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牛皮癣的中药.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8320351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6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10127.7

申请日:

20130111

公开号:

CN103007099B

公开日:

201402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4,A61P17/06,A61K35/413,A61K35/64,A61K35/32,A61K35/58

主分类号:

A61K36/8994,A61P17/06,A61K35/413,A61K35/64,A61K35/32,A61K35/58

申请人:

刘柏青

发明人:

刘柏青

地址: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朝阳大街一段143-28

优先权:

CN20131001012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张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为解决现有药物疗效不理想,见效慢等问题而发明。本发明的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包括白花蛇、全蝎、地龙、僵蚕、丹皮、赤芍、桂枝、党参、人工牛黄、防风、浙贝、生地、玄参、大青叶等多味中药,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本发明治疗牛皮癣的中药,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2.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背景技术

牛皮癣(也称银屑病)是一种顽固、病程长、易复发、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在我国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左右,较难治愈。

牛皮癣发病原因多由风、寒、湿、热、燥、毒之邪侵袭肌肤,素体血热, 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致使肌肤营卫不合、气血不合,使气血微循环受阻,瘀于 肌表而成。目前采用西药治疗易产生毒副作用,疗效不明显或无疗效,且易复 发,使病情迁延不愈,以致加重。

公知的治疗牛皮癣的中药成份含有癣草、苦参、土荆皮、桃仁、白芷、决 明子、肉桂等。其配方较为单一,疗效不理想,见效慢,长达四个疗程(每个 疗程35天),治愈后容易复发,复发率达20%。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本发明的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包括下述原料药:

白花蛇5g  全蝎5g  地龙5g    僵蚕5g

丹皮5g    赤芍5g  桂枝30g  党参30g

人工牛黄20g  防风5g  浙贝5g    生地5g

玄参5g    大青叶5g  夏枯草10g    凌霄花5g

双花5g  白花蛇舌草20g  鱼腥草20g  何首乌20g

草河车10g  丹参10g  刺蒺藜15g  勾藤20g

板蓝根20g  升麻30g  薏仁30g。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重量原料药:

乌蛇20g  冬虫夏草10g  蜈蚣5g  羚羊角20g

苦参20g  土鳖虫5g。

其中,

白花蛇:

味甘,咸,性平,有毒。主治中风及肢体麻木不仁、筋脉拘急、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骨节疼痛、脚软不能长久站立。瘙痒及疥癣。又能治肺风鼻塞、瘾 疹、身上自癜风、疠疡斑点;破伤风、小儿风热及急慢惊风抽搐。李时珍说: 风善行数变,蛇亦善行数蜕,又食石南藤,所以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 痹惊、瘀癣恶疮之要药。

全蝎:

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地龙:

性寒,味咸。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 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症。

僵蚕:

性味: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功能主治: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

丹皮:

性味:性寒,味苦;凉;微寒。功效主治,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 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 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赤芍:

性味:酸、苦,凉。功效: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 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桂枝:

性味:辛;甘;性温。

主治: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 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 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功效: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党参:

性味: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 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人工牛黄:

性味:甘,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 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防风: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 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浙贝:

性味:味苦;性寒。功效: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生地:

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 血:

玄参:

性味归经:味甘、苦、咸;性微寒。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大青叶:

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 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 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

夏枯草:

性味:苦、辛,寒。功用主治: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 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凌霄花:

性味:甘、酸,寒。功能与主治: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癓瘕, 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双花:

即金银花,性味:甘,微苦,清香,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金 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 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 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白花蛇舌草:

性味与归经:微苦、微甘,微寒。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 水消肿。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喘咳,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毒蛇咬伤,疮肿热 痈。

鱼腥草:

性味: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主治:热 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何首乌:

性味:苦;甘;涩;性微温;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 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 痈;瘰疬;痔疮。

草河车:

别名,滇重楼、独脚莲。性味: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 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 惊风抽搐。

丹参:

性味:苦,微寒。

刺蒺藜:

性味:苦辛,温。功用主治: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 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平肝;解郁;祛风明 目。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 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

勾藤:

性味:甘,凉。功用主治  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 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板蓝根:

