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8275593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10689.0

申请日:

20080318

公开号:

CN101537187B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47/48,A61K31/7048,A61K47/24,A61P39/06

主分类号:

A61K47/48,A61K31/7048,A61K47/24,A61P39/06

申请人:

沈阳皓天万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英杰,艾莉,穆英俊,李轩,董航铭,崔钰莹

地址:

110015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丰乐一街86号

优先权:

CN200810010689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保健品领域。其组成包括花色苷与磷脂,花色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1-20;制备方法采用介电常数小的有机溶剂溶解花色苷与磷脂混合物,经蒸发溶剂等工艺过程制成花色苷磷脂复合物。本发明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具有脂溶性,容易吸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可以制成乳剂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花色苷与磷脂,花色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1-20,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所述重量比取花色苷与磷脂,于介电常数小的有机溶剂中混合,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为1毫克花色苷不低于1ml的有机溶剂,反应的温度为10-80℃,反应时间为0.5-5小时,然后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除去有机溶剂,得花色苷磷脂复合物,所述的介电常数小的有机溶剂为氯仿、乙醚、丙酮、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正己烷、C-C直链或支链低级烷醇中的一种以上混合物,其中C-C直链或支链低级烷醇为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花色苷与磷脂,花色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色苷是葡萄花色苷、黑米花色苷,越桔花色苷,黑加仑花色苷、山楂花色苷或桑葚花色苷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色苷是花青素鼠李糖苷、花青素半乳糖苷、花青素阿拉伯糖苷或花青素葡萄糖苷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脂选自以下成分:(1)大豆磷脂、蛋黄磷脂或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的混合物;(2)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或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3)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或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的混合物。 6.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按所述重量比取花色苷与磷脂,于介电常数小的有机溶剂中混合,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为1毫克花色苷不低于1ml的有机溶剂,反应的温度为10-80℃,反应时间为0.5-5小时,然后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除去有机溶剂,得花色苷磷脂复合物,所述的介电常数小的有机溶剂为氯仿、乙醚、丙酮、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正己烷、C-C直链或支链低级烷醇中的一种以上混合物,其中C-C直链或支链低级烷醇为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属于药品保健品领域。

背景技术

花色苷(anthocyanin)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也被称作花色 素类物质或花青素类物质,是植物的主要呈色物质,花色苷类色素也是自然界 中大量存在的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物质,化学结构为2-苯基苯丙吡喃多羟基 或多甲氧基取代物的糖苷,是一种类黄酮物质,通常包括天竺葵色素、矢车菊 色素、飞燕草色素、芍药色素、矮牵牛色素、锦葵色素化学成分,代表性成 分为花青素(anthocyanidin)-3-O-葡萄糖苷(C3G)、花青素鼠李糖苷、花青素 阿拉伯糖苷、花青素半乳糖糖苷。来源上花色苷色素包括越桔花色苷色素、葡 萄皮花色苷色素、黑加仑花色苷色素、黑米花色苷色素、桑葚花色苷色素、玫 瑰茄花色苷色素、花生衣花色苷色素等。花色苷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清除 自由基作用,可以降低高血脂大鼠的甘油脂水平,改善高甘油脂脂蛋白的分解 代谢;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抗变异、抗肿瘤、抗 过敏、保护胃粘膜。能够减轻眼疲劳、提高黑暗中视力以及视觉瞬间改变适应 能力,对人视觉具有保护作用,对近视、单纯绿内障、视网膜炎色盲具有改善 作用。

花色苷是花青素的糖苷衍生物,自然条件下游离的花青素(anthocyanidin)极 少见,而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通过糖 苷键形成花色苷(anthocyanin)。花色苷基本结构如下:

R1和R2是H、OH或者OCH3,R3是糖基或H,R4是糖基或OH。

花色苷化学结构中含有多个羟基,具有较强的极性和一定的水溶性,脂溶 性较差,化学稳定性差,随着存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变。花色苷类物质通常 生物利用度较低,不利于某些药用制剂的应用。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 度,我们采用制备成磷脂复合物的方法,提高花色苷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 度。

