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83442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49368.1

申请日:

2014.06.06

公开号:

CN104101017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D 3/16申请日:20140606|||公开

IPC分类号:

F24D3/16; F24D19/06

主分类号:

F24D3/16

申请人:

南京暖嘉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金和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228号莱茵铂郡706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俞润体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该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包括踢脚线式散热片、对踢脚线散热片供暖的热水供应装置,踢脚线散热片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有装饰板,踢脚线散热片包括与墙面贴合的散热板,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相连有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管位于散热板与装饰板之间,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置在散热板与外板之间,外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部位与散热板固定连接,内板与外板贴合并滑动连接,内板和外板上密布有位置同轴对应的散热孔。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地增大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连接强度、减小存储灰尘的量、便于清理灰尘等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包括踢脚线式散热片、对踢脚线散热片供暖的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踢脚线散热片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有装饰板,所述的踢脚线散热片包括与墙面贴合的散热板,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相连有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管位于散热板与装饰板之间,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置在散热板与外板之间,外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部位与散热板固定连接,内板与外板贴合,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滑槽,内板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内板和外板上密布有位置同轴对应的散热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嵌设有木楔,木楔对应在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外板与木楔螺栓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楔呈“T”字形,木楔包括用于嵌入在热水管之间的嵌入部和宽度大于嵌入部的限位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端边缘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滑动导板,外板包括与第一挡板贴合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端和下端边缘弯折形成所述的滑槽,滑动导板和第一挡板的下端分别位于滑槽内,散热孔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与滑动导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第一遮板,第二挡板与滑槽之间设置有与第一遮板贴合的第二遮板。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管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热水管一体相连的散热条组,散热条组包括若干条竖直的散热条,散热条上设置有散热波纹。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管个数为两个分为上管和下管,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木楔嵌设于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和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的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板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散热板通过螺栓安装孔与墙面螺栓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踢脚线散热片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位于热水管内。

