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边车.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29886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88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14652.3

申请日:

2008.06.26

公开号:

CN101674973A

公开日:

2010.03.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K 27/00申请公布日:201003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K 27/00申请日:20080626|||公开

IPC分类号:

B62K27/00

主分类号:

B62K27/00

申请人:

尹熙润

发明人:

尹熙润

地址:

韩国蔚山

优先权:

2007.6.29 KR 10-2007-006516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 勇;谢 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边车,包括:车轮,其与摩托车车轮以给定距离定位;车轮支撑组件,其以使车轮能够被转动的方式支撑车轮,并吸收路面冲击;稳定器组件,其连接于车轮支撑组件和摩托车机身之间,使车轮支撑组件能够在摩托车倾斜时被倾斜;以及安装于稳定器组件上的主体,用于运输乘员或物件。当行驶时摩托车向右或左倾斜时,车轮相对于地面以与摩托车相同角度向右或左倾斜。因此,在转弯时,摩托车可以在不大幅度降低速度的情况下安全行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摩托车边车,包括:
车轮,与摩托车车轮以给定距离定位;
车轮支撑组件,其以使车轮能够被转动的方式支撑车轮,并吸收路面冲击;
稳定器组件,其连接于所述车轮支撑组件和摩托车机身之间,使车轮支撑组件能够在摩托车倾斜时被倾斜;以及
主体,安装于所述稳定器组件上,用来运输乘员或物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边车,其中稳定器组件和车轮支撑组件之间的连接点位于车轮中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边车,其中稳定器组件包括:
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每个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的其中一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车轮支撑组件的上部,每个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摩托车机身的上部;
第一连接构件,连接于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之间;
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每个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的其中一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车轮支撑组件的下部,每个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摩托车机身的下部;以及
第二连接构件,连接于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摩托车边车,其中每个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以及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都在一端具有插口,并且车轮支撑组件具有四个分别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四个插口的连接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摩托车边车,其中每个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以及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的另一端通过接合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摩托车机身。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摩托车边车,其中每个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都具有位于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下方的水平部分,并且第一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水平部分,从而第一连接构件位于其上安装摩托车边车主体的第二连接构件下方。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摩托车边车,其中每个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具有用来调节的长度调节装置,并且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具有用来调节自身直线长度的长度调节装置,每个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具有用来调节自身长度的长度调节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摩托车边车,其中每个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还包括,用来限制每个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移动距离的止动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摩托车边车,其中稳定器组件还包括保持装置,其用于当摩托车机身处于竖直位置时牢固地将稳定器组件保持在合适位置从而将车轮保持在竖直位置,并且用于松开稳定器组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边车,其中向边车主体提供使其露天或封闭的遮蔽装置。

