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及护理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8331937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1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06195.5

申请日:

20140508

公开号:

CN103961547A

公开日:

201408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8,A61P15/14

主分类号:

A61K36/898,A61P15/14

申请人:

罗英

发明人:

罗英,田越

地址:

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健康路17号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优先权:

CN20141020619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此病病因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病性属本虚标实,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郁气滞、痰凝血癖为发病之标。本发明选择具有疏肝理气、散结止痛、解郁通络的中药刮筋板、黄皮果核、黄水芋、龙船花根、落新妇根、金牛草、光慈姑、九子连环草、勾儿茶、黄花倒水莲,按传统方法制成中药外敷剂,经我院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7.8%,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刮筋板6-12份、黄皮果核15-20份、黄水芋6-15份、龙船花根30-50份、落新妇根9-15份、金牛草15-25份、光慈姑3-6份、九子连环草9-15份、勾儿茶30-40份、黄花倒水莲15-2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刮筋板9份、黄皮果核18份、黄水芋10份、龙船花根40份、落新妇根12份、金牛草20份、光慈姑4份、九子连环草12份、勾儿茶35份、黄花倒水莲20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郁气滞 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 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 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晚婚、晚育、离婚、人工流产、不愿哺 乳、精神紧张、社会竞争压力大等等,导致乳腺增生疾病的发 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西医治疗该病副作用大、疗效欠佳。 中医穴位敷贴法是将经络输穴理论与敷贴法相结合,除了能使 药力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外,还可使药性通过皮毛揍理由表入里, 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 良好的治疗效果,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药物经皮肤吸收, 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 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 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 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穴位敷贴法可以弥补药物 内治的不足,且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具有独特的临床实 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 外敷剂。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是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 倦内伤等,病性属本虚标实,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郁气滞、 痰凝血癖为发病之标。辩证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应以疏肝 理气、散结止痛、解郁通络为原则。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 份的中药制成:刮筋板6-12份、黄皮果核15-20份、黄水芋6-15 份、龙船花根30-50份、落新妇根9-15份、金牛草15-25份、 光慈姑3-6份、九子连环草9-15份、勾儿茶30-40份、黄花倒 水莲15-25份。

优选的,刮筋板9份、黄皮果核18份、黄水芋10份、龙 船花根40份、落新妇根12份、金牛草20份、光慈姑4份、九 子连环草12份、勾儿茶35份、黄花倒水莲20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备用。

方中:刮筋板行气、破结、消积;黄皮果核理气止痛、散 结解毒;黄水芋行气、活血、解毒;龙船花根降气止痛、活血 通络;落新妇根活血祛瘀、止痛解毒;金牛草活血散瘀止痛; 光慈姑化瘀散结;九子连环草散结、活血、解毒、舒筋;勾儿 茶祛风湿、健脾益气、活血通络、化痰;黄花倒水莲祛风除湿、 补益强壮、舒筋活络、散瘀止痛。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所选45例病例为2010年3月~2011年3 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经临床确诊为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年 龄22~42岁,平均年龄31.02岁。病程1周~12个月39例;1 年以上者6例。单侧病者30例,双侧病者15例。

2、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 病专业委员会的诊断标准制定。标准如下:①症状与体征:乳房 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和隐痛,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 性,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乳房发生单个或 多个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推 之可动,可能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 患者可有乳头溢液或疹瘁。②辅助检查:所有病例均经乳腺铂 靶摄片、乳房高频彩超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病。

辨证症候:主症:①乳房胀痛、窜痛;②乳房疼痛和(或)肿 块与月经、情绪变化相关;③烦躁易怒;④两胁胀痛。次症:① 肿块呈单一片状,质软,角虫痛明显;②青年女性;③月经失 调,或痛经;④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标准:具3项主症或2项主症+2项次症。

3、治疗及护理方法 患者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外敷剂, 称取刮筋板9g、黄皮果核18g、黄水芋10g、龙船花根40g、落 新妇根12g、金牛草20g、光慈姑4g、九子连环草12g、勾儿茶 35g、黄花倒水莲20g,粉碎后按1∶1比例加凡土林调匀,制成直 径1cm、厚0.5cm圆形药饼,将药固定于患侧穴位5小时。经前 2周开始使用,月经来潮时停止使用,一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

