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烷烃制冷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混合烷烃制冷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9614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9614A21申请号201410227795X22申请日20140527C09K5/0420060171申请人安徽超美发动机测试用油有限公司地址243100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经济开发区72发明人周应斌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代理人余成俊54发明名称一种混合烷烃制冷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烷烃制冷剂,由下列组分混合而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丙烯8199、异丁烷0510、丙烷0520。本发明的混合烷烃,可以直接代替制冷剂R22,且比R22制冷剂和现有技术中的混合碳氢制冷剂更节。
2、能,节能效率达到1830,且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更环保。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9614ACN104059614A1/1页21一种混合烷烃制冷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混合而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丙烯8199、异丁烷0510、丙烷05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烷烃制冷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混合而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丙烯9095、异丁烷18、丙烷1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混合烷烃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为制冷级丙烯R1270;所述的丙烷为制冷级丙烷R290;所述。
3、的异丁烷为制冷级异丁烷R600A。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烷烃制冷剂在制冷方面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4059614A1/4页3一种混合烷烃制冷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制冷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烷烃制冷剂。背景技术0002由于R22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得到80的制冷温度,被广泛用于制冷空调行业,是目前应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制冷剂,但由于R22属于温室气体,消耗臭氧潜能值为006,将要被限制和禁止使用。0003为了找到R22的替代品,人们发明了制冷剂R134A、R410A等,这些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为零,但R134A的冷冻能力仅为R22机组的60,且R134A的。
4、热传导率比R22下降10,R134A的吸水性是R22的20倍,导致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更高;被称为环保制冷剂的R410A,虽然在效率方面优于R134A,但存在工作压力太高、对管道部件最适化和耐压要求高、须改进换热器和机组设计、投资运行维护成本高等缺点;且因为它们还有一定的温室效应,R410A产生的温室气体效应甚至还部分超过了R22。因此,这些制冷剂并不是中国空调业最终的环保制冷剂解决方案,只是过渡替代品。0004为了找到R22制冷剂更好的替代品,人们发明了大量的新型制冷剂,有一些是在氟利昂制冷剂的基础上,尽量减小温室效应的制冷剂;有一些是在氟利昂制冷剂基础上添加碳氢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有一些是直。
5、接使用碳氢制冷剂的,如R290制冷剂。0005CN1693408A公开了一种制冷剂,采用重量百分比为5562的R290和重量百分比为3845的R600A的混合碳氢制冷剂,在蒸发温度25到5替代R134A制冷剂。该制冷剂混合简单、便利,成本低廉,只有R134A的1/20,并且比R134A更节能,降低使用成本。0006CN101270274A公开了一种制冷剂,采用重量百分比为5465的R290、3040的R600A和38倾点为36到25的低温冷冻润滑油(主要成分是重烷基苯)的混合碳氢制冷剂,替代R134A制冷剂,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碳氢制冷剂因过于干燥和油溶性好的特性而使压缩机经常出现磨损拉缸的难题,。
6、节能率可达1020。0007CN101402847A公开了一种制冷剂,采用重量百分数为8089的R290和1120的R600A的混合碳氢制冷剂,替代R22制冷剂。0008现有技术中,R290和R600A按一定重量配比混合的碳氢制冷剂,R290的重量百分比小于65时,该种碳氢制冷剂仅适用于替代蒸发压力较低的R134A,并不适用于蒸发压力较高的R22;当R290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8089时,能够替代R22制冷剂。然而,在对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现有的节能率并不能满足要求,有待进一步提高。0009CN101918507A公开了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和乙烷四元体系碳氢制冷剂。0010发明内容。
7、001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节能效果更好的混合烷烃制冷剂。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说明书CN104059614A2/4页4一种混合烷烃制冷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混合而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丙烯8199、异丁烷0510、丙烷0520。0013所述的混合烷烃制冷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混合而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丙烯9095、异丁烷18、丙烷18。0014所述的丙烯为制冷级丙烯R1270;所述的丙烷为制冷级丙烷R290;所述的异丁烷为制冷级异丁烷R600A。0015所述的混合烷烃制冷剂在制冷方面的应用。0016丙烯的物性参数与R22极其相近,且丙。
