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便洁装置.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291217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7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68520.6

申请日:

20140523

公开号:

CN203815768U

公开日:

201409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7/05

主分类号:

A61G7/05

申请人:

杭州川井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江川源,宫城正直

地址: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525号浙大科技园A西区207室

优先权:

CN201420268520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大刚;刘晓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便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设有吸引箱(4),吸引箱(4)的吸入口通过一级抽吸管(33)连接至装置本体(1)上的软管集成接口(9),且吸引箱(4)的吸入口设有开关电磁阀(11),吸引箱(4)的底部通过排污管道连接至污物箱(5),排污管道上设有排污电磁阀(12),吸引箱(4)的顶部设有一个分离器(3),分离器(4)通过抽气管(32)连接至抽吸泵(2)抽气口,抽吸泵(2)的吹气口上连接有吹起管(31),吹气管(31)通过三通管分为第一吹气支管(311)和第二吹气支管(312),第一吹气支管(311)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9)。

权利要求书

1.自动便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设有吸引箱(4),吸引箱(4)的吸入口通过一级抽吸管(33)连接至装置本体(1)上的软管集成接口(9),且吸引箱(4)的吸入口设有开关电磁阀(11),吸引箱(4)的底部通过排污管道连接至污物箱(5),排污管道上设有排污电磁阀(12),吸引箱(4)的顶部设有一个分离器(3),分离器(4)通过抽气管(32)连接至抽吸泵(2)抽气口,抽吸泵(2)的吹气口上连接有吹起管(31),吹气管(31)通过三通管分为第一吹气支管(311)和第二吹气支管(312),第一吹气支管(311)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9);装置本体(1)内还设有储水箱(6),储水箱(6)外设有水泵(14),水泵(14)通过吸水管(34)伸入储水箱(6)内,吸水管(34)上还设有加热器(13),所述水泵(14)的输出端设有排水管(35),排水管(35)通过三通管分为第一排水支管(351)和第二排水支管(352),第二排水支管(352)伸入储水箱(6)内,第一排水支管(351)和第二吹气支管(312)通过三通管合并后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便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支管(351)和第二排水支管(352)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15)和第二流量调节阀(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便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有温度显示屏(10),温度显示屏(10)通过通信电缆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便洁装置,所述抽吸泵(2)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隔板(27)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左侧部分为散热腔(21),右侧部分为加热腔(22),散热腔(21)内设有电机(26);电机(26)的传动轴一端延伸至加热腔(22),并设有抽吸叶轮(24);电机(26)的传动轴另一端延伸设有散热叶轮(25);所述抽气口位于加热腔(22)上方,排气口位于加热腔(22)的最右端;所述散热腔(21)的左下侧设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连接至装置本体(1)的底部,进气管道上设有风门(29);所述散热腔(21)的左上侧设有排热口;散热腔(21)内还设有挡板(28),挡板(28)将进气管道口和散热叶轮(25)分隔在散热腔(21)的下半部分,而将排热口分隔在散热腔(21)的下半部分,挡板(28)最右端留有通道,使散热腔(21)的上下两部分可以进行空气流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便洁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针对残疾、 大小便无自理能力人群的自动便洁装置。

背景技术

因患病或年老而丧失行走能力的长期卧床患者,因大小便不能自 理,不仅给患者增加了负担,而且还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若 对大小便不能及时合理地处理,会对病房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能自 动处理病人大小便的智能便洁器应运而生。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便洁设备都是采用抽吸泵直接抽吸污物的, 由于抽吸管道要求较大的管径,因此采用功率小的抽吸泵就会出现吸 力不足的问题,采用大功率的抽吸泵则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现有 的便洁设备在尿杯罩和便洁设备主体之间连接有电缆、水管、气管, 总体较为杂乱,严重影响正常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便洁装置。它可以使用较 小功率的抽吸泵就可具有较大的吸力,从而可以高效、低噪地对污物 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自动便洁装置,其特点是:包括装置本 体,装置本体内设有吸引箱,吸引箱的吸入口通过一级抽吸管连接至 装置本体上的软管集成接口,且吸引箱的吸入口设有开关电磁阀,吸 引箱的底部通过排污管道连接至污物箱,排污管道上设有排污电磁 阀,吸引箱的顶部设有一个分离器,分离器通过抽气管连接至抽吸泵 抽气口,抽吸泵的吹气口上连接有吹起管,吹气管通过三通管分为第 一吹气支管和第二吹气支管,第一吹气支管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装 置本体内还设有储水箱,储水箱外设有水泵,水泵通过吸水管伸入储 水箱内,吸水管上还设有加热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有排水管,排 水管通过三通管分为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第二排水支管伸 入储水箱内,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吹气支管通过三通管合并后连接至 软管集成接口。将各个水管、气管和电缆均连接至一个软管集成接口 进行统一接出,软管集成接口上再通过集成软管连接到尿杯罩(8), 即可解决现有设备在管道电缆交错复杂的问题。集成软管可为一个两 端设有卡口的粗软管,各个气管、水管及电缆包容在粗软管内。