4、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自觉症状及局部肿块全部消失; 显效:自觉症状显著改善,乳部肿块缩小一半以上;有效:自 觉症状有所好转,乳部肿块缩小不足一半;无效:自觉症状和 肿块无改变或比以前增大。

5、治疗结果 45例患者其中临床痊愈17例(37.8%),显 效18例(40%),有效9例(20%),无效1例(2.2%),总有效 率97.8%,疗效显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 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刮筋板9g、黄皮果核18g、黄水芋10g、龙 船花根40g、落新妇根12g、金牛草20g、光慈姑4g、九子连环 草12g、勾儿茶35g、黄花倒水莲20g,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备 用。

实施例二:称取刮筋板12g、黄皮果核20g、黄水芋15g、 龙船花根30g、落新妇根15g、金牛草15g、光慈姑6g、九子连 环草9g、勾儿茶40g、黄花倒水莲15g,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备 用。

实施例三:称取刮筋板6g、黄皮果核15g、黄水芋6g、龙 船花根50g、落新妇根9g、金牛草25g、光慈姑3g、九子连环 草15g、勾儿茶30g、黄花倒水莲25g,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备 用。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及护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及护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及护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及护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及护理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154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06 CN 103961547 A (21)申请号 201410206195.5 (22)申请日 2014.05.08 A61K 36/898(2006.01) A61P 15/14(2006.01) (71)申请人 罗英 地址 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健康路 17 号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72)发明人 罗英 田越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 及护理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 的中药外敷剂。此病病因为情志不畅, 饮食不节, 劳倦内伤等,。

2、 病性属本虚标实, 冲任失调为发病之 本, 肝郁气滞、 痰凝血癖为发病之标。本发明选择 具有疏肝理气、 散结止痛、 解郁通络的中药刮筋 板、 黄皮果核、 黄水芋、 龙船花根、 落新妇根、 金牛 草、 光慈姑、 九子连环草、 勾儿茶、 黄花倒水莲, 按 传统方法制成中药外敷剂, 经我院临床试验, 总有 效率达到 97.8, 疗效显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1547 A CN 103961547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肝郁气。

3、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 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 份的中药制成 : 刮筋板 6-12 份、 黄皮果核 15-20 份、 黄水芋 6-15 份、 龙船花根 30-50 份、 落 新妇根 9-15 份、 金牛草 15-25 份、 光慈姑 3-6 份、 九子连环草 9-15 份、 勾儿茶 30-40 份、 黄 花倒水莲 15-25 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 其特征在于该中 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 刮筋板 9 份、 黄皮果核 18 份、 黄水芋 10 份、 龙船花根 40 份、 落新妇根 12 份、 金牛草 20 份、 光慈姑 。

4、4 份、 九子连环草 12 份、 勾儿茶 35 份、 黄花倒水莲 20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61547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及护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 剂。 背景技术 0002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病中的常见病、 多发病, 近年来,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 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晚婚、 晚育、 离婚、 人工流产、 不愿哺乳、 精神紧张、 社会竞争压力大等等, 导致乳腺增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 势。西医治疗该病。

5、副作用大、 疗效欠佳。中医穴位敷贴法是将经络输穴理论与敷贴法相结 合, 除了能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外, 还可使药性通过皮毛揍理由表入里, 循经络传至脏 腑, 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 扶正祛邪, 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 药 物经皮肤吸收, 极少通过肝脏, 也不经过消化道, 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 消化液对药物 成分的分解破坏, 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 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 另一方面也避免 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 穴位敷贴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 足, 且操作简便, 患者依从性好, 具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

6、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 祖国医学认为 其病因主要是情志不畅, 饮食不节, 劳倦内伤等, 病性属本虚标实, 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 肝 郁气滞、 痰凝血癖为发病之标。辩证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应以疏肝理气、 散结止痛、 解 郁通络为原则。 0004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外敷剂,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 刮筋板 6-12 份、 黄皮果核 15-20 份、 黄水芋 6-15 份、 龙船花根 30-50 份、 落新妇根 9-15 份、 金牛草 15-25 份、 光慈姑 3-6 份、 九子连环草 9-15 份、 勾儿茶 30-40 份、 黄花倒水莲 15-25 。