说明书

摩托车边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附接到摩托车的边车,所述边车能够在摩托车转弯时使摩托车以高速安全行驶。
背景技术
摩托车装备有供骑车者乘坐的车座和安装在后轮任一侧、在车座后部的用于运载零部件、工具和/或移动装置的鞍背或篮筐。骑车的驾驶员和乘客一同坐于车座上是危险的。鞍背或篮筐太小不能运载很多物件,或重物。
边车被设计附接到摩托车以运输乘客或物件。
但是,当摩托车转弯时,常规边车保持在垂直位置。这就要求摩托车在进入弯路时减速并增大转弯半径。
具有常规边车的摩托车在进入弯路时需要减速。否则,该具有常规边车的摩托车可能通过离心力被翻倒。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车,当具有所述边车的摩托车转弯时,所述边车与具有边车的摩托车以相同的角度向右或向左倾斜。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所提供的边车包括车轮,所述车轮与摩托车的车轮以给定距离定位;车轮支撑组件,所述车轮支撑组件以这样的方式支撑车轮,使得车轮能够被转动并且吸收路面冲击;稳定器组件,其连接在车轮支撑组件和摩托车机身之间,从而当摩托车倾斜时使车轮支撑组件能够倾斜;以及机身,其安装于稳定器组件上用于运输乘客或物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边车以及该边车所附接至的摩托车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摩托车边车以及该摩托车边车所附接至的摩托车的正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边车的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车轮支撑组件的平面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稳定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长度调节装置的平面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保持装置的正视图;以及
图8和9为帮助解释本发明的摩托车边车如何运转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细节描述,所述优选实施方案的实施例在附图中举例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边车以及该摩托车边车所附接至的摩托车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边车以及该摩托车边车所附接至的摩托车的正视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边车的侧视图。
参照图1、3和3,现在对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摩托车边车进行描述。
总体来说,摩托车包括机身10;一对车轮20,其中一个位于机身10前部,另一个位于机身10后部;一个发动机(未示出),其安装至机身10,产生动力以移动摩托车;一个传动装置(未示出),其将动力从发动机传输至后轮;以及一个制动系统(未示出),其减缓或停止摩托车的运动。
由发动机产生的动力经传动装置传送至车轮,从而驱动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摩托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摩托车边车包括车轮100、车轮支撑组件200、稳定器组件300以及机身700。
车轮100包括框架110、安装于框架110的轮胎120以及连接至框架110的轮轴130。
车轮支撑组件200以这样的方式支撑车轮100,使得车轮100能够被转动并吸收由路面冲击产生的震动,防止其影响机身。路面冲击是由于车轮遇到路面隆起物或坑洞时上下移动所产生的作用。
举例来说,车轮支撑可以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外罩210;两个连杆(link)220,每个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外罩210,每个连杆的另一端具有轴向孔;以及两个悬挂装置,每个悬挂装置的一端连接于轮轴130,每个悬挂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于外罩210。
举例来说,外罩210可以为六面体形状并在底部有开口。也就是,外罩210具有上板211、前后板212和213以及侧板214。上、前、后和侧板面都互相连接。每个侧板214在其一侧具有半圆开口。前板212接近摩托车前轮,后板213接近摩托车后轮。
一个连杆220连接至外罩210的其中一个侧板的内或外侧,另一个连杆220连接至外罩210的另一个侧板的内或外侧。
轮轴130的一端插入一个连杆220的纵向孔中,轮轴130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连杆220的纵向孔中。
一个悬挂装置230的一端连接于外罩210,该一个悬挂装置230的另一端连接于轮轴130的一端。另一个悬挂装置230的一端连接于外罩210,另一悬挂装置230的另一端连接于轮轴130的另一端。
悬挂装置23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于连杆220,而不是轮轴130的另一端。
悬挂装置230利用其弹性支撑轮轴130或连杆220。悬挂装置230使边车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能以最小的机身上下移动行进。
稳定器组件300将车轮支撑组件200连接至机身10。当转弯时摩托车向右或向左倾斜时,稳定器杆300使车轮支撑组件200能向右或向左倾斜。也就是,摩托车和车轮支撑组件200以与地面相同的角度、向相同方向倾斜。从而,车轮100以与地面相同角度、向相同方向倾斜。
如图4和5所示,稳定器组件300包括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第一连接构件330,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以及第二连接构件360。
每个第一稳定器杆310和第二稳定器杆320都具有给定长度。
每个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的一端可以连接于外罩210。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于外罩210的前板213的上侧,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摩托车机身10的上侧。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于外罩210的后板213的上部,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摩托车机身10的上侧。
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平行间隔并相对于彼此布置。
第一连接构件330可以为具有特定厚度的矩形板。
第一连接构件330的一端与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连接,第一连接构件330的相对侧与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连接。从而,第一连接构件330使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相互以给定距离分开。
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在一端具有插口(socket)311,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在一端具有插口321。
外罩210的前板212在上侧具有连接部件240。连接部件240插入插口311。
外罩210的后板213在上侧具有连接部件250。连接部件250插入插口321。
外罩210的前板212上侧的连接部件240和外罩210的后板212的上侧的连接部件250应都处于车轮中心线。车轮中心线是一条从上至下贯穿车轮100中心所画的假想线。
举例来说,连接部件240和250可以是球形的,插口311和321可以为球形的。从而,连接部件240和250分别配合于插口311和312。
每个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都有给定长度。
