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50174.9 (22)申请日 2017.06.28 (71)申请人 张远芳 地址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 盛世豪庭 (72)发明人 张远芳 (51)Int.Cl. A61G 7/00(2006.01) A61G 7/05(2006.01) A61G 7/07(2006.01) A61G 7/07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包括 架体, 所述架体上端两侧均设有护栏, 。
2、所述架体 通过锁定装置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锁定装置 包括外壳和伸缩杆, 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固定件相 匹配的固定槽, 所述伸缩杆一端与固定件活动连 接, 且伸缩杆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支撑杆铰接, 所述架体通过固定装置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槽, 所述固定卡槽通过 齿牙与限位板齿合, 所述限位板通过第二伸缩杆 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架体一端设有第三 支撑板, 所述第三支撑板下端设有两组蜗杆, 所 述蜗杆通过蜗轮与调节杆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107198612 A 2017.09.26 CN 107198612 A 1.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
3、床, 包括架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1)上端两侧均设有护 栏(2), 所述架体(1)通过锁定装置(3)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 所述锁定装置(3)包括外壳 (5)和伸缩杆(6), 所述外壳(5)上设有与固定件(7)相匹配的固定槽(8), 所述伸缩杆(6)一 端与固定件(7)活动连接, 且伸缩杆(6)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支撑杆(9)铰接, 所述架体(1) 通过固定装置(10)与第二支撑板(11)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固定卡槽(12), 所 述固定卡槽(12)通过齿牙(13)与限位板(14)齿合, 所述限位板(14)通过第二伸缩杆(15)与 第二支撑板(11)固定连接, 所。
4、述架体(1)一端设有第三支撑板(16), 所述第三支撑板(16)下 端设有两组蜗杆(17), 所述蜗杆(17)通过蜗轮(18)与调节杆(1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下端设有滑轮 (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6)上设有 第一弹簧(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伸缩杆(15)上 设有第二弹簧(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14)一端设 有拨键(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5、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杆(19)一端设 有把手(24)。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98612 A 2 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背景技术 0002 前去急诊儿科就诊的病人大致分为三类: 急症病人、 危重病人和濒危病人, 濒危病 人是指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 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 急诊科应合理分配 人力和医疗资源进行抢救, 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有可能在 短时间内进展至濒危状态, 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 应尽快安排接诊, 并给予病人。
6、相应处置 及治疗。 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 应在一 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 病人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 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不适, 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 虽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 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治疗手段。 但是病人的护理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由于儿 童的身体还未发育好, 较成年人来说体质更弱, 所以需要更好的护理。 现在市面上虽然有各 种各样的护理床, 但是大多数护理床功能单一, 并不能满足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儿科病人(如 瘫痪或偏瘫病人)的日常护理的需求。 导致病人需额外购买专用护理工具, 大大的加。
7、重了自 身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包括架体, 所述架体上端两侧均设有护栏, 所述架体通过锁定装置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锁定装置 包括外壳和伸缩杆, 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固定件相匹配的固定槽, 所述伸缩杆一端与固定件 活动连接, 且伸缩杆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支撑杆铰接, 所述架体通过固定装置与第二支撑 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槽, 所述固定卡槽通过齿牙与限位板齿合, 所述限位 板通过第二伸缩杆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架。
8、体一端设有第三支撑板, 所述第三支撑 板下端设有两组蜗杆, 所述蜗杆通过蜗轮与调节杆固定连接。 0005 优选的, 所述架体下端设有滑轮。 0006 优选的, 所述伸缩杆上设有弹簧。 0007 优选的, 所述第二伸缩杆上也设有弹簧。 0008 优选的, 所述限位板一端设有拨键。 0009 优选的, 所述调节杆一端设有把手。 0010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足下垂, 主要是跟腱挛缩造成的, 该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通过支撑板可减轻棉被对足部的压迫, 防止足下垂。 第二支撑板置于 膝关节下, 当需要时可调节高度支撑起膝关节, 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 第三支撑板 可支撑起病。
9、人的肩关节, 防止肩关节脱位。 该护理床使用简单, 不需使用额外工具就能给病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198612 A 3 人做简单护理, 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的架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的伸缩杆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5为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架体、 2护栏、 3锁定装置、 4支撑板、 5外壳、 6伸缩杆、 7同定件、 8固定槽、 9支 撑杆、 10固定装置、 11第二支撑板、 12固定卡槽、 13齿牙、 1。
10、4限位板、 15第二伸缩杆、 16第三支 撑板、 17蜗杆、 18蜗轮、 19调节杆、 20滑轮、 21第一弹簧、 22第二弹簧、 23拨键、 2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急诊儿科用护理床, 包括架体1, 所述架体1上端 两侧均设有护栏2, 所述架体1通过锁定装置3。
11、与支撑板4同定连接, 所述锁定装置3包括外壳 5和伸缩杆6, 所述外壳5上设有与固定件7相匹配的固定槽8, 所述伸缩杆6一端与固定件7活 动连接, 且伸缩杆6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支撑杆9铰接, 所述架体1通过固定装置10与第二支 撑板11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固定卡槽12, 所述固定卡槽12通过齿牙13与限位板 14齿合, 所述限位板14通过第二伸缩杆15与第二支撑板11固定连接, 所述架体1一端设有第 三支撑板16, 所述第三支撑板16下端设有两组蜗杆17, 所述蜗杆17通过蜗轮18与调节杆19 固定连接。 所述架体下端设有滑轮20。 所述伸缩杆6上设有第一弹簧21。 所述第二伸缩杆。
12、15 上设有第二弹簧22。 所述限位板14一端设有拨键23。 所述调节杆19一端设有把手24。 0019 工作原理: 支撑板4平时与床面保持水平一致, 使用时将支撑板4向上拉, 当支撑板 4与支撑杆9成90度时, 固定件7正好与固定槽8相匹配, 此时固定件7会在第一弹簧22的作用 下弹出与固定槽8卡紧。 不用时将固定件7向固定槽8内按压, 然后推动支撑板4, 固定件7就 会与固定槽8错位。 当需要用到第二支撑板11时, 只需把拨键23拨到一边, 拨键23就会带动 限位板14, 限位板14与固定卡槽12就会分离。 调好位置后限位板14会在第二弹簧22的作用 下会到原位与固定卡槽12卡紧。 通过转。
13、动把手24就可调节第三支撑板16的高度。 0020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198612 A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107198612 A 5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107198612 A 6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107198612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