性味:苦,寒。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 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 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 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升麻:

性味: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 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薏仁:

又名薏苡仁、苡米,性味:性凉,味甘、淡。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 止泻。薏米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

乌蛇: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功效主治:主治顽痹诸风、皮肤不仁、风瘾 瘙痒、疥癣、皮肤生癞、眉毛胡须脱落。

冬虫夏草:

功能主治: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痰饮喘嗽,虚喘,痨嗽,咯血, 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

蜈蚣:

性味:辛,温。有毒。主治: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疮疡肿毒,偏正头 痛,风湿痹痛。

羚羊角:

性味:味咸;性寒。功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治:用于 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 痈肿疮毒。

苦参:

性味:味苦;性寒。功效:清热燥湿:广泛应用与多重湿热病症,如湿热 泻痢外用可以煎汤外洗,用于痔疮,妇女妇科。

土鳖虫:

性味:咸,寒;有小毒。功能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 血经闭,症瘕痞块。

上述的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疹散结、祛风止痒。用于治疗牛皮 癣,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经临床10余年,治疗牛皮癣患者150例,有效率 为100%,治愈143例,治愈率96%。

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本发明治疗牛皮癣的中药,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 不易复发。解决了用西药治疗牛皮癣无效或疗效差、易复发、有毒副作用的问 题。患者服药后,一个月开始见效,一般2-3个月治愈,中度4-6个月治愈, 重症6-9个月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包括下述原料药:

白花蛇5g  全蝎5g  地龙5g    僵蚕5g

丹皮5g  赤芍5g  桂枝30g  党参30g

人工牛黄20g  防风5g  浙贝5g    生地5g

玄参5g    大青叶5g  夏枯草10g    凌霄花5g

双花5g  白花蛇舌草20g  鱼腥草20g  何首乌20g

草河车10g  丹参10g  刺蒺藜15g  勾藤20g

板蓝根20g  升麻30g  薏仁30g。

制作:以上重量份原料精选,清除杂质及非用药部分,为细末,过六号筛, 混匀,装入药袋中,每袋净重8g。1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见效。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一袋,日服两次,饭后半小时服,12岁以下儿童酌减。

上述本发明的中药,用于治疗牛皮癣,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经临床10 余年,治疗牛皮癣患者150例,有效率为100%,治愈143例,治愈率96%。

典型病例:

病例1:潘XX,男,28岁,自1996年开始上肢出现红色皮疹,后由于情绪 焦虑,皮疹增多,胸、背、四肢都见零星皮疹,在大连市某医院诊治为牛皮癣, 治疗多月无效于2009年5月来我处就诊,其四肢关节部均出现大片皮疹,胸背 部皮疹融合成片,上覆白屑较厚。来我处服用上述中药后,一个疗程见效,五 个月后痊愈。

病例2:王XX,女,25岁,自1995年开始双上肢肘关节出现红色豆粒大小 的丘疹,上覆白屑。2010年病情加重后来我处就诊,诊断为牛皮癣;查:其双 上肢关节部均出现大片丘疹,鳞屑较厚;皮肤潮红,上覆白色鳞屑,刮掉鳞屑 可见薄膜和出血点。来我处服用上述中药后,一个疗程见效,三个月后痊愈。

病例3:孙王XX,女,45岁,自2001年开始头部出现红色丘疹,抓挠后见 白屑。2005年双上肢、腋窝出现皮疹,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牛皮癣,治疗多月无 效于2008年3月来我处就诊;查:背部、臀部、胸部都出现大片皮疹,上覆厚 厚的鳞屑,刮掉鳞屑可见薄膜和出血点。来我处服用上述中药后,一个疗程见 效,六个月后痊愈。

对于较为时间较长的顽固牛皮癣,在上述中药的基础上增加下述原料药后 也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乌蛇20g  冬虫夏草10g  蜈蚣5g  羚羊角20g

苦参20g  土鳖虫5g。

本配方的中药,经临床10余年,治疗顽固牛皮癣患者50例,有效率为100%, 治愈47例,治愈率94%。

以上重量份原料精选,清除杂质及非用药部分,为细末,过六号筛,混匀, 装入0号胶囊,每粒净重0.5g。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8粒,日服两次,与上述的袋装药同服。12岁以下儿 童酌减。1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见效。

