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PLGA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PLGA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2593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11.26 CN 102525936 B (21)申请号 201210018172.2 (22)申请日 2012.01.20 A61K 9/14(2006.01) A61K 31/704(2006.01) A61K 47/34(2006.01) A61K 47/24(2006.01) A61K 49/06(2006.01) A61P 3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丽水市中心医院 地址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括苍路 289 号 (72)发明人 纪建松 傅红兴 宋晶晶 李慧 卢陈英 (74)专利代。
2、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4 代理人 王从友 CN 101439182 A,2009.05.27, CN 101237857 A,2008.08.06, CN 101011346 A,2007.08.08,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及其制 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抗肿瘤纳米粒制剂及其 生产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目前盐酸表柔比星和 钆喷葡胺在体内停留时间短暂, 治疗效果观察不 方便的缺陷, 我们将两者进行配伍使用, 制备得到 了既含盐酸表柔比星又含钆喷葡胺的复方纳米粒 制剂,。
3、 使药物既能在肿瘤部位长时间停留释放, 又 能对抗肿瘤效果进行实时检测。此种带检测功能 的治疗药剂,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复方盐 酸表柔比星纳米粒为该带监测药物的纳米粒制剂 应用于临床治疗肝癌等应用奠定了基础。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林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25936 B CN 102525936 B 1/1 页 2 1. 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 其特征在于, 各组分的含量如下 : 盐酸表柔比星 40 mg。
4、 钆喷酸葡胺 1.5 g PLGA 2.0 g 司盘 -80 0.04 ml 吐温 -80 0.04 ml 泊洛沙姆 188 0.3g 乳糖 1.0g ; 该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先将 40mg 的盐酸表柔比 星、 1.5g 钆喷酸葡胺混合后溶解于 1 ml 蒸馏水中作为水相, 称取乳酸 : 羟基乙酸的比例为 50 : 50, 分子量为 1.5 万的 PLGA 溶于丙酮 : 氯仿的比例为 3:1 的混合液中配制成浓度为 60 mg/ml 的溶液作为有机相 ; 将有机相加入水相中并加 40l 司盘 -80, 振摇 2 min 后, 超声 60 s, 100。
5、 W 即得 W/O 型初乳 ; 将制得的初乳吸入到 2 ml 注射器中缓慢滴加至含 20.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中, 蒸馏水中含有乳化剂泊洛沙姆 188 1.5%, 吐温 -80 0.2%, 200rpm 搅拌 后形成 W/O/W 型复乳 ; 将复乳快速注入到含蒸馏水 100.0 ml 的大烧杯中分散均匀, 室温下 搅拌 24h 至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即得乳光明显的淡红色纳米粒胶体溶液 ; 50减压旋转蒸 发浓缩溶液至 20 ml, 加入乳糖, 真空冷冻干燥制得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25936 B 2 1/8 页 3 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及。
6、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抗肿瘤纳米粒制剂及其生产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复方盐酸表 柔比星 PLGA 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全球肝癌发病率明显升高, 据估计每年全世界新增病例超过 100 万人。肝 癌的死亡率仅次于胃癌、 食道癌而居于第三位。由于乙肝病毒感染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有 效控制, 肝癌发病率仍呈上升势头。肝癌也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年发病率高 于 10/10 万, 每年死于肝癌约 11 万人, 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 45。为此, 我国制定了 2006-2010 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 目的是降低由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
