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发送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发送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发送方法。
本申请基于2007年9月2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7-245651号主张优先权,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作为无线接口的基本技术而使用的MC-CDMA(Multi-Carrier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多载波码分多址接入)方式、OFCDM(OrthogonalFrequency 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与码分复用)方式的发送侧中,将信息符号(symbol)在扩散率连续的副载波中重复(复制),在重复的副载波内乘上扩散码(以下,称其为频率轴扩散)。
由于副载波的符号在能够分离的扩散码下进行频率轴扩散,因此能够进行码分复用。通过在接收侧使用期望的信息符号被扩散的扩散码来进行解扩,提取期望的信息符号,并通过对在各副载波中传送的信息进行复原来进行解调处理。
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上述那样进行动作的MC-CDMA方式、OFCDM方式。为了在MC-CDMA方式、OFCDM方式的接收侧中从被码分复用的信号得到精度良好的信息符号,需要维持良好的扩散码序列间的正交性。但是在移动体通信环境中,由于频率选择性衰落(fading),表示信息符号的信号的振幅、相位会变动,并且有时会破坏码间的正交性。
图13是表示从发送机发送给接收机的信号没有受到衰落时的解扩处理的结果的一例的图。在图13的图表中,横轴表示频率f,纵轴表示接收功率p。
如图13所示,在各副载波内,在信道CH1上分别乘上C8.1的扩散码(1,1,1,1,1,1,1,1),在信道CH2上分别乘上C8.2的扩散码(1,1,1,1,-1,-1,-1,-1)。而且,信道CH1、信道CH2被码分复用的信号通过没有受到衰落的传输路径,在接收侧中被接收。在图13中,表示了针对该被复用的信号,采用在信道CH1上乘上的C8.1的扩散码(1,1,1,1,1,1,1,1)进行了解扩处理的情况。
解扩处理的结果,乘上了C8.1的扩散码(1,1,1,1,1,1,1,1)的信道CH1的分量是8,乘上了C8.2的扩散码(1,1,1,1,-1,-1,-1,-1)的信道CH2的分量是0,这样能够提取信道CH1的信号。即,信道CH2相对于信道CH1维持了正交性。
图14是表示从发送机发送给接收机的信号受到衰落时的解扩处理的结果的一例的图。在图14的图表中,横轴表示频率f,纵轴表示接收功率p 。
如图14所示,衰落的结果,在各副载波内,在信道CH1上分别乘上了C′8.1的扩散码(1,1,1,1,0.25,0.25,0.25,0.25),在信道CH2上分别乘上了C′8.2的扩散码(1,1,1,1,-0.25,-0.25,-0.25,-0.25),可以看作信道CH1、信道CH2被码分复用的信号通过受到衰落的传输路径,在接收侧被接收。在图14中,表示了针对该被复用的信号,采用信道CH1的C8.1的扩散码(1,1,1,1,1,1,1,1)进行了解扩处理的情况。
解扩处理的结果,信道CH1地分量是5,信道CH2的分量是3,虽然其结果能够得到5+3=8大小的解调信号,但是相对于CH1产生了CH2的干扰分量,破坏了正交性。
如图14所示,接收侧中,在扩散码序列间的正交性破坏的状态下进行解扩处理时,基于期望的信息符号以外的信号的干扰分量会变大,不能精度良好地提取信息符号,会产生传送品质劣化的问题。
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方法,具有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所示的串行型干扰消除器(SIC: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er)。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公开的SIC是在进行码分复用的接收信号中,使用以下程序:从各信道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或者接收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和噪声功率之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power Ratio)大的信道信号开始,按顺序进行解扩、解调、译码,从而获得信息符号的判定信号,并从接收信号减去使用该判定结果作成的复制品(replica)信号。
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程序,能够精度良好地去除期望的信道信号以外的信号,并且能够抑制因扩散码序列间的正交性的破坏而引起的特性劣化。
这样,通过根据按照由各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或者SINR决定的信号检测顺序依次减去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的输出信号后的信号来计算出各信道的信息信号,能够抑制因扩散码序列的正交性的破坏而引起的特型劣化。
【非专利文献1】:前田、新、安部田、佐和桥著“使用二维扩散的VSF-OFCDM及其特性”,电子信息通信学会技术报告RCS2002-61,2002年5月(前田、新、安部田、佐和橋著「2次元拡散を用いるVSF-OFCDMとその特性」、電子情報通信学会技術報告RCS2002-61、2002年5月)
【非专利文献2】:石原、武田、安达著“DS-CDMA频域MAI消除器”,电子信息通信学会技术报告RCS2004-316,2005年1月(石原、武田、安達著「DS-CDMA周波数領域MAIキヤンセラ」、電子情報通信学会技術報告RCS2004-316、2005年1月)
【非专利文献3】:秋田、须山、府川、铃木著“使用MC-CDMA的发送功率控制的下行链路的干扰消除器”,电子信息通信学会技术报告RCS2002-35,2002年4月(秋田、湏山、府川、鈴木著「MC-CDMAの送信電力制御を用いた下り回線における干涉キヤンセラ」、電子情報通信学会技術報告RCS2002-35、2002年4月)