使用时,利用抽吸泵逐步将吸引箱抽成真空,然后打开开关电磁 阀即可产生一个瞬时的大吸力,因此抽吸泵可以使用功率较小、噪音 较低的产品。

上述的自动便洁装置中,所述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上分 别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而为了使用较小功率的加 热器,本实用新型在水箱上形成一个加热循环系统,通过控制第一流 量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即可精确控制热水的输出量

前述的自动便洁装置中,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温度显示屏,温度 显示屏通过通信电缆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使得向尿杯罩的喷水温度 得到直观体现,从而可避免出现使用者被灼伤。

前述的自动便洁装置中,所述抽吸泵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隔板 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左侧部分为散热腔,右侧部分为 加热腔,散热腔内设有电机;电机的传动轴一端延伸至加热腔,并设 有抽吸叶轮;电机的传动轴另一端延伸设有散热叶轮;所述抽气口位 于加热腔上方,排气口位于加热腔的最右端;所述散热腔的左下侧设 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连接至装置本体的底部,进气管道上设有风门; 所述散热腔的左上侧设有排热口;散热腔内还设有挡板,挡板将进气 管道口和散热叶轮分隔在散热腔的下半部分,而将排热口分隔在散热 腔的下半部分,挡板最右端留有通道,使散热腔的上下两部分可以进 行空气流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污物箱和吸引箱两个箱体 对污物进行处理,利用抽吸泵将吸引箱抽成真空后,打开开关电磁阀 使吸引箱对尿杯罩中的污物进行一个瞬时抽吸力,将污物吸入吸引箱 后再自然排入污物箱进行收集即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抽吸泵间接 吸引污物的方式,可对吸力进行储蓄,因而为了达到较大的吸力,无 需采用大功率的抽吸泵,从而间接地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噪 音。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管道集成连接的方式,可有效避免管线杂乱 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 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自动便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 体1内设有吸引箱4,吸引箱4的吸入口通过一级抽吸管33连接至 装置本体1上的软管集成接口9,且吸引箱4的吸入口设有开关电磁 阀11,吸引箱4的底部通过排污管道连接至污物箱5,排污管道上设 有排污电磁阀12,吸引箱4的顶部设有一个分离器3,分离器4通过 抽气管32连接至抽吸泵2抽气口,抽吸泵2的吹气口上连接有吹起 管31,吹气管31通过三通管分为第一吹气支管311和第二吹气支管 312,第一吹气支管311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9;装置本体1内还设 有储水箱6,储水箱6外设有水泵14,水泵14通过吸水管34伸入储 水箱6内,吸水管34上还设有加热器13,所述水泵14的输出端设 有排水管35,排水管35通过三通管分为第一排水支管351和第二排 水支管352,第二排水支管352伸入储水箱6内,第一排水支管351 和第二吹气支管312通过三通管合并后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9。所述 第一排水支管351和第二排水支管352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 15和第二流量调节阀16。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有温度显示屏10,温 度显示屏10通过通信电缆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9。所述抽吸泵2包 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隔板27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左右两部分,左 侧部分为散热腔21,右侧部分为加热腔22,散热腔21内设有电机 26;电机26的传动轴一端延伸至加热腔22,并设有抽吸叶轮24;电 机26的传动轴另一端延伸设有散热叶轮25;所述抽气口位于加热腔 22上方,排气口位于加热腔22的最右端;所述散热腔21的左下侧 设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连接至装置本体1的底部,进气管道上设有 风门29;所述散热腔21的左上侧设有排热口;散热腔21内还设有 挡板28,挡板28将进气管道口和散热叶轮25分隔在散热腔21的下 半部分,而将排热口分隔在散热腔21的下半部分,挡板28最右端留 有通道,使散热腔21的上下两部分可以进行空气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装置本体1通过集成软管 7连接到尿杯罩8上,当检测到尿杯罩8内有污物产生时,事先已经 由抽吸泵抽成真空得吸引箱上的开关电磁阀11打开,污物瞬间吸入 到吸引箱内;然后将吸引箱内的污物排入污物箱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抽吸泵2分为左右两部分,电机在左边部分产生热 量,并将热量通过转轴传送至右边部分对右边部分将要送入尿杯罩进 行烘干的空气进行加热。而左边部分的进气管道上设有风门29,通 过风门大小的调节,可以改变左边部分的散热效率,当右边部分输出 地空气温度过高时,则调大风门即可降低温度,反之亦然。

