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晚期胃癌的止痛中药复方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晚期胃癌的止痛中药复方制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26493.5 (22)申请日 2016.01.16 A61K 36/539(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K 35/64(2015.01) (71)申请人 马敏 地址 250132 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王舍人 北街 1 号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马敏 刘德山 隗希花 李晓东 高伟 梁尔顺 李晓双 张恒兰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代理人 周长义 崔民海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晚期胃癌的止痛中药复方制。
2、剂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晚期胃癌的止痛中药复 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由黄芪 30g、 土鳖虫 20g、 徐 长卿 24g、 丹参 15g、 茯苓 15g、 半枝莲 30g, 组成扶 正消瘕方。冲服, 日一剂, 功效 : 益气通络止痛、 软 坚散结消瘕 ; 适应症 : 防治晚期胃癌, 具有止痛、 改善症状、 调节免疫、 延长生存期, 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与放化疗同用还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6974962 A 2017.07.25 CN 106974962 。
3、A 1.一种治疗晚期胃癌的止痛中药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计, 黄芪 30g、 土鳖虫 20g、 徐长卿24g 、 丹参15g、 茯苓15g、 半枝莲30g, 共研细末, 组成扶正消瘕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974962 A 2 一种治疗晚期胃癌的止痛中药复方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中草药医药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晚期胃癌的止痛中药复方 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同时由于饮食、 环境污染、 吸烟嗜酒等 不良生活习惯及熬夜、 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 老年人胃癌的发病率急剧增 加, 跃。
4、为全球发病率第4位, 死亡率第2位的恶性肿瘤。 由于成本效益与人口数量等问题, 胃 癌在大多数国家未被列为常规筛查的疾病, 绝大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 加 之老年人身体虚弱, 基本已经失去手术机会。 大多数老年人也不能耐受放化疗, 治疗基本以 调节免疫、 止痛、 增加食欲, 改善生活质量等为主。 由于癌痛一直是困扰折磨病人的一大主 要临床症状, 所以止痛成为胃癌治疗的重要环节。 目前主要止痛药物为: 一 解热镇痛药: 代 表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 a、 胃肠道反应: 恶性呕吐, 诱发溃疡甚至出血。 b、 抑制血小板聚集, 延长出血时间; 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 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过。
5、敏反应: 少数人可出现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过敏性休克。 c、 肝肾毒性: 可引起肾乳头坏死。 二、 曲马多: 副作用, 疲倦, 口干, 恶性呕吐, 头晕, 心慌, 多汗, 静注太快易导致一过性心动过速。 三、 吗啡: 副作用: a、 中 枢抑制的呼吸短促、 呼吸困难或心动过缓; b、 用量过大可引起持续性呕吐、 便秘、 排尿困难。 c、 昏睡、 晕厥和直立性低血压等; d、 快速或不规则的呼吸、 疲倦无力、 颤抖或心率加快, 以及 中枢神经刺激反应。 另外, 由于西药止痛药具有以上如此多的毒副反应, 病人难以持续应 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治疗晚期胃癌止痛中药所。
6、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治疗晚 期胃癌的止痛中药复方制剂。 该中药复方制剂根据晚期胃癌的病理特点、 发生机制以及中 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并结合临床防治该病症的经验, 提出了 “正气亏虚, 痰凝毒聚” 的病 机假说, 确立了益气通络止痛、 软坚散结消瘕之治则。 实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 种治疗晚期胃癌的止痛中药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计, 黄芪 30g、 土鳖虫20g、 徐长 卿24g 、 丹参15g、 茯苓15g、 半枝莲30g, 共研细末, 组成扶正消瘕方。 冲服, 日一剂, 功效: 益 气通络止痛、 软坚散结消瘕; 适应症: 防治晚期胃癌, 具有止痛、 改善症状、 调节免疫。