7、肝癌的 死亡, 但是肝癌的防治工作仍十分繁重。 0003 表柔比星 (又称 : 表阿霉素) 是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 其单药反应率可高达 10 15, 但其水溶性差, 且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较明显。为了增加其水溶性, 生产中科研人员 合成了盐酸表柔比星 (Epirubicin Hydrochloride, 又称 : 盐酸表阿霉素) , 使其水溶性大大 增加, 但依然存在半衰期短、 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盐酸表柔比星为一抗生素类抗 肿瘤药, 具为阿霉素的同分异构体, 作用机制是直接嵌入 DNA 核碱对之间, 干扰转录过程, 阻止 mRNA 的形成, 从而抑制 DNA 和 RNA 的合成。此。
8、外, 表柔比星对拓朴异构酶也有抑制 作用。与阿霉素相比, 疗效相等或略高, 但对心脏的毒性较小。临床应用于乳腺癌、 恶性淋 巴瘤、 卵巢癌、 消化道癌、 肺癌、 白血病、 头颈部癌、 软组织肉瘤、 膀胱癌、 肾癌、 恶性黑色素瘤 等的治疗。 不良反应有心脏毒性反应、 脱发、 粘膜炎, 一般不良反应表现为胃炎伴糜烂, 舌两 侧及舌下腺炎, 胃肠功能紊乱, 恶心、 呕吐、 腹泻、 高热, 偶尔发生发热、 寒战及荨麻疹, 与阿 霉素相同, 但毒副作用一般较轻, 尤其是心脏毒性、 骨髓抑制。临床使用为静脉注射, 70 90mg/m2, 每 3 周 1 次。总量 800 1000 mg。成人单一使用剂量。
9、为 60 90mg/m2, 静脉注 射。根据病人骨髓象的情况, 上述剂量可间隔 21 天后重复使用。早期化疗、 放疗、 老人或骨 髓新生物浸润而造成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者应使用小剂量 : 60 75mg/m2, 每疗程的总剂量 可分为 2 3 个节段。 0004 钆喷酸葡胺是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顺磁性造影剂, 进入体内后能缩短组织中质 子的 T1 及 T2 驰豫时间, 从而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可用于中枢神经 (脑及脊髓) 、 腹、 胸、 盆腔、 四肢等人体脏器和组织的磁共振成像, 也用于肾功能评估, 常用注射液的形 式, 为无色或几乎无色澄明液体。经静脉注射后迅速分布于细胞外液, 约 1 分。
10、钟血和组织中 浓度已达到高峰, 消除半衰期约 20 100 分钟, 24 小时内约 90% 以原形由尿排出, 血液透 析可将本品从体内排出。用法用量 : 静脉注射。成人及 2 岁以上儿童, 按体重一次 0.2ml/ kg(或 0.1mmol/kg) , 最大用量为按体重一次 0.4ml/kg。最佳强化时间一般在注射后 45 分 钟之内。 为排除成人病变或肿瘤复发, 可将用量增至按体重一次0.6ml/kg, 以增加诊断的可 信度。 不良反应 : 磁共振造影剂不良反应极少, 个别患者给药后可出现面部潮红, 荨麻疹, 恶 心, 呕吐, 味觉异常, 注射部位轻度热、 痛感, 支气管痉挛, 心悸, 头晕。
11、, 头痛, 寒颤, 惊厥, 低血 说 明 书 CN 102525936 B 3 2/8 页 4 压等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有过敏、 喉头水肿、 休克等反应。 亦有重症肌无力急剧恶化的报道。 0005 一般抗肿瘤药物在发挥抗肿瘤细胞的同时, 亦可损伤正常细胞药物。治疗的一个 关键问题是如何把药物定向输送到癌症细胞而又以不损伤正常细胞为前提, 如脂质体、 微 胶囊等。而纳米粒子, 因其超微小体积,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载药纳米控释系统用于抗 肿瘤药物的转运有望通过延缓药物释放速度, 减慢其转化为代谢物, 从而减轻其毒性作用, 是一种很有前途抗肿瘤药物的载体。纳米技术是将宏观物体细分成超微颗粒, 在纳。
12、米尺寸 范围内, 通过直接操纵单个原子、 分子束组装和创造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物质, 使其物理、 化 学及生物活性产生意想不到的巨变。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制成的纳米级微粒的研究日益受 到生物医药学领域的重视, 这种聚合物包括天然和合成类聚合物, 前者主要有葡聚糖、 白 蛋白、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卵磷脂、 胆固醇等, 后者主要有聚酯类如聚乳酸 (PLA) 、 聚乙醇酸 (PGA) 、 聚酸酐类、 半固态聚原酸酯类等。近年来, 将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制成纳米粒, 这种 聚合物的纳米粒可控释药物, 避免药物降解或泄漏, 改变可降解单体的比例和聚合反应条 件来调节聚合物在体内降解, 提高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 。
