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29457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1006804.3

申请日:

20151230

公开号:

CN106924464A

公开日:

201707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8,A61P43/00

主分类号:

A61K36/888,A61P43/00

申请人:

贺国庆

发明人:

贺国庆

地址:

266600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北京路69号

优先权:

CN20151100680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延胡索10-15克,白藓皮15-20克,苦参15-20克,柴胡15-20克,黄芩15-20克,茯苓20-25克,川栋子25-30克,板蓝根5-10克,秦艽15-20克,石菖蒲20-25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延胡索10-15克,白藓皮15-20克,苦参15-20克,柴胡15-20克,黄芩15-20克,茯苓20-25克,川栋子25-30克,板蓝根5-10克,秦艽15-20克,石菖蒲20-25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延胡索12克,白藓皮16克,苦参15克,柴胡20克,黄芩18克,茯苓20克,川栋子25克,板蓝根10克,秦艽16克,石菖蒲20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

背景技术

手足多汗症主要表现为手掌,足底多汗.轻度患者仅表现为手掌湿润,重度患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见汗珠.出汗时多伴有手掌冰冷,仅少数患者出汗时手指能保持温暖。因手部皮肤常处于潮湿,浸泡状态,手掌蜕皮明显,常伴有皮炎。冬季时因肢端湿冷可导致冻疮,皮肤溃烂等症状。患者往往自儿童或少年时起出现手掌等部位的多汗,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手部多汗容易影响手操作的灵活性,干扰手工操作,患者因避免与别人握手而影响人际交往,并产生躲避,焦虑的心态。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症状之一。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两种。全身性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是湿润的,而且有阵发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足跖、腋下、其次为鼻尖、前额、阴部等,多在青少年时发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如手足皮肤湿冷、青紫或苍白、易生冻疮等。足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足底表皮浸渍发白,常伴足臭。腋窝部及阴部多汗时,由于该部皮肤薄嫩,经常潮湿摩擦,易发生擦烂红斑,伴发毛囊炎、疖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延胡索10-15克,白藓皮15-20克,苦参15-20克,柴胡15-20克,黄芩15-20克,茯苓20-25克,川栋子25-30克,板蓝根5-10克,秦艽15-20克,石菖蒲20-25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延胡索12克,白藓皮16克,苦参15克,柴胡20克,黄芩18克,茯苓20克,川栋子25克,板蓝根10克,秦艽16克,石菖蒲20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白藓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藓,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带下,热淋脚气,泻痢黄疸,疮疡肿痛,湿疹湿疮,阴虚发热,盗汗遗精。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板蓝根:苦,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可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

石菖蒲: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延胡索10克,白藓皮15克,苦参15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茯苓20克,川栋子25克,板蓝根5克,秦艽15克,石菖蒲20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延胡索12克,白藓皮17克,苦参17克,柴胡17克,黄芩17克,茯苓23克,川栋子27克,板蓝根7克,秦艽17克,石菖蒲23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延胡索14克,白藓皮20克,苦参20克,柴胡20克,黄芩20克,茯苓25克,川栋子30克,板蓝根10克,秦艽20克,石菖蒲25克。

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1006804.3 (22)申请日 2015.12.30 A61K 36/888(2006.01) A61P 43/00(2006.01) (71)申请人 贺国庆 地址 266600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北京路 69 号 (72)发明人 贺国庆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 配方, 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 : 延胡索 10-15 克, 白藓皮 15-20 克, 苦参 15-20 克, 柴胡 15-20 克, 黄芩 15-20 克, 茯苓 20-25 克,。

2、 川栋子 25-30 克, 板蓝根 5-10 克, 秦艽 15-20 克, 石菖蒲 20-25 克。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6924464 A 2017.07.07 CN 106924464 A 1.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 延胡索10-15克, 白藓皮15-20克, 苦参15-20克, 柴胡15-20克, 黄芩15-20克, 茯苓20-25克, 川栋子25-30克, 板蓝根5-10克, 秦艽15-20克, 石菖蒲20-25克。 2.如权利要求1。