磷脂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和生物膜中,对生物膜的生理活性和 机体的正常代谢有重要的调节功能。磷脂是含磷酸根的脂类物质,属天然元素 有机化合物,它既有表面活性,又具有生物活性,是特种表面活性剂。磷脂分 子具有一个亲水性的头部和两条疏水长链,其结构式如下式:

其中R,R1是C14-C20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羧酸,而R2是胆碱、乙醇胺、 丝氨酸等。

磷原子上的羟基中的氧原子有较强的得电子的倾向,而氮原子有较强的失 电子的倾向,因此磷脂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特定结构的药物成分生成复合物。 目前研究能与磷脂形成稳定复合物且能有效改善母体药物生物学特性和药理活 性的化学结构有;有机酸类化合物,如水杨酸、芳基乙酸、蛋白、多肽类、金 属离子、以及中药的皂苷、黄酮类成分。关于花色苷磷脂复合物有关联的专利 有中国专利CN99814446.0,用作抗动脉硬化的原花色素A2磷脂复合物,该专 利未涉及本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本发明花色苷磷脂复合物的稳定性好,改善了花色苷的脂溶性,使人体很 容易吸收,最终增强其药理作用及疗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其组成包括花色苷与磷脂,花色苷与磷脂的重量 比为1∶1-20。

所述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其优选组成包括花色苷与磷脂,花色苷与磷脂的 重量比为1∶2-4。

所述的花色苷是葡萄花色苷、黑米花色苷,越桔花色苷,黑加仑花色苷、 山楂花色苷或桑葚花色苷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的花色苷是花青素鼠李糖苷、花青素半乳糖苷、花青素阿拉伯糖苷或 花青素葡萄糖苷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的磷脂是大豆磷脂、蛋黄磷脂或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或它们的混合物; 磷脂是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或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是二棕 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或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棕榈酰磷 脂酰乙醇胺的混合物。

一种所述花色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按所述重量比 取花色苷与磷脂,于介电常数小的有机溶剂中混合,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为1毫 克花色苷不低于1ml的有机溶剂,反应的温度为10-80℃,反应时间为0.5-5小 时,然后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除去有机溶剂,得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乙醚、丙酮、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 正己烷、C1-C6直链或支链低级烷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其中C1-C6直 链或支链低级烷醇为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

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加入常规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胶囊剂或 片剂。

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加入乳化剂和中链脂肪酸液体油或植物油,经乳 化后制成花色苷磷脂复合物脂肪乳剂。

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加入乳化剂和固体脂质、液体脂质或他们的混合 物,制成脂质纳米粒。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本发明花色苷磷脂复合物,改善了花色苷的脂 溶性,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增加近十倍,具有类似磷脂的理化性质。花色苷磷 脂复合物稳定性好。由于磷脂复合物具有类似磷脂的良好的粘膜透过性及缓慢 释放特性,因此可增加花色苷在胃肠道中吸收,使花色苷具有一定长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 施例所限。

实施例1:

取黑米花色苷50mg,加入95%乙醇200ml,加入大豆磷脂100mg,加热至 60℃回流并搅拌反应2小时,减压除去乙醇,常规低温真空干燥,得固体状花 色苷磷脂复合物。

实施例2:

取越桔花色苷100mg,加入四氢呋喃500ml,加入大豆磷脂2000mg,加热 至50℃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减压除去反应溶剂四氢呋喃,低温真空干燥, 得固体状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所述的四氢呋喃可以由乙酸乙酯、丙醇或丁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的任意 比例混合物替代。

实施例3:

取葡萄花色苷100mg,加入丙酮200ml,加入蛋黄磷脂1000mg,加热至60 ℃回流,搅拌反应1小时,减压除去反应溶剂丙酮,加入正己烷溶解,过滤, 滤液减压回收溶剂正己烷,残渣低温真空干燥,得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实施例4:

取桑葚花色苷100mg,加入二氯甲烷300ml,加入蛋黄磷脂600mg,加热 至40℃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减压除去反应溶剂,低温真空干燥,得花色苷 磷脂复合物。

所述的蛋黄磷脂可以由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的任意比例混合物替代。

实施例5:

取山楂花色苷100mg,加入40%甲醇300ml,加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DPPC)1000mg,加热至60℃,搅拌反应2小时,减压除去反应溶剂,低温 真空干燥,得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所述的山楂花色苷可以由黑米花色苷、桑葚花色苷和越桔花色苷的任意比 例混合物替代。