13、; 将这种聚合物进行表面修饰可以使 药物在体内靶向分布, 促进药物通过血脑屏障 (BBB) 。 这种聚合物纳米粒已成功用于DNA基 因治疗, 作为蛋白质、 疫苗口服给药载体。在药剂学研究中,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粒径 并不限定在 1 100mm 范围, 已发表的文献大多在 10 到数百纳米之间。 0006 纳米载药系统的特点 :(1) 靶向性和缓释性载药纳米粒可作为异物而被巨噬细胞 吞噬, 到达网状内皮系统分布集中的肝、 脾等靶部位和连接有配基、 抗体、 酶底物所在的靶 部位。 到达靶部位的载药纳米粒, 可由载体材料的种类或配比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释药速率。 通过调整载体材料种类或配比, 可控制。
14、药物的释放速率, 从而制备出具有缓释特性的载药 纳米粒。 (2) 增加药物的吸收纳米粒高度分散, 表面积巨大, 这有利于增加药物与吸收部位 生物膜接触面积。纳米粒特殊的表面性能, 使其在小肠中的滞留时间大大延长。纳米粒对 药物还具有保护作用, 以上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明显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3) 增加 生物膜的通透性与一般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不同, 纳米粒通过内吞等机制进入细胞, 因此 可以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 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与细胞内药效发挥。 (4) 降低药物的 毒副作用载药纳米粒的靶向性在增加局部药物浓度的同时降低了全身其他部位的浓度, 从 而大大降低了药物的全身性毒性。 。
15、0007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和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 是美国FDA 批准 用于临床试验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 由两种单体 - 乳酸和羟基乙酸随机聚合而成, 是一种可降解的功能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无毒、 良好的成囊和成膜 的性能, 被广泛应用于制药、 医用工程材料和现代化工业领域。 在体内代谢终产物为CO2 和 H2O, 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所形成的两亲多糖衍生物可有效避免药物载体本身可能的毒副作 用,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证实, 该基于葡聚糖改性修饰的聚乳酸微粒对 HepG2 细胞的生长无 抑制作用。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可。
16、用作医用手术防粘连膜, 注射用微胶囊、 微球、 纳米粒 及埋植剂等缓释制剂的辅料, 同时可用作组织工程细胞培养的多孔支架, 孔隙率、 孔径和降 解速率可调。 0008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一般采用聚合物分散法, 包括 (1) 溶剂挥发 法 : 将聚合物溶于二氯甲烷、 醋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中, 药物则溶解或分散于聚合物溶液中, 此溶液再在乳化剂如明胶、 聚乙烯醇 (PVA) 、 聚山梨酯 80、 泊洛沙姆 (poloxamer) 188 等存 说 明 书 CN 102525936 B 4 3/8 页 5 在下, 加入到水相乳化形成 O/M 型乳剂, 再通过升高温度、 降低压力或搅拌挥散。
17、有机溶剂而 得到稳定的纳米胶体分散系。W O/M 型复乳制备技术可用于水溶性药物 (如胰岛素) 纳米 粒的制备。上述 2 法均需高速匀化及超声, 只适用于实验室小量试制, 而工业化大生产, 还 需用耗能量小的乳化方法。 (2) 溶剂扩散法 : 该法是溶剂挥发法的进一步改进。将亲水溶 剂如丙酮或甲醇与疏水溶剂二氯甲烷混合, 由于扩散作用, 两相接触的界面能降低而发生 界面骚动, 形成更为细小的纳米级乳液。此法可用于制备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 纳 米粒。 (3) 盐析 / 乳化扩散法 : 上述 2 法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有机溶剂, 这样会对环境造 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且服用残留有机溶。
