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80018838.6
2008.06.05
CN101678703A
2010.03.24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3L 19/00申请日:20080605|||公开
B43L19/00; B43M11/06
B43L19/00
国誉株式会社
甲斐啓二; 嵨秀人; 三井隆史
日本大阪府
2007.6.7 JP 152167/2007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段承恩;杨光军
本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具(A)中,替换物(3)具有:保持转印带(T)的卷轴部(31)、能把设在转印带(T)上的转印物转印到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头(35)、安装卷轴部(31)并且一体地设有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的支承板(34)。在基端部(351)和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之间,设有能禁止基端部(351)与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的相对转动的接合部(5)。
1. 一种转印用具,在第1盒部件与第2盒部件之间设有替换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替换物,具有保持转印带的卷轴部、能把设于转印带的转印物转印到被转印体的转印头、和安装上述卷轴部并且一体地设有上述转印头的基端部的支承板;在上述基端部和上述盒部件之间,设有能禁止上述基端部和上述盒部件的相对转动的接合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部,分别设在上述转印头的基端部与上述第1盒部件及上述第2盒部件之间。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印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部,具有设在上述转印头的基端部以及上述盒部件之中任一方的凹部、和设在另一方的凸部。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部和凸部的形状,是多边形剖面形状。5.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转印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盒部件及上述第2盒部件的内面与上述基端部分别抵接。6. 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转印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卷轴部,具有能供给上述转印带的供给卷轴、和能卷取上述转印带的卷取卷轴;上述盒部件的任一方支承上述卷轴部的一方,上述支承板支承上述卷轴部的另一方。7. 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转印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卷轴部,具有能供给上述转印带的供给卷轴、和能卷取上述转印带的卷取卷轴,并且,上述盒部件的任一方具有能与上述供给卷轴一起转动的驱动齿轮;在上述卷取卷轴形成有能与上述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部。
转印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把糊料、修改液(修改墨)涂膜等的转印物良好地转印(転写)到纸等的被转印物上的转印用具。 背景技术 已往,对于能把糊料、修改液涂膜等的转印物良好地转印到纸等的被转印物上的转印用具,提出了各种替换物更换式的转印用具,该转印用具,在转印物用完后,只更换收容在转印用具的盒(壳体)内部的替换物,就能继续使用。 该替换物更换式的转印用具,在安装在替换物上的转印头的基端部、盒内的替换物的周缘部,设有在盒内部包围替换物周缘部的多个适当进行固定的机构,在盒内切实地固定,可实现转印物的良好转印。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069691号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替换物更换式的转印用具中,在转印动作时,必须要有把转印头按压在纸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首先作用到安装在替换物上的转印头的基端部。于是,以该转印头的基端部为支点,作用了使包含卷轴部的替换物的主要部分在盒内移动的力。为此,已往的替换物更换式的转印用具中,必须以能够对应该转印动作时的盒的移动的程度支承替换物。基于该原因,已往的转印用具,在替换物上设置了与盒内部抵接的多个固定部位。 这种情形下,把替换物固定在盒上的部位,必须避开卷绕转印体的卷轴部。为此,为了切实地将替换物固定在盒内而在替换物的周缘设置多个固定部位时,必须把替换物的构成要素,配置在卷轴或卷绕在卷轴上的转印体等的外形外侧,这样,不能实现替换物的小型化。 另一方面,如果盒内的替换物的支承强度不足,则在盒内将卷轴部可转动地支承的部位和卷轴部的位置会偏移,卷轴部的转动产生故障,妨碍卷绕着的转印物的供给即抽出、卷取,不能容易且准确地将转印物转印。 