自动便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动便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动便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便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便洁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1576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9.10 CN 203815768 U (21)申请号 201420268520.6 (22)申请日 2014.05.23 A61G 7/05(2006.01) (73)专利权人 杭州川井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 525 号浙大科技园 A 西区 207 室 (72)发明人 江川源 宫城正直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3234 代理人 李大刚 刘晓阳 (54) 实用新型名称 自动便洁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便洁装置, 包括。

2、 装置本体(1), 装置本体(1)内设有吸引箱(4), 吸 引箱(4)的吸入口通过一级抽吸管(33)连接至装 置本体 (1) 上的软管集成接口 (9), 且吸引箱 (4) 的吸入口设有开关电磁阀 (11), 吸引箱 (4) 的底 部通过排污管道连接至污物箱 (5), 排污管道上 设有排污电磁阀 (12), 吸引箱 (4) 的顶部设有一 个分离器 (3), 分离器 (4) 通过抽气管 (32) 连接 至抽吸泵(2)抽气口, 抽吸泵(2)的吹气口上连接 有吹起管(31), 吹气管(31)通过三通管分为第一 吹气支管(311)和第二吹气支管(312), 第一吹气 支管 (311) 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

3、 (9)。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15768 U CN 203815768 U 1/1 页 2 1. 自动便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装置本体 (1), 装置本体 (1) 内设有吸引箱 (4), 吸引箱 (4) 的吸入口通过一级抽吸管 (33) 连接至装置本体 (1) 上的软管集成接口 (9), 且 吸引箱 (4) 的吸入口设有开关电磁阀 (11), 吸引箱 (4) 的底部通过排污管道连接至污物箱 (5), 。

4、排污管道上设有排污电磁阀 (12), 吸引箱 (4) 的顶部设有一个分离器 (3), 分离器 (4) 通过抽气管 (32) 连接至抽吸泵 (2) 抽气口, 抽吸泵 (2) 的吹气口上连接有吹起管 (31), 吹气管 (31) 通过三通管分为第一吹气支管 (311) 和第二吹气支管 (312), 第一吹气支管 (311)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9) ; 装置本体(1)内还设有储水箱(6), 储水箱(6)外设有水泵 (14), 水泵(14)通过吸水管(34)伸入储水箱(6)内, 吸水管(34)上还设有加热器(13), 所 述水泵 (14) 的输出端设有排水管 (35), 排水管 (35) 通过三通管分。

5、为第一排水支管 (351) 和第二排水支管 (352), 第二排水支管 (352) 伸入储水箱 (6) 内, 第一排水支管 (351) 和第 二吹气支管 (312) 通过三通管合并后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 (9)。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便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排水支管 (351) 和第 二排水支管 (352) 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 (15) 和第二流量调节阀 (16)。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便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装置本体 (1) 上设有温度 显示屏 (10), 温度显示屏 (10) 通过通信电缆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 (9)。 4. 根据权利要求 。