8、烯的饱和蒸汽压温度曲线与R22十分接近,所以,以丙烯为主的混合烷烃制冷剂作为R22的替代制冷剂时,可以不改变原系统主要部件的基本条件而直接充灌。0017由于丙烯是一种可燃物质,作为制冷剂使用时最大的问题是安全问题。现有技术中,大家认为只有在制冷系统中丙烯的充灌量少时,才不会有泄漏发生时的燃烧爆炸的危险。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由于R1270饱和液体的汽化潜热比R22大的多,所以在制冷效果相当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R1270的充灌量。而且,通过与少量的丁烷和异丁烷配合,能够提高制冷装置的能效比。所以,本发明中,尽管丙烯的重量百分比高达8199,仍然能够在保证较高的安全性的情况下获得更优异的制冷效。
9、果。0018本发明的混合烷烃混合物是一种饱和蒸汽压更接近R22的非共沸烷烃混合物,本发明中将这种混合烷烃称为R490B,该R490B比现有技术中的烷烃制冷剂饱和蒸汽压更接近R22制冷剂,直接用于R22的制冷装置,且比R22制冷剂和现有技术中的混合碳氢制冷剂更节能,节能效率达到1830。0019尽管只要以所述混合烷烃的总量为基准,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8199,异丁烷的重量百分比为050,丙烷的重量百分比为0520,即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但优选情况下,以所述混合烷烃的总量为基准,以重量百分比计,丙烯的含量为9095,异丁烷的含量为18,丙烷的含量为18。在上述优选含量范围内的混合烷烃用作制冷剂时能够。
10、获得更好的制冷效果。0020尽管只要丙烯、异丁烷和丙烷以上述比例混合即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丙烯可以是现有的用于制冷剂的各种纯度级别的丙烯,丙烷可以是现有的用于制冷剂的各种纯度级别的丙烷,异丁烷可以是现有的用于制冷剂的各种纯度级别的异丁烷,但优选情况下,所述丙烯为制冷剂领域常用的R1270,丙烷为制冷剂领域常用的R290,异丁烷为制冷剂领域常用的R600A。采用上述形式的丙烷、丙烷和异丁烷,可以直接通过混合或不经混合各自直接注入制冷装置的压缩机中作为制冷剂使用。0021本发明的混合烷烃可以直接按比例混合得到,也可以在使用时直接按比例取用。00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混合烷烃在制冷剂中的应用。本。
11、发明的混合烷烃主要应用于空调制冷装置中,例如分体空调和中央空调。使用方法可以参照现有的制冷剂如R22的使用方法。0023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制冷方法,该方法包括将R1270、R600和R290混合或不经混合后送入制冷装置的压缩机中进行压缩,其中,以R1270、R600A和R290的总量为基准,以重量百分比计,R1270的加入量为8199,R600A的加入量为0510,R290的加入量为0520。说明书CN104059614A3/4页5002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方法,该方法包括将R1270、R290和R600A混合或不经混合后送入制冷装置的压缩机中进行压缩。0025由于本发明主要涉及对制。
12、冷剂的组成的改进,因此对制冷方法的其他条件和具体操作步骤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0026根据本发明,由于制冷剂含有丙烯、丙烷和异丁烷且丙烯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与现有R22相比,能够大大降低充灌量,一般地,相对于35KW的制冷量,本发明的制冷剂R1270、R600A和R290的总用量为R22的一半左右,但是由于不同空调系统制冷剂的用量不同,R1270、R600A和R290的总用量约为03KG06KG。0027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剂与原系统和润滑油兼容,用于中央空调、热泵空调、家用空调和其它小型制冷设备。0028由于上述制冷方法使用的制冷剂主要为丙烯,该制冷剂与本领域技。
13、术人员已知的润滑油的相容性都较好,所以本发明所述的R490B制冷剂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润滑油作为冷冻机油,优选低温性能好、价格较便宜的重烷基苯作为所述制冷剂使用的冷冻机油。0029本发明的混合烷烃制冷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混合烷烃的饱和蒸汽压更接近R22,直接充灌R22的制冷系统,对各部件的损耗也接近R22作为制冷剂时的状况,可以直接代替制冷剂R22,且比R22制冷剂和现有技术中的混合碳氢制冷剂更节能,节能效率达到2030,且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更环保。0030具体实施方式003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
14、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0032以下将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节能率通过下式计算节能率(R22耗电数R490B耗电数)/R22耗电数100。0033对比例1对于某品牌15匹分体空调,将900克制冷剂R22加入空调的压缩机内,开启空调后,60MIN内使453328M3的空间温度从35降到25并保持25,耗电28度。0034实施例1对于与对比例1相同厂家和型号的15匹分体空调,加入重量百分比为90的R1270、重量百分比为8的R600A和重量百分比为2的R290自然混合均匀的混合烷烃制冷剂500克,直接加入空调的压缩机内,开启空调后,60MIN内使453328。
15、M3的空间温度从35降到25并保持25,耗电2度,节能率为28。0035对比例2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重量百分比为8的R600A和重量百分比为2的R290由重量百分比为10的R600A代替,60MIN内使453328M3的空间温度从35降到25并保持25,耗电23度,节能率为18。0036对比例3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重量百分比为90的R1270、重量百分比为8的R600A说明书CN104059614A4/4页6和重量百分比为2的R290由重量百分比为85的R1270、重量百分比为14的R600A和重量百分比为1的R290代替,60MIN内使453328M3的空间温度从35降到。
16、25并保持25,耗电23度,节能率为18。0037实施例2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厂家和型号的15匹分体空调,依次加入重量百分比为4的R600A,重量百分比为1的R290和重量百分比为95的R1270的混合烷烃制冷剂460克,直接加入空调的压缩机内,开启空调后,60MIN内使453328M3的空间温度从35降到25并保持25,耗电2度,节能率为28。0038实施例3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厂家和型号的15匹分体空调,加入重量百分比为93的R1270、重量百分比为5的R600A和重量百分比为2的R290自然混合均匀的混合烷烃制冷剂470克,直接加入空调的压缩机内,开启空调后,60MIN内使453328M3的空间温度从35降到25并保持25,耗电2度,节能率为28。0039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数据看出,R490B比R22的充灌量少,节约原料,且更节能。通过实施例1和对比例2数据对比发现,只有丙烯和异丁烷的制冷剂节能效果不如本发明R490B制冷剂效果好;通过实施例1和对比例3对比发现,丙烯含量较低,且三种组份比例不在本发明范围内时的制冷剂节能效果比R490B更差。说明书CN1040596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