本发明着眼于该问题,其目的是提供既能减少在盒内支承替换物的部位又能良好地进行转印物的转印的转印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即,本发明的转印用具,在第1盒部件与第2盒部件之间设有替换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替换物,具有保持转印带的卷轴部、能把设在转印带上的转印物转印到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头、和安装上述卷轴部并且一体地设有上述转印头的基端部的支承板;在上述基端部和上述盒部件之间,设有能禁止上述基端部和上述盒部件的相对转动的接合部。 这里,本说明书中,用“替换物”这一词汇,表示保持转印物、可替换·更换的物体,但是,该词汇与“带盒”、“更换式带盒”是同样的意义,可相互置换。 根据该转印用具,转印物的转印时施加的作用力,通过接合部传递到盒部件侧,所以,可有效地避免收容在两盒部件之间的替换物在两盒部件内移动、卷轴部和盒部件的相对移动的不良情况。因此,可有效地减少接合部的、将两盒部件和替换物定位的其它设置部位的数目。结果,可以避免在支承板周围设置定位部位,可以使支承板小型化,从而使替换物小型化。 为了使盒部件更切实地支承替换物,最好将接合部分别设在转印头的基端部和第1盒部件及第2盒部件之间。 作为能禁止基端部和盒部件的相对转动的接合部,最好具有设在转印头的基端部和盒部件之中任一方上的凹部、和设在另一方上的凸部。 关于优选的凹部和凸部形状,作为一例,可以将该凹部和凸部的形状做成为多边形剖面形状。这里所说的“多边形”,除了通常的正三角形、正方形等通常的多边形外,也包含例如十字形、星形等局部有凹部的形状。 另外,为了在收容着替换物的状态下实现两盒部件的高接合强度,有效地防止使用时两盒部件之间的扭曲,最好使第1盒部件及上述第2盒部件的内面与基端部分别抵接。 卷轴部具有能供给转印带的供给卷轴、和能卷取转印带的卷取卷轴时,使盒部件中的任一方从一端侧支承卷轴部,并使支承板支承卷轴部的另一端侧。这样,即使支承板从卷轴部的一方端部支承,卷轴部在替换物内也从两侧切实地被支承。即,即便使支承板只从卷轴部的一侧支承来减少构成替换物的零部件数目,也能很好地支承卷轴部。 另外,本发明如上所述,能有效地禁止替换物在盒部件内的移动,所以如果进而做成盒部件中的任一方具有能与上述供给卷轴一起转动的驱动齿轮,在卷取卷轴上形成能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部,则有效地减少了用于驱动的零部件数目、和用于卷轴部的转动的零部件的相关部位,可实现转印带的稳定行走。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有效地避免卷轴部和盒部件的相对移动,所以,可有效地减少接合部的、将两个盒部件和替换物定位的其它设置部位的数目。结果,可以避免在支承板的周围设置定位部位,可以减小支承板的尺寸,实现替换物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外观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另一外观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5同上。 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外观图。 图7是该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要部的外观图。 图9是图2中的I-I线剖面图。 图10是图2中的II-II线剖面图。 图11是该实施方式的作用说明图。 图12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构造的说明图。 图13是该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构造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盒部件(第1盒部件) 112b:驱动齿轮 2:第二盒部件(第2盒部件) 3:替换物 31:卷轴部 32:供给卷轴 33:卷取卷轴 331b:从动齿轮部 34:支承板 35:转印头 351:基端部 5、5A、5B:接合部 51a、52a、51aA、52aA、51aB、52aB:凸部 53a、53aA、53aB:凹部 A:转印用具 T:转印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具A,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主要备有作为第一盒部件的第1盒部件1、能与该第1盒部件1接合(卡合)的作为第二盒部件的第2盒部件2、和保持转印带T及转印头35并且收容在接合着的第1盒部件1及第2盒部件2内的替换物3。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具A,作为一例,第1盒部件1、第2盒部件2、和替换物3的后述支承板34,是由透明树脂构成的,所以,图1中,用实线表示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的内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具A,如上述图所示,还备有连接部件4和传递机构D。连接部件4,将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可转动地连接。传递机构D,跨及第1盒部件1和替换物3地设置,把构成后述卷轴部31的供给卷轴32的转动,传递给卷取卷轴33。由连接部件4可转动地连接着的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为了实现该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的切实接合及容易解除接合,构成了后述的前侧接合机构FE、操作部L、和后侧接合机构BE。