如现有技术的SIC,基于各信道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SINR等的传输路径状况的推定结果来决定信道信号检测顺序时,若接收信号中的各信道信号的SINR或接收信号功率相同,则分离各信道信号时,不能作成复制品信号并适当地决定从接收信号减去各信道信号的顺序。
图15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这里,表示了通信系统具备基站81、终端82a、终端82b的情况。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中,发送侧的基站81按照各信道的信号功率相同的方式,向多个终端82a、82b同时发送被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iltiplexing)的信号。
图16是表示现有技术中从基站81向终端82a、82b发送的信号的一例的图。在图16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与横轴和纵轴正交的轴表示码。
基站81有时在向多个终端同时进行码分复用的所有信道信号中分配向一个终端进行码分复用的多个信道信号,在图16中,终端82a占用了被码分复用的信道CH1、CH2、CH3的全部。
基站81以相同的信号功率发送所有信道信号时,所有信道信号受到相同频率衰落,在各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或SINR上不会产生差异。
这种情况下,接收侧的终端82a、82b在SIC中不能决定根据每个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或者SINR来去除非期望信号的顺序,在分离各信道信号时,不能适当地决定从接收信号减去各信道信号的顺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发送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发送方法,其中,从无线发送装置接收了多个代码信道(code channel)被复用的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能够以适当的顺序检测各代码信道。
(1)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形成,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是一种与无线接收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发送装置,该无线发送装置具备:接收品质设定部,其按照在复用的多个代码信道中至少一个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不同于其它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的方式进行设定;和发送部,其向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发送所述接收品质设定部设定了接收品质且复用了多个代码信道的信号。
由于在本发明中,接收品质设定部按照在复用的多个代码信道中至少一个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不同于其它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的方式进行设定,并且发送部向无线接收装置发送接收品质设定部设定了接收品质且复用了多个代码信道的信号,因此,接收了多个代码信道被复用的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能够以适当的顺序检测各代码信道。
(2)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所述接收品质设定部按照所述复用的多个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的平均值在所述复用的多个代码信道之间相同的方式进行设定。
(3)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所述接收品质设定部将多个代码信道进行分组,并按照在复用的多个被分组的代码信道中至少一个被分组的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不同于其它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的方式进行设定。
(4)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所述接收品质设定部按照所述复用的多个被分组的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的平均值在所述复用的多个被分组的代码信道之间相同的方式进行设定。
(5)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所述接收品质设定部将设定在所述各代码信道中的接收品质设定得比最低接收品质大。
(6)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所述接收品质设定部基于代码信道的复用数决定所述最低接收品质。
(7)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所述接收品质设定部使用调制方式或编码率作为所述接收品质。
(8)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所述接收品质设定部使用发送功率作为所述接收品质。
(9)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所述接收品质设定部基于从所述无线接收装置通知的接收品质信息,设定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