6、1 所述的自动便洁装置, 所述抽吸泵 (2) 包括壳体, 壳体内设有隔 板 (27) 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左右两部分, 左侧部分为散热腔 (21), 右侧部分为加热腔 (22), 散热腔(21)内设有电机(26) ; 电机(26)的传动轴一端延伸至加热腔(22), 并设有抽 吸叶轮 (24) ; 电机 (26) 的传动轴另一端延伸设有散热叶轮 (25) ; 所述抽气口位于加热腔 (22) 上方, 排气口位于加热腔 (22) 的最右端 ; 所述散热腔 (21) 的左下侧设有进气管道, 进 气管道连接至装置本体 (1) 的底部, 进气管道上设有风门 (29) ; 所述散热腔 (21) 的左上侧 设。

7、有排热口 ; 散热腔 (21) 内还设有挡板 (28), 挡板 (28) 将进气管道口和散热叶轮 (25) 分 隔在散热腔 (21) 的下半部分, 而将排热口分隔在散热腔 (21) 的下半部分, 挡板 (28) 最右 端留有通道, 使散热腔 (21) 的上下两部分可以进行空气流通。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15768 U 2 1/3 页 3 自动便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便洁装置, 特别是一种用于针对残疾、 大小便无自理能 力人群的自动便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因患病或年老而丧失行走能力的长期卧床患者, 因大小便不能自理, 不仅给患者 增加了负担, 而。

8、且还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若对大小便不能及时合理地处理, 会对病 房环境造成污染。因此, 能自动处理病人大小便的智能便洁器应运而生。 0003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便洁设备都是采用抽吸泵直接抽吸污物的, 由于抽吸管道要 求较大的管径, 因此采用功率小的抽吸泵就会出现吸力不足的问题, 采用大功率的抽吸泵 则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现有的便洁设备在尿杯罩和便洁设备主体之间连接有电缆、 水 管、 气管, 总体较为杂乱, 严重影响正常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自动便洁装置。它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抽吸泵 就可具有较大的吸力, 从而可以高效、 低噪地对污物进行处理。。

9、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 自动便洁装置, 其特点是 : 包括装置本体, 装置本体内设 有吸引箱, 吸引箱的吸入口通过一级抽吸管连接至装置本体上的软管集成接口, 且吸引箱 的吸入口设有开关电磁阀, 吸引箱的底部通过排污管道连接至污物箱, 排污管道上设有排 污电磁阀, 吸引箱的顶部设有一个分离器, 分离器通过抽气管连接至抽吸泵抽气口, 抽吸泵 的吹气口上连接有吹起管, 吹气管通过三通管分为第一吹气支管和第二吹气支管, 第一吹 气支管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 装置本体内还设有储水箱, 储水箱外设有水泵, 水泵通过吸水 管伸入储水箱内, 吸水管上还设有加热器, 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有排水管, 排。

10、水管通过三通 管分为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 第二排水支管伸入储水箱内, 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 吹气支管通过三通管合并后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将各个水管、 气管和电缆均连接至一个 软管集成接口进行统一接出, 软管集成接口上再通过集成软管连接到尿杯罩 (8), 即可解决 现有设备在管道电缆交错复杂的问题。集成软管可为一个两端设有卡口的粗软管, 各个气 管、 水管及电缆包容在粗软管内。 0006 使用时, 利用抽吸泵逐步将吸引箱抽成真空, 然后打开开关电磁阀即可产生一个 瞬时的大吸力, 因此抽吸泵可以使用功率较小、 噪音较低的产品。 0007 上述的自动便洁装置中, 所述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

11、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 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而为了使用较小功率的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在水箱上形成一个 加热循环系统, 通过控制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即可精确控制热水的输出量 0008 前述的自动便洁装置中, 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温度显示屏, 温度显示屏通过通信 电缆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使得向尿杯罩的喷水温度得到直观体现, 从而可避免出现使用 者被灼伤。 说 明 书 CN 203815768 U 3 2/3 页 4 0009 前述的自动便洁装置中, 所述抽吸泵包括壳体, 壳体内设有隔板将壳体内的空间 分隔为左右两部分, 左侧部分为散热腔, 右侧部分为加热腔, 散热腔内设有电机 ; 电机的传。

