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泄压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泄压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让气动组件进行泄气的开关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用于调整气压缸与供气动力源间的气体调节装置,是如图6所示,为一种气体调整阀结构,该调整阀5内部设有一信道51,该信道51一端连结气压缸管路52,另一端连结供气动力源[如泵浦]管路53,再由通道51中央锁入一可遮蔽通道的调整杆54,利用调整杆54锁入的深度,对应遮蔽通道51口径大小来调节供气动力源输入气压缸内的气体流量者。
然而,上述气体调整阀结构,基本上在针对气压缸动作伸展的行程作进气量大小的调整,但于气压缸内部压力过大需卸压时,其调整阀5则无法达到此功效,因此,一般熟知该技艺者都采取将气压缸管路52拆卸下来,以让气压缸内部的空气泄压出来,如此,才能在气压缸内部无压力状态下进行调整,等调整适当后,再将管路导接回去。而此泄压动作系极为麻烦,需将管路拆卸泄压后再组装,因此过程较为繁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做内部气压泄除及接通调整的功效,不必在每次需要调整时,将管路拔除泄压,调整后再装上管路等繁杂过程的空气泄压开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空气泄压开关,主要由一外主体对应枢接一具有球部且可被旋动方向的旋转座,外主体与旋转座一端分别设有与气动组件或供气动力源连结的外主体接头部和旋转座接头部,外主体内设有外主体信道及壁面的缺口,而旋转座上设有与外主体信道相通的旋转座信道;藉此,让供气动力源经外主体信道与旋转座信道从而输气供给气动组件,及可经由旋动旋转座而封闭旋转座信道阻挡供气,且让气动组件内之气体随外主体信道经缺口排出,以达气动组件的泄压目的。
作为改进,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泄压开关的旋转座于枢接处对应外主体的缺口处设有一凸挡块,以利用凸挡块卡抵于缺口处,而作外主体与旋转座信道的对应限位。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泄压开关的外主体接头部进一步包含有第一按压件、第一固接座、第一弹片、第一碗座及第一气密环,第一气密环藉由第一弹片对应卡掣供气动力源管路,及可藉第一按压件抵掣第一弹片而松放供气动力源管路的设计,让供气动力源管路的组装更为简便。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泄压开关的旋转座接头部包含有第二按压件、第二固接座、第二弹片、第二碗座及第二气密环,第二气密环藉由第二弹片对应卡掣供气动组件管路,及可藉第二按压件抵掣第二弹片而松放气动组件管路的设计,让气动组件管路的组装更为简便。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泄压开关的外主体接头部和旋转座接头部可以采用快速接头设计,以利用快速接头对应导接气动组件与供气动力源,让管路的组装更为快速简便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空气泄压开关,藉由可旋动的球阀设计的旋转座,来对应开通与闭合外主体与旋转座的信道,同时让气动组件的管路经由外主体的缺口而进行泄气,达到泄压调整的功效;而不必每次欲调整时,将管路拔除泄压,调整后再装上管路等繁杂过程。
2、本发明的空气泄压开关,利用按压件、固接座、弹片、碗座及一气密环构成接头部,主要藉由弹片对应卡掣管路,及可藉按压件抵掣弹片而松放管路的设计,让管路的组装更为简便。
3、本发明的空气泄压开关,可藉由快速接头的设计,利用快速接头对应导接气动组件与供气动力源,让管路的组装更为快速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动作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首先,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空气泄压开关的立体分解图、组合剖视示意图,其包含有:
一外主体1,该外主体内部设有一贯穿的外主体信道11,而外主体信道11一端设有外主体接头部12,该外主体接头部12与供气动力源管路A导接,外主体信道11的另一端则形成一容置空间13,容置空间13的壁面设有枢接部14,而枢接部14的对应端则设有缺口15;
一气密垫2,该气密垫2嵌设在外主体1的容置空间13内;
一旋转座3,设有与气密垫2相顶掣的球部31,且球部31两侧设有枢接轴32,枢接轴32对应与外主体1地枢接部14结合,旋转座3顶端球部31设有一贯穿的旋转座信道33,旋转座信道33另侧设有旋转座接头部34,旋转座接头部34与气动组件管路B导接。
请一并参阅图1~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空气泄压开关的立体分解图、组合剖视及动作示意图,在组装时,将气密垫2对应嵌设在外主体1的容置空间13内,再将旋转座3两侧的枢接轴32对应与外主体1的枢接部14结合,使其让旋转座3顶端球部31与气密垫2相顶掣,同时,外主体1内的外主体信道11与旋转座3内的旋转座信道33对应导通,此时,可以在旋转座3与外主体1的缺口15相对应处设置一凸挡块35,以利用凸挡块35卡抵于缺口15处,作为外主体1与旋转座3的外主体信道11、旋转座信道33对应导通的限位设计;接着,外主体1则可利用外主体接头部12来对应与供气动力源管路A导接,而旋转座3则利用旋转座接头部34来对应与气动组件管路B导接,而该外主体接头部12则可由第一按压件121、第一固接座122、第一弹片123、第一碗座124及第一气密环125来构成,旋转座接头部34则可由第二按压件341、第二固接座342、第二弹片343、第二碗座344及第二气密环345来构成;,外主体1与旋转座3的接头部12、34内分别嵌入第一气密环125、第二气密环345以防止漏气,然后依序套入第一碗座124、第二碗座344、第一弹片123、第二弹片343,再藉第一固接座122、第二固接座342限位结合,而于第一固接座122、第二固定座342上组设第一按压件121、第二按压件341,供气动力源管路A、气动组件管路B分别由第一按压件121、第二按压件341穿入经第一固接座122、第二固接座342而受第一弹片123、第二弹片343卡掣,以定位组装供气动力源管路A、气动组件管路B;而当拆卸时,由第一按压件121、第二按压件341施压,使第一按压件121、第二按压件341抵掣第一弹片123、第二弹片343而撑张,让第一弹片123、第二弹片343松放所卡掣的供气动力源管路A、气动组件管路B,以达拆卸动作。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外主体接头部12a、旋转座接头部34a由快速接头代替,利用快速接头对应导接气动组件与供气动力源,让供气动力源管路A、气动组件管路B的组装更为快速简便。
当使用时,藉由供气动力源将气体输送于供气动力源管路A,经由供气动力源管路A导入至空气泄压开关的外主体1与旋转座3所导通的旋转座信道33,经由通旋转座道33将气体输送至气动组件内;当气动组件欲作气压或轴距调整时,需将内部空气泄压,此时,即将空气泄压开关的旋转座3旋动一角度,让旋转座3的旋转座信道33对应外主体1的缺口15处而排出气体,如图4所示,旋转座3的球部31同时封闭外主体1的外主体信道11,以阻挡供气,达到将气动组件内部泄压的目的,如此,即可推动气动组件的出力轴,进行气动组件轴距或位置的调整,等调整后即可将旋转座3旋动回复导通状态,使原被球部31止挡的气压能再次经由信道33进入气动组件内再作动者。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结构态样与实施方法步骤,在不影响本发明的目的情况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之专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