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具A中,替换物3具有:保持转印带T的卷轴部31、能把设在转印带T上的转印物转印到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头35、和安装卷轴部31并一体地设置着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的支承板34。在基端部351和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之间,设有能禁止基端部351与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的相对转动的、后述接合部5。 下面,说明构成转印用具A的各部。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如无特别限定,是指有转印头35的一侧。“后”,是指转印头35的相反侧,换言之,是自转印头35向供给卷轴32和卷取卷轴33的一侧。另外,作为转印物,可以是糊料、修改写在或印刷在作为被转印体的纸或膜上的文字、图形等的修改液涂膜等。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第1盒部件1备有:形成该第1盒部件1的主体的主壁11、与该主壁11形成为一体并包围主壁11的侧壁12、将连接部件4可转动地安装的第1安装部13、安装在第1盒部件1上并且不使用时能覆盖转印头35的头罩14。另外,头罩14的构造是,在转印用具A的使用时,位于可使转印头35露出的位置,不使用时,可成为覆盖转印头35的姿势的通常构造。能够采用其它的现有的构造,所以其具体说明从略。 主壁11,如上述图所示,具有在其内侧将卷轴部31可转动地安装的卷轴安装部111。具体地说,卷轴安装部111,具有供给卷轴安装部112和卷取卷轴安装部113。供给卷轴安装部112,用于安装卷轴部31的后述供给卷轴32。卷取卷轴安装部113,将卷取卷轴33可转动地支承。供给卷轴安装部112,具有供给卷轴支承部112a和驱动齿轮112b。供给卷轴支承部112a,插入供给卷轴32的后述啮合孔321a内,由此可与该供给卷轴32一起转动。驱动齿轮112b通过图未示的滑动机构相对于供给卷轴支承部112a同轴地安装。卷取卷轴安装部113,从主壁11上一体地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可插入形成在卷取卷轴33顶端的后述卷取卷轴安装孔331a内。另外,在主壁11的下前部分,不设置侧壁12,成为开口端,后述转印头35可从该开口端突出。 主壁11中,在与后述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对应的位置,形成了构成后述接合部5的第1十字肋51。关于该第1十字肋的构造,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侧壁12,如上述图所示,具有构成前侧接合机构FE的前槽121、构成后侧接合机构BE的后凸条122、和与后述爪部22c共同构成操作部L的爪承接部12c。前槽121,设在侧壁12的前部分的外面,与第2盒部件2侧的后述前凸条221接合,由此与该前凸条221共同构成前侧接合机构FE。后凸条122,设在侧壁12的后部分的内面,与第2盒部件2侧的后述后槽222接合,由此与该后槽222共同构成后侧接合机构BE。爪承接部12c,形成在侧壁12的前槽121与后槽222之间的中间位置,具有缺口部123和爪承接凹部124。缺口部123,是把侧壁12的形状呈半圆形切去而形成的,由此与后述操作端223对应。爪承接凹部124,设在比缺口部123靠主壁11侧,形成在第2盒部件2上的后述爪部22c的接合端224,与该爪承接凹部124接合。第1安装部13备有安装凹部131,该安装凹部131具有与连接部件4的厚度约相等的深度。在安装凹部131的前及后内壁上,形成了突起,该突起作为连接部件4的第1盒部件1侧的轴部起作用。 第2盒部件2,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备有盖壁21、第1侧壁22a及第2侧壁22b、爪部22c、第2安装部23、和转动限制片24。盖壁21实质地盖住第1盒部件1。第1侧壁22a及第2侧壁22b,与该盖壁21形成为一体,并与第1盒部件1的侧壁12重合。爪部22c配置在第1侧壁22a与第2侧壁22b之间,构成进行弹性变形而与第1盒部件1的爪承接部12c接合的操作部L。第2安装部23用于安装连接部件4。转动限制片24用于限制连接部件4的转动。 在盖壁21上,在与供给卷轴32及卷取卷轴33的中心对应的两个部位,分别形成了插入突起211、212。该插入突起211、212可分别嵌入设在支承板34上的被支承孔343、344内。 在盖壁21上,在与后述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对应的位置,形成了构成接合部5的第2十字肋52,关于该第2十字肋52的构造,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第1侧壁22a,在其内面设有前凸条221。该前凸条221,能与第1盒部件1侧的前槽121接合,与前槽121共同构成上述前侧接合机构FE。第2侧壁22b,在其外面设有后槽222。该后槽222,能与第1盒部件1侧的后凸条122接合,与该后凸条122共同构成后侧接合机构BE。爪部22c,备有接合端224和操作端223。接合端224实际上与上述爪承接凹部124接合。操作端223,承受解除与爪承接凹部124接合的接合端224的接合外力。操作端223的平面形状,是与缺口部123的形状对应的大致半圆形。第2安装部23,与第1安装部13同样地,备有安装凹部231,该安装凹部231具有与连接部件4的厚度约相等的深度。