7、、 延长生 存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放化疗同用还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0004 本发明防治晚期胃癌, 具有止痛、 改善症状、 调节免疫、 延长生存期, 与放化疗同用 还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5 一种治疗晚期胃癌的止痛中药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计, 黄芪 30g、 土鳖 虫20g、 徐长卿24g 、 丹参15g、 茯苓15g、 半枝莲30g, 共研细末, 组成扶正消瘕方。 冲服, 日一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974962 A 3 剂。 功效: 益气通络止痛、 软坚散结消瘕; 适应症: 防治晚期胃癌, 具有止痛、 改善症状、 调节 免疫、 延长生。
8、存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放化疗同用还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0006 方解: 黄芪: 补气升阳之效, 气虚兼阳虚患者最宜, 为补气要药, 凡与气虚有关病皆用之。 善 走, 具有甘补升发温运的作用。内径 曰:“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腠, 其气必虚” 。 0007 现代研究: 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多糖既能作用于免疫活性细胞, 发挥免疫调节作 用, 也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促进细胞凋亡、 并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 黄芪皂甙能抑制 人胃低分化腺癌BGC-823细胞及人胃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作用, 诱导其凋亡并且呈现剂 量和时间依赖性 徐长卿: 性味辛、 温, 无毒。 具有止痛、 止咳、 解。
9、毒、 利水消肿、 活血之功, 可治胃痛、 牙痛、 风湿疼痛、 经期腹痛等多种痛症。 研究表明, 徐长卿主要成分为丹皮酚、 挥发油、 氨基酸及少 量生物碱、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 其药理作用如下: 具有镇痛作用; 能净化血液, 降低胆 固醇, 防止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能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 增强免疫功能。 徐长卿尚有抗肿 瘤作用, 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0008 研究发现, 丹皮酚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 诱导细胞 凋亡于细胞周期的G1期,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此外丹皮酚的镇痛作用, 不仅能缓解晚期胃癌 患者疼痛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而且还能发挥抗肿瘤。
10、作用。 0009 土鳖虫: 具有破血逐瘀之效, 功擅逐瘀消徵瘕痞块。 常配丹参活血化瘀消癥之品, 通利血脉, 祛瘀通径, 增强软坚散结消积之效。 0010 自1991年以来, 学者采用MTT法测定丹参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并对丹参的15种成 分进行了抗癌研究, 证实了丹参酮对多部位的癌细胞株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 近期研究 发现, 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中存在菲醌结构有关, 其与DNA结合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复制, 具 有细胞杀伤作用。 0011 半枝莲: 辛、 甘、 淡, 平。 入心、 小肠、 肺经。 本品清热解毒, 散瘀止血, 利尿消肿, 常用 于各种肿瘤及尿毒症之类。 近年来研究发现, 半枝莲可。
11、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周 期相关基因的表达。 起到抗肿瘤作用。 0012 茯苓: 健脾利水渗湿, 其性平和, 利水而不伤气, 为利水渗湿之要药。 脾为生痰之 源, 脾虚则痰湿不能运化, 拥堵经络, 与顽瘀搏结成积成聚发展为肿块, 故选茯苓既能提高 脾的运化功能, 又能化痰饮利水湿。 0013 现代研究证实, 茯苓多糖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生化特性, 提高细胞膜唾液酸含量 而杀死肿瘤细胞。 0014 病例: 1、 孙延雯, 女, 45岁, 住院号: 118187。 2014.4.17初诊, 自述半年来腹部胀痛剧烈, 胸骨 后有灼烧感, 反酸, 嗳气, 头晕心慌, 纳少, 恶心欲吐, 乏力, 大。
