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8348713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181985.7

申请日:

20181011

公开号:

CN109106935A

公开日:

201901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1/04,A61K31/045,A61K35/62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1/04,A61K31/045,A61K35/62

申请人:

嘉兴旭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立洪

地址:

31401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蚂桥集镇丰乐路66号

优先权:

CN20181118198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所述中药水制剂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龙胆草、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紫苏、桑叶、陈皮、蒌叶、大黄、柴胡、姜、甘草,将主要组份按所需组分配比,加水煎煮,取辅料葱、蒜加水煎煮;取辅料姜液、冰片、米醋混合静置,取中药主要成分的药水650~910份与辅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该中药水制剂具有修复咽喉粘膜,直达咽喉,改善咽喉粘膜微循环,主治各种咽喉炎,如慢性咽炎、急性咽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等,用量小,使用方便,直达咽喉粘膜病灶部位改善咽喉粘膜的血液循环,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耐药性,有利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龙胆草、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紫苏、桑叶、陈皮、蒌叶、大黄、柴胡、姜、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龙胆草3~6份,丁香2~4份、金银花3~6份、薄荷1~1.5份、桔梗1~1.5份、川贝0.5~1份、防风0.5~1份、杏仁1~2.5份、甘草1~5份、地龙7~9.5份、紫苏10~12份、桑叶4~4.5份、陈皮3~4.5份、蒌叶0.5~1份、大黄0.5~1份、柴胡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葱20~30份、蒜10~15份,所述葱与蒜另外加水煎煮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所述姜液、冰片及米醋另外混合。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需重量份称取下列原料:龙胆草、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紫苏、桑叶、陈皮、蒌叶、大黄、柴胡、姜、甘草;(2)将步骤(1)的原料加水煎煮,取水制剂沉淀过滤2次,备用;(3)取辅料葱20~30份、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备用;(4)另取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混合静置,备用;(5)取步骤1至2主药水650~910份与步骤3至4辅料组份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60小时;(6)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比为:龙胆草3~6份,丁香2~4份、金银花3~6份、薄荷1~1.5份、桔梗1~1.5份、川贝0.5~1份、防风0.5~1份、杏仁1~2.5份、甘草1~5份、地龙7~9.5份、紫苏10~12份、桑叶4~4.5份、陈皮3~4.5份、蒌叶0.5~1份、大黄0.5~1份、柴胡1~2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7)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保健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急性咽炎是咽粘膜并波及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急慢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之后成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疼痛明显,咽部充血肿胀,慢性咽炎又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和萎缩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在粘膜层、粘膜慢性充血、波及粘膜下结缔组织增生,粘液腺肥大分泌功能亢进,粘液分泌增多,常咯出咽内粘痰,感觉咽部有导物、咯不出咽不下。

目前市场有多种治疗咽喉炎的产品或保健品,但服药用药各不相同,治疗时间效果欠理想。

因此,亟需研制出一种具有修复咽喉粘膜,直达咽喉,改善咽喉粘膜微循环,主治各种咽喉炎,如慢性咽炎、急性咽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等,用量小,使用方便,直达咽喉粘膜病灶部位改善咽喉粘膜的血液循环,吸收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耐药性,有利患者及时感轻病状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该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具有修复咽喉粘膜,直达咽喉,改善咽喉粘膜微循环,主治各种咽喉炎,如慢性咽炎、急性咽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等,用量小,使用方便,直达咽喉粘膜病灶部位改善咽喉粘膜的血液循环,吸收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耐药性,有利患者及时感轻病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该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龙胆草、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紫苏、桑叶、陈皮、蒌叶、大黄、柴胡、姜、甘草。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龙胆草3~6份,丁香2~4份、金银花3~6份、薄荷1~1.5份、桔梗1~1.5份、川贝0.5~1份、防风0.5~1份、杏仁1~2.5份、甘草1~5份、地龙7~9.5份、紫苏10~12份、桑叶4~4.5份、陈皮3~4.5份、蒌叶0.5~1份、大黄0.5~1份、柴胡1~2份。

优选地,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葱20~30份、蒜10~15份,所述葱与蒜另外加水煎煮过滤。