(10)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具备无线发送装置与无线接收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发送装置具备:接收品质设定部,其按照在复用的多个代码信道中至少一个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不同于其它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的方式进行设定;和发送部,其向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发送所述接收品质设定部设定了接收品质且复用了多个代码信道的信号;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具备:接收部,其接收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多个代码信道被复用的信号;和代码信道检测部,其从所述多个代码信道被复用的信号中,相比接收品质不良的代码信道优先检测接收品质良好的代码信道。
(11)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是一种使用了与无线接收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无线发送方法,所述无线发送装置执行:按照在复用的多个代码信道中至少一个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不同于其它代码信道的接收品质的方式进行设定的接收品质设定过程;和向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发送在所述接收品质设定过程中设定了接收品质且复用了多个代码信道的信号的发送过程。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无线发送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发送方法中,从无线发送装置接收了多个代码信道被复用的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能够以适当的顺序检测各代码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100a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MCS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接收品质控制部35(图1)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
图4是与现有技术对比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MCS差的附加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200a的构成的模块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接收数据检测部7(图5)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串行消除部18(图6)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代码信道复制品生成部21-m(m=1~(N-1))(图7)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100b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接收品质控制部53(图9)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
图11是表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100c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200c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
图13是表示从发送机发送给接收机的信号没有受到衰落时的解扩处理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从发送机发送给接收机的信号受到了衰落时的解扩处理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16是表示在现有技术中从基站装置81向终端82a、82b发送的信号的一例的图。
图中:1-天线;2-无线接收部;3-A/D变换部;4-GI去除部;5-FFT部;6-解复用部;7-接收数据检测部;8-传输路径推定部;9-解调控制部;10-MCS决定部;11-报告信息生成部;12-编码部;13-调制部;14-复用部;15-D/A变换部;16-无线发送部;29-1~29-N-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30-复用部;31-IFFT部;32-GI插入部;33-D/A变换部;34-无线发送部;35-接收品质控制部;36-通知信息生成部;37-导频(pilot)生成部;38-无线接收部;39-A/D变换部;40-解复用部;41-解调部;42-译码部;43-天线;44-编码部;45-调制部;46-扩散部;47-1~47-N-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48-复用部;49-IFFT部;50-GI插入部;51-D/A变换部;52-无线发送部;53-接收品质控制部;54-通知信息生成部;55-导频生成部;56-无线接收部;57-A/D变换部;58-解复用部;59-解调部;60-译码部;61-天线;62-编码部;63-调制部;64-扩散部;65-功率设定部;66-报告信息生成部;67-接收品质控制部;100a~100c-无线收发装置;200a、200c-无线收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第3实施方式。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无线收发装置100a(图1)和无线收发装置200a(图5)。