18、剂的制剂也将伤害机体。Allemana 等研究表明 : 盐 析法和乳化、 扩散法可最大限度的减小这些有害的影响。 (4) 超临界流体技术 : 超临界流体 法因其不造成环境污染, 制得的纳米粒不含微量的有机溶剂, 且纯度高而逐步得到重视。 超 临界流体法制备微球及纳米粒的研究早期已有文献报道。 超临界流体法可分为超临界流体 快速膨胀技术 (rapid expansion of supercritical solution, RESS) 和超临界反溶剂法 (supercritical anti solvent, SAS)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是将聚合物溶于一种超 临界流体中, 该溶液经导管引入并。
19、由一喷嘴快速喷出, 聚合物因超临界流体溶解本领急剧 降低而沉降, 沉降的聚合物中将不会残留溶剂。这种技术被用于制备聚乳酸 (PLA) 纳米粒,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一度受到普遍关注。对于小分子聚合物 ( 10000) 来说, 这 种方法制备的纳米粒, 药物可以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基质中, 然而, 对于相对分子量较大的聚 合物因其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小甚至不溶而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推广。 超临界反溶剂法 是将聚合物溶解在一种合适的溶剂中, 这种溶液通过导管快速引入一种超临界流体中, 此 超临界流体可完全提取溶解聚合物的溶剂而使聚合物沉降, 形成极细微粒, 该技术也称作 气体反溶剂技。
20、术 (gas anti solvent, GAS) , 并成功用于微球及纳米粒的制备。(5) 单体 聚合法 : 单体聚合反应法 通过单体的聚合反应可制备纳米粒。Couveur 等将甲基氰基丙 烯酸的水溶液在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 20 的存在下发生聚合反应制成粒径约 200mm 的纳 米粒。这种纳米粒一般是在亲核引发剂如 OH , CH3O 及 CH3COO 的存在下快速反应 而形成的, 此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小, 体内降解迅速。 为制备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大的更为稳定 的纳米粒, 可将聚合反应在酸性介质 (pH1.0 3.5) 中进行, 先将单体分散到含有表面活 性剂及稳定剂的介质中, 聚合反应持续 3。
21、 4h, 改变介质的 pH 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纳米粒 的大小决定于介质的 pH, 所用稳定剂及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浓度。当大于 PH3.0 时, 微粒 自身聚集, 难以得到理想的纳米胶体制剂。 此外, 影响纳米粒形成的因素还包括单体的浓度 及搅拌速度。聚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球因制备过程介质 pH 过低及其细胞毒性, 应用受到限 制。这就导致了新单体二烷基次甲基丙二酸酯 (dialkyl methylidene malonic acid ester) 的合成。试图在其衍生物乙基 2 (乙氧羰基) 乙基亚甲基丙二酸氧乙烯共聚物 ethyl 2 (ethoxyearbonyl) ethyl methyle。
22、ne malonate co ethylene oxide 单体上连上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双亲性材料可以制得长循环纳米粒, 但合成可降解 聚合物般较天然脂质的毒性大, 需要注意。 亲水性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将甲壳素和含乙 氧基的嵌段共聚物的溶液与三聚磷酸钠 (TPP) 的溶液混合, 可制成纳米胶体溶液。调整甲 壳素的浓度及嵌段共聚物的量, 可得到粒径在 200 1000 mm, Zeta 电位在 20 60 mV 的 纳米粒。这种纳米粒可将胰岛素、 寡聚核苷酸、 DNA 等载入其中。Mar 等采用复合共凝聚法 (Complex coacervation tech nique) 制成了 DN。
23、A 甲壳素纳米粒, 用于基因口服给药。此 说 明 书 CN 102525936 B 5 4/8 页 6 项技术也可用于制备 DNA 明胶纳米球, 已证明甲壳素纳米粒在免疫及抗肿瘤转移方面优于 明胶纳米球。短链的聚内酯连接到 PVA 或磺丁基聚乙烯醇上而形成的新的可生物降解的 聚酯类, 这种聚合物可因自身聚集而形成纳米粒, 可与一些蛋白质如人血清白蛋白、 细胞色 素 C 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这种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具有不需要用到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 等优点。 0009 实现纳米粒靶向的关键因素是纳米粒的粒径及分布、 表面性质, 较好的包封率和 载药量。这三者也是纳米粒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研究中的重点。