说明书

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踢脚线供暖系统,通常在踢脚线散热片上设置热水管,利用热水管供应热水和热能,将热水管一侧靠墙,利用踢脚线散热片远离热水管的一端端面作为踢脚线使用。这类踢脚线散热片的散热效果较差,只能通过踢脚线散热片本身吸收热水管的热量进行散热,而热水管本身散发的热量被踢脚线散热片遮挡,无法直接传递到室内。而且由于热水管的存在,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小,降低了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固定连接的强度。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需要留有容纳热水管的空间,导致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的间隙较大,容易储存灰尘,而踢脚线散热片与墙面固定不便于拆卸,不便于对灰尘进行清理,强行拆卸散热板容易对墙体表面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踢脚线散热片上的热水管位于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导致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接触面积小、固定连接强度低、间隙大容易存储灰尘且不易清理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增大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连接强度、减小热水管上下两端空隙存储灰尘的量、便于对整个供暖系统内部进行清理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包括踢脚线式散热片、对踢脚线散热片供暖的热水供应装置,所述的踢脚线散热片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有装饰板,所述的踢脚线散热片包括与墙面贴合的散热板,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相连有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管位于散热板与装饰板之间,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置在散热板与外板之间,外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部位与散热板固定连接,内板与外板贴合,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滑槽,内板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内板和外板上密布有位置同轴对应的散热孔。热水供应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燃气热水器或者电热水器,采用热水供应装置对踢脚线散热片提供热水供暖。踢脚线散热片包括散热板,散热板的一端贴合在墙面上并与墙面固定连接,增大整个踢脚线散热片与墙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连接的牢固度。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连接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供应装置供应的热水通过热水管循环流动,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热水管,热水管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通过热水管本身以及散热板本身散发的热量对室内进行供暖,提高了踢脚线散热片散热效率和散热量。在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装饰板,利用装饰板遮挡热水管以及散热板,在装饰板上设置散热孔,利用散热孔将热水管和散热板散发的热量散发到室内,不仅不会影响散热效率和散热量,而且能够利用装饰板作为踢脚线使用,提高美观性。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置在热水管与外板之间,内板与外板贴合,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滑槽,内板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间隔设置的内板能够贴合外板并沿着滑槽进行滑动,散热孔密布在内板和外板上。当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利用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滑动,使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同轴,此时,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位置完全重合并打通,散热板以及热水管散发的热量均能够通过散热孔散发到室内,有效地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散热的热量。当不需要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通过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移动,随着内板的移动,内板上的散热孔与外板上的散热孔逐渐错开,此时,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的重合部位逐渐减小,能够利用外板的散热孔之间的间隙遮挡内板上的散热孔,防止灰尘进入装饰板与散热板之间的间隙处,避免内部积灰。外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部位与散热板固定连接,不仅不会影响内板的滑动,而且间隔固定的方式便于外板与从散热板拆卸下来,便于对散热板与内板和外板之间的间隙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嵌设有木楔,木楔对应在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外板与木楔螺栓连接。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嵌设有木楔,采用螺栓将外板与木楔固定,实现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的固定。螺栓旋入木楔时对木楔施加压力,压力的方向朝向散热板,木楔受到压力具有压缩变形的趋势,随着木楔压缩变宽,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位置配合的牢固度,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固定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的固定强度。随着整个供暖系统的使用,平时拖地、扫地时,工具撞击在装饰板上,也会对木楔施加朝向散热板方向的压力,木楔也会随着使用时间逐渐变宽,木楔与热水管之间间隙处的配合逐渐变紧、变牢。木楔对应在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保证外板与散热板固定的位置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不会影响内板的水平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木楔呈“T”字形,木楔包括用于嵌入在热水管之间的嵌入部和宽度大于嵌入部的限位部。木楔呈“T”字形,木楔包括用于嵌入在热水管之间的嵌入部和宽度大于嵌入部的限位部,嵌入部位于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限位部用于对嵌入部伸入长度进行限位,随着螺栓旋入木楔,嵌入部受到压力压缩并轻微变宽。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端边缘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滑动导板,外板包括与第一挡板贴合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端和下端边缘弯折形成所述的滑槽,滑动导板和第一挡板的下端分别位于滑槽内,散热孔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内板的第一挡板和外板的第二挡板相贴合,利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散热孔进行调节,第一挡板上端边缘的滑动导板能够在第二挡板上端边缘的滑槽内滑动,由于滑槽是边缘弯折形成的,因此,滑槽不仅能够对滑动导板进行导向,而且能够实现内板和外板的贴合,避免内板与外板脱离。同理,第一挡板的下端边缘位于第二挡板下端的滑槽内,保证内板能够沿着滑槽平移,避免内板移动时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挡板与滑动导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第一遮板,第二挡板与滑槽之间设置有与第一遮板贴合的第二遮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来遮挡并装饰踢脚线散热片的竖直端面,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倾斜设置,能够倾斜的遮挡并装饰热水管的上方,保证外板的上端的滑槽贴合在墙面上,将整个踢脚线散热片和热水管完全遮挡。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水管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热水管一体相连的散热条组,散热条组包括若干条竖直的散热条,散热条上设置有散热波纹。热水管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热水管一体相连的散热条组,散热条组包括若干条竖直的散热条,热水管的热量传递到散热板的同时,能够传递给散热条组中的每一个散热条上,增大了散热部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热条上设置有散热波纹,进一步增大散热条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热量散发并传递到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越大、散热效率越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水管个数为两个分为上管和下管,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木楔嵌设于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和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之间。热水管个数为两个分为上管和下管,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上管和下管之间能够容纳木楔的宽度相同并保持恒定,木楔嵌入上管和下管之间时,能够随着使用变形并挤入相邻两个散热条之间的间隙处,散热条能够对变形后的木楔限位,增大木楔固定的牢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固定的牢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的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高度低于远离装饰板的散热条,保证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不会对远离装饰板的散热条的散热造成干涉,增大散热率和散热量。同理,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
