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有盐酸催化剂存在下,以苯酚和丙酮为原料所合成的双酚A反应混合液中脱除氯化氢的方法和装置。 众所周知,双酚A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重要中间体。反应物苯酚与丙酮之比大于5∶1(摩尔比),所得反应混合物中含有未反应的苯酚和其它付产物杂质,对这些组份必须进行适当的分离。
为了得到高纯度双酚A,必须先除去反应混合液中的氯化氢,这是由于含有氯化氢的反应混合物长期处于高温下会引起双酚A同分异构化,它还能局部分解生成苯酚、对-异丙烯基酚、对-异丙基酚及其他带色的树脂状产物。
在现有技术中,已有许多除去双酚A反应混合液中氯化氢的方法。美国专利US4,294,994所公开的分离方法中,双酚A是重质液体,氮气和苯酚是轻质气体,在分离HCL过程中,不仅受热氮气进出干燥塔的方式和氮气分布的的影响,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物存在的条件下使双酚A发生热分解,产生结焦现象,影响产品质量。此外,在分离过程中,氮气夹带大量的苯酚与HCL和水混合在一起,必须增加分离和苯酚的回收装置,在经济上不合算。美国专利US4,730,035所公开的方法中,把含水量15-60%,含酸量0.1-8%的卤化树脂中残余酸分离出来,采用分级干燥,这种方法的设备结构复杂、分离温度高,且产物纯度低,酸含量最多只能降至1000-200ppm。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在盐酸催化剂存在下,用苯酚和丙酮缩合所得的反应混合液中分离HCL的方法和喷射型内环流分离装置,简化了分离工艺,降低了用氮气脱除混合物中盐酸的温度,并将反应混合液中盐酸含量降至20ppm以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将温度为常温至80℃地氮气自脱酸塔底部喷入至反应混合物中,反应混合液自塔顶进入,氮气和反应混合液在塔内呈内环流状态,气流夹带盐酸、水及少量苯酚,经换热器后自塔顶流出,经冷凝和无离子水吸收后,尾气为氮气,再返回脱酸塔循环使用,脱酸液自塔底放出,经冷却、加合物结晶、水洗,由结晶槽流出的双酚A和苯酚加合物浆液中的盐酸浓度被降至10ppm以下。
本发明较好的技术方案可以是:先将合成双酚A的反应混合液自塔顶进料口(6)加入至塔内,升温至70-85℃,然后将室温下的氮气或预热至80℃以下的氮气经气体流量计计量,以0.08-0.12m3/h的流速经喷射器(2)自塔底喷入,则环流分离器内就形成了一个“环流的流动状态”,脱酸1.5-2小时,即可连续操作,塔底按一定流量连续放出脱酸液态混合物,塔顶连续排放气体。气体中含有HCL、水及少量苯酚,经热交换器的管程自下而上地穿过,(换热器壳程为水,水温高出脱酸温度8-12℃),经排气口(5)进入冷凝器,未被冷凝的气体再经吸收塔,用无离子水吸收HCL,其尾气为氮气,返回至脱酸塔循环使用。塔底脱除HCL至20ppm以下液态混合物,引入结晶槽经逐渐冷却并析出结晶,将它分离以后,得到的是不含酸的白色透明的双酚A和酚的加合物是制造纯双酚A用的中间产物。
本发明的分离盐酸的较好装置可以是一个圆柱形塔,该脱酸塔由下部喷射环流分离器和上部换热器两段组成,环流分离器内装有与塔体同心的导流管(4),塔底中心位置装有垂直向上的喷射器(2),出料口(3),塔顶有排气口(5)和进料口(6),喷射器(2)为单相式气体喷嘴,导流管(4)与环流分离器内径比为0.5-0.7,导流管(4)的高度与环流分离器内直径的比为4-7。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分离器直径,导流管直径和高度,调节氮气的流量和流速,使分离器的内环流达最佳状态,可以增加传质效果,提高分离效率和能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脱除盐酸的效果好,反应混合液自塔顶进入,氮气自塔底喷入,是连续相由下而上以鼓泡式或喷射方式通过导流管,分离器内呈内环流形式流动,气液充分接触而进行传质,有利于提高分离效果。此外,换热器加热温度高于分离器温度8~12℃,有利于降低液面上的气体分压而使HCL气体易于脱除,产品中的盐酸含量少于20ppm以下,是美国专利US4,730,035公开的分离盐酸含量(1000~200ppm)的十分之一以下。
2.设备费用低,本发明将盐酸含量脱除至20ppm以下,抑制了脱酸过程中的的付反应,避免了设备腐蚀现象,可以选择碳钢设备,不需要耐酸泵,也不需要真空设备,因而设备费用低。
3.操作方便,本发明无需多级操作,既可以间断操作,也可以连续运行,具有灵活性。
4.节能效果好,本发明的脱酸温度低,氮气预热温度为80℃以下,也可以不预热,正常运行情况下,不需要添加新鲜水,且氮气可循环使用,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图1是脱酸塔剖面图。
图中(1)为圆柱形塔体,(2)为喷射器,(3)为出料口,(4)为导流管,(5)为排气口,(6)为进料口,(7)为换热器。
实施例1
在盐酸催化剂存在下将苯酚和丙酮缩合,所得的反应混合液组成为:苯酚59.86%,双酚A31.83%,杂质3.06%,水3.11%及盐酸2.15%。将其从塔顶加入分离器内,氮气先预热至80℃,以流量为0.08m3/h的流速从分离器(7)底部喷入,脱酸温度70℃,换热器进口温度78℃,脱酸1.5小时后取样分析,其结果为:苯酚19.43%,双酚A0.10%,水51.78%,氯根28.69%。脱除HCL以后的塔釜液体含苯酚63.05%,双酚A32.2%,杂质4.74%,氯根0.002%。
维持氮气量0.08m3/h流速不变,塔顶进料量为0.36l/h,塔底出料口出料量为0.29l/h,塔顶馏出物量0.065l/h,连续运行3小时后,自塔顶取样分析,其重量百分组成为:苯酚23.8%,双酚A0.093%,水49.4%,HCL26.7%。采用氯化银比浊法测定脱除HCL后的液态混合物中盐酸浓度,再经瑞士-DL25型电位滴定仪校正,测定结果接近,反应液中HCL脱除至20ppm。接着将反应液逐渐冷却,从而析出白色透明的双酚A和酚的加合物结晶,用水洗涤,H2O与加合物比值为1∶1(重量),加热至60-85℃,缓慢冷却至40-45℃,离心分离即可得到完全没有酸的67%(重量)的双酚A和酚33%(重量)。双酚A和杂质用日立-635A型变速液相色谱法测定,归一法定量;用装有porapakQ填料柱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双酚A中水和苯酚的含量,用不同铂-钴标准溶液比较测定加合物色度,用10g加合物/10ml乙醇溶液的哈森色值为20APHA。
本实施例中导流管与环流分离器内径的直径比为0.6,导流管的高度与环流分离器直径比为4.0。
实施例2-3:
按实施例1的方法操作,改变有关的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其结果与实施例1类似。将实施例1-3的工艺、设备参数及所得结果列于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