实施例6:

取黑加仑花色苷100mg,加入正己烷50ml,加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DPPC)1000mg,加热至30℃,搅拌反应3小时,减压除去反应溶剂正己烷,低 温真空干燥,得固体状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实施例7:

取越桔花色苷色素100mg,葡萄色素100mg,黑加仑色素100mg,加入无 水乙醇600ml,加入合成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PPE)600mg,加热至60 ℃,搅拌反应1小时,减压除去反应溶剂无水乙醇,低温真空干燥,得固体状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实施例8:

取花青素葡萄糖苷(C3G)50mg,加入70%丙酮150ml,加入大豆卵磷脂 1000mg,加热至50℃,搅拌反应1小时,减压除去反应溶剂丙酮,低温真空干 燥,得固体状花青素磷脂复合物。

所述的70%丙酮可以由氯仿或乙醚替代。

所述的花青素葡萄糖苷可以由花青素半乳糖苷、花青素鼠李糖苷或花青素 阿拉伯糖苷来替代。

实施例9:

取花青素半乳糖苷50mg,花青素鼠李糖苷50mg,花青素阿拉伯糖苷50mg, 花青素葡萄糖苷50mg,加入70%丙酮200ml,加入大豆卵磷脂1000mg,加热 至50℃,搅拌反应1小时,减压除去反应溶剂丙酮,低温真空干燥,得固体状 花青素磷脂复合物。

所述的大豆卵磷脂可以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或磷脂酰丝氨酸中的 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例混合物来替代。

实施例10:

取实施例1中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磷脂和花色苷及进行DSC分析,结果,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DSC谱图明显不同于磷脂和花色苷和它们物理混合物图谱, 证明形成花青素磷脂复合物。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是黑米色素的10倍。红外光 谱中,黑米花色苷与磷脂复合物IR谱图明显不同于两者混合物,也不同于两者 单独图谱。薄层色谱,展开剂为:乙酸乙酯∶乙酸∶2mol/L盐酸=88∶7∶5, 硅胶G薄层板,显色剂为盐酸或冰醋酸,展开显色后结果,黑米花色苷磷脂复 合物显示斑点Rf值同黑米花色苷与磷脂斑点Rf值一致,证明磷脂复合物中含 有磷脂和黑米色素。

实施例11:

用花色苷磷脂复合物(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制备颗粒剂的处方组成为: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20g,蔗糖粉100g,香精适量。

颗粒剂制备工艺过程为:将花色苷磷脂复合物与蔗糖粉混合均匀,用溶解 香精的30%乙醇水制软材,并过20目筛制颗粒,于50℃通风干燥,得颗粒剂。

实施例12:

用花色苷磷脂复合物(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制备片剂的处方组成为: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200mg,可压性淀粉0.37g,硬脂酸镁10mg,交联 PVP(PPVP)50mg,微粉硅胶10m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适量。

片剂的制备工艺过程为:将花色苷磷脂复合物与可压性淀粉混合均匀后, 用溶解HPMC的20%乙醇制软材,并过18目筛制颗粒,于50~C通风干燥,再 用18目筛整粒,所得颗粒中加入PPVP、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 片,即得。

实施例13:

用花色苷磷脂复合物(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制备硬胶囊剂的处方组成为: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200g,淀粉150g,微晶纤维素50g,微粉硅胶10g。

胶囊剂的制备过程为:将复合物与淀粉、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混合均匀 后装硬胶囊剂,即得。

实施例14:

用花色苷磷脂复合物(按实施例4方法制备)制备软胶囊剂的处方组成为: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20g,油酸乙酯100g,大豆油100g。

软胶囊的制备过程为:将复合物溶于油酸乙脂和大豆油的混合液中,得一 透明药液:取明胶、甘油、山梨醇、水配制明胶溶液,置铺展箱中备用。在室 温23±2℃、相对湿度40%的条件下用滴制法制成胶丸,且在23±2℃、相对湿 度40%的条件下冷风干燥24小时即得。