优选地,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所述姜液、冰片及米醋另外混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需重量份称取下列原料:龙胆草、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紫苏、桑叶、陈皮、蒌叶、大黄、柴胡、姜、甘草;

(2)将步骤(1)的原料加水煎煮,取水制剂沉淀过滤2次,备用;

(3)取辅料葱20~30份、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备用;

(4)另取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混合静置,备用;

(5)取步骤1至2主药水650~910份与步骤3至4辅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60小时;

(6)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

优选地,步骤(1)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比为:龙胆草3~6份,丁香2~4份、金银花3~6份、薄荷1~1.5份、桔梗1~1.5份、川贝0.5~1份、防风0.5~1份、杏仁1~2.5份、甘草1~5份、地龙7~9.5份、紫苏10~12份、桑叶4~4.5份、陈皮3~4.5份、蒌叶0.5~1份、大黄0.5~1份、柴胡1~2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7)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

采用了上述中药水制剂及该中药水制剂制备方法,所述中药水制剂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龙胆草、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紫苏、桑叶、陈皮、蒌叶、大黄、柴胡、姜、甘草,将该主要组份按照临床特定的比较组分配比,加水煎煮,取水制剂沉淀过滤2次,备用;取辅料葱20~30份、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备用;另取辅料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混合静置,备用;取中药主要成分的药水650~910份与辅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60小时,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形成该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该该中药水制剂具有修复咽喉粘膜,直达咽喉,改善咽喉粘膜微循环,主治各种咽喉炎,如慢性咽炎、急性咽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等,用量小,使用方便,直达咽喉粘膜病灶部位改善咽喉粘膜的血液循环,吸收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耐药性,有利患者及时减轻病状,同时可运用至塞鼻疗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龙胆草、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紫苏、桑叶、陈皮、蒌叶、大黄、柴胡、姜、甘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龙胆草3~6份,丁香2~4份、金银花3~6份、薄荷1~1.5份、桔梗1~1.5份、川贝0.5~1份、防风0.5~1份、杏仁1~2.5份、甘草1~5份、地龙7~9.5份、紫苏10~12份、桑叶4~4.5份、陈皮3~4.5份、蒌叶0.5~1份、大黄0.5~1份、柴胡1~2份;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也可以为其他份数。

在本实施例中,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葱20~30份、蒜10~15份,所述葱与蒜另外加水煎煮过滤。

在本实施例中,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所述姜液、冰片及米醋另外混合。

本实施例中,

龙胆草主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

丁香主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疾癖、疝气、癣疾;

金银花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疸疗毒、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金银花主治:中署外感、风寒、流涕、咽喉肿痛、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具有祛风清热,解表清肺的功效;

薄荷具有散热解表、通窍、利咽的功效;

桔梗主治:感冒、痰咳喘息、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炎,具有祛痰、利咽、宣泄肺气、驱散风寒功效;

川贝主治:润肺、止咳、化痰,具有解表祛风、解毒透疹理气止血的功效;

防风主治:外感风寒、偏头痛、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痒的功效;

杏仁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及胸隔满闷便秘,具有润肺祛痰止咳定喘的功效;

甘草主治:疮疡、咽喉肿痛、中毒咳嗽、口渴,具有清热解毒、润肺缓急祛于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

地龙主治:温病大热、狂烦、喉痹、黄疸、水肿、小儿惊风、支气管喘息,具有清热定惊、利小便、通经络的功效;

紫苏主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哮喘、喉痹、耳聋、目赤、疟疾、痢疾肿痛,具有祛风通窍、解毒的功效;

桑叶具有清肺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

陈皮主治:感冒咳嗽、肺痨咯血、小儿风痰咳逆、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蒌叶祛风化痰、杀螆止痒、感冒咳嗽、肺痨咯血、小儿风痰咳逆,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大黄具有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

柴胡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及头痛,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的功效;

冰片具有开窍醒神、解毒止痛功效;

蒜液主治痈疸、恶疮、细菌性痢疾,具有健脾杀虫,解毒、预防感冒的功效;

葱液具有发汗解肌、解毒、散痛、防流感的功效;