在安装凹部231的前及后内壁上,同样地形成了突起,该突起作为连接部件4的第2盒部件2侧的轴部起作用。转动限制片24,横切该第2安装部23地设置着。该转动限制片24,在从第2盒部件2离开连接部件4超过90°的角度而打开的状态将第2盒部件2朝关闭方向转动时,限制第2盒部件2的转动。 连接部件4,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为了使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作为盒子起作用,具有将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可分别独立转动地连接起来的、作为合叶的功能。具体地说,连接部件4,由软质或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连接部件4,具有起合叶作用的约长方形的板状合叶本体41、和沿长方形的平行长边形成的第1转动轴部411和第2转动轴部412。具体地说,合叶本体41的构造是,其上面的中央部分比周围凹入,在周围形成台阶部,这样,形成了第1转动轴部411和第2转动轴部412。第1转动轴部411,在其两端形成了孔部,该孔部与第1盒部件1的第1安装部13的突起接合。另一方面,第2转动轴部412,在其两端形成了孔部,该孔部与第2盒部件2的第2安装部23的突起接合。 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借助该连接部件4,相互可转动地连接。在使用时,转动限制片24,一边与合叶本体41的第1转动轴部411和第2转动轴部412之间的表面接触,一边移动,通过转动限制片24与第1转动轴411接触,使得进行第2盒部件2的转动。即,将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打开时,可以将第1盒部件14和第2盒部件2放在同一平面上,所以,能容易地进行替换物3的更换。 替换物3,如图1至图3、图6至图10所示,保持在第1盒部件1与第2盒部件2之间,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卷绕并保持转印带T的卷轴部31、可把转印带T按压在纸等被转印物上的转印头35、将这些卷轴部31可转动地支承并且一体地保持着转印头35的支承板34。 卷轴部31,尤其如图6和图7所示,具有卷绕着未使用的转印带T的供给卷轴32、和卷取使用后的转印带T的膜的卷取卷轴33。 供给卷轴32,如上述图所示,具有供给卷轴本体321和啮合孔321a。供给卷轴本体321,形成该供给卷轴32的主体。啮合孔321a,能传递转印带T被抽出时的供给卷轴32的转动地、与上述供给卷轴支承部112a啮合并能够进行收容。 卷取卷轴33,如上述图所示,具有卷取卷轴本体331、卷取卷轴安装孔331a、和从动齿轮部331b。卷取卷轴本体331,形成该卷取卷轴33的主体。卷取卷轴安装孔331a,能相对于上述卷取卷轴安装部113转动地收容该卷取卷轴安装部113。从动齿轮部331b,形成在卷取卷轴安装孔331a的周缘部,能与上述驱动齿轮112b啮合。即,本实施方式中,由构成供给卷轴安装部112的供给卷轴支承部112a及驱动齿轮112b、和从动齿轮部331b,构成了传递机构D。 支承板34,如上述图所示,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位于其前端部分。在与第1盒部件1相对向的面上,具有供给卷轴保持部341及卷取卷轴保持部342,供给卷轴保持部341及卷取卷轴保持部342,将供给卷轴32及卷取卷轴33可转动地保持。还具有被支承孔343、344和保护片345。被支承孔343、344分别设在与第2盒部件2相对向的面上的、相当于供给卷轴32及卷取卷轴33的中心的部位。保护片345,在该支承板34的下端,在替换物3单独运送时,能避免包装材料被不小心附着在转印物上。另外,在被支承孔343、344的开口边缘部,形成了抵接端343a、344a,该抵接端343a、344a与第2盒部件2抵接,由此可以将该支承板34在厚度方向定位。当替换物3收容在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之间时,保护片345,在第1盒部件1的下端部可与侧壁12抵接。 转印头35,如上述图所示,具有与支承板34形成为一体的基端部351、从基端部351向前方伸出的伸出板352、形成在伸出板352的两侧的限制板353、可转动地支承在限制板353顶端的转印辊354。基端部351构成十字孔部53,该十字孔部53构成后述的接合部5。关于该十字孔部53,将在后面详细说明。伸出板352、基端部351,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时的转印头35按压时,能稍稍弹性变形。限制板353,用于抑制使用时转印带T朝侧方的偏移,使转印带T稳定地行走,并且将转印物准确地转印到被转印物上。转印辊354,为了恰当地将转印带T按压在被转印物上,其表面例如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具A,如图1至图10所示,其特征是,在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和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之间,设有禁止基端部351与盒部件相对转动的接合部5。具体地说,接合部5,分别设在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与第1盒部件1及第2盒部件2之间。下面,说明接合部5的构造。 接合部5,尤其如图6至图11所示,具有形成在第1盒部件1上的第1十字肋51、形成在第2盒部件2上的第2十字肋52、和形成在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上的十字孔部53。 