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094451.1 (22)申请日 2016.12.02 (71)申请人 天津华海高圣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滨海高新区华 苑产业区海泰华科四路5号 (72)发明人 孟洪卫 任重山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谢斌 (51)Int.Cl. A61G 3/00(2006.01) A61B 5/055(2006.01) B60P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
2、车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 包括汽车底盘、 厢体上装、 运行环境保障系统、 电 源提供系统和磁共振系统; 厢体上装包括安装于 汽车底盘上的厢体, 厢体按其功能被分隔为操作 室、 诊查室和设备室, 操作室和诊查室中间隔墙 上设有屏蔽门和观察窗; 运行环境保障系统包括 操作室空调、 诊查室空调、 风暖加热器、 通风管道 和加湿器; 诊查室空调安装在设备室上层, 诊查 室空调出风通过通风管道导入诊查室, 诊查室排 风口设置在设备室下层, 通过循环风对设备室温 度进行调控; 风暖加热器和加湿器安装在汽车底 盘下部, 风暖加热器和加湿器出风亦通过通风管 道导入诊查室; 磁。
3、共振系统包括设置于诊查室内 的磁共振主机, 电源提供系统为运行环境保障系 统和磁共振系统提供电源。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06473870 A 2017.03.08 CN 106473870 A 1.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特征在于, 该医疗车包括汽车底盘、 厢体上装、 运行 环境保障系统、 电源提供系统和磁共振系统; 所述厢体上装包括安装于所述汽车底盘上的厢体, 所述厢体按其功能被分隔为操作 室、 诊查室和设备室, 所述操作室和诊查室中间隔墙上设有屏蔽门和观察窗; 所述运行环境保障系统包括操作室空调、 诊查室空调、 风暖加热器、 通风管道和加湿 器; 所述诊查室。
4、空调安装在所述设备室上层, 所述诊查室空调出风通过所述通风管道导入 所述诊查室, 诊查室排风口设置在所述设备室下层, 通过循环风对所述设备室温度进行调 控; 所述风暖加热器和加湿器安装在所述汽车底盘下部, 所述风暖加热器和加湿器出风亦 通过所述通风管道导入所述诊查室; 所述磁共振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诊查室内的磁共振主机, 所述电源提供系统为所述运 行环境保障系统和磁共振系统提供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厢体上装还包括 登车梯、 登车门、 操作台、 操作椅、 测试模型存放柜和接收线圈存放柜; 所述登车门设置在位 于所述操作室所在的所述厢体一侧, 所。
5、述登车梯设置在位于所述登车门下方的所述汽车底 盘上, 设计为人工式或自动折叠式; 所述操作台和操作椅设置于所述操作室中, 所述测试模 型存放柜设置于所述诊查室内, 所述接收线圈存放柜吊装于位于所述诊查室的厢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共振系统还包 括磁共振接收线圈、 测试模型、 磁共振电控柜、 磁共振计算机、 磁共振显示器、 胶片打印机和 观片灯; 所述磁共振接收线圈放置于所述接收线圈存放柜中, 所述测试模型放置于所述测 试模型存放柜中, 所述磁共振电控柜设置在设备室内, 所述磁共振计算机、 磁共振显示器、 胶片打印机和观片灯均设置在所述操作室。
6、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提供系统包 括总电控箱、 市电接入电缆及插头、 不间断电源、 电池组和发电机组; 所述设备室通过隔板 分隔成上中下三层, 所述总电控箱设置在所述设备室上层, 所述不间断电源设置在所述设 备室中层, 所述电池组设置在所述设备室下层, 所述市电接入电缆及插头设置在所述设备 室下方的所述汽车底盘上; 所述发电机组与底盘油箱分别安装在所述汽车底盘的左右两 侧, 且所述发电机组布置在所述登车门的相反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特征在于, 该医疗车还包括平衡 减震系统, 所述平衡减震系统包括空气悬挂。
7、、 自平衡液压电动支腿、 磁共振主机减震器、 电 控柜减震装置和发电机组隔震装置; 所述汽车底盘选用空气悬挂, 四个所述自平衡液压电 动支腿分别安装于所述汽车底盘的四个角落处; 所述磁共振主机减震器和电控柜减震装置 分别安装于所述磁共振主机和磁共振电控柜底部, 所述发电机组隔震装置安装于发电机组 的外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电机组与汽车 底盘共用底盘油箱, 在无外接市电时使用所述发电机组通过所述不间断电源为所述电池组 充电, 由所述电池组为所述厢体内所述运行环境保障系统及磁共振系统扫描提供电源; 有 外接市电时, 利用所述市电接入电缆及插头与。