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板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散热板通过螺栓安装孔与墙面螺栓连接。增大散热板与墙面固定牢固度,而且还能根据需要对散热板进行更换和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的踢脚线散热片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位于热水管内。踢脚线散热片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利用连接管能够根据需要将相邻两个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进行定位、连接和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围绕连接管外表面的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尺寸大于等于热水管的内径,连接管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圈,定位圈的尺寸大于热水管的内径。两个踢脚线散热片在拼接时,连接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内,连接管的两端均设置卡槽,在卡槽内嵌设密封圈,密封圈的尺寸大于等于热水管的内径,当密封圈连通连接管插入热水管内时,密封圈能够对热水管的内径进行密封,使热水沿着热水管流动到连接管内再流入到相邻的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内。密封圈能够有效地对热水管进行密封,保证拼接的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不会漏水。由于连接管上的定位槽内嵌设的定位圈的尺寸大于热水管的内径,当连接管插入踢脚线散热管的热水管时,定位圈能够对热水管的管壁进行限位,保证连接管插入到踢脚线散热管的深度仅限于定位圈到连接管端部之间的距离。同理,连接管的另一端也同样能够对拼接的另一个踢脚线散热片进行限位。连接管不仅能够对热水管内部进行密封,而且能够对连接管插入深度进行限位,保证连接管两端伸入长度相等或者两端均匀,保证连接管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槽宽度与密封圈紧配合,所述的定位圈与定位槽紧配合。卡槽宽度与密封圈紧配合,卡槽能够对密封圈进行限位,防止连接管插入热水管时造成密封圈位置移动,而且能够提高密封圈与卡槽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整个连接管的密封性。定位圈与定位槽紧配合,定位槽能够对定位圈进行限位,保证定位圈定位的稳定性,避免定位圈位置移动,保证连接管两端伸入长度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管呈直线型或者呈“L”字形或者呈“U”字形。连接管可以呈直线型,用于地脚线散热片的平面拼接,定位圈位于连接管的中线处,保证连接管两端插入到两个地脚线散热片的插入长度相等或者两端均匀。连接管也可以呈“L”形,用于地脚线散热片的阴角或者阳角的直角拼接,连接管的两端靠近中部处均设置有定位圈保证连接管两端插入到两个地脚线散热片的插入长度相等或者两端均匀。连接管也可以呈“U”形,用于地脚线端部回流时,同一个地脚线散热片上具有两个平行的热水管,通过“U”形的连接管将热水回流。
因此,本发明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具备下述优点:1、踢脚线散热片包括散热板,散热板的一端贴合在墙面上并与墙面固定连接,增大整个踢脚线散热片与墙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连接的牢固度,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连接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供应装置供应的热水通过热水管循环流动,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热水管,热水管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通过热水管本身以及散热板本身散发的热量对室内进行供暖,提高了踢脚线散热片散热效率和散热量;2、在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装饰板,利用装饰板遮挡热水管以及散热板,在装饰板上设置散热孔,利用散热孔将热水管和散热板散发的热量散发到室内,不仅不会影响散热效率和散热量,而且能够利用装饰板作为踢脚线使用,提高美观性。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置在热水管与外板之间,内板与外板贴合,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滑槽,内板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间隔设置的内板能够贴合外板并沿着滑槽进行滑动,散热孔密布在内板和外板上,当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利用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滑动,使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同轴,此时,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位置完全重合并打通,散热板以及热水管散发的热量均能够通过散热孔散发到室内,有效地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散热的热量。当不需要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通过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移动,随着内板的移动,内板上的散热孔与外板上的散热孔逐渐错开,此时,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的重合部位逐渐减小,能够利用外板的散热孔之间的间隙遮挡内板上的散热孔,防止灰尘进入装饰板与散热板之间的间隙处,避免内部积灰;3、螺栓旋入木楔时对木楔施加压力,压力的方向朝向散热板,木楔受到压力具有压缩变形的趋势,随着木楔压缩变宽,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位置配合的牢固度,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固定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的固定强度,随着整个供暖系统的使用,平时拖地、扫地时,工具撞击在装饰板上,也会对木楔施加朝向散热板方向的压力,木楔也会随着使用时间逐渐变宽,木楔与热水管之间间隙处的配合逐渐变紧、变牢;4、热水管个数为两个分为上管和下管,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上管和下管之间能够容纳木楔的宽度相同并保持恒定,木楔嵌入上管和下管之间时,能够随着使用变形并挤入相邻两个散热条之间的间隙处,散热条能够对变形后的木楔限位,增大木楔固定的牢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固定的牢固度;5、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高度低于远离装饰板的散热条,保证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不会对远离装饰板的散热条的散热造成干涉,增大散热率和散热量,同理,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6、踢脚线散热片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利用连接管能够根据需要将相邻两个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进行定位、连接和密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剖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踢脚线散热片的侧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中木楔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中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中装饰板的爆炸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中内板的正面视图;
附图7是附图6的侧视图;
附图8是本发明中外板的正面视图;
附图9是附图8的侧视图;
附图10是内板与外板错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拼接完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4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5是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连接管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6是本发明在实施例3中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01-地面,02-墙面,03-装饰板,031-内板,0311-第一挡板,0312-第一遮板,0313-滑动导板,032-外板,0321-第二挡板,0322-第二遮板,0323-滑槽,033-散热孔,04-踢脚线散热片,041-散热板,042-上管,043-下管,044-散热条,05-木楔,051-嵌入部,052-限位部,06-连接管,07-卡槽,08-密封圈,09-定位槽,10-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包括踢脚线式散热片04、对踢脚线散热片供暖的热水供应装置,踢脚线散热片04远离墙面02的一端安装有装饰板03。如图2所示,踢脚线散热片包括与墙面贴合的散热板041,散热板041上间隔开有螺栓安装孔,散热板通过螺栓安装孔与墙面螺栓连接。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相连有两个平行分布的热水管,两个热水管分别为上管042和下管043,热水管位于散热板与装饰板之间。热水管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热水管一体相连的散热条组,散热条组包括四条竖直的散热条044,散热条上设置有散热波纹。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如图4、10所示,装饰板包括内板031和外板032,内板031间隔设置在散热板与外板之间,内板和外板上密布有位置同轴对应的散热孔033。上管下端的散热条和下管上端的散热条之间嵌设有木楔05,木楔对应在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外板与木楔螺栓连接。如图3所示,木楔呈“T”字形,木楔包括用于嵌入在热水管之间的嵌入部051和宽度大于嵌入部的限位部052。如图5、6、7所示,内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0311,第一挡板上端边缘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滑动导板0313,第一挡板与滑动导板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遮板0312相连接,散热孔密布在第一挡板和第一遮板上。如图5、8、9所示,外板包括与第一挡板贴合的第二挡板0321,第二挡板上端倾斜折弯有第二遮板0322,第二遮板0322与第一遮板贴合,第二遮板上端边缘和第二挡板下端边缘均弯折形成滑槽0323,滑槽0323折弯呈“U”形,滑动导板和第一挡板的下端分别位于滑槽内。如图12所示,踢脚线散热片的端部安装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06,连接管06的一端位于热水管内。如图11所示,连接管呈直线型,连接管的两端均开有有两个围绕连接管外表面的卡槽07,卡槽内安装有密封圈08,卡槽的宽度与密封圈08紧配合。密封圈的尺寸大于等于热水管的内径,连接管的中部开有定位槽09,定位槽09内安装有定位圈10,定位槽09的宽度与定位圈10紧配合,定位圈的尺寸大于热水管的内径。
