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27607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05028.8

申请日:

2004.06.22

公开号:

CN101695683A

公开日:

2010.04.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3C 3/02申请日:20040622|||公开

IPC分类号:

B03C3/02; B03C3/40

主分类号:

B03C3/02

申请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中利夫; 茂木完治; 香川谦吉

地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优先权:

2003.08.29 JP 2003-306775; 2004.03.15 JP 2004-07219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黄纶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地收集灰尘、利用等离子体分解臭气等的气体处理装置。为了实现它的小型化,在壳体(20)中,将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一体地装到离子化部(32)中。离子化部(32)包括离子化线(35),电极部件(37)中的断面呈“コ”字型的柱状部分构成对峙电极(36)。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包括第二放电极(41),同时和离子化线(35)共同拥有对峙电极(36)。在空气净化装置(10)进行运转的过程中,室内空气中较小的灰尘借助离子化线(35)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而带电,被电聚尘部件(33)捕捉。由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气体处理装置,捕捉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同时将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加以分解,其特征在于: 包括: 对峙电极(36); 第一放电极(35),在它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放电,以使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带电; 电聚尘部件(33),捕捉已带电的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以及 第二放电极(41),在它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放电,以产生用于分解所述被处理成份的等离子体, 所述对峙电极(36)位于被处理气体的流向的上游侧,所述第二放电极(41)位于被处理气体的流向的下游侧,以使所述第二放电极(41)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按照从被处理气体的流向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的方式进行。
2: 一种气体处理装置,捕捉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同时将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加以分解,其特征在于: 包括: 对峙电极(36); 第一放电极(35),在它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放电,以使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带电; 电聚尘部件(33),捕捉已带电的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以及 第二放电极(41),在它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放电,以产生用于分解所述被处理成份的等离子体, 所述对峙电极(36)形成为其断面呈“コ”字型的柱状,至少所述第二放电极(41)设置在该对峙电极(36)的内侧。
3: 一种气体处理装置,捕捉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同时将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加以分解,其特征在于: 包括: 形成为波形板状并构成对峙电极(36)的电极部件(37); 第一放电极(35),在它和所述电极部件(37)之间发生放电,以使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带电; 电聚尘部件(33),捕捉已带电的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以及 第二放电极(41),在它和所述电极部件(37)之间发生放电,以产生用于分解所述被处理成份的等离子体, 在所述电极部件(37)的一侧的方向上设置了第一放电极(35),在另一侧的方向上设置了第二放电极(41), 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分别被布置在波形板状的所述电极部件(37)的凹部的内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电聚尘部件由静电过滤器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气体处理装置具有等离子体催化剂,该等离子体催化剂被等离子体活性化,来促进被处理成份的分解,其中,所述等离子体是由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的放电所产生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放电极(35)形成为沿着所述对峙电极(36)延伸的线条状, 第二放电极(41)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放电极(35)的中途位置和所述第一放电极(35)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放电极(41)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的距离比该对峙电极(36)和第一放电极(35)之间的距离短。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气体处理装置具有光半导体催化剂,该光半导体催化剂被等离子体活性化,来促进被处理成份的分解,其中,所述等离子体是由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的放电所产生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光半导体催化剂由电聚尘部件(33)托住。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等离子体催化剂布置在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的下游侧; 由电聚尘部件(33)托住光半导体催化剂,该光半导体催化剂被等离子体活性化,来促进被处理成份的分解,其中,所述等离子体是由在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的放电所产生的; 所述电聚尘部件(33)布置在所述第二放电极(41)及对峙电极(36)的下游侧,且在所述等离子体催化剂的上游侧。

说明书


气体处理装置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0480023026.2的PCT申请(申请日:2004年6月22日,发明名称:气体处理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放电来将空气中的灰尘、臭气等除去的气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象在日本特开2001-218828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通过放电除去空气中的灰尘、臭气等的空气清洁机是气体处理装置中的一种。该空气清洁中设置有聚尘过滤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中又设置有等离子体产生电极板和对峙电极板,通过向两个电极板施加放电电压,便引起流注放电,从而产生等离子体。

    在上述空气清洁机中,空气中的灰尘由聚尘过滤器捕捉。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中,空气中的恶臭成份被由于流注放电而产生的等离子体中所含的高反应性物质(活性种)分解而除去。然后,灰尘、臭气等被除去的清洁空气便作为供给空气放出到空气清洁机的外部。