典型病例:

病例1:冯XX,女,35岁,自2001年开始头部耳后出现红色丘疹,其上见 白屑。2009病情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牛皮癣,治疗多月无效于2009年11 月来我处就诊;查:头部、双下肢、臀部、胸部等多处都出现大片红色斑疹, 上覆鳞屑,刮掉鳞屑可见薄膜和出血点。来我处服用上述中药后,一个疗程见 效,四个月后痊愈。

病例2:王XX,男,65岁,自1991年开始小腿出现红色丘疹,覆有白屑。 后因饮酒,在头背部均出现零星皮疹,2007因焗油使病情加重,在市医院诊断 为牛皮癣,治疗多月无效于2007年10月来我处就诊;查:满头覆白屑,头发 稀疏、后背和腹部等多处都出现大片红色皮疹,鳞屑较厚,刮掉鳞屑可见薄膜 和出血点。来我处服用上述中药后,一个疗程见效,五个月后痊愈。

病例3:邹XX,男,45岁,自1990年双耳后、颈部、前额出现皮疹,色红 有屑。20011年7月来我处就诊;查:全身泛皮疹,呈点滴状,大小不一,鳞屑 较厚,有水肿倾向,诊断为牛皮癣。来我处服用上述中药后,二个疗程见效, 三个月后痊愈。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牛皮癣的中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00709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2.12 CN 103007099 B (21)申请号 201310010127.7 (22)申请日 2013.01.11 A61K 36/8994(2006.01) A61P 17/06(2006.01) A61K 35/413(2006.01) A61K 35/64(2006.01) A61K 35/32(2006.01) A61K 35/58(2006.01) (73)专利权人 刘柏青 地址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朝阳大街 一段 143-28 (72)发明人 刘柏青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伟。

2、智信专利商标代理 事务所 11325 代理人 张岱 (54) 发明名称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为解 决现有药物疗效不理想, 见效慢等问题而发明。 本 发明的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包括白花蛇、 全蝎、 地 龙、 僵蚕、 丹皮、 赤芍、 桂枝、 党参、 人工牛黄、 防风、 浙贝、 生地、 玄参、 大青叶等多味中药, 经多年临床 实践总结, 本发明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无毒副作 用, 治愈率高, 不易复发。 (51)Int.Cl. 审查员 李广峰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007099 B CN 103007099 B 1/1 页 2 1.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 2.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07099 B 2 1/5 页 3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牛皮癣 ( 也称银屑病 ) 是一种顽固、 病程长、 易复发、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在我国 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左右, 较难治愈。 0003 牛皮癣发病原因多由风、 寒、 湿、 热、 燥、 毒之邪。

4、侵袭肌肤, 素体血热, 饮食不节, 情 志内伤致使肌肤营卫不合、 气血不合, 使气血微循环受阻, 瘀于肌表而成。目前采用西药治 疗易产生毒副作用, 疗效不明显或无疗效, 且易复发, 使病情迁延不愈, 以致加重。 0004 公知的治疗牛皮癣的中药成份含有癣草、 苦参、 土荆皮、 桃仁、 白芷、 决明子、 肉桂 等。 其配方较为单一, 疗效不理想, 见效慢, 长达四个疗程(每个疗程35天), 治愈后容易复 发, 复发率达 20。 发明内容 0005 为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0006 本发明的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包括下述原料药 : 0007 白花蛇 5g 全蝎 。

5、5g 地龙 5g 僵蚕 5g 0008 丹皮 5g 赤芍 5g 桂枝 30g 党参 30g 0009 人工牛黄 20g 防风 5g 浙贝 5g 生地 5g 0010 玄参 5g 大青叶 5g 夏枯草 10g 凌霄花 5g 0011 双花 5g 白花蛇舌草 20g 鱼腥草 20g 何首乌 20g 0012 草河车 10g 丹参 10g 刺蒺藜 15g 勾藤 20g 0013 板蓝根 20g 升麻 30g 薏仁 30g。 0014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重量原料药 : 0015 乌蛇 20g 冬虫夏草 10g 蜈蚣 5g 羚羊角 20g 0016 苦参 20g 土鳖虫 5g。 0017 其中, 001。