热水供应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燃气热水器或者电热水器,采用热水供应装置对踢脚线散热片提供热水供暖。踢脚线散热片包括散热板,散热板的一端贴合在墙面上并与墙面固定连接,增大整个踢脚线散热片与墙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连接的牢固度。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连接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供应装置供应的热水通过热水管循环流动,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热水管,热水管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通过热水管本身以及散热板本身散发的热量对室内进行供暖,提高了踢脚线散热片散热效率和散热量。在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装饰板,利用装饰板遮挡热水管以及散热板,在装饰板上设置散热孔,利用散热孔将热水管和散热板散发的热量散发到室内,不仅不会影响散热效率和散热量,而且能够利用装饰板作为踢脚线使用,提高美观性。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置在热水管与外板之间,内板与外板贴合,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滑槽,内板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间隔设置的内板能够贴合外板并沿着滑槽进行滑动,散热孔密布在内板和外板上。当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利用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滑动,使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同轴,此时,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位置完全重合并打通,散热板以及热水管散发的热量均能够通过散热孔散发到室内,有效地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散热的热量。当不需要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通过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移动,随着内板的移动,内板上的散热孔与外板上的散热孔逐渐错开,此时,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的重合部位逐渐减小,能够利用外板的散热孔之间的间隙遮挡内板上的散热孔,防止灰尘进入装饰板与散热板之间的间隙处,避免内部积灰。外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部位与散热板固定连接,不仅不会影响内板的滑动,而且间隔固定的方式便于外板与从散热板拆卸下来,便于对散热板与内板和外板之间的间隙进行清理。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嵌设有木楔,采用螺栓将外板与木楔固定,实现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的固定。螺栓旋入木楔时对木楔施加压力,压力的方向朝向散热板,木楔受到压力具有压缩变形的趋势,随着木楔压缩变宽,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位置配合的牢固度,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固定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的固定强度。随着整个供暖系统的使用,平时拖地、扫地时,工具撞击在装饰板上,也会对木楔施加朝向散热板方向的压力,木楔也会随着使用时间逐渐变宽,木楔与热水管之间间隙处的配合逐渐变紧、变牢。木楔对应在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保证外板与散热板固定的位置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不会影响内板的水平移动。木楔呈“T”字形,木楔包括用于嵌入在热水管之间的嵌入部和宽度大于嵌入部的限位部,嵌入部位于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限位部用于对嵌入部伸入长度进行限位,随着螺栓旋入木楔,嵌入部受到压力压缩并轻微变宽。内板的第一挡板和外板的第二挡板相贴合,利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散热孔进行调节,第一挡板上端边缘的滑动导板能够在第二挡板上端边缘的滑槽内滑动,由于滑槽是边缘弯折形成的,因此,滑槽不仅能够对滑动导板进行导向,而且能够实现内板和外板的贴合,避免内板与外板脱离。同理,第一挡板的下端边缘位于第二挡板下端的滑槽内,保证内板能够沿着滑槽平移,避免内板移动时倾斜。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来遮挡并装饰踢脚线散热片的竖直端面,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倾斜设置,能够倾斜的遮挡并装饰热水管的上方,保证外板的上端的滑槽贴合在墙面上,将整个踢脚线散热片和热水管完全遮挡。热水管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热水管一体相连的散热条组,散热条组包括若干条竖直的散热条,热水管的热量传递到散热板的同时,能够传递给散热条组中的每一个散热条上,增大了散热部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热条上设置有散热波纹,进一步增大散热条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热量散发并传递到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越大、散热效率越高。热水管个数为两个分为上管和下管,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上管和下管之间能够容纳木楔的宽度相同并保持恒定,木楔嵌入上管和下管之间时,能够随着使用变形并挤入相邻两个散热条之间的间隙处,散热条能够对变形后的木楔限位,增大木楔固定的牢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固定的牢固度。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高度低于远离装饰板的散热条,保证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不会对远离装饰板的散热条的散热造成干涉,增大散热率和散热量。同理,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增大散热板与墙面固定牢固度,而且还能根据需要对散热板进行更换和维护。踢脚线散热片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利用连接管能够根据需要将相邻两个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进行定位、连接和密封。如图13所示,两个踢脚线散热片在拼接时,连接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内,连接管的两端均设置卡槽,在卡槽内嵌设密封圈,密封圈的尺寸大于等于热水管的内径,当密封圈连通连接管插入热水管内时,密封圈能够对热水管的内径进行密封,使热水沿着热水管流动到连接管内再流入到相邻的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内。密封圈能够有效地对热水管进行密封,保证拼接的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不会漏水。由于连接管上的定位槽内嵌设的定位圈的尺寸大于热水管的内径,当连接管插入踢脚线散热管的热水管时,定位圈能够对热水管的管壁进行限位,保证连接管插入到踢脚线散热管的深度仅限于定位圈到连接管端部之间的距离。同理,连接管的另一端也同样能够对拼接的另一个踢脚线散热片进行限位。连接管不仅能够对热水管内部进行密封,而且能够对连接管插入深度进行限位,保证连接管两端伸入长度相等或者两端均匀,保证连接管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卡槽宽度与密封圈紧配合,卡槽能够对密封圈进行限位,防止连接管插入热水管时造成密封圈位置移动,而且能够提高密封圈与卡槽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整个连接管的密封性。定位圈与定位槽紧配合,定位槽能够对定位圈进行限位,保证定位圈定位的稳定性,避免定位圈位置移动,保证连接管两端伸入长度均匀。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15所示,连接管呈“U”形,用于地脚线端部回流时,同一个地脚线散热片上具有两个平行的热水管,通过“U”形的连接管将热水回流。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6所示,连接管也可以呈“L”形,用于地脚线散热片的阴角或者阳角的直角拼接,连接管的两端靠近中部处均设置有定位圈保证连接管两端插入到两个地脚线散热片的插入长度相等或者两端均匀。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1017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101017A21申请号201410249368122申请日20140606F24D3/16200601F24D19/0620060171申请人南京暖嘉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地址211100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228号莱茵铂郡70672发明人李金和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代理人俞润体54发明名称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该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包括踢脚线式散热片、对踢脚线散热片供暖的热水供应装置,踢脚线散热片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有。