8、市电连接, 切换为由市电通过所述不间断电 源为所述电池组充电, 由所述电池组为所述厢体内所述运行环境保障系统及磁共振系统扫 描提供电源, 所述发电机组停止运行; 在特殊情况下, 汽车燃油不足且无市电时, 由充好电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6473870 A 2 的所述电池组单独提供电力供所述磁共振系统扫描; 在安装所述发电机组的支架上设有导 轨, 在所述发电机组维修时整体拉出。 7.如权利要求1到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 卫星通讯联络系统包括网络通讯设备和卫星通讯设备, 在有网络接入时通过所述网络通讯 设备, 无网络接入时通过所述卫。
9、星通讯设备把诊查图像实时传给远端计算机, 医生通过所 述远端计算机对传回的图像进行诊断, 并出具诊断报告传回, 所述网络卫星通讯联络系统 随时接收到该诊断结果。 8.如权利要求1到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 底盘包括驾驶室、 汽车主梁和下裙板, 所述汽车底盘选用64重型卡车底盘, 非拖车式或牵 引半挂车式, 整车长度为912米; 所述磁磁共振主机在原有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长、 宽、 高缩 小至1.6米1.6米1.3米范围内, 所述磁共振主机安装位置使车载前桥后达到合理的承 载比例, 即前轴承载比例为23, 后轴承载比例为77。 9.如权利要求1到6任一项所述的。
10、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厢体 整体采用聚苯乙烯或聚氨酯泡沫材质, 导热系数达0.04w/(mk)以下, 除骨架外保温材料 厚度大于40mm; 所述操作室、 诊查室和设备室的空间比例约为2:6:1。 10.如权利要求1到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诊查 室还具有抗电磁干扰和防漏磁功能, 所述诊查室内设低噪稳流暖风管道和可调温馨照明, 所述诊查室顶部或侧面设有设备安装口, 所述安装口是所述磁共振主机的安装或拆除通 道; 所述设备室所在所述厢体上设有三个维修门方便设备检修, 所述厢体后侧设置有上下 打开式的主检修门, 下翻门打开至水平能够作为维修。
11、平台方便检修人员检修操作, 且所述 下翻门与厢体间设有弹性或刚性连接; 上翻门打开至水平能够当做遮雨板; 所述厢体左右 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维修门。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473870 A 3 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医疗设备, 特别是关于一种集大型医疗设备车载移动技术、 多种配套设备高度集成技术、 互联网技术以及卫星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 车。 背景技术 0002 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几乎能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 扫描, 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损伤, 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 可用于全身各部位疾病诊。
12、断。 0003 目前在临床磁共振成像系统按其物理原理可分为: 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 常导磁 共振系统和永磁磁共振成像系统。 其中, 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需要消耗液氦来维持其磁场, 国内使用的液氦大部分需要进口, 使用维护成本高; 常导磁共振系统其磁场线圈电阻不为 零, 其能源消耗较大, 且成像质量易受外界干扰; 永磁磁共振成像系统运营及维护成本低, 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低, 但其重量相对其它两种更大, 对震动、 环境温度更为敏感。 由于上述 三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共同特点为体积大、 重量重、 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 因此目前医院使 用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多安装在固定式的屏蔽室内, 磁共振主机与地面直接进行。
13、接连固 定。 0004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医疗改革, 实行分级诊疗, 但基层医院诊断能力普遍较低, 基层医院有了好的诊断能力是能有效治疗的前提, 这就需要大型医疗设备如磁共振到基层 去, 分级诊疗才能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但磁共振设备购置成本相对较高, 大多数基层医院无 法单独承担。 如果把磁共振设备安装到医疗车上移动起来, 基层医院采用合购或租用的方 式使用, 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 近年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 移动医疗车可在救 灾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但是磁共振设备上车, 由于其本身的特点, 实现起来难度相当 大。 同时对车辆的选择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普通车辆轴距、 承载能力。
