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53711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4.16 CN 101537110 B (21)申请号 200910083673.7 (22)申请日 2009.05.08 A61K 36/896(2006.01) A61P 17/04(2006.01) A61K 3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姚洪奎 地址 116211 辽宁省大连市安波镇姚洪奎中 医诊所 (72)发明人 姚洪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01 代理人 罗文群 (54) 发明名称 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
2、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 属于中 医药技术领域。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 苦 参, 0.175-0.185 ; 白 鲜 皮, 0.115-0.125 ; 黄 柏, 0.115-0.125 ; 地 肤 子, 0.145-0.155 ; 蛇 床 子, 0.115-0.125 ; 土 茯 苓, 0.115-0.125 ; 杏 仁, 0.115-0.125 ; 枯矾, 0.055-0.065 ; 煎煮及用法 : 以上各组分按比例称量, 文火水煎二次, 过滤去渣 取药汁, 用药汁对患处熏洗, 或用药汁将纱布浸 湿, 外敷患处, 每日 2-3 次, 7 日为一疗程。本发明 提出的解毒祛湿止痒汤, 对疱疹病毒。
3、、 真菌感染、 球菌感染、 丹毒及致敏物质所致的皮炎、 湿疹等都 有很好的疗效, 而且无副作用, 安全可靠, 是治疗 细菌和病毒感染, 以及致敏物质所致的皮肤病的 一种有效外用药物。 (51)Int.Cl. 审查员 林瀚云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1537110 B CN 101537110 B 1/1 页 2 1. 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 其特征在于制备该解毒祛湿止痒汤的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 比如下 : 煎煮及用法 : 以上各组分按比例称量, 文火水煎二次, 过滤去渣取。
4、药汁, 用药汁对患处 熏洗, 或用药汁将纱布浸湿, 外敷患处, 每日 2-3 次, 7 日为一个疗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537110 B 2 1/4 页 3 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 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经常会由于多种原因而受到病毒、 真菌及球菌感染的侵害, 引起疱疹、 头癣、 体癣、 脓疱疮疖等各种皮肤疾病。 用已有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这些疾病, 一 般都是治疗周期长, 费用很高。 比如用普通的西药治疗, 只能治表, 暂时缓解病痛, 而不能彻 底根治, 经常复发, 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发。
5、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 以克服已有治疗皮肤疾病的不足之 处, 采用中药进行治疗, 不仅治表, 而且治本, 并大大缩短治疗周期, 降低治疗费用, 最大限 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 0004 本发明提出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 该解毒祛湿止痒汤是由下述方法制得 : 0005 将 0006 0007 各组分按比例称量, 文火水煎二次, 过滤去渣取药汁即可得到该解毒祛湿止痒汤。 该解毒祛湿止痒汤的用法为 : 用该解毒祛湿止痒汤对患处熏洗, 或用该解毒祛湿止痒汤将 纱布浸湿, 外敷患处, 每日 2-3 次, 7 日为一个疗程。 0008 本发明提出的解毒祛湿止痒汤, 对疱疹病毒。