2、装饰板,踢脚线散热片包括与墙面贴合的散热板,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相连有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管位于散热板与装饰板之间,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置在散热板与外板之间,外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部位与散热板固定连接,内板与外板贴合并滑动连接,内板和外板上密布有位置同轴对应的散热孔。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地增大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连接强度、减小存储灰尘的量、便于清理灰尘等有益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1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1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1017ACN10410101。

3、7A1/1页21一种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包括踢脚线式散热片、对踢脚线散热片供暖的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踢脚线散热片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有装饰板,所述的踢脚线散热片包括与墙面贴合的散热板,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相连有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管位于散热板与装饰板之间,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置在散热板与外板之间,外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部位与散热板固定连接,内板与外板贴合,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滑槽,内板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内板和外板上密布有位置同轴对应的散热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嵌设有。

4、木楔,木楔对应在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外板与木楔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楔呈“T”字形,木楔包括用于嵌入在热水管之间的嵌入部和宽度大于嵌入部的限位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端边缘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滑动导板,外板包括与第一挡板贴合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端和下端边缘弯折形成所述的滑槽,滑动导板和第一挡板的下端分别位于滑槽内,散热孔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与滑动导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第一遮板,第。

5、二挡板与滑槽之间设置有与第一遮板贴合的第二遮板。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管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热水管一体相连的散热条组,散热条组包括若干条竖直的散热条,散热条上设置有散热波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管个数为两个分为上管和下管,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木楔嵌设于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和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

6、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的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板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散热板通过螺栓安装孔与墙面螺栓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踢脚线散热片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位于热水管内。权利要求书CN104101017A1/8页3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踢脚线供暖系统,通常在踢脚线散热片上设置热水管,利用热水管供应热水。

7、和热能,将热水管一侧靠墙,利用踢脚线散热片远离热水管的一端端面作为踢脚线使用。这类踢脚线散热片的散热效果较差,只能通过踢脚线散热片本身吸收热水管的热量进行散热,而热水管本身散发的热量被踢脚线散热片遮挡,无法直接传递到室内。而且由于热水管的存在,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小,降低了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固定连接的强度。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需要留有容纳热水管的空间,导致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的间隙较大,容易储存灰尘,而踢脚线散热片与墙面固定不便于拆卸,不便于对灰尘进行清理,强行拆卸散热板容易对墙体表面造成损坏。0003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踢脚线散热片上的热水管位于踢脚线散热。

8、片与墙体之间、导致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接触面积小、固定连接强度低、间隙大容易存储灰尘且不易清理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增大踢脚线散热片与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连接强度、减小热水管上下两端空隙存储灰尘的量、便于对整个供暖系统内部进行清理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0005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包括踢脚线式散热片、对踢脚线散热片供暖的热水供应装置,所述的踢脚线散热片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有装饰板,所述的踢脚线散热片包括与墙面贴合的散热板,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相连有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管位于散热板与装饰板之间,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置在散热。

9、板与外板之间,外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部位与散热板固定连接,内板与外板贴合,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滑槽,内板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内板和外板上密布有位置同轴对应的散热孔。热水供应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燃气热水器或者电热水器,采用热水供应装置对踢脚线散热片提供热水供暖。踢脚线散热片包括散热板,散热板的一端贴合在墙面上并与墙面固定连接,增大整个踢脚线散热片与墙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连接的牢固度。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连接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供应装置供应的热水通过热水管循环流动,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热水管,热水管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通过热水管本身以及散热板本身散发的热量对室。

10、内进行供暖,提高了踢脚线散热片散热效率和散热量。在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装饰板,利用装饰板遮挡热水管以及散热板,在装饰板上设置散热孔,利用散热孔将热水管和散热板散发的热量散发到室内,不仅不会影响散热效率和散热量,而且能够利用装饰板作为踢脚线使用,提高美观性。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置在热水管与外板之间,说明书CN104101017A2/8页4内板与外板贴合,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滑槽,内板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间隔设置的内板能够贴合外板并沿着滑槽进行滑动,散热孔密布在内板和外板上。当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利用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滑动,使内板和外板上的散。

11、热孔同轴,此时,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位置完全重合并打通,散热板以及热水管散发的热量均能够通过散热孔散发到室内,有效地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散热的热量。当不需要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通过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移动,随着内板的移动,内板上的散热孔与外板上的散热孔逐渐错开,此时,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的重合部位逐渐减小,能够利用外板的散热孔之间的间隙遮挡内板上的散热孔,防止灰尘进入装饰板与散热板之间的间隙处,避免内部积灰。外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部位与散热板固定连接,不仅不会影响内板的滑动,而且间隔固定的方式便于外板与从散热板拆卸下来,便于对散热板与内板和外板之间的间隙进行清理。0006作为。

12、优选,所述的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嵌设有木楔,木楔对应在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外板与木楔螺栓连接。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嵌设有木楔,采用螺栓将外板与木楔固定,实现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的固定。螺栓旋入木楔时对木楔施加压力,压力的方向朝向散热板,木楔受到压力具有压缩变形的趋势,随着木楔压缩变宽,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位置配合的牢固度,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固定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的固定强度。随着整个供暖系统的使用,平时拖地、扫地时,工具撞击在装饰板上,也会对木楔施加朝向散热板方向的压力,木楔也会随着使用时间逐渐变宽,木楔与热水管之间间隙处的配合逐渐变紧、变牢。木楔对应在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

13、间隙处,保证外板与散热板固定的位置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不会影响内板的水平移动。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木楔呈“T”字形,木楔包括用于嵌入在热水管之间的嵌入部和宽度大于嵌入部的限位部。木楔呈“T”字形,木楔包括用于嵌入在热水管之间的嵌入部和宽度大于嵌入部的限位部,嵌入部位于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限位部用于对嵌入部伸入长度进行限位,随着螺栓旋入木楔,嵌入部受到压力压缩并轻微变宽。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内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端边缘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滑动导板,外板包括与第一挡板贴合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端和下端边缘弯折形成所述的滑槽,滑动导板和第一挡板的下端分别位于滑槽内,散热。

