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滚轮式石英玻璃接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管机,具体是石英泡壳单端灯制造过程中石英玻璃管泡壳与排气管加热对接的接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只有十二工位转盘式或手工的石英玻璃管的接管机,手工的接管设备工作效率低,产品的成形、对接精度一致性控制不够理想,而十二工位转盘式接管设备目前只能接直径小于Φ14mm的泡壳,适用范围不够广,并且该类设备生产效率仅为800件/小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装置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产品的成形、对接精度一致性高的多工位滚轮式石英玻璃接管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由机架,主传动机构,上传动机构,泡壳的间歇喂料机构,压圆弧机构,泡壳压断机构,泡壳分开机构,泡壳换向机构,排气管间歇喂料机构,泡壳与排气管对接机构,下料机构,燃气控制系统,气动控制系统,水冷却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上传动机构设在机架的上台面,主传动机构设在机架的下台面上,燃气控制系统、气动控制系统和水冷却系统安装在机架的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传动机构上布有32个工位,每个工位置有一根带滚轮的旋转轴,旋转轴一端安装有从动链轮;上传动机构上从第1工位至32工位方向依次安装有泡壳的间歇喂料机构、压圆弧机构、泡壳压断机构、泡壳分开机构,泡壳换向机构、两套排气管间歇喂料机构、两套泡壳与排气管对接机构、下料机构;
所述的主传动机构由电动机,蜗轮减速器,一轴,二轴组成,一轴上安装有第一、第二平面凸轮,二轴上装有主动链轮;
所述的上传动机构的32根旋转轴上的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主传动机构的二轴上装的主动链轮相连接,第3工位的旋转轴上安装有平面凸轮,通过杠杆与泡壳的间歇喂料机构连接,第9、11工位的旋转轴上安装有平面凸轮,通过杠杆与压圆弧机构连接。
为更好地实现本目的,所述的主传动机构的一轴上安装的第一、第二平面凸轮通过杠杆分别与所述的泡壳压断机构、泡壳换向机构连接。
所述的排气管间歇喂料机构、泡壳与排气管对接机构由气动控制系统驱动。
本发明结构、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产品的成形、对接精度一致性高。设备适用于直径范围在12mm-30mm的泡壳与直径范围在3.6mm-4.5mm的排气管对接,适用范围广。泡壳在滚轮式传送机构上移动过位的时间可在4.5-6秒范围内调节(根据泡壳直径的大小),即在4.5-6秒内可生产2件产品,生产效率达1200-1400件/小时。泡壳和排气管的对接精度可达到同轴度不大于0.05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图1的右视图。
图6为主传动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燃气系统12原理图。
图8为气动控制系统13原理图。
图9为电气控制系统15原理图。
图10为水冷却系统14原理图。
图中:1机架,2主传动机构,3上传动机构,4泡壳的间歇喂料机构,5压圆弧机构,6泡壳压断机构,7泡壳分开机构,8泡壳换向机构,9排气管间歇喂料机构,10泡壳与排气管对接机构,11下料机构,12燃气控制系统,13气动控制系统,14水冷却系统,15电气控制系统,16电动机,17三角皮带,18蜗轮减速器,19一轴,20二轴,21主动链轮,22链条,23第一平面凸轮,24第二平面凸轮,25旋转轴,26从动链轮,27滚轮,28第三平面凸轮,29第四平面凸轮,30气体减压阀,31焊枪,32火头,33气源三联体,34气缸,35电磁阀,36调压阀,37风冷机构,38可编程序控制器,39汇流块。
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上附图可以看出,本发明为台架卧式结构,机架1下部安装有主传动机构2,主传动机构2由电动机16带动,通过三角皮带17传动到蜗轮减速器18,使一轴19、二轴20旋转,皮带轮做成可调式,可以使一轴19、二轴20获得8.2-10.6r/min的转速,不同的速度对应不同直径的泡壳的工艺需要,二轴20上装有主动链轮21,通过链条22传动到上传动机构3,一轴19上装有第一平面凸轮23和第二平面凸轮24,第一平面凸轮23和第二平面凸轮24随一轴19一起旋转,通过凸轮柛芨嘶 梗 直鹎 菘茄苟匣?、泡壳换向机构8运动。