    -解决课题-

    如上所述,在上述公报中公开的空气清洁机中,是利用聚尘过滤器的过滤来除去灰尘的。另一方面,所谓的电聚尘也是除去空气中的灰尘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一般知道有这样的一种聚尘方法,即借助电晕放电让空气中的灰尘带电,用静电过滤器(电聚尘部件)将灰尘聚集起来。和用聚尘过滤器单纯地过滤空气的情况相比,利用该电气聚尘能够除去更微小的灰尘。于是,可以认为将电气聚尘应用到上述公报中的空气清洁机中,就能使其聚尘能力提高。

    但是,若在上述那样的利用等离子体脱臭的气体处理装置中采用电聚尘,便会导致装置大型化。对这一点加以说明。在利用电聚尘的情况下,不仅要设置产生等离子体的流注放电用放电电极和对峙电极,还要在空气通路中设置使灰尘带电的电晕放电用放电电极和对峙电极。也就是说,必须设置两组放电电极和对峙电极。于是,就需要有一个设置用以让灰尘带电的放电电极和对峙电极的空间,该空间就会导致气体处理装置大型化。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谋求进行所谓的电聚尘、利用等离子体分解臭气等的气体处理装置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的发明以捕捉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同时将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加以分解的气体处理装置为对象。该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对峙电极(36);第一放电极(35),在它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放电,以使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带电;电聚尘部件(33),捕捉已带电的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以及第二放电极(41),在它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放电,以产生用于分解所述被处理成份的等离子体,所述对峙电极(36)位于被处理气体的流向的上游侧,所述第二放电极(41)位于被处理气体的流向的下游侧,以使所述第二放电极(41)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按照从被处理气体的流向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的方式进行。

    第二方面的发明以捕捉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同时将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加以分解的气体处理装置为对象。该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对峙电极(36);第一放电极(35),在它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放电,以使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带电;电聚尘部件(33),捕捉已带电的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以及第二放电极(41),在它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放电,以产生用于分解所述被处理成份的等离子体,所述对峙电极(36)形成为其断面呈“コ”字型的柱状,至少所述第二放电极(41)设置在该对峙电极(36)的内侧。

    第三方面的发明以捕捉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同时将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加以分解地气体处理装置为对象。该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形成为波形板状并构成对峙电极(36)的电极部件(37);第一放电极(35),在它和所述电极部件(37)之间发生放电,以使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带电;电聚尘部件(33),捕捉已带电的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以及第二放电极(41),在它和所述电极部件(37)之间发生放电,以产生用于分解所述被处理成份的等离子体,在所述电极部件(37)的一侧的方向上设置了第一放电极(35),在另一侧的方向上设置了第二放电极(41),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分别被布置在波形板状的所述电极部件(37)的凹部的内侧。

    第四发明的发明是在第一至三方面的任一发明中,电聚尘部件由静电过滤器构成。

    第五发明的发明是在第一至三方面的任一发明中,包括等离子体催化剂,其被等离子体活性化,来促进被处理成份的分解,其中,所述等离子体是由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的放电所产生的。这里,所述等离子体催化剂,最好是对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具有吸附性能。若能够将伴随着等离子体的产生所产生的臭氧等活性种吸附分解,就更理想了。

    第六发明的发明是在第一至三方面的任一发明中,第一放电极(35)形成为沿着所述对峙电极(36)延伸的线条状;第二放电极(41)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放电极(35)的中途位置和所述第一放电极(35)电连接,同时所述第二放电极(41)和所述对峙电极(36)之间的距离比该对峙电极(36)和第一放电极(35)之间的距离短。

    第七发明的发明是在第一至三方面的任一发明中,包括光半导体催化剂,其被等离子体活性化,来促进被处理成份的分解,其中,所述等离子体是由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的放电所产生的。

    第八方面的发明是第一至三方面的任一发明中,光半导体催化剂由电聚尘部件(33)托住。

    第九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等离子体催化剂布置在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的下游一侧;电聚尘部件(33)托住光半导体催化剂,该光半导体催化剂被等离子体活性化,来促进被处理成份的分解,其中,所述等离子体是由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的放电所产生的;所述电聚尘部件(33),布置在所述第二放电极(41)及对峙电极(36)的下游侧且在所述等离子体催化剂的上游侧。

    -作用-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对峙电极(36)由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共用。若在第一放电极(35)和对峙电极(36)之间施加电压,则会在二者间放电。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便会靠该放电而带电。已带电的灰尘被电聚尘部件(静电过滤器)(33)捕捉。