姜主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具有解毒散寒、湿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需重量份称取下列原料:龙胆草、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紫苏、桑叶、陈皮、蒌叶、大黄、柴胡、姜、甘草;

(2)将步骤(1)的原料加水煎煮,取水制剂沉淀过滤2次,备用;

(3)取辅料葱20~30份、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备用;

(4)另取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混合静置,备用;

(5)取步骤1至2主药水650~910份与步骤3至4辅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60小时;

(6)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

(7)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比为:龙胆草3~6份,丁香2~4份、金银花3~6份、薄荷1~1.5份、桔梗1~1.5份、川贝0.5~1份、防风0.5~1份、杏仁1~2.5份、甘草1~5份、地龙7~9.5份、紫苏10~12份、桑叶4~4.5份、陈皮3~4.5份、蒌叶0.5~1份、大黄0.5~1份、柴胡1~2份,在其他实施,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也可以为其他份数。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1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可运用至塞鼻疗法;

临床实验:用棉签或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塞入鼻腔让中药水制剂慢慢从鼻孔透入咽喉,每次塞鼻约五到十分钟、塞鼻间隔时间3至4小时,每天三次,亦可用本发明喷剂直接喷入咽喉,每次间隔3至4小时,每次喷三次,如是反复塞鼻或喷入咽喉;

实验结果:六至八天以上症状个部消失己全愈。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1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可运用至咽喉炎、声音沙哑、讲话发音困难、不清,咽部灼热、疼痛的症状;

临床实验:广东台山人,陈xx、35岁,症状、咽喉炎、声音沙哑、讲话发音困难、不清,咽部灼热、疼痛,用本发明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治疗,第一天先用中药水制剂喷入咽喉、让中药水制剂慢慢从鼻孔渗入咽喉、每次敷入鼻孔的时间为五分钟,喷入咽喉和敷入鼻孔的时间间隔为3~4小时,讲话发音好转,次日再用喷剂喷入咽喉又用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敷入鼻孔渗入咽喉三次,每次敷入时间为五分钟,如此反复喷入咽喉和用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敷入鼻孔渗入咽喉;

实验结果:第二天感觉咽喉清爽,第六天以上症状消失、已全愈、至今未复发。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1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可运用至慢性咽炎、咽部干燥、常感咽喉有异物、咯不出咽不下、咽痛的症状;

临床实验:广东罗定罗镜镇人,45岁,咽喉炎,已十年四处求医无果,常年咽部干燥、常感咽喉有异物、咯不出咽不下、咽痛,于2005年经朋友介绍用本发明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用中药水制剂喷入咽喉,再用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敷入鼻孔渗入咽喉,每天三次;

实验结果:连读五天,咽喉干燥疼痛减轻,连用十天喷入咽喉和用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敷入鼻孔渗入咽喉,咽喉感觉畅顺,仍有小小咽痛,然后再用十天喷入咽喉和敷入鼻孔渗入咽喉,其症状全部消上人、全愈,至今无复发。

采用了上述中药水制剂及该中药水制剂制备方法,所述中药水制剂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龙胆草、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紫苏、桑叶、陈皮、蒌叶、大黄、柴胡、姜、甘草,将该主要组份按照临床特定的比较组分配比,加水煎煮,取水制剂沉淀过滤2次,备用;取辅料葱20~30份、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备用;另取辅料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混合静置,备用;取中药主要成分的药水650~910份与辅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60小时,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形成该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该该中药水制剂具有修复咽喉粘膜,直达咽喉,改善咽喉粘膜微循环,主治各种咽喉炎,如慢性咽炎、急性咽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等,用量小,使用方便,直达咽喉粘膜病灶部位改善咽喉粘膜的血液循环,吸收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耐药性,有利患者及时减轻病状,同时可运用至塞鼻疗法。

同时,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实现方法,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81985.7 (22)申请日 2018.10.11 (71)申请人 嘉兴旭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401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 蚂桥集镇丰乐路66号 (72)发明人 董立洪 (51)Int.Cl. A61K 36/9068(2006.01) A61P 11/04(2006.01) A61K 31/045(2006.01) A61K 35/6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咽。

