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便溺盆的医用气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便溺盆的医用气垫.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422397.4 (22)申请日 2016.12.23 (73)专利权人 李培真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30号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 (72)发明人 李培真 李素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李桂存 (51)Int.Cl. A61G 7/02(2006.01) A61G 7/0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含便溺盆的医用气垫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便溺盆的医用气 垫, 包括气垫。
2、本体及充气装置, 充气装置设置有 充放气结构, 位于气垫本体上部, 在气垫的中下 部位置, 充气装置还设置有可形成凹槽的结构, 通过充放气, 该结构可轻松实现形成凹槽结构, 与恢复初始状态的转换, 既方便了患者, 同时又 减轻了陪护人员的负担。 另外, 本实用新型还具 有使用简单、 操作方便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186770 U 2018.04.06 CN 207186770 U 1.一种含便溺盆的医用气垫, 包括气垫本体及充气装置, 充气装置设置有充放气结构, 位于气垫本体上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装置设置有可形成凹槽的结构, 该结构位于气垫 的中下。
3、部位置; 在该凹槽结构的四周设置有空隙, 空隙内设置可充、 放气的气环(3), 其内侧 带有台阶结构, 内侧顶端为圆角结构, 在充气状态下, 该气环(3)为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便溺盆的医用气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装置为气条(2), 可形成凹槽的结构为相邻的气条(2)及其充放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便溺盆的医用气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装置为气柱(4), 可形成凹槽的结构为相邻的气柱(4)及其充放气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186770 U 2 一种含便溺盆的医用气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
4、种含便溺盆的医用气垫。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常见的医用气垫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条带式, 一种是气柱式。 这两种医用气垫 都不带有便溺盆, 患者想要大小便时, 或者离开气垫去厕所, 或者在陪护人员的协助下, 使 用便壶来完成, 这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0003 中国发明专利CN 105796268B公开了一种易排便防褥疮充气床垫, 包括气泵、 臀 垫、 子垫、 多条长气柱、 多组短气柱、 四个进/出气管以及遥控器, 其通过对子垫放气, 或对臀 垫和子垫同时调整充气量, 使子垫下方形成可以安放便盆的空间, 患者方便时, 臀垫主要起 到承担患者身体重量的作用, 而臀垫下方的短气柱区是充气床垫。
5、日常使用的一部分, 在日 常使用时未得到有效保护, 这导致臀垫相较于其余区域更容易损坏, 从而缩短医用床垫的 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便溺盆的医用气垫。 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医用气垫的患者臀部 位置处, 设置可形成凹槽充当便溺盆的结构, 使用时通过充放气, 使其形成凹槽, 使用完毕 后, 再通过充放气, 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 从而不影响医用气垫的正常使用, 实现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 0006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含便溺盆医用气垫, 包括气垫本体及充气装置, 充气装置设置 有充放气结构, 位于气垫本体上部,。
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装置设置有可形成凹槽的结构, 该结构位于气垫的中下部位置; 在该凹槽结构的四周设置有空隙, 空隙内设置可充、 放气的 气环, 其内侧带有台阶结构, 内侧顶端为圆角结构, 在充气状态下, 该气环为环状结构。 0007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含便溺盆医用气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装置为气条, 可形成 凹槽的结构为相邻的气条及其充放气装置。 0008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含便溺盆医用气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装置为气柱, 可形成 凹槽的结构为相邻的气柱及其充放气装置。 0009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含便溺盆医用气垫, 由于设置了通过充放气即可形成充当便溺 盆的凹槽结构, 能轻松实现。
