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盆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骨盆带.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63258.7 (22)申请日 2017.04.07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72)发明人 聂少波 唐佩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 责任公司 11237 代理人 张仲波 李锐 (51)Int.Cl. A61F 5/0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骨盆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盆带, 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带, 所述 本体的另。
2、外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带, 所述 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均设有加强带, 每个所述加强带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弹 簧, 每个所述弹簧远离加强带的一端均连接有凸 块, 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背部均设有 与加强带对应的滑槽, 每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设 有若干个与凸块对应的凸槽, 每个所述凸槽的一 端均设有顶杆, 每个所述顶杆远离凸槽的一端均 设有固定块, 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固 定带, 两个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均设有第一粘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易操作, 适用于不同体型 的人群, 且拆卸方便, 使用更加舒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445083 U。
3、 2018.06.05 CN 207445083 U 1.一种骨盆带, 包括本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 带(3), 所述本体(1)的另外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带(4), 所述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 连接带(4)的一端均设有加强带(2), 每个所述加强带(2)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弹簧 (16), 每个所述弹簧(16)远离加强带(2)的一端均连接有凸块(15), 所述第一连接带(3)和 第二连接带(4)的背部均设有与加强带(2)对应的滑槽(14), 每个所述滑槽(14)的内壁均设 有若干个与凸块(15)对应的凸槽(20), 每个所述凸槽(20)的一端。
4、均设有顶杆(19), 每个所 述顶杆(19)远离凸槽(20)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块(18), 每个所述固定块(18)的一端固定连接 有橡胶套(17), 且每个橡胶套(17)分别固定于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的外壁一 侧, 所述本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提手(6), 所述本体(1)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固定带(7), 两个所述固定带(7)的一端均设有第一粘扣(12), 所述本体(1)的外壁一侧设有与第一粘扣 (12)对应的固定槽(9), 两个所述第一粘扣(12)的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二粘扣(13), 两个所述 固定带(7)的一端均设有绑带(8), 两个所述绑带(8)的一侧均设有转轴(10), 两个。
5、所述固定 带(7)均通过转轴(10)与绑带(8)转动连接, 且两个转轴(10)的一端均连接有卡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盆带,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带(3)的一侧均 设有勾面, 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带(4)的一侧均设有毛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盆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的下端中心处设有缺 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盆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有两个对称 的插槽(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445083 U 2 一种骨盆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骨盆带。。
6、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产妇在产后腹带恢复原来形状的速度比子宫收缩得慢, 子宫出现腾空, 内脏 失去支撑而下垂, 需要一段时间的护理才能恢复到产前状态, 传统的护理方式是采用缠绕 纱布的形式辅助恢复, 此种方式过于繁锁, 缠绕不当时无法起到有效的恢复作用。 虽然市面 上存在多种款式的收腹带, 而其不能有效的针对所需要部位进行收缩恢复, 其构成材料含 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 对皮肤产生不必要的刺激, 另一方面, 对需要对不同部位进行修复 塑身时需购买不同的塑身带, 且现有的骨盆带的长度和大小均不可调节, 不能满足不同体 型的人群所需, 传统的骨盆带只用于产妇收腹, 不能用于骨盆的手术的术前和术。
7、后, 比如说 骨盆骨折等等, 便于固定骨盆之用, 因此存在诸多弊端, 造成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盆带。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骨盆带, 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带, 所述本体的另 外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带, 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均设有加强带, 每 个所述加强带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弹簧, 每个所述弹簧远离加强带的一端均连接有 凸块, 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背部均设有与加强带对应的滑槽, 每个所述滑槽的 内壁均设有若干个与凸块对。