2、喉炎的中药水制 剂及制备方法, 所述中药水制剂包含以下中药主 要组分: 龙胆草、 丁香、 金银花、 薄荷、 桔梗、 川贝、 防风、 杏仁、 地龙、 紫苏、 桑叶、 陈皮、 蒌叶、 大黄、 柴胡、 姜、 甘草, 将主要组份按所需组分配比, 加 水煎煮, 取辅料葱、 蒜加水煎煮; 取辅料姜液、 冰 片、 米醋混合静置, 取中药主要成分的药水650 910份与辅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 该中 药水制剂具有修复咽喉粘膜, 直达咽喉, 改善咽 喉粘膜微循环, 主治各种咽喉炎, 如慢性咽炎、 急 性咽喉炎、 肥厚性喉炎、 萎缩性喉炎等, 用量小, 使用方便, 直达咽喉粘膜病灶部位改善咽喉粘膜 的血液循。

3、环,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 无耐药性, 有 利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9106935 A 2019.01.01 CN 109106935 A 1.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 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 龙胆草、 丁香、 金银花、 薄荷、 桔梗、 川贝、 防风、 杏仁、 地龙、 紫苏、 桑叶、 陈皮、 蒌叶、 大黄、 柴胡、 姜、 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 份数为: 龙胆草36份, 丁香24份、 金银花36份、 薄荷11.5份、 桔梗11.5份、 川贝0.5 1份、 防风0.51份、。

4、 杏仁12.5份、 甘草15份、 地龙79.5份、 紫苏1012份、 桑叶4 4.5份、 陈皮34.5份、 蒌叶0.51份、 大黄0.51份、 柴胡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 其特征在于: 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 还要加入葱2030份、 蒜1015份,所述葱与蒜另外加水煎煮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 其特征在于: 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 还要加入姜液12.5份、 冰片35份、 米醋, 所述姜液、 冰片及米醋另外混合。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需重量份称取下列。

5、原料: 龙胆草、 丁香、 金银花、 薄荷、 桔梗、 川贝、 防风、 杏仁、 地龙、 紫苏、 桑叶、 陈皮、 蒌叶、 大黄、 柴胡、 姜、 甘草; (2)将步骤(1)的原料加水煎煮, 取水制剂沉淀过滤2次, 备用; (3)取辅料葱2030份、 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 备用; (4)另取姜液12.5份、 冰片35份、 米醋混合静置, 备用; (5)取步骤1至2主药水650910份与步骤3至4辅料组份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 60小时; (6)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的所述原料的重量。

6、份比为: 龙胆草36份, 丁香24份、 金银花36份、 薄 荷11.5份、 桔梗11.5份、 川贝0.51份、 防风0.51份、 杏仁12.5份、 甘草15份、 地 龙79.5份、 紫苏1012份、 桑叶44.5份、 陈皮34.5份、 蒌叶0.51份、 大黄0.51份、 柴胡12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 (7)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06935 A 2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保健液。

7、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 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 急性咽 炎是咽粘膜并波及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急慢炎症, 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之后成 上呼吸道感染, 主要表现为咽部干燥、 灼热、 疼痛、 吞咽疼痛明显, 咽部充血肿胀, 慢性咽炎 又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 慢性肥厚性咽炎和萎缩性咽炎, 主要表现为在粘膜层、 粘膜慢性充 血、 波及粘膜下结缔组织增生, 粘液腺肥大分泌功能亢进, 粘液分泌增多, 常咯出咽内粘痰, 感觉咽部有导物、 咯不出咽不下。 0003 目前市场有多种治疗咽喉炎的产品或保健品,。

8、 但服药用药各不相同, 治疗时间效 果欠理想。 0004 因此, 亟需研制出一种具有修复咽喉粘膜, 直达咽喉, 改善咽喉粘膜微循环, 主治 各种咽喉炎, 如慢性咽炎、 急性咽喉炎、 肥厚性喉炎、 萎缩性喉炎等, 用量小, 使用方便, 直达 咽喉粘膜病灶部位改善咽喉粘膜的血液循环, 吸收快,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 无耐药性, 有利 患者及时感轻病状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及制备方法, 该治 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具有修复咽喉粘膜, 直达咽喉, 改善咽喉粘膜微循环, 主治各种咽喉 炎, 如慢性咽炎、 急性咽喉炎。