第1十字肋51,如上述图所示,从第1盒部件1的主壁11上立起,具有凸部51a和抵接面51b。凸部51a,能与十字孔部53的凹部53a嵌合。抵接面51b,是在凹部53a的周缘使主壁11即第1盒部件1的内面隆起而设置的。凸部51a,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多边形即十字形剖面形状,这样,可以无间隙地与凹部53a嵌合。把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分别在上述前侧接合机构FE、后侧接合机构BE、及操作部L接合时,抵接面51b可与设在十字孔部53上的端面53b抵接。 第2十字肋52,如上述图所示,从第2盒部件2的盖壁21上立起,具有凸部52a和抵接面52b。凸部52a能与十字孔部53的凹部53a嵌合。抵接面52b,是在凸部52a的周缘使盖壁21即第2盒部件2的内面隆起而设置的。凸部52a,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多边形即十字形剖面形状,这样,可以无间隙地与凹部53a嵌合。把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分别在上述前侧接合机构FE、后侧接合机构BE、及操作部L接合时,抵接面52b可与设在十字孔部53上的端面53b抵接。 十字孔部53,如上述图所示,具有能在内面与凸部51a、52a无间隙地嵌合的凹部53a、和面对第1盒部件1及第2盒部件2的内面的端面53b。凹部53a,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与上述凸部51a、52a对应的多边形即十字形剖面形状,这样,可以无间隙地与凸部51a、52a嵌合。 如图9和图10的剖面所示,在把替换物3收容在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之间的状态,凸部51a、52a分别无间隙地与凹部53a嵌合,这样,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成为相对于第1盒部件1或第2盒部件2不能转动的状态。该状态时,抵接面分别从十字孔部53的端面53b的两端抵接,在厚度方向也被定位。具体地说,抵接面,一边借助由树脂构成的第1盒部件1及第2盒部件2的挠曲进行弹性施力,一边从两侧推压十字孔部53的端面53b。该状态时,设在第2盒部件2上的插入突起211、212,插入到支承板34的被支承孔343、344内,并且,被支承孔343、344的抵接端343a、344a接触盖壁21,这样,支承板34在厚度方向被正确定位。在该状态,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的接合,借助设在夹设于它们之间的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上的十字孔部53,更提高抗挠曲的强度。 如图11所示,将转印头35按压在被转印物上时,该接合部5禁止基端部351和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的相对转动,这样,转印物的转印时施加的作用力,通过接合部5,传递到盒部件侧,所以,在按压转印头35时,即使施加了使转印头35以基端部351为中心朝上方相对地转动方向的作用力,支承板34在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的内部也不转动。因此,在卷轴部31和第1盒部件1的接触部分,不作用任何作用力。即,仅靠接合部5禁止转动,就可以切实地禁止替换物3在两盒部件内部朝上下方向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收容在两盒部件之间的替换物3,在两盒部件内移动、卷轴部31和盒部件相对移动。 通过设为上述构造,本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具A,由于在基端部351和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之间,设置了禁止基端部351和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相对转动的接合部5,所以,如上所述,转印物的转印时施加的作用力,可通过接合部5,传递到第1盒部件1或第2盒部件2侧。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收容在第1盒部件1与第2盒部件2之间的替换物3的移动而引起的、卷轴部31相对于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的偏移。这样,可有效地减少除了接合部5外的、将替换物3定位的其它部位的数目。本实施方式中,禁止替换物3转动的部位,只设置了接合部5。结果,可以避免在支承板34周围设置定位的部位,所以,可以使支承板34小型化,可实现替换物3的小型化。 另外,接合部5,分别设在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与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之间,这样,可以切实地支承替换物3。 作为接合部5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形成了设在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上的凹部53a、和设在第1盒部件1及第2盒部件2上的凸部51a、52a,避免在替换物侧的外形形成突起,也有助于实现小型化。 关于凹部53a和凸部51a、52a的形状,作为一例,是将该凹部53a和凸部51a、52a的形状做成为多边形即十字形剖面形状,可切实禁止转动。 