在以下进行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无线收发装置100a向通信对象的一台无线收发装置发送赋予了接收品质差且码分复用的信号。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100a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无线收发装置100a具备: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29-1~29-N、复用部30、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部31、GI插入部32、D/A变换部33、无线发送部34(也称作发送部)、接收品质控制部35(也称作接收品质设定部)、通知信息生成部36、导频生成部37、无线接收部38、A/D变换部39、解复用部40、解调部41、译码部42、天线43。
另外,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29-1~29-N分别具备编码部44、调制部45、扩散部46。
首先向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29-1~29-N输入发送数据,并生成各代码信道信号。在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29-1~29-N中,由编码部44使用卷积码(convolution code)、涡轮码(turbo code)等纠错码进行纠错编码。
被进行纠错编码后的发送数据在调制部45中被映射到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相移键控)、16QAM(16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16进制正交振幅调制)等调制符号中。
基于从接收品质控制部35输出的接收品质控制信息决定编码部44的编码率、调制部45的调制方式。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MCS信息的一例的图。MCS表示调制方式与编码率的组合,随着MCS的数值变大,传送速率也变大。这里,例如,MCS为1时,调制方式为QPSK,每一符号的信息量是2比特,编码率是1/3。MCS为2时,调制方式为QPSK,每一符号的信息量是2比特,编码率是1/2。MCS为3时,调制方式为16QAM,每一符号的信息量是4比特,编码率是1/3。MCS为4时,调制方式为QPSK,每一符号的信息量是2比特,编码率是3/4。
MCS为5时,调制方式为16QAM,每一符号的信息量是4比特,编码率是1/2。MCS为6时,调制方式为16QAM,每一符号的信息量是4比特,编码率是3/4。MCS为7时,调制方式为64QAM,每一符号的信息量是6比特,编码率是3/4。即,随着MCS从1增加到7,调制方式的每一符号的信息量与编码率的乘积会增加,虽然传送速率会增加,但是当接收功率相同时,接收品质会降低。
回到图1,调制部45的输出输出给扩散部46,使用对应于各代码信道的扩散码进行扩散。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29-1~29-N的输出输入给复用部30,对用于向接收装置通知作为通知信息生成部36的输出的接收品质控制信息的接收品质通知信息、作为导频信号生成部37的输出的导频信号进行复用。
复用部30的输出在IFFT部31中被进行频率时间变换,在GI插入部32中被插入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在D/A变换部33中被进行D/A变换,在无线发送部34中被变换成无线频率,从天线43发送给无线收发装置200a(图5)。
接收品质控制信息是基于从无线收发装置200a发送的信号生成的。首先,由天线43从无线收发装置200a接收到的信号在无线接收部38中被变换为基带(baseband)信号,在A/D变换部39中被进行A/D变换。A/D变换部39的输出在解复用部40中被分离为数据符号序列和报告信息用符号序列。
将从解复用部40输出的数据符号序列在解调部41中实施解调处理,在译码部42中进行纠错译码处理,从而获取接收数据。
另一方面,将从解复用部40输出的报告信息用符号序列输入给接收品质控制部35。接收品质控制部35基于报告信息用符号序列所表示的报告信息,向编码部44和调制部45输出例如调制方式或编码率这样的信息即接收品质控制信息。而且,接收品质控制部35向通知信息生成部36输出接收品质控制信息,在通知信息生成部36中生成用于向接收装置通知接收品质控制信息的接收品质通知信号。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接收品质控制部35(图1)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接收品质控制部35具备代码信道分组部62、最低品质设定部63、接收品质设定部64。
代码信道分组部62将代码信道分成组。例如,将代码信道#1~#6分成组时,分成代码信道#1和#2、代码信道#3和#4和#5、代码信道#6。
只要不存在属于多个组的代码信道,则一组中所包含的代码信道数可以是任意的,也可以是一个。向接收品质设定部64输出这样将代码信道分成组的代码信道组信息。
最低品质设定部63根据报告信息用符号序列和代码信道数,设定无线收发装置100a侧中能够赋予的最低品质。基于报告信息用符号序列所表示的报告信息,从报告信息用符号序列求出MCS。该MCS用于在现有的各代码信道中使用该MCS进行码分复用。将最低品质设定为码分复用数为1时能够进行通信的最高的数据速率(data rate)。例如,代码信道数为N时,将根据报告信息采用自适应调制的阈值来修正10log10(N-1)后而求出的MCS设为最高的数据速率,并将其设定为最低品质。被设定的MCS作为最低品质信息被输出给接收品质设定部64。
接收品质设定部64将根据报告信息求出的MCS设为平均数据速率,并基于代码信道组信息和最低品质信息,设定各代码信道的MCS。按照不超出作为输入的最低品质的MCS的方式设定各代码信道的MCS。