实施例15: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乳化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取按照实施例7方法制得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1g,大豆油10g,卵磷脂1.5g, 油酸0.5g,甘油2g,,注射用水适量,合计100g。采用高剪切机制备初乳,然后 采用高压均质机以80兆帕循环5次,以0.45μm滤膜过滤,灌装得到乳剂。

实施例16: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的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如下:

取实施例4制得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1g,山嵛酸甘油脂5g,中链油1g,卵 磷脂1.5g,伯洛沙姆0.5g,吐温(80)0.5g,,注射用水适量,合计100g。将上 述配料加热至70℃,剪切5分钟,然后在高压均质机中以100兆帕压力循环5 次,放冷至室温,灌装即得。

实施例17:

稳定性试验:取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和同批次黑米花 色苷原料,按照光照影响因素试验做稳定性考察。

光照影响因素试验,取上述样品各10g分成若干份,置于4500LX灯箱中, 分别与0时,6时,12时,24时,3天,5天,10天取样测定吸光度下降率结 果见表1。

表1光照(4500LX)对叶黄素微囊稳定性影响:

结果证明,磷脂复合物光稳定性好。

实施例18.

生物吸收代谢研究

实验动物:SD大鼠,雌雄各半。

实验药物:黑米色素(含花青素葡萄糖苷75%),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含C3G 30%)。

实验方法:将大鼠12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给药前禁食12小时,自 用饮水。第一组:黑米色素(含花青素葡萄糖苷C3G 75%),给药浓度为1mmol/kg; 第二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组,给药浓度为2mmol/kg。各组动物给药后,不同 时间点在大鼠眼眶底静脉丛采血,置肝素化的试管内,分离血浆,采用液相-串 联质谱法测定C3G含量。结果,在给药20分钟后黑米色素组血浆样品即有微量C3G 成分检出,黑米色素磷脂复合物(含C3G 30%)组样品峰面积明显大于黑米色 素组。但在1小时后黑米色素组血浆样品没有检出C3G成分,而黑米色素磷脂复 合物(含C3G 30%)组样品在6小时后仍可检出。本试验提示黑米花色苷磷脂复 合物具有比原型药物更好的吸收和长效性。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53718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2.13 CN 101537187 B *CN101537187B* (21)申请号 200810010689.0 (22)申请日 2008.03.18 A61K 47/48(2006.01) A61K 31/7048(2006.01) A61K 47/24(2006.01) A61P 39/06(2006.01) (73)专利权人 沈阳皓天万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10015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丰乐一街 86 号 (72)发明人 董英杰 艾莉 穆英俊 李轩 董航铭 崔钰莹 CN 1799542 A,2006。

2、.07.12, 说明书 . 卢钰, 等 . 花色苷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大学 学报 .2004, 第 35 卷 ( 第 2 期 ), 第 315-320 页 . 庞志申 . 花色苷研究概况 .北京农业科 学 .2000, 第 18 卷 ( 第 5 期 ), 第 37-42 页 . 孙燕, 等 . 黄酮类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 研究进展 .中国药房 .2007, 第 18 卷 ( 第 15 期 ), 第 1182 页左栏 . 徐丽珊, 等 . 磷脂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食 品科学 .2000, 第 21 卷 ( 第 1 期 ), 第 21-22 页 . (54) 发明名称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

3、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 包括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 于药品保健品领域。其组成包括花色苷与磷脂, 花色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 1 1-20 ; 制备方法采 用介电常数小的有机溶剂溶解花色苷与磷脂混合 物, 经蒸发溶剂等工艺过程制成花色苷磷脂复合 物。本发明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具有脂溶性, 容易 吸收, 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可以制成乳剂等特 点。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邢振兰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1 页 。

4、2 1. 一种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花色苷与磷脂, 花色苷与磷脂的重 量比为 1 1-20,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按所述重量比取花色苷与磷脂, 于介电常数小 的有机溶剂中混合, 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为1毫克花色苷不低于1ml的有机溶剂, 反应的温度 为 10-80, 反应时间为 0.5-5 小时, 然后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 除去有机溶剂, 得花色苷磷 脂复合物, 所述的介电常数小的有机溶剂为氯仿、 乙醚、 丙酮、 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 乙酸乙 酯、 正己烷、 C1-C6直链或支链低级烷醇中的一种以上混合物, 其中 C1-C6直链或支链低级烷 醇为甲醇、 乙醇、 丙醇或丁。

