏状物。然后将这两组原料合在一起经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接着经制粒机械如制粒机、造粒机或挤出机等进行造粒制成粒状或块状体。再将它们在100-120℃温度下进行干燥,使之成为外观是灰褐色至黑灰色的具有足够强度的颗粒肥料。

    本发明的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不仅达到现有美国磷酸二铵颗粒肥料的质量标准即含氮20%、磷48%,而且还含有18种元素,使综合肥效得以提高。2、本发明的原料一部分采用废弃物使三废得以综合利用,既有益于环境保护,也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3、本发明的肥料中除含有无机肥料外还含有许多有机物,它们不仅为作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而且余下不能被作物吸收的物质还能改良土壤使土质松散,弥补化肥的诸多不足。4、本发明的肥料中不仅含速效组分,而且又含长效组分,对作物不同生长期适应性强。

    例1

    取42份尿素、26份重过磷酸钙、16份氯酸钾、0.4份硼酸、0.8份硫酸镁、0.22份硫酸锌、1.5份粉煤灰和7份骨粉,经研磨机研磨使之呈200目的细粉,过筛取小于200目的细粉备用。另取6份药渣和0.08份硫酸铜粉经研磨呈膏状物。将上述两份原料混合在一起,经搅拌机搅拌使之均匀混合,再送至造粒机中将其制成直径约为2mm的粒状物,然后将它们置于100-120℃温度的干燥炉内干燥,即可得到外观是灰褐色的多元素颗粒肥料。

    例2

    取33份尿素、26份重过磷酸钙、16份氯酸钾、0.8份硼酸、0.8份硫酸镁、0.26份硫酸锌、4份粉煤灰、7份骨粉以及12份药渣和0.14份硫酸铜。重复例1的操作可得到外观是棕黑色的多元素颗粒肥料。

    例3

    取33份尿素、26份重过磷酸钙、25份氯酸钾、0.4份硼酸、0.8份硫酸镁、0.2份硫酸锌、1.5份粉煤灰、7份骨粉以及6份药渣和0.1份硫酸铜。重复例1的操作可得到外观是灰褐色的多元素颗粒肥料。

    例4

    例4

    取33份尿素、26份重过磷酸钙、16份氯酸钾、0.6份硼酸、1.2份硫酸镁、0.6份硫酸锌、8份粉煤灰、7份骨粉以及7.5份药渣和0.1份硫酸铜。重复例1的操作可得到外观是深灰褐色的多元素颗粒肥料。

    例5

    取33份尿素、35份重过磷酸钙、16份氯酸钾、0.4份硼酸、0.8份硫酸镁、0.2份硫酸锌、1.5份粉煤灰、7份骨粉以及6份药渣和0.1份硫酸铜。重复例1的操作可得到外观是灰褐色的多元素颗粒肥料。

    例6

    取33份尿素、26份重过磷酸钙、16份氯酸钾、0.4份硼酸、0.8份硫酸镁、0.2份硫酸锌、1.5份粉煤灰、16份骨粉以及6份药渣和0.1份硫酸铜。重复例1的操作可得到外观是灰褐色的多元素颗粒肥料。

    下表是施用本发明的颗粒肥料与美国产磷酸二铵的效果对比: 产 区 项 目    本发明    颗粒肥料美国产磷酸二铵    颗粒肥料蔬菜增产5-10%    同    左果实生长期短    同    左土壤松散土壤不板结   轻度板结土壤苹果增产5-10%    同    左果实苹果大、皮薄、味道好   苹果大、皮薄土壤保养土质、果树生长发育好   轻度板结土壤棉花增产5-10%    同    左果实棉桃特大    棉桃大土壤松散土质、改良土壤    轻度板结花生杂粮增产5-10%    同    左果实仔粒饱满    同    左土壤土质软化、松散,使地下果实连接在花生杆根部,不脱落。    轻度板结、    不改良土壤增产5-10%    同    左果实叶宽、厚,烤出的烟叶有劲、味道好。    叶    大土壤松散土质、改良土壤    轻度板结、    不改良土壤注:本申请文件中的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比,分数也均为重量分数。

多元素颗料肥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多元素颗料肥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多元素颗料肥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元素颗料肥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素颗料肥料.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多元素颗粒肥料,它除包含有常规的化肥如尿素、重过磷酸钙、氯酸钾、硼酸、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外还包含有6-12药渣、7-16骨粉、1.5-8粉煤灰。本发明的颗粒肥料除含氮20、含磷48以外还含有18种元素,使综合肥效得以提高。本发明的原料采用废弃物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其所含的有机物还能改良土壤,弥补化肥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