14、孔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内板的第一挡板和外板的第二挡板相贴合,利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散热孔进行调节,第一挡板上端边缘的滑动导板能够在第二挡板上端边缘的滑槽内滑动,由于滑槽是边缘弯折形成的,因此,滑槽不仅能够对滑动导板进行导向,而且能够实现内板和外板的贴合,避免内板与外板脱离。同理,第一挡板的下端边缘位于第二挡板下端的滑槽内,保证内板能够沿着滑槽平移,避免内板移动时倾斜。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挡板与滑动导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第一遮板,第二挡板与滑槽之间设置有与第一遮板贴合的第二遮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来遮挡并装饰踢脚线散热片的竖直端面,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倾斜设置,能够倾斜的遮挡并装。

15、饰热水管的上方,保证外板的上端的滑槽贴合在墙面上,将整个踢脚线散热片和热水管完全遮挡。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热水管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热水管一体相连的散热条组,散热条组包括若干条竖直的散热条,散热条上设置有散热波纹。热水管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热水管一体相连的散热条组,散热条组包括若干条竖直的散热条,热水管的说明书CN104101017A3/8页5热量传递到散热板的同时,能够传递给散热条组中的每一个散热条上,增大了散热部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热条上设置有散热波纹,进一步增大散热条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热量散发并传递到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越大、散热效率越高。0011作为优选。

16、,所述的热水管个数为两个分为上管和下管,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木楔嵌设于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和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之间。热水管个数为两个分为上管和下管,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上管和下管之间能够容纳木楔的宽度相同并保持恒定,木楔嵌入上管和下管之间时,能够随着使用变形并挤入相邻两个散热条之间的间隙处,散热条能够对变形后的木楔限位,增大木楔固定的牢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固定的牢固度。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

17、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的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高度低于远离装饰板的散热条,保证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不会对远离装饰板的散热条的散热造成干涉,增大散热率和散热量。同理,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板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散热板通过螺栓安装孔与墙面螺栓连接。增大散热板与墙面固定牢固度,而且还能根据需要对散热板进行更换和维护。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踢脚线散热。

18、片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位于热水管内。踢脚线散热片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利用连接管能够根据需要将相邻两个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进行定位、连接和密封。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围绕连接管外表面的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尺寸大于等于热水管的内径,连接管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圈,定位圈的尺寸大于热水管的内径。两个踢脚线散热片在拼接时,连接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内,连接管的两端均设置卡槽,在卡槽内嵌设密封圈,密封圈的尺寸大于等于热水管的内径,当密封圈连通连接管插入热水管内时,密封圈能够对热水管的内径进行密。

19、封,使热水沿着热水管流动到连接管内再流入到相邻的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内。密封圈能够有效地对热水管进行密封,保证拼接的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不会漏水。由于连接管上的定位槽内嵌设的定位圈的尺寸大于热水管的内径,当连接管插入踢脚线散热管的热水管时,定位圈能够对热水管的管壁进行限位,保证连接管插入到踢脚线散热管的深度仅限于定位圈到连接管端部之间的距离。同理,连接管的另一端也同样能够对拼接的另一个踢脚线散热片进行限位。连接管不仅能够对热水管内部进行密封,而且能够对连接管插入深度进行限位,保证连接管两端伸入长度相等或者两端均匀,保证连接管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卡槽宽度与密封圈紧配合,。

20、所述的定位圈与定位槽紧配合。卡槽宽度与密封圈紧配合,卡槽能够对密封圈进行限位,防止连接管插入热水管时造成密封圈位置移动,而且能够提高密封圈与卡槽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整个连接管的密封性。定位圈与定位槽紧配合,定位槽能够对定位圈进行限位,保证定位圈定位的稳定性,避免定位圈说明书CN104101017A4/8页6位置移动,保证连接管两端伸入长度均匀。0017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管呈直线型或者呈“L”字形或者呈“U”字形。连接管可以呈直线型,用于地脚线散热片的平面拼接,定位圈位于连接管的中线处,保证连接管两端插入到两个地脚线散热片的插入长度相等或者两端均匀。连接管也可以呈“L”形,用于地脚线散热片的。

21、阴角或者阳角的直角拼接,连接管的两端靠近中部处均设置有定位圈保证连接管两端插入到两个地脚线散热片的插入长度相等或者两端均匀。连接管也可以呈“U”形,用于地脚线端部回流时,同一个地脚线散热片上具有两个平行的热水管,通过“U”形的连接管将热水回流。0018因此,本发明的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具备下述优点1、踢脚线散热片包括散热板,散热板的一端贴合在墙面上并与墙面固定连接,增大整个踢脚线散热片与墙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连接的牢固度,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连接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供应装置供应的热水通过热水管循环流动,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热水管,热水管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通过热水管本身以及散热板本身。

22、散发的热量对室内进行供暖,提高了踢脚线散热片散热效率和散热量;2、在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装饰板,利用装饰板遮挡热水管以及散热板,在装饰板上设置散热孔,利用散热孔将热水管和散热板散发的热量散发到室内,不仅不会影响散热效率和散热量,而且能够利用装饰板作为踢脚线使用,提高美观性。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置在热水管与外板之间,内板与外板贴合,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滑槽,内板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间隔设置的内板能够贴合外板并沿着滑槽进行滑动,散热孔密布在内板和外板上,当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利用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滑动,使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同轴,此时,内板和。

23、外板上的散热孔位置完全重合并打通,散热板以及热水管散发的热量均能够通过散热孔散发到室内,有效地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散热的热量。当不需要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通过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移动,随着内板的移动,内板上的散热孔与外板上的散热孔逐渐错开,此时,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的重合部位逐渐减小,能够利用外板的散热孔之间的间隙遮挡内板上的散热孔,防止灰尘进入装饰板与散热板之间的间隙处,避免内部积灰;3、螺栓旋入木楔时对木楔施加压力,压力的方向朝向散热板,木楔受到压力具有压缩变形的趋势,随着木楔压缩变宽,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位置配合的牢固度,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固定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