14、匹配性差, 可选择车 型有限。 0005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基于超导磁共振系统开发的车载磁共振系统, 普遍采用拖车的 形式, 厢体长度达15米左右, 这就要求使用地点及通往使用地点的路有足够的空间供车辆 转弯及停放; 另外超导磁共振系统本身采购及运营成本就相对较高, 再加上车辆成本及改 装成本部分, 其总成本就非常高了, 有了这两方面的因素就大大的限制了其实用性及实用 范围。 0006 针对国内外的技术现状, 永磁磁共振系统上车在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但通常所使 用的永磁磁共振系统相对其它两类磁共振系统重量更大, 更易受到震动、 环境温度等因素 的影响, 也就对车辆的选择, 减震的设计, 厢体环境。
15、的保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永磁磁共振医疗车问世(单一功能小型磁共振除外)。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大型医疗设备车载移动技术、 多种配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106473870 A 4 套设备高度集成技术、 互联网技术以及卫星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其特征 在于, 该医疗车包括汽车底盘、 厢体上装、 运行环境保障系统、 电源提供系统和磁共振系统; 所述厢体上装包括安装于所述汽车底盘上的厢体, 所述厢体按其功能被分隔为操作室。
16、、 诊 查室和设备室, 所述操作室和诊查室中间隔墙上设有屏蔽门和观察窗; 所述运行环境保障 系统包括操作室空调、 诊查室空调、 风暖加热器、 通风管道和加湿器; 所述诊查室空调安装 在所述设备室上层, 所述诊查室空调出风通过所述通风管道导入所述诊查室, 诊查室排风 口设置在所述设备室下层, 通过循环风对所述设备室温度进行调控; 所述风暖加热器和加 湿器安装在所述汽车底盘下部, 所述风暖加热器和加湿器出风亦通过所述通风管道导入所 述诊查室; 所述磁共振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诊查室内的磁共振主机, 所述电源提供系统为 所述运行环境保障系统和磁共振系统提供电源。 000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厢。
17、体上装还包括登车梯、 登车门、 操作台、 操作椅、 测 试模型存放柜和接收线圈存放柜; 所述登车门设置在位于所述操作室所在的所述厢体一 侧, 所述登车梯设置在位于所述登车门下方的所述汽车底盘上, 设计为人工式或自动折叠 式; 所述操作台和操作椅设置于所述操作室中, 所述测试模型存放柜设置于所述诊查室内, 所述接收线圈存放柜吊装于位于所述诊查室的厢体内。 001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磁共振系统还包括磁共振接收线圈、 测试模型、 磁共 振电控柜、 磁共振计算机、 磁共振显示器、 胶片打印机和观片灯; 所述磁共振接收线圈放置 于所述接收线圈存放柜中, 所述测试模型放置于所述测试模型存放柜中。
18、, 所述磁共振电控 柜设置在设备室内, 所述磁共振计算机、 磁共振显示器、 胶片打印机和观片灯均设置在所述 操作室内。 001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电源提供系统包括总电控箱、 市电接入电缆及插头、 不间断电源、 电池组和发电机组; 所述设备室通过隔板分隔成上中下三层, 所述总电控箱设 置在所述设备室上层, 所述不间断电源设置在所述设备室中层, 所述电池组设置在所述设 备室下层, 所述市电接入电缆及插头设置在所述设备室下方的所述汽车底盘上; 所述发电 机组与底盘油箱分别安装在所述汽车底盘的左右两侧, 以达到重心的合理分配, 且所述发 电机组布置在所述登车门的相反侧, 以减少发电机噪声对。
19、医务人员和就诊者的影响。 001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该医疗车还包括平衡减震系统, 所述平衡减震系统包括 空气悬挂、 自平衡液压电动支腿、 磁共振主机减震器、 电控柜减震装置和发电机组隔震装 置; 所述汽车底盘选用空气悬挂, 以减小行车过程中的震动影响; 四个所述自平衡液压电动 支腿分别安装于所述汽车底盘的四个角落处, 到达使用地点后, 利用所述自平衡电动液压 支腿对所述汽车底盘进行调平, 且能消除由于所述空气悬挂造成的所述厢体不稳定现象, 同时在长期停车时也可利用所述自平衡电动液压支腿支撑以减轻汽车轮胎承受的压力, 减 小对汽车轮胎的损害; 所述磁共振主机减震器和电控柜减震装置分别安装。
20、于所述磁共振主 机和磁共振电控柜底部, 防止过大的颠簸对磁共振设备造成损坏; 所述发电机组隔震装置 安装于发电机组的外周, 可防止所述发电机组运行时产生的震动传递到磁共振设备上, 从 而对成像产生影响。 001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发电机组与汽车底盘共用底盘油箱, 在无外接市电 时使用所述发电机组通过所述不间断电源为所述电池组充电, 由所述电池组为所述厢体内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106473870 A 5 所述运行环境保障系统及磁共振系统扫描提供电源; 有外接市电时, 利用所述市电接入电 缆及插头与市电连接, 切换为由市电通过所述不间断电源为所述电池组充电, 由所述电池。