第一下部稳定器杆340的一端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50的一端可以连接于外罩210。第一下部稳定器杆340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于前板212的下侧,第一下部稳定器杆340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摩托车机身10的下侧。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50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于后板213的下侧,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50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摩托车机身10的机身10下侧。
第一下部稳定器杆340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50平行间隔并且相对于彼此布置。
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之间的距离比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之间距离大。
第二连接构件360可以为具有特定厚度的矩形板。
第二连接构件360的一侧连接于第一下部稳定器杆340,第二连接构件360的相对侧连接于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20。从而,第二连接构件360使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以给定距离彼此分开。
第二连接构件350的面积大于第一连接构件330的面积。
第一下部稳定器杆340在一端具有插口341,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50在一端具有插口351。
外罩210的前板212在下侧有连接部件260。连接部件240插入插口311。
外罩210的后板213在下侧有连接部件270。连接部件250插入插口321。
外罩210的前板212下侧的连接部件260以及外罩210后板212下侧的连接部件270都应位于车轮中心线。车轮中心线是一条从上至下贯穿车轮100中心所画的假想线。
举例来说,连接部件260和270可以是球形的,插口341和351可以为球形的。从而,第一连接部件240和250分别配合于第一插口311和312中。
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以及第一和第二下部杆340和350都通过接合装置400可拆卸地连接于摩托车机身10。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以及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350围绕接合装置400垂直转动。
举例来说,接合装置400包括支架410,其具有多个通孔和一个螺纹孔;U型螺栓和螺母,其连接在支架410和摩托车机身10一部分的管状物之间;轴承440,每个轴承连接于每个上部、下部稳定器杆一端;以及在一端具有突出部的螺栓450,所述突出部通过轴承440与螺纹孔配合。可以在支架410的两个区域分别安装两套螺栓和螺母。轴承440包括球轴承和套管。
每个第一、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可以于自身两点处或更多点处纵向弯曲至给定角度。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可以具有水平部分312、由第一水平部分向下弯曲的第一倾斜部分313、由第一倾斜部分313向右弯曲的第二水平部分314、由第二水平部分314向上弯曲的第二倾斜部分315、以及由第二倾斜部分315向右弯曲的第三水平部分316。
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的第一水平部分312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外罩210,第三水平部分316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摩托车机身10。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部分312、314和316均为水平线,第一和第二倾斜部分313和315向第二水平部分314倾斜。第一水平部分312和第三水平部分316成一线,第二水平部分314位于第一和第三水平部分312和316下方。
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具有与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相同形状。如同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可以具有第一水平部分322、第一倾斜部分323、第二水平部分324、第二倾斜部分325以及第三水平部分326。
每个第一、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350具有直线形状。
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的第二水平部分314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的第二水平部分324位于第一、第二下部稳定杆340、350下方。第一连接构件330的一侧安装于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的第二水平部分314上,第一连接构件330的相对侧安装于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的第二水平部分324上。从而,第一连接构件330位于第二连接构件360下方,第二连接构件360安装在第一、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40、350上。第一、第二连接构件330、360相对于彼此垂直间隔。
当摩托车转弯时,摩托车向一侧倾斜,即向右或向左。在这一点上,摩托车离地面越高的部分,摩托车的该部分向右或向左倾斜就越多。
因此,当摩托车向右或左倾斜时,第一、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水平移动距离大于第一、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水平移动距离。
第二连接构件360具有四个半圆凹处G,其中两个位于一侧,另两个位于相对侧。一个半圆环B被安装于半圆凹处B内。半圆凹处G和半圆环B作为止动装置(stopper)A用来限制第一、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320水平——即向右或向左——移动的距离。
止动装置A1和A2分别位于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的第一倾斜部分313前方以及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20的第一倾斜部分313的前方。止动装置A3和A4分别位于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的第二倾斜部分315前方以及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20的第二倾斜部分325的前方。
当第一、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320向两个车轮支撑组件200移动时,第一、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320的水平移动不能超过给定点,因为倾斜部分315、325在给定点被第三、第四止动装置A3和A4阻挡。当第一、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320向摩托车机身10移动时,第一、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的水平移动不能超过给定点,因为倾斜部分313和323在给定点被第三和第四止动装置A1和A2阻挡。
驾驶时摩托车不应向一侧倾斜超过25度。当摩托车向一侧倾斜超过25度时,摩托车就可能翻倒。止动装置防止摩托车倾斜超过给定角度。