24、和难点。 发明内容 0010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药物既能在肿瘤部位长时间停留释放, 又 能对抗肿瘤效果进行实时检测的, 且配方简单、 合理, 加工制造容易、 使用方便, 产品质量可 靠的, 产量较高, 载药量、 包封率较高, 药物释放持久的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及其 制备方法。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 一种复方盐酸表柔 比星 PLGA 纳米粒, 其特征在于, 各组分和组分之间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 0012 盐酸表柔比星 : 0.05% 10% ; 0013 钆喷葡胺 : 0.1% 20% ; 0014 高分子聚合物 P。
25、LGA : 3 20% ; 0015 表面活性剂 : 0.01% 10% ; 0016 冻干保护剂 : 10 90%。 0017 作为优选, 上述的高分子聚合物PLGA的分子量为0.550000万, 其乳酸 : 羟基乙 酸的比例为 75 : 25、 50 : 50、 25 : 75 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混合。 0018 作为优选, 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 -20、 吐温 -40、 吐温 -60、 吐温 -80、 吐温 -85、 泊洛沙姆 188、 司盘 -80、 PEG-200、 PEG-400、 PEG-600、 PEG-800、 PEG-1000 中的一种或几种 材料混合。 0019 作为优。
26、选, 上述的冻干保护剂可为乳糖、 海藻糖、 泊洛沙姆 188 中的一种或几种材 料混合。 0020 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 包括以下步骤 : 称取 1100 mg 盐酸表柔比星、 202500 mg 钆喷酸葡胺混合后溶解于 10100 ml 的蒸馏水中作为水相, 称 取 103000 mgPLGA 溶于丙酮 : 氯仿的混合液中作为有机相。将有机相加入水相中并加处 方量的表面活性剂用手振摇 210 min、 50 120 w 超声 0.55 min 后得初乳 (W/O) ; 将制得 的初乳通过 150 ml 注射器中缓慢滴加至水相中 10500 rpm 磁力搅拌后形。
27、成复乳 (W/O/ W) ; 将复乳快速倒至 1002000 ml 蒸馏水中 1001000 rpm 搅拌分散稀释, 在 040下搅拌 548 h 至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后即得乳光明显的淡红色纳米粒胶体溶液, 然后在旋转蒸发中 用 2080减压至 2000 帕斯卡来浓缩纳米粒胶体溶液, 加入 0.350 g 冻干保护剂, 真空 冷冻干燥即得。 0021 作为优选, 上述的丙酮 : 氯仿比例为 1 : 0.51 : 99, 溶剂体积为 1300 ml。 0022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方案, 将盐酸表柔比星和钆喷葡胺共同包裹在同一纳米粒 中, 达到了给药后既能在肿瘤部位停留, 达到长效抗肿瘤效果, 又具。
28、有能实时检测肿瘤变化 说 明 书 CN 102525936 B 6 5/8 页 7 的效果 ; 且配方简单, 制造容易, 操作简便, 可达到规模化批量生产, 起到治疗相关疾病的作 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对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4 实施例 1 : 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配方及其制备如下 : 0025 配方 : 0026 盐酸表柔比星 40 mg 0027 钆喷酸葡胺 1.5 g 0028 PLGA 2.0 g 0029 司盘 -80 0.04 ml 0030 吐温 -80 0.04 ml 0031 泊洛沙姆 188 0.3 g 003。
29、2 乳糖 1.0g 0033 所述的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其粒制备工艺为 : 先将 40 mg 的盐酸表柔比星、 1.5 g 钆喷酸葡胺混合后溶解于 1 ml 蒸馏水中作为水相, 称取适量 PLGA(50 : 50, 分子量 1.5 万) 溶于丙酮 : 氯仿 (3 : 1) 的混合液中配制成浓度为 60 mg/mL 的溶液作为有机相。将有机 相加入水相中并加 40 l 司盘 -80, 振摇 2 min 后, 超声 60 s (100 W) 即得初乳 (W/O) ; 将 制得的初乳吸入到2 ml注射器中缓慢滴加至含20.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 (含有乳化剂泊 洛沙姆188 1.5%, 吐温-80。