9、、 肥厚性喉炎、 萎缩性喉炎等, 用量小, 使用方便, 直达咽喉粘膜 病灶部位改善咽喉粘膜的血液循环, 吸收快,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 无耐药性, 有利患者及时 感轻病状。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 该治疗咽喉 炎的中药水制剂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 龙胆草、 丁香、 金银花、 薄荷、 桔梗、 川贝、 防风、 杏 仁、 地龙、 紫苏、 桑叶、 陈皮、 蒌叶、 大黄、 柴胡、 姜、 甘草。 0007 优选地, 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龙胆草36份, 丁香24份、 金银花36份、 薄荷11.5份、 桔梗11.5份、 川贝0.51份、 防风0.51。

10、份、 杏仁12.5份、 甘草15份、 地龙79.5份、 紫苏1012份、 桑叶44.5份、 陈皮34.5份、 蒌叶0.51份、 大黄0.51 份、 柴胡12份。 0008 优选地, 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葱2030份、 蒜1015份,所述葱与蒜另外 加水煎煮过滤。 0009 优选地, 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姜液12.5份、 冰片35份、 米醋, 所述姜 液、 冰片及米醋另外混合。 0010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9106935 A 3 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需重量份称取下列原料: 龙胆草、 丁。

11、香、 金银花、 薄荷、 桔梗、 川贝、 防风、 杏仁、 地龙、 紫苏、 桑叶、 陈皮、 蒌叶、 大黄、 柴胡、 姜、 甘草; (2)将步骤(1)的原料加水煎煮, 取水制剂沉淀过滤2次, 备用; (3)取辅料葱2030份、 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 备用; (4)另取姜液12.5份、 冰片35份、 米醋混合静置, 备用; (5)取步骤1至2主药水650910份与步骤3至4辅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 60小时; (6)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 优选地, 步骤(1)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比为: 龙胆草36份, 丁香24份、 金银花36份、 薄荷11.5份、 桔梗11.5份、。

12、 川贝0.51份、 防风0.51份、 杏仁12.5份、 甘草15份、 地龙79.5份、 紫苏1012份、 桑叶44.5份、 陈皮34.5份、 蒌叶0.51份、 大黄0.51 份、 柴胡12份。 0011 优选地, 所述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 (7)过滤静置24 60小时后装瓶。 0012 采用了上述中药水制剂及该中药水制剂制备方法, 所述中药水制剂包含以下中药 主要组分: 龙胆草、 丁香、 金银花、 薄荷、 桔梗、 川贝、 防风、 杏仁、 地龙、 紫苏、 桑叶、 陈皮、 蒌 叶、 大黄、 柴胡、 姜、 甘草, 将该主要组份按照临床特定的比较组分配比, 加水煎煮, 取水制剂。

13、 沉淀过滤2次, 备用; 取辅料葱2030份、 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 备用; 另取辅料 姜液12.5份、 冰片35份、 米醋混合静置, 备用; 取中药主要成分的药水650910份与辅 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60小时, 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 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 形成该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 该该中药水制剂具有修复 咽喉粘膜, 直达咽喉, 改善咽喉粘膜微循环, 主治各种咽喉炎, 如慢性咽炎、 急性咽喉炎、 肥 厚性喉炎、 萎缩性喉炎等, 用量小, 使用方便, 直达咽喉粘膜病灶部位改善咽喉粘膜的血液 循环, 吸收快,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 无耐。

14、药性, 有利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同时可运用至塞鼻 疗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 定本发明。 0014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 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 龙胆草、 丁香、 金银花、 薄荷、 桔梗、 川贝、 防风、 杏仁、 地龙、 紫苏、 桑叶、 陈皮、 蒌叶、 大黄、 柴胡、 姜、 甘草。 0015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龙胆草36份, 丁香24份、 金银花3 6份、 薄荷11.5。