24、线散热片的固定强度,随着整个供暖系统的使用,平时拖地、扫地时,工具撞击在装饰板上,也会对木楔施加朝向散热板方向的压力,木楔也会随着使用时间逐渐变宽,木楔与热水管之间间隙处的配合逐渐变紧、变牢;4、热水管个数为两个分为上管和下管,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上管和下管之间能够容纳木楔的宽度相同并保持恒定,木楔嵌入上管和下管之间时,能够随着使用变形并挤入相邻两个散热条之间的间隙处,散热条能够对变形后的木楔限位,增大木楔固定的牢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固定的牢固度;5、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

25、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高度低于远离装饰板的散热条,保证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不会对远离装饰板的散热条的散热造成干涉,增大散热率和散热量,同理,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6、踢脚线散热片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利用连接管说明书CN104101017A5/8页7能够根据需要将相邻两个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进行定位、连接和密封。附图说明0019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剖视图;附图2是本发明中踢脚线散热片的侧视图;附图3是本发明中木楔的剖视图;附图4是本发明中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发明中装饰板的爆炸图;附图6是本发明中内板的正。

26、面视图;附图7是附图6的侧视图;附图8是本发明中外板的正面视图;附图9是附图8的侧视图;附图10是内板与外板错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1是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2是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3是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拼接完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4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5是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连接管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6是本发明在实施例3中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示说明01地面,02墙面,03装饰板,031内板,0311第一挡板,0312第一遮板,0313滑动导板,032外板,0321第二挡板,0322第二遮板,。

27、0323滑槽,033散热孔,04踢脚线散热片,041散热板,042上管,043下管,044散热条,05木楔,051嵌入部,052限位部,06连接管,07卡槽,08密封圈,09定位槽,10定位圈。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0022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踢脚线式供暖散热系统,包括踢脚线式散热片04、对踢脚线散热片供暖的热水供应装置,踢脚线散热片04远离墙面02的一端安装有装饰板03。如图2所示,踢脚线散热片包括与墙面贴合的散热板041,散热板041上间隔开有螺栓安装孔,散热板通过螺栓安装孔与墙面螺栓连接。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相连有两。

28、个平行分布的热水管,两个热水管分别为上管042和下管043,热水管位于散热板与装饰板之间。热水管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热水管一体相连的散热条组,散热条组包括四条竖直的散热条044,散热条上设置有散热波纹。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如图4、10所示,装饰板包括内板031和外板032,内板031间隔设置在散热板与外板之间,内板和外板上密布有位置同轴对应的散热孔033。上管。

29、下端的散热条和下管上端的散热条之间嵌设有木楔05,木楔对应在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外板与木楔螺栓连接。如图3所示,木楔呈“T”字形,木说明书CN104101017A6/8页8楔包括用于嵌入在热水管之间的嵌入部051和宽度大于嵌入部的限位部052。如图5、6、7所示,内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0311,第一挡板上端边缘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滑动导板0313,第一挡板与滑动导板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遮板0312相连接,散热孔密布在第一挡板和第一遮板上。如图5、8、9所示,外板包括与第一挡板贴合的第二挡板0321,第二挡板上端倾斜折弯有第二遮板0322,第二遮板0322与第一遮板贴合,第二遮板上端边缘。

30、和第二挡板下端边缘均弯折形成滑槽0323,滑槽0323折弯呈“U”形,滑动导板和第一挡板的下端分别位于滑槽内。如图12所示,踢脚线散热片的端部安装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06,连接管06的一端位于热水管内。如图11所示,连接管呈直线型,连接管的两端均开有有两个围绕连接管外表面的卡槽07,卡槽内安装有密封圈08,卡槽的宽度与密封圈08紧配合。密封圈的尺寸大于等于热水管的内径,连接管的中部开有定位槽09,定位槽09内安装有定位圈10,定位槽09的宽度与定位圈10紧配合,定位圈的尺寸大于热水管的内径。0023热水供应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燃气热水器或者电热水器,采用热水供应装置对踢脚线散热片提供热水供暖。踢脚。

31、线散热片包括散热板,散热板的一端贴合在墙面上并与墙面固定连接,增大整个踢脚线散热片与墙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连接的牢固度。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一体连接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热水管,热水供应装置供应的热水通过热水管循环流动,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热水管,热水管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通过热水管本身以及散热板本身散发的热量对室内进行供暖,提高了踢脚线散热片散热效率和散热量。在散热板远离墙面的一端设置装饰板,利用装饰板遮挡热水管以及散热板,在装饰板上设置散热孔,利用散热孔将热水管和散热板散发的热量散发到室内,不仅不会影响散热效率和散热量,而且能够利用装饰板作为踢脚线使用,提高美观性。装饰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间隔设。

32、置在热水管与外板之间,内板与外板贴合,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滑槽,内板的上端和下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间隔设置的内板能够贴合外板并沿着滑槽进行滑动,散热孔密布在内板和外板上。当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利用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滑动,使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同轴,此时,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位置完全重合并打通,散热板以及热水管散发的热量均能够通过散热孔散发到室内,有效地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散热的热量。当不需要使用踢脚线散热片供暖时,通过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来拨动内板移动,随着内板的移动,内板上的散热孔与外板上的散热孔逐渐错开,此时,内板和外板上的散热孔的重合部位逐渐减小,能够利用外板。