    另一方面,若在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施加电压,便会在二者间产生放电,由该放电会产生等离子体。在气体处理装置中,利用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将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即有害物质、臭气物质等分解。

    这样一来,在第一放电极(35)和对峙电极(36)间、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间便产生种类不同的放电,分别将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和被处理成份除去。

    并且,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在一体地组装到离子化部(32)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中,由于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流注放电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另一方面,在放电过程中,反射到前面部分(37a)而产生朝着空气流的下游一侧吹去的离子风。所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跟着该离子风通过离子化部(32),和室内空气一起朝着下游一侧流去。

    低温等离子体中含有高反应性物质(活性种)。该高反应性物质和在空气通路(25)中流动的室内空气接触而将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分解。而且,所述活性种一到达静电过滤器(33),便由静电过滤器(33)托住的光半导体催化剂层(38)中所含的光半导体催化剂进一步活性化,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也就被进一步地分解。该活性种一到达催化剂过滤器(34),这些物质就进一步活性化,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被进一步分解。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至少第二放电极(41)设置在形成为其断面呈“コ”字型的对峙电极(36)的内侧。在该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的内侧面之间发生放电。补充说明一下,对峙电极(36)的内侧,除了可以设置第二放电极(41)外,还可设置第一放电极(35)。

    在所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在气体处理装置中设置了电极部件(37)。电极部件(37)形成为“山峰”和“山谷”交替着出现的波形板状。补充说明一下,电极部件(37)中的波形形状,可以是例如正弦波状、矩形波状、三角波状等,哪一个波形形状都可以。

    在电极部件(37)中,在它的一个面所在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一放电极(35)。在和该一个面对峙的另一个面所在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放电极(41)。第一放电极(35)布置在从电极部件(37)的一个面所在的方向上看去是“山谷”的部分,也就是说,布置在凹部的内侧。另一方面,第二放电极(41)布置在从电极部件(37)的另一个面所在的方向看去是“山谷”的部分,也就是说,布置在凹部的内侧。于是,在第一放电极(35)和电极部件(37)之间、在第二放电极(41)和电极部件(37)之间分别产生放电。

    在所述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在气体处理装置中设置有等离子体催化剂。该等离子体催化剂因在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的放电而产生的等离子体活性化。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的分解在该已活性化的等离子体催化剂的作用下加快。

    在所述第六方面的发明中,第二放电极(41)电连接在形成为线条状的所述第一放电极(35)的中途位置。也就是说,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导通,施加电压时二者的电位相等。

    在该发明中,所述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距离比该第一放电极(35)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距离短。因此,尽管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的电位相等,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电场强度却比第一放电极(35)和对峙电极(36)间的电场强度大。于是,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间的放电比第一放电极(35)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强。

    在所述第七方面的发明中,在气体处理装置中设置有光半导体催化剂。一般情况下,该光半导体催化剂作为用光照射时便活性化的“光催化剂”使用,但在本发明中,即使在光源未照射的状态下,该光半导体催化剂也能因在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的放电而产生的等离子体活性化。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的分解在该已活性化的光半导体催化剂的作用下加快。

    这里,因为光半导体催化剂具有灰尘难以附着到其上的特性,所以能够抑制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等附着到光半导体催化剂的表面而使光半导体催化剂的活性作用下降。

    在所述第八方面的发明中,光半导体催化剂由电聚尘部件(33)托住。该光半导体催化剂靠在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而产生的等离子体活性化。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的分解在该已活性化的光半导体催化剂的作用下加快。

    附着在电聚尘部件(33)的被处理成份(例如烟卷的味道、应变原)能够被该光半导体催化剂分解。而且,靠该光半导体催化剂还能抑制电聚尘部件(33)中的菌类繁殖。

    在所述第九方面的发明中,托住光半导体催化剂的电聚尘部件(33)被布置在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的下游一侧。等离子体催化剂布置在电聚尘部件(33)的下游一侧。于是,电聚尘部件(33)中的光半导体催化剂和等离子体催化剂都靠在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而产生的等离子体而被活性化。靠该已被活性化的光半导体催化剂和等离子体催化剂便能有效地促进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分解。

    这里,在上述光半导体催化剂和等离子体催化剂具有不同的活性特性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分解已复合的臭气成份中所含有的被处理成份。