6、所致带状疱疹、 单纯疱疹, 真菌感染所 致的头癣、 体癣、 股癣、 手癣、 足癣、 甲癣, 球菌感染所致脓疱疮、 毛囊炎、 疖肿、 丹毒及致敏物 质所致的皮炎、 湿疹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用本发明的解毒祛湿止痒汤熏洗或者纱布湿敷, 疗 效确切, 无副作用, 安全可靠, 是治疗细菌和病毒感染, 以及致敏物质所致皮肤病的一种有 效外用药物。 0009 具体所示方式 0010 本发明提出一种解毒祛湿止痒汤, 该解毒祛湿止痒汤是由下述方法制得 : 0011 将 0012 说 明 书 CN 101537110 B 3 2/4 页 4 0013 各组分按比例称量, 文火水煎二次, 过滤去渣取药汁即可得到该解。
7、毒祛湿止痒汤。 该解毒祛湿止痒汤的用法为 : 用该解毒祛湿止痒汤对患处熏洗, 或用该解毒祛湿止痒汤将 纱布浸湿, 外敷患处, 每日 2-3 次, 7 日为一个疗程。 0014 本发明解毒祛湿止痒汤的一个实施例为 : 0015 0016 将上述各组分称重后, 用文火水煎二次, 过滤去渣取汁, 熏洗, 或装袋(瓶)消毒备 用。使用时, 用药液直接外涂, 或用药液将纱布浸湿, 外敷患处。每日 2-3 次, 7 日一疗程。 0017 本发明提出的解毒祛湿止痒汤, 所用各组分中的苦参和黄柏, 性苦寒, 功用清热燥 湿、 泻火解毒, 为治湿疹要药。其中苦参兼能杀虫, 治皮肤瘙痒、 疥癞恶疮、 阴疮湿疮。药。
8、理 实验证实苦参对多种皮癣真菌有抑制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阴道滴虫也有一 定抑制作用。临床可用于各种皮肤病及阴道滴虫, 为方中君药。黄柏兼能治疮疡肿毒, 痔疮 便血为臣药。 其中的白鲜皮, 性苦咸寒, 蛇床子, 性辛苦温, 二者均能祛风燥湿, 治疗疥癣、 湿 疮, 皮肤痒疹。其中的地肤子, 性甘苦温, 功用利小便, 清湿热, 治风疹疮毒疥癣, 阴部湿痒, 本草原始 称地肤子能 “去皮中积热, 除皮肤外湿痒” 。现代医学报道白鲜皮、 地肤子对真菌 有抑制作用。蛇床子治疗急性湿疹性皮肤病疗效好。以上二味药, 为佐药。其中的土茯苓, 性甘淡平, 功用解毒除湿利关节, 治脚气水肿、 。
9、疗疮痈肿, 风气痛及风毒疮癣。其中的杏仁, 纲目 称能 “杀虫、 治渚疮疥, 消肿、 治头面诸风鼓疮” 。其中的枯矾, 消痰燥湿, 解毒杀虫, 治痔疮疥癣, 以上三味药, 为使药。 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解毒、 燥湿祛风、 杀虫止痒的功效, 可 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 0018 本发明提出的解毒祛湿止痒汤, 临床应用的范围很广, 凡是病毒、 真菌及球菌感染 性皮肤病均可应用。现举病案数例, 以资说明。 0019 1、 带状疱疹 0020 带状疱疹足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 说 明 书 CN 101537110 B 4 3/4 页 5 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
10、皮肤病, 中医称为缠腰火丹, 临床以簇集性水庖、 带状排列、 单侧分布及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为特点。 本发明的解毒祛湿止痒汤, 有清热解毒、 泻火燥湿的 功效, 能消肿止痛。用本方外涂或纱布湿敷, 效果显著。 0021 病例 : 王某某, 女, 56 岁。左协肋部出现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疱疹两天, 迅 速变为水疱, 伴有剧烈疼痛, 经某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 治疗三天, 未见明显好转。来诊, 患 者表情痛苦, 水疱外围红晕, 疱内有少量浆液, 呈带状排列, 累及面积约2546cm。 经用本发 明的解毒祛湿止痒汤, 用纱布湿敷, 配合抗病毒药口服, 次日痛止, 水疱干涸结痂, 七日后痊 愈。 00。
11、22 2、 湿疹 0023 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及表皮炎症, 病因复杂, 一般认为与变态反 应有一定关系。临床上以瘙痒著名, 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 有渗出倾向, 慢性期以苔藓样变 为主, 易反复, 治疗上颇为棘手。 因解毒祛湿止痒汤有清热燥湿、 祛风止痒的功效, 采用解毒 祛湿止痒汤外涂和纱布湿敷, 临床观察, 疗效确切。 0024 病例 : 董某, 女, 62 岁, 病前无明显诱因, 发现双大腿股内侧多形性皮疹和少量丘 疱疹, 伴剧烈瘙痒。多方治疗效果不显, 要求中医治疗, 察皮诊呈暗红色, 融合成片, 界不清 楚, 有多处点状糜烂面及浆液渗出。诊为湿疹, 经用本发明的解毒祛湿止。