6、8 白花蛇 : 0019 味甘, 咸, 性平, 有毒。主治中风及肢体麻木不仁、 筋脉拘急、 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骨节疼痛、 脚软不能长久站立。 瘙痒及疥癣。 又能治肺风鼻塞、 瘾疹、 身上自癜风、 疠疡斑点 ; 破伤风、 小儿风热及急慢惊风抽搐。李时珍说 : 风善行数变, 蛇亦善行数蜕, 又食石南藤, 所 以能透骨搜风, 截惊定搐, 为风痹惊、 瘀癣恶疮之要药。 0020 全蝎 : 0021 性味 : 辛, 平 ; 有毒。归肝经。功效 : 息风镇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 0022 地龙 : 0023 性寒, 味咸。清热定惊, 通络、 平喘, 利尿 ; 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 关节麻痹,。

7、 肢体 说 明 书 CN 103007099 B 3 2/5 页 4 麻木, 半身不遂, 肺热喘咳, 尿少水肿, 高血压症。 0024 僵蚕 : 0025 性味 : 咸、 辛, 平。归肝、 肺、 胃经。功能主治 : 祛风定惊, 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 咽喉肿痛, 颌下淋巴结炎, 面神经麻痹, 皮肤瘙痒。 0026 丹皮 : 0027 性味 : 性寒, 味苦 ; 凉 ; 微寒。 功效主治, 热凉血 ; 活血散瘀。 温热病热入血分 ; 发斑 ; 吐衄 ; 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 ; 阴虚骨蒸潮热 ; 血滞经闭 ; 痛经 ; 痈肿疮毒 ; 跌扑伤痛 ; 风湿 热痹。 0028 赤芍 : 0029 性。

8、味 : 酸、 苦, 凉。功效 : 行瘀, 止痛, 凉血, 消肿。主治 : 治瘀滞经闭, 疝瘕积聚, 腹 痛, 胁痛, 衄血, 血痢, 肠风下血, 目赤, 痈肿。 0030 桂枝 : 0031 性味 : 辛 ; 甘 ; 性温。 0032 主治 : 散寒解表 ; 温通经脉 ; 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 ; 寒湿痹痛 ; 四肢厥冷 ; 经闭痛 经 ; 症瘕结块 ; 胸痹 ; 心悸 ; 痰饮 ; 小便不利。 用于风寒感冒, 脘腹冷痛, 血寒经闭, 关节痹痛, 痰饮, 水肿, 心悸, 奔豚。功效 : 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 助阳化气, 散寒止痛。 0033 党参 : 0034 性味 : 性平, 味甘、 微酸。

9、。归脾、 肺经。 0035 功能主治 : 补中益气, 健脾益肺。 用于脾肺虚弱, 气短心悸, 食少便溏, 虚喘咳嗽, 内 热消渴。 0036 人工牛黄 : 0037 性味 : 甘, 凉。归心、 肝经。 0038 功能与主治 : 清心, 豁痰, 开窍, 凉肝, 息风, 解毒。 用于热病神昏, 中风痰迷, 惊痫抽 搐, 癫痫发狂, 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 痈肿疔疮。 0039 防风 : 0040 性味 : 味辛 ; 甘 ; 性微温。功效 :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解痉、 止痒。 0041 主治 : 外感风寒 ; 头痛身痛 ; 风湿痹痛 ; 骨节酸痛 ; 腹痛泄泻 ; 肠风下血 ; 破伤风 ; 风。