    在等离子体催化剂相对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具有吸附性能的情况下,便能靠等离子体催化剂将靠光半导体催化剂和等离子体催化剂的活性化没有分解的被处理成份吸附起来而除去。

    而且,在等离子体催化剂相对等离子体放电时所产生的臭氧等活性种具有吸附分解性能的情况下,便能靠等离子体催化剂将臭氧等活性种吸附分解而除去。

    -效果-

    在本发明中,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共用一个对峙电极(36),来除去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及被处理成份。也就是说,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不是分别在它们和各自的对峙电极之间放电,而是在它们和共用的对峙电极(36)之间放电。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让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共用一个对峙电极(36),便能减少设置它们的空间,谋求气体处理装置的小型化。

    根据所述第三方面的发明,在波形板状的电极部件(37)的一个面所在的方向上的凹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放电极(35);在另一个面所在的方向上的凹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放电极(41)。因此,能够在波形板状的电极部件(37)的厚度范围内布置上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因此,根据该发明,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的设置空间,而谋求气体处理装置的进一步小型化。

    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被因在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的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分解,另一方面,能够还能够利用等离子体催化剂来加快被处理气体中的被处理成份分解。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使气体处理装置的处理性能提高。

    在所述第六方面的发明中,第二放电极(41)电连接在第一放电极(35)的中途位置,也就无需对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分别施加电压了。于是,例如仅将第一放电极(35)连接到电源上,就能在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上都施加上电压。结果是,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化用以施加电压的结构。

    根据所述第七方面的发明,在光半导体催化剂的活性化作用下靠等离子体放电进行的被处理成份的分解会加快,从而能够使气体处理装置的处理性能提高。

    这里,因为光半导体催化剂具有灰尘难以附着到其上的特性,所以能够抑制被处理气体中的灰尘等附着到光半导体催化剂的表面而使光半导体催化剂的活性作用下降。因此,能够谋求气体处理装置的处理性能的稳定化。

    根据所述第八方面的发明,通过让电聚尘部件(33)托住光半导体催化剂,就能让所述的光半导体催化剂的活性作用加到电聚尘部件(33)上。因此,在该小型的结构下,便能够收到电聚尘部件(33)对灰尘的捕捉效果和光半导体催化剂的分解促进效果。

    另外,通过让电聚尘部件(33)托住光半导体催化剂,就能收到对被电聚尘部件(33)吸附的臭气成份的分解效果、或者是电聚尘部件(33)的除菌效果。因此,能够谋求电聚尘部件(33)的长寿命化。

    根据所述第九方面的发明,将托住光半导体催化剂的电聚尘部件(33)和等离子体催化剂布置在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的下游一侧,让光半导体催化剂和等离子体催化剂都活性化,这样来促进对被处理成份的分解作用。结果是,能够有效地提高气体处理装置的处理性能。

    这里,在上述光半导体催化剂和等离子体催化剂具有不同的活性特性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分解已复合的臭气成份中所含有的被处理成份。因此,能够使气体处理装置对含有复合臭气的被处理气体的处理性能提高。

    另外,在等离子体催化剂相对被处理成份具有吸附性能的情况下,便能靠等离子体催化剂来将靠等离子体放电没有完全分解并除去的被处理成份吸附起来而除去。因此,能够得到能跟上臭气成份的浓度负荷的变动的处理性能,从而提高该气体处理装置的可靠性。

    而且,在等离子体催化剂相对等离子体放电时所产生的臭氧等活性种具有吸附分解性能的情况下,便能靠等离子体催化剂将臭氧等活性种吸附分解而除去。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等离子体放电而产生在装置内的活性种(副生成物)排出到机外,也就能够谋求该气体处理装置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清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清洁装置中的离子化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放大图。

    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清洁装置中的离子化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放大图。

    图4是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清洁装置中的离子化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放大图。

    图5是第二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清洁装置中的离子化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第三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清洁装置中的离子化部的构成的概要图。

    图7是第三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清洁装置中的离子化部的构成的概要图。

    图8是其它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清洁装置中的离子化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实施例所涉及的气体处理装置,是一般家庭、小规模店铺等中所用的空气清洁装置(10)。

    (第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空气清洁装置(10)包括:一边开口的箱形壳体主体(21)、由装在该开着口的端面上的前面板(22)构成的壳体(20)。壳体(20)中的前面板(22)的两个侧面上形成有空气吸入口(23)。壳体主体(21)上朝着天花板背面一侧形成有空气吹出口(24)。

