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胶囊.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279032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134730.1

申请日:

20051219

公开号:

CN1985749A

公开日:

200706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00

主分类号:

A61B1/00

申请人:

戴旭光

发明人:

(发明人不公开姓名)

地址:

10087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园50丙楼101室

优先权:

CN20051013473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郁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胶囊,它包括壳体、内置在壳体内的成像数据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无线发射单元、电池和执行器。成像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输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输出端相连,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成像数据处理单元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的另一组数据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的数据输入/输出端相连,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的另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执行器的控制端相连。本发明不仅具有无线内窥的功能,还具有对图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自主发出指令控制执行器动作进行治疗的功能;以及控制无线发射器将拍摄的照片以无线方式发射出去的功能。本发明是集拍照、判断、治疗为一体的智能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型胶囊,其特征在于:它由壳体、内置在壳体内的成像数据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无线发射单元、电池和执行器构成;所述壳体的一端由透明材质制成,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一阀门;所述成像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输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输出端相连,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成像数据处理单元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的另一组数据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的数据输入/输出端相连,同时,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的另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执行器的控制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数据处理单元为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微型照相机或微型摄像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型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还包括一储药室,该储药室与执行器相连,受执行器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型胶囊,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型胶囊还包括一无线接收装置和一记录单元,无线接收装置的数据输出端与记录单元的数据输入/输出口相连。

说明书

智能型胶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型胶囊,它可以进入人体或其他管道内进行拍照、分 析、判断、发送指令、使执行机构动作,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 管道故障排除等领域,属于机电类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的医疗器械类胶囊,它可以进 行人体或者腔内拍照,并以无线的方式将拍摄的图片发送出来,供医生诊断疾 病时参考。这种胶囊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进入人体或腔内拍摄照片并将照片发送 到体外。它的缺点是:不具有智能性。即只能进行单纯的拍照,不具有“自 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更不能通过智能判断做出自主的动作,还需要 在体外通过人的智能来判断病灶,再通过无线的方式向体内胶囊发出指令。

由于这种胶囊是一种辅助的疾病诊断治疗器械,它通常会在人体内停留很 长时间,又由于它仅仅具有拍摄功能,不具有自主分析、判断能力,所以,需 要外面的工作人员一直监视体内胶囊发送出来的照片,发现病灶或其它待测目 标,进行分析、判断、发布指令,耗费大量专业人员的时间。如果大量人员、 大量场合同时使用这种胶囊,还会出现专业人员紧缺的问题,人力成本也大为 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需要一刻不停地监视体内的照片,人员的肉眼也受不 了长时间(约几个小时)集中精力地观看照片,容易出现漏查的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胶囊,该智能型胶囊不仅 具有拍照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根据拍摄的照片进行自主分析、判断、 发布指令使执行机构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智能型胶囊,它由壳体、 内置在壳体内的成像数据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无线发射单元、电池和执行器 构成;

所述壳体的一端由透明材质制成,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一阀门;

所述成像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输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输出 端相连,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成像数据处理单元的控制端相连;

微处理器的另一组数据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的数据输入/输出端相连,同 时,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的另一 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执行器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成像数据处理单元为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微型照相机或微型摄像系 统。

所述执行器还包括一储药室,该储药室与执行器相连,受执行器控制。

该智能型胶囊还包括一无线接收装置和一记录单元,无线接收装置的数据 输出端与记录单元的数据输入/输出口相连。

由于本发明智能型胶囊具有自主分析、判断、执行能力,无需人参与,所 以,无须技术人员一刻不停地监视成像单元拍摄的照片,大大节省了人力、物 力、财力,节约了成本。

由于本发明成像数据处理单元选用微型照相机或微型摄像系统,并且,对 拍摄的照片直接进行了处理,转换成数字数据,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 过算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转换和处理,省去了多次数据转换过程,所以,本 发明大大减小胶囊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型胶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电气连接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型胶囊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智能型胶囊主要由壳体1、内置在壳体1内的 成像数据处理单元2、微处理器3、无线发射单元4、电池5和执行器6构成。

如图所示,壳体1的一端11由透明材质制成,其内设有成像数据处理单 元2;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一阀门12,该阀门12与设置在壳体内的执行器6 相对应。

图2为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电气连接关系图。如图所示,成像数据处理单元 2的数据输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3的数据输入/输出端相连,微处理器3的控 制信号输出端与成像数据处理单元2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3输出控制信号, 控制成像数据处理单元2的拍摄,成像数据处理单元2将拍摄的照片转换成数 据,通过数据输入/输出端传送给微处理器3处理。

微处理器3的另一组数据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4的数据输入/输出端相连, 同时,微处理器3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4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 3的另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执行器6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3接收到成像数 据处理单元2发送的照片后,通过无线发射单元4以无线发射的方式发送出去, 同时,微处理器3对接收到的照片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执行 器4动作。

所述执行器4可以是一电磁阀或开关或喷口或探针,它可以通过继电器或 微型电机驱动、控制。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管道内故障的诊断、排除,也可以应用于人体内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如果应用于人体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图3所示,所述执行器 6还包括一储药室,该储药室与执行器6相连,受执行器6控制。微处理器3 对接收到的照片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如发现某一目标或现象出 血,立即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4动作,通过执行器4打开储药室将储药 室内存储的药物或染色剂通过阀门12释放出来或进行活检。

为了使本发明能够进入到人体内,应用于人体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发 明智能型胶囊的体积远远小于常见的胶囊体积。为了使本发明的体积尽量的 小,本发明成像数据处理单元2选用微型照相机或微型摄像系统,并且,对拍 摄的照片直接进行了处理,转换成数字数据,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 算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转换和处理,再通过无线发射器发射,这样就不必进 行多次数据转换,从而大大减小胶囊体积。

为了能够将无线发射器4发射的照片保存起来,以备查看、调阅,本发明 智能胶囊还包括一无线接收装置和一记录单元,无线接收装置的数据输出端与 记录单元的数据输入/输出口相连。无线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记录 单元内。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任何基于本发明技 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智能型胶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智能型胶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智能型胶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型胶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型胶囊.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胶囊,它包括壳体、内置在壳体内的成像数据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无线发射单元、电池和执行器。成像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输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输出端相连,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成像数据处理单元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的另一组数据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的数据输入/输出端相连,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的另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执行器的控制端相连。本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