10、疹瘙痒 ; 疮疡初起。 0042 浙贝 : 0043 性味 : 味苦 ; 性寒。功效 : 清热化痰 ; 开郁散结。 0044 生地 : 0045 清热、 生津、 润燥、 滑肠、 破瘀、 生新、 止痛、 调经、 金疮瘀、 凉血、 止血 : 0046 玄参 : 0047 性味归经 : 味甘、 苦、 咸 ; 性微寒。功效 : 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滋阴。 0048 大青叶 : 0049 性味苦, 寒。功能主治 : 清热, 解毒, 凉血, 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 流行性感冒, 急 性传染性肝炎, 菌痢, 急性胃肠炎, 急性肺炎, 丹毒, 吐血, 衄血, 黄疸, 痢疾, 喉痹, 口疮, 痈疽 肿毒。 。

11、0050 夏枯草 : 说 明 书 CN 103007099 B 4 3/5 页 5 0051 性味 : 苦、 辛, 寒。功用主治 : 清肝、 散结、 利尿 ; 治瘟病、 乳痈、 目痛、 黄疸、 淋病、 高 血压等症 ; 叶可代茶。 0052 凌霄花 : 0053 性味 : 甘、 酸, 寒。功能与主治 : 行血去瘀, 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癓瘕, 产后乳肿, 风 疹发红, 皮肤瘙痒, 痤疮。 0054 双花 : 0055 即金银花, 性味 : 甘, 微苦, 清香, 辛, 寒。归肺, 胃, 心, 大肠经。金银花自古被誉为 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 甘寒清热而不伤胃, 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

12、能宣 散风热, 还善清解血毒, 用于各种热性病, 如身热、 发疹、 发斑、 热毒疮痈、 咽喉肿痛等证, 均 效果显著。 0056 白花蛇舌草 : 0057 性味与归经 : 微苦、 微甘, 微寒。 功能与主治 :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水消肿。 用于 咽喉肿痛, 肺热喘咳, 热淋涩痛, 湿热黄疸, 毒蛇咬伤, 疮肿热痈。 0058 鱼腥草 : 0059 性味 : 性微寒, 味苦。功能 : 清热解毒 ; 排脓消痈 ; 利尿通淋。主治 : 热淋主肺痈吐 脓 ; 痰热喘咳 ; 喉哦 ; 热痢 ; 痈肿疮毒 ; 热淋。 0060 何首乌 : 0061 性味 : 苦 ; 甘 ; 涩 ; 性微温 ; 主。

13、治 : 血虚头昏目眩 ; 心悸 ; 失眠 ; 肝肾阴虚之腰膝酸 软 ; 须发早白 ; 耳鸣 ; 遗精 ; 肠燥便秘 ; 久疟体虚 ; 风疹瘙痒 ; 疮痈 ; 瘰疬 ; 痔疮。 0062 草河车 : 0063 别名, 滇重楼、 独脚莲。性味 : 性微寒, 味苦 ; 有小毒。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 消肿止 痛, 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 咽喉肿痛、 毒蛇咬伤、 跌扑伤痛、 惊风抽搐。 0064 丹参 : 0065 性味 : 苦, 微寒。 0066 刺蒺藜 : 0067 性味 : 苦辛, 温。 功用主治 : 散风, 明目, 下气, 行血。 治头痛, 身痒, 目赤肿翳, 胸满, 咳逆, 症瘕, 乳难。

14、, 痈疽, 瘰疬。平肝 ; 解郁 ; 祛风明目。主头痛 ; 眩晕 ; 胸胁胀痛 ; 乳房胀痛 ; 乳闭不通 ; 经闭 ; 目赤翳障 ; 风疹瘙痒 ; 白癜风 ; 疮疽 ; 瘰疬 0068 勾藤 : 0069 性味 : 甘, 凉。功用主治 清热平肝, 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疭, 大人血压偏高, 头晕、 目眩, 妇人子痫。 0070 板蓝根 : 0071 性味 : 苦, 寒。功效 : 清热, 解毒, 凉血, 利咽。主治 : 温毒发斑 ; 高热头痛 ; 大头瘟 疫 ; 舌绛紫暗, 烂喉丹痧 ; 丹毒 ; 痄腮 ; 喉痹 ; 疮肿、 痈肿 ; 水痘 ; 麻疹 ; 肝炎 ; 流行性感冒, 流 脑, 乙脑。