    壳体(20)内,形成有被处理气体即室内空气从空气吸入口(23)流到空气吹出口(24)的空气通路(25)。在该空气通路(25)中,从空气流动的上游一侧依次布置有各种对空气进行清洁的功能部件(30)和用以让室内空气在该空气通路(25)中流通的离心式鼓风机(26)。

    上述功能部件(30)中,从前面板(22)一侧开始依次布置有前过滤器(31)、离子化部(32)、静电过滤器(电聚尘部件)(33)以及催化剂过滤器(34)。用以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和离子化部(32)组装成一体。

    上述前过滤器(31),是用以捕捉室内空气中所含的较大灰尘的过滤器。

    所述离子化部(32),让已通过了前过滤器(31)的室内空气中所含的较小的灰尘带电,再利用布置在离子化部(32)的下游一侧的静电过滤器(33)来捕捉该灰尘。

    所述离子化部(32)中设置有作为电极部件的负极部件(37)。该负极部件(37)是通过将金属板挤压成波形板状而形成的,立着设置在壳体(20)内。具体而言,该负极部件(37)形成为波形是矩形波形的波形板状。换句话说,该负极部件(37)中,在水平方向上交替着形成多个断面呈“コ”字型的上下延伸着的柱状部分和沿上下方向是细长的长方形板的部分。负极部件(37)中断面呈“コ”字型的柱状部分的开口一侧朝着静电过滤器(33)一侧突出,换句话说,该开口一侧被布置成朝着空气流动的下游一侧的样子。

    上述负极部件(37)中断面呈“コ”字型的柱状部分构成对峙电极(36)。该柱状部分中与该开口一侧正交的部分构成一对侧面部分(37b),和该侧面部分(37b)正交、位于前过滤器(31)一侧的部分构成前面部分(37a)。另一方面,被该柱状部分所夹的长方形状的部分构成背面部分(37c)。如图2所示,该背面部分(37c)上很多空气口(50)都开着口。侧面部分(37b)中靠近背面部分(37c)的地方也有很多空气孔(50)开着口。

    上述离子化部(32)中形成有多个是第一放电极的离子化线(35)。该离子化线(35),被布置在从前过滤器(31)一侧看负极部件(37)时的凹部的内侧,也就是说,被布置在三方由一对侧面部分(37b)和背面部分(37c)包围起来的部分的内侧。离子化线从离子化部(32)的上端直到下端,在下端跨越对峙电极(36)而设。各个离子化线(35)等间隔地位于平行于静电过滤器(33)的一个假想面上。

    所述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包括:是第二放电极的放电电极(41),同时和离子化线(35)共用所述对峙电极(36)。

    如图2所示,放电电极(41)被布置在从静电过滤器(33)一侧看负极部件(37)时的凹部的内侧,也就是说,被布置在三方由前面部分(37a)和一对侧面部分(37b)包围起来的部分的内侧。也就是说,放电电极(41)被布置在呈“コ”字型的对峙电极(36)的内侧。具体而言,在对峙电极(36)的内侧,设置有剖面是正方形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电极保持部件(43)。在电极保持部件(43)侧面中靠近前面部分(37a)的面上沿上下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固定部件(44)。各个固定部件(44)上设置有放电电极(41)。也就是说,该放电电极(41)通过固定部件(44)由电极保持部件(43)保持。放电电极(41)是线状或者棒状的电极,被布置成从固定部件(44)突出的部分实质上和前面部分(37a)平行的样子。

    电极保持部件(43)和固定部件(44)由和放电电极(41)种类相同的金属制成。放电电极(41)和电极保持部件(43)通过固定部件(44)导通。

    所述离子化部(32)中设置有在离子化线(35)和对峙电极(36)之间施加电压的高压直流电源(45)。该直流电源(45)也兼是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的电源。若由直流电源(45)将电压施加给离子化线(35)和放电电极(41),便在离子化线(35)的周围产生离子,且从放电电极(41)的前端朝着对峙电极(36)产生流注放电。相同电位的高电压(例如5kV)施加给离子化线(35)和放电电极(41)。通过使离子化线(35)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距离例如是10mm,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距离例如是5mm来使电场强度不同,从而使在离子化部(32)中的离子产生作用和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中的流注放电作用同时发生。