7、凹槽结构与初始状态的转换, 既方便了患者, 同时又减轻了陪护 人员的负担。 另外,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使用简单、 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0 图1表示的是含便溺盆医用气垫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0011 图2表示的是含便溺盆医用气垫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0012 图3表示的是气环的截面剖视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186770 U 3 0013 图4表示的是含便溺盆医用气垫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0014 其中, 1-气垫本体, 2-气条, 3-气环, 4-气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但 不作为。
8、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6 实施例一 0017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的含便溺盆医用气垫包括气垫本体1和气条2。 0018 气条2宽10cm, 均布于气垫本体1的上部, 相邻气条2之间间隔0.5cm。 在气垫本体1 的中下部位置, 即躺在医用气垫上的患者臀部所在的位置, 有三个气条2都被分为左、 中、 右 三部分, 形成各自独立的气条2。 0019 每个气条2都设置有含气门芯的气门嘴。 0020 位于患者臀部下方, 中间位置的三个气条2都放气后, 即在医用气垫上形成长 32cm、 宽20cm的矩形凹槽。 0021 使用本实施例医用气垫的患者方便时, 首先侧转身, 将下方中间位置的三个气条2 。
9、露出, 通过气门嘴将其放气, 在形成的矩形凹槽中放置塑料袋, 患者将身体翻回, 臀部位于 矩形凹槽上方。 患者方便完成后, 再次侧转身, 陪护人员将矩形凹槽中的塑料袋取出, 随后 再通过气门嘴, 将中间位置的三个气条2充气, 恢复到初始状态。 0022 实施例二 0023 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的含便溺盆医用气垫包括气垫本体1、 气条2和气环3。 0024 气条2宽12cm, 均布于气垫本体1的上部, 相邻气条2之间间隔0.4cm。 在气垫本体1 的中下部位置, 即躺在医用气垫上的患者臀部所在的位置, 有三个气条2都被分为左、 中、 右 三部分, 形成各自独立的气条2。 在三个中间气条2的周边。
10、空隙处设置气环3, 在充气状态下, 气环3为内部带有台阶的马桶盖状结构, 上端厚1cm, 下端厚2cm, 下端内侧长28cm、 宽23cm, 其截面如图3所示, 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内侧的顶端优选为圆角结构。 0025 所有气条2和气环3都设置有含气门芯的气门嘴。 0026 正常使用本实施例医用气垫时, 气环3为放气状态, 患者想要方便时, 首先侧转身, 将下方中间位置的三个气条2和气环3露出, 通过气门嘴将三个气条2放气, 完成后, 再对气 环3充气, 形成带有台阶结构的矩形凹槽, 在矩形凹槽中放置塑料袋, 患者将身体翻回, 臀部 落在矩形凹槽的台阶上。 患者方便完成后, 再次侧转身, 陪。
11、护人员将矩形凹槽中的塑料袋取 出, 随后再通过气门嘴, 将气环3放气, 中间位置的三个气条2充气, 恢复到初始状态。 0027 实施例三 0028 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的含便溺盆医用气垫包括气垫本体1、 气环3和气柱4。 0029 气柱4外径1cm, 均布于气垫本体1的上部, 相邻气柱4的轴心间隔1.5cm。 在气垫本 体1的中下部位置, 即躺在医用气垫上的患者臀部所在的位置, 设置气环3, 在充气状态下, 气环3为内部带有台阶的方形环状结构, 上端厚0.5cm, 下端厚2cm, 下端内侧长32cm、 宽 25cm, 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内侧的顶端优选为圆角结构。 0030 所有气柱4和气。
12、环3都设置有含气门芯的气门嘴。 0031 正常使用本实施例医用气垫时, 气环3为放气状态, 患者想要方便时, 首先侧转身,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186770 U 4 将下方的气环3露出, 通过气门嘴将气环3内部的气柱4放气, 完成后, 再对气环3充气, 形成 带有台阶结构的矩形凹槽, 在矩形凹槽中放置塑料袋, 患者将身体翻回, 臀部落在矩形凹槽 的台阶上。 患者方便完成后, 再次侧转身, 陪护人员将矩形凹槽中的塑料袋取出, 随后再通 过气门嘴, 将气环3放气, 其内部的气柱4充气, 恢复到初始状态。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18677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186770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186770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186770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