图4(a)和(b)是与现有技术对比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MCS差的附加方法的一例的图。如图4(a)所示,以往,使用由各代码信道#1~#6报告的相同的MCS进行了码分复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以报告的MCS为基准,通过在每个代码信道#1~#6中改变MCS来向接收品质赋予差。
MCS的设定方法是,采用被输入的代码信道组信息,将代码信道组内的平均MCS值设定在与由无线收发装置200a报告的MCS相同的电平(level)上。
以图4(b)为例进行说明。在图4(b)中是6码分复用,代码信道组分别被分成代码信道#1和#2、#3和#4、#5和#6。在各代码信道中使用不同的MCS时,能够在每个代码信道组上设定不同的MCS的修正值。
图4(b)的例中,在代码信道#1和#2中修正值被设定为1,在代码信道#3和#4中修正值被设定为2,在代码信道#5和#6中修正值被设定为3。此时,各代码信道组的MCS是(MCS+修正值)和(MCS-修正值)。但是,将一个代码信道组成组时,能够直接使用被报告的MCS。
另外,比两个多的代码信道被组成组时,组内的修正值也可以不是一个。例如,将三个代码信道组成组时,能够在三个代码信道中分别设定成MCS、(MCS-1)、(MCS+1),或者(MCS+3)、(MCS-2)、(MCS-1)。但是,(MCS+修正值)需按照不超出作为最低品质的MCS的方式进行设定。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200a的构成的模块图。无线收发装置200a具备:天线1、无线接收部2(也称作接收部)、A/D(模拟/数字:Analog/Digital)变换部3、GI(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去除部4、FFT(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部5、解复用部6、接收数据检测部7(也称作代码信道检测部)、传输路径推定部8、解调控制部9、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形式)决定部10、报告信息生成部11、编码部12、调制部13、复用部14、D/A(数字/模拟:Digital/Analog)变换部15、无线发送部16。
由天线1接收的信号在无线接收部2中被变换成基带信号,并在A/D变换部3中被进行A/D变换,在GI去除部4中被去除保护间隔,在FFT部5中被进行时间频率变换。
向解复用部6输入FFT部5的输出,分离出在发送侧被复用的导频信号和接收品质通知信号。向传输路径推定部8输入导频信号,向解调控制部9输入接收品质通知信号。
传输路径推定部8基于导频信号进行传输路径推定,求出每个副载波的传输路径推定值。另外,解调控制部9基于接收品质通知信号来生成接收品质信息。传输路径推定值被输入给接收数据检测部7、MCS决定部10,解调控制信息被输入给接收数据检测部7。
在MCS决定部10中基于输入的传输路径推定值来决定接收品质,并向报告信息生成部11输出表示MCS的信息。在报告信息生成部11中,生成用于将表示MCS的信息报告给通信对象的无线收发装置的报告信息用符号序列,并向复用部14进行输出。复用部14对在编码部12、调制部13中被纠错编码·调制的发送数据复用报告信息用符号序列。从复用部14输出的信号在D/A变换部15中被进行D/A变换,在无线发送部16中被变换为无线频率,从天线1发送给无线收发装置100a。
在接收数据检测部7中检测从无线收发装置100a发送的数据,并输出给无线收发装置200a的上位层。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接收数据检测部7(图5)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接收数据检测部7具备信号检测顺序决定部17、串行消除部18。
信号检测顺序决定部17基于在无线收发装置100a侧中被设定的接收品质,决定信号检测顺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串行消除部18(图6)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串行消除部18具备:传输路径补偿部19-1、19-2~19-N(N是2或比2大的自然数)、代码信道信号检测部20-1、20-2~20-N、代码信道复制品生成部21-1、21-2~21-(N-1)、MCI复制品生成部22-1、22-2~22-(N-1)、加法运算部23-2~23-N。另外,对于代码信道复制品生成部21-(N-1)没有进行图示。
另外,代码信道信号检测部20-1~20-N具备:解扩部24-1、24-2~24-N、解调部25-1、25-2~25-N、译码部26-1、26-2~26-N。
串行消除部18按照根据信号去除顺序通知信号设定的顺序,使用在每个代码信道信号中进行数据检测和干扰去除的串行型干扰消除(SIC: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ation)。以下,说明按照C1~CN的顺序设定信号检测顺序的情况。
首先,传输路径补偿部19-1中基于由传输路径推定部8(图5)推定的传输路径推定值,例如使用利用了公知的ZF(Zero-Forcing:迫零)基准、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最小均方误差)基准等的加权系数,对从解复用部6(图5)输出的信号进行传输路径补偿。
而且,在代码信道信号检测部20-1中检测对应于C1的数据。在解扩部24-1中使用扩散码C1对传输路径补偿后的信号进行解扩,在解调部25-1中根据包含在信号检测顺序通知信息中的调制方式进行解调处理,并作为编码比特LLR(Log Likelihood Ratio:对数似然比)而被输出。
在译码部26-1中,根据信号检测顺序通知信息中所包含的编码率进行纠错译码处理,并向串行消除部18的外部输出对应于C1的信息比特,并且向代码信道复制品生成部21-1输出编码比特LLR。
向代码信道复制品生成部21-1输入译码部26-1输出的编码比特LLR,并生成在无线收发装置100a侧中生成的代码信道信号的复制品。在MCI(Multi-Code Interference:码间干扰)复制品生成部22-1中,向代码信道复制品生成部21-1的输出乘上从传输路径推定部8(图5)被输入的传输路径推定值,生成对应于C1的MCI复制品。
通过在加法运算部23-2中从由解复用部6(图5)输入的信号减去对应于C1的MCI复制品,进行干扰去除。使用减去了该对应于C1的MCI复制品的信号,检测对应于C2的数据。