5、醇。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花色苷与磷脂, 花色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 1 2-4。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色苷是葡萄花 色苷、 黑米花色苷, 越桔花色苷, 黑加仑花色苷、 山楂花色苷或桑葚花色苷中的一种或它们 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色苷是花青素 鼠李糖苷、 花青素半乳糖苷、 花青素阿拉伯糖苷或花青素葡萄糖苷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 比例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脂选自。

6、以下成 分 : (1) 大豆磷脂、 蛋黄磷脂或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的混合物 ; (2)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 胺或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 (3)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或二 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的混合物。 6. 一种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 步骤 : 按所述重量比取花色苷与磷脂, 于介电常数小的有机溶剂中混合, 有机溶剂的使用量 为1毫克花色苷不低于1ml的有机溶剂, 反应的温度为10-80, 反应时间为0.5-5小时, 然 后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 除去有机溶剂, 得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所述的介。

7、电常数小的有机溶 剂为氯仿、 乙醚、 丙酮、 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 乙酸乙酯、 正己烷、 C1-C6直链或支链低级烷醇中 的一种以上混合物, 其中 C1-C6直链或支链低级烷醇为甲醇、 乙醇、 丙醇或丁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537187 B 2 1/6 页 3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包括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属于药品保健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花色苷 (anthocyanin)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 也被称作花色素 类物质或花青素类物质, 是植物的主要呈色物质, 花色苷类色。

8、素也是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 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物质, 化学结构为 2- 苯基苯丙吡喃多羟基或多甲氧基取代物的糖 苷, 是一种类黄酮物质, 通常包括天竺葵色素、 矢车菊色素、 飞燕草色素、 芍药色素、 矮牵牛 色素、 锦葵色素化学成分, 代表性成分为花青素 (anthocyanidin)-3-O- 葡萄糖苷 (C3G)、 花 青素鼠李糖苷、 花青素阿拉伯糖苷、 花青素半乳糖糖苷。 来源上花色苷色素包括越桔花色苷 色素、 葡萄皮花色苷色素、 黑加仑花色苷色素、 黑米花色苷色素、 桑葚花色苷色素、 玫瑰茄花 色苷色素、 花生衣花色苷色素等。 花色苷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可以降 低高。

9、血脂大鼠的甘油脂水平, 改善高甘油脂脂蛋白的分解代谢 ; 抑制胆固醇吸收, 降低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 抗变异、 抗肿瘤、 抗过敏、 保护胃粘膜。能够减轻眼疲劳、 提高黑暗中 视力以及视觉瞬间改变适应能力, 对人视觉具有保护作用, 对近视、 单纯绿内障、 视网膜炎 色盲具有改善作用。 0003 花色苷是花青素的糖苷衍生物, 自然条件下游离的花青素 (anthocyanidin) 极少 见, 而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 鼠李糖、 半乳糖、 木糖、 阿拉伯糖等通过糖苷键形成花色苷 (anthocyanin)。花色苷基本结构如下 : 0004 0005 R1 和 R2 是 H、 OH 或者 OC。

10、H3, R3是糖基或 H, R4是糖基或 OH。 0006 花色苷化学结构中含有多个羟基, 具有较强的极性和一定的水溶性, 脂溶性较差, 化学稳定性差, 随着存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变。 花色苷类物质通常生物利用度较低, 不利 于某些药用制剂的应用。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我们采用制备成磷脂复合物的 方法, 提高花色苷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0007 磷脂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和生物膜中, 对生物膜的生理活性和机体的 正常代谢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磷脂是含磷酸根的脂类物质, 属天然元素有机化合物, 它既有 表面活性, 又具有生物活性, 是特种表面活性剂。 磷脂分子具有一个亲水性的。

11、头部和两条疏 说 明 书 CN 101537187 B 3 2/6 页 4 水长链, 其结构式如下式 : 0008 0009 其中 R, R1 是 C14-C20 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羧酸, 而 R2 是胆碱、 乙醇胺、 丝氨酸等。 0010 磷原子上的羟基中的氧原子有较强的得电子的倾向, 而氮原子有较强的失电子的 倾向, 因此磷脂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特定结构的药物成分生成复合物。目前研究能与磷 脂形成稳定复合物且能有效改善母体药物生物学特性和药理活性的化学结构有 ; 有机酸类 化合物, 如水杨酸、 芳基乙酸、 蛋白、 多肽类、 金属离子、 以及中药的皂苷、 黄酮类成分。关于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有。