21、 组为所述厢体内所述运行环境保障系统及磁共振系统扫描提供电源, 所述发电机组停止运 行; 在特殊情况下, 汽车燃油不足且无市电时, 由充好电的所述电池组单独提供电力供所述 磁共振系统扫描, 时间不低于30min; 为方便所述发电机组维修, 在安装所述发电机组的支 架上设有导轨, 在所述发电机组维修时整体拉出。 001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网络卫星通讯联络系统包括网络通讯设备和卫星通 讯设备, 在有网络接入时通过所述网络通讯设备, 无网络接入时通过所述卫星通讯设备把 诊查图像实时传给远端计算机, 医生通过所述远端计算机对传回的图像进行诊断, 并出具 诊断报告传回, 所述网络卫星通讯联络。
22、系统随时接收到该诊断结果。 001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汽车底盘包括驾驶室、 汽车主梁和下裙板, 所述汽车 底盘选用64重型卡车底盘, 非拖车式或牵引半挂车式, 整车长度为912米, 该车有足够 的机动性及对路况环境的适应能力; 所述磁磁共振主机在原有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长、 宽、 高 缩小至1.6米1.6米1.3米范围内, 所述磁共振主机安装位置使车载前桥后达到合理的 承载比例, 即前轴承载比例为23, 后轴承载比例为77, 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001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厢体整体采用聚苯乙烯或聚氨酯泡沫材质, 导热系 数达0.04w/(mk)以下, 除骨架外保温材料厚度。
23、大于40mm; 所述操作室、 诊查室和设备室的 空间比例约为2:6:1, 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压缩控制部分所占的空间, 给就诊者和医务人员留 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同时由于所述磁共振设备主要重量集中在所述磁共振主机上, 使用这 种布局所述磁共振主机正好位于所述汽车底盘后双轴之间上方, 整体的重心分布也更为合 理, 行车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001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诊查室还具有抗电磁干扰和防漏磁功能, 所述诊查 室内设低噪稳流暖风管道和可调温馨照明, 所述诊查室顶部或侧面设有设备安装口, 所述 安装口是所述磁共振主机的安装或拆除通道; 所述设备室所在所述厢体上设有三个维修门 方便设备检修,。
24、 所述厢体后侧设置有上下打开式的主检修门, 下翻门打开至水平能够作为 维修平台方便检修人员检修操作, 且所述下翻门与厢体间设有弹性或刚性连接; 上翻门打 开至水平能够当做遮雨板, 方便雨天对设备的检修工作; 所述厢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辅助 维修门, 可用于平时运行状态确认, 在设备初次安装以及设备大修时所有维修门同时打开, 可更方便操作。 0018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 其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平衡减震系统可实现 该医疗车在行车途中的平稳运输, 到达现场快速调平, 磁共振设备诊查过程中隔离外界震 动干扰; 电源提供系统可实现在磁共振医疗车到达应用现场前随时保持应用环境, 到达现 场快速。
25、实现扫描诊查, 适用于现场有市电和无市电的情况, 市电和自发电源供电无缝切换, 诊断图像可实时传送给远程诊断医生并及时接收诊断结果, 本发明设计科合理, 空间利用 率高且考虑了操作人员及患者的舒适度, 对现场环境适应性好, 机动性好, 维护成本低。 可 满足基层医院及应急救灾等多种应用场景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106473870 A 6 0020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侧视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的内部布置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发明的厢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的设备室布置示意图; 0024 图6是本发明的。