C2的情况下也进行与C1时相同的处理。但是,在解扩部24-2中使用的扩散码、在解调部25-2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在译码部26-2中使用的编码率分别对应于C2。
代码信道信号检测部20-2向串行消除部18的外部输出对应于C2的信息比特,并且向代码信道复制品生成部21-2输出编码比特LLR。
与C1的情况相同,根据编码比特LLR在代码信道复制品生成部21-2中生成对应于C2的代码信道复制品,并在MCI复制品生成部22-2中生成对应于C2的MCI复制品。而且,在加法运算部23-3(省略图示)中,从减去了对应于C1的MCI复制品的信号中减去对应于C2的MCI复制品。
使用减去了对应于C2的MCI复制品的信号,检测对应于C3的数据。一直到检测出对应于所有的代码信道C1~CN的信息比特为止进行这样的数据检测、MCI复制品生成、MCI去除等处理。
下面,说明解调部25-1(图7)的处理。另外,由于解调部25-2~25-N的处理与解调部25-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对这些解调部的说明。在这里,针对解调部25-1使用QPSK调制的情况进行说明。
将在无线收发装置100a侧发送的QPSK符号设为X,将在无线收发装置200a侧的解扩后的符号设为Xc。将构成X的比特设为b0、b1(b0、b1=±1),可以用以下的式(1)表示X。
【数学式1】
X=12(b0+jb1)···(1)]]>
其中,j表示虚数单位。从X的接收侧的推定值Xc按照以下的式(2)求出比特b0的LLRλ(b0)。
【数学式2】
λ(b0)=2Re(Xc)2(1-μ)···(2)]]>
其中,Re()表示复数的实部。μ是传输路径补偿后的等效振幅,例如,将第k副载波的传输路径推定值设为H(k)、将进行了乘法运算的MMSE基准的传输路径补偿加权设为W(k)时,μ变成W(k)H(k)。另外,通过置换式(2)的λ(b0)的实部和虚部,能够求出λ(b1)。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代码信道复制品生成部21-m(m=1~(N-1))(图7)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代码信道复制品生成部21-m具备符号复制品生成部27、扩散部28-m。
代码信道复制品生成部21-m在符号复制品生成部27中基于被通知的调制方式,从被输入的编码比特LLR生成调制符号的复制品。调制符号的复制品在扩散部28-m中采用对应于Cm的扩散码进行扩散并被输出。
下面,说明符号复制品生成部27(图8)的处理。在这里,说明使用QPSK调制的情况。将构成QPSK调制符号的比特的LLR设为λ(b0)、λ(b1)时,能够用以下的式(3)表示QPSK调制符号的复制品。
【数学式3】
12tanh(λ(b0)/2)+j2tanh(λ(b1)/2)···(3)]]>
在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接收品质控制部35按照在复用的多个代码信道中至少一个代码信道的MCS(也称作接收品质)不同于其它代码信道的MCS的方式进行设定,并且无线发送部34向无线收发装置200a发送接收品质控制部35设定了MCS且复用了多个代码信道的信号,因此,从无线收发装置100a接收了多个代码信道被复用的信号的无线收发装置200a能够以适当的顺序检测各代码信道。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每个代码信道中改变MCS,在接收品质上生成了差。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通过在每个代码信道中改变发送功率来在接收品质上生成差。另外,由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200a(图5)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100b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无线收发装置100b具备: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47-1~47-N、复用部48、IFFT部49、GI插入部50、D/A变换部51、无线发送部52(也称作发送部)、接收品质控制部53(也称作接收品质设定部)、通知信息生成部54、导频生成部55、无线接收部56、A/D变换部57、解复用部58、解调部59、译码部60、天线61。
另外,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47-1~47-N分别具备编码部62、调制部63、扩散部64、功率设定部65。
无线收发装置100b首先向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47-1~47-N输入发送数据。在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47-1~47-N中针对发送数据,在编码部62中使用纠错码进行纠错编码。被编码的数据在调制部63中被映射给调制符号。调制符号在扩散部64中使用对应于各代码信道的扩散码进行扩散。在功率设定部65中基于从接收品质控制部53输出的接收品质控制信息,按照每个代码信道中的接收品质上产生差的方式对扩散后的信号进行功率设定。
代码信道信号生成部47-1~47-N的输出被输入给复用部48,并对用于将作为通信信息生成部54的输出的接收品质控制信息通知给通信对象的无线收发装置的接收品质通知信号、和作为导频信号生成部55的输出的导频信号进行复用。复用部48的输出在IFFT部49中被进行频率时间变换,在GI插入部50中被插入保护间隔,在D/A变换部51中被进行D/A变换,在无线接收部52中被变换为无线频率,从天线61发送给通信对象的无线收发装置。
在第1实施方式中基于包含在报告信息用符号序列中的MCS改变了各代码信道的MCS,但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改变各代码信道的发送功率。由于在无线收发装置100b中知道发送功率,因此即使不使用来自通信对象的无线收发装置的报告信息,也能决定接收品质差。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接收品质控制部53(图9)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接收品质控制部53具备代码信道分组部62、接收品质设定部65。