另一方面,最好使第1盒部件1及第2盒部件2的内面与基端部351分别抵接。这样,在收容着替换物3的状态,可以实现两盒部件的高接合强度,同时,可有效地防止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之间扭曲。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接合部5切实地禁止替换物3的转动,所以,即使采用像支承板34那样、卷轴部31在替换物3内只从一侧支承的构造,也能作为与第1盒部件一起从两侧支承的形态,切实地实现支承。同时,因支承板34小型化,可以实现替换物3的小型化。同样,利用接合部5,禁止替换物3的转动,这样,卷轴部被很好地定位,所以,可把构成传递机构D的要素,分割成第1盒部件1侧和替换物3侧,将从动齿轮部331b与卷取卷轴33一体地形成,这样,即便减少零部件数目,也能良好地进行驱动力的传递。另外,有效地减少了用于驱动的零部件数目,以及减少用于卷轴部31的转动的零部件的相关部位,可实现转印带T的稳定行走。 <变形例>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本变形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注以相同标记,其详细说明从略。 如图12所示,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形状也能够良好地禁止转动。 该变形例中的接合部5A,具有设在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上的方孔部53A、设在图未示第1盒部件1侧的第1四方肋51A、和设在图未示第2盒部件2侧的第2四方肋52A。 第1四方肋51A,具有能与方孔部53A的凹部53aA嵌合的凸部51aA、和在凹部53aA的周缘使图未示第1盒部件1的内面隆起而设置的抵接面51bA。凸部51aA,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多边形即四边形的剖面形状,这样,能无间隙地与凹部53aA嵌合。抵接面51bA,能与设在方孔部53上的端面53b抵接。第2四方肋52A,具有能与方孔部53A的凹部53aA嵌合的凸部52aA、和在该凸部52aA的周缘使图未示的第2盒部件2的内面隆起而设置的抵接面52bA。十字孔部53A,具有能在内面与凸部51aA、52aA无间隙地嵌合的凹部53aA、和面对第1盒部件1及第2盒部件2的内面的端面53bA。 该构造的接合部5A,也能有效地禁止替换物3的转动。 另外,如图13所示,也可采用多边形以外的形状,构成能禁止转动的接合部5B。另外,也可为:相对于替换物侧的单一的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用设在第1盒部件1或第2盒部件2上的多个构成要素,构成接合部5B。 即,该变形例中的接合部5B,具有二孔部53B、第1圆柱肋51B、和第2圆柱肋52B。二孔部53b,设在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上,具有2个凹部53aB、53aB。第1圆柱肋51B,在图未示第1盒部件1侧在2个部位设有凸部51aB。第2圆柱肋52B,在图未示第2盒部件2侧在2个部位设有凸部52aB。当然,该变形例中,抵接面51bB、52bB也能与端面53bB抵接。 像该接合部5B这样,也可不采用多边形的剖面形状。另外,像该接合部5B这样,也可以第1盒部件1或第2盒部件2上的2个凸部51aB或凸部52aB,与设在一个部位的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上的2个孔状凹部53aB对应。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各部的具体构造,不是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作各种变形。 例如,也可以在盒部件侧设置凹部,在替换物侧设置突起,这样构成接合部。另外,能禁止支承板转动的接合部的剖面形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限定,可以选择能禁止相对转动的其它各种形状。当然,并不限定于凹部和凸部完全嵌合的形状,例如,即使是剖面形状与凹部不同的凸部也可以,只要是能禁止转动的形状即可。 其它各部的具体构造,也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作各种变形。 工业实用性 采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避免卷轴部和盒部件的相对移动,所以,可以有效地减少接合部的、将两盒部件和替换物定位的其它设置部位的数目。结果,可以避免在支承板的周围设置定位部位,可以使支承板小型化,从而可使替换物小型化。
《转印用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印用具.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施方式的转印用具(A)中,替换物(3)具有:保持转印带(T)的卷轴部(31)、能把设在转印带(T)上的转印物转印到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头(35)、安装卷轴部(31)并且一体地设有转印头(35)的基端部(351)的支承板(34)。在基端部(351)和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之间,设有能禁止基端部(351)与第1盒部件(1)和第2盒部件(2)的相对转动的接合部(5)。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