30、 0.2%), 200 rpm搅拌后形成复乳 (W/O/W) ; 将复乳快速注入到含 蒸馏水 100.0 ml 的大烧杯中分散均匀, 室温 25下搅拌 24 h 至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即得乳 光明显的淡红色纳米粒胶体溶液。50减压旋转蒸发浓缩溶液至 20 ml, 加入乳糖, 真空冷 冻干燥制得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 0034 实验结果 : 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中盐酸表柔比星的药物含量为 2.3%, 钆喷酸 葡胺的药物含量为 14.6%, 初步实验显示, 家兔体内的卵巢癌的抑制率为 68.73, 本复方 纳米粒制剂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在体内长时间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 具有较好的 抑瘤效果。
31、, 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0035 实施例 2 : 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配方及其制备如下 : 0036 配方 : 0037 盐酸表柔比星 60 mg 0038 钆喷酸葡胺 1.5 g 0039 PLGA 3.0 g 0040 司盘 -80 0.5 ml 0041 吐温 -80 0.6 ml 0042 泊洛沙姆 188 1.0 g 0043 乳糖 1.0g 0044 所述的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其粒制备工艺为 : 所述的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其 粒制备工艺为 : 先将 60 mg 的盐酸表柔比星、 1.5 g 钆喷酸葡胺混合后溶解于 2 ml 蒸馏水 中作为水相, 称取适量 PL。
32、GA(75 : 25, 分子量 2.0 万) 溶于丙酮 : 氯仿 (3 : 1) 的混合液中配 说 明 书 CN 102525936 B 7 6/8 页 8 制成浓度为40 mg/ml的溶液作为有机相。 将有机相加入水相中并加50 l司盘-80, 振摇 2 min 后, 超声 60 s(100 W) 即得初乳 (W/O) ; 将制得的初乳吸入到 2 ml 注射器中缓慢滴 加至含 30.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中 (含有乳化剂泊洛沙姆 188 0.33%, 吐温 -80 0.2%), 600 rpm搅拌后形成复乳 (W/O/W) ; 将复乳快速注入到含蒸馏水150.0 ml的大烧杯中分散均匀, 。
33、室温下搅拌 36 h 至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即得乳光明显的淡红色纳米粒胶体溶液。40减压 旋转蒸发浓缩溶液至 20 ml, 加入乳糖, 真空冷冻干燥制得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 0045 实验结果 : 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中盐酸表柔比星的药物含量为 3.7%, 钆喷酸 葡胺的药物含量为17.8%, 初步7实验显示, 家兔体内的卵巢癌的抑制率为78.25, 本复方 纳米粒制剂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在体内长时间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 具有较好的 抑瘤效果, 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0046 实施例 3 : 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配方及其制备如下 : 0047 配方 : 0048 。
34、盐酸表柔比星 20 mg 0049 钆喷酸葡胺 1.8 g 0050 PLGA 3.0 g 0051 司盘 -80 0.5 ml 0052 吐温 -80 0.5 ml 0053 泊洛沙姆 188 1.2 g 0054 乳糖 1.0g 0055 所述的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其粒制备工艺为 : 先将 20 mg 的盐酸表柔比星、 1.8 g钆喷酸葡胺混合后溶解于2 ml蒸馏水中作为水相, 称取适量制备工艺 : PLGA (50 : 50, 分子 量 1.5 万) 溶于丙酮 : 氯仿 (3 : 1) 的混合液中配制成浓度为 40 mg/ml 的溶液作为有机相。 将有机相加入水相中并加 40 l 司盘 。
35、-80, 振摇 2 min 后, 超声 60 s (100 W) 即得初乳 (W/ O) ; 将制得的初乳吸入到 2 ml 注射器中缓慢滴加至含 20.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中 (含有乳 化剂泊洛沙姆188 0.6%, 吐温-80 0.25%), 1000 rpm搅拌后形成复乳 (W/O/W) ; 将复乳快速 注入到含蒸馏水 140.0 ml 的大烧杯中分散均匀, 室温 25下搅拌至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即 得乳光明显的淡红色纳米粒胶体溶液。55减压旋转蒸发浓缩溶液至 20 ml, 加入乳糖, 真 空冷冻干燥制得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 0056 实验结果 : 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中盐酸表柔比星。