15、, 肺炎, 神昏吐衄, 咽肿, 火眼, 疮疹 ; 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急慢性肝炎、 流行性腮 腺炎、 骨髓炎。 0072 升麻 : 0073 性味 : 辛、 微甘, 微寒。归肺、 脾、 胃、 大肠经。功能主治 : 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 阳气。用于风热头痛, 齿痛, 口疮, 咽喉肿痛, 麻疹不透, 阳毒发斑 ; 脱肛, 子宫脱垂。 说 明 书 CN 103007099 B 5 4/5 页 6 0074 薏仁 : 0075 又名薏苡仁、 苡米, 性味 : 性凉, 味甘、 淡。功能主治 : 健脾渗湿, 除痹止泻。薏米可 用于治疗水肿、 脚气、 小便不利、 湿痹拘挛、 脾虚泄泻。 0076。

16、 乌蛇 : 0077 性味 : 味甘, 性平, 无毒。功效主治 : 主治顽痹诸风、 皮肤不仁、 风瘾瘙痒、 疥癣、 皮 肤生癞、 眉毛胡须脱落。 0078 冬虫夏草 : 0079 功能主治 : 补虚损, 益精气, 止咳化痰。 治痰饮喘嗽, 虚喘, 痨嗽, 咯血, 自汗盗汗, 阳 痿遗精, 腰膝酸痛, 病后久虚不复。 0080 蜈蚣 : 0081 性味 : 辛, 温。 有毒。 主治 : 用于急慢惊风, 破伤风, 疮疡肿毒, 偏正头痛, 风湿痹痛。 0082 羚羊角 : 0083 性味 : 味咸 ; 性寒。 功能 : 平肝息风 ; 清肝明目 ; 凉血解毒。 主治 : 用于高热惊痫, 神 昏痉厥, 。

17、子痫抽搐, 癫痫发狂, 头痛眩晕, 目赤翳障, 温毒发斑, 痈肿疮毒。 0084 苦参 : 0085 性味 : 味苦 ; 性寒。 功效 : 清热燥湿 : 广泛应用与多重湿热病症, 如湿热泻痢外用可 以煎汤外洗, 用于痔疮, 妇女妇科。 0086 土鳖虫 : 0087 性味 : 咸, 寒 ; 有小毒。功能主治 : 破瘀血, 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 瘀血经闭, 症瘕 痞块。 0088 上述的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 消疹散结、 祛风止痒。用于治疗牛皮癣, 无毒 副作用, 治愈率高。经临床 10 余年, 治疗牛皮癣患者 150 例, 有效率为 100, 治愈 143 例, 治愈率 96。 0089。

18、 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 本发明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无毒副作用, 治愈率高, 不易复 发。解决了用西药治疗牛皮癣无效或疗效差、 易复发、 有毒副作用的问题。患者服药后, 一 个月开始见效, 一般 2-3 个月治愈, 中度 4-6 个月治愈, 重症 6-9 个月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90 本发明的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包括下述原料药 : 0091 白花蛇 5g 全蝎 5g 地龙 5g 僵蚕 5g 0092 丹皮 5g 赤芍 5g 桂枝 30g 党参 30g 0093 人工牛黄 20g 防风 5g 浙贝 5g 生地 5g 0094 玄参 5g 大青叶 5g 夏枯草 10g 凌霄花 5g 0095 。

19、双花 5g 白花蛇舌草 20g 鱼腥草 20g 何首乌 20g 0096 草河车 10g 丹参 10g 刺蒺藜 15g 勾藤 20g 0097 板蓝根 20g 升麻 30g 薏仁 30g。 0098 制作 : 以上重量份原料精选, 清除杂质及非用药部分, 为细末, 过六号筛, 混匀, 装 入药袋中, 每袋净重 8g。15 天为一个疗程, 一般一个疗程见效。 0099 用法用量 : 口服, 每次一袋, 日服两次, 饭后半小时服, 12 岁以下儿童酌减。 说 明 书 CN 103007099 B 6 5/5 页 7 0100 上述本发明的中药, 用于治疗牛皮癣, 无毒副作用, 治愈率高。经临床 1。