8、应的凸槽, 每个所述凸槽的一端均设有顶杆, 每个所述顶杆远 离凸槽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块, 每个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套, 且每个橡胶套分 别固定于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外壁一侧, 所述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提手, 所述本体 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固定带, 两个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均设有第一粘扣, 所述本体的外壁 一侧设有与第一粘扣对应的固定槽, 两个所述第一粘扣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粘扣, 两个所 述固定带的一端均设有绑带, 两个所述绑带的一侧均设有转轴, 两个所述固定带均通过转 轴与绑带转动连接, 且两个转轴的一端均连接有卡扣。 0006 优选地,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侧均设有勾面, 两个所述第。
9、二连接带的一侧均 设有毛面。 0007 优选地, 所述本体的下端中心处设有缺口。 0008 优选地, 所述本体的一侧设有两个对称的插槽。 0009 本实用新型中, 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 通过第一连接 带一侧的勾面和第二连接带一侧的毛面相互粘连, 起到紧固作用, 同时本体采用弹性材料 制成, 延展性好, 使用舒适, 且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一侧均连接有加强带, 由于加强 带一端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弹簧, 且通过弹簧连接有凸块, 按压橡胶套内的顶杆, 使得顶杆 将凸块顶出凸槽内, 从而使得加强带能够在滑槽内滑动, 从而能够根据不同体型来调节骨 说 明 书 1/3 页 3 C。
10、N 207445083 U 3 盆带的松紧, 且由于本体一侧设置有插槽, 插槽内可插入钢板条, 便于承重, 能够维持患者 骨盆的大体形态, 且本体两侧设置的提手便于患者搬运, 使用更加方便, 而本体的下端中心 处设置有缺口, 便于大小便, 方便护理, 由于本体下端设置有固定槽, 将固定带一端的第一 粘扣从固定槽内穿过, 并将其粘贴在固定带一侧, 同时第一粘扣的两侧设置有第二粘扣, 能 够起到多种紧固效果, 且固定带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绑带, 将绑带绑在大腿上便于将 骨盆作为整体固定, 而不仅仅是双侧加压, 使得康复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易操 作, 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 且拆卸方。
11、便, 使用更加舒适, 适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B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C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4 图中: 1本体、 2加强带、 3第一连接带、 4第二连接带、 5插槽、 6提手、 7固定带、 8绑带、 9固定槽、 10转轴、 11卡扣、 12、 第一粘扣、 13第二粘扣、 14滑槽、 15凸块、 16弹簧、 17橡胶套、 18 固定块、 19顶杆、 20凸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12、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16 参照图1-4, 一种骨盆带, 包括本体1, 本体1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带3, 本 体1的另外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带4, 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的一端均设有加强 带2, 每个加强带2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弹簧16, 每个弹簧16远离加强带2的一端均连 接有凸块15, 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的背部均设有与加强带2对应的滑槽14, 每个滑槽 14的内壁均设有若干个与凸块15对应的凸槽20, 每个凸槽20的一端均设有顶杆19, 每个顶 杆19远离凸槽20的一端均设有。
13、固定块18, 每个固定块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套17, 且每 个橡胶套17分别固定于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的外壁一侧, 本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提 手6, 本体1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固定带7, 两个固定带7的一端均设有第一粘扣12, 本体1 的外壁一侧设有与第一粘扣12对应的固定槽9, 两个第一粘扣12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粘扣 13, 两个固定带7的一端均设有绑带8, 两个绑带8的一侧均设有转轴10, 两个固定带7均通过 转轴10与绑带8转动连接, 且两个转轴10的一端均连接有卡扣11。 0017 具体的, 两个第一连接带3的一侧均设有勾面, 两个第二连接带4的一侧均设有毛 面, 勾面与毛面能。
14、够相互粘连, 起到固定作用。 0018 具体的, 本体1的下端中心处设有缺口, 便于大小便, 方便护理。 0019 具体的, 本体1的一侧设有两个对称的插槽5, 插槽5内可插入钢板条, 便于承重, 能 够维持患者骨盆的大体形态。 0020 本实用新型中, 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 通过第一连 接带3一侧的勾面和第二连接带4一侧的毛面相互粘连, 起到紧固作用, 同时本体1采用弹性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445083 U 4 材料制成, 延展性好, 使用舒适, 且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的一侧均连接有加强带2, 由 于加强带2一端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弹簧。
15、16, 且通过弹簧16连接有凸块15, 按压橡胶套17内 的顶杆19, 使得顶杆19将凸块15顶出凸槽20内, 从而使得加强带2能够在滑槽14内滑动, 从 而能够根据不同体型来调节骨盆带的松紧, 且由于本体1一侧设置有插槽5, 插槽5内可插入 钢板条, 便于承重, 能够维持患者骨盆的大体形态, 且本体1两侧设置的提手6便于患者搬 运, 使用更加方便, 而本体1的下端中心处设置有缺口, 便于大小便, 方便护理, 由于本体1下 端设置有固定槽9, 将固定带7一端的第一粘扣12从固定槽9内穿过, 并将其粘贴在固定带7 一侧, 同时第一粘扣12的两侧设置有第二粘扣13, 能够起到多种紧固效果, 且固定。
16、带7下端 通过转轴10转动连接有绑带8, 将绑带8绑在大腿上便于将骨盆作为整体固定, 而不仅仅是 双侧加压, 使得康复效果更好。 0021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445083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445083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445083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