12、便干, 舌红苔白脉细。 血常规: HGB57g/L,B超示: 少量腹水, 腹部CT示: 胃壁不规则增厚, 考虑转移, 并大网膜、 小网膜转移。 胃镜示: 胃腺癌。 腹水病理: 查见腺癌细胞。 西医诊断: 胃癌多发转移; 中医诊断: 胃脘痛 辩 证: 正气亏虚, 痰凝毒聚。 给予扶正消瘕方口服: 黄芪 30g、 土鳖虫20g、 徐长卿24g 、 丹参 15g、 茯苓15g、 半枝莲30g, 10剂后, 乏力症状缓解, 胃痛消失, 饮食增加, 无反酸嗳气, 无心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974962 A 4 慌胸闷, 大小便正常, 二诊: 上药 (日一剂冲服)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
13、化疗1周期, 20天后, 症 状基本消失, 舌脉基本正常, 继续口服扶正消瘕方+化疗。 0015 2、 李道入, 男, 59岁, 住院号: 113241。 2014.5.17初诊, 自述胃癌术后半年, 近2个月 来腹痛、 纳少、 乏力, 胸骨后有灼烧感, 伴反酸, 嗳气, 大小便正常, 舌淡苔白脉细。 2013.12.23行胃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 胃窦高分化管状腺癌, 切面积4x1cm,侵出浆膜达周围 脂肪组织, 上下切线未查见癌, 小弯侧淋巴结8枚其中4枚查见转移癌, 大弯侧淋巴结8枚其 中5枚查见转移癌, 胃左淋巴结1枚及网膜组织内未查见癌, 病理号: 201302682。 术后未做任 。
14、何治疗。 2014.5.17腹部CT示: 胃癌术后, 术区复发, 肝内多发低密度灶, 考虑转移。 西医诊 断: 胃癌术后多发转移; 中医诊断: 胃脘痛 辩证: 正气亏虚, 痰凝毒聚。 病人因经济困难放弃 手术和化疗, 给予扶正消瘕方口服: 黄芪 30g、 土鳖虫20g、 徐长卿24g 、 丹参15g、 茯苓15g、 半枝莲30g, 14剂后, 乏力症状缓解, 胃痛消失, 饮食增加, 无反酸嗳气, 无心慌胸闷, 大小便 正常, 二诊: 上药 (日一剂冲服) 20天后, 症状基本消失, 舌脉基本正常, 继续口服扶正消瘕方 并随诊。 0016 3、 李德玉, 男, 72岁, 住院号: 134719。。
15、 2014.5.28初诊, 自述腹痛半月, 纳少、 乏力, 胸骨后有灼烧感, 伴反酸, 嗳气, 大小便正常, 舌淡苔白脉细。 胃镜病理: 胃底低分化癌, 2014.5.30腹部CT示: 胃小弯处胃壁增厚, 符合胃癌表现, 肝内多发低密度灶, 考虑转移。 腹 腔及腹膜后多个淋巴结不排除转移。 西医诊断: 胃癌多发转移; 中医诊断: 胃脘痛 辩证: 正 气亏虚, 痰凝毒聚。 病人年龄大, 体质弱, 不能耐受化疗, 又无手术机会, 遂给予扶正消瘕方 冲服: 黄芪 30g、 土鳖虫20g、 徐长卿24g 、 丹参15g、 茯苓15g、 半枝莲30g, 20剂后, 胃痛消 失, 饮食正常, 无反酸嗳气,。
16、 无心慌胸闷, 乏力缓解, 大小便正常, 二诊: 上药 (日一剂冲服) 20 天后, 症状基本消失, 舌脉基本正常, 继续口服扶正消瘕方并随诊。 0017 4、 张凤因, 男, 62岁, 住院号: 89204。 2014.6.15初诊, 自述腹痛1月, 进食阻挡感10天, 纳 少、 乏力, 无恶性呕吐, 无反酸嗳气, 大小便正常, 舌淡苔白脉细。 胃镜示: 胃癌累及贲门, 慢 性浅表性胃炎。 活检病理:(胃底、 胃体) 腺癌。 上腹部CT示: 胃底贲门部占位, 多发肝囊肿, 左 侧肾上腺增粗, 支气管炎, 心包积液。 既往脑梗塞后遗症病史10年。 西医诊断: 胃腺癌; 中医 诊断: 胃脘痛 辩。
17、证: 正气亏虚, 痰凝毒聚。 病人年龄大, 既往脑梗塞病史多年, 家属放弃手术 机会, 遂给予扶正消瘕方冲服: 黄芪 30g、 土鳖虫20g、 徐长卿24g 、 丹参15g、 茯苓15g、 半枝 莲30g,20剂后, 胃痛消失, 饮食正常, 无反酸嗳气, 无心慌胸闷, 乏力缓解, 大小便正常, 二 诊: 上药 (日一剂冲服) 20天后, 症状基本消失, 舌脉基本正常, 继续口服扶正消瘕方, 病人身 体恢复良好, 排除化疗禁忌, 给予奥沙利铂150mg d1+替吉奥50mg bid d1-14。 胃肠道反应 轻微, 骨髓抑制未出现。 三诊:(又20天后) , 病人吞咽通常, 饮食基本正常, 无恶。
18、心呕吐, 无反 酸厌油, 无腹痛腹胀, 乏力不明显。 无心慌胸闷, 无咳嗽咳痰, 大小便正常。 排除化疗禁忌, 给 予第二周期化疗 (同上) +扶正消瘕方 (日一剂冲服) 5天, 化疗耐受良好, 胃肠道反应轻微, 骨 髓抑制未出现。 症状基本消失, 舌脉基本正常, 继续口服扶正消瘕方并随诊。 0018 5、 张某, 男, 59岁,(门诊病人) 。 2012年6月3日初诊。 自述有胃病史3年, 胃癌术后1 年。 近半年来, 腹部胀痛剧烈, 胸骨后有烧灼感, 反酸, 嗳气, 每次进食辛辣、 饮酒后加重, 精 神不振, 口干, 纳差、 乏力, 大便偏干, 舌红, 苔薄腻, 脉细弦。 胃镜检查示: 慢。
19、性胃炎。 常规服 用奥美拉唑20mg/d,症状未见缓解。 中医诊断: 胃脘痛。 辩证: 脾虚肝郁, 胃失和降。 治法: 健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974962 A 5 脾和胃, 疏肝理气止痛。 处方: 扶正消瘕方: 黄芪 30g、 土鳖虫20g、 徐长卿24g 、 丹参15g、 茯 苓15g、 半枝莲30g, +柴胡9g。 14剂。 二诊: 2012.6.17, 服药后疼痛消失, 腹胀、 大便干缓解, 反 酸、 嗳气偶作, 上方继续服用14剂。 三诊: 诸症减轻, 舌脉基本正常, 继续服用上方调理。 0019 结论: 临床病例观察显示, 采用扶正消瘕方治疗胃癌患者, 能明显减轻疼痛症状, 联合化疗治 疗的晚期胃癌患者较单纯化疗的患者疗效明显提高, 而且扶正消瘕方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 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毒副作用明显降低。 提示扶正消瘕方是辅助治疗晚期胃癌 的有效方剂, 值得今后进一步临床验证和推广应用。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974962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