3、所述的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 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 组成: 延胡索12克, 白藓皮16克, 苦参15克, 柴胡20克, 黄芩18克, 茯苓20克, 川栋子25克, 板 蓝根10克, 秦艽16克, 石菖蒲20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924464 A 2 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 手足多汗症主要表现为手掌, 足底多汗 轻度患者仅表现为手掌湿润, 重度患者手 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见汗珠 出汗时多伴有手掌冰冷, 仅少数患者出汗时手指能保持温暖。 因 手部皮。

4、肤常处于潮湿, 浸泡状态, 手掌蜕皮明显, 常伴有皮炎。 冬季时因肢端湿冷可导致冻 疮, 皮肤溃烂等症状。 患者往往自儿童或少年时起出现手掌等部位的多汗, 影响日常生活及 工作 手部多汗容易影响手操作的灵活性, 干扰手工操作, 患者因避免与别人握手而影响人 际交往, 并产生躲避, 焦虑的心态。 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 或某些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糖尿病等的症状之一。 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 乙 酸胆碱分泌增多, 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 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两种。 全身性多汗者 皮肤表面常是湿润的, 而且有阵发性的出汗。 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 足跖、 腋。

5、下、 其次为鼻 尖、 前额、 阴部等, 多在青少年时发病, 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 如手足皮肤湿 冷、 青紫或苍白、 易生冻疮等。 足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 致足底表皮浸渍发白, 常伴足 臭。 腋窝部及阴部多汗时, 由于该部皮肤薄嫩, 经常潮湿摩擦, 易发生擦烂红斑, 伴发毛囊 炎、 疖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 效果明显的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 方。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 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 的原料制成: 延胡索10-15克, 白藓皮15-20克, 苦参15-20克, 柴胡15-20克, 黄芩15-2。

6、0克, 茯 苓20-25克, 川栋子25-30克, 板蓝根5-10克, 秦艽15-20克, 石菖蒲20-25克。 0005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 延胡索12克, 白藓皮16克, 苦参 15克, 柴胡20克, 黄芩18克, 茯苓20克, 川栋子25克, 板蓝根10克, 秦艽16克, 石菖蒲20克。 0006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延胡索: 活血, 散瘀, 理气, 止痛。 治心腹腰膝诸痛, 月经不调, 症瘕, ;崩中, 产后血晕, 恶 露不尽, 跌打损伤。 0007 白藓皮: 祛风, 燥湿, 清热, 解毒。 治风热疮毒, 疥藓, 皮肤痒疹, 风湿痹痛, 黄疸。 00。

7、08 石斛: 益胃生津, 滋阴清热。 用于阴伤津亏, 口干烦渴, 食少干呕, 病后虚热, 目暗不 明。 0009 甘草: 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 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解药物毒性、 烈性。 0010 黄柏: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退热除蒸。 主要用于治疗: 湿热带下, 热淋脚气, 泻痢黄 疸, 疮疡肿痛, 湿疹湿疮, 阴虚发热, 盗汗遗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6924464 A 3 0011 金银花: 清热解毒, 凉散风热。 用于痈肿疔疮, 喉痹, 丹毒, 热血毒痢,。

8、 风热感冒, 温 病发热。 0012 板蓝根: 苦, 寒。 归肝、 胃经。 清热, 解毒, 凉血, 利咽。 可治温毒发斑; 高热头痛; 大头 瘟疫; 舌绛紫暗, 烂喉丹痧。 0013 石菖蒲: 开窍, 豁痰, 理气, 活血, 散风, 去湿。 治癫痫, 痰厥, 热病神昏, 健忘, 气闭耳 聋, 心胸烦闷, 胃痛, 腹痛, 风寒湿痹, 痈疽肿毒, 跌打损伤。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 延胡索10克, 白藓皮15克, 苦参15 克, 柴胡15克, 黄芩15克, 茯苓20克, 川栋子25克, 板蓝根5克, 秦艽15克, 石菖蒲20克。 0015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 延胡索12克, 白藓皮17克, 苦参17 克, 柴胡17克, 黄芩17克, 茯苓23克, 川栋子27克, 板蓝根7克, 秦艽17克, 石菖蒲23克。 0016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草药配方: 延胡索14克, 白藓皮20克, 苦参20 克, 柴胡20克, 黄芩20克, 茯苓25克, 川栋子30克, 板蓝根10克, 秦艽20克, 石菖蒲25克。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924464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