    所述静电过滤器(33),被布置在由所述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构成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的下游一侧。在静电过滤器(33)的上游一侧的面,捕获借助所述离子化部(32)而带电了的较小的灰尘;另一方面,由静电过滤器(33)的下游一侧的面托住光半导体催化剂而形成光半导体催化剂层(38)。光半导体催化剂层(38)的光半导体催化剂,进一步使借助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所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中的高反应性物质(电子、离子、臭氧、游离基等活性种)活性化,以促进室内空气的被处理成份即有害物质、臭气物质分解。补充说明一下,例如可用二氧化钛、氧化锌或者是氧化钨、硫化镉等作光半导体催化剂。

    所述催化剂过滤器(34)被布置在静电过滤器(33)的下游一侧。该催化剂过滤器(34)例如是在蜂窝状构造的基材表面上拥有等离子体催化剂。和所述光半导体催化剂一样,该等离子体催化剂,进一步使借助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所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中的高反应性物质(电子、离子、臭氧、游离基等活性种)活性化,以促进室内空气的被处理成份即有害物质、臭气物质分解。可以用例如锰系列催化剂、贵金属系列催化剂以及将活性碳等吸附剂添加到这些催化剂中所得到的催化剂来做等离子体催化剂。

    -运转情况-

    接下来,说明空气清洁装置(10)的运转情况。

    在空气清洁装置(10)运转的时候,起动离心式鼓风机(26),被处理气体即室内空气便在壳体(20)内的空气通路(25)中流动。而且,在该状态下,从直流电源(45)将高电压施加给离子化部(32)和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

    室内空气一被导入到壳体(20)内,较大的灰尘就首先被前过滤器(31)除去。已通过了前过滤器(31)的室内空气流向离子化部(32)。在离子化部(32)中,通过离子化线(35)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室内空气中的较小灰尘带电。含有该已带电了的灰尘的室内空气,穿过设置在侧面部分(37b)、背面部分(37c)的空气孔(50)而流入静电过滤器(33)中。已带电的灰尘被该静电过滤器(33)捕捉。

    在一体地组装到离子化部(32)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中,由于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流注放电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另一方面,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在放电过程中,反射到前面部分(37a)而产生朝着空气流的下游一侧吹去的离子风。所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跟着该离子风通过离子化部(32),和室内空气一起朝着下游一侧流去。

    低温等离子体中含有高反应性物质(活性种)。该高反应性物质和在空气通路(25)中流动的室内空气接触而将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分解。而且,所述活性种一到达静电过滤器(33),便由静电过滤器(33)托住的光半导体催化剂层(38)中所含的光半导体催化剂进一步活性化,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也就被进一步地分解。该活性种一到达催化剂过滤器(34),这些物质就进一步活性化,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被进一步分解。

    象上述那样灰尘被除去、被处理成份即有害物质、臭气物质也被除去的清洁空气,便被取到离心式鼓风机(26)中,再从空气吹出口(24)吹向室内。

    -第一个实施例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离子化部(32)和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共有对峙电极(36)。也就是说,离子化线(35)和放电电极(41),不是在和各自的对峙电极之间进行放电,而是在和共用的对峙电极(36)之间进行放电。因此,根据该实施例,通过让离子化线(35)和放电电极(41)共用一个对峙电极(36),便能减少设置它们的空间,从而谋求空气清洁装置(10)的小型化。

    根据该实施例,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被靠第二放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而产生的等离子体所分解,另一方面,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能够靠等离子体催化剂而加快分解。因此,根据该实施例,能够使空气清洁装置(10)的处理性能提高。

    在该实施例中,在断面呈“コ”字型的对峙电极(36)的内侧设置有放电电极(41),由于放电而产生的离子风不往对峙电极(36)的外部扩散,而是朝着空气流动的下游一侧流动。因此,由于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而产生的等离子体,便和该离子风一起可靠地供到催化剂过滤器(34)中。因此,根据该实施例,能够进一步促进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分解,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清洁装置(10)的处理性能。

    根据该实施例,因为在对峙电极(36)的下游一侧设置了放电电极(41),所以能大幅度地减少附着到放电电极(41)的室内空气中的灰尘的量等,因此,能够在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持续稳定的流注放电,而能够持续地保持空气清洁装置(10)的处理性能。