12、关联的专利有中国专利 CN99814446.0, 用作抗动脉硬化的原花色素 A2 磷脂复合物, 该专利未涉及本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提供了一种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 发明花色苷磷脂复合物的稳定性好, 改善了花色苷的脂溶性, 使人体很容易吸收, 最终增强 其药理作用及疗效。 0012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13 一种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其组成包括花色苷与磷脂, 花色苷与磷脂的重量比为 1 1-20。 0014 所述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其优选组成包括花色苷与磷脂, 花色苷与磷脂的重量比 为 1 2-4。 001。

13、5 所述的花色苷是葡萄花色苷、 黑米花色苷, 越桔花色苷, 黑加仑花色苷、 山楂花色 苷或桑葚花色苷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0016 所述的花色苷是花青素鼠李糖苷、 花青素半乳糖苷、 花青素阿拉伯糖苷或花青素 葡萄糖苷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0017 所述的磷脂是大豆磷脂、 蛋黄磷脂或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或它们的混合物 ; 磷脂 是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或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 磷脂是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或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的混合物。 0018 一种所述花色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它包括如下步骤 : 按所述重量比取花色 。

14、苷与磷脂, 于介电常数小的有机溶剂中混合, 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为 1 毫克花色苷不低于 1ml 的有机溶剂, 反应的温度为 10-80, 反应时间为 0.5-5 小时, 然后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 除 去有机溶剂, 得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0019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 乙醚、 丙酮、 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 乙酸乙酯、 正己烷、 C1-C6 直链或支链低级烷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其中 C1-C6直链或支链低级烷醇为甲醇、 乙醇、 丙醇或丁醇。 0020 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加入常规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 胶囊剂或片剂。 说 明 书 CN 101537187 B 4 3/6 页 5 。

15、0021 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加入乳化剂和中链脂肪酸液体油或植物油, 经乳化后制 成花色苷磷脂复合物脂肪乳剂。 0022 所述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加入乳化剂和固体脂质、 液体脂质或他们的混合物, 制 成脂质纳米粒。 0023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 本发明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改善了花色苷的脂溶性, 在 正辛醇中的溶解度增加近十倍, 具有类似磷脂的理化性质。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稳定性好。 由 于磷脂复合物具有类似磷脂的良好的粘膜透过性及缓慢释放特性, 因此可增加花色苷在胃 肠道中吸收, 使花色苷具有一定长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的保护。

16、范围不受实施例所 限。 0025 实施例 1 : 0026 取黑米花色苷 50mg, 加入 95乙醇 200ml, 加入大豆磷脂 100mg, 加热至 60回流 并搅拌反应 2 小时, 减压除去乙醇, 常规低温真空干燥, 得固体状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0027 实施例 2 : 0028 取越桔花色苷 100mg, 加入四氢呋喃 500ml, 加入大豆磷脂 2000mg, 加热至 50回 流, 搅拌反应 2 小时, 减压除去反应溶剂四氢呋喃, 低温真空干燥, 得固体状花色苷磷脂复 合物。 0029 所述的四氢呋喃可以由乙酸乙酯、 丙醇或丁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例混 合物替代。 0030 实施。

17、例 3 : 0031 取葡萄花色苷100mg, 加入丙酮200ml, 加入蛋黄磷脂1000mg, 加热至60回流, 搅 拌反应 1 小时, 减压除去反应溶剂丙酮, 加入正己烷溶解, 过滤, 滤液减压回收溶剂正己烷, 残渣低温真空干燥, 得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0032 实施例 4 : 0033 取桑葚花色苷 100mg, 加入二氯甲烷 300ml, 加入蛋黄磷脂 600mg, 加热至 40回 流, 搅拌反应 2 小时, 减压除去反应溶剂, 低温真空干燥, 得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0034 所述的蛋黄磷脂可以由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的任意比例混合物替代。 0035 实施例 5 : 0036 取 山 楂 。