15、份、 桔梗11.5份、 川贝0.51份、 防风0.51份、 杏仁12.5份、 甘草1 5份、 地龙79.5份、 紫苏1012份、 桑叶44.5份、 陈皮34.5份、 蒌叶0.51份、 大黄 0.51份、 柴胡12份; 在其他实施例中, 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也可以为其他份数。 0016 在本实施例中, 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葱2030份、 蒜1015份,所述葱与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9106935 A 4 蒜另外加水煎煮过滤。 0017 在本实施例中, 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姜液12.5份、 冰片35份、 米醋, 所述姜液、 冰片及米醋另外混合。 0018 本实施例中。

16、, 龙胆草主治: 肝经热盛、 惊痫狂躁、 乙型脑炎、 头痛、 目赤、 咽痛、 黄疸、 热痢、 痈肿疮疡、 阴囊肿痛、 阴部湿痒; 丁香主治: 呃逆、 呕吐、 反胃、 泻痢、 心腹冷痛、 疾癖、 疝气、 癣疾; 金银花主治: 温病发热、 热毒血痢、 痈疸疗毒、 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具有清热解毒的 功效; 金银花主治: 中署外感、 风寒、 流涕、 咽喉肿痛、 风热感冒、 咳嗽、 目赤肿痛, 具有祛风清 热, 解表清肺的功效; 薄荷具有散热解表、 通窍、 利咽的功效; 桔梗主治: 感冒、 痰咳喘息、 咽喉肿痛、 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炎, 具有祛痰、 利咽、 宣泄 肺气、 驱散风寒功效; 川贝主治。

17、: 润肺、 止咳、 化痰, 具有解表祛风、 解毒透疹理气止血的功效; 防风主治: 外感风寒、 偏头痛、 破伤风、 风疹、 瘙痒、 疮疡, 具有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痒 的功效; 杏仁主治: 咳嗽气喘、 咽喉肿痛及胸隔满闷便秘, 具有润肺祛痰止咳定喘的功效; 甘草主治: 疮疡、 咽喉肿痛、 中毒咳嗽、 口渴, 具有清热解毒、 润肺缓急祛于痰止咳、 调和 诸药的功效; 地龙主治: 温病大热、 狂烦、 喉痹、 黄疸、 水肿、 小儿惊风、 支气管喘息, 具有清热定惊、 利 小便、 通经络的功效; 紫苏主治: 感冒、 头痛、 鼻渊、 鼻息肉、 咳嗽、 哮喘、 喉痹、 耳聋、 目赤、 疟疾、 痢疾肿痛。

18、, 具 有祛风通窍、 解毒的功效; 桑叶具有清肺化痰, 除烦止呕的功效; 陈皮主治: 感冒咳嗽、 肺痨咯血、 小儿风痰咳逆、 胸脘胀满、 食少吐泻、 咳嗽痰多, 蒌叶祛 风化痰、 杀螆止痒、 感冒咳嗽、 肺痨咯血、 小儿风痰咳逆, 具有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的功效; 大黄具有泻实热、 破积滞、 行瘀血的功效; 柴胡主治: 外感发热寒热往来及头痛, 具有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的功效; 冰片具有开窍醒神、 解毒止痛功效; 蒜液主治痈疸、 恶疮、 细菌性痢疾, 具有健脾杀虫, 解毒、 预防感冒的功效; 葱液具有发汗解肌、 解毒、 散痛、 防流感的功效; 姜主治: 风寒感冒、 胃寒呕吐、 寒痰咳嗽, 具有。

19、解毒散寒、 湿中止呕、 化痰止咳的功效。 001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需重量份称取下列原料: 龙胆草、 丁香、 金银花、 薄荷、 桔梗、 川贝、 防风、 杏仁、 地龙、 紫苏、 桑叶、 陈皮、 蒌叶、 大黄、 柴胡、 姜、 甘草; (2)将步骤(1)的原料加水煎煮, 取水制剂沉淀过滤2次, 备用; (3)取辅料葱2030份、 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 备用;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9106935 A 5 (4)另取姜液12.5份、 冰片35份、 米醋混合静置, 备用; (5)取步骤1至2主药水65。