26、操作室与诊查室间隔断布置示意图; 0025 图7是本发明的发电机隔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是本发明的诊查室与设备室间空调及风向示意图; 0027 图9(a)和(b)是本发明的设备间维修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 目的、 特点和优点。 应理解的是, 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而只是为 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0029 图1展示了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该紧凑集成磁 共振医疗车包括汽车底盘1、 厢体上装2、 平衡减震系统3、 运行环境保障系统4、 电源提。
27、供系 统5、 磁共振系统6和网络卫星通讯联络系统7。 0030 如图1图9所示, 厢体上装2包括厢体21、 登车梯22、 登车门23、 操作台24、 操作椅 25、 屏蔽门26、 观察窗27、 测试模型存放柜28和接收线圈存放柜29。 其中, 厢体21安装在汽车 底盘1上, 按其功能被分隔为三个室, 从车头到车尾依次为操作室211、 诊查室212和设备室 213。 登车门23设置在位于操作室211所在的厢体21一侧, 供工作人员出入操作室。 登车梯22 设置在位于登车门23下方的汽车底盘1上, 可设计为人工式或自动折叠式。 操作台24和操作 椅25设置于操作室211中, 操作室211和诊查室2。
28、12中间隔墙上设有屏蔽门26和观察窗27, 就 诊者通过登车门23进入操作室, 经医务人员确认后通过屏蔽门26进入诊查室212进行诊查。 观察窗27用于医务人员观察就诊者在诊查过程中的状况。 测试模型存放柜28设置于诊查室 212内, 接收线圈存放柜29吊装于位于诊查室212的厢体21上。 003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登车门23可以设计成宽窄不一两扇子母门或宽度均等两 扇门或单扇门, 以便不同场合、 不同用户选用。 0032 电源提供系统5包括总电控箱51、 市电接入电缆及插头52、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不间断电源)53、 电池组54和发电。
29、机组55。 设备室213通过隔板分隔成上中下 三层, 总电控箱51设置在设备室213上层, UPS53设置在设备室213中层, 电池组54设置在设 备室213下层, 市电接入电缆及插头52设置在设备室213下方的汽车底盘1上。 汽车底盘1根 据使用需求及重心需求进行布置调整, 调整后为发电机组55安装预留出空间, 并将发电机 组55与底盘油箱分别安装在汽车底盘1的左右两侧, 以达到重心的合理分配, 且发电机组55 布置在登车门23的相反侧, 以减少发电机噪声对医务人员和就诊者的影响。 003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发电机组55与汽车底盘1共用底盘油箱, 在无外接市电时 使用发电机组55通过。
30、UPS53为电池组54充电, 由电池组54为厢体21内运行环境保障系统4及 磁共振系统6扫描提供电源; 有外接市电时, 可利用市电接入电缆及插头52与市电连接, 切 换为由市电通过UPS53为电池组54充电, 由电池组54为厢体21内运行环境保障系统4及磁共 振系统6扫描提供电源, 发电机组55停止运行。 在特殊情况下, 汽车燃油不足且无市电时, 可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106473870 A 7 由充好电的电池组54单独提供电力供磁共振系统6扫描, 时间不低于30min。 为方便发电机 组维修, 还可以在安装发电机组55的支架上设有导轨, 在发电机组55维修时可整体拉出。 00。
31、34 运行环境保障系统4包括操作室空调41、 诊查室空调42、 风暖加热器43、 通风管道 44和加湿器45。 诊查室空调42安装在设备室213上层, 诊查室空调42出风通过通风管道44导 入诊查室212, 诊查室212排风口设置在设备室213下层, 通过该循环风对设备室213温度进 行调控, 可保证设备室213内的电器设备温度不致过高或过低。 风暖加热器43和加湿器45安 装在汽车底盘1下部, 风暖加热器43和加湿器45出风亦通过通风管道44导入诊查室212。 在 车外气温低于空调启动温度限制时, 可切换由风暖加热器43为诊查室212提供热量, 热风通 过通风管道44导入诊查室212, 可保。
32、证在严寒天气中厢体内温度适宜。 加湿器45用于保证厢 体21内的空气湿度, 防止静电的产生对磁共振成像质量造成影响。 0035 磁共振系统6包括磁共振主机61、 磁共振接收线圈62、 测试模型63、 磁共振电控柜 64、 磁共振计算机65、 磁共振显示器66、 胶片打印机67和观片灯68。 其中, 磁磁共振主机61设 置在诊查室212内, 并在原有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将磁共振主机61的长、 宽、 高缩小至1.6米 1.6米1.3米范围内, 以更适合于车载使用。 磁共振接收线圈62放置于接收线圈存放柜29 中, 测试模型63放置于测试模型存放柜28中, 磁共振电控柜64设置在中层设备室213内, 磁。
33、 共振计算机65、 磁共振显示器66、 胶片打印机67和观片灯68均设置在操作室211内。 0036 平衡减震系统3包括空气悬挂31、 自平衡液压电动支腿32、 磁共振主机减震器33、 电控柜减震装置34和发电机组隔震装置35。 为保证行车过程中磁共振系统6处于正常状态, 汽车底盘1选用空气悬挂31, 以减小行车过程中的震动影响。 四个自平衡液压电动支腿32分 别安装于汽车底盘1的四个角落处, 到达使用地点后, 利用自平衡电动液压支腿32对汽车底 盘1进行调平, 且能消除由于空气悬挂31造成的厢体21不稳定现象, 同时在长期停车时也可 利用自平衡电动液压支腿32支撑以减轻汽车轮胎承受的压力, 。