机架1上部安装上传动机构3,上传动机构3上安装有泡壳的间歇喂料4、压圆弧机构5、泡壳压断机构6、泡壳分开机构7、泡壳换向机构8、排气管间歇喂料机构9、泡壳与排气管对接机构10、下料机构11等机构。
上传动机构3布有三十二个工位。第一到第三工位-空位,第四工位-泡壳的间歇喂料机构4,第五至第十工位-预烧,第十一工位-压圆弧机构5,第十二至第十三工位-冷却,第十四工位-泡壳压断机构6,第十五至第十六工位-空位,第十七工位-泡壳换向,第十八工位-泡壳分开,第十九工位-排气管间歇喂料机构9,第二十至第二十四工位-预烧,第二十五工位-泡壳与排气管对接机构10,第二十六至第二十七工位-冷却定型,第二十八工位-除硅、去应力,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一工位-冷却,第三十二工位-下料。
在每个工位设有一个带滚轮27的旋转轴25,旋转轴25上装有从动链轮26,由主传动装置2的一轴19上的主动链轮21、通过链条传动22带动三十二根旋转轴25上的链轮26,使三十二根旋转轴25同步旋转,跟轴一起旋转的滚轮27就可以传递放在上面的泡壳和排气管。第三工位的旋转轴25上安装有第三平面凸轮28,通过杠杆驱动泡壳的间歇喂料机构4进行泡壳的喂料工作。第九、十一工位的旋转轴25上安装有第四平面凸轮29,通过杠杆驱动压圆弧机构5进行泡壳压圆弧成形工作。排气管间歇喂料机构9和泡壳与排气管对接机构10由气缸34驱动工作。
机架1侧面安装有燃气控制系统12,气动控制系统13,循环水冷却系统14,电气控制系统15。
燃气控制系统12(如图7)由气体减压阀30、焊枪31、火头32、及其它附件组成,煤气和氧气通过气体减压阀30进入十五把焊枪31,每把焊枪31控制一至四个火头32,火头32安装在上传送机构3的三十二根旋转轴25之间,对泡壳和排气管进行加热,具体布置位置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决定,可通过各把焊枪31调节对应火头32的火力大小,以满足泡壳和排气管对接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
所述气动控制系统13(如图8)由气源三联体33、气缸34、电磁阀35、调压阀36、风冷机构37、及其它附件组成,压缩空气进入主管道分成两路,一路经电磁阀35进入气缸34,控制泡壳间歇喂料机构4、泡壳换向机构8、排气管歇喂料机构9、泡壳与排气管对接机构10运动;一路经调压阀36进入风冷机构37,在上传动机构3的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工位对已经完成对接和除硅的产品进行吹风冷却。
电气控制系统15主要是控制一台电动机16驱动各个机械部件运动,通过控制设备上安装的光电感应开关、电磁阀35、气缸34上地磁感应开关等元件来控制整个设备的运行,各元件的运行由可编程序控制器38(PLC)控制,使运行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15的电器柜上除设有正常的启动、停止按钮外,还设有点动、各部件装置单动、紧急停车按钮,供设备调试、正常使用、维护时使用。
水冷却系统14对靠近火源的零件进行冷却,以保证零件的使用寿命不会减短,水进入汇流块39,由多个出口流出,分别流经压圆弧机构5的压轮和挡火罩、上传动机构3的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旋转轴25的滚轮27,再流回汇流块39,经出口流出,形成一个水冷却系统。
将石英玻璃泡壳、排气管分别放入泡壳的间歇喂料机构4和排气管间歇喂料机构9的料斗里,通过间歇喂料机构送入上传动机构3的滚轮27上,主传动机构2带动上传动机构3运动,泡壳和排气管在滚轮式传送机构上做水平移动,在从第一工位向第三十二工位移动过程中,通过在工位与工位之间安装的火头32和各种机构完成下述过程:泡壳通过几级加热至熔点、泡壳从正中间成形、泡壳压断、压断成两截的泡壳各自180°换向、换向后的泡壳和分别与之对应的排气管的对接端同时通过几级加热至熔点、泡壳和排气管对接、除硅、冷却、下料,最终生产出产品。
在上述过程中各机构的运动是由平面凸轮或气缸控制,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实现自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