36、的药物含量为 1.6%, 钆喷酸 葡胺的药物含量为 13.5%。初步实验显示, 家兔体内的卵巢癌的抑制率为 57.33, 本复方 纳米粒制剂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在体内长时间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 具有较好的 抑瘤效果, 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0057 实施例 4 : 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配方及其制备如下 : 0058 配方 : 0059 盐酸表柔比星 21 mg 0060 钆喷酸葡胺 1.2 g 0061 PLGA 1.6 g 0062 吐温 -80 0.04 g 0063 泊洛沙姆 188 1.0 g 说 明 书 CN 102525936 B 8 7/8 页 9 0。
37、064 所述的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其粒制备工艺为 : 先将 21 mg 的盐酸表柔比星、 1.2 g 钆喷酸葡胺混合后溶解于 1.5 ml 蒸馏水中作为水相, 称取适量 PLGA(50 : 50, 分子量 2.0 万) 溶于丙酮 : 氯仿 (3 : 1) 的混合液中配制成盐酸表柔比星浓度为 14 mg/ml 的溶液作为有 机相。将有机相加入水相中并加入 0.04 g 吐温 -80, 振摇 2 min 后, 超声 60 s(100 W) 即 得初乳 (W/O) ; 将制得的初乳吸入到 2 ml 注射器中缓慢滴加至含 30.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 中 (含有乳化剂泊洛沙姆 188 1%), 60。
38、0 rpm 搅拌后形成复乳 (W/O/W) ; 将复乳快速注入到含 泊洛沙姆 188 的蒸馏水 150.0 ml 的大烧杯中分散均匀, 室温下搅拌 36 h 至有机溶剂挥发 完全即得乳光明显的淡红色纳米粒胶体溶液。 40减压旋转蒸发浓缩溶液至20 ml, 加入泊 洛沙姆 188, 真空冷冻干燥制得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 0065 实验结果 : 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中盐酸表柔比星的药物含量为 2.5%, 钆喷酸 葡胺的药物含量为 16.9%。初步实验显示, 家兔体内的卵巢癌的抑制率为 69.35, 本复方 纳米粒制剂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在体内长时间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 具有较好的 抑。
39、瘤效果, 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0066 实施例 5 : 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配方及其制备如下 : 0067 配方 : 0068 盐酸表柔比星 30 mg 0069 钆喷酸葡胺 1.3 g 0070 PLGA 1.8 g 0071 司盘 -80 0.04 ml 0072 海藻糖 0.5 g 0073 所述的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其粒制备工艺为 : 先将 30 mg 的盐酸表柔比星、 1.3 g 钆喷酸葡胺混合后溶解于 1.5 ml 蒸馏水中作为水相, 称取适量 PLGA(75 : 25, 分子量 1.5 万) 溶于丙酮 : 氯仿 (3 : 1) 的混合液中配制成浓度为 20 。
40、mg/ml 的溶液作为有机相。将有机 相加入水相中并加司盘 -80, 振摇 2 min 后, 超声 60 s(100 W) 即得初乳 (W/O) ; 将制得的 初乳吸入到 2 ml 注射器中缓慢滴加至含 30.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中, 600 rpm 搅拌后形成 复乳 (W/O/W) ; 将复乳快速注入到含蒸馏水 150.0 ml 的大烧杯中分散均匀, 室温下搅拌 36 h 至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即得乳光明显的淡红色纳米粒胶体溶液。40减压旋转蒸发浓缩溶 液至 20 ml, 加入海藻糖, 真空冷冻干燥制得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 0074 实验结果 : 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中盐酸表柔比星的药。