    在该实施例中,在波形板状的负极部件(37)的一个面所在的方向上的凹部的内侧设置有离子化线(35),在另一个面所在的方向上的凹部的内侧设置有放电电极(41)。因此,能够将离子化线(35)和放电电极(41)都布置在波形板状的负极部件(37)的厚度范围内。于是,根据该实施例,便能进一步减少离子化线(35)和放电电极(41)的设置空间,谋求空气清洁装置(10)的进一步小型化。

    根据该实施例,因为让静电过滤器(33)托住光半导体催化剂,所以能利用等离子体促进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分解。也就能够使空气清洁装置(10)的处理性能提高。而且,因为将光半导体催化剂一体地组装到静电过滤器(33)中,所以能谋求空气清洁装置(10)的薄型化、小型化。

    另外,通过让静电过滤器(33)托住光半导体催化剂,便能够收到将由静电过滤器(33)所吸附的臭气成份分解的效果、或者是在静电过滤器(33)中的除菌效果。结果是,能够谋求静电过滤器(33)的长寿命化。

    -第一个实施例的变形例-

    可以该改变所述第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清洁装置(10)中的离子化部(32)中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的结构。

    首先,如图3所示,在该第一变形例中,将放电电极(41)安装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的电极保持部件(43)上。放电电极(41)是三角形状的小片,立着设置在电极保持部件(43)中靠近前面部分(37a)的侧面上。于是,当施加电压时,便从放电电极(41)的前端朝着对峙电极(36)发生流注放电。

    接着,如图4所示,在第二变形例中,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的电极保持部件(43)的一部分成为放电电极(41)。也就是说,放电电极(41)不是由电极保持部件(43)保持着,而是电极保持部件(43)的多个地方成为等间隔地突起的放电电极(41)。

    具体而言,电极保持部件(43),形成为纵向长的细长平板形状,和侧面部分(37b)平行。电极保持部件(43)中靠近前面部分(37a)的侧面上,以一定的间隔设置了多个三角形状的突起。该突起部分成为放电电极(41)。于是,当施加电压时,便从放电电极(41)的前端朝着对峙电极(36)发生流注放电。

    (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将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离子化部(32)的结构改变一下,即构成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这里,说明该实施例和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不一样的地方。

    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的空气清洁装置(10)中,在离子化部(32)的前面部分(37a)上设置了多个圆形通风孔(51)。该通风孔(51)大致位于设置在电极保持部件(43)的各个固定部件(44)的中间。如图5的实线所示,通过前过滤器(31)后的室内空气的一部分,再通过该通风孔(51)流入离子化部(32)。

    另一方面,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中,靠在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流注放电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中所含的活性种跟着已通过该通风孔(51)的室内空气,一边扩散到整个空气通路(25)中,一边流向催化剂过滤器(34)。催化剂过滤器(34)中,等离子体催化剂被进一步活性化,进一步促进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分解。因此,根据该实施例,能够可靠地分解流过空气通路(25)的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从而能够提高空气清洁装置(10)的处理性能。

    (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

    将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离子化部(32)的结构做一下改变,即构成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这里,在该实施例中,用图6说明和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不一样的地方。补充说明一下,在图6中,(A)是俯视图,(B)示出的是从空气流动的上游一侧看到的图。这一点和图7是一样的。

    在该实施例的空气清洁装置(10)中,在离子化部(32)的背面部分(37c)上安装了多个绝缘子(60)。该绝缘子(60)是用来绝缘电气导通的,被等间隔地设置在负极部件(37)的上下方向上。在每一个绝缘子(60)靠近前过滤器(31)的一侧安装了通电部件(61)。该通电部件(61)用来导通电气。

    在通电部件(61)的侧面中靠近侧面部分(37b)的侧面上通过固定部件(44)安装了放电电极(41)。通电部件(61)靠近前过滤器(31)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离子化线(35),该离子化线(35)由通电部件(61)支持着。也就是说,所述离子化线(35)和放电电极(41)通过通电部件(61)导通。

    若在离子化线(35)和放电电极(41)中之任一个上施加放电电压,则离子化线(35)和放电电极(41)的电位相同。于是,在离子化线(35)和对应于侧面部分(37b)的对峙电极(36)之间、或者放电电极(41)和对应于侧面部分(37b)的对峙电极(36)之间便发生放电。

    这里,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的距离比离子化线(35)和对峙电极(36)的距离短很多,二者的电场强度存在着差。因此,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发生流注放电。这样一来,便产生等离子体而将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分解除去。室内空气中的灰尘借助离子化线(35)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放电而带电。