18、花 色 苷 100mg, 加 入 40 甲 醇 300ml, 加 入 二 棕 榈 酰 磷 脂 酰 胆 碱 (DPPC)1000mg, 加热至 60, 搅拌反应 2 小时, 减压除去反应溶剂, 低温真空干燥, 得花色苷 磷脂复合物。 0037 所述的山楂花色苷可以由黑米花色苷、 桑葚花色苷和越桔花色苷的任意比例混合 物替代。 0038 实施例 6 : 0039 取 黑 加 仑 花 色 苷 100mg, 加 入 正 己 烷 50ml, 加 入 二 棕 榈 酰 磷 脂 酰 胆 碱 (DPPC)1000mg, 加热至 30, 搅拌反应 3 小时, 减压除去反应溶剂正己烷, 低温真空干燥, 得 固体状花。

19、色苷磷脂复合物。 说 明 书 CN 101537187 B 5 4/6 页 6 0040 实施例 7 : 0041 取越桔花色苷色素 100mg, 葡萄色素 100mg, 黑加仑色素 100mg, 加入无水乙醇 600ml, 加入合成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 (DPPE)600mg, 加热至 60, 搅拌反应 1 小时, 减压除去反应溶剂无水乙醇, 低温真空干燥, 得固体状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0042 实施例 8 : 0043 取花青素葡萄糖苷 (C3G)50mg, 加入 70丙酮 150ml, 加入大豆卵磷脂 1000mg, 加 热至 50, 搅拌反应 1 小时, 减压除去反应溶剂丙酮, 低。

20、温真空干燥, 得固体状花青素磷脂 复合物。 0044 所述的 70丙酮可以由氯仿或乙醚替代。 0045 所述的花青素葡萄糖苷可以由花青素半乳糖苷、 花青素鼠李糖苷或花青素阿拉伯 糖苷来替代。 0046 实施例 9 : 0047 取花青素半乳糖苷 50mg, 花青素鼠李糖苷 50mg, 花青素阿拉伯糖苷 50mg, 花青素 葡萄糖苷 50mg, 加入 70丙酮 200ml, 加入大豆卵磷脂 1000mg, 加热至 50, 搅拌反应 1 小 时, 减压除去反应溶剂丙酮, 低温真空干燥, 得固体状花青素磷脂复合物。 0048 所述的大豆卵磷脂可以由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或磷脂酰丝氨酸中的一种或 。

21、它们的任意比例混合物来替代。 0049 实施例 10 : 0050 取实施例1中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及磷脂和花色苷及进行DSC分析, 结果, 花色苷磷 脂复合物 DSC 谱图明显不同于磷脂和花色苷和它们物理混合物图谱, 证明形成花青素磷脂 复合物。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是黑米色素的 10 倍。红外光谱中, 黑米花色苷与磷脂复合物 IR 谱图明显不同于两者混合物, 也不同于两者单独图谱。薄层色谱, 展开剂为 : 乙酸乙酯 乙酸 2mol/L 盐酸 88 7 5, 硅胶 G 薄层板, 显色剂为盐酸或冰醋酸, 展开显色后结 果, 黑米花色苷磷脂复合物显示斑点Rf值同黑米花色苷与磷脂斑点Rf值一致, 证明磷脂。

22、复 合物中含有磷脂和黑米色素。 0051 实施例 11 : 0052 用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 按实施例 1 方法制备 ) 制备颗粒剂的处方组成为 : 0053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20g, 蔗糖粉 100g, 香精适量。 0054 颗粒剂制备工艺过程为 : 将花色苷磷脂复合物与蔗糖粉混合均匀, 用溶解香精的 30乙醇水制软材, 并过 20 目筛制颗粒, 于 50通风干燥, 得颗粒剂。 0055 实施例 12 : 0056 用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 按实施例 1 方法制备 ) 制备片剂的处方组成为 : 0057 花 色 苷 磷 脂 复 合 物 200mg,可 压 性 淀 粉 0.37g,硬 脂 酸 。