41、物含量为 2.5%, 钆喷酸 葡胺的药物含量为 12.3%, 初步实验显示, 家兔体内的卵巢癌的抑制率为 65.37, 本复方 纳米粒制剂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在体内长时间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 具有较好的 抑瘤效果, 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0075 实施例 6 : 一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配方及其制备如下 : 0076 配方 : 0077 盐酸表柔比星 80 mg 0078 钆喷酸葡胺 2.4 g 0079 PLGA 2.8 g 0080 泊洛沙姆 188(表面活性剂) 0.6 g 0081 泊洛沙姆 188(冻干保护剂) 2.0 g 说 明 书 CN 102525936。
42、 B 9 8/8 页 10 0082 所述的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其粒制备工艺为 : 先将 80 mg 的盐酸表柔比星、 2.4 g 钆喷酸葡胺混合后溶解于 4 ml 蒸馏水中作为水相, 称取适量 PLGA(25 : 75, 分子量 2.0 万) 溶于丙酮 : 氯仿 (3 : 1) 的混合液中配制成浓度为 20 mg/ml 的溶液作为有机相。将有机 相加入水相中, 振摇 2 min 后, 超声 60 s(100 W) 即得初乳 (W/O) ; 将制得的初乳吸入到 2 ml注射器中缓慢滴加至含30.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 (含有乳化剂泊洛沙姆188), 600 rpm 搅拌后形成复乳 (W/O/。
43、W) ; 将复乳快速注入到含蒸馏水 150.0 ml 的大烧杯中分散均匀, 室 温下搅拌 36 h 至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即得乳光明显的淡红色纳米粒胶体溶液。40减压旋 转蒸发浓缩溶液至20 ml, 加入泊洛沙姆188, 真空冷冻干燥制得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 0083 实验结果 : 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中盐酸表柔比星的药物含量为 4.3%, 钆喷酸 葡胺的药物含量为 18.9%, 初步实验显示, 家兔体内的卵巢癌的抑制率为 75.35, 本复方 纳米粒制剂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在体内长时间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 具有较好的 抑瘤效果, 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0084 实施例 7 : 一。
44、种复方盐酸表柔比星 PLGA 纳米粒配方及其制备如下 : 0085 配方 : 0086 盐酸表柔比星 50 mg 0087 钆喷酸葡胺 1.8 g 0088 PLGA 2.3 g 0089 PEG-600(表面活性剂) 1.0 g 0090 乳糖 (冻干保护剂) 1.2 g 0091 所述的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其粒制备工艺为 : 先将 50 mg 的盐酸表柔比星、 1.8 g 钆喷酸葡胺混合后溶解于 2 ml 蒸馏水中作为水相, 称取适量 PLGA (25 : 75, 分子量 10 万) 溶于丙酮 : 氯仿 (3 : 1) 的混合液中配制成浓度为 25 mg/ml 的溶液作为有机相。将有机相加。
45、 入水相中并加 PEG-600, 振摇 2 min 后, 超声 60 s(100 W) 即得初乳 (W/O) ; 将制得的初乳 吸入到 2 ml 注射器中缓慢滴加至含 30.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中, 600 rpm 搅拌后形成复乳 (W/O/W) ; 将复乳快速注入到含蒸馏水 150.0 ml 的大烧杯中分散均匀, 室温下搅拌 36 h 至 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即得乳光明显的淡红色纳米粒胶体溶液。 40减压旋转蒸发浓缩溶液至 20 ml, 加入乳糖, 真空冷冻干燥制得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 0092 实验结果 : 复方盐酸表柔比星纳米粒中盐酸表柔比星的药物含量为 2.7%, 钆喷酸 葡胺的药物含量为 14.7%。初步 7 d 实验显示, 家兔体内的卵巢癌的抑制率为 66.75, 本 复方纳米粒制剂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在体内长时间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 具有较 好的抑瘤效果, 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说 明 书 CN 102525936 B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