    -第三个实施例的变形例-

    可以改变上述第三个实施例中的空气清洁装置(10)中的离子化部(32)的结构。这里,仅说明该变形例和上述第三个实施例不同的地方。

    如图7所示,在该变形例的空气清洁装置(10)中,多个放电电极(41)等间隔地设置在离子化线(35)的中途。换句话说,上述离子化线(35)和放电电极(41)导通。从空气流动的上游一侧看到的放电电极(41)的断面是菱形,将它布置成以离子化线(35)为中心对称的样子。于是,在离子化线(35)和侧面部分(37b)的对峙电极(36)之间、或者放电电极(41)和侧面部分(37b)的对峙电极(36)之间便发生放电。

    在该变形例中,第二放电极(41)电连接在第一放电极(35)的中途,也就无需对第一放电极(35)和第二放电极(41)分别施加电压了。于是,例如仅将离子化线(35)连接到电源上,就能在离子化线(35)和放电电极(41)上都施加上电压。结果是,根据该变形例,能够简化用以施加电压的结构。

    (其它实施例)

    -第一变形例-

    可以改变上述第一个实施例和第二个实施例的空气清洁装置(10)中的离子化部(32)的结构。

    如图8所示,在该变形例的空气清洁装置(10)中,设在离子化部(32)的负极部件(37)上的空气孔(50)仅存在于侧面部分(37b)。换句话说,不存在于背面部分(37c)中。已流向离子化部(32)的室内空气全部通过侧面部分(37b)的空气孔(50),从被设置成“コ”字型的对峙电极(36)的开口一侧朝着下游一侧流去。

    另一方面,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中,由于在放电电极(41)和对峙电极(36)之间的流注放电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中所含的活性种,跟着已通过该通风孔(51)的室内空气一边扩散到整个空气通路(25)中,一边流向催化剂过滤器(34)。催化剂过滤器(34)中,等离子体催化剂被进一步活性化,进一步促进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分解。因此,根据该变形例,能够可靠地分解流过空气通路(25)的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臭气物质,从而能够提高空气清洁装置(10)的处理性能。

    补充说明一下,在该变形例中,可以用不同的部件形成构成背面部分(37c)的部分和构成前面部分(37a)和侧面部分(37b)的部分,并让各个部件之间存在间隙。在这一情况下,因为构成背面部分(37c)的部件起到障碍板的作用,所以已流向离子化部(32)的室内空气,便通过在构成前面部分(37a)和侧面部分(37b)的部件和构成背面部分(37c)的部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而流向下游一侧。

    -第二变形例-

    可以改变上述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的空气清洁装置(10)中的离子化部(32)的结构。在该变形例的离子化部(32)中,负极部件(37)的波形可以是例如正弦波状、矩形波状、三角波状等,哪一个波形形状都可以。在上述负极部件(37)中靠近前过滤器(31)的面上设置有离子化线(35),在和该面相对的靠近催化剂过滤器(34)的面上设置有放电电极(41)。离子化线(35),被布置在从前过滤器(31)看电极部件(37)时是“山谷”的部分,也就是说,被布置在凹部的内侧。另一方面,放电电极(41)被布置在从静电过滤器(33)看电极部件(37)时是“山谷”的部分,也就是说,被布置在凹部的内侧。

    -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静电过滤器(33)作为电聚尘部件使用。不仅如此,还可用聚尘板(电极板)来代替静电过滤器作电聚尘部件用。

    -第四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的下游一侧设置有基材中含有例如锰系列催化剂、贵金属系列催化剂等等离子体催化剂的催化剂过滤器(34)。但是,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的下游一侧,可用例如在基材中含有活性碳、沸石等吸附剂的吸附处理部件来代替催化剂过滤器(34)。

    -工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进行放电以除去空气中的灰尘、臭气等的气体处理装置很有用。

气体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气体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气体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体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处理装置.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地收集灰尘、利用等离子体分解臭气等的气体处理装置。为了实现它的小型化,在壳体(20)中,将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一体地装到离子化部(32)中。离子化部(32)包括离子化线(35),电极部件(37)中的断面呈“”字型的柱状部分构成对峙电极(36)。等离子体产生装置(40)包括第二放电极(41),同时和离子化线(35)共同拥有对峙电极(36)。在空气净化装置(10)进行运转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用液体或用风力摇床或风力跳汰机分离固体物料;从固体物料或流体中分离固体物料的磁或静电分离;高压电场分离〔5〕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