7、份。 0005 优选的, 刮筋板 9 份、 黄皮果核 18 份、 黄水芋 10 份、 龙船花根 40 份、 落新妇根 12 份、 金牛草 20 份、 光慈姑 4 份、 九子连环草 12 份、 勾儿茶 35 份、 黄花倒水莲 20 份。 0006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备用。 0007 方中 : 刮筋板行气、 破结、 消积 ; 黄皮果核理气止痛、 散结解毒 ; 黄水芋行气、 活血、 解毒 ; 龙船花根降气止痛、 活血通络 ; 落新妇根活血祛瘀、 止痛解毒 ; 金牛草活血散瘀止痛 ; 光慈姑化瘀散结 ; 九子连环草散结、 活血、 解毒、 舒筋 ; 勾儿茶祛风湿、 健脾益气、 活血通络、 化痰 。

8、; 黄花倒水莲祛风除湿、 补益强壮、 舒筋活络、 散瘀止痛。 0008 临床资料 0009 1、 一般资料 所选 45 例病例为 2010 年 3 月 2011 年 3 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 经 临床确诊为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 年龄 22 42 岁, 平均年龄 31.02 岁。病程 1 周 12 个 月 39 例 ; 1 年以上者 6 例。单侧病者 30 例, 双侧病者 15 例。 0010 2、 诊断标准 参照 2002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的诊断标 说 明 书 CN 103961547 A 3 2/2 页 4 准制定。标准如下 : 症状与体征 : 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

9、 刺痛和隐痛, 可与月经、 情绪变 化有相关性, 连续 3 个月或间断疼痛 3 6 个月不缓解 ; 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肿块, 肿块可 分散于整个乳房, 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推之可动, 可能触痛, 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 而消长, 部分患者可有乳头溢液或疹瘁。辅助检查 : 所有病例均经乳腺铂靶摄片、 乳房高 频彩超检查, 确诊为乳腺增生病。 0011 辨证症候 : 主症 : 乳房胀痛、 窜痛 ; 乳房疼痛和 ( 或 ) 肿块与月经、 情绪变化相 关 ; 烦躁易怒 ; 两胁胀痛。 次症 : 肿块呈单一片状, 质软, 角虫痛明显 ; 青年女性 ; 月经失调, 或痛经 ;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薄黄。

10、, 脉弦。 0012 标准 : 具 3 项主症或 2 项主症 +2 项次症。 0013 3、 治疗及护理方法 患者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外敷剂, 称取刮筋板 9g、 黄皮果 核18g、 黄水芋10g、 龙船花根40g、 落新妇根12g、 金牛草20g、 光慈姑4g、 九子连环草12g、 勾 儿茶35g、 黄花倒水莲20g, 粉碎后按11比例加凡土林调匀, 制成直径1cm、 厚0.5cm圆形 药饼, 将药固定于患侧穴位 5 小时。经前 2 周开始使用, 月经来潮时停止使用, 一个月经周 期为 1 个疗程, 连续治疗 3 个疗程。 0014 4、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 : 自觉症状及局部肿块全部消失 。

11、; 显效 : 自觉症状显著改 善, 乳部肿块缩小一半以上 ; 有效 : 自觉症状有所好转, 乳部肿块缩小不足一半 ; 无效 : 自觉 症状和肿块无改变或比以前增大。 0015 5、 治疗结果 45 例患者其中临床痊愈 17 例 (37.8 ), 显效 18 例 (40 ), 有效 9 例 (20 ), 无效 1 例 (2.2 ), 总有效率 97.8, 疗效显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患者未出 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一 : 称取刮筋板 9g、 黄皮果核 18g、 黄水芋 10g、 龙船花根 40g、 落新妇根 12g、 金牛草 20g、 光慈姑 4g、 九子连环草 1。

12、2g、 勾儿茶 35g、 黄花倒水莲 20g, 将上述中药研成 细末备用。 0017 实施例二 : 称取刮筋板 12g、 黄皮果核 20g、 黄水芋 15g、 龙船花根 30g、 落新妇根 15g、 金牛草15g、 光慈姑6g、 九子连环草9g、 勾儿茶40g、 黄花倒水莲15g, 将上述中药研成细 末备用。 0018 实施例三 : 称取刮筋板 6g、 黄皮果核 15g、 黄水芋 6g、 龙船花根 50g、 落新妇根 9g、 金牛草 25g、 光慈姑 3g、 九子连环草 15g、 勾儿茶 30g、 黄花倒水莲 25g, 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 备用。 说 明 书 CN 103961547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