应给每个第一、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以及第一、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提供长度调节装置500。长度调节装置500调节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的直线长度,以及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的长度。
也就是说,长度调节装置500使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的直线长度大于或小于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的长度。并且,长度调节装置500使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的长度大于或小于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的直线长度。
随着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的直线长度变得比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更短,车轮100上部变得更加向摩托车机身10倾斜。
举例来说,如图6所示,长度调节装置500可以为螺丝扣(turnbuckle)。每个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以及第一和第二稳定器杆340和350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的分割端表面按右手方向加工有外螺纹,另一部分的分割端表面按左手方向加工有外螺纹。螺丝扣500有两个带螺纹孔眼。一个带螺纹孔眼被拧进一部分的分割端,另一个带螺纹孔眼被拧进另一部分的分割端。螺丝扣500被向右或向左旋转来调节第一或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或320的直线长度,并调节第一或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或350的长度。可以采用一个螺母来消除螺丝扣和第一或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或320分割端,或和第一或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或350分割端之间的任何松动。
可以给稳定器组件300提供保持装置600用来固定或松开稳定器组件300。当稳定器组件300被保持装置600固定时,摩托车机身10和车轮100保持竖直位置,即,与地面垂直。
如图7所示例子,保持装置600包括杠杆610,其一端可转动地提供至杆361,杆361从第一连接构件330上侧突出;第一轴620,其响应于杠杆610的运动向上或向下移动;一个弹簧630,其连接在杠杆610和第一连接构件330之间,将杠杆610拉向第一连接构件330;以及移动杠杆610的操纵装置640。
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330和360分别具有孔331和362。
第一连接构件330上的孔331的内径大于第一轴620的外径,并且孔362的内径小于第一轴620的外径。
第一轴620有一个锥形端。当第一轴620向上移动时,锥形端插入第二连接构件360的孔331中。
为了使保持装置500能将稳定器组件300牢固保持在合适位置,将操纵装置640向上拉使杠杆610向上移动然后将杠杆锁定。当杠杆610被锁定时,第一轴620的锥形端保持插入孔362。此时,第一轴620的另一端保持插入第一连接构件330的孔331。
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330、360被牢固地保持在合适位置,因为第一轴620的锥形端和另一端分别插入第二连接构件360的孔362以及第一连接构件330的孔331中。
当稳定器组件300需要被移动时,可以使用操纵装置640松开杠杆610。当杠杆610被松开后,弹簧630迫使杠杆610向下移动,由此从孔362中收回第一轴620的锥形端。因此,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330和360可以自由移动。
边车主机身700典型地用于运输乘客或用于运载货物。主体700安装于稳定器组件300的第二连接构件360上。
主体700包括有内部空间的机身710,设在机身710一侧的门,设在机身710内的乘员座椅730。机身710包括前面板、两个侧面板、一个后面板和一个底面板。
机身710的前面板上设有乘员防风窗740。遮盖装置750设在机身710上。该遮盖装置750用于遮光挡雨。
遮盖装置750包括一个柔性操作顶部751和支撑该柔性操作顶部751的框架752。该柔性操作顶部751可以在露天或封闭模式之间转换。
现在来描述边车的运转。
边车通过使用接合装置400附接至机身10或者从机身10拆卸。
附接至摩托车的边车随摩托车的驱动而被驱动。
在直线行驶时,摩托车保持竖直位置。当摩托车在竖直位置行驶时,车轮100被转动,同时车轮支撑组件200和车轮100位于竖直位置。
当向左转弯时,摩托车向左侧倾斜行驶。当如图8中从前方看去时,摩托车向右侧倾斜行驶。当摩托车向右倾斜时,稳定器组件300保持车轮支撑组件200相对于地面向右倾斜相同角度。这也就导致由车轮支撑组件200支撑的车轮100相对于地面向右倾斜相同角度。
当摩托车向右倾斜时,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向右倾斜幅度大于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这是因为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与第一和第二下部稳定器杆340和350相比位于距地面较高位置。从而,连接至第一和第二上部稳定器杆310和320的车轮支撑组件200的上部向右侧倾斜(即,朝向摩托车机身10)。这导致车轮100向右侧倾斜。此时,车轮支撑组件200相对于地面以和摩托车相同角度向右倾斜。
当向右转弯时,摩托车向右倾斜行驶。当如图8所示从正面看去时,摩托车向左倾斜行驶。当摩托车向左倾斜时,稳定器组件300保持车轮支撑组件200相对于地面向左倾斜相同角度。这也就使由车轮支撑组件200支撑的车轮100相对于地面向左倾斜相同角度。此时,稳定器组件300以与摩托车向左倾斜时(当如图8中从正面看去)相同的方式运转。
如上所述,当行驶时摩托车向右或向左倾斜时,车轮100相对于地面向右或向左倾斜与摩托车相同角度。因此,当转弯时,摩托车能够在不大幅度减速情况下安全行驶。即,摩托车在转弯时能以更高速度行驶而没有翻车的风险。
边车主体700被安装于连接在第一、第二下部稳定杆340、350之间的第二连接构件360上,而并非安装于第一上部稳定器杆310的第一水平部分312和322以及第二上部稳定器的第一水平部分322和326上。这就使主体重心下降从而使边车稳定。
止动装置1、2、3和4被提供至稳定器组件300用来防止车轮100和摩托车向右或向左倾斜超过给定角度,进而防止翻车。
当摩托车以低速沿直线行驶时,第一、第二连接构件330、360借助保持装置600牢固地保持在合适位置。从而,摩托车能够在不向右或向左倾斜的情况下沿直线行驶。
提供至主体的遮蔽装置750遮光挡雨,从而保护乘员。
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边车可以附接至自行车。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当明白,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型。因此,本发明意图涵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价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摩托车边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摩托车边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摩托车边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摩托车边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托车边车.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边车,包括:车轮,其与摩托车车轮以给定距离定位;车轮支撑组件,其以使车轮能够被转动的方式支撑车轮,并吸收路面冲击;稳定器组件,其连接于车轮支撑组件和摩托车机身之间,使车轮支撑组件能够在摩托车倾斜时被倾斜;以及安装于稳定器组件上的主体,用于运输乘员或物件。当行驶时摩托车向右或左倾斜时,车轮相对于地面以与摩托车相同角度向右或左倾斜。因此,在转弯时,摩托车可以在不大幅度降低速度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