23、镁 10mg,交 联 PVP(PPVP)50mg, 微粉硅胶 10m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适量。 0058 片剂的制备工艺过程为 : 将花色苷磷脂复合物与可压性淀粉混合均匀后, 用溶解 HPMC 的 20乙醇制软材, 并过 18 目筛制颗粒, 于 50 C 通风干燥, 再用 18 目筛整粒, 所得 颗粒中加入 PPVP、 微粉硅胶、 硬脂酸镁, 混合均匀后压片, 即得。 0059 实施例 13 : 0060 用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 按实施例 1 方法制备 ) 制备硬胶囊剂的处方组成为 : 说 明 书 CN 101537187 B 6 5/6 页 7 0061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200g, 淀粉。

24、 150g, 微晶纤维素 50g, 微粉硅胶 10g。 0062 胶囊剂的制备过程为 : 将复合物与淀粉、 微晶纤维素、 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装硬胶 囊剂, 即得。 0063 实施例 14 : 0064 用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 按实施例 4 方法制备 ) 制备软胶囊剂的处方组成为 : 0065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20g, 油酸乙酯 100g, 大豆油 100g。 0066 软胶囊的制备过程为 : 将复合物溶于油酸乙脂和大豆油的混合液中, 得一透明药 液 : 取明胶、 甘油、 山梨醇、 水配制明胶溶液, 置铺展箱中备用。在室温 232、 相对湿度 40的条件下用滴制法制成胶丸, 且在 232、 相。

25、对湿度 40的条件下冷风干燥 24 小时 即得。 0067 实施例 15 : 0068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乳化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 0069 取按照实施例 7 方法制得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1g, 大豆油 10g, 卵磷脂 1.5g, 油酸 0.5g, 甘油 2g, , 注射用水适量, 合计 100g。采用高剪切机制备初乳, 然后采用高压均质机以 80 兆帕循环 5 次, 以 0.45m 滤膜过滤, 灌装得到乳剂。 0070 实施例 16 : 0071 花色苷磷脂复合物的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如下 : 0072 取实施例 4 制得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 1g, 山嵛酸甘油脂 5g, 中链油 1g, 卵磷。

26、脂 1.5g, 伯洛沙姆 0.5g, 吐温 (80)0.5g, , 注射用水适量, 合计 100g。将上述配料加热至 70, 剪切 5 分钟, 然后在高压均质机中以 100 兆帕压力循环 5 次, 放冷至室温, 灌装即得。 0073 实施例 17 : 0074 稳定性试验 : 取按实施例 1 方法制备的花色苷磷脂复合物和同批次黑米花色苷原 料, 按照光照影响因素试验做稳定性考察。 0075 光照影响因素试验, 取上述样品各 10g 分成若干份, 置于 4500LX 灯箱中, 分别与 0 时, 6 时, 12 时, 24 时, 3 天, 5 天, 10 天取样测定吸光度下降率结果见表 1。 00。

27、76 表 1 光照 (4500LX) 对叶黄素微囊稳定性影响 : 0077 说 明 书 CN 101537187 B 7 6/6 页 8 0078 结果证明, 磷脂复合物光稳定性好。 0079 实施例 18. 0080 生物吸收代谢研究 0081 实验动物 : SD 大鼠, 雌雄各半。 0082 实验药物 : 黑米色素(含花青素葡萄糖苷75), 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花色苷 磷脂复合物 ( 含 C3G 30 )。 0083 实验方法 : 将大鼠12只, 随机分成2组, 每组6只。 给药前禁食12小时, 自用饮水。 第一组 : 黑米色素 ( 含花青素葡萄糖苷 C3G 75 ), 给药浓度为 1m。

28、mol/kg ; 第二组 : 花色苷 磷脂复合物组, 给药浓度为2mmol/kg。 各组动物给药后, 不同时间点在大鼠眼眶底静脉丛采 血, 置肝素化的试管内, 分离血浆, 采用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C3G含量。 结果, 在给药20分 钟后黑米色素组血浆样品即有微量 C3G 成分检出, 黑米色素磷脂复合物 ( 含 C3G 30 ) 组 样品峰面积明显大于黑米色素组。但在 1 小时后黑米色素组血浆样品没有检出 C3G 成分, 而黑米色素磷脂复合物 ( 含 C3G 30 ) 组样品在 6 小时后仍可检出。本试验提示黑米花色 苷磷脂复合物具有比原型药物更好的吸收和长效性。 0084 说 明 书 CN 101537187 B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