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管以及具有该集流管的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流管以及具有该集流管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对于单回路以及多回路微通道换热器,用于单冷蒸发器或热泵时,在换热器进口和回路中间存在两相制冷剂,产生气液分层现象,导致制冷剂分配不均。
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设置在两侧(例如上侧和下侧)的集流管以及诸如扁管的管子。诸如扁管的管子的两端分别插入该集流管中并且诸如管子的扁管之间设有翅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流管以及具有该集流管的热交换器,由此使制冷剂分配比较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集流管,该用于热交换器的集流管包括:大致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内腔;以及沿纵向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该内腔中的多个凸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多个凸起形成在所述集流管的内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多个凸起形成在部件上,该部件连接在所述集流管的内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集流管还包括:用于插入热交换流体通过的管子的多个开口;其中多个凸起的间距与多个开口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集流管还包括:用于插入热交换流体流过的管子的多个开口;其中多个凸起朝向多个开口一侧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用于插入热交换流体流过的管子的多个开口;其中多个凸起与多个开口分别大致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多个凸起大体具有锥形形状并且所述多个凸起的尖端朝向多个开口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多个凸起的尖端分别朝向多个开口或多个开口的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用于热交换流体流过的多个管子;和设置在多个管子两端的集流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热交换器是平行流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或小通道换热器。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混合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局部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局部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热交换器包括集流管15;诸如扁管的管子11,管子11的端部通过开口17插入集流管15中;以及设置在管子11之间的翅片13。该热交换器可以是平行流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或小通道换热器或其它类似的热交换器。
该集流管15包括:大致沿纵向方向(图1中的水平方向)延伸的内腔;以及沿纵向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该内腔中的多个凸起19。
如图2所示,多个凸起19形成在所述集流管15的内壁上。例如,可以在与开口17对着的集流管15的外表面上向集流管15内侧冲压出多个凸起,该凸起19分别与扁管11相对。
多个凸起可以大体具有锥形形状并且多个凸起的尖端可以分别朝向多个开口或者分别朝向多个开口的中心。
对于集流管15在换热芯体下方的情况,当两相制冷剂沿着集流管15内腔流动时,比如从图中地左侧流向右侧,两相制冷剂是分层的,液态制冷剂由于密度较大,沿着集流管15底部流动,气态制冷剂在上方流动,当流经凸起19时,液态制冷剂会沿着凸起表面向上冲起,一方面与气态混合,另一方面液态制冷剂可以直接冲入扁管11,当制冷剂流经多个凸起时,也会产生非常明显的紊流效果,使得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混合均匀。
对于集流管在换热芯体上方的情况,当两相制冷剂沿着集流管内腔流动时,比如从图中的左侧流向右侧,两相制冷剂是分层的,液态制冷剂由于密度较大,沿着集流管底部流动,气态制冷剂在上方流动,当流经凸起19时,气态制冷剂会沿着凸起表面向下冲,一方面与集流管底部的液态制冷剂混合,另一方面气态制冷剂可以直接冲入扁管11,当制冷剂流经多个凸起时,也会产生非常明显的紊流效果,使得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混合均匀。相邻凸起之间的间距以及凸起的数量可以依据流动阻力以及需要的分配效果而定,图1、2和下面的实施例中的图3所示是每根扁管对应一个凸起,这只是其中一种情况。
实施例2
如图3中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多个凸起19′形成在部件21上,该部件21连接在所述集流管15的内壁上。
上面所述凸起是冲压出来的,当然仍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形成集流管内部的凸起效果,比如目前集流管加工方式多为一平直铝板卷成圆筒并焊接在一起,那么在制作铝板时可以制造一些凸起在铝板上,然后在卷制并焊接,或者是在集流管内部塞一块作为上述部件21的铝板,铝板一面上有凸起19′,铝板可以是圆弧状,以便与集流管内侧圆弧相吻合,或者也可以是直铝板,如图3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一排凸起。然而,也可以将多排凸起设置在集流管中,或者不规则地设置多个凸起。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凸起与扁管相对,但是,凸起也可以不与扁管相对,而是凸起延伸的方向与扁管延伸方向形成一定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