12、 动轴一端延伸至加热腔, 并设有抽吸叶轮 ; 电机的传动轴另一端延伸设有散热叶轮 ; 所述 抽气口位于加热腔上方, 排气口位于加热腔的最右端 ; 所述散热腔的左下侧设有进气管道, 进气管道连接至装置本体的底部, 进气管道上设有风门 ; 所述散热腔的左上侧设有排热口 ; 散热腔内还设有挡板, 挡板将进气管道口和散热叶轮分隔在散热腔的下半部分, 而将排热 口分隔在散热腔的下半部分, 挡板最右端留有通道, 使散热腔的上下两部分可以进行空气 流通。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污物箱和吸引箱两个箱体对污物进行处 理, 利用抽吸泵将吸引箱抽成真空后, 打开开关电磁阀使吸引箱对尿杯罩中的。

13、污物进行一 个瞬时抽吸力, 将污物吸入吸引箱后再自然排入污物箱进行收集即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 用抽吸泵间接吸引污物的方式, 可对吸力进行储蓄, 因而为了达到较大的吸力, 无需采用大 功率的抽吸泵, 从而间接地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噪音。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管道 集成连接的方式, 可有效避免管线杂乱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限制的依据。 0013 实施例。自动便洁装置, 如图 1 所示 : 包括装置本体 1, 装置本体 1 内设有吸引箱 4,。

14、 吸引箱 4 的吸入口通过一级抽吸管 33 连接至装置本体 1 上的软管集成接口 9, 且吸引箱 4 的吸入口设有开关电磁阀 11, 吸引箱 4 的底部通过排污管道连接至污物箱 5, 排污管道上 设有排污电磁阀 12, 吸引箱 4 的顶部设有一个分离器 3, 分离器 4 通过抽气管 32 连接至抽 吸泵 2 抽气口, 抽吸泵 2 的吹气口上连接有吹起管 31, 吹气管 31 通过三通管分为第一吹气 支管 311 和第二吹气支管 312, 第一吹气支管 311 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 9 ; 装置本体 1 内还 设有储水箱 6, 储水箱 6 外设有水泵 14, 水泵 14 通过吸水管 34 伸入储水。

15、箱 6 内, 吸水管 34 上还设有加热器 13, 所述水泵 14 的输出端设有排水管 35, 排水管 35 通过三通管分为第一 排水支管 351 和第二排水支管 352, 第二排水支管 352 伸入储水箱 6 内, 第一排水支管 351 和第二吹气支管 312 通过三通管合并后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 9。所述第一排水支管 351 和 第二排水支管 352 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 15 和第二流量调节阀 16。所述装置本体 1 上设有温度显示屏 10, 温度显示屏 10 通过通信电缆连接至软管集成接口 9。所述抽吸泵 2 包括壳体, 壳体内设有隔板 27 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左右两部分, 左侧部。

16、分为散热腔 21, 右侧部分为加热腔22, 散热腔21内设有电机26 ; 电机26的传动轴一端延伸至加热腔22, 并 设有抽吸叶轮 24 ; 电机 26 的传动轴另一端延伸设有散热叶轮 25 ; 所述抽气口位于加热腔 22 上方, 排气口位于加热腔 22 的最右端 ; 所述散热腔 21 的左下侧设有进气管道, 进气管道 连接至装置本体 1 的底部, 进气管道上设有风门 29 ; 所述散热腔 21 的左上侧设有排热口 ; 散热腔 21 内还设有挡板 28, 挡板 28 将进气管道口和散热叶轮 25 分隔在散热腔 21 的下半 说 明 书 CN 203815768 U 4 3/3 页 5 部分, 。

17、而将排热口分隔在散热腔 21 的下半部分, 挡板 28 最右端留有通道, 使散热腔 21 的上 下两部分可以进行空气流通。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 使用时, 先将装置本体 1 通过集成软管 7 连接到尿杯罩 8 上, 当检测到尿杯罩 8 内有污物产生时, 事先已经由抽吸泵抽成真空得吸引箱上的开关电 磁阀 11 打开, 污物瞬间吸入到吸引箱内 ; 然后将吸引箱内的污物排入污物箱进行收集。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抽吸泵 2 分为左右两部分, 电机在左边部分产生热量, 并将热量通 过转轴传送至右边部分对右边部分将要送入尿杯罩进行烘干的空气进行加热。 而左边部分 的进气管道上设有风门 29, 通过风门大小的调节, 可以改变左边部分的散热效率, 当右边部 分输出地空气温度过高时, 则调大风门即可降低温度, 反之亦然。 说 明 书 CN 203815768 U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15768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