12、痒汤纱布湿敷, 结 合口服清热祛湿中药, 两日后渗出停止, 瘙痒减轻, 两周结痂痊愈。 0025 3、 浅在霉菌病 ( 又叫真菌俗称癣 ) : 主要侵犯皮肤、 毛发和指 ( 趾 ) 甲, 如头癣、 手 足癣、 体癣、 骨癣、 指 ( 趾 ) 甲癣。因本发明的解毒祛湿止痒汤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用本方治 疗, 疗效颇佳。现举足癣、 甲癣二例。 0026 (1)、 足癣 : 0027 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 是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多见于成年人, 男女皆可 罹患, 若未彻底治疗, 常可迁延多年。依其皮损表现可分为三型, 即鳞屑水疱型、 浸渍糜烂 型、 角化过度型。但三者可同时或交替出现, 或以。
13、某一型为主。由于致病菌是毛癣菌属和表 皮癣菌属, 其中红色毛癣菌抵抗力最强, 不易治愈, 且易复发, 病变常迁延多年。 用本发明的 解毒祛湿止痒汤治疗时, 需坚持三四个疗程, 方可痊愈。 0028 病例 : 王某, 男, 38 岁。足间、 足跖及其侧缘反复出现针头大小丘疱疹二年余, 伴有 瘙痒, 察疱疹有的聚集有的散在, 壁厚发亮, 局部微红, 有白色脱屑, 诊为足癣。经用本发明 的解毒祛湿止痒汤纱布湿敷, 三个疗程, 病愈, 至今二年未复发。 0029 (2) 甲癣, 俗称灰指 ( 趾 ) 甲 0030 甲癣, 通常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所致。 常继发于手、 足癣, 其致病菌与手、 足癣基本 相。
14、同。病程缓慢, 如不治疗, 可多年不愈。采用本发明的解毒祛湿止痒汤治疗, 如能坚持治 疗 1-2 个月, 即可获得痊愈。 0031 病例 : 于某, 女, 38 岁。左手中指、 无名指及足 2、 3 趾, 指 ( 趾 ) 甲灰暗四年余, 甲 板增厚, 凹凸不平, 甲板下有白色碎屑, 与甲床分离, 前缘如虫蚀状, 残缺不整。手足均有小 疱疹, 伴有瘙痒, 诊为甲癣。 用本发明的解毒祛湿止痒汤纱布湿敷, 再用塑料包裹, 坚持一个 半月, 甲癣痊愈, 至今三年余未复发。 0032 4、 丹毒 0033 丹毒系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 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 说 明 书 CN 101。
15、537110 B 5 4/4 页 6 性炎症, 中医称为流火。诊断要点为起病急、 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 有时皮损中心区出现 大、 小不等的水庖, 疼痛及压痛明显。 由于本发明的解毒祛湿止痒汤能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采用本解毒祛湿止痒汤纱布湿敷, 有全身症状者, 加用抗菌药物, 水肿会很快消退, 病告痊 愈。 0034 病例 : 邓某, 女, 48 岁, 服装厂工人。因蚊虫叮咬, 左上臂微肿, 自己没有在意, 继续 上班工作, 次日局部出现鲜红色水肿斑片, 面积约 2040cm, 境界清楚, 表面紧张发亮, 有灼 热感, 中心区有 3 个大小不等水庖。伴有周身不适, 发热头痛, 诊为急性丹毒。
16、。给予本发明 的解毒祛湿止痒汤湿敷, 配合抗菌素治疗, 次日肿消, 五日后痊愈。 0035 由以上临床经验表明, 本发明的解毒祛湿止痒汤, 可以用药液熏洗, 或直接外涂, 或用药液将纱布浸湿, 外敷患处。在治疗病毒、 真菌及球菌感染皮肤病的过程中, 它的清热 解毒、 、 燥湿祛风、 杀虫止痒的作用很强, 应用后能迅速消肿、 止痛、 止痒。 对疱疹病毒所致的 脓带状疱疹、 单纯疱疹, 其他如真菌感染所致的头癣、 体癣、 股癣、 手癣、 足癣、 甲癣等, 球菌 感染所致的脓疱疮、 毛囊炎、 疖肿、 丹毒及某些致敏物质所致的皮炎、 湿疹等皮肤病, 都有很 好的疗效。用解毒祛湿止痒汤熏洗, 或者纱布湿敷, 具有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简便易行、 药 源充足、 价格低廉、 无副作用等优点, 是治疗细菌和病毒感染及某些致敏物质所致皮肤病的 一种有效中药外用治疗方法。 说 明 书 CN 101537110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