34、减小对汽车轮胎的损害。 磁 共振主机减震器33和电控柜减震装置34分别安装于磁共振主机61和磁共振电控柜64底部, 防止过大的颠簸对磁共振设备造成损坏。 发电机组隔震装置35安装于发电机组的外周, 可 防止发电机组55运行时产生的震动传递到磁共振设备上, 从而对成像产生影响。 同时磁共 振主机61安装位置经过严格计算及验证, 使车载前桥后达到合理的承载比例, 即前轴承载 比例为23, 后轴承载比例为77, 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0037 网络卫星通讯联络系统7包括网络通讯设备和卫星通讯设备, 在有网络接入时可 以通过网络通讯设备, 无网络接入时可通过卫星通讯设备把诊查图像实时传给远端计算 机。
35、, 医生可通过远端计算机对传回的图像进行诊断, 并出具诊断报告传回, 网络卫星通讯联 络系统7可随时接收到该诊断结果。 0038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汽车底盘1包括驾驶室11、 汽车主梁12和下裙板13。 在本 实施例中, 汽车底盘1选用64重型卡车底盘, 非拖车式, 整车长度(包括驾驶室)小于10米, 该车有足够的机动性及对路况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使整车外观效果更为美观, 可为汽车底 盘1设计安装下裙板13, 同时也对布置安装在汽车底盘1侧面的设备起到部分保护作用。 003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厢体21整体采用保温良好的材质, 如聚苯乙烯或聚氨酯 泡沫等, 导热系数达0.04w/(。
36、mk)以下, 除骨架外保温材料厚度大于40mm, 骨架处要采取高 效阻断热传导的措施, 有效的节约了能源使用。 004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操作室211、 诊查室212和设备室213的空间比例约为2:6: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106473870 A 8 1, 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压缩控制部分所占的空间, 给就诊者和医务人员留出更多的使用空 间, 同时由于磁共振设备主要重量集中在磁共振主机上, 使用这种布局磁共振主机正好位 于汽车底盘1后双轴之间上方, 整体的重心分布也更为合理, 行车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004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诊查室212还具有抗电磁干扰和防漏磁功能,。
37、 诊查室212 内设低噪稳流暖风管道和可调温馨照明, 诊查室212顶部或侧面设有设备安装口, 安装口是 磁共振主机61的安装或拆除通道, 安装完成后该安装口需要用与厢板类似的板材进行覆盖 并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004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设备室213所在厢体21上设有三个维修门方便设备检修, 厢体21后侧设置有上下打开式的主检修门2131, 下翻门打开至水平可作为维修平台方便检 修人员检修操作, 且下翻门与厢体间设有弹性或刚性连接以保证维修平台的强度; 上翻门 打开至水平可起来防雨作用, 方便雨天对设备的检修工作。 厢体2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辅助 维修门2132, 可用于平时运行状态确认。
38、, 在设备初次安装以及设备大修时所有维修门同时 打开, 可更方便操作。 0043 本发明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 各部件的结构、 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 所变化的。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凡根据本发明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或等同 变换, 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106473870 A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10 CN 106473870 A 10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11 CN 106473870 A 11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a)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2 CN 106473870 A 12 图9(b)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3 CN 106473870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