33、的散热孔之间的间隙遮挡内板上的散热孔,防止灰尘进入装饰板与散热板之间的间隙处,避免内部积灰。外板上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部位与散热板固定连接,不仅不会影响内板的滑动,而且间隔固定的方式便于外板与从散热板拆卸下来,便于对散热板与内板和外板之间的间隙进行清理。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嵌设有木楔,采用螺栓将外板与木楔固定,实现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的固定。螺栓旋入木楔时对木楔施加压力,压力的方向朝向散热板,木楔受到压力具有压缩变形的趋势,随着木楔压缩变宽,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位置配合的牢固度,增大木楔与热水管之间的固定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的固定强度。随着整个供暖系统的使用,平时拖地、扫地时,。

34、工具撞击在装饰板上,也会对木楔施加朝向散热板方向的压力,木楔也会随着使用时间逐渐变宽,木楔与热水管之间间隙处的配合逐渐变紧、变牢。木楔对应在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保证外板与散热板固定的位置位于相邻两个内板之间的间隙处,不会影响内板的水平移动。木楔呈“T”字形,木楔包括用于嵌入在热水管之间的嵌入部和宽度说明书CN104101017A7/8页9大于嵌入部的限位部,嵌入部位于相邻两个热水管之间,限位部用于对嵌入部伸入长度进行限位,随着螺栓旋入木楔,嵌入部受到压力压缩并轻微变宽。内板的第一挡板和外板的第二挡板相贴合,利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散热孔进行调节,第一挡板上端边缘的滑动导板能够在第二挡板。

35、上端边缘的滑槽内滑动,由于滑槽是边缘弯折形成的,因此,滑槽不仅能够对滑动导板进行导向,而且能够实现内板和外板的贴合,避免内板与外板脱离。同理,第一挡板的下端边缘位于第二挡板下端的滑槽内,保证内板能够沿着滑槽平移,避免内板移动时倾斜。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来遮挡并装饰踢脚线散热片的竖直端面,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倾斜设置,能够倾斜的遮挡并装饰热水管的上方,保证外板的上端的滑槽贴合在墙面上,将整个踢脚线散热片和热水管完全遮挡。热水管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热水管一体相连的散热条组,散热条组包括若干条竖直的散热条,热水管的热量传递到散热板的同时,能够传递给散热条组中的每一个散热条上,增大了散热部分与空气。

36、的接触面积,散热条上设置有散热波纹,进一步增大散热条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热量散发并传递到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越大、散热效率越高。热水管个数为两个分为上管和下管,上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自由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上管和下管之间能够容纳木楔的宽度相同并保持恒定,木楔嵌入上管和下管之间时,能够随着使用变形并挤入相邻两个散热条之间的间隙处,散热条能够对变形后的木楔限位,增大木楔固定的牢固度,进而增大装饰板与踢脚线散热片固定的牢固度。上管上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高度低于远离装。

37、饰板的散热条,保证靠近装饰板的散热条不会对远离装饰板的散热条的散热造成干涉,增大散热率和散热量。同理,下管下端的散热条组中的散热条的自由端高度由散热板朝向装饰板的方向依次递减。增大散热板与墙面固定牢固度,而且还能根据需要对散热板进行更换和维护。踢脚线散热片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拼接的连接管,利用连接管能够根据需要将相邻两个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进行定位、连接和密封。如图13所示,两个踢脚线散热片在拼接时,连接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内,连接管的两端均设置卡槽,在卡槽内嵌设密封圈,密封圈的尺寸大于等于热水管的内径,当密封圈连通连接管插入热水管内时,密封圈能够对热水管的内径进行密封,使热。

38、水沿着热水管流动到连接管内再流入到相邻的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内。密封圈能够有效地对热水管进行密封,保证拼接的踢脚线散热片的热水管不会漏水。由于连接管上的定位槽内嵌设的定位圈的尺寸大于热水管的内径,当连接管插入踢脚线散热管的热水管时,定位圈能够对热水管的管壁进行限位,保证连接管插入到踢脚线散热管的深度仅限于定位圈到连接管端部之间的距离。同理,连接管的另一端也同样能够对拼接的另一个踢脚线散热片进行限位。连接管不仅能够对热水管内部进行密封,而且能够对连接管插入深度进行限位,保证连接管两端伸入长度相等或者两端均匀,保证连接管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卡槽宽度与密封圈紧配合,卡槽能够对密封圈进行限位,防止连。

39、接管插入热水管时造成密封圈位置移动,而且能够提高密封圈与卡槽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整个连接管的密封性。定位圈与定位槽紧配合,定位槽能够对定位圈进行限位,保证定位圈定位的稳定性,避免定位圈位置移动,保证连接管两端伸入长度均匀。0024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15所示,连接管呈“U”形,用于地脚线端部回流时,同一个地脚线散热片上具有两个平行的热水管,说明书CN104101017A8/8页10通过“U”形的连接管将热水回流。0025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6所示,连接管也可以呈“L”形,用于地脚线散热片的阴角或者阳角的直。

40、角拼接,连接管的两端靠近中部处均设置有定位圈保证连接管两端插入到两个地脚线散热片的插入长度相等或者两端均匀。0026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说明书CN104101017A101/15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112/15页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123/15页13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134/15页14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145/15页15图5说明书附图。

41、CN104101017A156/15页16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167/15页17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178/15页18图8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189/15页19图9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1910/15页20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2011/15页2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2112/15页22图13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2213/15页2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2314/15页2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2415/15页25图16说明书附图CN104101017A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