20、0 余年, 治 疗牛皮癣患者 150 例, 有效率为 100, 治愈 143 例, 治愈率 96。 0101 典型病例 : 0102 病例 1 : 潘 XX, 男, 28 岁, 自 1996 年开始上肢出现红色皮疹, 后由于情绪焦虑, 皮疹 增多, 胸、 背、 四肢都见零星皮疹, 在大连市某医院诊治为牛皮癣, 治疗多月无效于 2009 年 5 月来我处就诊, 其四肢关节部均出现大片皮疹, 胸背部皮疹融合成片, 上覆白屑较厚。来我 处服用上述中药后, 一个疗程见效, 五个月后痊愈。 0103 病例 2 : 王 XX, 女, 25 岁, 自 1995 年开始双上肢肘关节出现红色豆粒大小的丘疹, 上。

21、覆白屑。 2010年病情加重后来我处就诊, 诊断为牛皮癣 ; 查 : 其双上肢关节部均出现大片 丘疹, 鳞屑较厚 ; 皮肤潮红, 上覆白色鳞屑, 刮掉鳞屑可见薄膜和出血点。 来我处服用上述中 药后, 一个疗程见效, 三个月后痊愈。 0104 病例3 : 孙王XX, 女, 45岁, 自2001年开始头部出现红色丘疹, 抓挠后见白屑。 2005 年双上肢、 腋窝出现皮疹,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牛皮癣, 治疗多月无效于2008年3月来我处就 诊 ; 查 : 背部、 臀部、 胸部都出现大片皮疹, 上覆厚厚的鳞屑, 刮掉鳞屑可见薄膜和出血点。 来我处服用上述中药后, 一个疗程见效, 六个月后痊愈。 0105。

22、 对于较为时间较长的顽固牛皮癣, 在上述中药的基础上增加下述原料药后也可提 高治愈率、 缩短治疗时间。 0106 乌蛇 20g 冬虫夏草 10g 蜈蚣 5g 羚羊角 20g 0107 苦参 20g 土鳖虫 5g。 0108 本配方的中药, 经临床 10 余年, 治疗顽固牛皮癣患者 50 例, 有效率为 100, 治愈 47 例, 治愈率 94。 0109 以上重量份原料精选, 清除杂质及非用药部分, 为细末, 过六号筛, 混匀, 装入 0 号 胶囊, 每粒净重 0.5g。 0110 用法用量 : 口服, 每次 8 粒, 日服两次, 与上述的袋装药同服。12 岁以下儿童酌减。 15 天为一个疗程。

23、, 一般一个疗程见效。 0111 典型病例 : 0112 病例1 : 冯XX, 女, 35岁, 自2001年开始头部耳后出现红色丘疹, 其上见白屑。 2009 病情加重,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牛皮癣, 治疗多月无效于 2009 年 11 月来我处就诊 ; 查 : 头部、 双下肢、 臀部、 胸部等多处都出现大片红色斑疹, 上覆鳞屑, 刮掉鳞屑可见薄膜和出血点。 来 我处服用上述中药后, 一个疗程见效, 四个月后痊愈。 0113 病例 2 : 王 XX, 男, 65 岁, 自 1991 年开始小腿出现红色丘疹, 覆有白屑。后因饮酒, 在头背部均出现零星皮疹, 2007 因焗油使病情加重, 在市医院诊断为牛皮癣, 治疗多月无效 于 2007 年 10 月来我处就诊 ; 查 : 满头覆白屑, 头发稀疏、 后背和腹部等多处都出现大片红 色皮疹, 鳞屑较厚, 刮掉鳞屑可见薄膜和出血点。 来我处服用上述中药后, 一个疗程见效, 五 个月后痊愈。 0114 病例 3 : 邹 XX, 男, 45 岁, 自 1990 年双耳后、 颈部、 前额出现皮疹, 色红有屑。20011 年 7 月来我处就诊 ; 查 : 全身泛皮疹, 呈点滴状, 大小不一, 鳞屑较厚, 有水肿倾向, 诊断为牛 皮癣。来我处服用上述中药后, 二个疗程见效, 三个月后痊愈。 说 明 书 CN 103007099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