20、0910份与步骤3至4辅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 60小时; (6)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 (7)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 0020 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 步骤(1)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比为: 龙胆草36份, 丁香24 份、 金银花36份、 薄荷11.5份、 桔梗11.5份、 川贝0.51份、 防风0.51份、 杏仁1 2.5份、 甘草15份、 地龙79.5份、 紫苏1012份、 桑叶44.5份、 陈皮34.5份、 蒌叶0.5 1份、 大黄0.51份、 柴胡12份, 在其他实施, 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也可以为其他份 数。 0021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1的治疗咽。

21、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可运用至塞鼻疗法; 临床实验: 用棉签或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 塞入鼻腔让中药水制剂慢慢从鼻孔透入咽 喉, 每次塞鼻约五到十分钟、 塞鼻间隔时间3至4小时, 每天三次, 亦可用本发明喷剂直接喷 入咽喉, 每次间隔3至4小时, 每次喷三次, 如是反复塞鼻或喷入咽喉; 实验结果: 六至八天以上症状个部消失己全愈。 0022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1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可运用至咽喉炎、 声音沙哑、 讲话发音困 难、 不清, 咽部灼热、 疼痛的症状; 临床实验: 广东台山人, 陈xx、 35岁, 症状、 咽喉炎、 声音沙哑、 讲话发音困难、 不清, 咽部 灼热、 疼痛, 用本发明治疗。

22、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治疗, 第一天先用中药水制剂喷入咽喉、 让 中药水制剂慢慢从鼻孔渗入咽喉、 每次敷入鼻孔的时间为五分钟, 喷入咽喉和敷入鼻孔的 时间间隔为34小时, 讲话发音好转, 次日再用喷剂喷入咽喉又用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敷 入鼻孔渗入咽喉三次, 每次敷入时间为五分钟, 如此反复喷入咽喉和用药棉湿透中药水制 剂敷入鼻孔渗入咽喉; 实验结果: 第二天感觉咽喉清爽, 第六天以上症状消失、 已全愈、 至今未复发。 0023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1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可运用至慢性咽炎、 咽部干燥、 常感咽喉有 异物、 咯不出咽不下、 咽痛的症状; 临床实验: 广东罗定罗镜镇人, 45岁, 咽。

23、喉炎, 已十年四处求医无果, 常年咽部干燥、 常 感咽喉有异物、 咯不出咽不下、 咽痛, 于2005年经朋友介绍用本发明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 剂, 用中药水制剂喷入咽喉, 再用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敷入鼻孔渗入咽喉, 每天三次; 实验结果: 连读五天, 咽喉干燥疼痛减轻, 连用十天喷入咽喉和用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 敷入鼻孔渗入咽喉, 咽喉感觉畅顺, 仍有小小咽痛, 然后再用十天喷入咽喉和敷入鼻孔渗入 咽喉, 其症状全部消上人、 全愈, 至今无复发。 0024 采用了上述中药水制剂及该中药水制剂制备方法, 所述中药水制剂包含以下中药 主要组分: 龙胆草、 丁香、 金银花、 薄荷、 桔梗、 川贝、 防风。

24、、 杏仁、 地龙、 紫苏、 桑叶、 陈皮、 蒌 叶、 大黄、 柴胡、 姜、 甘草, 将该主要组份按照临床特定的比较组分配比, 加水煎煮, 取水制剂 沉淀过滤2次, 备用; 取辅料葱2030份、 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 备用; 另取辅料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9106935 A 6 姜液12.5份、 冰片35份、 米醋混合静置, 备用; 取中药主要成分的药水650910份与辅 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60小时, 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 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 形成该治疗咽喉炎的中药水制剂; 该该中药水制剂具有修复 咽喉粘膜, 直达咽喉, 改善咽喉粘膜微循环, 主治各种咽喉炎, 如慢性咽炎、 急性咽喉炎、 肥 厚性喉炎、 萎缩性喉炎等, 用量小, 使用方便, 直达咽喉粘膜病灶部位改善咽喉粘膜的血液 循环, 吸收快,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 无耐药性, 有利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同时可运用至塞鼻 疗法。 0025 同时, 应当理解的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 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实现方法,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9106935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