由于代码信道分组部62与第1实施方式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接收品质设定部65设定分配给各代码信道的发送功率。接收品质设定部65首先基于码分复用数,求出不进行码分复用时能够进行通信的最低发送功率。例如,将码分复用数设为N时,最低发送功率为P-10log10(N-1)。其中,P是未赋予品质差时的发送功率,单位是dB。接收品质设定部65不会分配比求出的最低发送功率低的发送功率。
各代码信道的发送功率的分配只要在输入的代码信道组的各组内保持一定的发送功率即可。
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接收品质控制部53按照在复用的多个代码信道中至少一个代码信道的发送功率(也称作接收品质)不同于其它代码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方式进行设定,并且无线发送部34向通信对象的无线收发装置发送接收品质控制部35设定了发送功率且复用了多个代码信道的信号,因此从无线收发装置100a接收了将多个代码信道复用的信号的通信对象的无线收发装置能够以适当的顺序检测各代码信道。
(第3实施方式)
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基于由通信对象的无线收发装置报告的信息,在无线收发装置100a等中计算出了品质差。在第3实施方式中,通信源的无线收发装置计算出品质差,并对通信对象的无线收发装置进行报告,通信对象的无线收发装置根据由通信源的无线收发装置报告的信息,在每个代码信道中赋予品质差。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100c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图11表示了由MCS赋予差的情况。由于与使用图1进行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100a的差异在于接收品质控制部67(也称作接收品质设定部),因此仅说明接收品质控制部67。接收品质控制部67基于从无线收发装置200c(图12)发送的报告信息用符号序列所表示的报告信息,生成作为各代码信道的MCS信息的接收品质控制信息。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200c的构成的示意模块图。由于与使用图5进行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收发装置200a的差异在于报告信息生成部66,因此在这里仅对报告信息生成部66进行说明。
向报告信息生成部66输入由MCS决定部10决定的MCS。报告信息生成部66设定各代码信道的MCS,生成用于向通信对象的无线收发装置进行报告的报告信息用符号序列。在无线收发装置200c中设定各代码信道的MCS时,无需在接收数据部7中决定信号检测顺序,只要使用无线收发装置200c中设定的MCS即可。
由于在第3实施方式中,接受品质控制部67按照在复用的多个代码信道中至少一个代码信道的MCS不同于其它代码信道的MCS的方式进行设定,并且无线接收部34向无线收发装置200c发送接收品质控制部35设定了MCS且复用了多个代码信道的信号,因此,从无线收发装置100c接收了多个代码信道被复用的信号的无线收发装置200c能够以适当的顺序检测各代码信道。
另外,由于接收品质控制部67能够基于从无线收发装置200c通知的接收品质信息来设定代码信道的MCS,因此能够考虑到无线收发装置200c的接收状况来以适当的顺序检测各代码信道。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记录用于实现无线收发装置100a、100b、100c的各部或无线收发装置200a、200c的各部的功能的程序,并通过向计算机系统读入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并将其执行,从而进行无线收发装置100a、100b、100c或无线收发装置200a、200c的控制。另外,这里,“计算机系统”包括OS或外围设备等硬件。
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或内置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等存储装置。而且,“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括:如通过因特网等网络或电话线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那样的、短时间动态保持程序的设备;和如构成此种情况下的服务器或客户机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的、一定时间内保持程序的设备。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用于实现所述的功能的一部分,而且,也能与由在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记录了所述的功能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该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构成并不仅限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超出该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的设计等,都包括在发明内容中。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如下无线发送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发送方法等,其中,从无线发送装置接收了多个代码信道被复用的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能够以适当的顺序检测各代码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